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有什么最新军事行动

印度有什么最新军事行动

发布时间:2022-08-29 03:40:16

1. 印度军事战略经过那几个阶段

印度是南亚地区大国,也是欧亚大陆一支重要的地缘战略力量。长期以来,印度把“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视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制定和调整军事战略的基本依据。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印度实施了全方位的军事战略调整。更新军事战略理论突出强调积极主动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各国角力的主要方式。

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印度在确保南亚次大陆战略优势的同时,积极向亚太地区拓展势力,试图从南亚大国逐步走向亚太大国,努力成为欧亚大陆新的政治棋盘上“主要的和积极的地缘战略棋手”。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印度将过去被动防御的“拒止威慑”战略调整为“惩戒威慑”战略,提出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强调打赢核威慑条件下的有限战争,明确将作战范围由周边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与以往相比,这一战略更强调军事行动的进攻性、主动性和先发性。为配合新战略的实施,印军提出所谓“冷启动”作战理论,即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军队的动员、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率先对敌发动攻击。2007年印军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联合作战理论,并据此拟制新的陆海空军作战条令,突出强调区域外行动,强化军队以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为核心的联合作战能力。

近年来,基于对安全环境和威胁的新判断,印度军事战略的关注重点已由陆地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在印巴边境继续部署优势兵力,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强大威慑;积极向中亚、西亚地区渗透军事力量,力争在大国角逐中抢得一席之地;提出“东方海洋战略”,致力于建设一支既能控制印度洋又能远征太平洋的“蓝水海军”;打破“本土防卫”传统,扩大前沿军事存在,加强军事打击恐怖主义、维护海外利益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力度。国际评论认为,这些变化表明印度正努力向世界更远的地方伸出军事触角。强化战略威慑能力加快发展空间技术

在印度看来,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心是成为地区性大国的现实基础,而提升战略核威慑能力和发展尖端空间技术不仅是增强实力和信心的重要步骤,更是一条捷径。因此,核战略和太空战略成为印度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6个公开的有核国家。此后,印度实行“最低限度的核战略”,不断加强核力量建设。2003年,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建立核战略司令部,标志着印度“有核大国”地位完全确立。为实现在21世纪初期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系统的目标,印度除耗费巨资租借购买核动力潜艇、航空母舰等先进武器外,还一直加紧导弹研制工作,先后成功试射射程700-3500千米、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系列中程导弹,以及“布拉莫斯”地地超音速巡航导弹。2007年4月,印度成功发射“一箭十星”,表明其基本掌握导弹分导技术。目前,印军装备的导弹射程已能够覆盖东南亚、中东地区,其战略核力量已具备一定威慑力。

为提高防核袭击和生存能力,印度全力支持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并从以色列、俄罗斯购进反导系统,构建多层反导拦截体系。据称,印度还准备在新德里及其附近地区修建两座核防护地堡,以确保国家核力量指挥机构的安全。同时,印度还着手构筑导弹预警卫星网,以便全天候监视印巴边境的兵力部署以及导弹发射情况。印度主管导弹研发项目的科学家公开宣称,印军将在2010-2011年间同时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三种能力。

在空间技术领域,印度也不甘人后。为尽快成为太空强国,印度在第11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70项太空发展项目,较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44项。2008年10月,首颗探月卫星“月船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印度成为继俄、美、日、中之后世界上第5个掌握探月技术的国家。印度还计划于2014年进行载人太空探测,2020年实现载人月球探测。印度媒体评价说,印度已经“自信地成为主要太空强国”。

印度国内有舆论认为,印度政府大力发展航天技术有促进军事工业发展之意。原印度海军准将乌代·巴斯卡更直言不讳:“像探月火箭这样,任何可承担巨大有效负载、精确并长距离发射的能力,都可以应用在洲际导弹技术中。”提高整体作战水平重点加强海空力量

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印度逐步把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作为军队建设的主攻方向。早在2000年,印度就制定出陆海空三军20年远景规划,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目前,印度军事实力已有很大提高,被一些评估机构称为世界第四大军事力量。

