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有蚂蚁咋办呀
蚂蚁对温度的反应敏感,多半在炎热天气活动。它们喜欢香甜的食品,如蛋糕、蜂蜜、麦芽糖、红塘、鸡蛋、水果核、肉皮、死昆虫等。它们能辨别道路,行动极为匆忙,如果个别工蚁死亡,尸体会被运回蚁穴。但它们不耐饥饿,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经过4昼夜就会有一半死亡。
专家建议,家居蚂蚁可先用开水浸淹,然后用洗衣粉投放到沟阻隔等方法防治。也可用杀灭蟑螂、蚊虫的喷射剂,这些药品均对小红蚂蚁有杀灭功效。不过小红蚂蚁是一种半社会性昆虫,一般的喷射药剂只能杀死群体中出巢活动的工蚁,蚁后、蚁王这些繁殖机器仍在巢中疯狂繁殖。一只蚁后每秒钟能生出600只小蚂蚁,因此灭蚁采取全楼集体行动较为理想。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种适口性好、对蚂蚁没有趋避作用的药剂毒饵,工蚁将毒饵搬回后,能够使巢内蚁王、蚁后及幼虫中毒身亡,达到全巢覆灭。(泰铭:泰铭的灭蚁饵剂对此种蚂蚁有特效)
利用蚂蚁特点消灭之:
蚂蚁多在厨房有油物食品处, 可利用这一特点将其消灭. 晚上睡觉前先将所有食物移至蚂蚁去不到的地方, 再将一片肥猪肉膘放在地上, 并准备好一暖瓶开水. 第二天早上, 蚂蚁聚集在肥肉膘上吃得正香, 不要惊散蚂蚁, 立即用开水烫死. 这样几次即可消灭干净.
1用报废的自行车圈环形剪成约1厘米宽的长橡皮条, 用鞋钉和大头针把它钉在门框上和玻璃窗与纱窗之间的窗框上. 自钉上橡皮条至今, 家中再没有红蚂蚁进入. 橡皮条虽然不能彻底消灭红蚂蚁, 但能有效地避免红蚂蚁的侵扰, 不妨一试。
2鸡蛋壳粉灭蚁法
用鸡蛋壳数个, 放在炉子上烤黄(不能烤焦), 然后辗成粉末状, 撒在蚂蚁窝周围及其经常出入的地方, 因为此粉末有香味, 蚂蚁特别爱吃, 吃多了就会被撑死. 放几天就可看到地上有很多死蚂蚁, 经常放些就会没有蚂蚁了。
3听说用花椒投放在蚂蚁出没处可以躯赶蚂蚁!不过没法彻底消灭它们
4地面尖兵班——蚂蚁
其实蚂蚁并不是纯粹的坏虫虫,有些蚂蚁对人类很有益。比如,它们改良土壤、传授花粉、捕食害虫……然而当它们钻到家里来,就成了麻烦了——比如,它们爱甜品,你刚转身工夫,香蕉或蛋糕上没准就被蚂蚁袭击了。还有小黄家蚁,它是最爱在室内作案的,还可能携带病原菌,传播疾病。
做法:在室内做巢,分布广,造巢地点多变,尤其是它们做巢初期很难发现,等到非常有规模时你才会发现。
温床:厨卫及阳台的水泥缝中,瓷砖背后,花盆附近。
灭绝招数:
●以湿布擦除蚂蚁。
●水中加洗衣粉冲洗。
●还可以用各种杀虫剂喷洒防除工蚁,或以毒饵诱杀蚁群。
●柠檬香茅精油针对蚂蚁格外有效
5蚂蚁怕炭。就是那种黑黑的,木头烧出来的炭,知道不?往边上划几道就成了。
1.只要在糖罐中加入几根折断的韭菜,就可以防蚂蚁。
2.把不要的香水瓶装些水,放在饮水机旁的地板上,蚂蚁就不会在饮水机周围出现了。
3.把蛋壳用火烤,烤得表面有一点焦焦的(不用全部都焦),把蛋壳捣碎,放在塑料盖内,再把塑料盖放在桌脚下方就可以了。
4.在蚂蚁走过的地方撒上爽身粉(痱子粉),隔几天就看不到蚂蚁了。
5.蚂蚁怕橡皮筋的味道,把橡皮筋绑在桌脚或罐子上即可。
6.壁橱里有蚂蚁,可放一些香菜、芹菜等有味蔬菜,即可驱赶蚂蚁。
7.用洗衣粉稀释后直接抹在蚂蚁常出路的路线上,让它自然干,且不再用水擦拭干净。
8.在拖地的水中加入几滴熏衣草精油,蚂蚁就会在家中绝迹。
9.用樟脑球磨成粉,撒在蚂蚁常出没的地方,效果很好。
㈡ 大头,巨首是哪种蚂蚁如何区分大型,中型,小型蚂蚁
1、小黄家蚁
体型较小,工蚁体长仅有1.5-2毫米左右,国内各地都有发现,常在厨房、封闭的阳台的杂物堆底下和墙壁缝隙等处筑巢栖息,危害较广。
2、大头蚁
在我国北京、山东、江浙一带重要的危害蚁种之一,一般在室外地基墙角处筑巢,侵入建筑内盗食。
3、工蚁
体长2~2.3mm,褐黄色,触角及足为黄色,头和胸部具细密的纵长条纹,近无光泽,在细条纹间有很细小的线网。触角较长,甚粗,柄节达头顶。上颚基部具纵长细条纹;下颚须4节;唇基稍具刻痕。胸部较短,前面较宽凸,在中胸背板处缢缩;前、中胸背板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缝明显,在此缝后的后胸背板前缘稍隆起;后胸背板基部横形,很短,它的后面具一横沟,将后胸背板剌分开。后胸背板剌很短。腹部光亮,卵圆形,被很稀的淡色细毛。腹柄的第一腹柄结下具附器,第二腹柄结横形,宽稍大于长。 生活习性:该蚁性喜在路边、墙角等缝隙中营巢,常出没于室内和厨房,窃取各种食物。
㈢ 为什么蚂蚁被称为“清道夫”
穿山甲用它那笨拙的短腿,蹒跚地徘徊在蚁穴的附近,不时用暗色、黑豆般的小眼睛,打量着进出蚁穴的蚂蚁。凭着它的本能,判断出这是个不小的蚁穴时,它就在近旁找个地方,四脚朝天的佯死躺下,全身披挂的块状鳞片全部竖起张开,任那浓烈的腥膻气味,弥漫空间,飘向蚁穴。这股腥膻气味,对蚂蚁来说,不啻是可口肉食的香味。穿梭般的侦察蚁接踵而至,回穴报信,于是,蚁众们纷纷出穴奔赴目的地。成千上万的的蚂蚁争先恐后地爬上了这座“肉山”。
穿山甲不动声色,只是半眯着小眼睛斜睨着蚁众的动静。蚁穴中除了蚁后及少量雄蚁外,一律倾巢而出。当从蚁穴奔来的蚁众越来越少时,穿山甲便会发出一种得意的声音,与此同时,它那嫩红色、长达35厘米的舌头,情不自禁地从嘴缝里挤了出来,微微摆动一下,全身肌肉一紧,鳞片骤然一敛,蚁众们便被关进它的甲板里。穿山甲把全身浸入水中,鳞片一张一合,身子一摇一摆,结果众多蚂蚁纷纷掉在水里、浮在水面作垂死的挣扎,而穿山甲则伸出舌头惬意地吞食。
除了穿山甲,还有舌头的长度超过身体的一半的针鼹——脸形状像个漏斗的食蚁兽,它们也是蚂蚁的天敌,专以食蚁为能事。此外。土豚、刺猬、蝾螈、蟾蜍、射鱼、蚁狮等都是吃蚂蚁的能手。蚂蚁,也是某些鸟类不错的食物。某些地区的人们还有吃蚂蚁的习惯呢。法国一些地区,就用蚂蚁制成酱油,作为菜肴的佐料,北美的印第安人,把当地产的一种蚂蚁,放上一撮盐,就成下相当可口的小菜了。
人们不禁会担心,这些纤弱的昆虫界里的“侏儒”,在自然界中,能生存下去吗?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微小的蚁类,依靠着它们的集体力量,特殊的能力,不仅很好地在充满种类斗争的大自然里繁衍后代,而且家庭繁荣昌盛,成为地球上占有生存优势,足迹遍布全球的昆虫!
