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pmi降到多少

印度pmi降到多少

发布时间:2022-08-09 01:09:42

Ⅰ 据调查,4月制造业PMI降至两年低点,其他国家制造业的成绩如何

据调查,四月份的制造业PMI降至两年的低点,可以看到,4月制造业PMI为47.4%,这是这两年以来的下降的最低点,景气水平连续下降。这是受到了国际、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最近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冲击,再加上全球供应链短缺导致的物流紧张和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才让四月份的制造业PMI降至两年的低点。同样的,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成绩也不如意。

欧洲国家有所上升的有法国,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是55.7%,对比3月份的制造业PMI指数54.7%有所上升,不过也有专家估计是提前透支的需求而上升,随后的发展也不看好。英国4月制造业PMI 指数是 55.8%,环比上月的55.2%有所增长。

目前来看,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PMI指数受到多种原因都大体出现下降,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成绩也并不好。

Ⅱ 印度是否属于疫情严重的国家

印度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还保持了3.1%的增幅,第二季度的数据一落千丈,创下印度自1996年开始公布季度经济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这一跌幅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为剧烈的。印度经济学家认为2020年将是自1978年以来,印度经济最差的一年。

3月底,印度总理莫迪下达全面“封锁令”,很多企业彻底停工,曾一度导致约1.4亿人失业。5月份,印度开始解封,此后疫情随之失控,新冠肺炎感染人数飙升。到了9月,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病毒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但印度并没有因此重新收紧防疫措施,而是不断推动经济重启。

制造业是印度在疫情中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今年1月份,印度的制造业活动还在以近8年来最快速度扩张,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去年12月的52.7跃升至55.3,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并且连续第30个月高于50荣枯线新订单和产出均强劲增长。

但到了4月份,印度制造业PMI近乎腰斩,史无前例地降到27.4。这一数值在5月份为30.8,6月恢复到47.2,但7月份又开始下滑,降至46,这是其连续第四个月处于“荣枯线”50之下,显示印度制造业持续收缩。

印度8月份出口同比下跌12.66%,这是印度出口连续第6个月处于萎缩状态。数据显示,印度8月份出口降幅比7月和6月进一步扩大。7月份印度出口同比下跌是10.21%,6月份为12.41%。并且印度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跌非常令人担忧。

Ⅲ 4月份制造业PMI降至近两年新低,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有多大

近两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制造业来说,已经对他们的冲击可以说是非常的大,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制造业的PMI,已经下降到近两年新低,由此可见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是非常的大。而现如今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已经使得许多制造业的公司无法复工工作从而导致破产。

疫情也会增大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其实对于制造业而讲这次疫情对于他们也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疫情也会增大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这是因为在这次疫情过后,能够顺利存活下来的制造业公司都会是整个制造行业当中的精英,而他们生产的产品相比较以前肯定在质量方面有所提升,因此疫情将会是中国制造业的制造以及竞争能力大幅度的提高。

Ⅳ 近几年全球的经济增长gdp情况

回顾2013年,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疲弱,价格水平回落,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世界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其中,发达国家增长动力略有增强,发展中国家困难增多。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会继续分化,欧洲和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不足;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增速将略有提高,但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一、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世界经济增速回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月份估计,按照购买力平价法GDP汇总,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0%,比上年放缓0.1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2014年1月份估计,按汇率法GDP汇总,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2.4%,比上年放缓0.1个百分点。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1.9%,比上年放缓0.9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1.6%,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014年1月份预计,2013年欧元区经济下降0.4%,降幅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经济增长1.6%、4.7%和1.9%,增速分别比上年放缓1.9、0.3和0.6个百分点;巴西经济增长2.4%,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二、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一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首超发达国家。IMF最新估计,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3年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50.4%(汇率法为39.4%),历史上首次超过发达国家,预计2018年将提高到53.9%。二是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012年下半年高达91.9%,2013年上半年降至82.4%,预计2013年下半年降至74.6%。

