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发展经济与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
1、人和——人口红利
印度人多
再过几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报告称,印度2027年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称,2019年的中国人口为14.3亿,印度为13.7亿,分别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9%和18%。不过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加近2.73亿从而超过15亿,而中国人口规模将降低至11亿左右。
从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约50%将集中在9个国家,包括印度、尼日尔爾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美国。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轻,也就是说未来印度还有人口红利!
2、海权优势
印度是半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拥有7516.6公里的海岸线,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68个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专属经济区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及其他生物与非生物资源。
印度处于亚太文明和欧洲大西洋文明中间,左右逢源。在国际贸易物流方面,印度处在中间位置,而且跟波斯湾很近,以后买石油就方便了,不会有什么海峡困局。印度海军强大,反而会加重我国的马六甲困局。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钥匙。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海权之父”马汉在一个世纪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历届决策者奉为座右铭。
自独立建国以来,印度逐渐加大对海军的重视和建设,海军战略逐级推进,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御”到后来的“区域控制”,再到现在的“远洋延伸”战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战略”为核心的完整的海军战略体系。
3、地理环境
印度面积达,但是没有什么沙漠(仅有的西部沙漠还大部分都被划到了巴基斯坦境内)、戈壁,也没有我国的青藏高原和美国落基山脉那样的无人区(不适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风吹来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国土的可利用面积非常多。
4、天时
现在我国成了美帝的眼中钉,印度就成了香饽饽了。美联合印度制衡中国,有点类似当年英国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的味道。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印度的发展都会得到美国的帮助,这种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没有体验到的。在苏联解体之前,还拉着我国一起研究什么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国燃气轮机……呵呵,苏联解体之后……
5、文化软实力——文明古国与英语优势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国殖民的时候,印度的文化随着英国人的传播实现了全球化,现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优势
虽然印度一直好战,但是在国际上,印度还是很受欢迎的,时常跟英美穿一条裤子,还能从俄罗斯买点武器,租用核潜艇啥的,就这面子,除了印度,谁有?
缺啥都能买到,买不到还能租到。
不要小看买来的武器系统,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产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军舰都是从英德买的哦!
在联合国,虽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国人建立的联合国体系,如果我国与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拢不二选择。
Ⅱ 从瓜达尔港到汉班托塔港,印度洋对中国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要说什么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那是非能源莫属了。而在众多的能源中,石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尽管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新能源,但短时间内都难以替代石油。
对于中国来说,据最新数据显示,64%的石油依靠进口。目前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俄罗斯,通过输油输气管道送到中国。由于两国有着长达4000公里的边境线,政治、经济都比较稳定,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各取所需,所以这是一条安全的能源通道,只不过在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中,占比不是很高,这有待于两国进一步在这方面加深合作。
另外一条就是通往中东和非洲的海上通道了。这一条通道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能源进口额。通过地图我们不难看出,这条通道的必经之处都由美国海军控制着,如果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这条通道被封锁,则中国的能源供给就会出现严重问题,这不但会极大地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军队的战斗力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如美国政府2016年提交给国会的报告所说:鉴于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新输油管道只能略微缓解中国对海上生命线的依赖度······其进口的石油和液化气是巨大的······将使战略性海上交通线对中国日益重要。“
鉴于此,中国一直在寻找一条便捷、安全的新的能源通道,这便是从中国新疆喀什直达印度洋海岸瓜达尔港的这条陆上通道,称为”中巴经济走廊“。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与比邻的铁哥们巴基斯坦有着较长的陆上边境线,而巴基斯坦靠印度洋一侧就是中东地区,通过巴基斯坦港口瓜达尔港直达中国修建一条陆上通道,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同时巴其斯坦又与伊朗接壤,对于中国来说,伊朗是一个理想的地区,因为这个国家既不受美国也不受俄罗斯左右,修建一条经由巴基斯坦将伊朗与中国相连的的陆上油气管道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2016年12月,”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开通,由31辆集装箱车组成的车队从中国喀什出发,横穿巴基斯坦直达这一经济走廊的最南端瓜达尔港。这条从中国新疆喀什连接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处内陆的中国西部边陲和濒临波斯湾霍尔木斯海峡的出海口连接起来,使中国西部拥有了出海口,而且直通中东这一国际能源基地,其意义非同寻常!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或将获得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口的经营权,租期99年。如果成为事实,这将使中国在印度洋又有了一重要的能源运输据点,值得庆贺。
据一项分析,到2035年,中国的GDP将增加到43.7万亿美元,中国将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发展陆地输送线路,从而绕过当前海上航线。
通过不断努力,当中国新的陆上油气管道投入使用时,美国就再也无法切断中国的能源生命线了,这时中国就可以挺直腰板去做自己想做的国内、国际事务了!
