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出口补贴是多少

印度出口补贴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2-08-12 02:03:29

‘壹’ 为什么印度粮食产量那么少还能出口。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过去三个市场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过1000万吨,占据1/4强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场。印度也是小麦净出口国。2012/13年度小麦出口甚至超过有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
一般人的印象,一个国家不缺粮才会出口粮食。
但是,饥饿的印度,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反而有大把的粮食出口呢?
印度早就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并不能强制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那么,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中,印度人为什么也自愿“勒紧裤带”出口粮食呢?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不需要考虑看似比较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我们就看看一国内部的情况。在一个国家里面,农民总是卖粮食,市民总是买粮食。那么,有余粮卖的农民是否比需要买粮食的市民吃的更饱更好呢?不但不是,事实往往恰恰相反,市民的营养水平整体上比农民更高。“饥饿”的农民为什么不先喂饱自己呢?
其实,也可以同样问:为什么没有房子的建筑工人反而在给别人盖房子?为什么没有iphone的工人在给别人生产iphone?为什么没有LV手袋的女工在工厂为别人生产LV手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古人早就发出了类似的感慨。养蚕的人穿不起丝绸,种田的人吃不饱,这其实并非社会不公,而是因为社会整体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种粮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当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粮食,但是由此拿来卖钱的粮食就变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仅仅是农民众多需求中的一个,还有穿衣、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社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并不足以满足农民全部的需求。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权衡。他可能会为了小孩的上学会减少一些口粮的消费,他也可能会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压缩自己的口粮。然而,在一个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农民可以耕种几百乃至上千亩土地,农民的多样性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出售粮食获得满足,不需要以降低自己的营养水平为代价。
国际贸易是同样的道理。饥饿的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这一事实只能说明印度社会发展水平仍处于很低下的阶段。他们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粮食消费为代价来进口他们更为紧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只占GDP的18%。这意味着印度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农业国。

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从粮食的进出口是难以判断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更大程度上,粮食安全水平应该从收入水平去判断。高收入水平才是粮食安全的终极保证。任何形式的粮食危机总是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总能够通过出价更高来获得食物的优先分配权。
有人可能说,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吗?没错,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但是没有钱就一定买不到粮食。
那么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收入水平?
历史早已证明城市化、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如果一个国家农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例又很高,也即所谓的农业国,其收入水平往往是低下的。
因为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是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达国家富裕的农民其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非农部门的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完全依赖农业收入,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在内部也是处于底层的。

‘贰’ 出口补贴的国家产品

共有25个WTO成员对428种农产品使用出口补贴(括号内是补贴产品品种数量)。包括:澳大利亚、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塞普路斯、捷克、欧盟、匈牙利、冰岛、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墨西哥、新西兰、挪威、巴拿马、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南非、瑞士、土耳其、乌拉圭、美国、委内瑞拉。
欧盟的补贴几乎涉及到所有产品分类:南非、土耳其次之,东欧国家的补贴范围也较广;从出口补贴使用的分布上看,使用国家较多的产品依次包括:水果和蔬菜、其他奶产品、牛肉、禽肉、粗粮、其他农产品、蔬菜油、乳璐、糖、小麦和面粉。

‘叁’ 什么是出口补贴基本形式有哪些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 ,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


出口补贴基本形式有:直接出口补贴和间接出口补贴。


直接补贴是指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所带来的损失。有时候,补贴金额还可能大大超过实际的差价,这已包含出口奖励的意味。这种补贴方式以欧盟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最为典型。据统计,1994年,欧盟对农民的补贴总计高达800亿美元。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所缴纳的 出口补贴。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国内税,对进口原料或半制成品加工再出口给予暂时免税或退还已缴纳的进口税,免征出口税,对出口商品实行延期付税、减低运费、提供低息贷款、实行优惠汇率以及对企业开拓出口市场提供补贴等。其目的仍然在于降低商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肆’ 出口印度开产地证能给多少优惠

