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土王是哪个国家

印度土王是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2-08-05 21:18:07

A. 印度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今日的印度行政区划有五个源头:
前英属印度的行政区划,于1947年后保留在印度的部份。
前法属印度于1950年代中拼入印度的部份。
前葡属印度于1960年代中拼入印度的部份。
于1960年代中印战争后取得的领土。
于1970年代兼并锡金。
殖民时期
英属印度包括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由两种不同性质的行政区域组成:
省(Province):由印度总督(Viceroy)委任省督(governor)、最高专员(chief commissioner)或行政官(Administrator)管理,直接由英属印度政府统治。英属印度有15个省:
阿兹梅尔和梅尔华拉(Ajmer-Merwara)
阿萨姆(Assam)
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
孟加拉(Bengal)
比哈尔(Bihar)
孟买管辖区(Bombay Presidency)
中央省和贝拉尔(Central Provinces and Berar)(注意“中央省”的“省”为众数,即“中央诸省”之意)
古尔格(Coorg)
德里(Delhi)
马德拉斯管辖区(Madras Presidency)
西北边境省(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
奥里萨(Orissa)
旁遮普(Punjab)
信德(Sind)
联合省(United Provinces)
<strong>土邦</strong>(Princely state):由世袭的土王统治,土王承认英国的宗主权,而换取对内的自治。各土邦大小不一,由最大的人口逾千万的海得拉巴邦(Hyderabad state),至迷你型的土邦都有。多数的土邦归英国驻当地的政治监督官(political agent)管辖,而这些政治监督官对上向某一省份的省督负责。但在一些较大的土邦,如海得拉巴、瓦多达拉、迈索尔,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其政治监督官则直接向印度总督负责。
与英属印度同时期的还有葡属印度和法属印度,然而此两个欧洲国家在印度的领地都只限于沿岸的几处小地方。葡属印度包括果阿、达曼和第乌,及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而法属印度则包括金德讷格尔、雅南、本地治里、卡来卡及马希。
1947年至1956年 1947年印巴分治,英属印度的各省和土邦分别划到印度或巴基斯坦,而旁遮普及孟加拉两个省就按宗教的分界线一分为二纳入两国。海德拉巴邦位于印度中央,其人民多信奉印度教,但其穆斯林土王却不希望加入印度,因而打算保持独立,但在印度军队介入下,最终加入了印度。查谟—克什米尔的人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其土王信奉印度教,因此希望加入印度。 于1947年独立至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期间,各土邦都被纳进新建立的省内,由印度总督委任称为“拉尔巴拉木”(rajpramukh)的土邦总督管治。1950年,印度宪法生效,印度总督制废除,印度将全国的行政区域分为几个类别:
类别A:前英属印度的省,由选举产生的邦总督及邦立法机关管治。当时有9个邦属于此类别,分别是阿萨姆Assam西孟加拉West Bengal、比哈尔Bihar、孟买邦Bombay state|Bombay、中央邦Madhya Pradesh(前中央省和贝拉尔Central Provinces and Berar、马德拉斯邦Madras state、奥里萨Orissa、Punjab, India|Punjab、Uttaranchal,及北方邦Uttar Pradesh(前联合省United Provinces)。
类别B:前英属印度的土邦,或由几个土邦组成的新行政区域,由拉尔巴拉木管治。当时有8个邦属于此类别,分别是海德拉巴邦Hyderabad state|Hyderabad、索拉什特拉、Mysore state|Mysore、Travancore-Cochin、Madhya Bharat、Vindhya Pradesh、Patiala and East Punjab States Union(PEPSU),及Rajasthan。
类别C:既有前英属印度的省,又有土邦,由最高长官管治。当时有10个邦属于此类别,分别是:德里Delhi、Kutch、Himachal Pradesh、Bilaspur、古尔格Coorg、Bhopal、Manipur、Ajmer及Tripura。
查谟和克什米尔于1957年前一直保持特殊地位。
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作为一个属地,直接由印度总统委任总督管治。
至于法属印度,其中的Chandernagore于1949年投票加入印度,并于1952年正式成为印度的一部份、于1954年成为西孟加拉邦的一部份。法属印度的其他地区,即本地治里(Pondichery)、雅南(Yanaon)、卡来卡(Karikal),及马希(Mahe),于1954年归印度管治,这四个地区于1962年正式共组成为印度的一个联邦属地。葡属印度的Dadra and Nagar Haveli于1954年被印度占领,而果阿Goa、达曼Daman、第乌Diu则于1961年遭占领,原葡属印度分别组成为三个联邦属地。
1953年,马德拉斯邦Madras state北部操泰固卢语(Telugu)地区投票成立新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是印度皂第一个“语言邦”(linguistic states以语言分布而依据而成立的邦)。
1956年至现在 1956年,邦重组法案生效,原A、B、C三个类别被取消,并按语言分界对各邦界线进行重划。新成立的邦多数承袭自原属类别A的省,包括有阿萨姆Assam、西孟加拉West Bengal、比哈尔Bihar、Maharashtra、古吉拉特Gujarat、Kerala、中央邦Madhya Pradesh、Madras state|Madras、Mysore、Orissa、Punjab、Rajasthan,及北方邦Uttar Pradesh。而德里Delhi、Himachal Pradesh、Manipur、Tripura、本地治里Pondichery、the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及Laccadive, Mincoy, and Amandivi Islands则成为联邦属地。其余的邦都归并入新成立的邦和联邦属地。 于1956年后有几个新的邦和联邦属地从原有的邦分割出来。Haryana于1966年从旁遮普邦分出,而阿萨姆邦则分出了Arunachal Pradesh、Meghalaya、Mizoram及那加兰Nagaland四个联邦属地。于2000年有三个新的邦成立,包括从比哈尔邦南部分出Jharkhand、从中央邦Madhya Pradesh东部分出Chhattisgarh,及从北方邦Uttar Pradesh西北部分出北安查尔Uttaranchal。
1975年印度吞并钖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此外,有几个联邦属地后来升格为邦,包括果阿Goa、Arunachal Pradesh、Meghalaya、Mizoram,及那加兰Nagaland。

