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库拉姆沙漠冬至日有什么特点
冬至日特点是:冬季气候温暖,天气多变,草木枯黄,大部分动物已经冬眠。
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的气候是大陆性的,夏季漫长而炎热,冬季天气多变,但相对温暖。北部和里海沿岸七月平均气温为26~28℃(79~82 ℉),中卡拉库姆沙漠中部为30~34℃(86~93 ℉)。
在1月份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雷佩泰克保护区,北部平均气温为-4℃,南部为4℃,但气温起伏巨大,可在24小时之内从-20℃上升到10℃。年平均降雨量在北部为70公厘,在南部为150公厘(6寸)。
植被十分多样,主要由草、小灌木、灌木和树木组成。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的植被在冬季可用作骆驼、绵羊和山羊的饲草。动物为数不多,但其种类众多。。
2. 印度电影 狂风战神 中拉姆查兰 带那个女的出来玩了一天 跳舞时候放的音乐 歌曲名叫什么你懂么
曲目 - 歌名
演唱者
01 - Racha
Deepu & Chorus
Chandrabose
02 - Vaana Vaana (Remix)
Rahul Nambiar, Chaitra
Bhuvanachandra
03 - Dillaku Dillaku
Tippu, Geetha Madhuri
Chinni Charan
04 - Oka Padam
Hemachandra, Malavika
Chandrabose
05 - Singareniundhi
Sukhvindar Singh, Sahiti
第四首是
3. 迪拜拉姆币是什么样子图片
国 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国家代码 :UAE
【面 积】83,600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
【人 口】410万(2005年),外籍人占80%,
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
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首 都】阿布扎比(Abu Dhabi)。
【国家元首】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2004年11月当选。
【重要节日】国庆日:12月2日
【行政区划】由七个酋长国组成:
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货币名称:
迪拉姆 USD
1美元 兑换 3.66 迪拉姆
1 迪拉姆 兑换 2.00人民币
美元 USD
人民币 CHY
补充: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简称阿联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 首都 : 阿布扎比 面积 : 85,470.00 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码 : 971
· 独立日:1971年12月2日 国庆日:12月2日 总统:哈利法
· 语言 : 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货币 : 迪拉姆 同北京时差 : -4.00
· 人口 : 370万人 宗教 : 伊斯兰教 民族 : 阿拉伯人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ARABEMIRATES),由七个酋长国组成,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东端,东与阿曼毗邻,西与卡塔尔接壤,南、西南、西北与沙特交界,北临阿拉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处于“五海三洲”(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湾及亚、欧、非洲)中点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全国总面积为8.55万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为最大的酋长国,是政治文化中心,迪拜和沙迦酋长国是主要的商业中心。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受印度洋气候的影响,5月-9月是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在其它月份,气候比较温和,年均降雨量约100毫米,10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气温不低于7摄氏度。 阿联酋总人口约370万人,阿拉伯人约占1/4,其他外籍人为3/4,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英语亦被广泛使用。国教是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对其它宗教人士奉行信仰自由的政策,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阿联酋的宗教政策最为开放 。阿共有14个现代化港口,8个国际机场,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阿的通讯十分发达,平均4.5人中就有一条电话线。