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有多少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8-30 09:05:23

1. 印度航天怎么样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发展空间技术视作迈向世界大国和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历经3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空间技术总体水平发展迅猛,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六空间技术大国,其航天实力不容小视。

日臻成熟的航天技术

1963年,印度开始发展本国航天事业。印度开展航天研究起步虽晚,但是进展迅速,今天的印度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在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跟踪、制导及控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

运载火箭 上世纪90年代,印度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了成熟时期。1994年10月,印度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1999年5月,印度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卫星。2001年4月,印度自行研制的配备有低温火箭发动机的新型运载火箭 ——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D1发射升空,成功地将1颗重达1.5吨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印度已经拥有低温火箭技术,这是实现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

印度目前正在研制推力更大的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该火箭可将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提高2—3倍,并于2007年投入使用。印度已经成功研制出卫星运载火箭 (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 (ASlV)、极地轨道运载火箭 (PSLV)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 (GSLV),足以满足发射各种航天器的需要。

航天发射场 印度的火箭发射场主要有斯里哈里科塔和顿巴赤道两个发射场。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位于印度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占地145平方公里。发射场拥有大型多级火箭和卫星运载火箭的试验、组装和发射设施,并修建有卫星跟踪、遥测和通信站。印度空间研究中心还在此扩建了固体助推器工厂,可为多级火箭发动机生产大尺寸的推进剂药柱。

顿巴赤道发射场位于阿拉伯海海岸,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城以北6公里的地方,是进行低高度上层大气和电离层研究的理想场所。这些研究在地磁赤道区(在顿巴正北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该发射场在美国、前苏联、法国等国支持下已成为探空火箭的国际发射场。

航天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培养宇航员。1984年4月,一名印度宇航员就乘坐苏联的“联盟”T—11飞船进入了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并在空间站上停留和工作了7天。目前,印度把两名宇航员送往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进行培养,他们分别只有14岁和16岁,并且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也接收了6名印度宇航员。印度希望为未来的载人航天储备宇航员。

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

印度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和星际基地,发展空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空天飞机 上世纪90年代,印度曾提出过一个“超级飞机”计划。2001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全球动力推进大会上,印度设计的新型空天飞机模型首次露面。这种空天飞机称为“先进跨大气层吸气式研究飞行器”(AVATAR,简称“艾瓦塔”,意为“复活”)。“艾瓦塔”是一种小型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也是一种高超声速飞机。它采用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技术和可复用航天器技术相结合的空天飞行器。“艾瓦塔”仅重25吨(其中60%是液氢燃料),据称能单级进入100公里的轨道,可发射重达1吨的卫星。此外,艾瓦塔还可用作军用侦察机进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

“艾瓦塔”将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利用涡轮风扇、冲压喷气和超燃冲压喷气发动机组合达到10公里的巡航高度后,低温火箭发动机接替工作,最终将飞行器推入轨道。任务完成后,“艾瓦塔”离轨再入大气层,像飞机一样依靠自己的动力着陆。一架“艾瓦塔”在其寿命期内可执行100次这样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它可将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

登月计划 2001年,印度向外界透露其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此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对月球表面的情况和大气层进行探测和研究;第二步是向月球发射登月机器人,模拟宇航员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第三步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印度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

根据该计划,印度计划2007年开始尝试发射和回收无人航天器,2008年尝试向月球轨道发射无人航天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预计2014年实施,首次登月初步安排在2020年。印度载人航天器将重达3吨,可载2名宇航员,由GSLV Mark.II火箭发射。载人航天器在升空16分钟后与火箭分离,尔后进入距地球400公里的环地球轨道,其初次飞行时间可能是1天,之后将延长到1周,而“登月之旅”可能需要15天或1个月。

火星计划 尽管载人航天和登月仍在计划中,印度人却又瞄准了太空探测的下一个目标:火星。据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准备在2012年至2013年间发射一个火星无人探测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印度计划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重约500公斤,上面配有高分辨率远程传感解析装置。预计整个探测过程将持续6至8个月,耗资30亿卢比(约合6700万美元)。