目前已知全世界蚂蚁的种类约在7000种以上。蚁类的体色相当多。除常见的黑、黄、棕、红等蚁种外,还有黝蓝、紫檀色的蚂蚁呢!它们的体型大小也很悬殊,澳洲昆士兰、新南威尔斯北部的公牛蚁,一般体长3.7厘米,配上一对巨颚,看上去十分威风。世界上最小的蚂蚁是贼蚁,其工蚁体长仅为0.2厘米。
蚁类过着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它们的家庭成员,是由能生育的雌蚁(蚁后)、工蚁以及由工蚁变型的兵蚁所组成。它们分工明确。各有各的工作任务。如:蚁后只管产卵;雄蚁只管交配;兵蚁只管保护蚁群和蚁穴的安全;工蚁是这个家族的主要“劳动力”,它们负责觅食运粮、管理蚁穴、哺育幼蚁、清除蚁道、扩建蚁室等。在工蚁中工作也有分工,有的专司“家务”,有的专跑“外勤”。
在澳洲的一些蚁类中,出现一种专门负责贮存蜜的蚂蚁。它们的嗉囊特别发达,里面贮满蚁蜜。因此它们的腹部胀得滴溜滚圆,仿佛一颗熟透了的浆果。人们把它称为蜜壶蚁。最大的蜜壶蚁,其贮蜜量可供100只工蚁10天~15天食用。
蚂蚁,这种群栖性的昆虫,“勤劳”、“勇敢”、“聪明”,虽然它们的种种活动,仅仅是简单的本能反应,但这些适应环境而形成的本能却使人惊叹不已。
美洲还有一种菌蚁,它们能自己“种粮”。这类蚁群中,有各种身材的工蚁,除了个儿最小的负责后勤工作的工蚁以及担任保卫职责的兵蚁外,所有工蚁平时都倾巢而出。当它们找到合适的灌木丛或其他适合的树木时,就用颚把树叶割成碎片,衔着叶片,高举过顶,成行列队地回巢。此景极似撑伞赶集的“人流”,所以有人:称它伞蚁或割叶蚁。这浩浩荡荡的伞蚁行列实在壮观。如遇上刮风天气,就更加有趣了,口中衔着叶片的伞蚁被风刮得有时会接连翻几个筋斗,但口中的叶片从不会掉落,翻转身子后仍可继续赶路。奇怪的是,在这“勤劳”的蚁群中也有些“投机”分子。有时一只工蚁衔着一片碎叶上,居然有几个无所事事的工蚁,悄悄地搭乘其上,这种搭乘现象目前尚未被人们弄清原因何在。
当叶片送到蚁巢时,留在蚁巢里负责后勤的小工蚁,就担当起叶片的加工任务。它们把大队工蚁衔来的叶片,咀嚼成屑,作为伞菌(一种真菌)的培养基,然后就在这种叶屑上接上菌种,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结出累累菌实来,这种菌食就是蚁类家族的“粮食”。
另有一类收获蚁。这种蚂蚁,在其蚁穴里贮藏着大量可供食用的植物种子。待第二年春天种子萌发抽芽时,它们又会及时地把种子搬到穴外,将其种在蚁穴周围的土地上。待结实时开始收获,故名收获蚁。
还有一些蚁类,它们能经营“畜牧业”。人们常常看到,在植株的嫩叶上或叶子背面,有不少蚂蚁在大大小小的蚜虫间忙碌着。原来蚂蚁在舔食蚜虫尾端分泌出的甜液。这些甜液好像蚁类的牛奶,而蚜虫好似蚂蚁驯养的奶牛,那些植物嫩芽、幼枝、叶背都成了蚂蚁的天然“牧场”。因此,有人把蚜虫呼为蚁牛。蚂蚁对这些衣食父母爱护备至。当蚜虫遇到敌害攻击时,蚂蚁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奶牛”,常常驱赶吃蚜虫的敌害。当蚜虫由于寄主(植物)暴亡而需转移时,会有大队善于搏杀的兵蚁为其护行。当天气寒冷时,这些蚁类还会把蚜虫请到自己的蚁穴里越冬,待第二年春天再把蚜虫送回植株上。
非洲有种缝纫蚁,这种“聪明”的蚂蚁常把树叶缝成精巧的蚁窝。做窝时,两只蚂蚁挑选二张完整的叶片,先用颚在两边咬出整齐的小孔,再把叶片弯折过来,一只蚂蚁留在叶内,另一只在叶外。然后它们捕来一只会放丝的小虫,用虫吐出的丝做线,把小虫当作引线针。叶外的蚂蚁把小虫塞进叶片小孔,然后,又请它从另外一个叶孔中钻出,在叶里面的蚂蚁,负责把丝拉紧。这样反复缝线,最后把叶片缝成只供蚁类出进的蚁巢。
南美亚马逊河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叫伊西顿军蚁的蚂蚁。它们没有固定的住处,过着游猎生活。平时,它们在腐烂的树根中筑起临时巢穴。迁徙时,它们集群列阵,锋、卫分明,前锋和两翼都是长着巨颚的兵蚁,跟在后面的是工蚁,排在中间的是运输幼蚁和蛹的小型工蚁。
伊西顿军蚁中的兵蚁,生着一对锐利的大颚,十分可怕。它可以把大型动物的厚皮咬穿、咬碎,能在几小时内把一条巨蟒,啃得只剩下一只骨架。它们尾端还配备着使猎物中毒麻痹的螯针。它们在移动途中,攻击一切可以吃的动物,骁勇无比。
1884年英国动物学家贝茨在巴西探险时,曾观察过亚马逊河热带森林里的这种军蚁。每当军蚁进袭,森林中不论什么动物,全都惊骇万状。在其他动物的一片狂吼、哀号、挣扎、逃窜声中,军蚁像一股深红色的激流迅速向前涌进。倘若路上高低不平,工蚁会用自。己的身体填平道路,使“大队人马”顺利通过。若是深坑,工蚁还会相互连接起来,用自己的身体架成一座“索桥”,让伙伴通行。
军蚁,有咬住东西死不松口的习性。有趣的是,古代印度及美洲的印第安人,曾利用军蚁的这种特性,来作外科的伤口缝合手术。他们让军蚁大颚把伤口两侧的皮肤紧紧咬在一起,然后剪去它们的身躯。军蚁虽然身首异处,但其有力的巨颚仍然死死咬住皮肤。据说,经这种特殊缝合手术,不仅能防止伤口化脓,而且愈合迅速。
南美热带森林里,有一种迁徙的大兵蚁。它们用自己身躯搭成临时蚁巢。蚁巢看起来,颇似一窝蜜蜂,其不同的是,这个大蚁团的内部有许多由蚁身构成墙壁的小室。在这种蚁身搭成的小室内,养育着幼虫及蛹。这种蚁巢在受到外敌觊觎、袭击时,就溃散成个别蚂蚁,立即捡起幼虫及蛹,转移到新的地点后,重新搭起蚁巢。
我国云南一些森林地区,也有这种“流寇”式的蚁群。当地居民一旦闻得大队蚁军袭来,一般是把家禽、家畜、人一起转移暂避其锋。蚁群过后,再回村寨。可喜的是,屋内器物无一损坏,而一些蟑螂、老鼠,各种甲虫被蚁群吃个精光,结果,坏事变成好事。
蚂蚁外出觅食,一般都能准确无误地返回蚁穴,这曾使一些人迷惑不解;原来,蚁类有很多种方法,使其毫不费力地返回老家。有一种火蚁,当侦察蚁发现食物后,它在返家报信的路上,会用螯刺在地面涂抹一种气味痕迹作为“路标”。工蚁会循着这条气味痕迹来搬运食物。工蚁走过后,还能加深这条嗅迹,以便更多伙伴来搬运。生活在沙漠中的一些蚁类,它们则把示踪激素释放在空气中,没有风的时候,这种气味路标能在灼热的沙漠上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工蚁依这种气味指路,运输食物。
非洲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臭蚁外出觅食时,会用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方法,找到回巢的路。由于臭蚁生活的地方,照明条件受到限制,所以它能依靠树冠定向。在它离开巢穴时,便以树冠作路标,能在离巢5米内准确无误地返回蚁巢。
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漠蚁,单兵作战,从不迷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蚁类的复眼透镜系统下的视细胞,装备着对偏振光极敏感的结构,沙漠蚁便依靠偏振光,来确定自己的方位。蚁类中,还有一些如大猎蚁、斗犬蚁等都具有这样的本领。
蚂蚁,不仅会种田、打粮、缝纫、游猎,在某些蚁类中,竟然还会养“奴隶”呢!
