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阿富汗的难民去欧洲而不来中国
从1979年苏联入侵到2021年8月美国撤军,阿富汗经历了42年的战争。42年战争给阿富汗带来了数百万难民。那么,这些难民都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最主要的难民集中地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地区。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大量的难民还是继续涌入巴基斯坦。2003年3月17日巴基斯坦、联合国难民署、阿富汗三方签署了阿富汗难民自愿遣返协定。
Ⅱ 历史上的印度到底挨过多少国家入侵胖揍
第一个胖揍印度的国家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
公元前6世纪,世界上第一个有史料记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入侵征服印度河平原,胖揍了发明种姓制度的印度雅利安人。当时,华夏文明儿女汉族人尚在萌芽阶段。
第二个胖揍印度的国家是马其顿帝国
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希腊半岛马其顿帝国时期,波斯帝国已经四分五裂,这使得在马背上战死疆场的亚历山大大帝兴致勃勃长驱直入亚洲,最远到达印度再次胖揍雅利安人。当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芈月、秦穆公、吕不韦、秦始皇、商鞅、孔子、韩非子、墨子、老子等等历史名人纷纷登场。
第三个胖揍印度的国家就多了,先后有大夏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入侵印度
自马其顿帝国瓦解后,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式孔雀王朝诞生。该王朝在阿育王使其达到巅峰,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好景不长,阿育王一死,印度进入列国纷争分裂时代。
除了大夏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入侵印度,把印度揍的最服帖的是古时活动在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人。此时,中国正处于版图空前强大的中国大汉王朝。大月氏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贵霜帝国,与汉朝、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并称为古代四大帝国。如今,大月氏人不见踪影,汉人还在这里繁衍生息。
第四个胖揍印度的是阿富汗突厥人
11世纪,来自阿富汗突厥人连续入侵印度12次以上,从1206年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后,印度被穆斯林统治的漫长历史才刚开始。
第五个胖揍印度是英国
历史推进到近现代,在英国人入侵印度前,葡萄牙、荷兰就来过了。别说英国胖揍印度,英国胖揍亚洲这段历史大家都知根知底,不再赘述。
Ⅲ 关于世界性的难民问题 想听一听历史政治大佬的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难民累计共有6000万。分别流亡在巴基斯坦、伊朗、北非、非洲之角、东南亚等地。造成难民的原因:(1)国内政治、经济和宗教等社会矛盾造成的战争、民族压迫。(2)外国的侵略扩张干涉。如苏联入侵阿富汗造成的400多万阿富汗难民、越南和以色列在印度支那和中东的侵略造成大批难民外流。 ( 3)人口危机、生态破坏。如非洲的旱灾使广大居民外流。(4)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迫害使30多万黑人被迫到附近国家避难和谋生。
Ⅳ 逃离的阿富汗难民将去往何处
阿富汗邻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都是可以从陆上前往的难民。在新一轮难民浪潮面前,英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都提出了接纳难民计划。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瑞士和奥地利明确表示不会直接接受难民。
从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当前,喀布尔的安全角势稳定,街上人满为患。但是,仍然有超过2000人来自阿富汗多个省份,他们等候在喀布尔机场外面。在5到10分钟的时间里,塔利班武装人员和美军士兵向空中开火驱散人群。
八月二十一日,在阿富汗的喀布尔机场,仍然有一些人想要逃离,另外还有很多人通过陆上通道逃到邻国。
阿富汗人大量外逃的可能性大:
报道称,对严厉的伊斯兰教教法的担忧并不是阿富汗人可能逃离的唯一原因。暴力、干旱和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使数百万阿富汗人急需人道主义援助,其中许多人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成为经济移民。
塔利班已经关闭了重要的边境口岸,跨过边境的阿富汗人“非常有限”。但欧盟说,由于塔利班统治下的不稳定局势,长期来看“移民压力会增大”。
联合国难民署说,自1月份以来,由于安全局势恶化,超过55万阿富汗人在国内流离失所。欧盟敦促成员国增加对需要保护的阿富汗人、尤其是女性的入境配额。
