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要不断融资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是要不断融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两家公司其实很缺钱,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连续亏损,常年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运营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否则这两家公司早就破产了。
但是这三种资金来源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股东的股权融资,其他两种都不稳定 ,也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各种跑路其本质就是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比如网贷,比如长租公寓,比如OFO。
❷ 为何说金砖国家共创第二个金色十年共享经济成为新粘合剂
9月9日消息,共享经济热潮席卷全球,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就业模式。在中国,从交通出行到知识创新,从生活服务到生产制造,也正掀起一场全面参与的共享经济发展热潮,中国已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大舞台。
我们的经济状况是类似的,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类似,因为最终我们希望提供本地化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当地的挑战。” 中东和北非在本地区域和金砖国家有很多的相同点,各地区应相互学习增强合作。
❸ 滴滴为什么无法上市
1.滴滴目前对于新资金的需求已经不那么迫切。也就是说现在滴滴不缺钱,不仅如此还非常有钱。资料显示,滴滴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7年12月份,融资规模超40亿美元。综合滴滴发展历程看,从成立滴滴已完成了八轮融资,规模超过200亿美元。
除去了当时滴滴再跟快的以及Uber补贴大战时所消耗的现金,以及滴滴这几年对于海外布局的投资,如投资1亿美元给美国的Lyft,至于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巴西的99Taxi等网约车公司的投资金额未公布。
2.美团给滴滴提了个醒,它现在还上不了岸。美团、易道等纷纷在出行领域对滴滴发起了挑战,使得滴滴看似固若金汤的城池,一下就被打开了豁口,同时政策的不明朗也是困扰滴滴的方面。这些因素对于滴滴的估值来讲并不是好消息,因此这时上市只能是“流血上市”,滴滴距离800亿美元估值的目标也越来越远。
因此,滴滴主动调整策略推出“礼橙专车”,滴滴对于专车业务进行了分拆,并主打更加定制化的出行方式并且提高服务品质。做大差异化竞争。同时滴滴还主动跟厂商接触推出租赁业务,布局未来出行服务,无人驾驶技术。并且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未来出行上即时租赁将会成为主流。
3.外部因素让滴滴觉得IPO已经无利可图。当前小米(已上市)、美团点评、拼多多、优信二手车(已上市)、虎牙(已上市)、B站(已上市)、爱奇艺(已上市)、同程艺龙、什么值得买等纷纷披露招股说明书或已经成功IPO。还有如沪江网、51信用卡(已上市)、微贷网、猎聘网等互联网公司也冲刺IPO。
(3)滴滴印度投资多少扩展阅读:
互联网行业丰富了服务业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而且仍有许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探索,很适合当下再次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由于这个行业前期发展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层面基本已经掌握了重点和关键环节,所以需要从业者和企业严格遵守安全底线,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持续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是可以扩大发展规模的。
郑磊进一步表示,网约车行业处于比较均衡的发展状态,通过扩大运营规模,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于一些有持续经营和安全管理的企业,可以帮助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继续做大。
❹ 软银是哪个国家的
软银集团于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软件银行集团
软银集团在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2016年7月软银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9月5日软银已完成32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 11月23日软银将与Openstreet合作,在日本推出"Hello Cycling"物联网单车共享系统。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软件银行集团排名第95位。 2018年7月13日日本软银集团发布了一款新应用(App),允许司机在日本查找和预订停车位。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软件银行集团位列85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软银排名第465。 2019年11月1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软银排名第3位。
