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边境冲突印度怎么负责

边境冲突印度怎么负责

发布时间:2022-08-19 14:59:41

⑴ 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的边境冲突是什么原因又是怎样一个过程和结局

印度政府继承与扩大英帝的衣钵,挑起边境冲突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脑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自卫反击作战的经过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
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
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
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脑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自卫反击作战的经过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
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
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

⑵ 印度的学者怎样对中印边界

关于"麦克马洪线"的实物文本,据我所知,国内的正式出版物仅见于地图出版社60年代初(原书的版权中未标明出版时间)出版的一本《中印边界问题参考地图》中。尽管这件照片制版的文本辩读起来比较吃力,但它的大体走向依然是十分清晰的。
1914年出笼的"麦克马洪线"以及历时8个月的"西姆拉会议"是英国殖民者进行的一次极其诡异,阴险和无耻的分离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的一次勾当。连西方学者都认为:"西姆拉会议本身就是一篇故事,其外交手腕,强权政治和间谍活动,都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表演"。(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版)
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的"西姆拉会议"是以中国代表陈贻范为一方,西藏代表司伦夏扎为一方,英印政府外务大臣麦克马洪以"调停人"为幌子进行的。会议开始的议题以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为中心,最后划定内外藏分界,外藏为金沙江以西地区,境内由西藏地方政府管理。约文规定,中英政府承认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并承认外藏的自治权。1914年4月27日,英藏代表在草约上先行签字后强迫中央政府代表签字。陈贻范迫于压力在草约和交换文书及所附地图上签字,但在草签前他声明,草签与正式签字是两回事,正式签字"必须奉有训令然后可行","如政府不认,尚可作废",这一点英方亦表示接受。28日,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即复电"政府不能承认,应即声明取消"。在7月3日的正式签字会议上,陈贻范拒绝签约,7月3日、7日,中国驻英公使两次照会英国政府,"并不能承认未经中国政府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似的文牍。"

1913年5月至11月,英国情报军官F·M贝利上尉受命于麦克马洪,伪装成探险旅行者,秘密潜入西藏进行勘测调查。贝利回到印度时,西姆拉会议正在进行,麦克马洪发电要他"尽快到西姆拉来",在一个英国上尉偷窥的基础上,再加上麦克马洪的精心炮制,"麦克马洪线"在西姆拉会议中秘密出笼了。
在包括印度地图在内的上世纪上半叶的各种地图中,中印之间的边界大体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在这条传统习惯线北侧地区长期以来归中国行政管辖。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区划图"中,中印边界东段的画法与中国的图一致。1929年大英网络全书(第14版)中中国全图的中印边界东段部分与中国出版的图一致。而麦克马洪线把"边界"向北推移了大约100公里,大体沿喜马拉雅山脊线走向,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英属印度。这条线因为没有正式签约,既不具有国际法的效力,也理所当然的被中国政府所拒绝。

尽管尼赫鲁1958年据此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但是就在尼赫鲁自己着作的附图中,对这段边界的表示也并未支持这种要求。在尼赫鲁所着《印度的发现》1951年第三版插图中,有"1945年的英属印度领土及各土邦"一图,图中所示不丹以东的中印边界同中国地图完全一致!

1950年印度测量局出版的"印度地图"中,在中印边界东段出现了以"未定界"表示的麦克马洪线。到1956年印度测量局出版的"印度政治地图"中,"未定界"却变成已定界了!

这种在没有双边约定的情况下,单方面更改边界并提出领土要求的作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是十分罕见的。有鉴于此,在1962年中印边界军事冲突发生的同时(11月15日),周恩来写信给亚非各国领导人,信中就中印边界问题附有11张参考地图,其中就包括"麦克马洪线"原图,根据原图,引起1962年冲突的东段扯冬地区明确地位于麦线以北,这说明挑起当时冲突的责任完全在印度一方。4,1962年战争的缘起
众所周知,1962年10月至11月,在中印边界全线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场战争中方命名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四十年来,有关这场战争的文献历历可数,从地图收藏的角度,笔者亦通过各种途径,收有一些描述战场态势的地图。