首次发射太空舱 印度今年1月10日使用一枚极地卫星火箭,成功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太空。该太空舱围绕地球飞行了13天,其间将进行有关微重状态的各种实验,然后于1月22日重返地球。首个返回式太空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印度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太空舱进行指挥和控制的能力,在载人航天飞行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初具雏形的印度天军

21世纪制天权将成为了比制海权、制空权更高的制权。可以说,谁抢占了太空,拥有了制天权,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印度航天自发展之初就有明显的军事色彩,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

发展军用卫星系统 印度于2001年10月已成功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试验评估卫星(TES),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军用侦察卫星的国家。该卫星分辨率可达到1米,可覆盖全球60%的地区。TES军用卫星系统由6颗卫星组成,其它5颗卫星还将陆续发射升空,组成侦察卫星星座,并使图像采集分辨率提高到50厘米。

开发天战武器 印度国防部长高级顾问透露,印度在研发天战武器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将在5年内拥有用于太空作战的激光武器。当前印度还在加紧开发反卫星技术,包括粒子束武器、射频武器和轨道拦截器以及信号干扰器,并计划于2010年部署动能攻击飘浮拦截器、无方向限制的射线火炮阵列和高级跨大气层空中飞行器。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名为“卡利”—5000的强大电子加速器也处于后期安装之中,预计到2020年可当作粒子束反卫星武器投入使用。

加紧组建天军 在美、俄相继组建天军后,印度加紧组建自己的天军。2003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宣称,已开始着手组建航宇司令部,以管理印度全国的空间资产,并对天战武器进行研究。目前,印度已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仅空间研究组织就有1.68万人,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

2. 印度整体不那么发达,为什么感觉航天技术很发达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为第四个实现登月的国家,在2019年的“月船2号”失败以后,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启动“月船3号”计划。“月球3号”计划预计将在2021年实施,以便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我国之后,第四个登陆月球的国家。事实上,印度的经济还很不发达,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整体工业实力也不强,但印度的航天技术能够排在世界前5名。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印度经济不发达,但经济总量很大;第二,印度一直有一个世界强国梦想;第三,印度在建国以后,学习苏联模式,对军工业与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投入很大。

1.印度经济不发达,但经济总量很大。以2018年为例,印度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GDP总量却有2.73万亿美元,并连续5年取得了7%以上的高速增长。航天计划动辄就是几百亿美元的投入,能够支撑得起的国家并不多。严格地讲,航天技术与科学技术水平有关,更与经济总体实力有关。尽管印度经济不发达,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弱,有钱投资到航天领域。

4.印度航天领域发展现状。观察室为何认为印度航天技术发展能够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在航天领域确实却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共计有7颗卫星组成,能够在印度本土及周边1500千米范围内进行导航与定位。此外,印度达万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实现了“一箭104星”,虽然有101颗卫星都是纳米卫星,但这种向太空撒大豆的行为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3. 印度航天技术有多牛

在科学界中,全球范围内能够实现载人飞船的技术可以说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和要求加入这强大的工程之中,但是限于自己的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缺乏性,所以想要加入一个航天大国的梦一直是大问题。而印度就是一直想加入该行列的人,印度的航天技术有多牛?



有个问题就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直在压缩预算,与全球的同行相比较,印度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对于未来的火星任务来说,预算仅只有7800万美元,低于典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成本,可想而知印度在这方面的资本复出可能是不足的,还是令人担忧成功性,如果ISRO的预算预测成立,它的第一次人类太空飞行将消耗大约相当于NASA在单一太空天文台上花费的七分之一,即96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成本,我们是不敢想的,低到吓人,我们也期待印度如何去实现

4. 中国与印度谁的航天技术更先进

印度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落后,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居然有4个印度人,实在让人吃惊。
就现在而言中国航天领先印度,主要是在载人航天方面。按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可将世界航天国家分为三个方阵,美国、俄罗斯为第一方阵,欧洲空间局、中国、日本、印度为第二方阵,加拿大、巴西、韩国等为第三方阵。 中国上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因此,中国目前虽然处于航天第二方阵,但与第二方阵其他成员相比又要领先一些。
1963年,印度在顿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火箭发射台,并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发射了印度第一颗自制卫星。1980年7月18日,印度首次从本国的发射场,用自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目前,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发射各类卫星30多颗。这些卫星在印度教育、卫生、减灾、自然资源利用、国防等方面均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印度的运载火箭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重达2.54吨的通讯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行列。目前,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国产运载火箭:“卫星运载火箭3(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02年2月9日,印度航天科学家对印度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进行了一次试验,并取得成功。运载火箭使用这种发动机可以将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2004年9月,第二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重达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5个国家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的能力。

