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教法身是什么意思

印度教法身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8-12 20:41:12

Ⅰ 请问什么是法身、应化身、报身,又有什么区别请开示,阿弥陀佛!

可以这样说,法身是我的体(本质), 报身是我的相(形象),应化身是我的用(应用),这是说出三法。

我们在经论上读到佛有三身:有法身、有报身、有应身,这三身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做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是法身。你什么时候肯定了,什么时候觉悟了,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众生跟自己也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生是众生,佛是诸佛,知道是一个,不是二个,你就证得清净法身。换句话说,你就是法身大士,你不是普通菩萨,你是法身大士,你证得法身。证得法身的人,决定是爱人如己,能够舍己为人。实际上,人跟己是一不是二,所以在做人的态度上完全转变了。没有证得法身的人,都有我执;换句话说,都有自私自利。证得法身的人,自私自利找不到了,无影无踪。

什么是报身?报身是智慧,你能够证明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智慧叫做报身。

我们这个身体叫应化身,应化身做什么用的?为一切众生服务的。诸佛菩萨有身体,他这个身体是很自在,随类化身,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有人问我: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一切诸佛菩萨,包括自己,也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你喜欢现男身就现男身,喜欢现女身就现女身,随类现身。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身,就不能现,就不能变。他没有一定的身,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族类统统能现;在人间现人身,在天上现天身,在畜生道现畜生身,在饿鬼道现饿鬼身,没有一样不自在,这个身是应化身。

Ⅱ 法身、报身和化身都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网上说的看不明白啊请开示!

【 法身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 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大乘之中,亦有数种说法:(一)唯识家,分法身为总相、别相二种。总相法身为三身之总称,即一大功德法身,以五法事理为体。别相法身则指三身中之自性身,以清净法界之真如为体。(二)三论家,以真如实相不可得之真空为法身。(三)大乘起信论,全论之核心思想旨在阐论自性清净、妄法无体之说,而于论究万法时,以体大、相大、用大等三大来判释众生心,乃至宇宙法界等,例如论及法身说时,即以真如之用大来凸显法身之意义。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九中):‘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即立理智不二之法身,而谓诸佛如来即是法身智相身,以其不可思议之用大而随应于众生机缘各异之见闻,令皆得化导之益,故真如之用大乃用即无用而益用无边之妙用。此种法身说盖为华严、天台等一乘家立说之根柢。(四)天台家,持三身相即之佛身观,故其所言法身,非仅指遍一切处之如来,而系谓法身即报、应身,报、应身即法身。(五)华严家,以十身具足之毗卢遮那法身佛为教主,主张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相好身、威势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相即融摄于法、报、化三身。(六)真言家,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大日如来之法身,又称法界身、六大法身。此六大法身具有本来色相,能以言语说法。此外,自性、受用、变化、等流四身皆称为法身,加六大法身,则称五种法身。〔无上依经卷上、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卷下、佛性论卷四、金刚般若论卷上、成唯识论卷十、注维摩经卷三、胜鬘经宝窟卷下末、清凉玄谈卷三、辨惑指南卷三、法华玄论卷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华严五教章卷三〕(参阅‘自性身’2525、‘佛身’2629、‘象征主义’5275)

【 报身 】 《 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sam!bhoga-ka^ya。指佛之果报身。又作报佛、报身佛、受法乐佛。或译为受用身、食身、应身。又称第二身。为三身之一,四身之一。即酬报因位无量愿行之报果,为万德圆满之佛身。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至十地之行满足,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称为报身。如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皆为报身佛。大乘起信论即以酬因感果之义解释报身,谓报身为三贤、十地之菩萨所见无分齐之色身。
报身以大智(无分别之圣智)、大定(无作意)、大悲(能拔救众生之苦)为其体,具有无量色相,及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与乐相。据大智度论卷九所载,佛有法性身、父母生身之二身,法性身遍满十方虚空,相好庄严,有无量光明及无量音声;同书卷三十举出佛身有真身、化身二种,真身遍满虚空,其说法之音声亦遍及十方无量世界,然仅有十住菩萨能以不可思议方便智力而听受之;卷三十三举出法性生身、随世间身二种,法性生身常有无量无数阿僧只一生补处之菩萨为其侍从。凡此皆指佛之实报身而言。
天台家于报身之内证与外用中,就受用之义,将报身分为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又就报身及其所居之土,分为真报身土、影现报身土。真报身土乃为地上菩萨所现,为证道(诸佛所证之实理)之报身土;相对于此,影现报身土乃特为地前之人所现,为教道(方便示教之道)之报身土。法相唯识家所说三身中之受用身,即与此同义。又据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载,诸佛之净土及菩萨听受大乘法或为他说法而受法乐,皆以佛之报身为其因,皆由报身所成。大乘同性经卷上相对于秽土成佛为化身,谓净土成佛为报身,即诸佛净土系以报身为因而显现之意。盖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列举受用身与自性身有六种不同,变化身与自性身有八种不同。同书论释卷十三至卷十五中,说明受用、变化二身皆以自性身为依止,法身为自利之方便,受用身及变化身则为利他之方便;谓报身单为利他益物之身,为地上菩萨所见者,又法华经论所说之报佛(十地之行满足而报得受乐庄严之身)与法身,皆为自利之身。关于此等说法,据吉藏法华玄论卷九之意,法华经论中以佛性为法身,佛性所显者为报身,化众生者为化身,系依开本合迹之义;摄大乘论中合佛性及佛性所显者为法身,化菩萨者为报身,化二乘者为化身,系依开迹合本之义。佛地经论卷七将受用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二身,以自受用身为自利分之实身,他受用身乃为地上菩萨而现之化身,即兼取前述二说,以彰显报身之两面。〔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三身分别品’、无上依经卷上、法华经论卷下、佛性论卷四无变异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转清净成菩提品、如来功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十地经论卷三、金刚仙论卷五、卷八、卷九、大乘义章卷十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参阅‘三身’555、‘佛身’2629、‘受用身’3101、‘象征主义’5275)
(二)指众生因业受报,转生于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之身。

