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往阿富汉派了多少兵

印度往阿富汉派了多少兵

发布时间:2022-08-26 10:25:58

‘壹’ 印度建国以来对外发动过几次战争

四次.

  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2. 2.ZY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3. 3.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4. 4.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贰’ 阿富汗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1747年,阿富汗的艾哈墨德·沙赫当选为王。他从1748年开始向印度进军。

被各种矛盾弄得四分五裂的莫卧儿帝国,得不到属国的援助,无力抵抗入侵者。1748年,艾哈默德·沙赫侵入旁遮普。1749年,他第2次入侵旁遮普,获得了大量战利品之后撤回。1751~1752年,艾哈默德·沙赫第3次侵入旁遮普,印度军战败,莫卧儿皇帝把旁遮普和木尔坦割让给阿富汗胜利者。1756~1757年,艾哈默德·沙赫第4次入侵,占领了拉合尔。至此他的目标就是德里,而该城竟毫无防御,甚至连一次小接触都没有就被占领。莫卧儿皇帝阿拉姆吉尔二世被废黜,阿富汗人到处杀戮和抢劫。

1757年夏,艾哈默德·沙赫带着价值1.2亿卢比的战利品返回阿富汗,留下他的儿子帖木儿“米尔帕”统治他在印度河以东的领地。

是时,印度南方的马拉塔人兴起,1758年,马拉塔人占领了德里,并出现在印度河东地方,把帖木儿“米尔帕”赶过印度河,并将拉合尔占领。艾哈默德·沙赫不甘心失败,1759年8月,又率兵4万越过印度河,重新占领了拉合尔。1760年1月,艾哈默德·沙赫击溃了北印度各个马拉塔人酋长的军队,再度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1761年1月14日,在帕尼帕特附近,阿富汗军队同马拉塔军队进行一次决战,结果是马拉塔人大败,全军覆没。

但是,艾哈默德·沙赫也无力保持自己在印度的整个占领区,不得不撤回本国。他在德里尽可能榨取更多的金钱,在离开德里之前,扶植自己的傀儡——已故的阿拉姆吉尔二世之子沙阿拉姆为莫卧儿皇帝。

1765年,锡克教徒占领了旁遮普全境,把最后一批阿富汗驻军完全赶走。马拉塔人军事实力的损失,方便了英国人对印度的征服。

‘叁’ 印度的一共有多少部队

今年6月,印度所谓的阿邦向印度国防部移交了8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印军同时增派两个师约6万人的驻防,印度在这个地区部署的兵力达到10万。 部署苏-30战机 继向边境增兵6万人后,印度6月15日又正式将4架苏-30战机部署到印度东北部靠近中国边界的地区。印媒称,这是印度要将先进武器转移至紧邻中国边界地区的战略步骤。此后印度政府又决定向中印边境地区增加部署一个独立炮兵师。 增派重型坦克
记得采纳啊

‘肆’ 印度军队的真实战斗力如何

根据我从书上看到的内容,我认为,印度人自古以来就是战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来的曾经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这片土地定居下来(英国人那种把印度当殖民地的除外),几代人之后也变成了战五渣。

下面按年代顺序介绍一下印度简史和各个时期印度军队战斗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比中国还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称印度河文明,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认为是达罗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认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还没有破译。

注:达罗毗荼人现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们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后裔相比肤色更黑,个子更矮

这个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说是因自然灾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认为是被外来入侵者灭亡,这入侵者就是着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从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创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语,通常意义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这个时期。种姓制度也是这一时期出现,很可能是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血统纯洁而创立的制度,这套制度几千年来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实行,即便是几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响和威力:现在高种姓的人一般肤色较白,相貌更类似欧洲白人,而低种姓的人一般肤色较黑。

但这些入侵者进入印度之后相当长时期之内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这期间有“十六雄国时期”,但都是内战,没什么能体现印度战斗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入侵。

有人说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亚历山大的侵略,这是不对的,当时的印度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并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样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胜利来取得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亚历山大本人在印度并没有失败,不但如此还打了一场着名的胜仗,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但印度次大陆上的邦国林立,打败一个还有一个,而且每个国家都不大,毫无成就感。