办理一般原产地证CO,没有优惠。

‘伍’ 报复性关税的其他相关

日本首次对贸易伙伴征收报复性关税
由于美国拒绝废除被世界贸易组织裁决为非法的《伯德修正案》,日本政府8月1日正式决定,从9月1日开始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将是日本首次对贸易伙伴征收报复性关税。
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从可以实施报复性关税的371种产品中,将轴承、钢铁及其制品等15种产品作为这次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对象。日本企业在进口这些产品时,需在一般关税的基础上再追加15%的报复性关税。
主要针对美《伯德修正案》
2000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伯德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美国政府将上一年度向外国公司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款,按比例直接分配给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的本国公司,而不是上缴财政部门。因此,欧盟、日本、加拿大等美国贸易伙伴认为,《伯德修正案》实际上对外国公司构成了双重惩罚,从而鼓励美国公司滥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的权利。据日本媒体报道,美国自2001年实施了《伯德修正案》后,给日本企业造成了总额约为3.9亿美元的损失。
2000年12月,日本和欧盟等9个国家和地区以美国违反有关协定为由,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要求美国立即废除《伯德修正案》。2003年1月,世贸组织裁定《伯德修正案》非法,并限期美国予以废除。然而,美国国会却一直置之不理。为此,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于2004年1月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请对美国产品实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措施。同年11月,世贸组织认定《伯德修正案》使日本每年对美出口减少5210万美元,并同意日本可在这一范围内通过实施报复性关税减少美国对日的出口。据报道,欧盟和加拿大从今年5月开始已对美纤维、农产品等追加了15%的报复性关税。
不会引发日美贸易战
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尽管日本政府已经正式决定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但如果美国能在9月1日之前宣布取消《伯德修正案》,日本将会终止对美国这部分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措施。但是,布什政府虽然敦促议会废除《伯德修正案》,但依靠美国有关行业团体支持的议员们依然十分强硬,目前还看不到美国议会废除该法律的可能。
关于日本启动报复关税措施对日美关系的影响问题,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8月2日会见记者时认为,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对日美经济贸易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因为2004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上述15种产品的总额仅为133亿日元(约合9.66亿元人民币),在日本从美国进口的6.7633万亿日元的商品中所占比例很小,不会对美国的对日出口贸易造成打击。不过,中川希望美国不要将这个问题同目前正在谈判的日本进口美国牛肉问题联系起来。中川还希望美国能够尽快废除《伯德修正案》,为公平贸易做贡献。
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决定对美国上述15种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不至于导致日美两国全面爆发贸易战。实际上日本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读卖新闻》8月2日发表的文章认为,日本政府决定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要向国际社会表明日本重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姿态,同时也给美国一种要调整世界贸易战略,将日本的对外贸易基轴逐步从美国转移到亚洲地区的印象。
钢铁业成欧美双反重点
美国商务部(DOC)的一纸公告,最终带给大洋彼岸部分中国钢企的是无奈。
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称,针对中国主要钢管生产商的“不公平定价行为”,决定对中国输美标准钢管征收最高615.92%的反补贴税,以及最高85.55%的反倾销税。
虽然,最终的裁定结果预计将在7月14日左右公布,因为,尚需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美国国内生产商受到进口损害后,上述关税决定才能生效。但国内被点名企业似乎早已意兴阑珊。
6月2日,被课以44.86%关税的金洲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有一次抗辩的机会,我们也早在2007年6月就请了律师,但是希望已经不大。”
创纪录关税下的放弃
美国商务部公告显示,将向天津双街钢管集团出口的标准钢管课以615.92%的反补贴关税,以抵消中国政府的补贴,另外还对之征收85.55%的反倾销税,以抵消其钢管售价“低于正常价值”的状况。
除此之外,还将对另外31家中国钢铁企业课以69.20%的反倾销税、对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企业课以88.55%的反倾销税、对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和金洲集团分别课以29.57%和44.86%的关税、对其他中国钢管供应商则普遍征收37.22%的关税。
事实上,此次反倾销调查从2007年6月就开始了,由美国商务部率先对原产于中国的标准钢管发起反补贴立案调查。
据记者了解,相关中国企业都接受并且配合了相关工作。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的蒋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美国商务部的人来公司呆了一个星期,我们都有配合工作。”
而在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中国的标准钢管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之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就曾表示,中国对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已一降再降,并且对这些产品没有进行国家补贴,在他看来,“认为中国产品存在倾销”是不正确的。
