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舰队赴印度洋执行海上护舰任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这是我转载的,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第一,展示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决心。这条航线中国用,国际上都在用,其他国家甚至对这条航线的依赖程度比我们还高,比如说欧盟和日本,他们对这条航线的依赖性都在70%以上,我们的石油从这儿进口的只有50%多,我们的外贸在这条航线上大概占30%,远远低于欧盟和日本对这个航线的依赖性。但是,我们采取护航行动,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在安全问题上,远海安全上,我们不是搭便车,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是完成我们国际主义义务非常了不起一方面。
第二,这条航线对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国民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是我们一条能源生命线,也是我们外贸一条生命线。这样的航线我们必须有能力自己去护卫,展示我们这个能力,锻炼我们这个能力。那么这次我觉得我们这次是一个,首次采取了远洋的护航的方法,面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我们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是我们重要的展示,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的。今后,在其他地方凡是我们国家核心利益受到触动了,核心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外交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手段,去维护我们的利益,中央有这个决心,国家有这个决心,我们军队有这个能力,有决心,有能力,那么我们展示一个新的中国形象。
第三,对我们人民海军建设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和平时期能够走出去的只有海军,因为海洋是个国际空域,我们能够走出去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面对多重安全威胁,海军的任务最重。这次对我们海军就是一个锻炼,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像这样长时期的执行远洋的作战任务,这是第一次,对我们海军是个非常重大的一个牵引,所以我是从这几方面来讲,这个护航行动的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
2. 赴索马里第三批护航舰队的资料
054A级导弹护卫舰舟山号(舷号529),徐州号(舷号530)
福池级综合补给舰“千岛湖”号,舷号886
3. 各国驻索马里海域的军舰
四十多艘军舰云集
美国:离亚丁湾不远的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该舰队也是打击索马里海盗的主力。目前第五舰队已组建151混合特别舰队专门打击海盗。
俄罗斯:俄罗斯海军去年11月开始在亚丁湾进行定期巡逻。今年1月,增加护航力量,其中包括俄北方舰队旗舰——“彼得大帝”号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日本: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决定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两艘驱逐舰以打击海盗。日本派遣的是“涟”号和“五月雨”号两艘驱逐舰。
韩国:韩国军方6日说,韩国将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一艘驱逐舰——“文武大王”号驱逐舰,执行船只护航任务。
中国:去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组成的舰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印度:印度是最早向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的国家,目前有四艘军舰在巡逻。
新加坡:新加坡近期将派遣一艘坦克登陆舰和两架超级美洲豹直升机以及200名官兵前往亚丁湾海域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海盗行动。
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英国、丹麦、日本、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土耳其、中国、希腊及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均派遣军舰赴索国海域协防。
4. 郑和与哥伦布时期,舰队靠什么辨别方向
1405年郑和率领大明船队浩浩荡荡驶往印度洋,八十七年之后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
但不管是北极星还是南十字星座都需要好的天气条件,如果乌云密布,看不到星星怎么办?还有一种方法便是依靠季风。由于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所以在冬夏两季的温度与气压都不相同。夏季陆地温度高,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冬季陆地温度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如此一来便在固定的季节形成季风。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航海罗盘。人们很早就发现地球存在磁场,磁北与正北虽不重合,但毕竟相差有限,此时罗盘便可以大致确定出南北。
5. 印度航母舰艇编队是什么编成的
印度的航母编队,除了航空母舰外,一般包括1-2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1-2艘潜艇以及若干后勤补给船 (视具体情况有一定变化)
比如,2011年11月,印度海军以旗舰“维拉特”号航母编队出航,在孟买东北50公里海域进行预演训练。
当时的编队中,包括“德里”级驱逐舰1艘,“戈达瓦里”级护卫舰2艘
当时的图片:
6. 中国印度洋护航舰队为什么不靠港
国际上军舰找个港口补充给养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你靠港,就要别人帮助你,你就会好像欠了别人的情是的,军舰在海上,远比在港口来的安全,我们是第一次到那里去,周边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所以能不靠港的话,就不靠港,你没有看到,我们的远洋船给护航舰队带去蔬菜等补给品吗?