阿联酋素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据不完全统计,阿联酋年贸易额约800亿美元,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外的其它产品,从工业用原料、设备到民用生活物品均依赖进口,故阿政府一直实行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壁垒,无外汇管制及其管理机构,从得到授权的银行可以无限制地获得外汇,没有征收公司或企业的利润税和营业税的规定,没有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环节的各种税收,利润可以自由汇出。除烟、酒等极个别商品外,其它大部分商品只是象征性征收0%-5%的关税。阿联酋进口产品中70%左右转口到中东其它地区、非洲及东欧国家,其市场所辐射的国家近30个,总人口达到13-15亿。商业的繁荣是阿联酋成为整个地区的贸易枢纽,尽管阿联酋进入现代社会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它成功地避免了多数其它国家经历过的社会动荡的侵袭。
阿联酋还成功地在人文和地理两方面保持了它的传统特色。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阿联酋崛起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和居住的理想的地方。
阿联酋文化和旅游
普照的阳光,温暖的大海,古老的沙滩,妙不可言的钓鱼活动,如画的风景,探索独特的沙漠风光的机会,星级宾馆和娱乐设施,迷人的文化传统,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种种因素奇妙的组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阿联酋作为旅游胜地。此外阿联酋还在体育相关的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的投入,比如各种体育运动,观光购物,建立了技术先进的贸易中心,鼓励商家参加在阿联酋举办的各式各样的会议和贸易。阿联酋丰富的文化和野生动物博物馆,乐趣无穷的水上公园等设施吸引的游人逐年增加。其结果是,旅游为阿联酋多元化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阿联酋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
各式各样的博览会、贸易展览及会议是阿联酋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阿联酋全国各地的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参观者。国际展览组织者和展商既把阿联酋当作主要的商业中心,以便打入该地区的大市场,也因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服务设施,吸引更多层次的潜在客户。发展市场的直接后果是阿联酋全国各地展览中心的大量出现。
迪拜市场
中东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第二大港口,加之优厚的免税政策和自由的贸易经济,使迪拜成为转口非洲和周边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贸易覆盖人口达到13亿,类似一个中国的总人口,在这里云集了非洲近30多个国家的客商,常年在这里采购日用,轻工,电器,服装,等货物。通常进口交易额度的75%转口非洲市场,20%转口周边海湾国家,5%直接在阿联酋消费。
阿联酋的商业贸易活动有如下特点:多方询价、广为比较,以取其物优价廉者;看样成交,甚至对他们过去曾经进口的商品,也要在再次成交前要求看样;要求报价迅速,如果拖延几天,商人马上失去兴趣;政府订货采用招标方式;现货交易活跃,转口贸易活跃。
[ 人工天堂:迪拜]
南方网讯迪拜(Du)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七个酋长国中第二大酋长国,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位于中东—欧、亚、非三大洲的接合部,西北面临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与红海、阿拉伯海连通,是一个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新兴城市,是阿联酋的贸易中心,也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港。
很多人对迪拜唯一的认识,就是海水中那座七星级酒店,但真实的迪拜远不止一座七星级酒店那么简单!
迪拜人有无穷的魄力,什么都要称得上世界之最。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最高大楼、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的游乐园、世界最大的办公大楼……
安全的中东城市
迪拜于阿联酋和广州、上海在中国的地位类似。这里有数个世界上最贵的酒店,有世界上最贵族化的运动,这里的水比油更有价值。奔驰在这里当警车用,金饰是女人体重的一部分。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处于世界战争台风眼的国家。然而在充满火药味的中东,这里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两伊战争、海湾战争、“9.11”等名词都和它绝缘。这个美丽又富足的海湾城市,竟是如此地平静、祥和。艳艳阳光下是悠闲惬意的游客和繁忙的商贸交易。这里有蒙着头纱的女人和穿白袍戴小帽的男人,有奢侈的屋墙、冶艳的民俗工艺品和宏伟的清真寺,在枣椰树的婆娑身影中,处处洋溢着醉人的异国情调。这里还有耗资30亿美元、设计得类似大棕榈树的岛屿从月球上也可看得到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
