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湿婆和西王母是什么关系

印度湿婆和西王母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12 05:22:13

⑴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印度教是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的多神教,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它神都在其下并都是他的化身。比如印度教湿婆派认为梵天和毗湿奴都是湿婆的化身。而有的传说认为毗湿奴睡着时肚脐长出一朵莲花,莲花中生出梵天,毗湿奴醒来时梵天已经完成创造世界的工作。

⑵ 印度神话的毗湿奴神与湿婆神

不过毗湿奴大神和湿婆大神就不同了,一个要维护世界和平,一个要消灭愚蠢的人类,自然为人类所熟知。但毗湿奴大神和湿婆大神到底谁更强,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下斗胆在这里讨论一下。在神话传说里毗湿奴与湿婆的正面交锋只有一次。
《柯利世系》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文字:
黑天(毗湿奴最着名的化身)为了救出孙儿无碍,率众攻打妖仙首领罗波那的绍尼塔普尔城。当时黑天骑着神鸟迦楼罗与兄弟大力罗摩,及儿子明光大战罗波那的恶魔军团。而罗波那的后台老板正是破坏神湿婆。
经过几场激战,湿婆的亲信火神阿耆尼、大仙人安吉罗、大魔王劫瓦尔纷纷败在了黑天的手中。最后湿婆不得骑着青牛南迪,带着儿子——战神鸠摩罗、象头神(大圣欢喜天)赶来与黑天一决死战。
黑天命令罗摩与明光阻挡住以战神鸠摩罗和象头神群主为首的终极恶魔军团,然后独自与湿婆单挑。
两位大神先是用弓箭对射。后来觉得不过瘾,湿婆就张开大嘴,吐出漫天大火,黑天也不甘示弱,掏出能呼风唤雨的神器——‘云雨’。
他们两个打得欢,大地女神受不了,便到梵天那里去告诉梵天。梵天大神只好跑来调停:“湿婆,你在做什么?黑天是你的灵魂呀!你和他打起来,这怎么适合呢?”于是,湿婆拥抱了毗湿奴,离开了战场。
《摩柯婆罗多》中毗湿奴大神降世时将自己的身体分成了两部分。较强的一部分化为黑天,较弱的一部分化为了大力罗摩。也就是说,与湿婆大战的是毗湿奴大神的一部分罢了。 出典:《摩根德耶往世书》
中国最强的女神起初是女娲,往后是西王母(此处有待考察,首先在丁山着的《中国古代宗教和神话考》中指出,西王母算是中国司隶五残以及镇压厉鬼的刑神和厉神。而她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昆仑亦非汉语中的固有词汇,陈桥驿注王东补注版本的《水经注》中指出此中不详尽之处。希腊也有雅典娜;日本则是天照大神。
印度的女神乃湿婆大神的老婆,雪山女神的最强化身——杜尔迦(难近母)。
据说远古的时候,西天(印度)有一个很厉害的大魔王,他就是天神的死敌,檀那婆的老大——牛魔王。牛魔王非常厉害,将天帝因陀罗及众天神都打得大败,并将他们都赶出了天界。
因陀罗没办法,只好向三大神求救。梵天、毗湿奴、湿婆听了都非常愤怒,愤怒得眉毛倒竖,眼睛喷火。后来因陀罗他们也跟着一起喷火。
结果当大家的怨念结合到一起时,火堆中就诞生了可怕的杜尔迦女神,据说容貌奇丑。
后来众神还把自己最强的武器交给她。比如湿婆的三叉戟、毗湿奴的神盘、水神伐楼那的神螺、因陀罗的金刚杵,以及因陀落坐骑爱罗婆多神象脖子上的神钟,最后还获得了喜马拉雅女神赠与的雪狮。
牛魔王战败就被送去了阎摩的枉死城。

