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有多少人缴税

印度有多少人缴税

发布时间:2022-08-28 18:20:08

㈠ 看看外国个税怎样征

个人所得税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中国新朝皇帝王莽在公元前10年就制定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个税,规定熟练的劳动者要把个人收益的十分之一纳税,而在这之前,税都是人头税或财产税。
英国从1798年才开始征收个税,按照家庭年收入采取累进税率征收(把收入由低到高依次分成几个等级,各级税率不同,依次提高),对年收入超过60英镑部分每英镑征收2便士,超过200英镑部分每英镑征收2先令。英国在1799年征收个税600万英镑(约合2007年的51.2亿英镑)。
现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征收个税,多采用累进税率按家庭年收入计征。对工薪族来说,领工资就纳税。
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2008年29个工业化国家最低收入平均为140451人民币元/年,人均GDP平均为311554人民币元,中央政府个税“起征点”平均为56003人民币元/年,个税起征点是最低收入的40%,是人均GDP的17%。
美国:领工资就纳税,最高税率为46%
美国联邦政府于1913年建立了以家庭户为纳税单位、按年度收入个人自主申报的个税制度。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税收“用以偿付国债并为合众国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经费”,全民福利是美国税收的主要归宿之一。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重复征收个税,但大头是联邦政府。20世纪初期,联邦个税税级多达50多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个税最高税率达94%,战后18年间,联邦个税最低税率一直保持在20%上下,最高税率则保持在90%上下。
在美国,即使有1美元的收入,也要纳税。个人收入指家庭一年内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资、营业利润、股票收益、基金利息、小费、佣金等,也包括投资房地产一年内的收入,超过一年按资本收入税率另计。
在年度报税时,会有各种免税项,这相当于对家庭的福利补贴,如赡养费、儿童抚养费、学费、慈善捐款、自由职业者业务开销减免等,报税时要把这部分免税额在总收入里扣除,剩余部分才是应税收入。
2010年美国联邦个税夫妻合并报税税级税率为:0~16750(收入、美元),10%(税率);16751~68000,15%;68001~137300,25%;137301~209250,28%;209251~373650,33%;373651以上35%(美元=6.6人民币元)。
美国绝大多数州、县和市镇政府也征收个税,征收个税的州有43个,其中7个是比例税(只有一个税级,对应税收入用一个税率),税率一般在3%~5.3%左右;34个州是累进税率;新罕布什尔州和田纳西州只对个人红利和利息征税。这样,美国一些州的纳税人交纳的联邦个税和州个税综合税率会高达46%以上。
对工薪族来说,个税在领工资时由雇主预扣代缴。雇主要在每年的2月1日前交给雇员一份“W-2表”,上面列明各种收入和扣税额。美国上到总统,下到钟点工,90%的纳税人会收到“W-2表”。
每年4月15日前,纳税人要把正式报税表提交国税局,根据纳税人的身份和收入来源,纳税人选择不同的个税申报表。如果应纳税额大于预扣税总额,则补交欠税额;如果应纳税总额小于预扣税总额,多收的税款由国税局退还给纳税人。
美国个税虽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但申报比较灵活,夫妻可以合并申报,也可单独分别申报,税额差别不大,多数家庭选择夫妻合并报税。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通过家庭报税还可以实现“负纳税”,即获得政府的福利补贴。根据美国税政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2009年度约47%的美国家庭无需交纳联邦个税,不少家庭从联邦政府获得家庭补贴。
以2010年联邦个税申报为例,如果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50000美元并且有两个17岁以下的孩子,这个家庭以夫妻合并报税的方式报税,不但免交纳联邦个税,还能从政府那里得到35美元的补贴。
这就是美国个税制度的优点之一,收入越低,家庭人口越多,政府倒贴的钱也越多,这样就让低收入家庭能够体面地生活。
除个税外,美国还有社保税,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纳,雇主交纳工资的6.2%,个人交纳工资的4.2%,社保税交到106800美元时封顶。老年医保也由雇主和雇员分摊,各交工资的1.45%。
日本:虚报收入判刑,最高税率50%
日本对工资、房地产和股票等收益征收个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计征。2009年,日本纳税人口(含公司所得税)为638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0%,中央政府个税占财政收入的33.8%。
日本中央政府从1947年开始对个税征收实行自主报税制度,由纳税人自己计算应交税额。根据日本税法,雇主有代国家征收个税的义务,雇主须在每月工资发放时,预扣代缴雇员个税,在下个月的10日前交税务部门。对年收入2000万日元以下的家庭来讲,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个税按月预扣,则无需进行年度个税申报。
申报个税时,根据家庭人口数给予一定的免税额,每个家庭成员可享受约38万日元的免税额。家庭年收入减去免税额,再扣除社保金和医疗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剩余的收入就是应税收入。
对日本居民来说,收入不限于日本本土,而是在世界各地取得收入的总和。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只对其在日本收入部分征税,外国人的个税实行税率为20%的比例税。
2009年日本中央政府个税税级税率为:1~1950000(收入、日元),5%;1950001~3300000,10%(税率);3300001~6950000,20%;6950001~9000000,23%;9000001~18000000,33%;18000001以上40%(日元=0.08人民币元)。
另外,日本地方政府也按10%的比例税征收个税,这样,日本个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要超过50%。
日本也对资本性收入征收个税,房地产短期买卖收益税率为39%,长期买卖收益税率为20%,股票收益税率为10%~20%。
除个税外,日本还有社保税,由雇主和雇员分摊,雇主交纳工资的13.255%,个人交纳工资的13.375%。
如果加上社保税,日本人的个税税率为28.375%~63.375%。
日本对个税申报延误(截止日期为3月15日)或申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给予严惩。
延误不足2个月交4.3%的惩罚税,超过2个月惩罚税为14.6%。按期申报,但纳税额不足,惩罚税为10%或15%。超期申报加纳税额不足,惩罚税为15%或20%。按期申报有逃税行为,惩罚税为35%。延期申报加有逃税行为,惩罚税为40%。
2009年,有210名纳税人因有逃税行为被起诉,平均每人被判处14.6个月的监禁。
澳大利亚:炒房赔本不免税,最高税率45%
个税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约占财政收入的66%。个税采取累进税率,按家庭年收入计征,所有工资、经营所得和资本收益都要计算到收入中。
