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

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

发布时间:2022-08-21 01:55:32

㈠ 古代印度怎么表示小数

国际通用的数字(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就是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逗零地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逗0地。逗0地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十分重大。 拉丁的数字(Numeral)1 unus2 o 3 tres, tria5 quinque 6 sex 7 septem 8 octo 9 novem 10 decem
编辑于 2020-03-17
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数学_父母别着急_学习这位家长的做法
值得一看的数学相关信息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就选学大教育十九年辅导经验,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中国教育行业口碑好的机构!学大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将永远视教育质量为生命,帮助孩子考上理想学校找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上学大网!!
m.xueda.com广告 
学前班数学题大全_高效学习_免费试听

值得一看的学前班相关信息推荐
学前班数学题大全个性辅导,优质师资,完善教研体系,学前班数学题大全品质保障,高性价比,让成绩快速提升!
m.dianping.com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表示小数点 有哪些国家
用逗号表示小数点的国家有法国,德国和巴西等。不同地区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小数点。 国际上使用阿拉伯数字主要的两个小数点符号为“句点”和“逗号”。汉语地区和大多的英语地区都使用“句点”,但是大多的其他欧洲国家和其前殖民地都使用“逗号”。由于小数点符号的习俗影响其他数字分位符号的选择,如千分位符号,所以这条目也覆盖其它数字分位符号的话题。 (1)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号包括破折号、 括号、省略号、书名号、 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 顿号、 逗号、分号、句号、 问号、 叹号及 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需要注意的是,问号和叹号也兼属标号:就其表示句末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其表示句子语气而言,是标号。 标点符号介绍: 1、逗号(,):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2、分号(;):一句话中间的并列分句的停顿。位置:同“ 逗号”。 3、顿号(、):一句话中间的词或短语的停顿。位置:同“ 逗号”。 4、冒号: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用在总起用句后面,表示提示下文。用在总结句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位置:同“ 逗号”。 5、句号:陈述句或语气较缓慢的祈使句完了之后的停顿。位置:同“ 逗号”。
6赞·16,123浏览2020-01-28
中国古代怎么表示小数
我国是最先提出使用小数的国家。早在公元3世纪(约260年),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旳部分称为微数,即小数的前身。 最早提出小数的名称的,是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约生活于公元13至14世纪)。
21赞·435浏览2019-08-27
古代怎么表达小数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 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在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经典科学着作都是采用六十进制,因此十进制小数的概念迟迟没有发展起来。15世纪中亚地区的阿尔卡西(?~1429)是中国以外第一个应用小数的人。欧洲数学家直到16世纪才开始考虑小数,其中较突出的是荷兰人斯蒂文(1548~1620),他在《论十进制》(1583年)一书中明确表示法。例如把5.714记为:5◎7①1②4③或5,7'1''4'''。而第一个把小数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37~1612),他在《星盘》(1593年)一书中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的分界符。 而中国比欧洲早采用了小数三百多年。
78赞·3,180浏览2017-09-16
古印度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无量大数是古印度计数单位中的最大数量。无量数一共分为十九级。具体的计数单位和个单位间的进制如下: 1、10^1048576 (上数)10^75(中数):千大数 2、10^524288(上数) 10^72(中数):大数 3、10^262144(上数) 10^68(中数):无量 4、10^131072(上数) 10^64(中数):不可思议 5、10^65536(上数) 10^60(中数):那由他 6、10^32768(上数) 10^56(中数):阿僧祗 7、10^16384(上数) 10^52(中数):恒河沙 8、10^8192(上数) 10^48(中数):极 9、10^4096(上数) 10^44(中数):载 (1)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数字单位 公元190年前后(约东汉时期)在一本名为《数术记遗》的典籍当中,便相 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这些数词计有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亿、兆、京、垓 、杼、穰、沟、涧、正、载。 而中国数词表示法当中最大的“极”,在这本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却常用在表示无限大的概念. 唐朝时期,又添进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数。其中一部分从古印度梵语中借用,它原本是与小数相对应的,后来才被引申为一个新的数词。下列就是它们代表的数量: 1、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2、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3、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4、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5、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6、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7、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8、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9、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10、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11、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12、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13、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14、阿僧祇: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15、那由他: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16、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17、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18、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量大数
3赞·4,263浏览2019-05-14
印度古代的数字18有何意义
国际通用的数字(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就是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逗零地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逗0地。逗0地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十分重大。 拉丁的数字(Numeral) 1 unus 2 o 3 tres, tria 5 quinque 6 sex 7 septem 8 octo 9 novem 10 decem
1赞·130浏览2017-03-17
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数学_在家上辅导_成绩提升没烦恼
值得一看的数学相关信息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就选学大教育十九年辅导经验,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中国教育行业口碑好的机构!学大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将永远视教育质量为生命,帮助孩子考上理想学校找小学四年级数学补习上学大网!!
m.xueda.com广告 
小学奥数就上学大1对1小学奥数!!
值得一看的奥数相关信息推荐
小学奥数就上学大教育1对1家教,知名教师一对一辅导,帮助您的孩子急速 !
m.xueda.com广告 
印度和欧洲都人种复杂,落后的印度统一了,为何欧洲却没法统一?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除去摩托车能装一个排之外的笑料之外,笔者一直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印度能够统一。毕
5条回答·53人在看
印度高僧有权享用妙龄圣女,印度圣女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印度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差,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女性在印度的地位更是极为低下。在印度,高僧
10条回答·599人在看
10亿年内的某一刻,或许外星人会截获来自地球的声音
导语 1981年8月26日,美国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飞过土星,取得了一系列探测成果,其中包括发现了土星的第17颗卫星——土卫17。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旅行者2号”上的“地球之音”唱片。 19
268人在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怎么计算?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咨询
2,278播放
评论

