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还是北高南低
北高南低,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作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导致印度北部为山脉,南部为高原,由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和冲刷形成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每年到夏季降雨量较大,经常造成洪涝灾害
B. 印度为何 地跨南北半球
印度 没有地跨南北半球.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
位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部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印度洋 才地跨南北半球.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与大西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线为界,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是世界第3大洋,面积7 492万km2,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l/5。
C. 印度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
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
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D. 印度的地形是如何分布的
印度地形南北方向有明显的三部分,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地势最低,南部是德干高原,地势比较高。
E. 印度地势特点是什么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简单来说就是:中间低,南北两侧高
气候以(季风 )气候为主,特点:冬季吹东北季风,少雨 ,夏季吹西南季风,湿润多雨,该气候除了这里分布外,还在(中南 )半岛上分布
F.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区别是什么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区别如下:
1、国土面积区别:
印度属于南亚国家,与我国陆地相邻;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国家,是一个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国土面积190万平方公里
不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相比,印度要比印度尼西亚大得多。
2、经济实力区别:
从经济上来比较,印度尼西亚要比印度富裕许多。
3、民族与信仰区别:
印度有100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人口46%。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为次。
印度尼西亚有30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爪哇族,约占全国人口的42%,宗教信仰以伊兰教为主,约占印度尼西亚87%的人口,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4、饮食习惯区别:
印度由于南北差异很大,饮食习惯也太不相同,北方吃肉,大米、面食,南方喜欢吃素食,咖喱饭、家常饼之类的。
印度尼西亚饮食习惯大体上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相同。主食以大为主,最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起来蒸熟来吃。
G. 印度的南北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印度北部,尤其是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和其他南部地区历史文化上差异简直天壤之别。历史的分叉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
印度次大陆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其西北部有一道沙漠,山脉,河流构成的天然边界。这条边界曾经让亚历山大大帝止步于此,保证了印度地区相对独立的文化。
但是这条天然屏障在1000年前被伊朗的突厥王朝伽色尼王朝突破。伽色尼王朝占据了现在的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的旁遮普和古吉拉特地区,将伊斯兰教,波斯语,波斯文化传入这里。伊斯兰教的传入,又使印度北部的大邦德里皈依了伊斯兰教。
伽色尼王朝统治结束后,印度西北地区又陷入诸侯混战。紧接着印度西北屏障再次被攻破。这次还是来自伊朗的帖木儿帝国的突厥贵族建立的莫卧儿王朝。莫卧儿王朝短暂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其官方文化依然是伊斯兰教+波斯语的组合。
H. 印度南北之间的差异为什么会如此之大
众所周知,印度南部相对富裕,北部则相对贫穷。印度南北方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虽然在自然条件上,印度北方要优于南方,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北方要明显落后南方许多。殖民因素,印巴冲突,人口素质等重要因素的影响都是造成印度南北方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南部受到殖民者的影响,英语程度普遍较高,民族成分也较复杂。北部人民的英语接受程度要低于南部很多,文化程度低于南部地区。人口素质较高的南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以上所述的因素都造成了印度南部和北部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它们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南部的发展,南部城市化越来越高,又进一步拉大了和北部地区的距离。
I. 印度为什么南北高中间低。
北高南低,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作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导致印度北部为山脉,南部为高原,由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和冲刷形成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每年到夏季降雨量较大,经常造成洪涝灾害
J. 印度地势呈什么分布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气候以(季风 )气候为主,特点(冬季吹东北季风,少雨 )( 夏季吹西南季风,湿润多雨),该气候除了这里分布外,还在(中南 )半岛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