Ⅲ 地理:来自太平洋得多东南风和印度洋的西南风对我国有啥影响啊说明理由啊!
1.我国大多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我过受季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夏季风主要为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来的西南季风,并且都是暖锋,从海洋吹向陆地,湿润。2.我国南方多丘陵山地,受两种方向的季风影响多地形雨。3受暖锋和冷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运动而南北运动的影响中国季风期雨季到来时间不一。4昆明和贵阳气候带的差异也与其有关。昆明为冷锋的锋前,而贵阳为西南方向来的暖锋所影响。5影响水文和地形。有温度和水引起喀斯特地形。等等
Ⅳ 中国发起潜艇出口攻势,中国在印度洋军事影响力如何
中国在印度洋军事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潜艇技术提高,并发起出口攻势
中国潜艇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斩获颇丰,据报道,除了泰国海军采购3艘外,巴基斯坦海军还以40亿美元的价格订购了8艘类似潜艇,孟加拉海军也引进了2艘035型明级常规潜艇,外媒认为,经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以及本国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国潜艇尤其是常规潜艇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随着中国制造潜艇在国外的“攻城略地”,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由此可见,祖国正在强大,海军力量也日渐强大,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Ⅳ 印度冲突对中国的利弊有哪些
印巴冲突是吧。
显然对于中国影响非常的适中。
地理位置来说,印度洋那里是中国海上一带一路的中间点,虽然战时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一带一路的稳定造成很大的破坏,尤其是信心。另外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路上铁路到哈密这一节铁路运输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随意两个国家战争对于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战略负面影响不小。
经济层面,两个国家和中国的贸易不是特别的大,所以经济层面影响并不是也不大,不过印度之前通过的战争法里征收敌国资产这一条需要一些在印投资的企业审议,毕竟,中方在克什米尔也是有领土争议的。
安全层面,两个都是有核武的国家,到时候用起来,那就是大麻烦了,虽然中国有天然屏障青藏高原但这一块对于中国的战略发展节奏还是影响很大的。
总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尤其是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给予中国很大的战略优势。如果相对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程度的话,这个仅仅占其两层吧。
具体如何还需要看事态发展,印巴从来不是世界的中心。
Ⅵ 我的论文题目是印度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我该从那些方面入手
印度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我该从那些方面入手
这个我会写的哦,,,要吗
Ⅶ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在怎样运动,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外专家和机构对此次地震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Ⅷ 中国进入印度洋有啥好处
印度洋是非洲通往亚洲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商业贸易还是军事战略,都是一个要塞,中国和非洲的贸易往来正在逐年增加,还有石油的进口,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非洲,如果一旦中国和印度交恶,印度会掐断这条补给线,会给中国很大的压力。
再者,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允许别人染指。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借口,印度只不过为自己的扩充军备找个借口而已,一方面赢得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军非预算好在国会通过,而且也让自己的人民支持。
Ⅸ 印度跟中国的国际地位相比,有什么优势
印度的国际地位是非常特殊的,第一,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在殖民地解放中,走出了一个让西方列强十分满意的道路,让西方列强得到了道义的制高点;第二、印度走出了与西方列强同等意识形态的治国方针;第三、印度在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中,丧失了民族自决的志向;上述的原因,使得西方列强对印度得以“放心”,另外,印度的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迫使,印度称为东西方相争的“香饽饽”,这就是,最近印度总理所说的印度的崛起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而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着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一直保持着在全球巨大的经济军事份额,占据着世界顶端的地位,并且由于近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掠夺,这使得西方在面对中国的发展时,具有隐含的强烈负罪感,为了这种道义的劣势,西方不得不压制中国,留得一个长期的时间化解上百年来积累的怨恨。所以,在对待印度,对待中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印度,西方有着及其强烈的优越感,印度为西方在殖民主要以全身而退做了一个很好的背书,印度可以得到从政治军事到经济的全面接纳,而对待中国,则是西方有着不能自身解决的罪恶感,任何的对中国有利的政策都面临着强烈的阻碍。
Ⅹ 印度洋的哪个国家,和中国的友谊不输给巴铁
印度洋一国家,与我国的友谊度不输巴铁,是你想的那个国家吗?
相信驴友们对于巴基斯坦一定不会陌生,巴基斯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友好国之一,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也非常深厚。两国人民也是十分热情,经常出现很多人到对方的国家旅游观光,感受不同的文化的“美”!
但是出国旅游,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旅游攻略。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提前了解他国的文化,这样才不会在旅游的过程中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国外要维护中国游客的形象,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