软银集团2020年3月23日宣布,正在寻求出售或货币化其多达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的资产,以回购2万亿日元的股票并减少债务 。
发展历程
孙正义 SoftBank1981年,孙正义先生在日本创立软银集团,当时公司业务是推销套装的软件;
1988年,软银集团公司业务扩大,开始了多国贸易,在美国成立了美国软件银行分公司(SOFTBANKAmerica);
1989年,软银集团公司在日本发行了日语版PCHomeMagazine计算机杂志;
1990年,软件银行技术公司(SOFTBANKTechnologies,Inc)成立;
1994年,软件银行控股公司(SOFTBANKHoldings,Inc.)在美国成立;
1994年,软银集团公司成为日本上市公司;筹集到一亿四千万美元。
1995年,软银集团公司购买了InterfaceGroup'sTechnology
SoftBank1996年,软银集团公司又买下了Ziff-Davis出版公司,该公司掌握了全世界计算机和网络高科技信息,成为科技信息的权威;
1996年,软件银行公司成为雅虎公司主要股东,这标志着软件银行从此迈入网际网络行业;
1997年,雅虎日本公司在日本上市;
1998年,软银集团公司股票开始在日本东京股市进行第一轮交易;
1999年,软银集团公司拥有的ZDInc.(即原来的Ziff-DavisInc.)公司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99年,软件银行财务集团公司和软件银行出版集团公司成立;
1999年,软件银行技术集团公司在日本上市;
1999年,软件银行商务集团公司成立;1999年,软银集团公司成为以网络产业为主的控股集团公司。
2001年,软银开通Yahoo!BB业务,向日本用户提供宽带 ADSL 服务。软银在2003年的总收入超过4000亿日元。
2004年5月,软银收购了日本第三大固网运营商日本电信,成功地从不断增长的宽带和互联网业务中转型,从而正式进军传统的电信业务领域。[1]
2005年1月28日软件银行成为日本专业棒球队福冈软件银行鹰的所有者。
2006年3月17日软件银行宣布收购日本沃达丰的协议,以进入日本价值7800亿的手机市场。
2006年4月前期软件银行完成对网上博彩交易所必发23%股权的收购。
2006年10月1日日本沃达丰将其公司名称、手机品牌名称与手机电邮地址进行了更改。
2016年6月1日,软银向阿里巴巴出售24亿美元阿里巴巴股票,同时还向一家主权财富基金出售5亿美元阿里巴巴股份。交易后,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巴巴流通股份将由之前的32%降至28%,与雅虎的投票权合计在50%以下。[2]
2017年5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将成为软银集团董事会成员。马云此次将受邀成为软银集团的第10位董事,参与软银的重大事件决策。
2017年5月19日,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初创企业Paytm从日本软银获得14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该国科技行业从单一投资者那里获得的最大一笔融资。此次融资交易时,One97的估值达到70亿美元。[3]
2017年11月,以软银牵头的财团以10亿美元入股Uber,并在未来几周向现有投资者要约收购不超过90亿美元的Uber股份[4]。
2017年12月29日,日本软银集团透露,已与美国网约车服务巨头“优步”(Uber)就以77亿美元购买优步15%的股份达成了协议。预计2018年1月完成购股。[5]
2018年1月,软银同意斥资4.6亿欧元投资德国在线汽车经销商Auto1,该投资通过Vision Fund进行。[6]
2018年1月31日,软银集团收购Line公司的虚拟运营商业务。[7]
2018年3月,日本软银集团通过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贷款50亿美元。
2018年3月,日本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签订谅解备忘录,将在沙特成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公司。
2018年4月,软银宣布推出即时通讯软件+Message,挑战Line。[8]
2018年5月,软银集团与爱立信合作。爱立信利用机软银集团在东海(日本地名)地区的无线电接入网络。
2018年7月13日,软银集团发布一款新应用(App),允许司机在日本查找和预订停车位。这项新服务名为“BLUU智能停车”(BLUU Smart Parking),能让司机找到开放的停车场,并通过智能手机提前预订和支付。支持该服务的停车场都将安装摄像头和磁传感器,以监控汽车的出入。[9]
2018年7月19日,滴滴出行宣布与软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日本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10]
2019年3月13日,软件银行集团对滴滴出行进行第三次投资,金额为16亿美元。
❺ 当初李嘉诚买下半个英国,马云更是买下了半个印度,如今怎样了
一直以来,关于李嘉诚买下“半个”英国的说法,一直深受大家的关注。据内部人士称,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的投资已达4000亿美元。这难以置信。他在英国的投资涉及英国各行各业,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安全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是李嘉诚的资产。当年李嘉诚买下半个英国,马云更是买下了半个印度,现状如何?