天津双街集团的经理助理也对媒体表示:公司出口的产品全部为焊接管,不享受任何出口退税,也不存在所谓的政府补贴。一旦上述的高额反补贴关税和反倾销税成立,公司将基本丧失美国市场,损失不可预计。
然而,除了天津双街集团已表示“正在全力配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工作、并准备积极应诉”之外,记者了解到,相当多的企业已准备“放弃”美国市场。
江苏玉龙钢管公司负责美国市场的林凯对记者表示:“目前情况有点难,这也是美国方面的习惯做法。这样的话,美国市场我们就不做了,我们企业有自己的考虑。”
补贴之争
事实上,我国钢铁行业遭遇的贸易摩擦和由此带来的“双反”调查正呈上升趋势。仅金洲集团一家,自2007年7月以来就先后遇到了美国、欧盟、加拿大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2007年6月,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环型碳素焊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涉案三家企业。2007年10月,欧盟反倾销当局(调查机关)对原产于中国的焊缝钢管新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并以80%的高额关税反倾销起诉,涉案企业有六家。2008年1月24日,加拿大政府正式立案对原产或出口自中国的碳钢焊缝管(即标准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企业共有六家。
此次美国商务部态度强硬的理由在于,其手中一系列的数据。其调查显示:来自中国的标准钢管在美国的售价比正常价格低了69.20%至85.55%。商务部表示:“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生产商(出口商)接受了29.57%至615.92%的补贴。”
同时,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标准钢管数量从2005年的337,835,108千克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589,680,201千克,2007年则为876,577,151千克。
但是,相对应的进口额的增幅却没有这么显着,2005年的进口额为214,276,106美元,2006年为332,158,803美元,2007年为547,911,147美元。
对此,美国钢铁行业认为,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产品还能维持低价,很难让人不怀疑“这其中有补贴的存在”。
中国钢企的委屈
上述金洲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国家给予的很多是技术性补贴,这是正常的、国外也通行的补贴,对此他们也计算在内,我们没有办法。”
她颇感无奈地告诉记者:“美国方面认为,对我们加收44%的关税,是因为我们有采购国有企业热轧钢板,并将之计算为补贴。他们甚至拿第三方的利率标准来衡量我们获得的银行贷款,认为这其中也存在补贴,其实,就是他们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贸易保护主义危机重抬头
全球应对危机受到持续关注的政府补贴中,引人注目的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为了鼓励出口,一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在出口商品(包括技术和服务)时给予现金津贴或财政税收补贴,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将出口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三种。但从补贴的基本方式来看,出口补贴主要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指政府对出口企业直接给予现金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间接补贴指政府间接地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给予出口企业的一种补贴,包括利率优惠、出口退税和为出口商品提供优惠服务等。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限令、进口关税、报复性关税、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补贴、环保标准、知识产权等“保护”措施在最近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愈演愈烈。“BuyAmerica”概念来自美国1933年颁布的《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联邦政府在物资采购和公共建设时,必须承担购买“美国制造”产品的义务。2009年初,该概念被重新使用,规定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否则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所需钢铁,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为了鼓励本国生产的生物柴油出口,美国政府为生产商提供每吨300美元的出口补贴。
欧盟委员会宣布,在金融危机时期,放宽成员国对企业的补贴政策,在今后两年里允许成员国政府向得不到银行贷款的受困企业发放补贴或贷款,还允许各国政府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时降低保险金额,收费可低于市场价格。另外,欧盟委员会允许政府为投资成本30%来自私人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250万(原来为150万)欧元的风险资金援助。
意大利政府计划采取特殊税收政策,如削减工商业地税(IRAP)等,减少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
挪威政府决定,将出口企业信贷担保数额,从600亿克朗提高至1100亿克朗,以确保出口企业能够获得足够资金以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政府还计划将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从10亿克朗增加到25亿克朗。
俄罗斯计划放弃原木出口的所有出口关税,给予国内五六家大型木材商以零关税的优惠政策。
巴西财政部采取改善兑换形式(执行有利于出口的汇率)和刺激更多出口(出口补贴、信贷优惠)的措施,促进国内企业的出口。
印度则不断出台鼓励企业增加出口的政策,在税收、出口信贷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以扩大信息软件业、生物制药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与电子产品的出口,挽回不断扩大的外贸逆差。