201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个税税级税率为:6001~37000(收入、澳元),12.6%(税率);37001~80000,21.9%;80001~180000,30.3%;180001以上45%(澳元=6.6人民币元)。
雇员要向雇主提供9位数的纳税账号,雇主在发放工资时预扣代缴个税,同时还要代扣1.5%的医保税。如果雇员没有纳税账号,则雇主要按46.5%的比例税代扣。
澳大利亚对低收入家庭给予多种免税项和福利性补贴。如果在2010年7月1日到2011年6月30日期间收入低于3万澳元,纳税收入减免1500澳元。
如果家庭中有孩子,则可享受孩子补贴,2008~2009年该项补贴标准为:13岁以下4631澳元,13~15岁5818澳元,16~17岁1945澳元,18~24岁(有工作除外)2379澳元。
如果家庭收入超过42559澳元,则所有这些孩子补贴要扣除20%;如果家庭收入超过94000澳元,则扣除30%。
如果纳税人有低收入家庭证明,对家庭中最小的不满15岁的孩子再补贴一次,标准是:5岁以下3358澳元,5~15岁2339澳元。如果家庭收入高于4526澳元,则该项补贴要扣除20%。
澳大利亚对享受补贴的家庭收入计算非常严格,已交纳的社保金也算作家庭收入,投资损失不得从收入中扣除,如果因为炒房或炒股赔本,造成家庭收入减少,政府对此不给补贴。
加拿大:自主报税,最高税率53%
为了吸引移民,加拿大的个税实行较晚,1917年才施行。
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重叠征收个税,由联邦政府税务局一次性征收(魁北克省单独计征),然后按各自的比例分配给地方政府。加拿大政府财政收入中,个税收入是企业所得税收入的4倍。
加拿大个税也是按家庭年收入自主申报,税务局根据个人申报资料,与雇主进行核对,对纳税人每月预交的个税多退少补。如果纳税人对税务局的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复议,但要提交详尽的收支证据材料。如果纳税人不接受复议结果,可以上诉至税务法院,如对税务法院的判决不服,可继续上诉到联邦上诉法院。
加拿大对居住在加拿大的所有本国公民和外国人征收个税,工薪族在4月30日前提交,自由职业者则在6月15日前提交。
201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个税税级税率为:10383~41544(收入、加元),15%(税率);41544~83088,22%;83088~128800,26%;128800以上29%(加元=6.8人民币元)。
加拿大除亚伯达省采用税率为10%的比例税外,其他各省实行累进税率,没有免税额,税率高达24%。这样,加拿大有的省的纳税人个税最高税率在53%以上。
虽然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重复计征个税,但对纳税人来说,没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因为是一次性报税,税的分配由联邦税务局完成,将来如果有返税,也是在一张支票上。
英国:对世界各地收入计征,最高税率50%
英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个税。对居住在英国的居民来说,在世界任何一地的收入都要计入个人收入,对长期居住在海外的英国公民,依照其汇入国内的货币数计征。
英国对工资、红利和储蓄收入执行不同的税率,对于工薪族来说,先从工资扣除免税额,然后交纳工资所得税,接着计征自己的储蓄所得税,最后是红利所得税(如果有的话)。
2011年英国中央政府工资个税税级税率为:0~37400(收入、英镑),20%(税率);37401~150000, 40%;150000以上50%(英镑=10.7人民币元)。
英国个税也有各种免税项,在2010~2011纳税年度(4月6日到来年的4月5日),65岁以下的人免税额为6475英镑,年收入在1万英镑以下的家庭,免税额为6475英镑。另外,根据抚养人口的多少,也给予一定的免税额。
英国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征收个税,如苏格兰正立法征收个税,计划将个税和房产税合并计征。
英国还有社保税,由雇主和雇员分别承担,雇主交纳工资5715英镑以上部分的12.8%,个人交纳工资5715~43875英镑部分的11%,超过43875英镑部分为1%。
法国:孩子多纳税少,最高税率40%
法国个税的税级、税率和纳税额均由税务部门核算,个税申报时要申报家庭详细信息,如有几个孩子、孩子年龄等。个人收入指家庭一年内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资、其他劳务收入、养老金和资产性收入。
交纳个税前,先要扣除各种社会摊派(社保金),社会摊派不进入税务局账户,而由社保账户专门管理。
在法国,家庭人数对纳税多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是用家庭“商数”去除家庭总收入,得出应税收入。一人家庭“商数”是1,夫妇无孩子家庭“商数”是2,有1个孩子家庭“商数”是2.5,有两个孩子家庭“商数”是3,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纳税人抚养的家庭人口越多,免税额度越大。
2009年法国个税税级税率为:5875~11720(收入、欧元),5.5%(税率);11721~26030,14%;26031~69783,30%;69783以上40%(欧元=9.1人民币元)。
印度:对高收入者征税上税,最高税率30%
印度个税比较人性化,除了按家庭人口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外,还对家庭一些必要的开支免征个税:个人支付的医药费免税额最高为5000卢比,但需要提供医疗账单证明;由雇主发放的交通补贴每年免税额最高为9600卢比,不需要提供票据证明;支付的房租免税额等于房租减去个人工资的10%,也就是说,收入越高,房租免税额越低,当收入足够高时,房租不再纳入免税范围。印度个税男女有别,对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个人收入指家庭成员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资、股票收入、买卖房屋收益等资产性收入。个人收入减去各项免税额就是应税收入。对工薪族来说,如果工资超过免税额,则由雇主预扣个税,在年度报税时多退少补。
2011年印度个税税级税率为:180000~500000(收入、卢比),10%(税率);500001~800000, 20%;800000以上30%(卢比=0.146人民币元)。
另外,印度对高收入者还有税上税,对收入超过100万卢比的纳税额征收7.5%的税上税。
在印度,越来越多的纳税人网上报税,只需在网页表单上填入个人家庭信息、收入和免税额,网上自动完成个税申报和计算,相当便利。印度交纳个税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0%。
中国:个税改革焦点不是起征点而是税制
从个税的国际经验看,个税按家庭年收入计征符合科学发展观。工业化国家的个税“起征点”定得很低,其目的就是通过宽税基原则让个税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弥合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增进公民意识,促使公民以“纳税人”的身份积极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工作。
中国个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起征点的问题,而是税制的问题。假如一作者用两年时间写一部书得稿酬19200元,相当于每月收入800元,作者仍须交纳个税,而且是20%的比例税,与固定月工资为2万多元的最高税率相同。
从事建筑、装潢等个体劳动者可能几个月才收到一次劳务报酬,但要按一个月所得计税。一个四口之家只有一人工作月薪3000元,另一四口之家四人都工作每人月薪3000元,他们的起征点相同。这些都是中国目前个税存在的最大不公。
中国7亿多劳动者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有纳税资格的工资是最低收入的4倍,而国际上仅为0.4倍,我们的起征点从理论和实践上讲都没上调空间了。不应一味提高起征点,要尽快对税制进行改革,采取以家庭为单位年度报税制度,否则只能越提越不公。

