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已进入战备状态,现部署装备的情况如何
目前,印度空军装备有大批苏30MKI,米格29以及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并且已经开始将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向前线机场部署,其中,苏30MKI是印度空军的绝对主力,航程远且具备非常全面的作战能力,并且火力强大,可以兼容俄罗斯现有几乎所有型号的机载武器,甚至能够在机腹进气道中间的重挂点携带威力巨大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
但是,将苏30MKI战机靠前沿部署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高原地区恶劣的气候加上崎岖的地形非常不利于苏30MKI战斗机的运行保障,因为这款战机需要良好的后勤条件,而很显然高原机场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苏30MKI战斗机即使短时间内前沿部署,用不了多久还是需要撤回后方的平原机场休整,而如今印度在高原地区能够依靠的就只有米格29与幻影2000战斗机了。
(1)印度导弹进展如何扩展阅读:
印度前线已进入战备状态
近期,印度前线的机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边境局势,印度已经开始向边境部署大量军用飞机。
另外,印度军队还将大批C17运输机派遣到了前线机场,这些C17运输机主要负责向前线运输部队士兵,武器装备以及物资补给,不断地将军队需要的物品和人员送往前线,在这么多军用飞机中,C17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大批印度战机挂弹升空巡逻,就连该国空军司令也已经发出了战争信号,显然印度高层的态度是决不能够让士兵白白牺牲,并且为此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打响第一枪,对于印度如此疯狂的行为,其他国家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印度到时候狗急跳墙。
B. 印度国家的核力量状况如何
公交线路:地铁8号线 → 地铁2号线,全程约7.3公里
1、从中山大学步行约250米,到达中大站
2、乘坐地铁8号线,经过2站, 到达昌岗站
3、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5站, 到达纪念堂站
4、步行约350米,到达越秀公园
主板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
AWARD BIOS响铃声的一般含义是:
1短: 系统正常启动。这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的,也表明机器没有任何问题。
2短: 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 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
1长2短: 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 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 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
不断地响(长声): 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不停地响: 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重复短响: 电源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 电源问题。
AMI BIOS响铃声的一般含义是:
1. 一短声,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比较严重,恐怕非得更换内存不可。
2. 二短声,内存奇偶校验错误。可以进入CMOS设置,将内存Parity奇偶校验选项关掉,即设置为Disabled。不过一般来说,内存条有奇偶校验并且在CMOS设置中打开奇偶校验,这对微机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
3. 三短声,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更换内存吧。
4. 四短声,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