奢华的七星酒店
据说酒店评级最高也就五星,七星只是坊间说法,为了褒扬它的豪华吧。
金帆船酒店是迪拜的骄傲,它宛如一艘巨大而精美绝伦的帆船倒映在蔚蓝海水中,随时准备乘风破浪。除了别致的外形,金帆船酒店还提供全年普照的阳光和阿拉伯神话式的奢华——这幢造型如船帆般的豪华酒店坐落在离岸280米的小岛上,必须经过专用的桥才能到达。进入酒店你才知道什么叫金碧辉煌,无论是接待处的蜗牛背景,还是高高的立柱,全是耀眼的金色,连门把手,厕所的水管都是爬满黄金。不过在沙漠国家,水和金子一样金贵,走进大门,迎面中庭前的喷水池,水柱在灯光的映衬下婀娜飞舞,变化无穷,猛地窜起冲天水柱,竟高达10几层。滚动电梯两旁是10几米高的水族箱,一边乘电梯一边就像漫游在海洋馆。这里的每一套客房都是复式,落地的玻璃窗可以270度看海景,躺在床上就可欣赏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阿拉伯海湾美景;每个房间都在170平方米以上,卫生间超过25平方米,设有巨大的按摩浴缸;大堂的地板上、房间的门把手、卫生间的配件都是不折不扣的黄金。酒店所有的客人都要预约,非住宿或不在酒店餐饮的客人是进不去的。
异想天开的人工岛
迪拜人工岛由朱美拉棕榈岛、阿里山棕榈岛、世界岛3个岛屿群组成。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
坐车游览城市,你会发现迪拜崭新的高楼比比皆是,全是近几年刚刚落成的,而且每一件风格独特,都是世界着名设计师的手笔。比如正在建造的迪拜塔,目标是世界最高塔,塔的高度暂时保密,怕后来者超越;将建的“迪拜乐园”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比美国的迪斯尼大8倍;在海底要建一座有数百间客房的豪华饭店,为全球独创。当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正在建造的三个填海人工岛,两个棕榈树形的棕榈岛已经动工,一个以世界地图为规划的世界岛也即将开工。岛上有别墅、宾馆、公寓、办公楼和商厦,将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度假设施,吸引全世界的富豪前往生活。据介绍:将于2006年建成的小棕榈岛,其别墅在开盘3天便预售一空,买家来自174个国家,其中包括成龙、碧咸、克林顿等国际名人。
真正的购物天堂
在推行低进口税及无销售税的政策下,迪拜向来就是物美价廉的购物天堂。宽敞的大街两边,排列着一家家金饰店铺,隔着一尘不染的玻璃窗,黄金制成的项链、手镯、耳环、各种饰物,整齐地排列在柜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色的光泽,咄咄逼人。在这里购物最不用担心的就是信誉问题。因为任何游客要是在这里买到“缺斤少两”的金饰,都可以向政府投诉,一但查明属实,这家店铺就会被勒令关门,所以在金街的商家没有欺诈行为,可以放心购买。这里的金价一般是每克42迪拉姆,当地人习惯配带粗大的金链,以显示自己的经济水平,因此金街上总是人满为患。
香料街位于金街的隔壁,一条狭窄幽长的小巷就是它的全部,一袋袋敞开的香料整整齐齐地摆在路边,小贩在货摊旁热情地招揽生意。据说阿拉伯香料除了用于食物调味剂外,当地女性还用它来熏衣。将一个陶瓷小碗放在地上,放入木碳、松香、香料粉末,然后用火柴点燃,一会儿工夫,一缕轻烟冉冉上升,房间里充满了一种芬芳而含蓄的香气。然后取来了一件长衫,悬挂在屋中,一会儿工夫,衣服上也染上了淡淡的清香,久久不退。据说用这种方法熏衣服,只要十分钟,就可以将香味保持一周。
阿拉伯美食全接触
阿联酋的餐饮为阿拉伯风味,阿拉伯餐虽与西餐相似,包括开胃菜、汤、沙拉、烧烤、甜点。牛羊肉的做法多种多样,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综合烧烤,感受非凡。阿拉伯的甜品由肉水果蔬菜制成,配上阿拉伯风味的酱汁,香甜可口,阿拉伯沙律则是以水果、蔬菜配上酸奶、橄榄油、盐等,即可口,又开胃。还有香酥的阿拉伯大饼,面饼上面撒上芝麻,然后烤熟,有一种纯粹的面香。
与中国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相比,阿拉伯饮食显得粗线条许多,他们的烹饪方法很简单,除了烤,就是炸,顶多再来个炖完事,要么索性生吃。我想,这也许源于阿拉伯人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可能与他们豪迈旷达的性情有关。
水烟希夏
水烟(SHISHA)是迪拜人的钟爱,导游说城里有很多类似咖啡馆的地方供当地人抽希夏,它自己每天早上要抽上一口,白天累了也会找地方筹,每次大约45分钟,抽完之后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水烟壶的顶部放上了由烟丝、苹果和蜂蜜混合起来的烟草,然后加入炭火烧烤,一根软管从壶水中伸出,对着管子大力吸一口气,一阵过着浓郁水果香味的烟即刻进入你口中,并渗入头部的每一个角落,顿时有点混沌的感觉。这个繁星点点的晚上,躺在贝都因人的沙漠腹地,以深呼吸的节奏抽着希夏水烟,这份安详与宁静对一小时车程以外的繁华都市来说,难道不是奢侈的另一种定义。
TIPS
语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英语也完全可以沟通。
货币
一美元等于3.67迪拉姆。
用水
