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有多少豹子
豹子是动物中相当成功的猎手。它坚守着自己的领地。是,近年来由于非法偷猎的结果,豹子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从沙漠到雨林,从平原到高原,豹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生存。它没有什么奢求,只需猎物和水。今天,豹子仍然分布在从非洲到东方的广阔区域内。在亚洲,豹子被人类逼得节节败退。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相当数量的豹子。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它们的足迹。在印度的地方。这个国家公园是印度次大陆上仅存的几个没有遭到破坏的野生环境之一。
100万年的进化过程,造就了这种几乎完美的食肉动物。
豹子喜欢夜间活动。在月光下,豹子肚皮下那一条白色的轮廓线显得格外清晰,就是这条线,经常使它的进攻计划受挫。在阳光下,豹子身上的斑点和玫瑰花形图案形成了一层华丽的伪装层。阳光透过森林,洒在它金色的皮毛上。如果此时它站立不动。既使在几米之外,也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豹子全身只有两处没有保护色:一处是尾巴下面,另一处是耳朵后面,这些白色斑纹使小豹子夜间森林中行走时能够跟上它的父母。
豹子有一种相当奇特的习惯,它总是把猎物拖上一棵树,把它悬挂在树枝上。由此,那棵树就成了豹子的食品贮藏室。豹子可以在它想进食的任何时候,回来享受它的猎物。高悬在树上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它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的偷窃。狮子和猎豹只是偶然爬到树枝上,为的是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而只有豹子是唯一把树作为家的大型猫科动物。豹子最常吃的猎物是羚羊和鸟。
一只雌豹重约50多公斤,雄豹比它重十几公斤。但是它们力大无比,豹子可以把一只比自身体重一倍的猎物爬到树上去。除了人之外,成年的豹子所向无敌。
豹子约有24个品种。各种豹子的差别不大,只是轮廓线和皮毛的颜色稍有差别。每一只豹子的斑点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图案。
豹子每隔20米就离开巡视的原路到树林中去施放些气味。这样孤独的动物竟然也如此强烈地需要与自己的同伴保持联系,真是令人惊异。气味标志着领地界限,警告其它的同伴认清它的活动领域,当然,其中也有求偶和交配的成份。
豹子有两种进攻方式。有时它们伏在树上等待猎物。这种方式有两点益处,猎物很少注意到来自上方的危险;居高临下,豹子的气味随风飘散,不易被对方发现。但也有不利之处,首先是豹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猎物是否站在树下或从树下通过。其次是树上有不少吵闹的灰猴,它们发出的尖叫声破坏了豹子的捕猎计划。斑点鹿会对猴子的报警迅速的作出反应,并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向邻近的动物报警。
另外一种是偷袭。在猎物数目较多的情况下,豹子就以偷袭的方式进行捕食。豹子的偷袭本领非常出色。每当看到猎物以后,豹子就一点一点向前靠近,几乎一点声响也没有,因为豹子的爪子上有柔软的肉垫和尖利的爪甲。在到达有利的地形之后,再猛扑上去。然后找一块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地方把猎物隐藏起来,从容地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豹子的皮毛是一层天然的保护色,当它埋伏在树林中,身上的斑点和树荫、树叶混为一体。没有两只豹子的花斑是相同的。由于豹子奔跑时缺乏速度和耐力,因此,它总是愿意呆在密林深处狩猎。利用树叶作伪装,豹子就能够完全融化在背景中而不被猎物发现。豹子的捕猎对象大都是在黎明和黄昏时出来活动。只有偶然的机会,豹才会在白天捉到猎物。
豹子很会调整自己,一躺下就是很长的时间,这并不是说豹子只在饥饿时才出来捕猎。即使它们刚刚饱餐一顿,随意猎杀一番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更多时候,在它不饥不渴的情况下,豹子总是用一种只有猫科动物才具有的悠闲方式来消磨时光。像所有的食肉动物一样,豹子从不轻易地消耗体力。
B. 印度豹子数量4年增长逾60%,它们的生活作息是怎样的
印度环境部长普拉卡什·贾瓦德卡尔21日宣布,2014年至2018年,印度豹子数量将增加60%以上。贾瓦德卡尔在发布2018年印度豹状况报告时说,截至2018年,印度共有12852只豹子,比2014年估计的7910只增加了60%以上。报告显示,中央邦、卡纳塔克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拥有前三大豹群,分别为3421只、1783只和1690只。豹子生活在山林、丘陵灌木、沙漠草原等环境中,从平原到高山,海拔3600米。