最终亚历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厌倦了战争,亚历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师回朝,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权力真空,旃陀罗笈多·孔雀因势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国,在他的孙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国的疆域达到历史上最大,几乎统一了印度全境,这应该是印度历史上武功最盛的时期,此前和此后,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领土上能超过孔雀王朝。

除了统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国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了,据印度人说,孔雀王击败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亚历山大曾经的部将),但希腊人说,塞琉古胜利了,现代史学家一般认为双方对峙,没有决定性的战役,最终握手言和,从之后双方比较和睦的关系来看,这个观点应该比较符合事实。

4.贵霜王国

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就走向分裂,仅仅五十年之后,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杀,孔雀帝国灭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达罗王朝等朝代,这些帝国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国比起来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仅限于恒河流域),影响力也有限。

之后印度人迎来了又一个征服者,贵霜王国。

贵霜王国的建立者是在中国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个被“匈奴人打得举族西迁,连国王头颅都被匈奴人做成饮酒器具,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联络夹击匈奴,但却发现其国人已经安顿下来不愿对匈奴复仇”的月氏人。

贵霜王国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但其军队战斗力却十分可疑,这个所谓四大强国其含金量真的没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还因和亲问题和汉朝打过一仗,出兵七万,被班超所败,这事在中国史书上仅仅是提了一笔。

但就是这样一个战斗力可疑的贵霜王国在印度境内却是威震一方,很长的时期之内牢牢地控制着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国

贵霜王国延续了300多年,但势力局限于印度西北方和中亚地区,从未统一过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内的领土后来被笈多帝国吞并。

笈多帝国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个高峰,它统一了北印度,从疆域面积上来说,仅次于孔雀王朝,是一个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统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义历史学家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着名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就是在这一时期编成的。

笈多帝国的极盛时期是旃陀罗·笈多二世(即着名的超日王)时期,见图上疆域最大的时期。

但谈到军队战斗力,除了面对印度境内的对手之外,这个几乎统一印度的帝国也没多少拿得出手的,从帝国初期就始终面临西北方的??哒人的威胁,但和汉朝(灭了匈奴)唐朝(灭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强算是灭了辽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终没能消除这个大敌,超日王死后没多久,笈多帝国就因??哒人屡次入侵而走向崩溃。

??哒人,曾自称匈奴,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样也是中国北方草原西迁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样在印度境内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战绩是公元500年进抵恒河流域,事实上终结了笈多王朝的统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灭亡之后,印度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时期,期间最着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国是戒日帝国,因其创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短暂但非常重要的时期,戒日王在中国更是出名,因为唐僧(玄奘)取经就发生在他统治时期。

戒日帝国的极盛时期和疆域最广的时期是戒日王统治时期,但也仅仅统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于这个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有一段中国史书上默默无闻,最近才大放异彩的记载,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大概过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乱篡位僭立,听说大唐使节来到,派人伏击唐使,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冒险逃脱,北上至尼泊尔,借得尼泊尔骑兵七千及吐蕃骑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与阿祖那的数万大军展开激战,生擒阿祖那。

6.莫卧儿王朝

戒日王朝之后,印度长期分裂,期间,中亚的穆斯林屡次入侵北印度,在这里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基本征服并统治了北印度。

然后,伊斯兰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来了,帖木儿帝国崩溃之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莫卧儿帝国。从此直到现代印度共和国建立,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统治(严格说来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这样算的话印度自从吠陀时代以来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统治的)。

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

着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儿帝国时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进了印度就变弱的魔咒再次显灵,帝国极盛时期是是奥朗则布统治时期,但帝国的衰落也是从奥朗则布晚期开始的,他对南方的马拉塔帝国的征服从未成功,他死后没多久,马拉塔人便夺取了中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头衔从那时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经成为一个虚衔。

这张图实际上夸大了莫卧儿帝国的实际控制力,马拉塔人(图上为马腊塔人)仅仅是承认莫卧儿帝国的宗主权。

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虽名义上统治印度,但实际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着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这两个强盗都曾攻入过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后满载而归。

南方的马拉塔人也是越战越勇,大有取莫卧儿帝国而代之的架势,但是遇到了外来的强盗还是略逊一筹----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之中,马拉塔人遭到惨败。

7.英国殖民时期

莫卧儿帝国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闯了进来,他们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国人和最终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英国人。

这段历史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

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部征服了。

英国人征服印度的过程并无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的规模你简直难以想象:

普拉西战役,参战双方分别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受法国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国人一方出动了900个英国士兵和2000个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动了一万五千骑兵和三万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国东印度公司送给他们的大炮和40名法国炮手。

最终,英国人以死伤75人的代价(22人死亡,53人受伤),击溃了孟加拉的5万大军(死伤500余人)。

普拉西战役的胜利,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权。之后英国人又将矛头转向法国,并在随后的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中将法国的势力从印度彻底清除;自此,印度开始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大约有600个土邦。

8.印度共和国时期

现代印度的独立和统一过程,大家都比较熟悉,不是靠着武力而是靠着非暴力不合作,借着二战战后民族自决和帝国主义全面后退的东风,顺势而起,就连疆域都是继承了英国人殖民时期的遗产,比如印度南部和东北方的那几个邦,曼尼普尔、阿萨姆等历史上从未被印度有效统治过,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跃的分离主义势力。

实际上我非常怀疑,若没有英国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属印度领土一箩筐地打包赠送给印度,印度能否统一都是个未解之谜。

之后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参考其他回答。

=====

最终我用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话来结尾:

“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

‘伍’ 印度有多少军队

印度武装力量现役部队总兵力为117.5万人

陆军

印度陆军兵力为98万人,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步兵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上述部队包括59个坦克团、355个步兵营、190个炮兵团(营)、2个地空导弹大队、15个地空导弹团。陆军航空兵编有14个直升机中队(其中6个反坦克中队、8个观察机中队)。

主战坦克:3414辆,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辆、“常胜者”1200辆、“阿琼”式约14辆。
步兵战斗车:БМП-1型350辆,БМП-2型1000辆。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130毫米100门。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门。
迫击炮:120毫米500门,160毫米700门。
无座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1000门。
高炮:约2400门。
地地导弹:普里维特若干。
地空导弹:萨姆-6型180枚、萨姆-7型620枚、萨姆-8B型50枚、萨姆-9型400枚、萨姆-3型45枚、萨姆-16型500枚。
直升机:199架。
反坦克导弹:“米兰”式等若干具。

海军

印度海军兵力为5.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2支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

装备各型舰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舰2艘、潜艇19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18艘、巡逻与海岸舰艇49艘、扫雷艇20艘、两栖登陆舰艇10艘、各种支援舰船28艘。

海军航空兵:5000人,装备67架作战飞机、83架武装直升机。

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含3个大队),约1200人。

空军

印度空军兵力为14万人。装备作战飞机772架、直升机170架(含武装直升机32架)。

编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装备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战飞机),20个战斗机中队(装备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苏-30MKI型作战飞机),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装备32架米-24型直升机),
2个侦察机中队(装备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侦察机),
12个运输机中队(装备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运输机),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装备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机),
1个要员专机中队(装备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运输机),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击机、4架HS-748型电子战飞机、6架伊尔-78型加油机、6架电子侦察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约400架各型教练机和22架教练直升机。
印空军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和萨姆-10型导弹若干枚。

准军事部队

兵力约109万人,其中:
海岸警备队6000人,隶属国防部,装备有52艘各类舰艇和30余架飞机;
国家安全卫队74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特别保安部队3000人;
中央后备警察部队16.53万人,隶属内政部;
邦武装警察40万人(包括24个营的印度后备警察);
边境保安部队18.5万人,约有150个营;
阿萨姆步枪队5.25万人,隶属内政部;
特种边境部队90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中央工业保安部队8.86万人,隶属内政部;
国防安全警卫队3.1万人,隶属国防部;
铁路保安部队7万人。

后备力量

印度自称为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共有240余万人。第1线预备役由印度海陆空三军退役官兵组成,现有兵力约50万人。第2线防务力量主要是民间军事组织,现有实力约190万人。

驻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驻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军事观察员;在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派驻5名军事观察员;在非洲塞拉利昂派驻6名军事观察员;在西撒哈拉派驻10名军事观察员。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20 07:57 称雄亚洲的海军
印度海军总兵力已达6万人,编成3个地区海军司令部、3个舰队、25个舰艇中队,装备各型舰船170余艘,总吨位达30余万吨,飞机160架,已成为一支舰种齐全,可遂行水上、水下和空中作战的海上力量,是亚洲唯一拥有两艘航空母舰的海军强国,其实力居世界海军十强之列。印度海军今后建设重点是更新舰艇、提高海上尤其是远洋作战能力。
规模庞大的预备队 印度的非正规军及后备力量总数约400万人,可分为准军事部队、一线后备力量和二线后备力量三类。准军事部队主要指地方部队以及驻防作战地区的武装警察,总兵力约有116万人,相当于第二支正规军。这支武装基本上按正规军编制组成,装备较好,平时除维护社会治安外,还配合正规军执行边、海防和情报搜集任务,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战斗力。

