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养印度小竹节
(1)由于印度小竹节的枝叶比较脆弱,所以种植时要注意不可种在出水口处,应种植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带,且缸里要避免混养一些体型强壮的鱼种。 (2)虽说不需CO�6�0也可,但定期的液肥添加还是不可少的,按缸内水体大小每周适量添加1-2内瓶盖即可。希望可以帮到你
㈡ 竹子怎样繁殖的
靠生长在地底下的竹鞭。
雨后春笋
说到生长迅速,春笋当之无愧。笋是竹子的幼芽。江南的春天,常常飘着细细的春雨,山野沉浸于朦胧之中。这时,小小的笋尖便悄然出土。
笋尖顶开了土层,打那以后,它们便以惊人的速度朝上生长。四五月间,一夜春雨过后,笋子一般可长高0.1~0.3米。生长速度最快的毛竹竹笋,一天最多可长高1米。40~50天以后,它们便长成了幼竹,高度竟达到12米!
高速生长之谜
笋为什么生长得如此之快?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竹子的生长锥细胞的分裂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被子植物的细胞。竹子生长锥部位以下是一段长达0.8~1.5厘米的顶端分生组织。这一部分组织将终生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
另外,当竹笋出现节以后,节和节之间的细胞仍然能够不断地分裂,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情况下,竹子的每一节都能很快伸长,据统计,在适宜的环境中,竹节每秒钟增加的细胞可达9万个。
最令人惊奇的是,一般植物在生长时,主要以有丝分裂的形式增加体细胞的数目。而竹子,它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无丝分裂。因此,细胞的数目增加得极快。
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属禾本科竹亚科。世界上共有500多种竹子,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我国是竹子种类最多的国家,因此享有“竹子故乡”的称号。我国的竹子共有200多种,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各省区和台湾省。
在竹子家族中,佛肚竹的样子最为滑稽,它的节间极短,下粗上细,恰似弥勒佛挺着个大肚子;琴丝竹的竹节上满布道道墨绿色的花纹,这花纹极像七弦琴的琴弦;木竹是实心的,剖开以后内部竟像树干一样严严实实;龙鳞竹又叫人面竹,靠近根部的茎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竹节,这些竹节互相重叠,节间鼓起,酷似片片龙鳞。
此外,还有叶子肥大、茎干短小的箬竹,形似龟甲的龟甲竹,竹枝似鸡爪的鸡爪竹,紫茎细秆的紫草竹,茎身呈方形的方竹,金茎上镶着翠绿色竖纹的金镶碧玉竹和绿茎上镶着金黄色条纹的碧玉间黄金竹,可以制作竹琴的枝间竹和制作胡琴把的胡琴竹,果实像麦子的麦竹,以及每月发出一次笋的月月竹……
一蔑吊千斤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一蔑吊千斤”。意思是说,一根竹子劈成薄片可以吊起一千斤重的物体。
竹子的质地为什么如此坚韧呢?这是因为竹子的纤维细胞特别发达,它们既长又富有弹性,顺纹的抗拉和抗压力超过一般木材的1~3倍,与相同直径的普通钢材相比,竹子的抗拉力和抗压力超过钢材的1/2,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竹子便被广泛用于建筑业、造纸业、家具业以及日常生活中。
在我国云南、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民族风格浓郁的竹楼。在西南、华南各省区和台湾省的竹乡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亭台楼阁是竹子搭成的,桥梁是竹子修造的,桌椅板凳是竹子做成的,箩筐也是竹子编成的。除此以外,竹斗笠、竹凉席、竹篮子更是普通。
筇竹和斑竹
中国是产竹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竹林面积达20 000平方千米,各种竹子的总数达62亿多株,平均每个中国人拥有5株竹子。
在竹子家族中,因珍贵稀少而被列为中国三级保护植物的有筇竹。筇竹的外貌并不出众,身高仅2~5米,呈灌木状,节间长20厘米,节头处呈明显膨大突起状。
古时候,筇竹曾被称为邛竹,因其节部膨大、外形奇特而被制成拐杖、烟斗和其他竹制品。以后,筇竹制品还通过从四川到印度的道路运到西方,进而再运到世界各地。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被称为“邛竹”的竹子在原产地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名叫罗汉竹的竹子。巧的是,罗汉竹的节间也膨大古怪,与古书中所记载的“邛竹”外形十分相似,这罗汉竹会不会就是“邛竹”呢?