⑶ 印度女神卡莉和湿婆是啥关系她为啥踩着湿婆呢萨蒂和湿婆又是啥关系

卡莉是萨克蒂的一个化身,卡莉的舞蹈会毁灭世界,湿婆为了不让卡莉毁灭世界于是用身体垫住卡莉。湿婆是自愿的,并非被降伏。

⑷ 各个神话的人物

1、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2、耶和华是犹太教或基督教中的上帝,唯一的神。
3、撒旦是基督教中的魔鬼,专门与上帝作对。
4、恺撒不是神,是罗马帝国的皇帝,着名的恺撒大帝。有一句常被人引用的话:“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恺撒的归恺撒。”
5、湿婆是印度教(在佛教起源之前,印度教被称为婆罗门教)的大神,是创生之神也是死亡之神。
6、阿修罗最早是印度教即婆罗门教中的神,代表各种“力量”,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阿修罗。后来,佛教采用阿修罗这种称呼,只不过从此阿修罗就成了不好的神,脾气暴烈,男阿修罗力大但貌丑,女阿修罗则貌美之极。
7、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西周穆天子曾八骏西游,遇见西王母。不过有学者说,西王母也许只是当时中亚细亚的一个部落女王。

神话最有系统的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古希腊神话,传入罗马后成了罗马神话,是多神教。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一统天下。
印度神话也极丰富,但人们所知较少。