5. 五短声,CPU错误。但未必全是CPU本身的错,也可能是CPU插座或其它什么地方有问题,如果此CPU在其它主板上正常,则肯定错误在于主板。
6. 六短声,键盘控制器错误。如果是键盘没插上,那好办,插上就行;如果键盘连接正常但有错误提示,则不妨换一个好的键盘试试;否则就是键盘控制芯片或相关的部位有问题了。
7. 七短声,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这也属于主板的错。
8. 八短声,显存读/写错误。显卡上的存贮芯片可能有损坏的。如果存贮片是可插拔的,只要找出坏片并更换就行,否则显卡需要维修或更换。
9. 九短声,ROM BIOS检验出错。换块同类型的好BIOS试试,如果证明BIOS有问题,你可以采用重写甚至热插拔的方法试图恢复。
10. 十短声,寄存器读/写错误。只能是维修或更换主板。
11. 十一短声,高速缓存错误。
12. 如果听不到beep响铃声也看不到屏幕显示,首先应该检查一下电源是否接好,在检修时往往容易疏忽,不接上主板电源就开机测试。其次得看看是不是少插了什么部件,如CPU、内存条等。再次,拔掉所有的有疑问的插卡,只留显示卡试试。最后找到主板上清除(clear)CMOS设置的跳线,清除CMOS设置,让BIOS回到出厂时状态。如果显示器或显示卡以及连线都没有问题,CPU和内存也没有问题,经过以上这些步骤后,微机在开机时还是没有显示或响铃声,那就只能是主板的问题了。
POENIX的BIOS报警声(以前的老板上有许多POENIX的,可现在已经被AWARD收购了)
1短 系统启动正常
1短1短1短 系统加电初始化失败
1短1短2短 主板错误
1短1短3短 CMOS或电池失效
1短1短4短 ROM BIOS校验错误
1短2短1短 系统时钟错误
1短2短2短 DMA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 DMA页寄存器错误
1短3短1短 RAM刷新错误
1短3短2短 基本内存错误
1短3短3短 基本内存错误
1短4短1短 基本内存地址线错误
1短4短2短 基本内存校验错误
1短4短3短 EISA时序器错误
1短4短4短 EISA NMI口错误
2短1短1短 前64K基本内存错误
3短1短1短 DMA寄存器错误
3短1短2短 主DMA寄存器错误
3短1短3短 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1短4短 从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2短4短 键盘控制器错误
3短1短3短 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4短2短 显示错误
3短4短3短 时钟错误
4短2短2短 关机错误
4短2短3短 A20门错误
4短2短4短 保护模式中断错误
4短3短1短 内存错误
4短3短3短 时钟2错误
4短3短4短 时钟错误
4短4短1短 串行口错误
4短4短2短 并行口错误
4短4短3短 数字协处理器错误
在维修电脑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遇到开机时,BIOS的错误提示声音,如果我们熟悉这些声音的缘由,那我们排除电脑故障时就非常方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1、“嘀嘀...”连续的短音
一般情况下常见于主机的电源有问题。不过有时候电源输出电压偏低时,主机并不报警,但是会出现硬盘丢失,光驱的读盘性能差,经常死机的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最好检查一下各路电压的输出,是否偏低,当+5V和+12V低于10%时,就会不定期的出现上述的问题。因为电源有电压输出,经常会误以为主板的问题或硬盘问题,而浪费好多时间。造成输出电压偏低的原因是输出部分的滤波电容失容或漏液造成的,直流成份降低时,电源中的高频交流成份加大,会干扰主板的正常工作,造成系统不稳定,容易出现死机或蓝屏现象。
不过这种情况在INTEL和技嘉的某类主板上,如果系统出现“嘀嘀...”连续短鸣声,并不是电源故障,而是内存故障报警,这一点需要注意。
2.“呜啦呜啦”的救护车声,伴随着开机长响不停
这种情况是CPU过热的系统报警声,大多是因为在为主机内部除尘,打扫CPU散热器或者是因为更换了新的CPU风扇,因为安装不到位,CPU散热器与CPU接触不牢,有一定的空间或其间加有杂物,导致CPU发出的热量无法正常散出,一开机CPU就高达80-90℃。如果是PIII以下的CPU,因为CPU的温度测试是采用靠近CPU附近的温度探头来采集的,显示的温度数值与CPU实际的温度数值有一定的误差,大约有10-20℃的差别。而PIV的CPU的温度传感器是集成在CPU内部,这时系统显示的CPU温度比较准确。一般主机只要一开机,系统提示的CPU温度就在50℃左右,这是正常的。
3.“嘀...嘀...”的连续有间隔的长音。
这是内存报警的声音,一般是内存松动,内存的金手指与内存插槽接触不良,内存的金手指氧化,内存的某个芯片有故障等原因。
4.“嘀...,嘀嘀”一长两短的连续鸣叫