B. 西方殖民是西班牙先开始还是葡萄牙先开始

是葡萄牙先开始的。
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相继侵占了果阿、达曼、第乌岛,作为其殖民整个印度的据点,但是,十七、十八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与英国争夺印度失败,仅保留果阿地区。果阿地区的人民为了争取解放、回归印度,同葡萄牙殖民者进行了不间断的斗争。印度独立,国内仍有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两个领土问题未能解决,一个是法国的5个不设防城市,这也是法国殖民者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败北保留下来,法国曾利用这些城市来资助印度土王进行反英斗争,大大延缓英国吞并印度的进程;另一个就是果阿地区。1954年,印度收回法属印度的5个不设防城市。

C. 印度土王是什么王

问题提的不清楚

D. 英国为什么要给印度那么大的领土

因为这块地盘上都是印度教信徒。而经过英国几百年的占领,国家观念也初步在印度人心中觉醒,或者叫宗教观念。印度教信徒认为就该建立一个印度教信徒的统一国家。就算英国人拆分了印度,印度教国家也会在被尊为“圣雄”的甘地的号召下,合并为一个国家。

现在印度已经是被肢解过一次了。
本来整个次大陆都是印度的,但英国退出时,把次大陆分为了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的巴基斯坦国,英国还故意把两教教徒混居的克什米尔所属权搞混,还煽动两教教徒的宗教仇恨,巴国境内的印教徒要逃回印度,而印度境内的伊教徒也要逃回巴国,结果双方在逃亡途中,都遭遇了对方教徒的屠杀,这种宗教仇恨和克什米尔的归属权争端,导致了持续到今天的印巴冲突。
实际上,印度并非是一个完全的统一国家,其国内有许多个由土王统治的土邦,只是名义上服从印度中央政府的统治,印度政府也只能控制大城市,广大的农村的控制力有限,传统的宗族势力掌握统治权。
因为不能有效的控制全国,印度领土越大,人口越多,越是成为政府的累赘,并非是领土越大越好的