赁记忆所及说一点。

⑸ 西王母飘亮吗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里记载,其形象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并统领着一群爱惹麻烦的妖怪,被称为“万妖之母”。西王母原本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在后代小说和戏曲里,因其名为王母而认为是天帝等阶的配偶神,故其形象逐渐转化为一位绝美贵妇,成为了尊贵的“西方天界之母后”。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于瑶池,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她是天宫中地位最高也是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专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祇(也有人认为其早期为男性,后逐渐因其名被民众转化性别),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上古巫书《山海经》中,西王母以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显示出浓厚的图腾色彩,同时也具有某种刑杀之神的气质。
《穆天子传》中也提到了西王母,但是更多的是以远方异族部落领袖的身份出现的,其中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饮于瑶池的情节被后世继承,《竹书纪年》和《史记·赵世家》都称周穆王曾经和西王母相见过。
《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及六朝小说中也有汉武帝与西王母的常见情节。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信仰仙道的皇帝,七月七日那天听闻西王母即将降临宫殿而赶忙做好迎接西王母的准备,到了七月七日深夜二更时,西王母驾乘着紫云车降临到汉武帝的宫殿。汉武帝将西王母迎接到宫殿后,西王母则赠予汉武帝七颗仙桃与之享用(有的文献则说是5枚仙桃)。西王母的仙桃种植于昆仑仙山上的蟠桃园里,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拥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传说只要吃一个仙桃就能够延长三千年的寿命。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有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有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以稻杆当作西王母筹,作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帝都,并于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
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这种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因此,道教徒利用上古巫术资料并加以改编,创造出我们所熟悉的西王母和与之相对的东王公,而后在道教通俗化的过程中,东王公被演绎为玉皇大帝,而西王母则改造为王母娘娘。
近年考古研究发现,“西王母”可能是古中国西北一部落的名称,只因该部落剽悍凶恶,而被中原的华夏族讹传为刑杀之神。有些西方的考古和历史学家甚至直接将一些古代羌、狄部落称为“西王母”。也有研究认为“西王母”与印度教湿婆有关。
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咸所隶焉。”(《中华道藏》、四十五册、一百九十六页)
实际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王母并没有夫妻关系的说法,西王母原本是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神,在天宫中是所有女仙之首,“为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并执掌着昆仑仙山。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为东王公,并执掌着蓬莱仙岛。而玉皇大帝则是群仙之首,三界之主,西王母要比玉帝出现得早,所以他们原本并不是夫妻。
西王母(瑶池金母)的心咒是:“嗡。金母悉地。吽。”
玉帝与王母的夫妻说法大都只出现在小说与民间传说中,在这些传说里,其中都表现出西王母才是天界真正的掌权者。与玉帝育有七个女儿,《神仙传》、《墉城集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文献中记载天帝与王母共育有二十四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已明确身份,详情如下:
第四女 - 名叫“华林”,号为“南极王夫人”。
第十三女 - 名叫“媚兰”,号为“右英王夫人”。
第二十女 - 名叫“清娥”,号为“紫微王夫人”。
第二十三女 - 名叫“瑶姬”,号为“云华夫人”。
第二十四女 - 名叫“婉罗”,号为“太真王夫人”。
《道藏道迹经》中记载: “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 履玄 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部A修短得中,天姿,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古人讲究对衬,东王公其实是为了配享西王母而虚构的一个仙位。
瑶池金母仙居住于中国西方的岩山峻岭之中,其第一座主奉庙宇于现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的回山。由此可见,瑶池金母仙居圣地应不出甘肃一带。仙居圣域,非凡人所能达,因此古人难得一见瑶池金母之圣颜,关于金母仙貌装束之描述,雍容华贵,凝重端庄。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里,是一座空中花园,叫做“阆风”的苑中,一共有玉楼九层,左绕瑶池,右环翠水。有五女(见王母之女),名“华林”、“媚兰”、“青娥”、“瑶姬”与“玉卮”。
王母有件宝物,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此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长寿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西王母掌管西方,举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来治理,并与“东王公”共同统辖东西两股元气,化育天地,陶治万物。 而王母娘娘自称为天帝的女儿,而天帝是皇天上帝的泛称,据《礼曲礼集》解说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都称天帝。《西王母传》中提及金母与木工共理阴阳二气,养育天地,陶均万物,三界十方内得道之女仙,名籍皆归其管辖。
《列仙全传》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
《史记大苑传略》记载:“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妗,居昆仑。”
《道藏道迹经》记载:“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 ,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 凤文之 ,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 ,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道藏三洞经》记载:“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公。
《云笈七签》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
《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王母,即西王母。九光玄女与太元玉女(即太元圣母)二者不是同一尊神,太元玉女是九光玄女的母亲。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即是道体,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在金阕利济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修道成真”
据葛洪晚年的名着《枕中书》说,道教最高最先的神是元始天尊(又名盘古)。他在天地尚未开辟是时就已存在,天地开辟之后,他居于天中心的玉京山。另有自然道气结成了另一尊神太元圣母(太元玉女),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以后上清派等皆重视西王母,后是道教出现了尊崇她的教派。
《山海经》: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又载:上古之时,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山海经》曾对西王母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乍一看,西王母简直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异形之物。
《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注释:“西王母者,西方一国君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母子出游。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
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她是“瑶池金母”,首创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西王母贺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因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圣母。西王母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泼猴搅乱了蟠桃盛会。西王母种的蟠桃最为神奇,乃仙树仙根,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
西王母是天宫最受尊崇的女神,在三界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云华夫人(瑶姬)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穆天子传》中:记有穆天子梦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时的西王母不是神,而是一位女王。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这时的西王母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姝,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人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路史·前纪·一》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元始天尊),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王母之母),元始君(元始天尊、盘古)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

⑹ 印度众神关系图

创造神梵天

梵天:印度教神话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创造者。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及其他两位大神,鉴于世界已经为梵天所创造,人们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转移到了毗湿奴和湿婆亦即维护和毁灭两种力量对于世界权力的争夺上,另外梵天也因为一些所作所为导致其声誉的降低和信徒的减少——这和《世界·印度篇》的故事主线有直接关系。在整个印度,毗湿奴和湿婆的神庙遍布各地,而专门供奉梵天的神庙却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庙(Brahma
Temple)。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色,四首,四臂,坐骑为天鹅,在被吸收进入佛教成为护法神后被称为大梵天。