印度已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仅航天计划的主要实施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就拥有1.68万人。今天的印度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并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研发体系,在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卫星发射、跟踪、制导及控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

据悉,印度内阁已批准一项预计耗资1亿美元的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作为计划的第一阶段,印度将于2008年前发射一颗小型环绕月球的无人探测器,并以此为基础,准备在2015年之前实现宇航员登月。

而印度的整个“登月”计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向月球发射探测装置,然后发射登月机器人,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最终帮助印度宇航员登月。

在第一阶段中,无人月球探测器将携带配有红外线和X射线频率的高精度遥感装置。这一装置与探测器一起将在距离月球100公里高度的环月球轨道运行两年,这期间,它将勘察月球表面,绘制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图和三维地理图。

目前,有关探测任务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已经开始。

5. 印度刚登月失败,为何又提出更远大目标

刚刚登月失败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准备再次登月。这次印度人的目标更为远大,准备制造一个更大、更好的探月卫星,甚至希望从月球极地地区带回月壤样本。连1个小登月车都无法成功送上月球的印度,为何这么快又树立了更远大的目标?

印度人一直有“抱大腿”的习惯,这次印度发射的“月船2号”距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也展示了印度人的空间科学实力。但是这个“月船2号”最关键的着陆器,是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研发的,其实主要是俄罗斯按照印度的要求提供合适的产品。

如果印度只是把科学探索当成宣扬民族主义的行动,当成争夺国际排名的“战场”,完全丢掉科学探索的本来目的,这种“雄心壮志”就算实现了,又有什么用呢?

6. 印度载人飞船也要发射,和我国相比,印度的航天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起始于2007年,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承担。

从2007年开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进行了600公斤太空舱回收实验(SRE),并且使用极地运载火箭(PSLV) 将太空舱发射升空,在近地轨道运行12天后返回地球。

在之后印度还进行了乘员舱大气再入实验,以及2018 年的中止试验,这让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飞行所需的耐热材料、技术和程序

我国的载人航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其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但依靠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们,在欧美人的质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载人航天壮举,现在还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初步建设,在航天领域,我国绝对处于头部集团

印度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10多年过去了,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研制出袖珍版的“加甘杨”载人飞船,这个只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要重一点。说白了,也就是让宇航员到太空里面去体验一把,什么科学实验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拍上几张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于舱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总体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载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在上世纪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为航天强国,印度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7. 怎么理解不可小觑的印度

虽然印度有着几亿贫困人口,但其火箭航天技术却早已超过了曾是其宗主国的英国。早在印度成为欧洲人的殖民地几百年以前,火箭就从其邻国中国传入了这个国家。1792年,入侵的欧洲人在塞林加巴坦战役中与印度火箭遭遇,当时印度人向英军发射了大量火箭。印度的作战火箭主体是绑有导向竹竿的铁管,射程超过1000米。

最初的经验

1963年11月21日,印度首次获得了关于火箭的实际经验。当时美国宇航局从印度境内发射了一枚美国制造的奈克—阿帕奇小型高空火箭。有趣的是,箭首仪器舱是用自行车驮运到发射地点的。

在随后的12年里,竞相对印度施加影响的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从印度的顿巴赤道火箭发射场先后发射了350多枚地球物理研究火箭。印度基于在这期间学到的经验建成了自己的航天科技中心,并开始自行研制火箭。印度设计和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是“罗西尼”号固体燃料火箭,它使用火药发动机,直径为75毫米。1967年11月20日,该火箭携带1千克重的科研仪器发射升空,高度达9000米。然后印度人又研制了RH—100、RH—125、RH—300火箭。1974年研制了RH—560火箭。