❻ 滴滴、软银是否向东南亚打车应用GrabTaxi投资了20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总部位于新加坡的GrabTaxi将最多从软银集团、滴滴出行手中筹集20亿美元资金。这笔交易可能将在接下来几周完成,对GrabTaxi的估值超过50亿美元,这将使得GrabTaxi成为东南亚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GrabTaxi创建于2012年,已在7个国家的65个城市投入运营。“我们不会对任何市场传闻或推测置评,”GrabTaxi发言人称。
软银、滴滴发言人不予置评。
❼ 滴滴在用国际化掩盖发展怎么样
滴滴成立已有5年,踩对时间节点,5年时间铸就了共享出行领域的巨无霸。5年的发展过程中,滴滴离出行越来越远,而离资本越来越近,“滴滴是台融资机器,它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它的巨额融资,而非它的技术。”一位滴滴幕后的风险投资者这样评价现在的滴滴。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滴滴已经融资超过150亿美元,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融资被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兼并。
“国际化是滴滴的核心发展战略。”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在以规模优势和资本实力成功兼并快滴、赶走优步之后,滴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这预示着在共享出行市场疯狂的补贴大战中,滴滴胜出了;2016年8月1日,滴滴在共享出行市场再下一城,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不断取得市场规模上的优势是滴滴背后融资能力强劲和战术执行能力强的结果,这并不能掩盖滴滴在流量变现上的不力;国际化、智慧交通、AI只是滴滴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对于滴滴而言,更为迫切的是找到能够突破现有靠“抽成”营收的新商业模式。实际上滴滴做过尝试,但鲜有成效。
艰难的变现之路
滴滴尝试的第一个流量变现方式是游戏。腾讯兴于QQ,曾坐拥数亿用户,但长时间苦苦找不到变现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腾讯通过游戏实现了变现。2015滴滴成立了游戏中心,试图通过嫁接游戏到滴滴平台,实现流量收割;这期间滴滴推出了35款HTML5游戏,以期待用户在等车或乘车期间点开来玩。
但上线仅仅5个月,滴滴即宣布关闭游戏中心。滴滴通过游戏变现失败并不出乎意料:腾讯做游戏能够获得成功,是基于腾讯强社交基因,游戏需要组团、协同;滴滴则是基于出行场景,用户的需求是快速到达目的地,滴滴也不具有社交场景,短时间的单击游戏供用户消磨等车时间尚可,但大的团队协同游戏并不适合。
滴滴做过的另一尝试是汽车后市场。早在2015年滴滴就成立了车主俱乐部,进入汽车后市场为车主提供车辆保养、维修、保险定损理赔等服务。而后滴滴又布局汽车连锁,成立小桔车服,采用自营+加盟的模式打造一站式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汽车后市场契合滴滴的商业生态,但这一市场属于重资产服务业,可以为滴滴带来现金流,但现金流的规模并不能对滴滴500亿估值的盈利要求贡献太多。
除此之外,滴滴近来发力很猛的一个领域是汽车金融。2016年3月,滴滴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汽车金融领域;2017年8月,又在重庆注册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网约车司机提供贷款服务;2017年12月,滴滴又花3亿元收购支付牌照,意在打造自己的支付工具。
汽车金融主要包括购车分期、车抵贷、车险、汽车租赁等几个领域,在一领域玩家众多,包括阿里巴巴的车秒贷、易车网旗下易鑫金融平台、汽车之家旗下车有家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优信二手车、58同城旗下的二手车融资租赁平台。目前,汽车金融领域的估值前三名分别是易鑫集团(300亿元)、上汽通用汽车金融(260亿元)、神州买买车(估值200亿元);很显然,忙于国际化的滴滴在汽车金融领域起步晚了,尚未建立核心优势。分析来看,汽车金融业务和打车这一样场景虽有相关性,但能否契合尚存疑问。