这是显卡报警,一般是显卡松动,显卡损坏,或者主板的显卡供电部分有故障。
5.“嘟嘟”两声长音后没有动静,过一会儿会听到“咯吱咯吱”的读软驱的声音。
如果有图像显示会提示系统将从软驱启动,正在读取软盘。如果软驱中没有软盘,系统会提示没有系统无法启动,系统挂起。
6.在WIN系统下按“Caps Lock”和“Num Lock”与“Scroll Lock”这三个键时,主机的PC喇叭有“嘀”的类似按键音。
例如三帝的PV40ML,这种情况是主板的一种提示功能,提示用户改变了键盘的输入状态,不是故障。但是因为有的人不明白其中缘伪,便认为是主板有问题。
7.短促“嘀”的一声
一般情况下,这是系统自检通过,系统正常启动的提示音。不过,有的主板自检通过时,没有这种提示音,什么声音也没有。还要注意,有的主板自检的时间可能较长,会等五六秒钟后才会听到“嘀”的一声,需要有点耐心。
C. 印度有核武器吗
印度有核武器。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9月2日发布《2015年印度核力量》报告,报告估计,印度现在拥有110-120枚核弹头。随着一些远程弹道导弹的研发,印度的核态势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此前,印度与巴基斯坦进行了约20年核竞赛。美国学者估计,印度已生产了约540千克的武器级钚,足以制造135-180枚核弹头,但是未必使用了所有的材料,估计印度现在拥有110-120枚核弹头。
报告指出,虽然歼击轰炸机仍是印度核作战打击力量的支柱,但是印度在研发可靠的陆基弹道导弹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包括“烈火”-Ⅳ导弹,该导弹能够携带一枚核弹头,射程超过3500公里。2014年,印度还首次进行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海上试验。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美报告:印度约有120枚核弹头 远程导弹获进展
D. 印度新导弹号称打遍全球或成一场空
赶超东风-41?印度新洲际导弹号称打遍全球, 或成一场空。
资料图片:图为印度“苏利亚”洲际弹道导弹设想图。
而素来在印度武器研制中处于被比较和攻击的“标靶”——中国武器,此次也未能幸免。报道称,有印度舆论认为,“苏利亚”洲际导弹的性能将不输于中国国产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前者将为印度提供更大的威慑能力,并增强印度“在亚洲国家中的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对于“苏利亚”导弹的宣传造势不同,在近期印度媒体和舆论鼓吹“苏利亚”的狂欢中,该型导弹的研制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却意外缺席。或许是感到印度舆论为“苏利亚”的造势已经太过浮夸而不敢挑战“民意”,或许是“苏利亚”并不顺利的研发进程,使得印度军工部门不敢对自身能力过于托大。笔者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处在“迷雾”之中的“苏利亚”导弹前景并不乐观。
事实上,“苏利亚”洲际导弹的研发,本身即反映出印度军事工业长期存在的能力不足却好高骛远的弊病。而这一弊病,目前已体现在包括“阿琼”主战坦克,LCA战斗机和印度国产航母等多项装备的研发过程中。忽视本国薄弱的军工基础,一味追逐世界顶尖的武器性能,使得印度的多种常规武器的研制延宕数十年,并且已经陷入困境。战机、坦克尚且如此,遑论对于尖端军工技术和工业体系要求更高的洲际导弹呢?因此,尽管印度国内仍沉浸在对“苏利亚”的迷恋和想象中,“苏利亚”的命运却有可能最终落得一场空。
E. 印 度 的 核 军 事 实 力 如何
核实力
1998年5月14号,瓦杰帕伊宣布:“印度现在已经是一个核武器国家了。我们有能力制造一枚大型核弹。我们的核武器绝对不会成为攻击武器。”Shakti行动后,瓦杰帕伊总理马上发表一份声明,澄清了所有对印度核军工以及正在进行核计划现状的合理猜测或不明确的地方。
Shakti试验后,大量曾经严密控制的信息展现出来了。这些信息不仅确定了印度的核能力还透露出了一些研发细节。