㈡ 如何评析2010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点的

一、中国现行个税制度的缺陷
个税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调节贫富差距,但前提是必须以家庭年各项收入的总和计征,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税制。如果个税按个人月工资计征,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逆向调节”,也就是说,个税反而让贫富差距加大了。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颁布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职工收入基本上只来源于工资,收入差距并不明显,当时个税按个人工资计征并没有显露出税制的缺陷。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失业人员增多,个税税制缺陷日益显露。现行个税税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不公平、不科学、不合理上。下面仅举几例:
假如有一个5口之家(父母、妻子没工作,孩子上学),只有一人就业,月工资是4000元,他要养活5口人,父母、老婆、孩子和有自己,人均不到1000元,但他需要交纳个税86.2元。另一个5口之家5人都有工作,每人月工资2500元,也就是人均2500元,但他们都不需要纳税。这就是目前税制的弊端,同样是5口之家,家庭收入4000元的要纳税,家庭收入12500元的反而不纳税,这显然有失公平。
这只是对有固定收入劳动者的不公,对那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劳动者来说影响更大。如作者用两年时间写一部书得稿酬19200元,相当于每月收入800元,作者仍须交纳个税2150.4元,而且应税稿酬是20%的比例税(纳税额减征30%),与月工资为2万元也就是两年收入48万元的最高边际税率相同!两年收入2万元和48万元的人以相同的税率纳税,可以看出目前个税设计的不公有多大!
大学生暑假打工一个月,获得报酬2880元,也需要交纳个税,其实这2880元就是这个学生全年的收入,平均月收入只有240元但却需要纳税!
从事建筑、装潢等的个体劳动者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收到一次劳务报酬,现在也要按一个月所得计税,由于个税是累进税率,几个月的劳动报酬按一个月计征要适用更高的税级税率,这就要多交很多税。
所以,单一提高“起征点”很难解决我国个税中的突出矛盾,正如上面例子所讲,即使把工资收入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对一个只有一人工作的5口之家来讲,家庭负担仍然很重,人均1000元就要纳税。对那些靠稿酬、打临工生活的人来说,目前税制存在的缺陷更是暴露无遗,他们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收入交纳个税的税率比按月领工资的人的平均税率还高!
财政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所讲的“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1.93人”只是全国的平均数,没有考虑具体每个家庭差异,有的家庭就业率高,有的家庭就业率低,由于中国工资分配差距巨大,再加之失业等因素,家庭收入和家庭就业者的负担差别会很大,决不能用一个全国平均值来衡量所有家庭的收入和就业者负担情况。
由于个税制度的严重缺陷,单纯提高“起征点”只能让这种不公更加不公。因此推进税制改革已刻不容缓,必须改成以家庭年收入计征。
二、“起征点”已没有上调空间
现在,工薪所得税“起征点”众说纷纭,主要原因是对中国劳动者的工资现状不清楚。中国2010年GDP为397983亿元,人口为13.4亿人,人均GDP仅为29700元。根据我的推算,中国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为31%,即2010年中国劳动者总报酬为123375亿元。2010年中国从业人员接近8亿人,也就说,8亿劳动者分这123375亿元的劳动报酬,平均每人15422元,中国劳动者平均每月的劳动报酬为1285元。
财政部2009年还有个统计数据,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中国居民的财富主要来自劳动报酬,如果把年薪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收入者单独计算,90%的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更少,也就在1000元/月上下。
这就是中国劳动者的收入现状!虽然我们的GDP世界第二,但一人均,我们就没什么了,还是一个穷国。征收个税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个事实。
财政部网站2009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年薪在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纳税的人数为240万人,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约3%,而缴纳的税额为1294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根据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全国个人所得税各科目下的纳税人总数是8000万人。
由于,工薪所得税只是个人所得税众多项目中的一项,根据工资理论与实践得出的工资分布模型,即纺锤形或倒罗卜形,领薪人数在中位数附近密集。根据我对美国工资分布的研究,全国的平均工资一般高出工资中位数31%。通过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估算出2009年交纳工资所得税的人约为3358万人,月薪在10000元以上的纳税人有240万,月收入在2581元~10000元间的人数为3118万人。考虑到工资增长情况,我们把2010年新增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估算为642万人,这样,2010年全国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约4000万人,占总人口的3%(印度为10%),占就业人口的5%。
三、提高“起征点”让95%的劳动者吃亏
中国的个税改革可参照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2008年29个工业化国家最低年平均收入为140451元人民币,人均GDP平均为311554元人民币,中央政府个税“起征点” 年平均为56003元人民币,是人均GDP的17%,是最低收入的40%。
中国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2000元/月,也就是年“起征点”为24000元。这是个人的收入,假如与国际接轨以家庭计征,在夫妻都有工作的情况下的“起征点”就是48000元。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起征点”是扣除“四金”后的收入免除额,并非是所有收入的免除额,而“四金”的受益人也是纳税人本人。就拿住房公积金来说,那实际是福利,因为交纳的公积金将来会得到数倍的返还,那钱是自己的。好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把住房公积金看作是税负。