通过引进、研制和仿制等多种方式,提高军队高技术装备比例。印度近年来不断加大国防领域的投入,国防开支逐年攀升,其中军备采购费上涨尤为显着。1997-2004年间,印度一直占据世界武器进口第一大国的位置,约占同期全球武器采购支出的10%。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印度2007-2008财年的国防预算约为218亿美元,占当年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14.1%,比上一财年增长7%。2008年2月印度国际防务展期间,为填补武器库存在的“软肋”,印度陆海空三军展开数额惊人的采购招标。目前拥有19艘潜艇的印度海军,在已订购法国6艘蝎子级潜艇的基础上,又增购6艘新型潜艇,计划建立印度洋上最强大的“水下猎杀军团”;空军则提出采购126架多功能轻型战机的招标计划,总计约100亿美元;而陆军则考虑与他国合作生产下一代坦克,并为实现“4000辆坦克军团”的建设目标而努力。与此同时,印度自行研发生产武器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目前已初步建成研究水平较高的国防科研和加工制造体系。

依据现代战争特点和军事任务需要,加快军队结构调整与转型。近年来印军重点突出海空军建设,同时强化快反部队,扩建和组建特种部队,试验数字化部队。从2005年起,印度海军的新型潜艇、隐形军舰和远程侦察机陆续服役,以“核武加航母”为特征的战略“双箭头”初显雏形。按照“海军战略构想”,到2015年前后,印度海军将形成一支以3艘航母为核心,145艘远洋舰艇相配套,核常兼备、水面与水下能力兼具,胜任印度洋及以外海域作战任务的力量。印度空军则以提高战略预警、远程战略攻防和投送能力、逐步向航空航天部队转型为发展目标。目前,印度已与多国签署购进空中加油机、教练机、空中预警系统、防空导弹和“幻影”新型战机等先进武器装备的协议。印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将作战部队按同型兵器集中编组,使之具备多种作战能力;大力发展远程作战飞机,使空军成为强大高效的战略力量;发展激光武器和反卫星武器系统,提升太空作战能力。印度陆军也逐渐向战略打击部队转型,根据克什米尔地区作战和国内维稳的任务需要,印军专门制定了组建新型特种部队、打造新型快反部队和数字化部队的计划,重点发展立体进攻、远程打击和快速反应能力。扩大军事交流合作拓宽战略回旋空间

进入21世纪,开展积极务实的军事外交成为印度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特别是“9·11”事件后,印度抓住全球力量格局和军事斗争形势的转变之机,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编织战略制衡关系网,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苏联解体后,印度原来所依赖的战略基础不复存在。为此,印度一边继续巩固同“传统盟友”俄罗斯的军事关系,一边以“天然盟友”的身份加强同美国的联系。印度还积极响应日本“共同平衡亚洲力量格局”的战略意图,2008年签署《印日安保共同宣言》,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为两国军事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提供了保障。此外,印度还主动缓和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并通过技术合作、安全对话、联合军演等方式加强同欧盟、中国以及东盟国家的交流,建立安全合作新机制。

加强军事技术交流合作,促进本国军事力量建设。近年来,印度利用美、俄、法等国的军售竞争,全方位地开展了对外军贸和技术转让合作,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来源多元化。目前,印度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已远远超越军品买卖的范畴,在信息、航天、核能、航空等高端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都取得明显进展。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联手俄罗斯,加紧研制“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近日,美国宣布首次向印度出售总价值超过1.7亿美元的24枚“鱼叉Ⅱ”反舰导弹,标志着印美军事外交也取得新突破。此外,法国、以色列等先进武器出口国都与印度保持着密切的军贸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军事行动,树立地区大国形象。参与国际联合军演是各国开展军事外交、提升国际影响的重要平台,目前印度与美、法、新加坡等国的联合军演已经机制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也已恢复。同时,印度还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联合反恐行动,尤其重视加强同美国、以色列及东盟国家的反恐协作。经过努力,印度逐渐摆脱了因核武器风波而造成的国际孤立和外交被动局面,国际影响逐渐提升,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

