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为什么有打夫节这个节日
印度的一些农村至今流传着一种奇特的节日——打夫节。所谓打夫节,就是妻子打丈夫的节日。这是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印度妇女在一年365天中惟一能够扬眉吐气的日子,所以又俗称“出气节”。
按照传统习惯,打夫节要进行一整天。这天早上,全村呈现出一派喜庆气氛,各个家庭都忙碌起来。妻子们个个喜上眉梢,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披上华丽的纱巾,并找出一根保存得很好的“打夫棒”——一根2米长的竹棒,跃跃欲试。丈夫们则集中到一起,奏击乐器,唱歌跳舞,然后游行山村。下午,丈夫们都要做好挨打的准备工作,黄布缠头,全身包衬上厚厚的布片;随后每人喝下一些杏仁粉和掺有大麻叶的药酒,以此壮胆。等到村里鼓声一响,他们就手持水牛皮盾牌,头顶盛满鲜花的柳编盘子,一个个无可奈何地走进村里,沿主要街道行走。妻子们早已恭候在此,夹道欢迎,丈夫们一走进村口,妻子们就一拥而上,来一个,打一个;进两个,打一双,一时间竹棒飞舞,有打折竹棒的,也有打碎水牛皮盾牌的。挨打的丈夫们谁也不准喊叫,不准躲闪,更不准还击,听任妇女们的竹棒雨点般落在自己身上,最多只能用水牛皮盾牌稍稍阻拦一下,否则被认为是懦夫。他们边挨打边走,一直走到村中心的广场为止。但这还不算完,狂欢开始前,妻子们还要找到各自的丈夫,再打上一顿。有时打上了劲,妇女们也不管是谁的丈夫,乱打一气,也有要别人帮忙打自己丈夫的。当然,谁家的男人平日对他的妻子不好,落到他身上的竹捧也就特别的多。
晚上,伤痕累累的丈夫还得向妻子表示感谢。一夜过后,丈夫又成了家庭的主宰,妻子挨打受骂又成了家常便饭。妻子要想出出怨气,只有等到来年的“打夫节”了。
❷ 3月22是印度的什么日子
洒红节
或者丰收节 也叫“庞格尔节”,
❸ 印度尼西亚过年是什么时候
印度尼西亚过年是阳历的1月1日也就是元旦。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举行宴会或歌舞会,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
印度尼西亚华人则和中国人一样在农历的一月一日过新年
(3)在印度的日子有哪些扩展阅读:
与中国的过年不同,在印度尼西亚每个教派的重大节日时间是不一样:
1、伊斯兰教的节日是开斋节,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全国伊斯兰教徒都要实行白天斋戒禁食,斋月后第一天便是开斋节(日期在公历二三月间)。
开斋节前夕,伊斯兰教徒要进行慈善捐赠活动。节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实际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单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赶在开斋节前返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开斋节前夕的晚上是个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长经,诵经声通过高音喇叭传到四面八方。
开斋节那天,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挂着用嫩椰叶制作的装饰物。人们都身着盛装,互相拜访,有的机关团体还搞团拜,气氛热烈,一片喜庆景象
2、印度新教的节日是静居日,这个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新年,时间在巴厘历十月初一。
这是个庆祝方式非常独特的节日。节日前几天,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打扫庭院,制作节日用的形似魔鬼、雄狮、巨龙等的木偶,女人则赶做新衣及节日祭祀用的菜肴糕点。节日前一天是个欢庆日,人们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身穿艳丽民族服装去参加欢庆活动。
节日那天,巴厘岛则出现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街上除值勤警察、警车、救护车、旅游车辆外,没有任何其他行人车辆,所有店铺都大门紧闭,停止营业。入夜后,家家都不点灯,整个巴厘岛一片漆黑,没有一丝亮光,所有娱乐场所都停止活动,没有一点响声。
人们整天闭门不出,不生火,不做饭,不欢乐也不悲伤,只是静静地思过,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内心的安宁,并进而将它溶于自然界的宁静之中,达到真正的“空”和“静”,以便在新的一年里一切从零开始,按神的启示和意志去生活。
3、印尼佛教的节日是卫塞节:是印尼佛教纪念佛教主悟道的日子。每逢这一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徒云集到中爪哇的婆罗浮屠、门都特等寺院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❹ 长期在印度工作的朋友,在印度有哪些奇特的经历
印度有着最为奇特的民族作风和文化体系,对现代文明的排斥也是坚定不移。在这里,老百姓吃饭用右手抓,如厕用左手洗。在这里,大街上的牛,狗,野猪,猴子和人各占一片天地。在这里,女人用六米长的彩布把自己包起来,穿成一件件风情万种的纱丽。
小城巴罗达,位于印度唯一严令禁酒的古吉拉特邦,治安算不上最好,但也是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城市。这里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熙攘的车流,也没有玻璃擦得锃亮的大楼。这里的生活,该是每天早上睡到自然起,吃了颜色各异的咖喱,到朋友的家里探望聊聊天,傍晚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喝杯茶再荡一会儿秋千。这里的人,心里没有太多执念,任周遭鸡飞狗跳尘土漫天,也能在心里给自己构筑一片小桃源。
胸无大志,或是叫做不思进取,这样的人生观在国内让人无法接受,在这里却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我走过印度的许多地方,德里有最奢华的酒店,孟买有最繁华的市场,拉贾斯坦整个邦有着最讨游客欢心的别致景象,但我还是喜欢这个地方,或者是因为在这里牛是受到尊重的,因为人们是真诚善意的,又或者是因我生活在巴罗达的两个月里,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