19世纪中叶(1855年),英国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以及胡伯克等很多生物学家,相继发现并报道了这样的奇怪现象:
胡伯克发现在一种体大、骠悍的红蚁蚁穴里,有着不少体型较小的黑蚁与其一起无碍地生活着。根据一般常识,蚁类是以气味来甄别敌我的,同一蚁穴的蚂蚁,气味是相同的。当一蚁穴。的蚂蚁误人另一蚁穴时,立即会被该蚁穴的蚂蚁作为外敌咬死。
那么,为什么懦弱的小黑蚁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凶猛的大红蚁的蚁穴里呢?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胡伯克作了进一步的观察。他发现,它们之间的笋系是“剥削”与“被削剥”的关系。而且,其依赖的程度.几乎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这种红蚁的雄蚁与雌蚁,不会做其他工作。工蚁与兵蚁在掳掠“奴蚁”时,表现得非常骁勇,但也不会做其他工作。整个蚁群各“阶层”蚁众,既不会营巢做窠,也不会抚育后代、觅食运粮,甚至连乔迁新居,也是由“奴隶”来完成的。使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迁徙过程中,这些红蚁“主人”还坐着“轿子”呢!它们是坐在“奴蚁”的颚上被抬走的。
胡伯克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将30头这种寄生者,送进一只宽敞的盒子里。里面放着它们最喜欢吃的食品和建造蚁室的材料,旁边还放着它们需抚育的后代——幼虫和蛹,但即使给予这样优异的条件,来促使它们工作,结果也是徒劳的。因为,这些红蚁不仅不会进行工作,而且不会自己取食,它们就这样活活饿死在食物旁边。这位观察者又将一只“蚁奴”投入盒内,只见它立即进行拯救活动,饲养“主人”,搭起蚁室,安置后代,一切进行得那么自然,好像是它份内之事一样。
蚁类能对山川、气候的异变特别敏感。这些祖传的本能,常使整个蚁群在重大的自然变故中避凶趋吉,成为它们在生存斗争中,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能够极其精确地预报山洪暴发的时间。原来,他们是根据蚂蚁的预报,得知山洪暴发的精确时间。洪水泛滥前的数星期,侦察蚁就远离“家门”,四出活动,有时还会爬上树梢,探测大气温湿变化,当感到有暴发山洪的可能时,蚁群就迁居。当地印第安人只要仔细观察蚁群迁移的方向,就能正确判断洪水暴发的时刻,而且知道哪些地区遭淹,哪些地区安全。
蚂蚁种种聪明的举动,不仅在昆虫世界里无与伦比,即使某些高等动物,如猪、牛、狗、羊等也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蚂蚁是一种有益的昆虫。它能够帮助人类消灭害虫以及防止害虫发生。尽管有些蚁类骚扰人类、侵犯家畜;有些蚁类能给果园带来严重损失;有些蚁类甚至庇护人类的大敌——蚜虫及介壳虫,但就蚁类整个生活、活动过程来看,它还是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蚂蚁是一种既聪明又出色的大自然的“清道夫”。它们能帮助人类及时处理掉数量繁多的动物残肢、残骸以及尸体。每到夏天,人们可见蚂蚁来回奔忙,辛勤劳动。
蚂蚁是最早被人类用来消灭害虫的一种昆虫,早在公元340年左右,晋朝嵇含所着的《南方草木状》一书里,就有这样的记载:“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售。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公元877年唐朝刘恂着的《岭南录异》中谓:“岭南,蚁类极大,有席袋贮蚁于窝鬻都市,蚁窝如薄絮囊,皆连带枝叶,蚁在其中,皆和窝而卖。有黄色大于常蚁,两脚长者。云南,园中柑子树无些蚁者,实多蛀。故人多竞买之,以养柑子。”
看来,这类长脚黄蚁,就可能是目前广州近郊桔农所称的黄惊蚁。这种蚁类一直被桔农用来防治桔园中的害虫,效果极为显着。桔园中,一经放养黄惊蚁,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柑桔的恶性叶虫、大绿蝽蟓、桔叶潜卿的发生与危害。
应用蚁类来防治南方蔗园的甘蔗螟虫,又是一个以虫治虫极右成效的例子。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极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每年蔗苗刚栽下,甘蔗螟虫就把卵产在蔗苗的叶鞘间。随着蔗苗的长大,蔗螟幼虫利用一对锋利的大颚,会在蔗节处啮成一缺口。被甘蔗螟虫啃食的甘蔗,有的枯心,有的腐败,致使甘蔗产量大减,危害极大。然而有一种红褐蚁,能把蔗螟的幼虫从蔗茎里拖出来吃掉。研究证实,红褐蚁能极出色地防治蔗螟的危害。每年农历三四月间,南方的雨季开始,蔗农就在河水暴涨的田野里寻找红褐蚁。因为红褐蚁的巢穴遭水淹,被迫往高处搬家,所以蔗农用一根细管子,插在红褐蚁搬家的路上,使红褐蚁成群结队地爬人细管,再把载有红褐蚁的细管插到蔗园里。于是红褐蚁便在蔗园安家落户了。
红褐蚁在搜捕蔗螟幼虫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出其不意地咬住比它身体大10倍的蔗螟幼虫,拖回蚁窝。若遇上大螟虫,则立即回去报信,众蚁奋勇围攻,合力擒拿。有时红褐蚁还会钻入蔗茎,用大颚紧紧咬住螟虫,拖出蛀洞,搬回蚁窝。
蔗螟会随着甘蔗的生长逐节转移。冬天,又会从蔗鞘转入地下的蔗茎过冬。聪明的红褐蚁会步步紧逼,跟踪出击。蔗螟转移到哪里,它们就追捕到哪里。
据观察,利用红褐蚁来防治蔗螟,能使甘蔗的受害率从20%降至1%。放养三年红褐蚁后的宿根性蔗园,蔗螟基本达到绝迹的地步。因此,有人把红褐蚁称为蔗园卫士,它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国外,利用蚁类来消灭害虫也不乏其例。如欧洲常利用一种红蚁来防治松夜蛾;利用红蚁的一个亚种,来防治松叶蜂。在印度,也有利用蚁类来消灭象鼻虫的报道。在夏威夷,有些蚁类是地中海果蝇的重要天敌。
蚂蚁,这种小小的昆虫,若是对它的生活习性仔细琢磨一番,你一定会感到很有趣。何况蚂蚁还是帮助我们人类消灭害虫的好朋友呢!