滴滴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撮合打车人和网约车司机,提升了打车的效率;但用户对滴滴平台的使用是低频、短时、用完即关的,这决定了滴滴这类打车平台缺乏商业生态的延展能力。
“抽佣”收入不足以让滴滴实现盈利,缺乏有效的流量变现途径,这限制了滴滴的商业想象空间;更为要命的是,滴滴的安身立命之本——网约车业务本身也在不断受到啃噬。
越来越小的想象空间
首先,网约车用户是靠补贴大战粘到平台上来的,共享出行模式并无有效的护城河;当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补贴力度缩小时,用户和司机的人数就有明显的下滑;在2016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的半年时间,用户更是旋即下跌了三成左右。
其次,不得不提是网约车政策的出台也进步缩小了网约车的市场盘子,多个中国核心城市出台要求网约车本地车牌、司机具有本地户籍的政策,对滴滴无疑是巨大的挫伤。
另一大对网约车市场构成巨大影响的是共享单车。据滴滴大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网约车用户中有七成左右行驶里程在3公里范围内,共享单车成为外部替代力量,意外地消减了网约车的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各种不利因素,滴滴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远远未到达高枕无忧的地步,在滴滴周围更有强敌环伺。美团跃跃欲试,进入网约车市场;易道继乐视变故之后,携新一轮融资,降佣金、抢地盘;网约车补贴大战恐怕还要再来一轮,滴滴的日子并不好过。
除了近忧,滴滴还有远患,无人驾驶技术日臻成熟,网络更是宣布无人车在2018年实现量产,无人车的逐步落地,也是网约车渐渐被替代的过程,网约车生存期恐怕只有无人车还未大规模使用的短短数年内。
不仅是滴滴,市场留给网约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资本对网约车企业的估值正在回归理性。2017年11月优步的最新一轮融资中,软银牵头的投资财团,以优步前一轮融资时估值685亿美元的七折,即48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优步60亿美元;优步之所以接受这样的估值打折,正式因为自身的盈利模式单一,尚未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这也正是滴滴的困境。无论是优步还是滴滴都在积极谋求上市,上市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支撑市值的重要指标,而目前无论是优步还是滴滴的经营流水都不足以支撑目前这样的高估值,共享出行企业的估值是普遍虚高的,优步和滴滴都需要在上市之前找到能够补足经营流水缺口的变现方式。
没有有效的变现途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国际化成为了滴滴能够讲给资本市场为数不多的继续支撑估值不缩水的故事,收购、兼并只能给滴滴做加法,难以给滴滴带来新的商业空间;滴滴的窘困,正如一个心虚的人,不得不靠把自己吃胖,以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有实力。
❽ 滴滴股价逆势增长500亿,是回光返照还是涅槃重生
7月28日之前,滴滴的股价还徜徉在8美元一股左右,处于缓步跌落的趋势,7月29日后滴滴股价直线拉升,一天内暴增近500亿,即便后来有所收窄也维持在10美元一股。
到发稿前,滴滴市值9.73美元一股,总市值约3000亿!
❾ 滴滴打车为何六年亏损390亿,这倒底是谁的钱被亏损掉了呢
若是说滴滴因为嘀嘀打车这一个项目就亏损了390亿,我是一丁点都不相信,毕竟我家里人也开过滴滴,乘客第一时间付钱,但是滴滴不是你做每一天就结每一单的,他们是有固定的结单日期,这钱,滴滴也可以用来做运营用。
钱还是会回来的,只要能等,这也就390亿,你让他们总裁把滴滴卖了,看看能赚多少钱,最后的值一定高于这个390亿,所以别担心,钱也就是用来投资而已,钱从哪来的,可能有合伙人啊,或者都是银行贷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