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韩国人眼中的中国,还有韩国申遗的是咋样了
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了,中国不是被韩国人歧视的唯一国家,韩国人对欧美人也投以异样的目光,就好象在说'你怎么跟我长得不一样,你是地球人吗?"的感觉.中国人当然是最被他们歧视的人之一.
亲身经历的事情:
背景:本人来自上海,家住人民广场旁边,家里条件不算太好,就1000万,只能算个小康吧,从小没动手做过家务,家里都是保姆包办,没愁过吃的.
1,05年第一次和韩国人接触,接待一位韩国的朋友时,他说:"我以为上海和朝鲜平壤一样呢,下飞机吓我一跳"
2,06年来韩国的时候,韩国人对我说:"我们给你吃饭,你要谢谢我们"
3,06年和韩国人一起吃饭:"在中国很难吃到肉吧,来韩国,我们给你吃肉,你要感谢我们哦,因为我们才能吃上那么好吃的东西"
4,07年接待韩国人游玩上海的时候,韩国人说:"这就是东方明珠啊,你确定是中国人造的吗?难道不是外国人帮你们造的?"
5,07年,我婆婆给我一条项链,说是14K黄金的,我感觉很新奇,于是告诉她中国只有18和24K的,正在我坐在厕所马桶上的时候,她敲门非让我马上开门,结果开门一看她拿了张证书来证明是14K的,绝对不是假货.
6,07年,公公在没有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偷了我的资料去登记结婚,韩国的法律居然同意他代替我和老公结婚,我也真是晕了,完全没有人权了
7,07年公公说:"我们大韩民国的公民愿意娶你一个中国人,你要感谢我们哦,一般人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8,08年公公说:"换韩国国籍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同意书的,所以你要对我们言听计从,不然我们不同意的话,你就换不成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换韩国的国籍不可,他说:"因为我们大韩民国很发达啊",当我表示:"如果非换国籍不可,那我宁可换美国国籍",他很惊讶的看着我问我什么不换韩国的,我回答:"因为韩国需要美国军队的保护,美国比韩国更发达",他被气得不行,但是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反驳我.
9,在地下商场买东西,到处可以听到"我们不卖中国产""我们卖的绝对不是中国产的便宜货""你是中国人?我们大韩民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多了"
10,搬新家后邻居"教"我垃圾要整理得漂亮点才能被收走,如果不够漂亮,收垃圾的人不肯拿走的,我到小区管理处去咨询是否有这事情,他们表示没有这回事情.
11,韩国有一个男子组合里有一个泰国的小男生,在做一个韩国节目的时候,问:"你有想过娶一个外国人吗?",然后问这个泰国人,他回答:"我本身就是外国人,对我来说除了泰国人以外的都是外国人",于是全场哑然.
12,中间很多小事情,说几小时都说不完,就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才让人搞笑呢.上星期婆婆突然跑来说了句:"这几年我们对你不好,不要怪我们哦,我们以为你们是共产党所以过得很苦,不知道你们也有有钱人的,不过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人生活得很贫困的,这不能怪我们的对吧."
还想知道些什么可以随时问我.
❷ 为什么韩国到处抢其他国家的文化去申遗
我觉得韩国是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他们争抢着其他国家的文化无非就是为了增强本国的文化基础,我个人觉得这是强盗行为。
❸ 此国拿象棋去申遗6次被拒,质问:为何拒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老祖宗们给我们国人留下了无数文化遗珍,至今影响这国人的衣食住行。不过,近两年,世界上有些国家竟然厚颜无耻声称我国古人留下的智慧财产是自己的,着实是令人贻笑大方。
从这几年我国的文化遗产频频让韩国和印度拿去申遗的境况来看,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瑰宝确实没有别国那么上心。毕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容易被韩国这种没什么历史底蕴的国家盯上,占到便宜。
所以,我国百姓应该加强文化保护意识和历史自豪感,坚决捍卫属于我国的历史文化财产,只有当全体国民重视起来了,这些妄图侵占中国文化的行为,才会彻底绝迹。
❹ 听说日本和韩国,还有印度要把太极申遗,这是怎么一回事,印度知道太极含义吗
历史上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曾向周边邻国传播了许多文化,像是中秋赏月、中医文化的,印度人了解太极也不足为奇,韩国甚至把中医拿去申遗。这当然让我们中国人不满,可是我们也得承认,中医在韩国的到了比我们更多的重视和保护,太极也一样。他们也许认为他们更有资格吧!