在人们的观念中,豹子经常伤害牲畜,甚至会吃掉人。它们是真正有害的动物。人们经常以杀人为名杀死豹子。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它们仍然被认为是有害动物,不能列入保护动物名单。上世纪80年代末,报纸上曾有报道说,村民为了杀人杀了恶豹。因此,豹的数量急剧减少。其实,豹子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当他们遇到人时,他们大多会面对面。几分钟后,只要人们不动、不跑、不叫,豹子就会自动躲开,进入密林。只有当豹子太多,食物短缺时,它们才能靠近村庄,伤害牲畜。当豹子数量急剧减少时,给农业带来更大危害的野猪等动物数量就会增加,因此豹子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C. 为什么在非洲生活的豹会叫印度豹,花豹叫美洲豹
一、正名
1. 首先,非洲不可能有美洲豹,除非是在某个国家的动物园里,因为美洲豹是美洲独有的,美洲豹也叫美洲虎,是另一种动物,英文Jaguar。和常见的豹很像,但尾巴尖上一小部分有环状花纹(像虎尾),身上的圆形花纹中有黑点。
2. 其次,猫科 -> 豹属的动物分五种:1.虎、2.狮子、3.美洲豹、4.雪豹、5.豹.
Leopard准确应翻译为豹、花豹、金钱豹,分布于亚洲和非洲。非洲豹和印度花豹都属于豹,没有啥区别,豹和美洲豹是同属于豹属的不同种,但猎豹属于猎豹属,与豹的血缘关系就相去甚远了。
3. 再次,在非洲和印度都有猎豹,两者在外形上稍有不同,但都属于猫科->猎豹亚科->猎豹属->猎豹种,
4. cheetah译作印度豹,而印度豹这个词应该是专指在印度的猎豹亚种,由于发现并主要生活于印度,故名。印度豹与非洲的猎豹无关,不要被动物世界误导了
5. 区分三者最简单的办法是斑纹,猎豹是点状斑,花豹是圈状斑,美洲豹是圈中带点的斑。
二、动物学类别
3. 中文学名:花豹
拉丁学名:Panthera pars
英文名称:Leopard
别 称:豹子,金钱豹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动物学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食肉目
【亚目】裂脚亚目
【科】猫科
【亚科】豹亚科
【属】豹属
【种】花豹
【亚种】9亚种
三、物种简介
1. 印度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中文别名:猎豹(仅指生活在亚洲的猎豹亚种)体长:1-1.5米,体重:35-72公斤,是猫科动物的一种,也是猎豹属下唯一的物种,现在主要分布在非洲与西亚。同其它猫科动物不同,依靠速度来捕猎,而非偷袭或群体攻击。是陆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驰的猎豹,时速可以超过110公里,相当于百米世界冠军的三倍快。猎豹不仅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也是猫科动物成员中历史最久,最独特和特异化的品种。主要分布于西亚、非洲。
印度豹长腿、细腰、嘴在脸部并不突出,小而精致,两眼平行向前,捕猎时可聚焦猎物。印度豹看起来更像是身材大些的猫,并不攻击人类,它们不像美洲豹一样能用牙齿咬穿猎物的脖子。它们虽然进化成一种快速高效的猎手,然而和其他像狮子这一类更强大的猫科动物相比,它们是相对比较弱小的食肉动物。
印度豹在猫科中,属于猎豹亚科,有单独的亚科、属、种。不像归类上花豹和美洲豹等之间有密切关系,它们与印度豹仅同为猫科。而花豹,虎,狮,美洲豹等归类为豹亚科,豹属。
它们喜欢较高的地方,如行至小山丘顶或树上可以观看猎物。它们不适合生活于树木或灌木丛较多的地方,否则它们无法使用独特的奔驰猎捕。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里,除了伊朗和巴基斯坦还生活着少数印度豹以外,亚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已经没有了印度豹的踪迹。生活在非洲的印度豹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在非洲西南岸的纳米比亚现在生活着世界上最多野生印度豹。不幸的是,牧场主也把印度豹视为害兽,印度豹已从80年代的6000多只下降到现在的3000多只。
2. 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又叫美洲虎(又称美洲虎)美洲豹,猫科中的全能冠军。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外型像豹,但比豹大得多,为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体重90—190千克,咬力可达900磅。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
美洲豹一般居住于热带雨林,可以捕食鳄鱼等动物,身手十分矫健,美洲豹集合了猫科动物的所有优点,猫科中名副其实的全能冠军,具有虎、狮的力量,又有豹、猫的灵敏,特别是其咬合力和犬齿在猫科中最强,使猎物毙命的效率最高,喜欢直接洞穿猎物的头盖骨是其一大特点。野外寿命约18年。,人工饲养达20多年。
3. 花豹(学名:Panthera pars)是大型肉食性动物,体形似虎,但明显较小;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缩。