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29700元,家庭个税“起征点”是人均GDP的160%,中国有的省份年最低收入为7560元,“起征点”是最低收入的635%。即使按照目前“起征点”计算,中国个税“起征点”占人均GDP的比重是经合组织国家的9.4倍,占最低收入的比重是经合组织国家的15.9倍。
不难看出,我们的“起征点”已大大高出国际水平,缴纳工资所得税的人占全国人口的3%,占劳动人口的5%,连印度都不如。
提高“起征点”就相当于增加工资,只给5%的人增加工资,而95%劳动者的工资没有得到增加,这就使收入分配差距拉得更大,会让95%的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所以,从纳税人口比例看,中国目前的“起征点”已经没有上调空间了,如果再提高,根据工资分布模型,纳税人口会锐减,那就相当于放弃了个税。提高“起征点”更不符合税收的“宽税基”原则,更不利于培养公民以“纳税人”的身份表现出来的公民意识,不利于民主监督机制的发展。
四、中国人的税负主要来自企业的间接税
我们现在进入税改的误区,一提减税,就想到工薪所得税,想到“起征点”。事实上,政府征收的任何税,都最后由百姓负担。
按纳税途径来分,税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就是公民直接把税交给政府,如个税、房产税、车船税等。间接税则公民不自己把税直接交给政府,而是先由“中间人”替公民把税交给政府,然后这个“中间人”再找消费者把税追缴上来,这个“中间人”就是企业,企业只是名义上的纳税人,消费者才是真正的纳税人,间接税有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关税、消费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
外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以直接税为主,因为直接税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具有调节作用,国家针对收入阶层有目标地征税,通过多级累进税率控制各个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和财富保有。例如,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个税占联邦税收总额的50%,另外还有35%的工薪所得税,仅个税和工薪所得税两项直接税就占联邦税收总额的88%,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在历史上曾高达94%;卢森堡的个人所得税就有17个税级。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可以确保穷人少纳税或不纳税,甚至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得到福利补贴。
间接税则不同,间接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所有消费者征税,人活着就要消费,也就是说,间接税是对所有居民征税,间接税是“劫贫济富”,因为收入越高,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小,也就是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越小,可见,间接税对消费者来说税率是累退的。
说公民担负着直接税的税负,这很好理解,因为是自己亲手把税款交给政府的。但对企业代政府收缴的间接税,很多人感觉不到是自己在交这个税,认为间接税是企业交的,与个人无关。下面,我们通过一包香烟的例子,看看间接税是不是与个人无关。
一包香烟里有56%的生产环节消费税(甲类香烟),5%的批发环节消费税,从生产到批发零售各个环节7%的城建税7%和3%的教育附加、17%的增值税、25%的企业所得税,对一包10元的香烟来说,里面有6元的税。如果一个人每月吸烟开支300元,那他就为国家交了180元的税,相当于月工资5200元交纳的工薪所得税!虽然不是他直接把这些税交给政府,可企业“借花献佛”,不与他商量就给交了,然后再强迫他补交税款。
前段时间有政协委员提出“馒头税”其实也是这样,中国根本就没有“馒头税”,那是馒头生产和销售流通环节的各种间接税。还有房子,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房价高得离了谱,其实,房价里几乎一半是政府的税(费),在抱怨房价高的时候,应该看看房价里都有哪些税。
目前,中国工薪所得税不但纳税人口小得可怜,仅占总人口的3%,占劳动人口的5%,工薪税额也仅占税收总额的4%左右。2010年,中国平均人均税负5463元,工薪所得税只有200多元的样子,也就是说,在每交的100元税里,只有4元是工薪所得税。如果“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根据财政部的测算,纳税人口将减少60%左右,税额损失1200亿元,也就是说中国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口仅剩1.2%,占从业人员2%,个税税额损失1/4,考虑到征税成本,提高“起征点”还不如干脆放弃个税。
中国的税制是以间接税为主,只有个人所得税、居民个人的车辆购置税和契税属于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不到10%。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税制来看,我们应该增加直接税的份额,减少间接税的份额,我们要减的不是个税,而是企业税。由于我们没有遗产税,个税是中国唯一调节贫富差距的财税手段,减少个税必然使贫富差距愈演愈烈,从而激化更多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五、个税以家庭计征才科学
个税是“个人收入税”的简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个税指的是对社会最小经济单元的所有收入征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最小单元,个税当然是针对家庭收入计征,而不是个人收入计征。
其实,市场经济国家的个税一开始就是按照家庭年收入计征。英国早在1798年就开始征收个税,按照家庭年收入采取累进税率征收(把收入由低到高依次分成几个级,各级税率不同,依次提高),对年收入超过60英镑部分每英镑征收2便士,超过200英镑部分每英镑征收2先令。英国在1799年征收个税600万英镑(约合2007年的51.2亿英镑)。美国联邦政府于1913年建立了以家庭户为纳税单位、按年度收入个人自主申报的个税制度,美国宪法并明确规定了税收“用以偿付国债并为合众国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经费”,全民福利是美国税收的主要归宿之一。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丹麦等国也都是以家庭年收入计征。就是与中国人口相当,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我们的印度,根据1961年颁布的《印度个人所得税法》,他们的个税也是以家庭年收入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度纳税人在互联网上报税,相当便利。