虽然早在1974年就试验了一个核爆炸装置(委婉地成为PNE),但是印度当时并没有真正成为核武器国家。迈哈拉杰表示直到1986-88年制造出第一个初级的投送工具,印度才真正具有了核武器投送能力,也才真正成为了一个核国家。这个初级的投送工具是基于“幻影2000”改造而成的,1986年开始研发。之前印度曾试图用“美洲虎”轰炸机来携带DRDO研发出来的一枚核炸弹,但是失败了。这个改造的“幻影2000”系统给了印度一个价值有限的核武器能力。1994年5月,该系统在巴拉索尔进行了一次实地投送试验,之后正式列装。不过一些观察员认为这个里程牌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1985年11月研究团队商议的结果是建议印度建立一支最小化核吓阻力量并严格坚守不首先使用的原则。核武器库预想耗资56亿美元生产70到100枚核弹头。从此印度就开始了核政策和执行方法的确定。1993年,美国情报局在国会表示,印度没有组装或部署核武器,但是正在生产核武器组件。不过CIA掌握的印度核计划HUMINT(人工情报)十分匮乏(它对印度1998年试验感到惊讶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因此美国当时不会对印度核计划有足够的重视。关于印度何时真正拥有核武器的说法不一。外界普遍认为印度1993年时应该还没有拥有可用的核武器。不过上世纪80年代初也有些报道模糊指出印度有少量武器。成加帕称,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在孟买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水泥掩体来存储武器级钚以及少量核武器。桑搭吉在上世纪80年代中见到了这些武器。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因为印度军方一直以来都不可能获得核武器信息(直到1990年后期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这些武器可能没有完全组装出来。但是无疑印度可以在需要时用很短时间(数小时最多数天)就能将它们组装好。
印度核吓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少量的陆基轰炸部队,一个是陆基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部队。不过,从长远看印度政府构想建立一个基于陆,海,空三位一体的中度吓阻力量。轰炸机核力量包括少量“幻影2000”,可能还有“美洲虎”和“米格-27”。有证据显示,印度空军正试图再购买些“幻影2000”多任务战斗机以扩充轰炸机编队。报道还显示空军希望给Su-30编队加装可携带核弹的空射巡航导弹。其他报道显示印度可能还对有远程核投送能力的轰炸机感兴趣,如俄罗斯的Tu-22(逆火)。印度最小化可靠核吓阻的原则形成了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方针并打造出了一个由Prithvi、 Agni-I和Agni-II构成的“三组合”核反击力量。1996年到1997年,印度弹头和导弹的整合和试验取得了成功。1997年9月,印度正式部署了Prithvi SS-250导弹,标志着首枚导弹携带核弹头可操作了。不清楚有多少Prithvi进行了核弹携带的改装。不过,Prithvi存在一些局限,如射程短、加大后勤保障负担的液体燃料引擎以及增加野战环境下处理难度的有毒燃料。因此Prithvi的核任务很有可能被新型固体燃料Agni短程弹道导弹完全取代。现在已经陆军和空军中已经列装的Prithvi可能重新分配执行常规作战任务。印方的报告中还是提到了已经研发了具有更远射程和更大有效载荷的Agni-III和Agni-IV。最近,DRDO(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还公布了Agni-III和Agni-IV的影像资料。Agni导弹家族已经成为了印度陆基导弹力量的中流砥柱。与Prithvi相比,Agni导弹集更远射程、更大有效载荷以及固体燃料引擎三个优势于一身。在研发出Agni中程弹道导弹型后,印度曾一度想放弃洲际弹道导弹的开发。印度之所以有这样的克制举动是由于来自被认可核俱乐部成员的巨大压力。而且当印度朝着核武器方向前进时,印度上层阶级可能也感到依赖技术象征来展示政治决心的压力减少了。另外,印度据报道还正在进行Suriya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DRDO开发出了350公里的Prithvi变型Dhanush(丹努什)。这种导弹已经完成了海上飞行试验。印度海军还没有决定在舰上部署Dhanush,但可能已经购进小批部署到了舰上,作为各军种联合作战中获取“最小化吓阻”的一个筹码。作为发展一个安全、海基和二次打击能力计划的一部分,印度还在制造一种核动力潜艇——先进技术艇(ATV)。不过DAE不能设计整合一个紧致动力反应堆电站,导致计划一再拖延。据报道,印度已经从俄罗斯寻求了技术建议和帮助。印度还向俄罗斯租用了两艘Shchuka-B(阿库拉B级)核潜艇。印度的核潜艇可能可以携带Sagarika(萨卡里卡)导弹。Sagarika导弹的类型、有效载荷和射程都不得而知。另外,DRDO还正在与俄罗斯马斯罗斯乔耶尼叶公司协同研发一种超声反舰巡航导弹BrahMos(布拉莫斯)。这种导弹有舰射和潜射的海军版以及空射的空军版。印度防务计划者希望最后能发展出有陆上打击能力的核巡航导弹。印度的飞机有几种也具备核投送潜能,如幻影- 2000, 米格-27和“美洲虎”。由于整合和验证一架核投送飞机以及培养特殊训练飞行员骨干力量的高成本,印度不太可能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飞机上进行核部署。