吉祥天女

释迦

释迦: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相传为印度北部小国王子,后舍弃家庭,权位,独自出走。七年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又被称为释迦世尊,但不是藏密所说的大日如来。佛教中最为崇高的神。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即八部众,说法见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曾提到过:“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即帝释天为首的天神。天神的寿命也会完结,这是因为佛家相信事事皆有无常。天神临死前会出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位”这五种征兆,也就是所谓的“天人五衰”。

阿修罗:阿修罗是与天对立的一族。他们非常好战,男的极丑,女的极美。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天有美食而无美女。双方常因此而互相争斗,场面十分惨烈。“修罗场”的说法即从此来。阿修罗一族被视为战神,他还有个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龙:龙无论在东西方神话,还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个非常欢迎的角色。以其独特的外形,强大的力量备受喜爱。可以说一说到奇幻,人们就会想到龙,龙几乎成了奇幻文学的代表。东西方的龙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头部特征,善飞翔,会从嘴中吐出物质攻击等。这些惊人的巧合让人忍不住怀疑是否以前有此一类生物存在。龙的记载在我国由来以久,大量详实,准确,生动的记录贯穿着整个古代正史,有纪可考的记录最后见于民国初年,让人十分迷惑。但天龙八部中的龙其实说的是一种大蟒蛇。

乾达婆:拥有黄金之翼半人半鸟的精灵。天界的音乐家。

迦楼罗:中国人很熟悉的一种大鸟,传入中国后演变成了金翅大鹏鸟。原型是种翅有种种庄严宝色的神鸟,一天吞噬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哪来这么多龙让它吃?),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后又从火焰中复活,凤凰重生的传说即来源于此。

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

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 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摩睺罗伽:莫呼洛迦,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侯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侯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

⑺ 释迦牟尼与湿婆关系是什么

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湿婆是印度的神话故事中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ā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湿婆(Shiva)与梵天(Brahma)和毗湿奴(Vishnu)为印度教三相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

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⑻ 王母娘娘变形记:她是如何由一个印度雌雄同体,演变为中国更年期妇女的呢

原因在于:这是为了和教众拉近距离的因地制宜的需要,同时也是王母形象升级的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王母、湿婆,彼此神似

有关于西王母的研究,说她的形象是源自印度湿婆。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双面神,一面代表死亡。另一面又代表着代表生命。她豹齿虎尾,同湿婆的虎皮造型颇为接近。西王母时常头上戴了一个新月形的头饰,翩翩起舞,蓬发而啸。长头上的第三只眼睛这些更是与湿婆形似。

3、中年妇女,保持威严

随着时间的发展,神像的升级也在与时俱进,王母的地位也在后人拔高,成为道教主神之一,如果是少女形象或者异域形象示人,远没有成为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更可以保持一种威严,再加上信众审美的改变,和身份的改变,为了更加适应教众的口味,王母的形象也逐渐相对固定了,但是并不排除以后因时而变的可能。

⑼ 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的由来是什么

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又叫乌玛,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着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

阅读全文

与印度湿婆和西王母是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电信手机卡网络如何 浏览:336
中国邮美国邮费多少 浏览:847
印度疫情这么严重为什么不戴口罩 浏览:451
为什么印尼和马来西亚是穆斯林 浏览:235
越南贸易展在哪里 浏览:693
意大利哪些大学有语言类本科 浏览:346
中国接听英国电话多少钱 浏览:654
英国最贵的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103
印度紫檀木手链多少钱 浏览:203
四大粮食中原产于中国的是哪个 浏览:916
中国调味品第一镇是哪个 浏览:743
伊朗胖人体重多少斤 浏览:385
意大利语黑手党怎么说 浏览:868
腾冲距离越南多少公里 浏览:954
意大利吃烤串长什么样 浏览:768
英国海运到韩国多久 浏览:40
中国爱国酒30年多少钱 浏览: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浏览:115
意大利布客气怎么说 浏览:930
印尼购买什么区别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