根据笔者对世界几十个典型国家个税的研究,还没发现哪个国家的个税是按月工资计征的,中国个税按月工资计征,这不能不说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怪胎。所以,中国个税税制必须改为以家庭年收入计征才科学。
以2010年联邦个税申报为例,如果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50000美元并且有两个17岁以下的孩子,这个家庭就是“负纳税”。具体计算方法是:先从毛收入里减去家庭标准免税额11400美元,再减去个人免税额3650美元,四人共14600美元,这样,纳税收入为50000-11400-14600=24000美元。根据美国2009年夫妻合并报税的税率,该家庭应在税率10%的最低税级(0~16700美元)和税率为15%的第二税级(16701~67900美元)纳税,纳税额为16700×10%+(24000-16700)15%=2765美元。两个17岁以下的孩子,每个孩子课税扣除额为1000美元,这样,应纳税额还剩2765-1000×2=765美元。另外,夫妻合并报税还有800美元的工薪课税扣除,这个家庭最终应纳税额为765-800=-35美元,也就是说,这个家庭不但免交纳联邦个税,还从政府那里得到35美元的补贴。
通过这个例子就看出个了个税以家庭计征的科学性,这样充分考虑了家庭的负担情况,如扶养的人口数、孩子教育、医疗等因素,是非常人道和人性化的制度。
再有,由于个税是以家庭年综合收入计征,就堵塞了我们现行个税的漏洞,将一些所谓的“灰色收入”纳入征收范围,减少了税源流失。同时,由于个税以家庭计征会将个人一切收入(如礼品、礼金等)置于监管下,也有利于防腐反腐。
六、个税以家庭计征现在就可执行
有人说中国个税以家庭计征不成熟,笔者则不这样认为,国外200多年前就能做的事,连印度在50年前就能做的事,那时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我们现在为什么还做不了呢?
其实,个税以家庭计征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复杂,中国现在就对高收入者执行年度报税,年薪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每年3月底前自行申报纳税,我们要对个税以家庭年综合收入计征,只是对高收入者年度报税进行完善推广即可,绝非有些人忽悠的那么复杂。
我们现在一切征收方法都可以不变,包括“起征点”和税级税率,仍是每月领工资就纳税(此时是预扣税),报税时计算出来的纳税收入平均分摊到12个月里计算纳税额即可。
把每年的第一季度定为申报上一年度个税的报税期。报税是自主报税,是自愿的,如果认为自己平时预交的个税与自己的实际收入或和家庭负担不符,个人就通过报税进行调整。
个税以家庭计征,我们可以设计得简单些,对基本生活开支和医疗等必要的消费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度,免税额每年根据居民收入的中位数进行调整。如:
家庭人口免税项。每个家庭成员为15000元/年,这一免税额为基本免税额,属于基本生活性开支,如果家庭收入达不到人均15000万元,则差额部分由政府补上,算是对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补贴。
医疗费用免税项。对没有医疗保险或保险不能报销部分的医疗费用免征个税。
自雇免税额。对自由职业者,也就是没有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人,每年给予50000元的免税额,因为他们的收入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工作场所的租用、旅差费等从事劳动的活动上,而非消费性支出,也就是说,收入里的一部分费用要摊到经营开支里,所以要给予一定的免税额。下面就举例说明个税以家庭计征如何操作。
张三家有3口人,他和妻子以及一个孩子,只有他自己工作,月薪是4000元,没有别的收入,也就是说,张三全家的年毛收入为48000元。首先要计算出纳税收入,先要把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刨去,假定是5000元,纳税收入还剩48000-5000=43000元。由于住房公积金在个人账户,这钱会加倍偿还给自己,属于个人收入,故在纳税收入里不考虑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同时,应把单位交到公积金账户上的费用算作个人收入。假定单位为张三交的住房公积金为6000元,纳税收入就成了43000+6000=49000元。
我们先看家庭人口免税项,每人为15000元,三口人就是15000×3=45000元,此时的纳税收入为49000-45000=5000元。
如果张三的妻子没有医保,看病花了5000,此时的纳税收入还剩5000-5000=0元。当纳税收入小于或等于零时,就表示无需交纳个税。如果张三领工资时预交税款总额为1000元,年度报税时,预交的1000元个税就要全额退回。
按照现在的税制,年薪48000的张三大约纳税1000元,如果以家庭计征,则他就不需要纳税了。
再看一个例子。李四也有个3口之家,他一个人工作,月薪2000元,不需要交个税,年家庭总收入24000元,刨去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2400元还剩24000-2400=21600元,再加上单位给交的住房公积金2800元,纳税收入还剩21600+2800=24400元。家庭人口免税额为15000×3=45000元,此时的纳税收入为24400-45000=-20600元,也就是说,政府应为李四家庭补贴20600元,因为这属于低收入家庭。
个税以家庭计征就这么简单,我们马上就可以实行。以家庭计征可以很好地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缩小贫富差距,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个税标准一定要全国统一,从国际惯例看,也是如此。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绝不能降低经济落后地区的标准,增加他们的纳税负担,那样既不公平,也会制度性阻碍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七、中国的工资统计具有误导性
设计个税,工资统计是基础,也就是说,必须弄清楚中国工资的分布情况。只有弄清工资分布,才能知道我们个税的“起征点”定制哪里。而目前中国的工资统计,无法提供这方面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只统计平均工资,而不统计工资分布,更没有工资的中位数,而这些数据才是最重要的制定财税政策的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5月3日发布的数据,2010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国家统计局每次发布平均工资,百姓就气愤地说自己的工资又“被增长”了。这说明,中国的工资统计很不科学,很简陋,漏掉了工资统计的很多项目,如最重要的工资中位数,还有各职业工资,各工资段的职工数,工作小时数,学历、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对工资的影响等。
平均工资无法反映个体劳动者的真实工资和收入分配差距。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国家有100个职工,收入最高的10个人每人工资100万,其余90名普通劳动者的工资都是1万元,该国工资总额为100×10+1×90=1090万元,人均工资为1090÷100=10.9万。这个国家90%的劳动者实际工资只有1万元,可一平均,就成了10.9万元了,工资被拔高了将近10倍。
