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帝释天和大梵天的关系
帝释天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大梵天”是个仁慈无比“有求必应”的神灵,关于他有求必应的传说在泰国已经有很多不一一累述,这里主要是介绍印度方面关于他有求必应的神话传说,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只要向他许愿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
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又称天帝释,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居于三十三天,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进入佛教为护法神。
帝释天形象:
帝释天入佛教后,其形象通常呈天人形,乘白象,右手执三钴杵、左手置于胯上。其形象依《大日经疏》等说,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六牙白象,住于须弥山,有诸天及众眷属围绕。
帝释天不断七情六欲。据《譬喻经》说,阿修罗王之女容貌姝丽,帝释天以重金聘求,并且扬言,如若不允,即诉诸武力。阿修罗王大怒,遂爆发大战。经多次酣战,互有胜负,最后讲和,阿修罗王以女纳于帝释天,而帝释天则以甘露作为回报。
② 四大天王名字分别是什么
四大天王名字分别是:
1、持国天王:
增长天王是佛教护法四大尊天王之一。“增长”中国佛教徒认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众生善根增长,居须弥山南天,普天身像常见为青色,穿甲胄,手握慧剑,以保护正法不受侵犯,此尊王护持南瞻部洲。
③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印度教是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的多神教,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它神都在其下并都是他的化身。比如印度教湿婆派认为梵天和毗湿奴都是湿婆的化身。而有的传说认为毗湿奴睡着时肚脐长出一朵莲花,莲花中生出梵天,毗湿奴醒来时梵天已经完成创造世界的工作。
④ 印度古神话中四大天王掌管西方的是哪一个
印度古神话中四大天王掌管西方的是广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
四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东尊王用法音来护住众生,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增长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南尊王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寻宝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资粮。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
⑤ 四大天王是哪四个神仙叫什么名字
四大天王分别是:
1、增长天王:
东方持国尊天王,梵名“提多罗咤”,中国大乘佛教僧众所云护世四大尊天王之一,主据东方。据中国大乘佛教僧众云东尊王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国土,是故尊名称作东方持国尊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