‘陆’ 请问印度在中国边境上多少兵是否有冲突呢

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已达10万,有冲突发生。

‘柒’ 阿富汗战争梗概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 苏联除在东南亚选择侵略印度支那作为突破口,在南亚则把印度和阿富汗作为其南下战略和亚太战略的两根主要支柱。苏联于1971年8月同印度签订了带军事性质的“印苏和平友好条约”,接着便于11月21日支持印度军队向东巴发动全面进攻,迫使在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投降。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苏联在赢得这一胜利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山国,部族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9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阿富汗地处战略要冲,19世纪就是英俄角逐的场所。长期以来,阿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1973年7月17日,前首相达乌德联系一批受苏联影响的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但达乌德上台后,不愿完全听从苏联摆布,并公开宣称阿美关系是头等重要的。1978年4月27日,亲苏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杀死了达乌德,所谓“四月革命”宣告成功。

新政权成立后,大批苏联军政人员以“顾问”名义控制阿富汗政府机关、企业和军队。同年12月阿苏两国签订了为期20年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规定双方将加强“军事领域内的合作”,并主张“建立有效的亚洲安全体系”。阿富汗当局的内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苏联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苏联的模式为发展方向。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是企图变阿富汗为苏联的“卫星国”,不能不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愤怒反抗。

1978年6月,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首先爆发反政府武装起义,同年冬,全国28个省的大多数均已出现武装抵抗活动。1979年3月,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在阿富汗的三大城市之一的赫拉特爆发,井促使国内反政府武装斗争进一步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当局为了保住他们对这个经营多年的国家的控制权,决定直接出兵干涉。

1979年12月27日晚,苏联在经过精心策划之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空运大批军队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尔。随后,早已部署在苏阿边境的苏军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时,在阿富汗的苏军人数已达8.5万人。在苏军保护下,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头目卡尔迈勒从国外回到喀布尔,出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战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第三世界主权国家,标志着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的顶点。

但是,与苏联的主观设想相反,一如当年美国在越南那样,苏联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沼。尽管苏联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到1985年增加到15万人,却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阿富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大大小小各种抵抗组织多达数百个。1980年由七大派抵抗组织建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的统一战线,在战场上协同作战。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达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动。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终于作出撤军的“政治决定”。1988年5月,苏联根据由联合国主持,由巴基斯坦、喀布尔政权、苏联和美国四方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开始撤军。1989年2月15日,驻阿苏军总司令罗莫夫最后一个跨过苏阿界河。苏联结束了长达9年多的阿富汗战争。这是阿富汗人民在国际反霸正义力量支持下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捌’ 11.1897年,为保护一座战略军事哨所,21个印度人和10000名阿富汗人战斗至死.即

1897年,为保护一座战略军事哨所,21个印度人和10000名阿富汗人战斗至死。即着名Saragarchi战役

阅读全文

与印度往阿富汉派了多少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最大天眼是哪里 浏览:886
韩国疫情怎么评价中国 浏览:558
印度街边椰子多少钱 浏览:159
中国有哪些上古神鱼 浏览:439
伊朗古代的文明标志叫什么 浏览:946
伊朗用什么社交软件类似微信 浏览:432
中国航空师有多少人 浏览:389
印度飞饼加什么菜 浏览:278
中国药监局多少工作人员 浏览:545
东帝汶如何分辨中国人 浏览:574
意大利口罩哪个国家最严重 浏览:822
越南房子100万租金是多少 浏览:160
伊朗人的创新能力怎么样 浏览:284
中国哪里能买到烟 浏览:645
中国所有法律在哪里查询 浏览:138
中国内战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835
越南电影票价多少 浏览:672
大众伊朗落地多少钱 浏览:523
伊朗小艇怎么打 浏览:733
去印尼打工带什么衣服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