作为沙漠中的城市,迪拜的水资源十分珍贵,但生活用水非常充足。一般游客习惯饮用矿泉水,其在超市的价格并不比上海贵多少。
衣着
全年可穿夏季轻便服装,但冬季需要备件外套。其实长袖衣服最实惠,外出挡太阳,而室内都有空调。与其他中东国家相比,迪拜服装要求还是比较宽松,但游客尽量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在海滩也可穿比基尼,由于阳光强烈,帽子和太阳镜必备。
饮食
阿联酋是个传统的阿拉伯国度,但很好地包容了东西方文化,酒店和餐厅能提供世界各地的美食。
电器
当地电力为220伏,插座大小和国内不同,但酒店都备有转换插座。
拍照
如果要给当地人拍照,必须事先征得同意。
黄金市场
走进迪拜的黄金市场,相信所有的MM都会心跳加速,延绵几条街的市场里,一家又一家的金店挤挤挨挨,橱窗里挂满了手镯、项链、戒指等饰品,成色从18K到22K、24K,以克计价,不收设计费和工艺费。最令人动心的是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款式,让人眼花缭乱,只叹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太少。
购物
迪拜有不少大型商场和名牌专卖店,由于免税,世界名牌在迪拜的价格还是很合算的。迪拜机场的免税商店24小时营业,其规模在全球免税店中名列前茅。
特别提示:
“迪拜是阿联酋、或者说整个中东最安全的地方,你可以深夜在街道上独自漫步,不用担心任何治安问题。”问及原因,才知道这都源于迪拜的一条法律:“在这里,只要打架就得进监狱,不管谁对谁错。”就是这样一条有点“是非不分”的法律,从根本上保证了这里的治安,同时使迪拜成为中东最重要的经济商业中心。
4. 玄奘走了几个国家
贞观三年秋八月(629年),当时有来自秦州的僧侣孝达在长安学涅槃经,学成返乡,玄奘与孝达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后,又与人结伴到达兰州。之后偶遇凉州人送官马归,玄奘一同去往凉州。
在凉州停留月余后,玄奘继昼伏夜行,至瓜州 ,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书中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
《大唐西域记》目录
序叙
卷第一三十四国
阿耆尼国
屈支国
跋禄迦国
笯赤建国
赭时国
怖捍国
宰堵利瑟那国
飒秣建国
弭秣贺国
劫布呾那国
屈霜你伽国
喝捍国
捕喝国
伐地国
货利习弥伽国
羯霜那国
呾蜜国
赤鄂衍那国
忽露摩国
愉漫国
鞠和衍那国
镬沙国
珂咄罗国
拘谜陁国
缚伽浪国
纥露悉泯健国
忽懔国
缚喝国
锐秣陀国
胡寔健国
哩刺健国
揭职国
梵衍那国
迦毕试国
卷第二三国
滥波国
那揭罗曷国
健驮逻国
卷第三八国
鸟仗那国
钵露罗国
呾叉始罗国
僧诃补罗国
乌刺尸国
迦湿弥罗国
半笯嗟国
曷逻阑补罗国
卷第四十五国
磔迦国
至那仆底国
阇烂达罗国
屈露多国
设多图卢国
波理夜哩罗国
秣菟罗国
萨他泥湿伐罗国
宰禄勤那国
秣底补罗国
婆罗吸摩补罗国
瞿毗霜那国
垩酰掣哩逻国
毗罗删拿国
劫比他国
卷第五六国
羯若鞠阔国
阿逾陀国
阿耶穆怯国
钵逻耶伽国
幡赏弥国
鞞索迦国
卷第六四国
室罗伐悉底国
劫比罗伐窣堵国
蓝摩国
拘尸那揭罗国
卷第七五国
婆罗疙斯国
战主国
吠舍厘国
弗栗恃国
尼波罗国
卷第八一国
摩揭陀国上
卷第九一国
摩揭陀国下
卷第十十七国
伊烂孥钵伐多国
瞻波国
羯朱嗢祗罗国
奔那伐弹那国
迦摩缕波国
三摩呾咤国
耽摩栗底国
羯罗孥苏伐剌那国
乌荼国
恭御陀国
羯馒伽国
幡萨罗国
案达罗国
驮那羯磔迦国
珠利耶国
达罗毗荼国
秣罗矩咤国
卷第十一二十三国
僧伽罗国
恭建那补罗国
摩诃剌他国
跋禄羯咕婆国
摩腊婆国
阿咤厘国
契咤国
伐腊毗国
阿难陀补罗国
苏剌他国
瞿折罗国
邬闽衍那国
掷枳陀国
摩酰湿伐罗补罗国
信度国
茂罗三部卢国
钵伐多国
阿点婆翅罗国
狼揭罗国
波剌斯国
臂多势罗国
阿舆荼国
伐刺孥国
卷第十二二十二国
漕矩咤国
弗栗恃萨傥那国
安哩罗缚国
阔悉多国
活国
瞢健国
阿利尼国
曷逻胡国
讫栗瑟摩国
钵利曷国
咽摩哩罗国
钵铎创那国
淫薄健国
屈浪擎国
达摩悉铁帝国
尸弃尼国
商弥国
朅盘陀国
乌铩国
怯沙国
斫句迦国
瞿萨旦
那国
记赞
5. 玄奘所到了哪5个印度
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
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
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
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
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
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
―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 巴基斯坦东北境 )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 至遏罗?^补 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
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
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6. 印度,阿米尔汗或者拉姆查兰特的电影,最好全部。
啊米尔汗
三傻大闹宝莱坞 (《3 idiots》) 2009 是很多中国人喜欢上阿米尔汗的原因。阿米是比较敬业的演员,每年保持一部影片出炉,不同时接两部片子,所以片子不多。