以上内容参考 参考消息-外媒盘点:有关阿富汗难民的五个疑问
Ⅳ 2002年大批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原因
简单地说,巴基斯坦西北部以前是阿富汗领土的一部分,主要是普什图族聚居区。在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巴基斯坦是印度的一部分,即英(印))。18世纪,为阻止苏联南下,把阿富汗变为英国与苏联势力的缓冲区,英国在现在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化了一条线,即“杜兰线”,作为英阿政府的边界线。但阿富汗历届政府都不承认,所以才会出现“普什图尼斯坦”问题。 也就是说,一条人为边界把一个民族分给了两个国家。他们同宗同族,或有部落纽带相连,或有亲戚血缘关系,来往频繁。所以,阿富汗战争爆发后,阿难民首选的出逃地自然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巴基斯坦。其次,巴基斯坦政府的难民政策相当于其他国家比较宽松。
Ⅵ 是谁提出让中国接收难民
是联合国难民署,希望中国也负担安置一部分难民。
联合国难民署于1980年2月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当时是为了应对大批躲避1978-79年中越战争的越南难民。
大约有30万名印度支那难民(拒信大部分原来就是华裔)现已在中国六大省份定居: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和云南。他们在中国待了超过30年,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直到2015年11月底,中国已经有795位联合国难民署“关注对象”,其中154位是难民(基本上都来自于索马里、叙利亚和阿富汗)还有641位寻求避难者(大部分来自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和乌干达)。以上数据由联合国难民署驻北京办公室代表米歇尔·曼卡·迪·尼桑(MicheleMancaDiNissa)提供。
目前的滞留在中国的难民主要是一些动乱国家原来在中国的留学生,突然之间他们的祖国陷入战乱,他们无法或者不敢回去,只好申请难民滞留中国。
联合国难民署(UNHCR)称大约有800位难民现在暂留中国,等待被安置到其他国家。虽然他们很感激难民署的帮助,但许多人觉得沮丧无助。
难民说:“人们需要明白,没有人想成为难民。我们没有钱或物质需求,我们只求平安。如果人生时刻处在危险之中,而自己又没法保护家人,其他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了。”
为中国没有接受寻求庇护者,几乎所有中国城市难民都被重新安置到其他国家,包括去美国、加拿大、瑞典、法国和澳大利亚。
从获得难民地位到获得重新安置他国要用两年的时间,虽然程序完成时间大部分是取决于接受国。曼卡·迪·尼桑说道。
在此期间,难民因为其难民身份,没办法工作,所以不得不靠着联合国难民署的微薄补贴生存,最多能得到每月1000元(154美元)的补贴。
(6)有多少阿富汗难民去印度扩展阅读:
用“外交世界杯”形容正在召开的第71届联合国大会毫不夸张: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的国家领导人和高级代表出席,其中中国总理李克强是首次出席,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将上演“告别秀”;反恐、英国脱欧、土耳其政变等过去一年来国际政坛风云的变幻,这几天都会在联大舞台上集中展现。
而李克强总理在这场外交大舞台上的“首秀”引人关注。有媒体用“在联大这个国际外交大舞台上成功增加了中国在国际上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来形容李克强在联大的首场活动,即出席由联合国倡议举行的联大解决难移民大规模流动问题高级别会议。
难民危机占据了此次联大议题的核心位置。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193国领袖和代表19日在联合国难民峰会上通过了《关于难民与移民的纽约宣言》,呼吁各国保护难民的人权,促进和增加安置难民得到人道主义援助。
但这一核心议题也是难解之题。美国CNN就将“解决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列在了出席联大会议的全球领导人,需要面对世界最艰难的“任务”清单上。
而李克强在联合国大会的“首秀”就提出了承诺援助难民的系列“中国主张”。新加坡《联合早报》发现,李克强将难民和移民问题视为一场“拷问人类社会良知”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的尊严都应得到维护,人道主义精神必须弘扬。”
据德国媒体报道,李克强还表示,中国将积极研究把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的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难民和移民工作。
对此,有媒体评论说,在联合国的首场活动,阐述理念、承诺硬招,李克强总理在这个最高的国际场合,展示了中国“软实力”。
Ⅶ 媒体:中国能不能接收难民
中国能不能接收难民?
面对欧洲难民潮,有中国网友认为,中国应该接收一些难民,为他们提供帮助;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这将导致未来中国和现在欧洲一样“难民围城”。其实,中国大规模接受难民的历史早已有之,直至今天中国依然在接收来自各国的难民。
谁算“难民”?