工资中位数才是工资统计上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工资中位数是把全国劳动者按照工资多少排队,排在中间那个人的工资数就是中位数,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与中位数接近,而并非与平均工资接近,平均工资要高出中位数。例如,美国2008年13518523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是42270美元,中位数是32390美元,平均工资高出中位数31%。
“中产阶级”其实就是家庭收入中位数上下偏移一个数值之间的收入阶层。美国与经合组织等国家把家庭收入中位数向下浮动40%定为贫困线,向上浮动60%定为富裕线,位于贫困线和富裕线之间的收入阶层就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约占人口总数的60%。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个假设国家的工资中位数。这个国家100名职工工资从低到高排队,第50个人的工资就是中位数,也就是1万元。也就是说,这个国家90%的人的工资都是1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为了方便计算,才把90个人的工资都假定为1万元,而实际情况是中位数附近的职工最密集,呈“纺锤形”结构。
现在我们明白了,工资中位数比平均工资更能真实地反映劳动者个体的工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反映收入差距,个人工资与中位数比较,就知道自己的工资处于什么收入阶层上。这么重要的一个数据国家统计局不统计,着实让人费解。
要想让个税征对对象,必须统计全国所有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情况,不能只统计城镇在岗单位职工的工资,而应包括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农业劳动者,不对他们的工资收入进行统计,就忽视了他们的利益,制定的财税政策就不能代表他们,这不符合“三个代表”。
八、工资够不着“起征点”的人才是大多数
今年“两会”期间,工资所得税“起征点”在各媒体连篇累牍,大事渲染,成了“两会”的重头戏,什么“个税5000元‘起征点’得到多数代表支持”,什么“近七成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根据3月11日《广州日报》的报道,有人大代表说:“5000元左右收入的人占到了工薪阶层的主力部分,该起点能让更多人受惠。”现在,很多人对个税的讨论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简直就是“大忽悠”。下面,笔者用官方数据,验证一下这样的议案究竟靠不靠谱。
根据工资分布模型,工资中位数附近的劳动者最密集,平均工资一般高出工资中位数31%,也就是说,如果认为月薪5000元是工资中位数,那么,平均月工资则应为6550元,平均年工资就是78600元(下文有关计算均用此数),约为人均GDP的2.6倍。一个国家劳动者平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不会超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倒数,除非这个国家借外债给百姓发工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1%,即使在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及产品库存均为零的情况下,人均工资也绝对不会超过人均GDP的1.6倍。所以,说5000元月薪是工薪阶层的主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是极其荒谬的。
中国有8亿从业人员,如果人均年工资78600元,那工资总额就是63万亿元,而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46%,这就意味着2010年中国GDP应为137万亿元,可2010年实际GDP为40万亿元,按人大代表的议案算出的GDP超出真实GDP97万亿元!
有人忘本了,不考虑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好,那我们再按非农业劳动者月薪5000元计算,看看在这种情况下GDP应该是多少。2010年城镇就业人员为32288万人,农民工为24223万人,也就是说,中国非农从业人员为56511万人,他们的工资总额为44万亿元。在假定农业劳动者收入为零的情况下,GDP应该为96万亿元,超出真实GDP52万亿元!
有人甚至连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也不考虑,只考虑有城镇户口的人。好,我们再算一次。根据上面的分析,2010年城镇32288万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约为25万亿元,又根据《2010年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为6.2亿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总额为12万亿元,那多出的13万亿元从哪里来?
通过以上4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说5000元月薪是工薪阶层的主流,那以此核算出的GDP会超出真实GDP几十万亿元!所以,“5000元收入左右的人占到了工薪阶层的主力部分”这种言论是无论如何也立不住脚的。
媒体经常发布调查结果,如教育部称“67%的人赞成给44个汉字整形”,发改委称“七成民众赞成阶梯电价”,这次又是“近七成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很多调查结果都是“七成赞成”,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这个结果是怎么出来的?
不难看出,如果在月薪高于5000元的人群中调查,也可能会得出“100%的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的结果。如果到农田上去调查,到农民工的工棚里去调查,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起征点”是个啥玩意儿。所以,调查结果的正确与否是由在哪里取样决定的,比如调查死亡率,要到太平间取样,就会得出一个100%的死亡率。
由于关注“起征点”的人几乎都是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在网上被动调查就好比到太平间调查死亡率,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中国目前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只占所有从业人员的5%,怎么会得出个“近七成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的结论呢?即使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都赞成提高“起征点”,也只能说是5%的民众支持。
所以,不少人被假象给迷惑了,调查工薪所得税“起征点”几乎都是在交纳工薪所得税的人群里调查,就感觉到对提高“起征点”的呼声较大,但那只是5%的劳动者的意愿,绝对不能代表民众,最广大人民群众是那些工资够不着起征点的人,他们占劳动人口的95%,他们才是大多数。