《未知死亡(ghagini)》如果你只能记忆长达15分钟的事情、如果你生命里唯一剩下的事就是为我的死复仇。
《为爱毁灭(Fanna)》一个盲女和一个克什米尔反印分子(恐怖分子)、谁在谁的爱情中毁灭?(片中有阿米献唱 温迩可爱~)
《未知死亡(ghagini)》如果你只能记忆长达15分钟的事情、如果你生命里唯一剩下的事就是为我的死复仇。
《芭萨提的颜色》(或译作《青春无敌》)
我比较推荐的是以上四部。
当然还有其他的,,你可以上网络看看
阿米尔汗的网络
http://ke..com/link?url=l_mPyJ6Hte-SVigMXabV2hDrDdk1Ia7YfQ3S_GUklcpUhKYtxd26ubnDw_-
拉姆查兰特的网络
http://ke..com/link?url=-
7. 玄奘到过巴基斯坦吗
去过的。
资料: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西约40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塔克西拉,这里曾是丝绸南路上熠熠生辉的通衢大端口,如今已成为了一座只能看得见城基的遗址。
南亚人最早的聚居地
早在公元前7世纪,塔克西拉便成为印度小国犍陀罗的都城。这个古城在梵文中名为“塔克哈西拉”,有着“石雕城市”的意思,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佛教典籍《本生经》中对其均有记载。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笃信佛教,塔克西拉由此发展成香火缭绕的佛教圣地。1980年,考古学者在这里挖掘出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陶器,有人推测此地可能就是南亚地区人们最早聚居的地方。
如今,历史的风雨早已消磨了古城身上的光彩,但那多年繁华所酝酿出的神韵却仍然散发着光芒。步入方圆12公里的塔克西拉遗址区,只见一片半米多高的墙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座小丘之侧,宽达10米的主干路、街巷中纵横的排水沟、城脚深深的水井仍然清晰可辨,恍惚中那些高大的城垣、精致的神庙仿佛再现在眼前。
佛像具有欧洲“血统”
塔克西拉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见证者。公元前4世纪,希腊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进驻塔克西拉,希腊人不但没有将塔克西拉毁灭于战火之中,反而将希腊的雕像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至今,在一座佛塔的壁基上仍可看见一座双头鹰雕像,这就是希腊文明的典型表征。
在距离遗址不远的塔克西拉博物馆,展览着许多高鼻、深目、卷发的佛头雕像,这些具有欧洲“血统”的佛像显然只会诞生在东西方混血的文化氛围中。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是当年英国人统治时期所建,据说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这些佛像,将遗址中很多雕像的头部敲了下来,移入博物馆。巴基斯坦政府成立后,花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对佛像进行维护,但很多佛像只能身首分居两地了。
唐僧在此逗留两年
塔克西拉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据史料记载,公元405年晋代高僧法显到达此地,并居住了长达6年之久,不过当年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着名的唐代高僧玄奘在公元650年来到塔克西拉,在此讲经、说法整整两年,在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中,他以优美的文字描述塔克西拉:“地称沃壤,稼蔷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如今,玄奘的讲经堂遗址仍然保留着。
讲经堂分为上下两层,都是用泥砖打造出来的,首先进入的是较为拥挤的底层,四周是一个个小小的打坐间,中央大厅则是众多打坐台,打坐台上有许多当年的佛像雕刻,残破的外表似乎在讲述着当年香烟缭绕的盛景。拾级上到第二层,中央是一个宽大的天井,一般的听讲者可在其中席地而坐,周围是一圈听讲的小间,属于层次较高的佛教徒。天井的一角有一间露顶房舍,这是讲经者与听讲者用清水洗手的地方,另一端有一个高高的佛坛,这便是玄奘讲经所坐的莲花宝座。在讲经堂的隔壁是当年僧人们的厨房和餐厅,地放一排方形的石墩便是僧人们吃饭时的椅子,而石墩旁有一个用深色石头制成的小磨盘,传说中唐僧曾用这个磨盘磨过豆腐,不知唐僧从中国带来的这种传统美食是否合乎当地僧人的口味。
8. 西游记的取经路线图,大致路过的每个国家和地名。
627年(唐贞观元年)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笯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西行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巴基斯坦东北境)—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阇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阇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窣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