E. 印度版图的问题

印巴分治后英属印度被分为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和巴基斯坦(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两大部分,其中巴基斯坦又分为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主要是孟加拉族),后东巴基斯坦独立即现在的孟加拉国。走廊形成就是由印巴分治及后来的孟加拉国独立造成的。

F. 帮忙解释一下"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

--------------------------------------------------------------------------------

读者文摘

这位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在二十四天中走了三百八十五公里,走到孟买以北的丹迪,号召村民举行和平示威,反对英国统治者。
他事先通知印度总督,说他会故意犯法——在海滨拾一撮干盐。印度人不得制盐,那是英政府的专利。他俯身拾起一小块结成石状的盐块,并高高举起来。
可是一个警察也没到场。甘地断定还需要更多一些刺激才成,于是宣布一个不”“顾后果的惊人行动:他与追随他的人以人民的名义突袭达拉山纳的政府盐厂。这时他被捕了,可是二千五百名追随者一直挺进到盐厂。四百名警员在恭候,把示威者用棍棒乱打。合众社记者米勒报道:“没有一人举手挡开棍棒,示威者挨打时只是呻吟或屏息不出声,继续游行,直到打得倒地为止。”这恐怖事件持续了两小时。
这天是1930年5月21日。米勒令人悚然的报道一下子传遍全球。这个盐厂示威游行大屠杀,成了印度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一这位尊称圣雄的非常人物使殖民地官员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呼他为狂徒、伪君子、神秘主义者。安坐在宫中的印度土王和大君认为他是荒谬的煽动者。努力寻求自治的印度政客认为他是蛊惑民心的骗子。伦敦的英国国会议员觉得这事难以置信,叫他做“骑尿布(指他的缠腰布)的捣乱分子”。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早年在新约圣经中读到:“……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多年后他仍然记得:“这些话深入我心。”
他去到印度最困苦的地区,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他吃素。他向群众大会演说。有时一言不发,盘腿坐在高讲台上——群众也肃静无声,着了迷。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把全国的办公室、工厂、铁路的功能都给破坏了。他成千上万的信徒欢迎被捕。他自己在南非下狱二百四十九天之后,在印度又坐了二千一百天的牢。他说:“监狱是监禁盗贼的,对我来说监狱是圣堂。”
他的绝招是绝食。正如邱吉尔所说的要是这个“煽动叛乱的印度教托钵僧”饿死了,整个印度会发生什么事就难说了。德里的殖民地总督和英国国会的智囊想到这点就不禁忧心如焚。
对这样一个人,你有什么办法?
二甘地于1969年在印度的坡班达城出生,家庭属于中产阶层(“甘地”是杂货商之意)。甘地家族因为深受严格反对暴力的和平主义教派的影响,厌恨杀生,连虫蚁也不杀。
甘地幼年时奉印度神话中两位圣贤为模范,一位代表诚信,一位象征牺牲。他十三岁时,与一个同年岁女孩结婚。其后,家人送他到伦敦学习法律。他在伦敦读了三年书,通过了法律考试,返回印度。不久有公司请他到南非办一件诉讼案,这时在南非发生了一件极令他受屈辱的事,改变了他一生。
公司为他买了到南非联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亚去的头等车票。火车抵达第一站彼得玛利兹堡时,有个欧洲白人走向车厢包房。这白人一见到有色人,尽管其衣着是英国式的,仍怒冲冲召来车长,责问为何叫他与“臭苦力”同房。甘地不肯去行李车厢,就被驱逐下车。甘地说,这是“我生平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从这天开始。”
不久甘地就四出阐释非暴力主义思想。他告诫南非的印人,要清除使印度教徒与回教徒分裂的古老仇恨。他向愚味无知的人群谆谆教诲两条诫命:一是要清洁,二是做人要绝对诚实。同时,甘地开始谴责南非政府的种种歧视法规,如限制印人旅行、禁止罢工、只承认基督教式的婚姻为合法等等。直到五万印人参加这个真理力量运动后,南非政府终于颁布了一项历史性的革新法案。1915年,即来南非二十二年后,甘地放下律师的工作回到印度去。