生活于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环境,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固定;食物缺乏时,则游荡数十公里觅食。守卫自己较固定的领域,雄性的领域比雌性者大。捕食各种有蹄类动物,也捕食猴、兔、鼠类、鸟类和鱼类,秋季也采食甜味的浆果。食物缺乏时,也于夜晚潜入村屯盗食家禽家畜。
分布非常广泛,跨越亚洲、非洲的许多地区,从喜马拉雅山脉到撒哈拉大沙漠都有存在。
D. 侄子问我为什么秦朝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老虎、狮子、猎豹非常多,如何回答比较通俗易懂
当时人少,森林多,这种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大,食物广泛,自然多
实际上直到60年代,国内很多地方还要狼,老虎和豹子
也就是日后随着城市化,森林没有了,这些动物也没有了
E. 同样是豹子,为什么印度豹子伤人我国豹子却怕人
印度的豹更为常见。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流浪狗最多的国家,全球约有3亿只流浪狗,印度垄断了3千万只。孟买的街道上到处都有流浪狗,它们成群向人们乞讨食物,到了晚上,这些流浪狗就会成为豹子的食物,豹子经常趁黑夜进入城市边缘捕捉流浪狗。在印度,豹子捕食家禽的事情很常见。豹子受伤的事件也频繁。中央局又发生了豹子受伤事件,一只豹子逃离保护区后进入居民区咬了5人,从这里来看,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印度的豹子经常伤人,我们中国的豹子几乎没有伤人的现象。
与猛兽搏斗历来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在我国也有武松塔号的传说,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和猛兽的实力差距太大。别说高拉夫能战胜金豹,光是美成体可能就够我们喝一壶了。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名壮汉在山区跑步时袭击了一只亚成年美洲狮,最终美洲狮被勒死,但该成年男子也重伤住院。如果没有现代医疗,我相信这场斗争的结局是同归于尽。
F. 印度豹有什么特征
印度豹属于猎豹的亚种,奔跑时速可达每小时60英里。印度豹在大猫中体形较小,它健壮的身体、壮阔的胸瞠、纤细的腰部,使它看上去仍然具有猎豹一样完美的外形。它拥有看来较小的头脑,短嘴,也有对高视力的眼睛,宽鼻,小巧的圆耳。印度豹的黄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实心圆,而花豹的斑点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美洲豹则是空心圆内还有个小圆点。印度豹也有少数发生毛皮突变,有着更大、更密集的斑点,被称为“帝王印度豹”。
G. 印度豹子数量4年增长逾60%,保护动物的目的是什么
2014年至2018年,印度全国豹子数量增长60%以上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热议。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动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很大的压缩。很多的动物濒临灭绝,也有一些动物已经在这个星球上永远的消失了。这确实是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毕竟人类和动物对于地球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动物,地球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类也必将会灭绝。
我们之所以保护动物,首先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圈。地球上的人类、动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破坏地球的生态;其次,为了地区上生物的多样性。正是由于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其他生物,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这样丰富多彩,人们也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没有了动物,也就少了乐趣;最后,遵从自然规律。无论是谁都需要遵从自然规律,我们对动物的保护就是遵从自然规律的一个表现,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不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人类必须遵守自然规律。而动物就是自然规律中非常必要的一环。保护动物也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保护动物,那么终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你觉得保护动物有意义吗?