㈣ 花上长了红蚂蚁,讨厌死了,怎么样才能拯救我的花
到底应该如何清除蚂蚁,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辽宁大学生物系的刘明玉教授。据刘教授介绍,这种红蚂蚁的学名叫做小家蚁,一般是外面带来的,比如家具、装饰材料等。这种蚂蚁喜欢生活在较为潮湿的环境里,一般隐身于砖混结构房屋的瓷砖、水泥和管道缝隙中,进而进入厨房、卫生间内。红蚂蚁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通常为每月二到三窝,盛夏正是它们的大量繁殖期。这种蚂蚁有时会爬到人们身上进行叮咬,被咬过后的地方出现小红点并且很痒。由于这种蚂蚁能够传染疾病,因此家长要对儿童多加注意,刘教授建议被咬的居民可以用肥皂水或含碱性的水对患处进行冲洗,即可中和蚁酸。
对于如何消灭蚂蚁,刘教授提出如下方法:
一、用肉类等食品诱使蚂蚁聚集,然后用开水将其烫死,反复几次便可消灭;二、使用市面上的灭蚁药,例如滴百虫、灭蚁灵等对蚂蚁聚居处进行多次喷洒;三、可以将兑好的洗衣粉水洒在地上,蚂蚁爬上去会被淹死;四、只要注意家里的卫生,近几天拖地时可洒些来苏水,尽量避免一些吸引蚂蚁的物质,这种小红蚂蚁便会很快消失;五、最好把门窗关闭后用磷化铝片剂和溴钾烷液剂熏蒸,但上述两种药物对人体有害,因此使用时,居民最好外出。最后,刘教授提醒居民,如果一家有了红蚂蚁,往往左邻右舍也会跟着有,所以根治最好大家同时进行,不然会造成红蚂蚁“回潮”的现象,难以达到彻底清除治理。
㈤ 家里出现长翅膀的蚂蚁怎么办,很多,我捉到了20多只
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 发现白蚁后的处理方法 大多数白蚁喜欢生活在较潮湿的环境中,枯木材、地板、木门框、墙支柱、篱笆栅栏、天花板、木质墙裙、木壁框等都是它的危害活动的对象,由于白蚁行隐蔽的活动方式,初期危害的外露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住户一般不易发觉,待活动危害至5-7年后,被害处已被白蚁蛀蚀十分严重时,才会出现如蚁路、泥被、分群孔、通气孔、排泄物、巢壁或内置菌圃腔等外露症状,必须仔细观察才易发觉。 而最易被住户直观的症状是白蚁的繁殖分群季节,我国的江淮地区一般在每月的四月中旬至五月下旬这段时间内,一旦天气比较闷热时,成熟的蚁群会产生大量的繁殖蚁进行分群,正常的年份一般每年出现1-2次分飞高峰。而随着气候逐年变暖、园林绿地日趋增加、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和物流人流活动频繁,白蚁活动周期的地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白蚁繁殖分群高峰次数明显增加,2001年度我市就出现高达6次的繁殖分群高峰。 白蚁的分群繁殖是一种自然规律,住户一旦发现自己的家中有分飞的繁殖蚁时,不必惊慌,正确的处置方式将门窗紧闭,清扫一堆后用开水烫死,可防止繁殖蚁飞出后建立新的蚁群。白蚁的灭治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专用的工具和有效的药物,专业技术人员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白蚁的种类和蚁害的程度等对症处置,因此住户要注意保护好现场,切勿乱动白蚁的出飞孔,值得注意的是自行用从社会上购置的杀虫剂是难以有效地消杀隐藏在地下或墙体内蚁巢中大量的白蚁,反而会造成蚁害的扩散蔓延,给有效而彻底地灭治白蚁带来困难。 建筑物防止白蚁危害的措施 在蚁害区域内,对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建筑物,由于在建房时未采取过防蚁药物处理,或早或迟会发生白蚁的危害,这类建筑物防止白蚁危害的措施主要有:首先要创造不利白蚁生存的环境,一般采取通风、透光、干燥等措施来消除室内的潮湿,室内经常要打扫,清除一切能诱集白蚁的垃圾废品,楼梯及阴暗角落不易堆放木柴杂物,室外场地尽量不要堆集枯枝、弃物或建筑木材等;其次要预防白蚁的入侵,特别是在白蚁的繁殖分群季节,采取扑打、灯光诱杀或药物杀灭等方法消灭分飞的有翅繁殖蚁,防止新的蚁群产生,要加强对外地运入的木材、木制品、旧木料和木质包装箱等严格检查,防止白蚁在人为地携带传播中扩散,沿海内河的港口要从严检疫,防止国外的白蚁蚁种传入我国危害;重要的是对建筑发现蚁患后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灭治措施,阻止白蚁继续蔓延扩散侵袭。 白蚁的繁殖是呈几何数速度增长的,一个发育成熟的群体,会产生成千上万头繁殖蚁,5-7年后又会增加至成百上千个新的发育成熟的群体,蚁患不治,会留下数量更多、范围更广、蚁害更严重的后果。 建筑物预防白蚁工程技术措施 建筑物预防白蚁工程技术是根据白蚁种类和保护对象的不同,综合运用生态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滞溜防治法和检疫防治法中的有关方法,创造不利白蚁生存的环境,阻止白蚁的孳生、蔓延、侵袭,提高保护对象抵抗白蚁的能力,使之免遭白蚁的危害。所采取的防蚁技术措施,从建筑物的设计、场地清理和建筑物建筑施工中入手,用较少的投资,换取长时间(15年以上)不发生白蚁危害,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到白蚁对水份的依赖性,尽量考虑把木构件吸收和保持的湿度降到最低限度,增加通风和防潮措施,选用抗蚁性较强的木材或其它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自身预防白蚁的免疫力,这类技术措施主要从屋面、墙体地基、各类变形缝和木构件等的设计中予以考虑;场地清理是进一步断绝场地上遗留的可供白蚁生存的食料,直接消灭旧基础上的白蚁,减少其生存的可能性,这类技术措施主要从对现场调查和检查,清除地下的树根、棺木、朽木等一切废旧木材,做好场地内的排水设施畅通等一系列工作;建筑施工中增加预防白蚁的措施,是一种用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技术,用以弥补设计中存在的预防考虑不足之处,并提供一个能阻止白蚁侵入房屋内部的天然屏障,这类技术措施主要有墙基内外保护圈、室内地坪防蚁毒土层、辅助设施(踏步、台阶、管道井、变形缝等)防蚁毒土层和木构件防蚁药物涂刷等工作。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技术措施是一条保护房屋免受白蚁危害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有效途径,已在全国有蚁害的地区普遍被推广采用。 白蚁的综合利用 白蚁不仅对人类有害,而且对人类也有益,在自然生态规律中,如能抑制有害的一面,利用其有益的一面,势必会提供给人类更丰富的资源。 白蚁本身可供食用,巢内菌圃所滋生的鸡纵菌更是美味佳肴,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有食白蚁或有翅繁殖蚁的习惯,非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把白蚁作为食物的上品;白蚁体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1种营养成份和10多种氨基酸,食用后能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白蚁和其菌圃对治疗咽喉炎、恶疮肿毒和多种风湿病有特效,对抑制和治疗癌症有辅助疗效,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和肝病等有明显的症状减轻作用;用白蚁或菌圃生产出长寿酒、胶囊、口服液等系列保健产品,有防止衰老增强免疫力和延年益寿的功能。 白蚁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消化分解森林地表物(枯萎植物),使之能很快转化为腐殖质,加速分解物质,促进林木生长,加速生态循环;白蚁在土内筑巢、修路、活动,使土壤膨松而肥沃,对土壤结构的理化性质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土栖白蚁在铜矿区的土壤内营生,具有批示该区土壤和岩石含铜状况的实用意义,依据其体内和蚁巢内的含铜量,能有效地找到铜矿的位置。 白蚁肚子里隐藏着生产氢的秘密。