生活在印度,累的是身体,但满足的是灵魂。探访各地的寺庙,学习印度的语言,走近当地人的家里聊聊天。或者练习瑜伽和冥想,读些从未涉猎的宗教思想,学着**鼓,跳印度舞,每一天的工作之余,都能过得充实而欢喜。
❺ 印度的新年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 ),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着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屠妖节
印度的新年。
屠妖节又称万灯节,一般是在10月或11月间。它象征“善”或光明战胜“恶”或黑暗。
最普遍的传说为庆祝魔王那拉卡苏拉(Narakasuran)被神主克利斯惩杀。
当时天神与大地女神生下的唯一儿子那拉卡苏拉被赋予神的力量与武器,但他却滥用权势兴建城堡,以残忍的手段欺压人民,并由于他个人畏惧光明、留恋黑暗,甚至禁止民众晚上点灯。
元旦在国外并非都是1月1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元旦的日期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居住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把当地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雪花元旦”;及西业的凯拉比邦族人,将一年中候鸟飞来的最早时候,作为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候鸟元旦”;泰国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为新年和旧年分界,把雨季到来前的4月13日——4月16日,定为新年元旦,印度的新年从10月31日开始,节日共5天,第4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尔地区,以每年的1月13日为元旦;更有趣的是,非洲的乌干达每年有两个元旦,因为他们的新年是以雨季到来确定的,而每6个月就有一个雨季,所以就出现两个元旦了。
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把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元旦。
热带有些国家,把雨季开始的一天作为新年。非洲的乌干达,每年有两个雨季,所以,他们一年有两个元旦。
泰国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为新年与旧年的分界,把雨季到来之前的4月13日至4月16日,定为佛历的新年。
印度尼西亚的凯拉比特族人,将一年中当最早的候鸟飞来的时候,做为新年的头一天。
埃及人很早就知道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升起时,尼罗河水就上涨,于是他们把这一天作为元旦。
在叙利亚农村把9月里月亮圆的第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
菲律宾把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就义日——12月30日定为新年元旦。
巴基斯坦的新年在公历3月中旬;印度的新年从10月31日开始,节日一共五天,第四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尔地区的土着居民,以每年1月13日为新年元旦。
❻ 印度有钱人是过得什么样的日子
印度是个穷人很多的国家,一个印度新贵曾经说过,印度只有一亿人是人,其他十二亿都是畜生,因为在印度只占一亿人口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是印度的统治阶级,他们才有资格享受人的生活,其他的十二亿人就只能生活在贫民窟里。
他们每天下班以后,不是开着自己的爱车到处兜风,就是结伴去知名餐厅喝酒吃大餐,总之,印度有钱人的日子是过得很舒适的。
❼ 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主要节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
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印尼人也过元旦节。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举行宴会或歌舞会,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
2、“3月11日命令书”纪念日
1966年3月11日,苏加诺总统迫于军方和学生的压力,签署了把权力移交给苏哈托的命令书。自此,苏哈托接管政权,建立“新秩序”,命令书签署之日被定为纪念日。
3、国际劳动节(每年5月1日)
和世界各国相同,印尼政府也把这天作为庆祝劳动者的节日,全国放假一天。
4、民族节(每年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达建立了印尼第一个民族组织“崇知社”(也译为“至善社”),旨在宣传教育、以科学救国和进行文化启蒙运动。崇知社的成立,标志着印尼民族的觉醒。后来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为民族节。
5、建国五基诞生日(每年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总统苏加诺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则,作为印尼建国的指导思想,意义重大。后来把这一天定为建国五基诞生日。
6、国庆节(每年8月17日)
又名“独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独立的日子,每年这一天都要在总统府前广场上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各地也要举行以升国旗为内容的庆祝活动。
❽ 60000卢比在印度能过什么日子这收入算高吗
我以前曾经被外派到印度待了三年,因为跟着项目走,也到过印度十几个城市,所以比较了解印度当地的物价和生活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还看不清自己的地位,不安分守己还试图和中国掰手腕。所以我打心里就没有瞧得起这个国家,在这种状态下,再过500年他也不可能赶得上中国。
❾ 印度圣诞节放假吗
印度是佛教国家
圣诞节是基督教节日
不放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