㈡ 古印度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无量大数是古印度计数单位中的最大数量。无量数一共分为十九级。具体的计数单位和个单位间的进制如下:

1、10^1048576 (上数)10^75(中数):千大数

2、10^524288(上数) 10^72(中数):大数

3、10^262144(上数) 10^68(中数):无量

4、10^131072(上数) 10^64(中数):不可思议

5、10^65536(上数) 10^60(中数):那由他

6、10^32768(上数) 10^56(中数):阿僧祗

7、10^16384(上数) 10^52(中数):恒河沙

8、10^8192(上数) 10^48(中数):极

9、10^4096(上数) 10^44(中数):载

(2)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数字单位

公元190年前后(约东汉时期)在一本名为《数术记遗》的典籍当中,便相 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这些数词计有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亿、兆、京、垓 、杼、穰、沟、涧、正、载。

而中国数词表示法当中最大的“极”,在这本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却常用在表示无限大的概念.

唐朝时期,又添进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数。其中一部分从古印度梵语中借用,它原本是与小数相对应的,后来才被引申为一个新的数词。下列就是它们代表的数量:

1、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2、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3、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4、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5、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6、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7、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8、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9、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10、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11、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12、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13、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14、阿僧祇: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15、那由他: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16、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17、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18、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量大数

㈢ 什么叫十进制数形式

十进制数用0、1、2、3.........9 , 这十个数来表示。十进制(计数法)是以10为基础数字系统, 是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进位制。

即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以此类推;按权展开,第一位权为10^0,第二位10^1……以此类推,第N位10^(N-1),该数的数值等于每位位的数值*该位对应的权值之和。

世界上绝大多数古文明都是使用的十进制,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等。当然也有例外,例如苏美尔人使用十二进制,玛雅人使用二十进制,古巴比伦人使用六十进制。

(3)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数源于对物体的累计与计算,一个一个的数,就产生了自然数。今天,国际上最常使用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十进制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从公元前2500到公元前1750年的哈拉帕文化时期开始,古印度人就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他们先是发明了1—9这九个数字符号和定位计数法,后又提出了零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