【 化身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nirma^n!a-ka^ya。乃佛为利益地前凡夫等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一)二身之一,与法身或真身并称二身。即三十二相具足的佛之生身。与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相同。〔法身经、大智度论卷三十〕
(二)三身之一,与应身、法身合称三身。即佛为人、天等五趣众生所化现之龙、鬼等非佛形之身。此中,应身指现佛形之身。〔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新译大乘起信论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
(三)三身之一,与应身、真身合称三身。即应身之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指生于王宫之身、道树现成之身)所化现,本无而忽有之佛形,故又称化佛。此应、化二身,系由前述之应身所别开者。〔大乘义章卷十九〕
(四)三身之一,与自性身、受用身合称三身。全名变化身。即佛为地前之菩萨、二乘及凡夫等所化现之八相成道之身。即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住于净秽二土,为地前菩萨等变现无量随类之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称为变化身。〔佛地经论卷七〕(参阅‘四身’1699)

Ⅲ 佛教中法身 报身 应身指的是什么

一、法身

法身是证显真如的自性法体。真如法性既然无相,为什么称之为“身”呢?因为它是报身与应身所依的实性,所以取身的依止义,称之为“身”。

又称为法身佛、法佛、理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实佛、第一身、真身等。如来虽然自证圆满法性,然而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为化益众生故,因而示现报身与应身。

二、报身

报身就是酬报如来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佛体,又作报佛、报身佛、第二身。因为具有下列两种受用功能,所以也称为受用身、受法乐佛、受乐报佛、食身。

1、自受用:即如来自身恒常受用无边法乐,具有无边的色相庄严,周遍法界而无为常住.

2、他受用:即如来虽然自证圆满,为了化导十地以上的菩萨,所以由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使诸大菩萨在清净佛土以大乘法喜为食。

(3)印度教法身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佛之真身

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

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

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

’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

Ⅳ 佛教里法界指什么,法身指什么

法界指的是宇宙,即太空的意思,也即一切空间的意思,佛常说为虚空。法身,就是佛的真心,即真如,如来藏,太空如果是大海,法身就是一滴水的存在,不生不灭的存在,法身是成佛的根本,没有心,也就是没有本质的话,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佛,任何事物也都是虚无,不可能显现出来。

Ⅳ 什么是:法身,报身,化身

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 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暇的。这就是法身。

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唐·白居易《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偈铭》:“师既疾亟,四大将坏,无恋着念,无厌离想。郡太守、门弟子进医馈药者数四,师颔之云:‘报身非病,焉用是为?’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宋·苏轼《东坡志林·读<坛经>》:“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

化身,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明由天堂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他的本体仍然在天堂或灵界,出现在人间的形象并非本体,而是本体的投射或变化。

Ⅵ 什么是法身

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

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暇的。这就是法身。

阅读全文

与印度教法身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哪些大学有语言类本科 浏览:344
中国接听英国电话多少钱 浏览:652
英国最贵的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101
印度紫檀木手链多少钱 浏览:201
四大粮食中原产于中国的是哪个 浏览:914
中国调味品第一镇是哪个 浏览:741
伊朗胖人体重多少斤 浏览:385
意大利语黑手党怎么说 浏览:868
腾冲距离越南多少公里 浏览:954
意大利吃烤串长什么样 浏览:768
英国海运到韩国多久 浏览:40
中国爱国酒30年多少钱 浏览: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浏览:115
意大利布客气怎么说 浏览:930
印尼购买什么区别 浏览:14
印度一斤鸡肉多少钱 浏览:27
伊朗经历了多少个王朝 浏览:92
去印尼做生意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498
中国什么造不出来 浏览:866
中国美国土地哪个大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