1942年,一位名叫陈邦杰的植物学家,到四川峨眉县一带采集标本,途中他看到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作“罗汉竹”的植物。然而遗憾的是,陈邦杰只找到了罗汉竹的一部分,而未能找到地下茎和花。
时间一晃过去了30年,到了本世纪70年代。西南林学院和四川林业学校的两位教师几经周折,找到了罗汉竹的完整植株。又经过长期研究,他们对照古籍,终于确认,民间所说的罗汉竹其实就是古书上所说的“邛竹”。于是,罗汉竹便被冠以“筇竹”的名字,并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的名录。
如今人们知道,筇竹只生长在四川和云南的极少数地区,是分布范围极为狭窄的竹子。筇竹的竹笋味道极为鲜美,加工成笋干很受人欢迎。筇竹的生活环境非常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所以,筇竹林内常可找到冬虫夏草。在筇竹的产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即“筇竹林内多虫草”。正因为如此,为了挖到冬虫夏草,一些人财迷心窍,往往将竹林掘得满地狼藉,严重地破坏了筇竹资源,影响到筇竹的生存。这种现象现已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说完了筇竹,再说说斑竹。
我国湖南省宁远县城南60千米处,有一个占地面积为57平方千米的九嶷山自然保护区。九嶷山中出产的竹子远近闻名,除了毛竹、四方竹和罗汉竹以外,还有珍贵的斑竹。
斑竹又名湘妃竹、泪竹,它们生长在九嶷山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方,直径达3厘米。斑竹的身上长满斑痕,这斑痕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是在远古时代,舜帝南巡到苍梧(九嶷山又叫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见舜帝久久未归,便沿着湘江四处寻找,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九嶷山地区。这时,她们听到了有关舜帝的噩耗。妃子们痛不欲生,泪水似珍珠般淌下,滴在竹子上便形成了斑痕。
其实,传说只能是传说。据植物学家考察,斑竹身上之所以有斑痕是因为斑竹一般长在苦竹丛下,那里的湿度高达95%,温度超过28℃,因此身上常被青苔寄生,日子久了,去掉青苔便见斑痕。
目前,九嶷山地区共有斑竹1万多株,它们全是国家的瑰宝。
竹子开花
前几年街头巷尾经常听到儿童在唱:“竹子开花了,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歌中唱的咪咪就是熊猫,熊猫的主食是箭竹。前几年四川一带的箭竹大面积开花,大面积死亡,大批的熊猫因缺少食物而处于饥饿状态,这种现象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竹子开花以后为什么会大批死亡?原来,这跟竹子的生理特性有关。平时,竹子以营养繁殖为主。竹子的营养繁殖器官便是它们的地下茎。竹子的地下茎叫竹鞭,在地下蔓延,生长速度很快。
竹类很少开花结籽,开花是竹丛衰败的表现。当竹子的生长环境不利、地下茎得不到充足营养时它便会开花,开花以后植株
㈢ 印度小竹节草水草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印度小竹节水草是非常好养的,它生长是不需要二氧化碳的,不然就会出现疯长的现象。
它是可以忍耐高温的,所以温度高一些也不会影响到它生长,养护温度最好是在25℃左右。对于水质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需要肥料支持。
不过,它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要适当的进行修剪。要注意,它的茎是很容易断裂的。
印度小竹节草水草养护方法:
1、修剪叶片
印度小竹节草的生长速度很快,繁殖性较强,很容易长得饱满,需要经常为其进行修剪,将过长、浓密的叶片修剪掉,控制印度小竹节水草的生长速度,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
2、施加肥料
印度小竹节水草喜肥,在生长过程中要消耗很多养分,需要每隔一个月给它浇灌一次复合肥溶液,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如果养分不足,印度小竹节水草会出现黄叶现象。
3、光照条件
印度小竹节水草对光照的需求不高,在散射光中能旺盛生长,但光照过强时,需要用膜布进行遮盖,放在印度小竹节水草出现叶片发黄枯焦的现象。
4、注意事项
印度小竹节的枝叶比较脆弱,在种植时不能将它栽种到出水口的位置,应该将水草种在水流平缓的地带,避免印度小竹节根系受损,并且鱼缸中不能养殖体型强壮的鱼苗。
㈣ 竹子怎么繁殖
竹子繁殖主要是依靠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这四种方法。
1,埋鞭
埋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散养的竹子和混生的竹子。
主要方法是选取健康竹子的鞭,将鞭根保留起来,多保留一些在根部的土壤,将竹鞭切成半米长的竹段,将它们平埋在苗床之上,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壤,适当的浇一些水,保持土壤湿润。埋鞭后注意在天气干燥的时期要进行浇水,在多雨的时期要进行排水。出苗后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与除草。
㈤ 请问竹子怎么种,埋多深就可以了
栽种前需要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耕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栽植竹子的种植穴的深度一般在40至50厘米,坑的直径要大于母竹根部直径10厘米即可。
竹子栽植好后,要浇第一次水,也就是“定根水”,一定要浇足,等栽植穴内的水渗完之后,还要进行缺土补土工作。栽植母株后,一般2到3天浇第二次水,并浇足浇透。同时检查竹子是否有歪倒的现象,及时扶正,以免影响观赏的效果。一个星期后,开始浇第三次水。
需要施用基肥,可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每平方米施用25克。同时为保证竹鞭的生长,施用一些草炭土。一般每年施肥1至2次,早春出笋前施肥一次,秋天9月份再进行一次施肥。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 Banbbo)[1]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