三当时的印度,这简直不是个国家,而是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士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甚至今天,印度还有三百一十二种语言,其中十五种是法定的,至于方言则约有一千四百种。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为数约五千万,社会视之如麻疯病人,只能操贱役,不得居住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饮,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
甘地返回的就是这样的印度——高高在上的是亿万富翁的土王、大君,而在其权力控制下的顺民却成千累万死于霍乱、伤寒、肝炎和痢疾。甘地说:“全印度都是我的家族。”
甘地创办了一个静修院,镇静地宣布:欢迎贱民!他称他们为“神的子女”。
他这样蔑视禁忌,连他最忠诚的信徒也吓坏了,他柔顺的妻子在惊骇之余,警告他说这样“玷污”静修院一定不会成功。
此后多年,甘地都受到正统的印度教徒的攻击,成群的少年卧地拦阻他乘的车辆。他的车子被掷石袭击时,他会下车直走入暴怒的人群中,有时太愤懑了,就大声喊道:“杀了我吧!怎么不敢杀我?”
他的静修院已增长到两百多人,其中有无神论者、种族主义者、激进分子以及主张暴力的人。有位参观者吃了一惊,问甘地如何能收容这班人,甘地回答说:“我这儿是疯人院,我是最疯的一个。不过谁要是看不出这些人是好人,也该验验眼睛了。”
及至这个理想的静修院的经费用尽了,甘地说:“我们到贱民区去住吧!”结果就去了。
追随他的人尊称他为“甘地师。”他发起运动,叫印人抵制英国货,抵制行为挑起的激情高涨到不可收拾,一群愤慨的示威者在查里·查拉村与警察冲突,砍杀了二十二名警察。主张非暴力的甘地惊得目瞪口呆,遂下令撤销运动。
甘地的名声传遍世界。理想主义者与改宗皈依的人成群而至,尊他为神之化身。
四真纳是回教同盟领袖,长久以来一直要求分割印度,使回教徒有一个分立的祖国,即巴基斯坦。甘地激烈反对分治,断言会流血。真纳于1946年8月15日在孟加拉宣布“直接行动日。”结果加尔各答爆发了空前的暴动,该城的印度教和回教徒发了狂,互相袭击、强奸、砍头。
两个月后,七十七岁的老人甘地动身到另一个血染的城市努卡里去,那里的回教徒骚闹如狂。他带着一名秘书和译员,赤着脚宣讲爱的福音,想要平息恐怖骚动。他这样走了四个月,在努卡里一带虽见成绩,但暴乱象野火一般蔓延到别的省份。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了。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从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撤出东行时,与从东旁遮普西行的巴基斯坦回教徒冲突,在大屠杀事件中,死人实以百万计。甘地大受打击,宣布若不停止浴血攻击,他便绝食“到底”。印度教、锡克教与回教领袖都来到圣雄床边,誓言停止屠杀,可是在九月间德里城又起了暴力冲突,甘地于是再绝食。
正统印度教听到圣雄号召他们去爱那些“可憎恶”的回教徒,大为愤慨,甘地主持的黄昏祈祷会中,有颗炸弹爆炸了。以后举行祈祷会时,警察要搜查与会者,甘地不答应,告诉警官不必为他的安全担心,他说:“我要是非死不可,就死在祈祷会中吧。”
果然如此,1948年,他在赴一个祈祷大会途中丧生——刺客不是回教徒,却是印度教徒——一个狂热分子,痛恨甘地亲回教与其“基督教”作风,并责怪他导致印度分裂,甘地在近距离被射中胸部与腹部,大喊道:“啊,真神!”
圣雄的骨灰仔细地分成一份份,送到各省,全印度的神圣河流每条都洒进了一点点,他的杰出弟子、指定继承人尼赫鲁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我们生命中的明灯已熄,到处一片黑暗。”
五甘地虽深受群众尊敬,理想亦崇高,却非圣人。他脾气急躁,难与人相处,又不肯与许多目标相同的人合作,常常独断独行。
甘地对待家人的态度亦不亲切。他的道德标准太苛,令四个儿子都疏远了。他三十七岁时就立誓不近女色,并命令两个大儿子也照办,毕生不渝。长子哈利莱想成亲时,甘地不赞成,哈利莱改宗回教,纵酒,最后患结核病而死。
甘地没有让儿子受高深教育,也不让妻子受初等教育。甘地立了不近女色的誓言后,妻子不得已过了四十二年的寂寞日子。甘地说:“她的痛苦中有自私的成分。”
不过甘地的怪癖无损于他的人道精神,也无损于他超人的勇气。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爱因斯坦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G. 分裂前印度版图