❺ 韩国人为什么每次申遗都能成功
韩国申遗主要的理由是文化在地方发展,就是说这个文化在地方的意义很大且保持文化本身的底蕴并不断发展传承。比如韩国每年都有专门节日进行拔河,而且很是郑重,所以拔河就被申走了。反观中国人对这些文化是真正的在乎和想保护吗,既不发展也不传承重视的话,自然比不过人家。
❻ 为什么韩国喜欢申遗
早几年的时候,中韩友谊非常好,大陆内地有很多韩企,两国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可是近几年来,国人对韩国的好感度急速下降,一方面是两国的立场不同,韩国在萨德尔事件中的立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韩国做事不地道,总喜欢拿中国的东西去申遗,这就造成了国人的极度不满。而韩国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申遗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韩国的这种申遗方式遭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强烈谴责,但仍是不知悔改。我们在谴责韩国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申遗意识,早点将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❼ 为什么韩国能够把端午节申遗成功。韩国的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是中国默认了,还是中国不承认这个申遗组织
原因: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
意义: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中国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申请了世界遗产也不会有大的意义。
中国既没有默认,也没有不承认这个申遗组织。就比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激动地告诉记者:按文化部安排,端午节由湖北牵头申报世界非遗,成功了!
(7)印度申遗和韩国哪个好扩展阅读: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着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过,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次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迪: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❽ 此国声称象棋是他们发明的,申遗被拒6次,后来怎样了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传统瑰宝有很多,到现在都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但就在最近两年,居然有国家恬不知耻的说我们古人留下来的财富是他们的,而作为国人的我们只是笑一笑。
但联合国的也表示,难道你们不会看字吗?中国象棋都是汉字,难不成印度几千年前用的就是汉字?不过从韩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做法来看,也可以让我们警惕起来,我国对自己本国文化的确没有那么上心,不然也不会让别国一直钻空子,不然就会被韩国这种历史底蕴薄的国家盯上,但我国老百姓也应当团结起来竭尽全力的去保护文化,捍卫我们本国的历史瑰宝,让这些人彻底死心。
❾ 象棋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为何印度却要去申遗
因为之前韩国把端午节申遗成功了,所以印度就打起中国象棋的主意。不过在经过六次申遗都被联合国拒绝后已经成为一个笑话。印度人认为象棋是他们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中国古代没有出现大象这一动物,第二个原因是波斯象棋起源于印度,只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开发被带到中国,并发展成为中国象棋发扬光大。而联合国拒绝的理由则是象棋文字是中文,跟印度无关。
象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我们都知道象棋棋盘上有个楚汉界河,其实就是西汉时期楚国与汉朝斗争的地方。再说一点,三国时期有个故事叫曹冲称象,由此可以看出象棋文化早于唐朝。而且中国象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我国历史特征以及我国所经历的文化。所以印度人要先了解我国历史才能去探究象棋究竟是不是他们的。
❿ 为什么韩国能够把端午节申遗成功韩国的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
谣言:韩国把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似乎是所有关于韩国谣言的开始,事实上,韩国申请的是“江陵端午祭”,指的是江陵地区在端午节举行的祭祀、歌舞、游戏等无形文化遗产。简单说端午节是节日,端午祭是活动,是两种不同的形态,这不行成抢与被抢的关系。打个同样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比方,如果中国把一处佛教寺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印度人说这是窃取印度的文化。这说得通吗?
前段有则新闻不知关心我国历史文化的同学们关注了没,是说中国将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如果韩国真的把端午节抢注了,这次中国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
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也使湖北向全世界亮出了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1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激动地告诉记者:按文化部安排,端午节由湖北牵头申报世界非遗,成功了!
就在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申报并获批的22个项目中包括端午节。江清和说:“湖北、中国的传统节日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令人高兴;作为全球华人的节日,端午节由湖北牵头申遗并成功,我们非常荣幸。”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曾一度成为讨论焦点。对此,着名民俗学家、华中师大刘守华教授指出:“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对彰显荆楚文化、激励爱国情怀都有重要意义。”
端午节和湖北有着深厚渊源,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最早完整、生动记录了端午习俗。秭归至今年年端午纪念屈原,黄石西塞神舟会保留着古老的端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