氢是替代汽油的理想清洁能源,大自然中许多微生物都能够制造氢。科学家们发现,最有潜力的自然氢生产专家是生活的白蚁肚子内的至少200种不同的细菌。它们悄悄地把白蚁肚内的植物残渣分解,释放出副产品——氢。白蚁取食一张打印纸就可以加工出两公升宝贵的氢气,这些细菌使白蚁成为地球上最高效的氢生产者。 生物酶可以将生物垃圾降解成简单的糖,糖又可以发酵制成乙醇,而乙醇是比汽油更清洁的燃料,有时被用作汽油添加剂。科学家们希望寄生在白蚁肚子里的细菌生物酶,可以帮助他们用普通农业废料(比如碎木屑、剩余纸浆、稻草、玉米秆、甘蔗渣等)批量生产乙醇的方法。 白蚁的肚子是一个经过千万年进化的微型生物工厂,专供废料处理,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白蚁肚子里的液体就是黄金,更是一个能源工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在城市白蚁防治工作中,以往多偏重于白蚁的灭治,其实一旦白蚁造成了危害,纵然施用更多的化学药剂,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经济损失。从长计议,随着城市中各类新建房屋日益增多,对白蚁若不预防控制,依靠单纯的灭治手段,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治标而不治本的防治方法,达不到有效控制城市房屋白蚁危害的目的。 为防患于未然,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白蚁防治工作方针,是一项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功德之事。从预防白蚁工程所收取的费用与实际建房投资相比较,或者与蚁害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相比较,则更加微弱了。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对新建房屋采取预防白蚁控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降低房屋的维修费用,确保国家财产和住户使用安全,节约资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了第72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城市白蚁防治工作,强化对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控制白蚁危害,彻底消除隐形公害的隐患,保证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是有办法控制和逐步降低减少白蚁的危害,预防白蚁的工程技术正向传统的观念挑战,运用科学治理的先进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推动我国的白蚁防治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 白蚁“飞光了”、“没有了”,为什么还要灭治白蚁? 我们的防治工人在防治白蚁中常常会听到有白蚁的住户的这样的质问。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住户,其实是对白蚁不了解的原因。然而,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白蚁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说起。 首先,是白蚁的群居特性。在这一点上,白蚁很象那些蚂蚁和蜜蜂。无论是白蚁、蜜蜂还是蚂蚁都不是单居独行的,而是一群同类虫子居住在一个巢里。我们将居住生活在一个巢居里的群白蚁称为一个白蚁群体。一个白蚁群体包括至少十百头白蚁,多的则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上百万头白蚁聚居于一个白蚁群体里。 白蚁的社群性是它的又一个重要生物特性。也就是说,每一个白蚁群体就好像是一个“白蚁社会”,一个“白蚁王国”一样。所以,白蚁同蜜蜂、蚂蚁等群栖昆虫都被称为“社会性昆虫”。在这些社会性昆虫中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性。一个白蚁群体中有白蚁王和白蚁后,是群体中唯一的一类有生殖能力的白蚁个体。它们是白蚁群体的核心,专司生育繁殖的职能,就象一个机体的生殖器官一样。在白蚁群体里,它们养尊处优,专门居住在白蚁巢居中的“王宫”里,由许多的白蚁工蚁饲以经过精加工的食物,并有白蚁兵蚁保卫着它们。白蚁群体里还有白蚁工蚁和兵蚁。前者是白蚁群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白蚁个体,它们担负着白蚁巢的修建、扩建,开筑白蚁通路,四出寻觅食物、取食、供养白蚁王、后、白蚁兵蚁及其他未成熟的幼白蚁和白蚁若虫、照料白蚁后产下的粒粒白蚁卵、哺育刚孵化出的幼白蚁等等各种职责。这一类白蚁个体才是造成危害的真正元兇,也是白蚁防治中必须消灭的主要对象。而后者,白蚁兵蚁则转死保卫白蚁群体的安全,维护白蚁群体中正常的生活秩序,抗御外来入侵者侵入白蚁群体等等,通常只白蚁群体中数量较少,通常不足5%。者连累白蚁个体虽然为数众多,但都没有生育繁殖能力的“无性个体”,又是永不长翅的“无翅个体”,所以永不出飞。 白蚁群体中还有许多未成熟的个体。这些未成熟个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翅芽的幼白蚁,它们生育成长后,最终可成为白蚁工蚁或白蚁兵蚁这两类无生殖能力,无翅的在白蚁群体中终老一生的个体;另一类则是背上长有翅芽的白蚁若虫,它们最终会发育成为有生殖能力的长翅成虫,当它们完全成熟时,体色还会变深,或成黑褐色,或褐黄色等,这颜色随种类不同而有差别。然后聚集一起等待一年一度的纷飞繁殖季节中适宜的气候条件中在一定的时间里离巢出飞。它们的出飞是为了白蚁种类的繁衍,它们是白蚁新群体的创建者。这些长翅成虫经过短暂的空中飞行,后纷飞落地,脱去背上的翅,然后开始雌雄两性间的求偶配对,寻觅适宜的建巢场所,创建它们的婚室,然后隐藏到里面去进行交配繁殖。这类长翅成虫离巢出飞时数量很多,有时能爬满大半个墙壁,使墙面顿时一片乌黑;落地脱翅后,地上常常遗下一大片脱落的白蚁翅。然而,对它们离开的那个白蚁群体来说,它们并不是全部而只是10%左右的小部分。出飞后,由于许多天敌的捕食,人们的扑打,或无法找到合适的建巢地而最后的成活率却极低。所以,它们并不是我们防治的主要对象,因为它们飞走了,白蚁群体中为数众多的白蚁工蚁还在继续进行危害,白蚁王、后,还在继续不断的交配产卵,第二年,第三年……,每年都会在那个相对固定的季节和时间里出飞大群大群的长翅成虫来。所以,我们说:白蚁的长翅成虫飞走了,白蚁并没有“光”,白蚁群体还在,白蚁的危害还在继续,所以还要作进一步的检查灭治。 之所以让人们产生白蚁“飞光了”,白蚁“没有了”的错觉的另一个原因,还有白蚁出飞只有一年一度及白蚁活动的隐蔽的特点。白蚁出飞的一年一度是与白蚁长翅成虫的产生周期性和它们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有关。另外,白蚁长翅成虫出飞对温度、湿度和气压的特殊要求有密切的关系。经过一些时日的出飞,白蚁巢群内发育完全成熟的长翅成虫已经全部离开巢群,在当年不再会发生这样的大规模的白蚁出飞了,另外,由于白蚁个体生理上的原因之一是虫体的体壁柔软,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极易使体内水迅速蒸发而脱水,危及生存;白蚁的工蚁和兵蚁都是没有眼的盲者,它们在无保卫的状态下极易遭到其它动物的攻击和捕食,而具有畏惧光的特性。因此,造成了它们活动的隐蔽性。它们不仅将巢居建造于十分隐蔽的地方,而且白蚁活动时也总是把自己隐蔽起来,或藏身于木材内部,泥土中间,即使必经到表面来时,也是边筑可以赖以藏身的白蚁道边在里面活动、行进或取食。因此,这些白色的白蚁工、兵蚁就很少能被人们见到了。我们在进行防治中,也是要根据白蚁活动时暴露出的种种蛛丝马迹,同时结合掌握的白蚁常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才能发现白蚁,对它进行防治。 我想,通过这样的解释,也许就会比较清楚为什么白蚁飞过之后还要进行灭治的道理了吧。
㈥ 好心人,请进·!·!·!·!·!·!·!