⑶ 中印边界争端的领土侵占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英国殖民当局和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开始蚕食中印边境东段藏南地区。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独立后的尼赫鲁政府全盘继承了英国殖民政权的遗产,包括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和扩张政策,在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扩张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950年初,印度军队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1949年后,新中国继续不承认麦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当时执行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因此不得不慎重对待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领土问题上采取克制和忍耐的态度。具体说就是外交上保持沉默,军事上没采取任何措施。但这种忍耐进一步助长了印度政府的气焰,印度政府在中印边界西段也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中印西段边界情况与东段不同。“麦线”尽管非法,但它毕竟是一条在地图上画出来的“边界线”;而在西段,就连这样一条“边界线”也没有,只有一条“习惯线”。习惯线以北历来由中国政府管辖,印度在1957年从一份中国画报上看到中国在该地区修筑了新藏公路,于1958年9月向阿克赛钦地区派了一支侦察队,但随即便理所当然地被中国政府“递解”出境。1958年10月18日,印度政府向我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声称新藏公路通过的土地(即阿克赛钦地区)“若干世纪以来就是印度拉达克地区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对此予以断然拒绝。
印度政府视中国政府的克制忍让为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在东线,印度政府以勘界为名,跨过“麦线”进一步蚕食我国领土。在西线,开始派军队进入我国领土。两国军队在1959年8月25日爆发了第一次边界冲突,即东线的朗久事件;同年10月下旬在西线又发生了空喀山口事件,揭开了双方军事对峙的序幕。
1960年,印度政府开始推行“前进政策”,派巡逻队搜索中国“占领”地区,在不进攻中国阵地的情况下,插入中国据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堵住中国人向前推进的路线。在西段,向印度主张线尽可能地推进,在边境地区设立哨所,把阿克赛钦地区“实际上”变为印度领土;在东段,把哨所推进到“麦线”,对整个边境地区加以有效占领。
中国政府为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一揽子外交解决的方案,在两国总理最后一次谈判中由周恩来向印度方面提出。
这个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中国认为边界问题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虽然中国受到很大损害,但这并非是印度人民的错,不应该由独立后的印度负责。中国政府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对于边界现状,中国政府准备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它。这个所谓的“现实主义态度”,是准备以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实际效力(确认印度对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的占领)换取印度不再对阿克赛钦提出领土要求。另外,中国政府建议,作为一种临时性措施,双方应暂时维持边界现状。这是我国政府在那个年代典型的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中印两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中印两国人民不要上帝国主义的当,应当互谅互让解决边界争端。
但习惯于按西方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思维的尼赫鲁拒绝了中国这一巨大让步性的方案,继续推行“前进政策”。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⑷ 印度为什么出现大规模抗议呢

新德里冬天的寒冷没能阻止印度农民抗议的激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郊区,越来越多的印度农民在此集中,抗议政府今年通过的三大农业改革法案。

这些农民大都来自印度的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等。这些地区都是印度主要的农业产区,也是印度农业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从2020年11月下旬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坐着马车、甚至徒步,向首都新德里进军。农民预期他们关心的问题不会得到快速解决,出发时就准备好持久抗争:干粮、炊具、帐篷、被褥等,随身携带。在抗议的间歇,这些农民会就地生火做饭,晚上就睡在拖拉机上,或者蜷缩在简陋的帐篷中,条件相当简陋。但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这些困难也就无所谓了。

印度农民如此大规模的抗议,要做到中规中矩,不越雷池,几乎是不可能的。为引起政府的注意,这些农民已经数次试图进入首都新德里,频繁与当地警察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据印度媒体报道,在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中,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寒冷、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已有数十位农民丧生。

但抗议的农民没有因有人伤亡而退缩。“我们不会回去,除非政府撤销改革法案。”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说。

(在孟买举行的农民抗议集会)

为减少此次抗议事件的影响,印度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和农民代表进行了至少10轮会谈,但尚未取得结果。最新进展显示,2021年1月,印度政府表示,可以暂缓农业改革法案实施18个月,但前提是农民代表必须和政府就法案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印度政府总理莫迪2020年9月份在农业改革法案通过时,曾表示,这是印度农业产业发展的“分水岭”,对于国家向前发展是“历史性和必要的”。但农民代表对此不认同。“这事关我们农民的利益,政府为啥就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推出这些改革法案?”

尽管印度农民抗议运动已经历时两个月,尚未没有看到平息迹象。而印度的其他一些农业产区的农民也开始对北方农民的抗议进行声援。2020年12月份,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的农民分别在孟买等城市进行集会,呼应首都新德里的农民抗议运动。

⑸ 如何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因未实际勘测,此数据只是大 东线边界概数据,也有资料说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

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在北京举行第14次会晤。在会晤之前,印度军方却接连作出不利于两国友好的举动:除在中印边境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的藏南地区)组建一支5000人侦察兵部队外,22日,印军宣布再向中印边境新增派两个山地师,且公然宣称这两个师是为了“拱卫”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上一次中印边界问题谈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举行的,双方同意继续推进对话的框架。中国与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边界问题谈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别签署了维护中印两国边境安全与稳定的相关协议;2003年,两国领导人指定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进行中印边界划定工作的谈判准备;2005年,中印两国签署了边界划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东线争端及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中印边境东段争端,是传统习惯线与麦克马洪线之争。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以此线作为边界,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而麦克马洪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将藏南土地划归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