7. 你了解亚丁湾护航是怎么回事吗
亚丁湾护航指的是中国解放军派出军舰进入亚丁湾保护中国船队的故事,我们知道,非洲的红海海域是国际航道,但是在索马里地区,由于地区军事混乱
中国海军为了能够开扩这个地方,让军舰走出近海,也派出了多批次的舰队进入亚丁湾进行护航,而中国在护航过程中更是完成了多批次的撤侨任务,而且成功的介入了印度洋。
8. 印度有航母吗其军力是否能与中国匹敌
解放军舰队基础要强于印度(转)
印度海军虽有航母但形不成编队 中国海军目前已经建成航母编队所需要的护航舰队只缺航母。
全方位论述这个题目,有一点难度,限于篇幅,笔者从两国海军战略理论、航母编队实力、承受远海战争的能力这三个基本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说能反映两国海军真实远海歼敌战力的九成,也能反映七成或八成。
一、先谈谈中印两国海军的战略理论
对于中国海军的战略问题,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从以前的近岸防御,到现在为冲出第二岛链而进行的蓝水海军战略的实施,以及目前媒体上倡导的大海军战略,等等所有这些,许多军事爱好者都能说出所以然。在此笔者并不想过多的浪费笔墨,还是谈谈我们并不太熟悉的印度海军战略。印度海军目前的战略已从以前的“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思想转向“远海歼敌”战略,具体是通过重点发展战略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来建立可靠的海基威慑力量,努力打造一只力量均衡、结构合理,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现代“蓝水海军”,在控制整个印度洋的基础上,再采用“西出、东进、南下”的战略思想,逐步将印度的海洋战略利益延伸到西起波斯湾、东至南中国海、南抵非洲的广大海域。可以说,中印两国的海军战略思想有相似点,都想经略海洋,都想成为未来世界多极社会之中的一级,也体现出中印军事战略家的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点就是经营战略思想的实施步骤和手段了,也就是海军远海歼敌主战装备上的革新、改造和换代问题,这也是笔者要在下面详细谈的海军航母编队实力上的对比分析。
二、海军航母编队的对比分析
目前印度有1艘1986年从英国购买的“维拉特”航母在役;1艘2002年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正在俄罗斯改造升级;还有于2005年4月就在印度国营科钦造船厂开工建造现在仍未服役的1艘轻型航空母舰(ADS),它用来接替即将退役的“维拉特”航母;此外印度还与俄罗斯有联合研制新一代舰载机的计划,舰载战斗机“米格”-29K的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接收。
可以说印度的航母计划相当完备,不论从购买国外成熟航母的时间上还是在航母、舰载机的研制计划上都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尽管他目前“维拉特”航母已经接近服役期限,但经过1998年现代化改装之后,据说其服役期限可延长至2010年。更为重要的是这艘1987年服役印度海军的航母,20年使用和维护,它为印度海军培养了一大批掌握航母各个平台、各个子系统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它不但为进一步掌控更先进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积累了人才,也为印度自研建造的轻型航母(ADS)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么一分析,可以肯定的说印度的航母计划是一套组合拳,连环套路。笔者作为一名爱国的军事爱好者,一方面羡慕印度有那么好的国际合作大环境,那么好的可利用的资源的同时;一方面暗地里为实施我航母战略计划默默奉献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人员加油打气。没办法自主创新太难了!
下面再谈谈印度的航母编队的建设情况。通常航母编队由航母、防空型驱逐舰、反潜型护卫舰、攻击型核潜艇,后勤支援舰组成。粗看起来,以上编队成员印度都有,能攒和成标准航母编队那样的强大战斗力。但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在此以印度海军国产化最高的“德里”级驱逐舰为例进行分析,该舰除舰体是印造船厂建造的外,舰上的其他电子设备均来自于国外,它的雷达探测系统来自于法国,电子装备来自于英国,武器系统来自于俄罗斯等等。它是一个集合体。那么印度的航母编队呢,更是集合体之中的集合体,其战斗力我们可以进行专业的分析。试想一想航母编队都是有一个统一的战术数据系统的,它是集成在航母编队中各个作战单元中每一个电子系统之上的一个战术数据系统,它需要将航母编队中每一个作战单元每一个电子系统进行整合成一体化的一个作战系统,由于印度的航母编队中的作战单元中的电子系统,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这些不同国家的电子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口、标准,想在这么多的不同国制、不同功能的作战电子系统之上集合成一个战术数据系统势比登天,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推断印度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战术数据系统,印度的航母舰队只是一个单独作战的航母,还没形成编队的实力,它的作战能力就大打折扣了,其“海鹞”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仅局限于“维拉特”航母上的导航雷达所控制的300~400Km区域,作战半径很小,300~400Km 作战半径使母舰都暴露在远距反舰导弹的射程内。防御区域也是“维拉特”航母上“巴拉克”舰载防空系统的防御区域,由于没有统一的战术数据系统,故行不成编队的整体防御能力,防御区域也小。这样的航母战斗力目前看还算不上威慑,更想是一种摆设。