“只吃七分饱,身体自然好”。肯定不能一天几顿干饭,大鱼、大肉。吃粥好。常年都可以用淮山、苡米、茯苓、山楂、扁豆等。
健脾、化湿。男人的保健重点是气,女的是血。建议多吃粥,加药材,例如川弓、生地、白芷;苡米、茯苓、红枣、雪耳;红枣、海带;木耳、雪耳、红枣。少点问题食物。适当肉,多点植物性的。多吃碱性食品。
饮食保健,宜清热养阴,并且益气生津,例如常用黄芪和党参(补气、提高免疫力)、生地(凉血)、麦冬(生津),红枣,药性平,温和。
请看:
警惕十大可能有损健康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兇(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
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
** ** ** **
保健食品新资源:蚂蚁的功效及应用
http://www.chc.org.cn/2005-11/20051125140459.htm
--------------------------------------------------------------------------------
上传时间:2005-11-25 14:05:00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在线
蚂蚁是人们熟悉的昆虫,是自然界三大社会性昆虫之一。一亿多年前地球上已有蚂蚁的存在,据统计,全球有260属,16000余种,是生物世界最庞大和最兴旺的家族。
1 蚂蚁药用渊源
蚂蚁的医学价值很早就被我们的祖先发现。汉代治疗筋骨软弱的“金刚丸”,就是用蚂蚁磨粉加蜜炼丸而 成,在民间流传甚广。对蚂蚁药用记载详尽的首推十六世纪的医学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巨着《本草纲目》中, 对蚂蚁的形态、药性和食用价值作了详尽的精辟论述。到清代赵学敏着《本草纲目拾遗》,称蚁卵为状元子,性味甘平,能益气力,泽颜色(美容),催乳汁,用于病后气血不足,产后缺乳等。
蚂蚁药用的偏方在我国各民族中流传甚广,如东北用蚂蚁炖豆腐治疗产后乳汁不足;西北用蚂蚁浸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老寒腿);广西用蚂蚁磨粉掺肉馅蒸丸子给老人及虚损性疾病者进补,用蚂蚁擦患部治癣,用蚂蚁粉治疗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痛经、神经官能症、肺结核、病后脱发、阳萎等。起步于部队卫生员,终于成为军中“蚂蚁王”的吴志成教授,为研究蚂蚁倾注了40年心血,在战争年代用蚂蚁偏方解除了无数伤病员的伤痛,还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用蚂蚁制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是他的主攻方向。
世界许多国家同样有蚂蚁药用的实例。南美圭亚那的印第安人,外科医生常常利用蚂蚁做外科手术后的缝合;许多民间医生利用蚂蚁喜甜的特性,用蚂蚁检验尿糖的方法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墨西哥利用蚂蚁的分泌物治疗毒虫叮咬;前苏联用蚂蚁创制软膏,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用蚂蚁粉治疗由于缺锌引起的老烂腿(慢性下肢溃疡);美国的迈阿密大学研究证实玻利维亚蚂蚁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发现蚂蚁能产生一种新的抗生素,能治疗难以医治的真菌感染;日本用蚂蚁治冻疮、虫蜇、神经痛;欧洲用蚂蚁治中风、眩晕、风湿、麻痹,非洲用蚂蚁治风湿性关节炎;巴西用蚂蚁治癫痫;阿拉伯用蚂蚁治阳萎和肛屡;印度用蚂蚁治外伤和抗疲劳;马里来那岛、巴来喔岛、泰国用蚂蚁促性感……
被誉为“天然的药物加工厂”的拟黑多刺蚂蚁1993年被卫生部正式批准成为新资源食品。现在我国有些地区以拟黑多刺蚂蚁作“蚁酒”“蚁膏”,食用价值甚高,是一种高级天然滋补品。
2004年4月24日,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蚂蚁产业化项目与金蚂蚁系列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农业大学的数位知名营养学、昆虫学、绿色食品专家对这一新型资源健康产品进行了深入探讨。
2 专家谈蚂蚁保健食品作用
2.1北京大学药理学系:蚂蚁与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目前已知有14种,即硒(Se)、锌(Zn)、锰(Mn)、铁(Fe)、钴(Co)、铜(Cu)、碘(I)、钼(Mo)、铬(Cr)、镍(Ni)、锡(Sn)、硅(Si)、氟(F)、钒(V),其中5种是在1970年前后才被确定的。14种必需元素中锰、锌、硒、铁、碘、铜比较重要。
硒是与衰老现象关系较大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补硒可以加速动物心肌梗塞区细胞的修复。国外的调查还发现,各种癌症死亡率高低与该地区土壤中含硒量成反比关系,补充硒可以减少癌症发病率。
锰在人体内约为10—20毫克,锰参与蛋白质、葡萄糖与脂肪的氧化磷酸化以及其他生化过程,可促高与长寿地区的老年人。
人体内锌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以其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人体缺锌时,可导致至多系统功能紊乱,如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成为侏儒,性器官不发育,伤口不愈合,免疫力低下等。
,
(广西横县纯正蚂蚁粉厂有邮购)
*** *** *** ***
食疗歌
只要对症用得着,各类食品都是药:梨汁饮后化痰瘀,苹果消食营养高。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美容俏。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海带含碘消瘀结,香菇存酶肿瘤消。胡椒驱寒又除湿,大葱姜汤防感冒。大蒜抑制肠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鱼虾猪蹄补乳汁,牛羊猪肝明目好。啤酒(少饮)能降胆固醇,绿豆防暑解毒高。蜂蜜润肺又益寿,葡萄味美人不老。食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花生降醇素中肉,冬瓜消肿又利尿。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猕猴桃。香蕉含钾通大便,禽蛋益智营养高。芹菜能降高血压,萝卜化痰肿气消。生津止渴数乌梅,润肺乌发数核桃。番茄补血驻容颜,健脾补胃食红枣。
㈦ 家里出现好多飞蚂蚁怎么办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消灭飞蚁:
一、使用商品喷雾剂。能用来抵抗所有品种的蚂蚁的杀虫剂产品有很多,任何蚂蚁喷雾剂应该都能有效对抗飞蚁。为了喷洒到正在飞的蚂蚁,应该选用一种能够直接喷射的喷雾剂。
㈧ 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
这道题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为: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被大部分人所承认接受,经过他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影响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自然和人为。
(8)印度的蚂蚁怎么消灭扩展阅读:
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更多例子
1、森林中的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森林中的绵羊(为适应生存,会把毛色变为灰色等不易察觉的颜色);这就叫(自然选择)。
2、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环境中散热)。
3、假如养了一群绵羊,一半白色的,一半黑色的,如果白色的羊毛好卖,会(改良品种,淘汰黑毛绵羊,改养白毛绵羊);这样做的结果是(黑毛绵羊会被淘汰,影响羊群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叫(人工选择)。
㈨ 芒果能不能驱蚂蚁
芒果好像是不可以驱赶蚂蚁的,如果你吃完芒果,然后把芒果核扔在在垃圾桶里,其实你会发现他会长蚂蚁的。
㈩ 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
发现白蚁后的处理方法
大多数白蚁喜欢生活在较潮湿的环境中,枯木材、地板、木门框、墙支柱、篱笆栅栏、天花板、木质墙裙、木壁框等都是它的危害活动的对象,由于白蚁行隐蔽的活动方式,初期危害的外露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住户一般不易发觉,待活动危害至5-7年后,被害处已被白蚁蛀蚀十分严重时,才会出现如蚁路、泥被、分群孔、通气孔、排泄物、巢壁或内置菌圃腔等外露症状,必须仔细观察才易发觉。