在随后的1975年4月19日,印度在前苏联的帮助下终于“迈入太空”:印度第一颗卫星“阿里亚巴塔”号在前苏联卡普斯京亚尔航天发射场由前苏联“宇宙3”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而在此前的2年时间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开始研制自己的轻型火箭。 起步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还是一名大学生的印度前任总统阿布杜勒·卡拉姆在美国学习期间接触了 “侦察兵”小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的设计技术资料。“侦察兵”实际上是印度首枚太空火箭SLV—3的原型。在40年后,一些西方媒体据此妄言印度早期所有的火箭—航天技术装备都是仿造美国的产品。

1979年8月10日,印度在斯里哈里科塔岛靶场进行了SLV—3火箭的首次发射。飞行指挥者是阿布杜勒·卡拉姆。但这次发射因控制活门堵塞,致使火箭最终坠毁在孟加拉湾,以失败告终。

1980年7月18日,SLV—3火箭进行了第二次飞行,将“罗西尼”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重35千克,为向金字塔形过渡的八棱柱形。但印度并未止步于这颗“争气星”,1981年5月30日又发射了第三枚火箭SLV—3—D1。火箭前三级工作正常,但第四级分离不彻底,因而携带电视摄像机的38千克重的RSD1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9天后停止工作,后以失败而告终。

1983年4月17日,第四次发射取得成功,将41.5千克的第三颗“罗西尼”卫星RSD2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颗卫星随后向地面传回了地球图像。

SLV—3火箭和最初几颗卫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事业初创阶段的结束,此后进入了下一阶段——太空的实际利用阶段。

稳步前进

新阶段印度火箭航天活动的特点是将航天活动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这一时期研制的ASLV新型五级运载火箭包括经过改进的SLV—3的核心部分(中段)和2台捆绑式固体燃料起飞加速器(以SLV—3的第一级为基础)。在1987年、1988年2次发射失败后,于1992年成功地将150千克的SROSSC卫星送入轨道。 随后印度又研制了四级运载火箭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它重295吨,可将重近4吨的载荷送入低轨道或将800千克的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转移轨道。PSLV火箭于1993年9月20日进行了首次发射。该型火箭主要用于向大倾角(极地)低轨道发射卫星,这种轨道特别适于地球遥感、气象、导航卫星。

印度后来又在PSLV的基础上研制了功率最大、最先进的GSLV运载火箭,它发射重量大约400吨,能将约2.5吨重的载荷送入地球转移轨道,将5吨重的载荷送入低轨道。

GSLV的主体是继承于PSLV运载火箭的中央固体燃料级,其周围环绕着4个捆绑式液体加速器,而后者则采用“维卡斯”发动机。该发动机是按许可证生产的“阿里安”火箭上的“北欧海盗”发动机。第二级也用了该型发动机。但该火箭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最后一级即第三级采用了液氧和液氢燃料,如此一来,则能为火箭提供强大的能量。

印度研制的GSLV运载火箭

现在,印度已经不再习惯于依赖外国,决定独立掌握低温发动机技术。

1998年,印度国产氧氢发动机进行了首次试验。

2007年1月,完全配套的低温级进行了试验。就在此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局长麦克尔·格里芬正式访问了印度韦克拉姆·萨拉巴伊航天中心。他在印度国产低温发动机旁边站立了整整10分钟,而13年前正是美国人阻止印度从俄罗斯获得这一技术。

在成功地进行测试之后,2007年底,GSLV MkⅡ火箭做好了发射装备。印度工程师克服了大量的技术问题,研制出丝毫不逊于俄罗斯原型的发动机,而且印度火箭低温级的重量比俄罗斯12КРБ火箭的低温级轻100千克。

但制造火箭不是最终目的,火箭的任务是将各种卫星送入轨道。印度是世界上能独立生产和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此外,印度还能发射地球遥感和地图测绘卫星。印度2007年的计划是制造并发射重2180千克的Gsat—4技术演示卫星,用于试验GANGAN空间导航系统。