H. 老虎、豹子下山,被捕食的为何都是狗
因为老虎和豹子喜欢捕食有蹄类动物,事实上东北虎下山之后,最主要的不是对象还是牛羊等动物,但是因为牛羊被看管的比较牢,而相对狗就比较自由,当老虎豹子来了之后,狗依靠强大的嗅觉,第一时间发现老虎豹子,就会对其吠叫,老虎豹子也会对它进行攻击
I. 都是猫科动物,怎么猎豹会比家猫大那么多的呢
为什么猫科动物中的大多数体型都比较大,而猫咪的体型小呢?比如以捕食羚羊为主的猎豹,便与平日里捉鼠吃鱼的猫咪一点也不像,它们不都是猫科动物吗?没错,猫和猎豹的确都是猫科动物,但也有“大猫”和“小猫”之分。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猫科动物所属的亚科来大体感知其体型大小,比如:豹亚科的猫科动物,往往都拥有较大的体型;而那些爪子伸缩自如的猫亚科动物,其体型则通常都会偏小一些。而猎豹又与其他猫科动物存在明显的不同点,它们不仅爪子不能伸缩,还会发出吼声,这些方面表现得反而跟犬科有较大相似度。
夜行能力强、且锋利的爪子收缩自如、以及习惯以伏击的方式攻击目标物体,大概是所有猫都拥有的相同点。由于猫的种类繁多,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人,都会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家猫和野猫。而对宠物猫有所涉猎的人应该都知道,即便是家猫这个群体中的猫就有很多品种,比如:加菲、英短、无毛猫等。
以目前的化石研究结果来看,猫科动物现存的两个亚科,其共同祖先应该都是从“始猫”演化而来的假猫。距今大约三千万年左右时间的渐新世,则是第一种猫科动物在地球上活动的大概时间,而现在跟大家生活接触更紧密的家猫,则大约是在千年之前才逐渐繁衍开来。
简单来说,目前地球上已知现存的这36种猫科动物,它们都拥有距今大约一千八百万年、且始于亚洲的共同祖先。其中“豹属”和 “猫属”分别是其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种群,而美洲虎、狮子和老虎之间的关系又最为密切。而狮、虎和豹这些被大家视为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它们其实都跟大家在家里饲养的家猫是同族兄弟。
J. 印度豹的种群现状
在以前,拥有印度豹的毛皮被视为地位象征。而现今,则将复育印度豹列为重要的生态保育计划,包括动物园在内。因印度豹的侵略性较其他大型猫科动物来得小,甚至有时幼豹还被当成宠物贩售。这是个非法的交易行为,因国际会议上已禁止个人饲养野生动物,或濒临绝种的动物。
在以前,农人常会认为印度豹会猎食他们的牲畜而将它们猎杀。而在现代的许多战役后,已试图让农人们去保护印度豹。
由于幼印度豹的基因因素,以及食肉动物的猎捕,如狮子与鬣狗,它们的死亡率相当高。且生物学家也证明现今印度豹的近亲交配是相当严重的,且此现象已至少持续了1万年,两只相隔几千里远的印度豹,它们的基因可说是毫无变化,这在动物界是非常不利于生存的。
印度豹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现状表中是属于易危的 (在非洲的状况是易危,而在亚洲已在极危)。记录于美国生态学学会——CITES(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附录一的归类为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