国际法上对于“难民”地位的认定,主要依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国已经于1982年签署了这两个文件。
据国际难民法权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在其一篇名为《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中的解释,根据现行国际法,认定一个人是“难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并且由于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持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
虽然,上述两项国际公约并没有规定因为战乱而逃离家园的人需被承认为“难民”。不过,国际社会目前通行的做法,已经将在战乱情况下逃离本国的民众认定为“难民”。
二战时,近三万犹太人曾避难上海滩
中国最着名的难民接收,就是二战期间对犹太难民的庇护。
在当时,面对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欧洲多国却拒收犹太难民。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
何凤山1937年被派往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1940年5月离开维也纳。据何凤山的回忆录里记载,一个犹太青年,跑了40多个领馆,没有一个领馆肯给他签证,最后他找到了何凤山。何凤山说我给你发签证,他说我要11张。发签证必须是要本人亲自来的,但是何凤山给他发了11张。
何凤山全力救助犹太人的消息被迅速传开后,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门前很快排起了长队。法西斯当局则以中国领事馆租用犹太人房子为由,硬将房子没收了。何凤山便自己出钱租用了一处小房子,继续给犹太人核发“救命签证”。
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从1938年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他就发放了1900多份,而1938年11月纳粹冲锋队制造“水晶之夜”后,何凤山为犹太人发放的签证就更多了。
1937年到1939年8月,是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高峰期,他们被安排居住在上海虹口区提篮桥一带。但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将犹太难民赶进虹口的难民隔离区,2万多犹太难民和原先就居住在虹口的10万中国人挤在一块不到1平方英里的狭小空间里。
幸运的是,当希特勒把600万犹太人抓进集中营进行骇人听闻的屠杀时,近3万犹太难民却在上海存活下来,并开创了新的生活。
20世纪70年代,内地和香港各接收二十多万越南难民
1949年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接收国际难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越南船民潮、“排华”潮和中越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奉行的“为每一个来到中国的越南难民提供永久性难民庇护”的承诺,在联合国救助难民史上绝无仅有。据统计,到1978年底,中国共接收越南难民26.5万,其中不少为中国侨民。这些难民、归侨经甄别后被后送到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江西5省263个国营农场。
香港处理越南“船民潮”的案例堪称遵循“不推回”和“各国互助分担”国际原则的样板。越南战争结束后,1975年5月,首批越南难民3743人全数获得香港收容,至此,弹丸之地的香港爆发了越南船民潮。香港遵循“不推回”原则,顶住巨大经济、社会压力,收容了超过20万名逃港越南人。最终经联合国难民署协调,根据“互助分摊”原则转移到第三国安置、定居的就多达14万余名,远超过事后遣返原籍的6.7万多名。
直至今天,中国仍在接收难民
中国难民接收工作还有很多是在国际社会的协调下,完成国际义务。
1979年末,苏联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难民南逃巴阿边境被阻,滞留中阿边境,中国开放边境,暂时接收了6万多名阿富汗难民。
1980年至1988年,在联合国难民署争取下,在欧美国家财政支持下,中国作为南亚难民中转国,接收了2万多印度锡克族难民和斯里兰卡泰米尔族难民。这批难民后来绝大部分转往美国、加拿大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换发无国籍护照,留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昆明三地。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中国不但向约旦的难民营提供援助,也作为中转国接受了一些伊拉克移民。
2009年,缅甸北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自治武装发生内战,近万名(一说数万名)果敢难民涌入中国南伞等口岸,进入中国国境避难,中方确保了难民基本生活保障。
事后中国在得到“确保难民安全”的承诺后进行了遣返说服工作,短时间内将大部分难民遣返回国。
据《看天下》杂志2014年报道,经由联合国难民署批准生活在中国的难民有138人,此外还有410人已提交寻求庇护申请,其中大部分是非洲人,成为难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冲突。
“难民”来中国归谁管?
联合国难民署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任何非中国国籍的人都可以寻求中国的难民资格,只要带上护照,到联合国难民署北京的办公室登记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成为难民的原因等,就可以得到一张《寻求庇护者证明》,并预约甄别面试的时间。在接受甄别面试前,他们可以合法在中国居留。寻求庇护者证明有效期一般为两个月,如果到期还没轮到他们面试,可以带原件去换一份新的。
甄别面试一般由所在国政府负责。不过中国政府并未接管这项工作,所以还是由联合国难民署负责。《看天下》杂志报道,甄别面试的惯例是一对一,由难民署工作人员主持。面试内容主要围绕“你为什么离开你的国家”。问答都十分具体,一般持续两小时以上,有时需要四个小时甚至更久。难民署工作人员会根据各种情景、细节是否与当地情况相符来判断申请者回答的可信度,鉴定其是否真的符合难民标准。很多申请者会在这一环节“露馅”。
如果第一次甄别面试没通过,申请人有一次申诉机会,可以接受第二次面试,补充回答很多细节问题,证明自己身份。第二次还是没通过的话,难民署将把申请人的资料提交给中国公安机关,中国公安机关会将此人按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处理。
如果通过面试,在中国的居住地由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自行选择,但难民署的工作人员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
除此之外,中国并没有处置国际难民的专门法律。目前中国对难民的日常管理主要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公布的这部法律第一次明确提到了难民:“申请难民地位的外国人,在难民地位甄别期间,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临时身份证明在中国境内停留;被认定为难民的外国人,可以凭公安机关签发的难民身份证件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除此之外,并无相关详细规定。
目前,涉及国际难民的具体应对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是《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它属于2003年SARS事件之后制定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难民”会不会在中国一直生活下去?