但印度海军还有正在俄罗斯改造升级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如果在未来几年升级完成的话,其战斗力将不容小视,到时笔者将根据“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的资料再进行其战斗力分析。对于印度自研建造的轻型航母(ADS)目前看还是一个未知数,那是更长远的未来计划了。
接下来谈谈中国的航母编队的建设情况。由于中国的航母计划处于高度保密中,笔者只能根据一些简单的专业资料和国内外新闻媒体上的报道来进行推断分析。随着我海军新的052B、052C驱逐舰,054A护卫舰,093核攻击型潜艇的服役,目前大家公认的看法是航母编队之中防空型驱逐舰、反潜型护卫舰、攻击型核潜艇我们已经能够自主建造了,后勤支援舰的相对简单一点,更是应该不在话下,也就是说构成中国航母编队的基础作战单元我们具备了,唯一缺少的是母舰。更为重要的是构成我海军航母基础编队的作战电子系统都是中国自主研制,更进一步的说这些电子系统的接口、标准都是中国标准,所以他能集合成统一的一个中国标准的战术数据系统,这一点与印度大不相同,走的自然也是两条不同的路,印度走的是买母舰、买作战单元、买整套子系统,然后它来整合的思路。中国走的是自主研制为主,先发展简单的编队作战单元,然后再发展复杂的母舰的思路。这两种思路都有相应优点和缺点,一个是印度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先攒和出一母舰,这有助于印度海军在短时间内熟悉航母的作战单元和各个作战子系统,为短时间内形成作战能力和将来更先进的航母及航母编队打下了基础。一个是中国以我为主,自主研制,由简入繁,一步一脚印的发展。这样做的缺点是短时间内不能形成战斗力,但能最大的发挥出每个子系统的作战效能。在整个的中国航母计划中,唯一欠缺的是我航母编队之中的母舰目前还没有建成竣工,而且还没有合适的国产舰载机出台。可喜的是目前已有国内外的媒体报道中国航母的国产动力系统已经解决,还有舰载机采购俄罗斯SU-33的报道。这都表明我们的航母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引进SU-33,表明我国也在借鉴印度发展航母的思路,不再局限于自主研制的思路。这种思路将有助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就在印度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服役的那一天,我们的航母编队就将建成服役,这就要看中国的实力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中印两国海军承受远海战争的能力分析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印度有航母,但形不成编队,中国是有构成编队的基础作战单元,但没有母舰。目前,印度在役的“维拉特”航母战斗力相当有限,不可小视的是它的正在俄罗斯改造升级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那才具有相当的威慑力。所以,相对远海作战的海军而言,目前两国的能力都非常有限,印度仅有的300~400Km 作战半径的“维拉特”航母上30架“海鹞”舰载机也经不起小规模战争的消耗,打没了就是没了,印度自己又不能自产。这就决定了目前两国海军都还是近岸防御,这才是根本。而近岸防御我国就占优势了,由于我海军的作战舰艇大多是中国自主建造,使用起来顺手。不象印度的舰艇是整合出来的集合体,更多的是依赖于外国。这也是我国国力强于印度的地方。
四、结束语
印度海军能远海歼敌的“维拉特”航母看似很强大,但经不起科学的分析推敲。还不如中国的航母编队计划来的更实际一点,更现实一些。中印海军的远海歼敌的能力都很弱,当前都还没有形成攻防能力都很强的航母编队,都只是近海海军,远海歼敌作战还是战略设想,还是将来的事情。
9. 中国海军的综合补给舰的名称是什么
微山湖号
“ 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为福池级,福池级也是中国海军第一种具备舰艇夜间航行补给能力的综合补给舰。
该舰于2003年7月1日黄埔造船厂下水,2004年4月服役,编入南海舰队,舷号887。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补给舰,舰长171.4米,宽24.6米,吃水深度9米,排水量23000吨,两台柴油发动机双轴驱动,可同时为两艘以上舰船补给,主要用于远洋补给。最大航速19节,续航力10000/14节。船员130名,推测物资容量为燃油10500吨,水250吨,干货弹药680吨。装备4门76F双联装37mm 63倍径机炮。
[编辑本段]重大任务
2008年12月22日,国防部宣布:“微山湖号”同“武汉号”“海口号”12月26日前往索马里进行维和,维护索马里海域和平,并打击海盗。主要为“武汉号”“海口号”进行补给。