印度人之所以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运算,大概是因为当时他们用10个手指辅助计数。有了十进制,所需要的计数的单数仅为0,1,2,3……9。中亚许多民族都逐渐采用了这个简便的计数方法。

后来,阿拉伯人征服印度,对印度的10个数字加以修改,传到了欧洲,印度数字及其计算方式就逐渐演变成为现今世界通用的阿拉伯计数法了。

我国对计数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也有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出土的陶片来看,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30以内的自然数。

商代中期陶片和甲骨文中已经出现13个数字: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发现不同位置的相邻数字非常容易混淆,于是创造了纵式和横式的计算方式。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期间,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出现了严格的十进位制。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项伟大创造。一直到15世纪中叶,珠算成为主要的计算工具。

㈣ 古印度人用 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 &...

梵文;12;阿拉伯数字。

㈤ 古印度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古印度最大的计数单位是无量大数。

计数单位依次为

个、十、百、千

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十亿、百亿、千亿

兆、十兆、百兆、千兆

京、十京、百京、千京

垓、十垓、百垓、千垓

秭、十秭、百秭、千秭

穰、十穰、百穰、千穰

沟、十沟、百沟、千沟

涧、十涧、百涧、千涧

正、十正、百正、千正

载、十载、百载、千载

极、十极、百极、千极

恒河沙、十恒河沙、百恒河沙、千恒河沙

阿僧祗、十阿僧祗、百阿僧祗、千阿僧祗

那由他、十那由他、百那由他、千那由他

不可思议、十不可思议、百不可思议、千不可思议

无量、十无量、百无量、千无量

大数、十大数、百大数、千大数 ( 以上进位为中数)


(5)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中国古时候的计量单位

古代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

古代常见重量单位有:石、钧。

古代常见长度单位有:跬、仞、舍和寻。

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豆:容量单位。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量大数

㈥ 阿拉伯数字来自哪里,在阿拉伯数字发明之前人们如何计数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在阿拉伯数字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在运算过程中,采用的是“算筹”这种工具。“算筹”就是一些用木、竹制作的匀称小棍,中国古人把这些小棍纵横布置,就可以表示出任何一个自然数来。

(6)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

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㈦ 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公元500年左右,随着经济和婆罗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耶伯哈特在简化数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保存在盒子里。如果第一个框中有一个符号,例如代表1的点,那么第二个框中的相同点代表10,第三个框中的点代表100。这样,不仅数字符号本身,而且它们的位置顺序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印度学者引入了零的符号。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计算之书》,系统地介绍和应用印度数字,标志着欧洲对新数字的正式认可。自从阿拉伯人带来了印度数字,欧洲人就一直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换句话说,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它们通过阿拉伯人向四面八方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后来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因此,它通常被后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㈧ 每个国家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各国都不一样。列举以下几个:

1、中国古代的计数系统

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十进制系统,自从发明了算筹这种计算工具以后,中国人的计数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算筹在中国人手里已经使用得非常普遍了。算筹就是一种细竹棍,它表示数字1——9有两种方式:

纵式、横式。

表示多位数字的方法是纵横相间,这就避免了符号不独立可能引起的混乱,例如22837的表示法是。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计数系统是典型的十进位值制。

算”的原意就指的是算筹,中间的“目”表示桌上摆放若干根算筹,下面“艹”是支架,上面“&<1950;”表示它的质料。与算、筹同义的字还有“策”,古书称“木细枝为策”,因此运筹、运算、计策、计算等在古代是近义词。

《史记·张良》中有“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说法,说明当时军事家在指挥一场战役之前,在帐中也要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计算和谋划。

事实上,采用几作进位制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位值制概念。巴比伦人和玛雅人有位值制概念,却都不是十进制;古埃及和古希腊是十进制,却都没有位值制,只有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英国着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值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因此,首创十进位值制,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做出的一项不可磨灭的贡献。