而最易被住户直观的症状是白蚁的繁殖分群季节,我国的江淮地区一般在每月的四月中旬至五月下旬这段时间内,一旦天气比较闷热时,成熟的蚁群会产生大量的繁殖蚁进行分群,正常的年份一般每年出现1-2次分飞高峰。而随着气候逐年变暖、园林绿地日趋增加、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和物流人流活动频繁,白蚁活动周期的地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白蚁繁殖分群高峰次数明显增加,2001年度我市就出现高达6次的繁殖分群高峰。
白蚁的分群繁殖是一种自然规律,住户一旦发现自己的家中有分飞的繁殖蚁时,不必惊慌,正确的处置方式将门窗紧闭,清扫一堆后用开水烫死,可防止繁殖蚁飞出后建立新的蚁群。白蚁的灭治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专用的工具和有效的药物,专业技术人员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白蚁的种类和蚁害的程度等对症处置,因此住户要注意保护好现场,切勿乱动白蚁的出飞孔,值得注意的是自行用从社会上购置的杀虫剂是难以有效地消杀隐藏在地下或墙体内蚁巢中大量的白蚁,反而会造成蚁害的扩散蔓延,给有效而彻底地灭治白蚁带来困难。
建筑物防止白蚁危害的措施
在蚁害区域内,对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建筑物,由于在建房时未采取过防蚁药物处理,或早或迟会发生白蚁的危害,这类建筑物防止白蚁危害的措施主要有:首先要创造不利白蚁生存的环境,一般采取通风、透光、干燥等措施来消除室内的潮湿,室内经常要打扫,清除一切能诱集白蚁的垃圾废品,楼梯及阴暗角落不易堆放木柴杂物,室外场地尽量不要堆集枯枝、弃物或建筑木材等;其次要预防白蚁的入侵,特别是在白蚁的繁殖分群季节,采取扑打、灯光诱杀或药物杀灭等方法消灭分飞的有翅繁殖蚁,防止新的蚁群产生,要加强对外地运入的木材、木制品、旧木料和木质包装箱等严格检查,防止白蚁在人为地携带传播中扩散,沿海内河的港口要从严检疫,防止国外的白蚁蚁种传入我国危害;重要的是对建筑发现蚁患后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灭治措施,阻止白蚁继续蔓延扩散侵袭。
白蚁的繁殖是呈几何数速度增长的,一个发育成熟的群体,会产生成千上万头繁殖蚁,5-7年后又会增加至成百上千个新的发育成熟的群体,蚁患不治,会留下数量更多、范围更广、蚁害更严重的后果。
建筑物预防白蚁工程技术措施
建筑物预防白蚁工程技术是根据白蚁种类和保护对象的不同,综合运用生态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滞溜防治法和检疫防治法中的有关方法,创造不利白蚁生存的环境,阻止白蚁的孳生、蔓延、侵袭,提高保护对象抵抗白蚁的能力,使之免遭白蚁的危害。所采取的防蚁技术措施,从建筑物的设计、场地清理和建筑物建筑施工中入手,用较少的投资,换取长时间(15年以上)不发生白蚁危害,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到白蚁对水份的依赖性,尽量考虑把木构件吸收和保持的湿度降到最低限度,增加通风和防潮措施,选用抗蚁性较强的木材或其它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自身预防白蚁的免疫力,这类技术措施主要从屋面、墙体地基、各类变形缝和木构件等的设计中予以考虑;场地清理是进一步断绝场地上遗留的可供白蚁生存的食料,直接消灭旧基础上的白蚁,减少其生存的可能性,这类技术措施主要从对现场调查和检查,清除地下的树根、棺木、朽木等一切废旧木材,做好场地内的排水设施畅通等一系列工作;建筑施工中增加预防白蚁的措施,是一种用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技术,用以弥补设计中存在的预防考虑不足之处,并提供一个能阻止白蚁侵入房屋内部的天然屏障,这类技术措施主要有墙基内外保护圈、室内地坪防蚁毒土层、辅助设施(踏步、台阶、管道井、变形缝等)防蚁毒土层和木构件防蚁药物涂刷等工作。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技术措施是一条保护房屋免受白蚁危害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有效途径,已在全国有蚁害的地区普遍被推广采用。
白蚁的综合利用
白蚁不仅对人类有害,而且对人类也有益,在自然生态规律中,如能抑制有害的一面,利用其有益的一面,势必会提供给人类更丰富的资源。
白蚁本身可供食用,巢内菌圃所滋生的鸡纵菌更是美味佳肴,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有食白蚁或有翅繁殖蚁的习惯,非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把白蚁作为食物的上品;白蚁体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1种营养成份和10多种氨基酸,食用后能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白蚁和其菌圃对治疗咽喉炎、恶疮肿毒和多种风湿病有特效,对抑制和治疗癌症有辅助疗效,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和肝病等有明显的症状减轻作用;用白蚁或菌圃生产出长寿酒、胶囊、口服液等系列保健产品,有防止衰老增强免疫力和延年益寿的功能。
白蚁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消化分解森林地表物(枯萎植物),使之能很快转化为腐殖质,加速分解物质,促进林木生长,加速生态循环;白蚁在土内筑巢、修路、活动,使土壤膨松而肥沃,对土壤结构的理化性质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土栖白蚁在铜矿区的土壤内营生,具有批示该区土壤和岩石含铜状况的实用意义,依据其体内和蚁巢内的含铜量,能有效地找到铜矿的位置。
白蚁肚子里隐藏着生产氢的秘密。氢是替代汽油的理想清洁能源,大自然中许多微生物都能够制造氢。科学家们发现,最有潜力的自然氢生产专家是生活的白蚁肚子内的至少200种不同的细菌。它们悄悄地把白蚁肚内的植物残渣分解,释放出副产品——氢。白蚁取食一张打印纸就可以加工出两公升宝贵的氢气,这些细菌使白蚁成为地球上最高效的氢生产者。
生物酶可以将生物垃圾降解成简单的糖,糖又可以发酵制成乙醇,而乙醇是比汽油更清洁的燃料,有时被用作汽油添加剂。科学家们希望寄生在白蚁肚子里的细菌生物酶,可以帮助他们用普通农业废料(比如碎木屑、剩余纸浆、稻草、玉米秆、甘蔗渣等)批量生产乙醇的方法。
白蚁的肚子是一个经过千万年进化的微型生物工厂,专供废料处理,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白蚁肚子里的液体就是黄金,更是一个能源工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在城市白蚁防治工作中,以往多偏重于白蚁的灭治,其实一旦白蚁造成了危害,纵然施用更多的化学药剂,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经济损失。从长计议,随着城市中各类新建房屋日益增多,对白蚁若不预防控制,依靠单纯的灭治手段,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治标而不治本的防治方法,达不到有效控制城市房屋白蚁危害的目的。
为防患于未然,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白蚁防治工作方针,是一项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功德之事。从预防白蚁工程所收取的费用与实际建房投资相比较,或者与蚁害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相比较,则更加微弱了。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对新建房屋采取预防白蚁控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降低房屋的维修费用,确保国家财产和住户使用安全,节约资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了第72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城市白蚁防治工作,强化对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控制白蚁危害,彻底消除隐形公害的隐患,保证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是有办法控制和逐步降低减少白蚁的危害,预防白蚁的工程技术正向传统的观念挑战,运用科学治理的先进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推动我国的白蚁防治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
白蚁“飞光了”、“没有了”,为什么还要灭治白蚁?