据悉只有“幻影2000”有能力进行核投送。“美洲虎”由于技术问题而落选。因此印度现在可能只有幻影-2000这一种空中核投送系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印度核武器计划发展各阶段武器储备方面的数据。唯一的数据要么是基于印度可能的核原料生产能力和可能的生产计划,要么是基于一些不明来源不确定的非官方声明而外部估计出来的。这些非官方声明的数据存在着很大差异。萨布拉哈曼亚姆称截至1990年印度至少储备了24枚未组装的核武器。而1998年5月印度一名核研究员布拉乔杰却称印度只有不超过10枚核弹头可以安装到战斗机和弹道上。外界普遍认为大卫.奥尔布赖特对印度钚产量的评估是准确的。2000年10月,奥尔布赖特称,截至1999年印度约有240到395公斤的武器级的钚,并取了一个中间值310公斤。他还暗示这些钚足够用于45 -95枚武器的制造,取中间值是65枚。实际上,印度钚的产量可能比这些数值还要高。但是有130公斤消耗掉了,主要用在了两个钚反应堆中和武器实验中。他估计印度有4200公斤燃料级和反应堆级钚不受IAEA的监控(其中800公斤已经分离出来),有4100公斤处于IAEA的监控下(其中有25公斤分离出来了)。如果印度要用这些原料来制造核弹,那么这些未受监控的钚大概可以制造出1000枚核弹,从而使其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大核国家。
F. 印度的导弹技术比中国差不少
1、印度烈火5远程导弹(该导弹算不上洲际导弹)射程5000公里,相当于中国东风5中程导弹(最大射程4000公里,1971年服役)的水平,当然射程比东风5远了1000公里,但是综合来说还是一样水平,比中国1980年服役的东风5洲际导弹(射程1.2万公里)差了不止一条街。
从这一点来说,印度比中国差40年,一点异议也没有。2015-1971=44年。
2、中国巨浪1潜射导弹,1982年试射成功,射程2500公里;印度K15海洋潜射导弹,射程750公里,2013年陆上发射成功。比中国至少也相差30年。
3、印度的固体火箭技术由于研制时间早、技术超过中国,再加上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也给印度提供了相关技术,所以印度导弹技术正在收窄。
4、在弹道导弹方面,够用就行,多少年的差距没有意义。美国把最先进的和平卫士弹道导弹退役了,老旧的民兵3导弹依然服役。
G. 朝鲜和印度的导弹技术,谁更强
5月22日,朝鲜再次进行“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试射,据西方媒体发布的消息,这枚导弹飞行高度达到560公里,射程500公里。显然这又是一次高弹道试射。根据高弹道试射的原理,不难推算,其实际射程可以达到1500-2000公里,也就是足以覆盖日本全境。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宣布“北极星2”导弹正式列装部队。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北极星2”这类导弹的研制难度远高于原子弹,既然能制造中程导弹,那么制造原子弹就不会是特别大的难题——对于朝鲜来说,制造核武器的主要限制在于获取足够多的武器级核材料而已。
而这次在“太阳节”阅兵后,朝鲜试射的另一种导弹更令世界瞩目,这就是“火星-12”中远程弹道导弹,该导弹试射中弹道高度超过了2000公里,换算下来实际射程4000-4500公里,足以攻击关岛。
朝鲜“火星6”弹道导弹
1988年,朝鲜从伊朗获得伊拉克“侯赛因”导弹残骸,该型导弹是根据苏联马卡耶夫设计局的方案,将“飞毛腿”导弹按照“三弹并两弹,射程翻一番”方式重新组合而成。朝鲜对该导弹残骸进行研究后,开发出了“火星8”导弹,射程提高到1000公里。这种导弹也就是朝鲜今年搞过“四弹齐射”的“劳动”导弹。
【
H. 印度这款导弹号称射程最远,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这款导弹号称射程最远,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军事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水平不仅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反而"继承了光荣传统",现在的印度军工水平除了磨叽(意思就是一种装备绝对不会在预定服役日期服役)之外,耗费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种装备性能还相当不靠谱,除了日常摔飞机之外,作为有核国家的印度生产出的战略导弹更是喜欢做"布朗运动",导弹发射出去之后会经历一二级火箭分离过程,然而印度导弹二级火箭能成功点火就是奇迹。人家还经常做到导弹发射出去之后从雷达上消失,后来发现残骸离目标差得老远!