2、古埃及在三千多年前的计数法如下

例如258写作。这种计数法是十进制的,但没有位值制;就以上符号而言,最大只能表示99999,而且写起来非常麻烦,我们现在只用5个符号就能表示的数字99999,他们却要用45个符号。

3、古希腊人的计数系统

古希腊人的计数系统是十进制,但没有位值制概念。他们用27个古希腊字母α、β、γ等在其上画一横杠来表示数字,前9个字母分别表示1——9,中间9个字母表示10——90,后9个字母表示100——900,按这种方式最大只能表示999。

为了表示更大的数目,他们又引进新的计数符号。这种计数系统十分复杂,但由于没有引进位值制,所以它无法保证任意大的数目都有相应的符号。

(8)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扩展阅读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

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阿拉伯数字使用注意事项:

阿拉伯数字容易通过改变小数点位置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特殊场合(如银行)不能完全替代大写的汉字。

阿拉伯数字使用规则:

在科技书刊中,阿拉伯数字因其“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等特点,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其用法是否正确及规范,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质量。

印度数字: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

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

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

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㈨ 古代印度人对阿拉伯数字是怎样表示的

在自然科学方面,早在吠陀时代,印度居民就对天体进行了观测,获得了不少天文知识。他们认识了许多星宿,并把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28个星宿,以此来观测太阳以及各行星在天空的位置。但当时的观念认为大地是不动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都绕大地旋转。公元前1000年代,由于农业的发展,印度已有相当精确的历法。古代印度人把一年定为360日,分12个月,每月30天,5年一闰加上第13个月,以调整历法和回归年的岁差。

自哈拉巴文化时期起,古代印度人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后来,他们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0”以黑点表示),以及定位计数的进位法。这种记数法为中亚地区许多民族所采用,后又经阿拉伯人对十个数字略加修改后传入欧洲,遂演变成当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这是印度人对人类数学发展的一项伟大贡献。此外,在数学上古代印度人还有多项成就。如现存古印度最早的数学着作《准绳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前4世纪)中就包含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它已有勾股定理、圆周率π=3.09等,在《太阳悉檀多》中包含了一些关于三角学的内容,还作出最早的三角函数表。公元前449年成书的《圣使集》中有关数学的内容就有66条,包括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规则。圣使还得出了两个无理数相加的正确公式,对于简单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和简单代数恒等式的证明也有所研究。在三角学方面他又引进了正矢函数,他给出的圆周率π=3.1416。

㈩ 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前,国人是如何算数的呢

阿拉伯数字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又经过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传入中国是在公元13世纪以后。

根据《中国通史》和《中国数学史》的记载,我国国内最早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运算是在1892年登州文会馆编写的一本数学教材《笔算数学》中出现的。

需要计数或者计算的时候,人们就把他们取出来,随便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摆弄。一根就代表一,两根就代表二,五则是两根交叉,六是成一个“T”字形,七则是在六的基础上加一根竖着的小棒,八九以此类推。上面一根筹代表五,下面一根筹代表一。

阅读全文

与古印度数字怎么计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最近有什么新闻 浏览:147
中国地铁哪个待遇好 浏览:369
伊朗有什么武器可打美国本土 浏览:257
蒙牛印尼建在哪里 浏览:3
伊朗女人为什么要戴黑纱 浏览:395
超市卖的意大利面哪个牌子好吃 浏览:790
中国跟意大利外交关系怎么样 浏览:275
伊朗八十年代发生什么 浏览:212
中国现在每天口罩生产多少 浏览:828
印度乔普拉资产多少 浏览:94
西方为什么拒绝去印度 浏览:161
中国有哪些实弹射击场 浏览: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里买 浏览:970
哪个国家的中国地图最大 浏览:932
cf越南服怎么变神仙 浏览:817
印度白色的虫子怎么消除 浏览:106
英国人怎么亲吻表达爱意 浏览:143
为什么要遵守美国对伊朗的禁令 浏览:655
英国一年用多少电 浏览:177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