㈢ 印度银行卡可以收人民币吗

印度银行卡可以收人民币。据印度时报25日报道,国有的印度银行将成为首家提供卢比与人民币之间直接结算业务的印度金融机构。印度的进出口贸易商提供卢比与人民币的实时贸易结算,能够节约大量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

印度银行收人民币的好处

印度的地下经济和贿赂常用现金交易,许多不法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作废大面额旧钞可协助提高房地产业的透明度,且现金吃紧的建商可能降价脱售。

为扩大税基,禁用大面额旧钞可促使有现金储蓄的民众开立银行账户,并提高政府税收;目前印度仅3%的工作人口缴税。废止旧钞也能遏止不法资金外流,由于印度有可观黑钱秘密流向海外账户,更严格的法律与监督,有助遏止以出口作伪装的交易。

帮助打造无现金社会,因为旧版大额钞票停止流通后,许多原可能流入房地产或珠宝首饰的黑钱将化为壁纸,有助加速印度朝莫迪的无现金社会愿景迈进。

㈣ 人性化个税的印度纳税

印度的个税属累进式的综合课税制,课税的基础是纳税人(以个人为单位)年度内的所有收入。 在本纳税年度,男性个税起征点是1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万元),妇女个税起征点是13.5万卢比;老人个税免税点为年收入18.5万卢比。若男性个人收入在10万至15万卢比者,征收税率为10%;15万至25万卢比者为20%;25万卢比以上者为30%;对年收入100万卢比以上的,另加征10%税,同时对所缴个人税、所另加征税之和征收2%的教育税。
由于起征点规定得比较高,印度这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只有3000万人具有纳税人“资格”。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总人口的60%~70%,政府规定,农民无须缴纳个税。其余 30%~40%的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薪阶层和小商小贩,其一年收入很难超过10万卢比,因此也就不具备个税纳税人条件。只有3%的人口年收入在10万卢比以上,他们就成了印度个税的课税对象。而且,在印度因个税以个人为单位缴纳,所以往往一个人赚钱,全家人“领工资”以避税。 这种征税方式不仅受到不缴个税的低收入者欢迎,也得到了大多数纳税人的认可。据税务局官员介绍,印度的个税虽实行自愿申报和催缴申报两种方式,但由于绝大多数纳税人都能主动前来申报,一般很少采用催缴申报的方法。
对于年收入在20万卢比以下的纳税人,税务机关一般采用抽查方法监督,即使有个别瞒报者,只要没有被发现也就“蒙混过关”。
但是,对于高收入者,税务机关却是一个也不放过,密切监视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税务部门把主要目标锁定在一些“重点对象”上,这些人主要包括有可能贪污受贿的高官、经营多家企业的巨富以及到处走穴多以现金结算的演艺人士。税务机关在全国各地编织了一张严密的监控网,重点对这些人的消费进行监控。
正是对较低收入者的“放松”,税务部门才能集中有限的力量来重点监控高收入者。

㈤ 印度种姓制度下,外国人去印度会被当做哪个等级的种姓

如果你想弄清楚外国人去印度会被当做哪个等级的种姓。那么我想你应该需要知道古印度的4种种姓制度。古印度人把人分成4种,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种种姓。首先地位最高的是婆罗门,婆罗门主要是指那些贵族大祭司,或者是掌握祭祀的僧侣阶级。