一些印度媒体凭借此表示,烈火-5导弹已经"有足够威慑中国的能力",然而喜欢说实话的俄罗斯人则毫不留情地阐述了中印两国导弹发展技术的现状。有俄罗斯媒体对此表示,中国现在有足够威慑美国本土的陆基和海基战略导弹,并且种类齐全。如果印度胆敢向中国施以导弹威胁,中国的东风家族完全可以用导弹海淹没印度。事实上,印度导弹水平看似发展很快,实则中印两国导弹实力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印度的所谓进步而担心,他们做到的,中国早就做到了!
I. 印度布拉莫斯-2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仍处研发阶段
二炮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大校表示,“布拉莫斯”-2只能说是研发阶段,但是没有研发成功。已经研发成功的是“布拉莫斯”。
“布拉莫斯”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有好几个型号,如舰射型、空射型及陆射型。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非常消耗燃料,它的射程实际上最大只能达到300公里左右。由于“布拉莫斯”是一种使用火箭发动机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俄罗斯的技术成份占得比重比较大,核心的技术仍属于俄罗斯,而印度主要是参与了一些软件方面的研制。目前印度已经装备“布拉莫斯” 巡航导弹,但是俄罗斯并没有用,因为俄罗斯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印度对于这点不很满意,因为俄罗斯作为研发国家,自己都不装备的话,势必影响“布拉莫斯”的出口。
邵永灵大校表示,“布拉莫斯”-2作为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实际上就是可以达到5倍以上的音速,速度越快就意味着越不容易被拦截,突防能力更强。但目前仍是研制阶段,并没有研发成功。
J. 印度载人飞船也要发射,和我国相比,印度的航天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起始于2007年,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承担。
从2007年开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进行了600公斤太空舱回收实验(SRE),并且使用极地运载火箭(PSLV) 将太空舱发射升空,在近地轨道运行12天后返回地球。
在之后印度还进行了乘员舱大气再入实验,以及2018 年的中止试验,这让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飞行所需的耐热材料、技术和程序。
我国的载人航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其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但依靠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们,在欧美人的质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载人航天壮举,现在还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初步建设,在航天领域,我国绝对处于头部集团。
印度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10多年过去了,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研制出袖珍版的“加甘杨”载人飞船,这个只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要重一点。说白了,也就是让宇航员到太空里面去体验一把,什么科学实验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拍上几张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于舱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总体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载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在上世纪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为航天强国,印度还有不少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