‘陆’ 出口鼓励政策的财政政策

鼓励出口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出口补贴(ExportSubsidies)。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又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 直接补贴是指出口商品时,政府直接给予本国出口商品以现金补贴。出口补贴主要是为了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增强本国出口商的积极性,扶持本国产业。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禁止对工业品出口进行直接补贴,因此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农产品贸易中。
美国和欧盟农产品出口量巨大,双方的农产品都大量过剩,需要到国外寻找市场。为了扩大出口,往往压低农产品出口价格,以增强商品的竞争力,更多地占领国外市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采取保护措施,维持一个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内市场价格,这样按较低价格出口农产品时,出口商就会发生亏损,而亏损的部分通常由国家直接给予出口商现金补贴来弥补。如1995年,美国和欧盟对出口小麦和玉米的补贴总额高达230亿美元。美国是通过由政府办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对农产品出口因国内外售价差异而遭受的损失,给予无偿的现金补偿。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一开始并非以出口补贴的形式实施,但从70年代以来,由于欧盟内部过高的支持价格造成了各国政府大量农产品库存积压:1985年末,欧共体各国共储存了78万吨牛肉,120万吨黄油,1200万吨小麦。为避免储存量的继续增长,欧盟转而使用出口补贴形式促进出口。但这种补贴后的出口却更压低了世界价格,也就更加大了欧盟内部对补贴的需求,加大了其财政负担——每年大约150亿美元的预算压力,此外,也增强了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冲突。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政府对出口商品的原料进口税和其在国内生产及流转过程中已缴的国内税税款全部或部分地退还给出口商。出口退税有利于出口商降低销售成本和价格,提高竞争能力。出口退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出口商品没有在国内消费,因而不应和一般商品征收同样的国内税,甚至就不应征收国内税;其次,出口商在进口国可能会被征收各类国内税,因此如果出口国也征收国内税就可能造成重复征税。
出口退税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退还出口商品所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进口税,因为这些进口货不是为了本国消费,而是通过改制、修理或加工以后再出口。例如,英国曾对进口人造纤维加工成衣服、台布等产品,在出口时退还人造纤维进口税。二是退还出口商品的各种国内税,包括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盈利税等,以减轻出口商的业务负担。如欧共体市场对钢铁等产品的出口采用退还增值税的办法,巴西政府对出口工业品免征工业产品税和商品流通税。我国也一直采取出口退税制。
2、出口减税。出口减税是指政府对出口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减免各种国内税和出口税。出口减税也是为帮助出口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它主要包括:(1)减免各种国内直接税和间接税;(2)免征出口税;(3)对出口收入实行减税,如新加坡、巴西、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都规定对出口收入大幅度减税,减税幅度有的高达90%。出口减税和出口退税不同,前者发生在出口商品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后者是发生在出口过程中或出口后的一段时期。相对来说,出口减税使出口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每一环节的生产投入下降,便利了资金周转,因而有利于出口商。
3、出口奖励。出口奖励是指政府对出口商按其出口业绩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其目的在于鼓励出口商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创汇能力。出口奖励一般采取现金奖励,也有外汇分红和出口奖励证等其他形式。外汇分红指政府从出口商的创汇收入中提取一定外汇奖励给出口商。出口奖励证是指政府对出口商颁发一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凭以进口一定数量外国商品的证书。出口奖励一般是按出口商在一定时期内的总出口额或总创汇额的一定比例对出口商予以奖励,而不论出口商是盈是亏。
4、其他形式。间接的出口补贴目前发展得更为隐蔽和多样化。例如:政府对出口商品的国内运输减免收费或提供低价运输工具;通过允许加速折旧等措施来减税、免税,比如马来西亚规定出口值占其产值20%以上的出口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度,以促进其扩大投资,实现设备和技术现代化;对出口产品的技术研究开发给予援助或政府直接组织有关研究工作;对出口产品开发国外市场提供补贴,如澳大利亚规定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尤其是新市场时,其费用的70%由政府提供,加拿大政府则为企业开发市场的经费提供50%的补贴等等。