因为如果你交的朋友是低种姓的话,他们在对待你的时候也会看清你,但如果你的朋友是高种姓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刹帝利或者是高级吠舍。如果你皮肤白一点就更好,因为印度不是被英国所征服过,所以他们可能对白人会更加尊敬一点,矫情吧。

㈥ 去印度工作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如果和中国签有税收协定
在印度居留超过半年(也就是183天),需要在印度缴纳个人所得税。
否则是不需要的。
如果你在印度缴税了,你可以拿着印度的税单,在中国的税额内抵减。

㈦ 印度新总统被曝月薪50万卢比!这个薪资在当地处于什么水平

月薪50万卢比在印度绝对属于中高收入人群,同时也是印度所有“雇员”当中的最高薪资,更重要的是成为印度总统还有很多隐形的福利。

印度的人均GDP在15万卢比左右,相比之下印度总统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普通民众。而且虽然这个职位的权力有限,但作为印度官方的重要代言人,其配套的福利是非常优渥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总统的薪资有一部分需要缴税,而且比例还不低。

一、中高收入人群

站在新总统穆尔穆的角度来说,她其实关系的并不是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变化,而是成为总统能否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帮助。她曾经无偿在学校担任教师授课,从中就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有着远大追求的人。当然客观来说担任总统这件事也的确让穆尔穆瞬间跻身印度中高收入人群的行业,相信除了老板和企业管理者之外,大部分的印度人收入都已经无法与之相比了。

你知道历届印度总统薪资变化的过程吗?

㈧ 哪国富人交税多

1966年,英国披头士乐队出了首单曲,《税务官》(Taxman),以此抗议当时哈罗德·威尔逊首相的工党政府对高收入群体征收95%的“超级税”率。披头士就得交那么多所得税。今天,英国最高档次的所得税率只有当时的一半,但仍旧是个争议性话题。

在法国,奥朗德总统在竞选时承诺对工资收入超过100万欧元(830000英镑)的人征收75%的所得税;可以想见,这个口号招致富人们的愤怒抗议。奥朗德曾经表示他“不喜欢”富人。2012年,他的这项政策被法庭否决,理由是违宪。但是,他对此做了点修改调整,把这项重税的负担放到雇主的肩上。

各国的税率相差很大。跨国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PwC)为G20(20国集团)整理了一份各国个人所得税率排行榜。

他们的计算是这样的:根据各国的税率,一名在职人士,已婚并有两个子女,其中一个不到6岁,2013年工资收入400000美元(240000英镑),住房按揭120万美元(750000英镑),扣除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之后还剩下多少。

按照这项计算,这位工薪族人士交完所有该交给国家的税费之后,自己剩下的所得占工资的比例在不同国家的排列如下:

意大利:50.59%(400000美元工资,净收入202360美元)

印度:54.90%

英国:57.26%

法国:58.10%

加拿大:58.13%

日本:58.68%

澳大利亚:59.30%

美国:60.45%(基于纽约州的税率计算)

德国:60.61%

南非:61.78%

中国:62.05%

阿根廷:64.02%

土耳其:64.64%

韩国:65.75%

印度尼西亚:69.78%

墨西哥:70.60%

巴西:73.32%

俄国:87%

沙特阿拉伯:96.86%(400000美元的工资,拿到自己手里的是38740美元)

这位虚构的工薪族人士在这19国(20国集团里还有一个成员是欧盟)里的大部分国家,税后所得在230000-280000美元之间。

挣多少算高收入?

不过,在比较高收入所得税率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高收入门槛的界定,因为这条线划在不同的位置,结果会大不相同。

比如英国,最高税率45%的起征点是250000美元(151000英镑),在意大利(最高税率43%)的起征点是125000美元。

20国集团之外,丹麦政府对所有超过60000美元的收入征收60%的所得税。

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到不了需要交最高税率的程度。那么中等收入群体的税赋比较结果如何?

比较税率非常困难,因为所得税只是政府征收的一种税,大部分人还要上交其他不同名目的税费,比如社会保险,而有孩子的家庭往往能得到程度不同的减税待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专家们对平均收入的税务负担作了一些分析。

该组织税务统计部门负责人奈特利(Maurice Nettley)说:“在顶端的是比利时,单身在职人士收入的43%都交了所得税和社会保险(或国民保险),德国其次,是39.9%,最低的是墨西哥和智利,分别是9.5%和7%。”

阅读全文

与印度有多少人缴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阮氏越南语怎么写 浏览:300
印度老人王琦现在过的怎么样 浏览:308
agonia意大利语是什么意思 浏览:613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哪些足球队 浏览:405
科兴疫苗印尼文怎么写 浏览:602
印度产的是什么烟 浏览:817
英国人为什么去美洲建国 浏览:251
印尼鱼鹰机多少钱 浏览:473
伊朗内贾德是什么派 浏览:126
西班牙留学和意大利留学哪个好呀 浏览:311
两伊战争为什么对文莱印尼有利 浏览:135
中国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浏览:629
美国为什么选择对伊朗动手 浏览:502
印尼的天空是什么 浏览:698
印尼是出什么产地证 浏览:763
英国枪击案从哪里来 浏览:479
美国人去印度有多少 浏览:506
印尼盾工资多少 浏览:792
印尼盾2条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139
印尼四纹虎在哪里 浏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