2. 打击“伊斯兰国”,印度准备好了吗

印度16日发布了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禁令,旨在抑制其活动。几天前,一名工程师因在社交网络上赞扬“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而遭到印度当局扣押。
报道称,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位居全球第三,但大部分都没有支持这些伊斯兰运动。印度警方称,目前仅有四名印度人加入了“伊斯兰国”,其中一人已经返回,并被拘押。
在此之前,印度一直没有对“伊斯兰国”发布禁令,因为该组织在印度没有什么活动。而且,印度对今年在伊拉克失踪的39名建筑工人感到担忧。有消息称,这些印度工人被“伊斯兰国”挟持。
印度官员此前还表示,若“伊斯兰国”被禁,会使同情这一组织的人士转入地下活动,这将更难追踪他们。
印度内政部部长称,“我们了解到了伊斯兰国在其他国家的活动,作为第一步,我们已在印度禁止该组织。”

3. 印度现行军事战略是什么

1、战略目标:统治南亚,控制中国,统治印度洋,努力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俄罗斯的军事收缩严重,美国也在减少其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从而在南亚造成相对的权力差距。在这方面,印度正在利用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来加速核军备和军事现代化。加快建设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和“一流”力量的步伐。

2、战略方针:

(1)在确定战争威胁时,强调在核威慑条件下高科技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并为从全面战争到多次局部边界战争的战争做准备。

(2)以“有限战争”为主要战争手段。即,通过对对手施加必要的惩罚,实现了相对有限的战争目标。

(3)巴勒斯坦和中国是主要敌人。它有能力对巴基斯坦发动全面战争,并迫使其撤出被占领土。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不要放弃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是促进新的扩张和共同进食。

(4)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特别是核威慑力,寻求和维持对南亚国家的威慑和控制。

(5)管理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的水域,并遵守不允许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问题的政策,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邻国之间军事关系的发展。去做。

(六)加快建立与东盟的经济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


3、作战意识形态:印度军队现在认为战争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在进攻和防御过程中以及在核威慑条件下倡导进攻意识。基于高科技的局部战争。基本内容如下。

(1)着眼于进攻性行动,先发制人行动和必要的跨界行动,努力将战争的火焰引向敌人领土。

(2)实施全面的三维防攻作战。

(3)专注于移动作战,并努力掌握战场计划。

(4)强调各种服务和武器的协作,强调空军的作用,强调军队和空军的协调协作。

(5)强调主力方向的绝对优势,以达到快速战斗,快速决策的效果。

(6)强调电子战的作用,执行电子欺骗,抑制电子干扰,隐藏战斗意图,并结合电子杀手和火力。

(7)强调执行有效的作战指挥。

4. 中印边境的军力如何印度有什么新动向

中国稳压,印度要增兵100000人因为前不久南海问题时他两驾预警机刚到货,派了一驾到中国边境侦察,中国直接把他打下来了,

5. 印度建国以来对外发动过几次战争

四次.

  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2. 2.ZY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3. 3.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4. 4.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6. 克什米尔再爆战火,5名士兵被击毙,这暴露了哪些问题

克什米尔地区一直都是比较动荡不安的,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自从印巴分开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就成为了双方想要掌握的地区,在这上面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大规模冲突,而小冲突更是从来都没有断过,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不少武装反抗组织,经常跟印度警察以及军方进行交火。

自从2019年莫迪政府单方面改变该地区的管控开始,当地的武装反抗组织就对印方的这个决定做出激烈的回应,各种交火不断同时还造成了许多对贫民的伤害,2021年10月11日,印度方面在该地区进行严密的针对性的军事行动,在进行搜查时,印方军队遭到了当地武装组织的攻击,双方进行了交火。

其实印度一直都想得到国际认可他们大国强国的地位,一直想证明他们强大,想恢复古印度的辉煌,同时因为自身问题太多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内部的事情让他们头疼,无奈只能想办法对外进行搞事,只有这样才能把里面的人的爱国情绪挑起来,这样让国内的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对外,这样对他们自己内部的压力就轻松了,这种事情方法在历史上世界上都是有用的。