现在巴基斯坦加印度(扣除锡金,现在锡金被印度吞并为一个邦)加孟加拉国,地图就是南亚地图扣除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H. 印度在现在是英国殖民地吗

当然不是拉 英女王伊利沙白一世在1600年颁布特许状成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与印度及东亚进行贸易。英国于1624年在苏拉特登陆,其后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贾汗吉尔允许于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成立贸易根据地。英国逐渐透过军事援助而进入当地的政治核心。1700年代英法两国各代表其印度统治者爆发了英法战争。于战争末期,以Robert Clive为首的英军击败了法国,使英国的势力范围大为扩张。于19世纪初,法国已几乎被彻底打败,多数的印度土王都已沦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傀儡统治者。于1857年, 这场革命后英国正式将印度设为皇家殖民地。在19世纪末英国势力发展至高峰时,英帝国由缅甸一直延伸至阿富汗,覆盖整个南亚次大陆,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了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锡兰亦是英国属地,不丹也曾一度被占领。英国于印度的统治在1947年8月15日终结。

I. 印度在独立之前的领土有没有不是英国殖民地的地方

如果我问一个问题:印度独立之前是哪国的殖民地?

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英国,这当然没错,而且可能很多人还知道,英属印度不仅仅包含了现在的印度,还包括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也就是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的缅甸。

但是还有一个知识就少有人知了:其实印度并不是全境都在英国人手里,葡萄牙人也在印度有地盘。

这是咋回事?

首先在历史上大家知道,搞大航海和殖民掠夺,葡萄牙人可是英国人的先辈,早在1498年5月20日,首位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是瓦斯科·达·伽马就在在卡利卡特(即现今的科泽科德)登陆,之后葡萄牙人一直把这个地方当成殖民据点。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法属印度的领地 (白色)

1947年10月,印度取回位于默吉利伯德讷姆、科泽科德及苏拉特的补给地lodges的主权。其后法国与印度于1948年达成协议,由法属印度各地人民投票公决其归属前途,1954年11月1日,其余四个法属印度地区由印度接管。

除了法国其实还有丹麦这个小国在印度有殖民地,不过他们只在泰米尔纳德的特兰奎巴建立了一个贸易根据地,然而此贸易站一直无足轻重,并于1845年卖了给英国。此外尼科巴群岛也曾于1755-1868年成为丹麦殖民地,最后被售予英国。

阅读全文

与印度土王是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的后院叫什么 浏览:879
英国扣船会怎么样 浏览:532
硫磺岛在中国的哪个位置 浏览:502
中国注册足球球员有多少人 浏览:678
三国时印度叫什么名字 浏览:875
越南人为什么被称为船佬 浏览:89
中国文化的特质主要有哪些 浏览:931
印度人主要吃什么植物油 浏览:981
中国女排杨昊在哪里工作 浏览:254
伊朗租俄罗斯多少港口 浏览:871
中国乐器有哪些种类 浏览:834
伊朗边境到中国边境有多少公里 浏览:903
印尼天然硫磺块怎么运会国内 浏览:11
中国有多少冤案 浏览:152
英国人都怎么问别人的名字 浏览:493
英国憨豆来安阳干什么 浏览:769
在英国买英国转换插头多少钱 浏览:163
英国女王头像银元多少钱 浏览:300
印尼檀香怎么盘玩 浏览:866
从中国寄包裹到印尼运费多少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