(二)主要经济体形势继续分化。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分化主要表现为新兴经济体和美国强、欧日弱;2013年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分化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继续分化,美国继续温和复苏、进入持续复苏轨道,量化宽松政策(QE)迎来转折点;日本货币和财政刺激“猛药”起效,经济复苏加快;欧元区艰难摆脱衰退,但全年仍为负增长;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而脆弱五国(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南非)受制于内、外经济失衡,加上资本外流的冲击,经济发展较为困难。

(三)贸易保护加剧。2013年,不仅诸如保障、双反、进口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以及政府采购、自动配额等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有增无减,主要经济体还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从2008年以来,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东线”,以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为代表的“西线”和以TISA(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中枢”。从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TPP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率先达成,TTIP和TISA谈判也在积极进行中,美国主导的新型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以GDP占全球份额衡量,TPP、TTIP和TISA分别高达40%、50%和65%,其对于全球贸易的影响巨大。

(四)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取得进展,发展中国家进展迟缓。“过度的杠杆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家庭、企业、金融业、政府部门“去杠杆化”均取得不程度的进展。其中,美国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负担已降至长期水平之下,政府财政赤字已从2009财年10.1%的二战后峰值降至2013财年的4.1%。欧盟通过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遏止了财政赤字上升势头,通过财政联盟、银行业联盟以及欧洲稳定机制等措施打破了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的传播链条。欧元区15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6.4%降至2013年的2.9%。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杠杆刺激后,正在逐步转变宏观策略,朝着去杠杆化的方向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才刚起步。

(五)发达国家政策调整是导致世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一是美国政策调整牵动国际金融市场。2013年初,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2013财年后7个月850亿美元的“预算自动削减措施”于3月1日正式生效。2013年5月下旬美联储释放可能提前削减购债规模(即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信号,由此至8月份,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逐步退出QE的预期导致发达国家长期利率上升,促使国际投资者对于资产重新估价并调整资产组合,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流出。由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未能在9月30日的最后期限前就政府预算方案达成妥协,陷入国债上限僵局,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在10月1日-16日关门16天,这是17年以来的首次停摆。10月1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为政府拨款”的议案,该协议将美国举债能力延长到今年2月7日,并为政府机构提供资金到今年1月15日。12月17日,美联储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将月度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减少到750亿美元。二是日本激进措施和欧元区稳定经济措施起效。“安倍经济学”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其内容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三支箭,其中前两支箭效果显着,推动日元快速贬值(以带动出口增长)、价格稳定上涨进而提振民众信心。欧元区实施稳定经济的各项措施,包括放宽对部分成员国财政紧缩的要求,于5月3日和11月7日将主要政策利率(再融资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目前的0.25%,7月5日欧洲央行承诺在较长期内维持超低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导;年末欧元区推出将银行业纳入统一监管的计划。三是美国政策动向对发展中国家外溢效应巨大。美联储提前削减QE的预期已使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撤出,造成相关国家本币大幅贬值、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五国央行在经济疲弱的情况下被迫连续升息来加以应对。其中,巴西在5月30日起的半年内5次升息,累计升息250个基点;印度在9、10月份两次升息,累计升息50个基点。

三、对2014年世界经济的初步判断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增长动力略有增强。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所加快。

(一)经济增速将略高于上年。按照汇率法计算,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二)全球贸易增长将有所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三)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消费价格将上涨3.0%,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下降0.6%,非能源价格将下跌2.6%。

(四)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将继续缓解。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美国失业率为6.5%,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日本为3.8%,降低0.2个百分点;欧元区为12.1%,与上年持平。

Ⅳ 7月制造业PMI为49.0%,下降0.7个百分点,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引言:据官方统计,七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下降了约0.7个百分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减慢的速度,效率下降。这一结果与很多原因有关。从长期来看,就是反复的疫情导致的就业状况,市场形势十分不稳。从短期来看,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天气。为了工人们的人身安全考虑,降低了工作强度,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在缩短。

其次,现在国内的疫情基本好转。就业状况相对稳定。上半年,上海、广东等地的疫情形势十分的严峻。许多人处于未就业的状态,一直待在家中。而下半年,这一状况我会有所改变。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就业人员的指数达到了48.6%,已经超过了上半年的平均值。就业人数的增加,不仅能够恢复民生,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Ⅵ 【汽车人】2月PMI大幅下跌,汽车销量几乎停滞

