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春季高温的原因,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回答
首先印度(北半球)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回升快;其次,此时印度还未进入雨季(其雨季为6--9月),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再次,其纬度(回归线穿过)决定了它易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
‘贰’ 印度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为什么
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业发展。 2,降水由东向西递减,同时夏季西南季风经恒河入海口抬生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丰富适宜黄麻生长,印度东北的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中心。 3,印度西北,光照热量充足,降水少多晴天,适宜棉花生长,印度西北的孟买是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 4.由于东、西高支山的抬升,降水丰富适宜茶树的生长。
‘叁’ 印度的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恒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印度的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分布:
水稻对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黄
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
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小麦比较耐旱,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
‘肆’ 印度怎么这么热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4)印度为什么天天是晴天扩展阅读
印度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
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坦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
‘伍’ 地理 有关印度的问题(急!!!)
印度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是起伏和缓的低矮高原,利于引水灌溉和耕作,土壤肥沃;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利于棉花生长;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开花、成熟。
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地处迎风坡,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其水汽主要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陆’ 一到夏天印度的气温就经常飚到40度以上,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导致
这和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气候等息息相关,因为印度处于热带地区,每到夏天气温就会飙升,加上当地地形影响,气温往往有超过四十度的。
印度处于热带地区,整个印度都接近赤道,这个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无论冬夏气温都较高,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太阳就悬挂在上空,想不热都难。
此外,印度的气候也对印度的高温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地理上来说,印度常年收到副高控制,温度高且晴天多,使得印度夏季的气温很容易就能够飙到四十几度。这对印度人民来说每年都有许多考验,新闻报道热死人的事情更是常有。
‘柒’ 印度的气候分为一年雨热凉三季是什么意思东南亚的呢
东南亚一般不说分三季,就是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世界气候示意图中的湖蓝色部分,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附近)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5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甚至日温差大于年温差,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秋冬三季平均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下,6—9月雨量大,全年气温在16到35摄氏度之间。
‘捌’ 印度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
一是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进入雨季,常造成涝灾。冬春季节受内陆干燥的东北季风影响,常造成旱灾,加上印度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区,地形作用形成“焚风效应”,加剧了旱季的干旱程度。南部德干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更不容易形成降水。
二是南亚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的年份容易造成涝灾;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的年份又容易造成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