7. 印度欲引进图-160战略轰炸机,这将对印度军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印度空军引进了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图160,对于印度的军事实力来说影响就是远程攻击方面,这样印度的整体军事实力就会上升。要知道图160是俄罗斯的镇国之宝,对于俄罗斯会不会把图160这一款战略轰炸机出售给印度也是一个未知数。
印度曾有三次获得中、远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的机会。1947年印巴分裂之后,印度空军于1957年向英国订购了100架“堪培拉”轻型战斗机。这是印度空军有史以来首次使用的轰炸机。同时,巴基斯坦空军还配备有“堪培拉”型飞机。自那以后,该型号曾在1965年和1971年两次印巴战争中服役。在印度空军,“堪培拉”轻型战斗机直到2007年才退役,并在1999年卡吉尔战役中被一枚“毒刺”手榴弹击中而坠落神话。

8. 土耳其进军叙利亚,印度为何派出大批军舰现身中东

土耳其进军叙利亚,印度派出大批军舰,现身中东的原因是因为土耳其在印巴问题上支持了巴基斯坦,没有支持印度,所以印度借这个机会以打击土耳其。并且印度还暂停了之前跟土耳其签订的补给舰合同。印度是为了在这个情况下杀鸡儆猴警告其他国家知道在印巴问题上不站在印度这一边会遭到什么下场。

最后印度又开始积极接触和土耳其关系敌对的邻国,比如有塞浦路斯,你以为这样印度就算了吗?错了,就在土耳其宣布入侵叙利亚,要打击当地的库尔德武装之后,印度马上就发声,警告土耳其,要求他们立即从叙利亚撤兵,不然后果自负了。

9. 印度此次挑衅中国,有哪些目的

“从自身利益来讲,中国在南亚的行动并没有错误,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此举难以避免的负面后果,并有所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美日印三强遏华同盟。毕竟,对于冷酷无情的现实政治逻辑来说,单方面的啜泣,从来都毫无意义。”
中印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猛烈抨击印度的决策者。个人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国土主权的确面临着印度人的挑衅,我们必须对外摆明我们的态度。但是,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看,我们不能不全面审视印度的决策动机。因为,媒体单纯将印度人视为疯子和狂人,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绝非现实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印度政府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为了一片足球场大的荒地,而陷入与中国的盲目对抗,毕竟,今天的印度领袖或许残酷无情,但却绝不是一个盲目的蠢材。
实际上,对峙事件发生的很久之前,国内就应该意识到莫迪政府一定会有所挑衅,只要稍有俾斯麦式的外交视野,便能够预见到今天的情况——本人此前不断提出警示(文尾罗列文章)。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与所有大规模跨国合作项目一样,我们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带了一些地缘效应,并引发了外国的猜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南亚地区。
2013年之后,中国大举加强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边境冲突多年不断),并且在印巴争议地区喀什米尔修建铁路,以及在瓜达尔港设立可供军用的港口。这些不可避免地与印度的安全利益产生一些冲突。
中巴走廊的建设,在加强经济的联系的同时,实际上也意味着两国军事互助更加便捷,这强化了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和实力,考虑到印巴边境至今犹在持续交火,印度不可能对这一举措漠然视之;

阅读全文

与印度有什么最新军事行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有什么好包 浏览:682
去伊朗女士服装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458
英国留学费用有多少 浏览:363
英国阿散蒂有限公司都做什么 浏览:630
越南女兵为什么那么漂亮 浏览:622
中国科技馆门票多少钱 浏览:988
中国最贵的别墅多少钱 浏览:97
中国最大的极乐菩萨界是哪里 浏览:436
在越南街吃一碗粉花多少钱 浏览:50
阮氏越南语怎么写 浏览:300
印度老人王琦现在过的怎么样 浏览:308
agonia意大利语是什么意思 浏览:613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哪些足球队 浏览:405
科兴疫苗印尼文怎么写 浏览:602
印度产的是什么烟 浏览:817
英国人为什么去美洲建国 浏览:251
印尼鱼鹰机多少钱 浏览:473
伊朗内贾德是什么派 浏览:126
西班牙留学和意大利留学哪个好呀 浏览:311
两伊战争为什么对文莱印尼有利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