西线争端及约翰逊线的由来

西线边境争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归属之争。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里高原环绕的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属于中国,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议中国通过阿克赛钦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国政府并不知道印度对这里有领土要求。

印度的依据是所谓约翰逊线。19世纪60年代,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曾到新疆作探险旅行,此人把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因此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进英印的属地,将中印分界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对于这条约翰逊线,英国政府并未知会清朝政府,历代中国政府包括新中国并不知道此事,更谈不上承认了 。

⑹ 中印边境冲突真实原因及背景,附印度究竟咋回事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历时1个月,我军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进到了非法的“麦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作战中,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希尔?辛格准将,总计歼灭侵印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坦克10辆,汽车400辆各种枪6300余支(挺),及其它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在反击作战中,我军共伤亡2400余人。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我边防部队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驱逐了入侵的印军,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打击了当时印度扩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大扬了国威军威。

⑺ 边境突然传出巨响,印军机接连被击落,印方如何回应

边境突然传出巨响,印军机接连被击落,印方是这样回应的,会不断扩充兵力,大量的购买先进武器,并不打算缓和边境冲突。不得不说,印度如今在和平的路上是越走越远了,印度几乎和所有的边境国家都有争端。而且,印度属于实力不强,却硬要和边境国一较高下的类型。如今,印度士兵在高地因为严寒而被动撤退,印度的军机在巴基斯坦境内被击落。种种迹象表明印度的军力不容乐观,就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还是抱着幻想,声称要大量购置武器。

任何国家的领土和主权都是不容侵犯的,还是不要肆意妄为的好,和平才是主旋律,共赢发展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⑻ 中印战争后印度向中国赔偿了战争赔款吗

只是一场边境冲突,没有谁承认战败,不会有赔款这么耻辱的让步。

一场边境的冲突,中国稳定了西藏,印度,没什么损失。本来偷了他们大把的车子都归还了,只是维护了主权,得到了尊严。中国赢了,但是失去了土地,印度输了,但实际控制着那里的土地。如果当年不离开藏南,那么四十年的时间足以使这个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着名的绞肉机之一。其后果不仅是中印双方两败俱伤,而且很可能使西方和俄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使印度成为反华势力对华战略的前驱,致使中国面临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

⑼ 中印边界争端最优解决方案

一、教训印度

如果想给印度一个教训,事情的结果是明摆着,因为中方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但无论如何,谁也不愿意真走到战争那一步。应对疫情、拯救国民生命,应是印度的当务之急。

二、和谈

那么和谈呢?中方已经明确表示,要求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和谈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也强调,双方应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中印边界特别代表会晤机制、边防部队会晤机制等既有渠道,就妥处边境事态加强沟通协调。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态度,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在事涉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别再搞这种耍无赖的小把戏。

(9)边境冲突印度怎么负责扩展阅读:

延伸阅读

9月14日中印外长在莫斯科签订五点解决分歧方法时刻,莫迪却对当前的中印边境对峙发表了最新讲话,他在讲话中呼吁印度议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支持正在前线部署的印度军队,莫迪表示国家将与前线士兵共进退。16日,外国记者质问中印外交部发言人,为何中印外长答应解决分歧,中印边境军队却没有分离?

1962年中印战争就是10月打的,越往后,中印越紧张,越可能冲突。中印之间经过2017年洞朗对峙,2020年边境斗争,双方和平的基石已经失去了,印度此时撤军就算中国不“击其惰归”,民粹主义印度国内,莫迪也无法交代。再晚一些撤军,印度那糟糕的后方交通,应该会损失不少生命的。

据说班公湖第四指,中国已经建好永久营地,印度必须留下一些军人与中国做伴,否则来年2月,未定国界,中国一定会前出一定距离,这是印度不可接受的现实。

⑽ 中印边境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
和解: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印度外长向北京带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个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访问中国,这是即20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访问印度后第一次两国之间的高层访问。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

阅读全文

与边境冲突印度怎么负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浏览:463
意大利图片验证码怎么输入 浏览:473
印度有哪些药品是正品 浏览:184
印尼开斋节都干什么 浏览:458
拜登为什么打伊朗 浏览:34
英国死亡人员有多少 浏览:386
印尼生肖烟多少钱一包 浏览:382
10万伊朗币多少钱 浏览:902
在印度说元气周期爆棚是什么意思 浏览:205
意大利妹子教你怎么学习中文 浏览:400
越南留学生签证怎么办理 浏览:736
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哪个小镇 浏览:517
在越南投资有什么优惠 浏览:877
印度人做鸡心怎么做 浏览:490
如何做英国的饼 浏览:317
越南约会吃什么 浏览:148
印度收视率为什么那么高 浏览:462
伊朗的波斯人信什么教 浏览:884
印尼怎么打入中国移动 浏览:927
印尼大叶紫檀多少钱一克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