答案是,很难。
联合国难民署对于难民的永久解决方案,通常有三种——自愿遣返:一般是来源地局势好转,可申请由难民署帮助返乡;就地融合:即在申请难民身份的地方定居,成为该国公民;第三国安置:可申请去愿意接收难民、给他们国籍的国家。
由于战乱等原因,对于很多难民来说,回家的时间遥遥无期,而目前中国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难民的身份,最好的出路就是被第三国接收。
联合国难民署并不能决定难民是否被接收,这完全由难民接收国来自行决定,且难民也不能挑选去哪个国家。得到难民资格后,需要多久才能有国家接收,没有人知道。
而在等待的时间里,这些难民也要遵循中国法律对于外国人的管理。难民们都没有在中国工作的权利, 难民在中国期间一般都被视为外国人,没有工作权利,因此他们的食宿完全由联合国难民署帮助解决。他们的医疗保健费用也由联合国难民署支付。
按照《公安派出所外国人住宿登记管理办法》,他们如果要搬家,需要向派出所申请变更住宿登记,民警会检查他们的相关材料,在《外国人住宿登记表》“备注”栏中注明,并上报出入境管理部门。
近几年,难民们在中国享有的权利也有所增加。2012年底,难民署中国办事处得到消息,中国外交部与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共同签订了协议,难民儿童从此可在中国上公立学校。
中国并不是难民热衷的目的地,但最近几年申请难民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难民署中国代表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看天下》杂志采访时说:“以前只要直接来登记,就可以拿到寻求庇护者证明,然后确定甄别面试时间。现在因为来申请的人太多,流程增加了一项,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或上门提前预约,由工作人员安排登记日期。”
由此看来,中国的难民问题已开始浮现,如何解决难民的后续问题和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难民风险,中国应当尽快地以国际法为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难民法。
Ⅷ 历史上阿富汗入侵印度几次
阿富汗的历史可上溯到古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远征时并入波斯。亚历山大远征后又并入其帝国。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三分,阿富汗地区又转属于东部的塞琉古王国。约前250年,位于阿母河与兴都库什山间(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德据地脱离塞琉古而独立,建立了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称大夏、吐火罗等),前二世纪上半叶最强盛,曾扩地至印度河,后因内乱转衰。
前二世纪上半叶,原驻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所败,遂西迁至阿母河领域,约前140-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将希腊王朝逐向南方。东汉时大月氏分休密、双靡、贵霜、都密、肸顿五部。一世纪时,贵霜统一诸部,扩张为强大的贵霜王国,其盛是西起咸海、东至葱岭,横跨中亚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倡大乘佛教。三世纪后渐衰,分裂为若干小国。五世纪上半叶被从北方袭来的恹哒所灭。
恹哒系游牧民族,原居于金山(阿尔泰山),臣属于柔然,罗马人称之为“白匈奴”。五世纪初西迁,以后相继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区、吐火罗、印度西北部,还击败了萨珊波斯,杀其王,成为一令人生畏的强国,其统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内,信奉袄教。567年左右,萨珊波斯与西突厥联合击灭恹哒,以阿母河为界瓜分其领土。吐火罗被划归属波斯,但不久(约568年)又被西突厥夺取。
627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其长子在吐火罗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军灭西突厥后,吐火罗的突厥王朝向唐称臣,唐置月氏都督府于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内及其附近还有若干臣属于吐火罗的小国:护密、护时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宾(修鲜州都督府)、帆延(乌凤都督府)、诃达罗支(条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还于662-674年间封流亡来唐的波斯末王之子卑路斯为波斯王,置波斯都督府于波斯东部与阿富汗境内。八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势力进入,控制了吐火罗。自751年怛罗斯之战后,葱岭以西之西域诸国尽皆归于阿拉伯人,此后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直至今日。