为完成此次护航任务,微山湖号还专门装备有维修队与医疗队。维修队可以乘直升机或小艇到达其他舰上开展维修工作。医疗队除了开颅手术,其他手术都可以做,装备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
作战能力
“微山湖”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但几乎没有反舰能力。当然,对付海盗有速射炮和轻武器,在一般情况下也足够了。此外,微山湖号上的水兵也有轻武器,必要时也可用于战斗。事实上,在本次远洋护航中,微山湖号曾经单独为商船进行护航,可见,并不是只能将它看作后勤补给舰。
由于“微山湖”号的防御能力确实不算强大,因此有一些网友很担心它的安危。尤其担心当“武汉”号和“海口”号都出去执行巡航任务时,海盗如果发动“群狼式”袭击,大规模使用火箭筒和连发机枪,“微山湖”号是否有足够能力应付裕如,直至全歼来敌。不过我们相信,这样的情况应当已经早在护航舰队的预料之中吧
补给方式
分析家们认为,此次中国海军远征索马里打击海盗,除了战法战术的演练外,最重要的演练和实践科目就是如何实现有效的海上舰船补给工作,因为这是制约远征军作战效率的直接因素之一。
中国早在80年代就已经掌握了远洋补给技术,并为出访舰船成功实现了多次的海上补给服务。目前中国海军的海上补给能力已经具备一艘补给船同时为三艘舰船同步补给的能力,跨入海上补给技术先进的国家行列。
海上补给通常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干货补给,比如一箱子苹果,这样的补给基本上是通过直升机空中调运(大型补给舰上一般可以装两到三架直升机),即垂直补给;另一种是液货补给,包括燃油等物资,通过软管上输送过去,即横向补给。
海上补给
2008年12月30日下午,在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时,顺利完成首次海上综合补给。
当天下午四时许,“海口”号导弹驱逐舰成功驶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左舷补给位置,两舰相距40米左右,并保持同向同速航行。4时15分,“微山湖”号通过撇缆枪将两条线缆抛到海口号上,经过约5分钟引缆,一根结实的承载钢缆把两舰紧密联系起来,“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提供燃油、淡水的两根软管随后沿钢缆与“海口”号相连,舰上官兵迅速行动、熟练操作,两个小时后首次综合补给顺利完成。此前,“武汉”号已用相同方式,与“微山湖”号完成综合补给。
有专家指出,在补给油料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也是考验舰艇主官综合指挥能力的时候。横向补给要求两舰的距离在50米左右,正负误差不能超过8米,否则钢索和补给管道有断裂的危险!那么,如何来测定这个距离呢?传统的测距方式,那就是前面说的那根系满彩旗的绳子,每两个彩旗之间的距离是5米,一共有10个段落,绳子的一端系在补给舰上,另一端由两个水兵控制,如果绳子绷紧了,就放松一下;如果绳子松了,就说明两舰的距离近了,指挥员就立即会下达相关指令,非常实用有效。
由于这次算是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进行补给的,因此相对比较安全。就连“海口”号指挥员胡伟华也说,整个综合补给过程“非常顺利”。虽然在实施综合补给时,遭遇较强风浪并下起了雨,但因成竹在胸,他笑言这叫“风调雨顺”。
港口补给
由于本次远征索马里海域第一期为期3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出舰只的补给方式以海上补给为主要方式,以有限港口补给为补充方式。
一般海军舰艇出海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是美国,六个月一轮换。就算是美国几艘航空母舰参与行动,也是前面巡逻的舰艇已经执行了四五个月的任务后需要进行替换,新的舰艇来之后,已完成任务的舰船才能离开,一般而言其执勤时间是六个月。
我们这次确定三个月的护航时间,就是因为我们在那个地方没有海军基地、港口和码头,舰船整天在海上漂着,舰上指战员会非常辛苦。另外补给船也需要大量补给,吃的、喝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等所有的补给任务,这些都是非常辛苦而繁重的工作。补给船携带的物资毕竟有限,尤其是特殊物资(弹药、药材等)只能在专用基地补给,因此三个月轮换对于我们的索马里远征军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另外,有限港口补给方式也是一种不时之需。在护航编队出发之初,国内很多人都在猜测可能在哪些外国港口进行补给。一般认为亚丁湾附近的吉布提和2000公里之外的卡拉奇两个城市可能性较大。因为“中国与当地国家关系良好”。
不过后来的报道是:经过2天2夜的连续工作,“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于当地时间2月23日在也门亚丁港完成靠港补给任务。补给的物资主要包括柴油和淡水等液货,同时还补给了禽肉、蔬菜、水果等4大类30余种干货,共计数千吨。这次补给是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在国外商用港口进行综合补给,也是中国海军在海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