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河流域人类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会形成沙漠
1由于印度河流域东西两侧地势高,地形比较闭塞,西南季风几乎影响不到;2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3纬度较低,使得该地终年高温。综上因素,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B. 为什么说印度河流域热带沙漠气候是非地带性呢,同纬度
非地带性:(1)印度河流域受北面和西面山地下沉气流的影响,比较干旱;(2)不能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之古代森林遭到破坏,形成沙漠气候.
非洲:由于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这一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大陆内部吹来的干燥气流,难以形成云和雨.尤其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该地区位于大陆中西部地区,大陆宽广(是非洲最宽阔的地带),西部沿海又受到寒流的影响,东北信风从内陆吹来,所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C. 印度河流域气候的成因
印度半岛位于亚洲南部,由于受到南亚季风(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亚洲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的影响,所以就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但在印度河下游地区,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得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该地区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D. 为什么印度河流域冬季受副高控制而恒哥流域冬季受东北信风与季风控制 两地位置差不多为什么不同
印度河流域在北回归线的西部,冬季受副高控制。
恒河流域在北回归线的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和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影响,冬季受东北信风与季风控制。
E. 为什么印度河流域会有两个汛期印度河流域出现沙漠
印度河流域出现沙漠气候——只是印度河流域部分地区出现沙漠气候,原因之一是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
印度河流域有两个汛期——印度河流域还有一些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有些山地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夏汛是受西南风影响.由于印度河流域东西两侧地势高,地形比较闭塞,西南季风几乎影响不到;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纬度较低,使得该地终年高温。综上因素,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如图所示:
F. 印度河流域是什么气候类型
印度河流域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
G. 印度河流域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国家,兼有高原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东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的广大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地区为高原和高山气候;西北部靠近巴基斯坦,即靠近印度河平原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有三点: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南夏季风无法到达这里;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渡开发导致植被破坏)。
H. 印度河东岸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第一,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副热带高压是一动力高压,它是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到副热带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低空气压增高而形成的,属暖性高压。副热带地区天气晴朗干旱的主要原因是盛行下沉气流的缘故。
第二,受干燥信风的控制。信风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由于地球的自转,风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成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向左偏,成为东南信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处于东北信风的背风面,大陆东岸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面;同样,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面,大陆东岸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面。这样,使得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有荒漠分布;而大陆东岸降水较多,非荒漠。
第三,受寒流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寒流对所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所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世界气候和洋流图》上可以看到,在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故降水较多。至于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除受副热带高压或干燥信风的影响外,还与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有关。
I. 印度河流域出现沙漠的原因
印度河流域出现沙漠(塔尔沙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即西南季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J. 为什么印度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谢谢。
在观察南亚气候分布时我们可以发现,南亚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广阔的热带季风气候,但是就在相邻的西北部印度河地区,却是热带沙漠气候。
原因主要有:
1、冬季亚洲大陆形成高气压区,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所含水汽少。
2、长时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印度河流域西边是伊朗高原,当地的季风主要是西风或微偏南的西风(恒河流域是西南风或微偏西的南风),也就是说风是从伊朗高原吹来,所含水汽很少,再加上从伊朗高原到印度河平原是地形下降,空气下降时由于焚风效应温度会增加,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干旱少雨。
3、历史上人类对印度河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伐木作燃料),导致生态破坏。
4、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为源,流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区获得的。所以,它们在流出山麓时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几乎没有地表水流汇入,倒是由于蒸发和渗漏而大量失水。
5、印度河用水方式特别任性不合理,本地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但是一般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而且是常年灌溉,蒸发跑漏渗透比较严重。
关于第2点,为什么西南风无法到达印度河平原呢?作进一步解释:《世界自然地理》(刘德生)中有这样的解释:第一,盛行从伊朗低压南缘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它使赤道季风气流,不能远达北方;第二,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的并不厚;第三,夏季本地区高空为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着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150mm左右),形成荒漠。
先来看夏季带来降水的西南季风:印度半岛一带夏季西南季风的来源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本身就是从南印度洋海域的低纬度信风变来的,再加上流经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空气吸纳了大量水汽,因此雨季降水充沛。南亚的西南季风运行路线有两支,一是从阿拉伯海直接向恒河平原运动;二是从孟加拉湾向东北运动,被喜马拉雅山阻挡而改道向西北。第一支在西高止山脉就被阻挡,过了西高止山脉就没什么水汽了。第二支由于在恒河平原上长途跋涉,到达印度河流域后便势力衰微了。塔尔沙漠正好在两支西南季风都到不了的地方,西南季风从巨大的气旋东侧绕过达到北部山区形成丰富降水。
南亚的印度低压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低压中心。因为这个低压中心庞大,所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旋,使得偏东的地方吹偏南风,偏西的地方吹偏北风。所以在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交界处还有来自于偏南风从印度洋吹来,带来降水。偏西的地方则吹西北风,该风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一带吹来,这些陆地长期干旱少雨,地表水汽稀少,吹来的风性质干燥,降水少。即便是经过阿拉伯海北部,由于水域面积相对较小,空气水汽也无法跟印度季风比,此外,夏季北非-伊朗副高的东部边缘正位于巴基斯坦西部,而副高的东部边缘在高空就盛行偏北气流,加上下沉影响,所以难以成云,更别提下雨了。
因此,南亚印度河平原地区形成了特殊的热带沙气候。
但在个别年份,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北非-伊朗副高的东部边缘会退到伊朗高原中部,对应的夏季印度热低压也向西移动,这样的话巴基斯坦一带就不是处于单纯的干热空气控制下,而是有了来自东侧和南侧季风的参与,加上地形作用(巴基斯坦西高东低的地形分布),往往会造成很强的暴雨出现罕见的洪涝。这就是曾经播过新闻的印度河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