财政部公众号3月1日发文《心存大格局,会过小日子》,以诗词的形式示意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这次疫情做出的努力。有报告显示,2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超过50%,东部沿海省份复工率超80%,浙江的复工率为99.8%。有理由相信,如果病毒防控不出大意外,未来几个月,我国经济将快速步入正轨。现在的问题是,海外疫情扩散的风险,对经济的影响仍难以估量。(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阿里暂停对印度的投资计划都避免了哪些风险

IMF关于印度经济的两次不统一的预测,在第一次预测里面,IMF显然高估了印度今年的增长。

把印度增长率拉比中国还高,中国为1.2%,印度为1.9%,结果第二次预测里面印度直接跌下去了,变成了-4.5%。

如果印度无法摆脱对华的贸易依赖,同时又断绝中国投资,本质上是被中国抽血,而这种抽血居然是印度政府自己做的,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多不可思议。

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BEF)表示,印度的数字化转型得益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型推动了印度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增长。

Ⅷ 制造业PMI持续在扩张区间运行吗

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上半年均值为51.3%。6月份,制造业PMI为51.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态势。6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0,较5月微降0.1个百分点,处于较高水平的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说,6月份,制造业基本面总体向好。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5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PMI均位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保持较快增长。从生产和需求两端看,6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6%和53.2%,虽低于上月0.5和0.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6和0.4个百分点,市场供需持续扩张。

Ⅸ 拿啥超越中国2016GDP排名中国第2为印度5倍

日前,韩国银行(央行)9日发布了由世界银行(WB)以美元统计的去年全球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美中日分列前三位。曾经在各种场合发表要“超越中国”言论的印度排名第七位,总量仅约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印度综合PMI指数从6月的52.7暴跌至7月的46,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核心服务业活动从53.1骤跌至45.9% ,为2013年9月份以来最低,2009年以来次低。

印度6月CPI增幅放缓至1.54%,为逾五年低点,这远远低于印度央行4%的通胀目标。根据媒体汇总的分析师观点,至少到2018年底,印度的政策利率都将维持在6%的水平,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或达到6.9%,低于此前7%的预期。

实际仅为4.1%!印度经济遭遇雪崩

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印度2017年第一季度GDP也仅增长6.1%。据路透社,印度6.1%的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36位分析师同比增长7.1%的预估中值。反之,分析师预估的增长数据貌似与中国的更为相近,中国2017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增长6.9%,中国经济“稳”字当头。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如果没有政府支出的影响,印度经济增长将仅为4.1%。

除此之外,据彭博,目前,印度的信贷增长已跌至25年低点。换言之,过度杠杆化和存在大量呆坏账问题的银行已经不愿意提供新的贷款。而私人投资受此影响也开始缩水。

这些数据一致表明,这个亚洲第三大的世界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可能十分脆弱。有分析称,由于消费税改革导致国内供给链和分销链出现紊乱,印度的商业情况极度恶化,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水平。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8-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阅读全文

与印度pmi降到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的熊猫怎么画 浏览:506
英国音箱怎么使用 浏览:737
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是哪个人 浏览:862
伊朗周围有什么海峡 浏览:211
印度种族多少个 浏览:422
印尼MSP公司怎么样 浏览:598
中国四大爱情故事是指哪些 浏览:280
伊朗使用什么社交软件 浏览:304
为什么说意大利是爱情国 浏览:334
寄印尼什么快递最好 浏览:351
印度的药价多少钱一盒 浏览:370
阜新县在越南哪里 浏览:949
英国首相鲍里斯住哪里 浏览:854
印度无电人口多少 浏览:587
现在中国开发的城市有哪些 浏览:262
中国燃气公司哪个好 浏览:531
中国哪个省太漂亮了 浏览:8
意大利的哪个市长是个盲人 浏览:366
乌干达对中国人怎么样 浏览:275
印度格列卫药哪里能买到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