‘柒’ 进出口公司的商品出口政府有补贴吗是多少

要看地方的。有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出口,会奖励在本地采购并出口的本地进出口公司,每出口一美元奖励4-6分人民币。

‘捌’ 印度对外资企业的税收是什么政策

印度涉外税收优惠措施

与许多国家一样,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有许多税收激励政策,主要的形式是给与一定的免税期。这些优惠政策可以弥补在印度经商的一些劣势,如相对较高的进口关税、较严格的劳工法案以及较差的公共基础设施。印度的涉外税收措施与中国相比同样也非常复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着非常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下面列举的是印度现行的一些区域性及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
1)减免100%利润和收益税十年:包括2006年3月31日前成立的发电企业,或发电并输、配电企业,或配电企业等。
2)减免100%利润和收益税七年:包括生产或提炼矿物油的公司等。
3)前五年减免100%所得税,随后五年减免30%所得税:如2003年3月31日前开始提供电信服务的公司等。
4)到2009-10财政年度的十年里100%免除出口利润税:针对位于电子硬件技术园和电子软件技术园的新工业企业。
5)计算机软件等的出口,可从出口总收入中减免50%出口所得税。
6)免除以参股或长期融资形式投资于基础设施开发、维修及运营的基础设施资本公司的红利、利息所得税及长期资本收益税。

‘玖’ 印度出差补贴标准

出差补贴标准为公司内部制定,可咨询公司行政人员。若报销需要保留好发票等原始凭证。通常的流程为:因公出差,需提前清晰填写《出差申请单》。《出差申请单》报部门经理批准、总经理审批。将其交办公室备案。出差返回后,出差人将《出差申请单》未填写项目补齐,并于一定时间内内填写《差旅费报销单》。之后交部门负责人签字。报销人将该《报销单》交财务部审核签字。《报销单》报总经理审批。交总经理批准后的《报销单》交财务部报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阅读全文

与印度出口补贴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ac怎么发音 浏览:868
越南咖啡怎么冲水 浏览:754
小印度是哪个城市 浏览:113
印度为什么停止购买战斗机 浏览:280
如何办理中国移动英国卡 浏览:236
英国斯诺克纯手工杆多少钱 浏览:307
中国有多少个卫队 浏览:156
英国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浏览:446
1元换印尼盾多少人民币 浏览: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么关系 浏览:186
越南为什么打赢了战争 浏览:908
越南话不对怎么说 浏览:60
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国伤亡多少人 浏览:321
伊朗的逊尼派有多少人 浏览:567
中国和俄罗斯什么时候通公交车 浏览:784
英国能提供多少呼吸机 浏览:350
中国五菱宏光多少钱一辆 浏览:862
英国老式钱币长什么样 浏览:83
伊朗球员为什么很壮 浏览:938
小印尼虎喂什么最合适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