821年,阿拉伯阿拔斯朝(黑衣大食)呼罗珊总督塔希尔建立了塔希尔王朝,领有中亚、河中、阿富汗地区,名义上承认哈里发主权,但形如独立。867年锡斯坦省军队统帅亚库布(绰号萨法尔)起兵建立萨法尔王朝,873年灭塔希尔王朝,领有伊朗大部、河中、阿富汗、印度西部,中心在呼罗珊,曾一度远征巴格达。不久,河中地区又兴起了地方将领建立的萨曼王朝,900年灭萨法尔王朝。962年,呼罗珊总督阿尔普特勤又据伽色尼城独立,称雄一方,建立伽色尼王朝,占领阿富汗,十世纪末灭萨曼王朝,相继得到中亚与伊朗各一部分、印度河领域北部,十一世纪受到塞尔柱突厥人打击而衰落,失去伊朗、中亚领地。十二世纪中叶,赫拉特与伽色尼之间的廓尔山区兴起了廓尔王朝,很快就据有阿富汗全境,后又灭伽色尼王朝,占伊朗、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廓尔王朝被兴起于河中的花剌子模苏丹国所灭。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灭亡,以后阿富汗相继为蒙古汗国、伊儿汗国以及附属于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权统治,帖木尔兴起后又归其统治。帖木尔死后阿富汗又成为帖木尔后裔与中亚的土库曼黑羊王朝等国争夺的战场,十六世纪后又转入波斯手中。
1747年,阿富汗阿布达里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之际独立,建立了阿富汗王国,使得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历经阿布达里德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1826-1973)两个王朝。其间分别于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击败英国的入侵。
Ⅸ 中国目前接纳了多少难民
1,上世纪60及70年代,中国接收过大批被从印尼,越南驱赶出来的华人。大多被安置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的华侨农场。 2,1975年红色高棉在柬埔寨执政,施行清洗政策,由于华人大多为资本家和工商业者属于消灭对象,除一部分作为印支难民被法国,加拿大接收外,很大一部分被中国接收安置,广西北海,海南万宁安置最多,还有部分被安置到贵州。 3,苏联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难民南逃巴阿边境被阻,滞留中阿边境。在美国和联合国难民事务署疏通斡旋下,中国开放边境,暂时接收了6万多阿富汗难民,后安排护送至巴基斯坦阿富汗难民营。有约万余阿富汗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斯坦族归化中国,留在新疆。 4,北越统一南越,大批越南难民出逃。英国不顾港英当局反对,向联合国承诺香港为越南难民第一收容港。导致香港最高峰时收容了高达60万越南难民,给香港造成非常沉重的财政和社会负担。后来中英谈判香港回归问题,英方答应在97年前彻底解决越南难民滞留香港问题。后来大批难民陆续转往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在中国压力下,容许出逃难民返回,约15万难民返国。最后还有最后约5万难民无处可去,最后归化为香港居民,取得香港身份证。香港越南难民问题至此彻底解决。 5,1980年至1988年,在联合国难民署争取下,在欧美国家财政支持下,中国作为南亚难民中转国接收了2万多印度锡克族难民和斯里兰卡泰米尔族难民。这批难民持联合国难民署难民证件,每月领取欧美等国认捐的生活费。后来绝大部分转往美国,加拿大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换发无国籍护照,留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广州市和昆明市三地。 6,1997年朝鲜发生大规模饥荒,数十万难民越境逃亡中国,主要滞留隐藏在吉林的朝鲜族聚集区。中国政府基本采取容忍默许政策。许多难民通过结婚等方式取得中国国籍。后来在美日和韩国等非政府组织策划下,部分难民在北京频繁制造冲击外国及联合国驻北京大使馆和办事机构的恶性外交事件。中国在朝鲜的交涉和国际双重压力下,加大了搜捕和遣返朝鲜难民的力度。但最终强制遣返回朝鲜的难民数量很少,许多难民继续潜伏隐藏在中国。部分难民在联合国安排下和中国协助下转往蒙古,菲律宾,哈萨克三国。部分难民被迁往新疆。 总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无法大量长期接收外国难民。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不是难民接收国,但中国长期对联合国难民救助工作给予财政支持,每年大量认捐经费和提供物资。仅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中国提供给阿富汗难民的捐款平均下来约每年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