我们的防治工人在防治白蚁中常常会听到有白蚁的住户的这样的质问。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住户,其实是对白蚁不了解的原因。然而,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白蚁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说起。
首先,是白蚁的群居特性。在这一点上,白蚁很象那些蚂蚁和蜜蜂。无论是白蚁、蜜蜂还是蚂蚁都不是单居独行的,而是一群同类虫子居住在一个巢里。我们将居住生活在一个巢居里的群白蚁称为一个白蚁群体。一个白蚁群体包括至少十百头白蚁,多的则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上百万头白蚁聚居于一个白蚁群体里。
白蚁的社群性是它的又一个重要生物特性。也就是说,每一个白蚁群体就好像是一个“白蚁社会”,一个“白蚁王国”一样。所以,白蚁同蜜蜂、蚂蚁等群栖昆虫都被称为“社会性昆虫”。在这些社会性昆虫中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性。一个白蚁群体中有白蚁王和白蚁后,是群体中唯一的一类有生殖能力的白蚁个体。它们是白蚁群体的核心,专司生育繁殖的职能,就象一个机体的生殖器官一样。在白蚁群体里,它们养尊处优,专门居住在白蚁巢居中的“王宫”里,由许多的白蚁工蚁饲以经过精加工的食物,并有白蚁兵蚁保卫着它们。白蚁群体里还有白蚁工蚁和兵蚁。前者是白蚁群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白蚁个体,它们担负着白蚁巢的修建、扩建,开筑白蚁通路,四出寻觅食物、取食、供养白蚁王、后、白蚁兵蚁及其他未成熟的幼白蚁和白蚁若虫、照料白蚁后产下的粒粒白蚁卵、哺育刚孵化出的幼白蚁等等各种职责。这一类白蚁个体才是造成危害的真正元兇,也是白蚁防治中必须消灭的主要对象。而后者,白蚁兵蚁则转死保卫白蚁群体的安全,维护白蚁群体中正常的生活秩序,抗御外来入侵者侵入白蚁群体等等,通常只白蚁群体中数量较少,通常不足5%。者连累白蚁个体虽然为数众多,但都没有生育繁殖能力的“无性个体”,又是永不长翅的“无翅个体”,所以永不出飞。
白蚁群体中还有许多未成熟的个体。这些未成熟个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翅芽的幼白蚁,它们生育成长后,最终可成为白蚁工蚁或白蚁兵蚁这两类无生殖能力,无翅的在白蚁群体中终老一生的个体;另一类则是背上长有翅芽的白蚁若虫,它们最终会发育成为有生殖能力的长翅成虫,当它们完全成熟时,体色还会变深,或成黑褐色,或褐黄色等,这颜色随种类不同而有差别。然后聚集一起等待一年一度的纷飞繁殖季节中适宜的气候条件中在一定的时间里离巢出飞。它们的出飞是为了白蚁种类的繁衍,它们是白蚁新群体的创建者。这些长翅成虫经过短暂的空中飞行,后纷飞落地,脱去背上的翅,然后开始雌雄两性间的求偶配对,寻觅适宜的建巢场所,创建它们的婚室,然后隐藏到里面去进行交配繁殖。这类长翅成虫离巢出飞时数量很多,有时能爬满大半个墙壁,使墙面顿时一片乌黑;落地脱翅后,地上常常遗下一大片脱落的白蚁翅。然而,对它们离开的那个白蚁群体来说,它们并不是全部而只是10%左右的小部分。出飞后,由于许多天敌的捕食,人们的扑打,或无法找到合适的建巢地而最后的成活率却极低。所以,它们并不是我们防治的主要对象,因为它们飞走了,白蚁群体中为数众多的白蚁工蚁还在继续进行危害,白蚁王、后,还在继续不断的交配产卵,第二年,第三年……,每年都会在那个相对固定的季节和时间里出飞大群大群的长翅成虫来。所以,我们说:白蚁的长翅成虫飞走了,白蚁并没有“光”,白蚁群体还在,白蚁的危害还在继续,所以还要作进一步的检查灭治。
之所以让人们产生白蚁“飞光了”,白蚁“没有了”的错觉的另一个原因,还有白蚁出飞只有一年一度及白蚁活动的隐蔽的特点。白蚁出飞的一年一度是与白蚁长翅成虫的产生周期性和它们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有关。另外,白蚁长翅成虫出飞对温度、湿度和气压的特殊要求有密切的关系。经过一些时日的出飞,白蚁巢群内发育完全成熟的长翅成虫已经全部离开巢群,在当年不再会发生这样的大规模的白蚁出飞了,另外,由于白蚁个体生理上的原因之一是虫体的体壁柔软,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极易使体内水迅速蒸发而脱水,危及生存;白蚁的工蚁和兵蚁都是没有眼的盲者,它们在无保卫的状态下极易遭到其它动物的攻击和捕食,而具有畏惧光的特性。因此,造成了它们活动的隐蔽性。它们不仅将巢居建造于十分隐蔽的地方,而且白蚁活动时也总是把自己隐蔽起来,或藏身于木材内部,泥土中间,即使必经到表面来时,也是边筑可以赖以藏身的白蚁道边在里面活动、行进或取食。因此,这些白色的白蚁工、兵蚁就很少能被人们见到了。我们在进行防治中,也是要根据白蚁活动时暴露出的种种蛛丝马迹,同时结合掌握的白蚁常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才能发现白蚁,对它进行防治。
我想,通过这样的解释,也许就会比较清楚为什么白蚁飞过之后还要进行灭治的道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