此外,印度还将航天技术装备直接用于解决保健和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印度2007年1月发射的INSAT—2C卫星将为300个农村远程教育中心提供服务,未来计划在印度全境建成10000个这样的远程教育中心。青年们在这些远程教育中心可进行10个月的学习,然后在萨贾巴姆大学实习。学业结束时大学将向实习人员颁发正式文凭。除了电视电话会议视频设备,还将为乡村配备电视医疗设备,护士可通过这些设备向专家咨询。

印度在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非凡成就的另一个证明是:2006年,印度赢得了为欧洲制造和发射通信卫星的合同。

载人航天计划

现在,我们正成为印度航天发展第三阶段的见证者。该阶段始于2006年10月17日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向政府总理提交了关于将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可能性的报告。根据该报告,在有充分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印度计划在2014年~2015年进行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如果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宏伟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印度人就可能于2020年登上月球。印度计划独立完成这两项任务。印度总理总体上批准了科学家们的宏伟计划。2006年11月7日印度科技界在班加罗尔召开会议前夕,宣布了本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万·奈尔称,印度最优秀的科研组织将参与该项目。根据预先估算,印度载人航天飞行计划投资20亿~30亿美元,而登月计划所需资金还要更多。

8. 印度的硅谷是哪里

班加罗尔(Bangalore)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纳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050万人。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班加罗尔发展成重工业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誉为“印度的硅谷”。

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还有印度天文物理学学院、拉曼研究学院、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等科学研究中心、印度国家生物学中心和印度统计。

IT产业

班加罗尔是一座“IT化”了的城市。各档酒店鳞次栉比,但游客来此若不预先定房,就很难找到落脚的地方,全球、地区和印度国内的各种IT商务研讨会议,排满了班加罗尔的城市日程。班加罗尔的夜生活十分有格调,“酒馆文化”颇为盛行。

人们到此可以忘却宗教、种族、性别的差异,在浪漫的音乐声中一品清醇而又廉价的印度干啤。不过,享乐并非所有人的目的,很多人来此是洽谈商机或找寻工作机会的,还有不少“人才猎头”穿梭其间,递给你一张名片,邀请你到他们的公司发展。

印度政府对班加罗尔的IT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归派”对印度IT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他们为印度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

同时,大量会说英语的廉价劳动力也吸引着西方IT精英公司纷纷将班加罗尔作为发展的桥头堡。IT业的强劲发展为班加罗尔积聚了大量财富。印度2003年IT业创造的产值为120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将增至620亿美元,而班加罗尔在其中将占据1/3的份额。

班加罗尔在本财政年度已吸引外资180亿卢比,预计IT业出口将增长32%至35%,大大超过29%的预定目标。但是,班加罗尔乃至印度的IT业也面临不少难题,主要是印度整体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人才依然短缺。据印度信息科技部资料显示,到2009年,印度在IT领域的人才缺口仍有50万。

印度首富普雷吉姆也说,印度的IT科技产业有80万从业人员,而美国有1020万,印度的通信领域有从业人员30万,而美国有600万。为此,印度政府正考虑推行税收和财政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与IT相关的服务行业及IT核心领域。

经济

班加罗尔的经济增长率为10.3%,是印度第二大增长最快的大都市,也是印度第四大快速消费品(FMCG)市场。福布斯将班加罗尔视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这个城市是第三大航空枢纽的高净值个人,是家庭对超过10,000美元的百万富翁约60,000超级富豪的人谁拥有的投资盈余₹4500万(US $六十三万〇九百)和₹亿5(70,100美元)。

几个公共部门企业的总部,例如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E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NAL),巴拉特地球移动器有限公司(BEML),中央制造技术研究所(CMTI)和HMT(以前为印度斯坦)机床)位于班加罗尔。

1972年6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成立于太空部之下,总部位于该市。班加罗尔还为ABB,空客,博世,波音,通用电气,通用汽车,谷歌,利勃海尔航空,微软,奔驰,诺基亚,甲骨文,飞利浦,壳牌,丰田和泰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班加罗尔

阅读全文

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有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最早村庄是哪个 浏览:361
印度多少个少数民族服装 浏览:266
脱欧如何投资英国 浏览:862
意大利阿利卡灶具怎么样 浏览: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么买 浏览:377
在印度为什么不能玩手机 浏览:102
为什么海湾国家和伊朗不和 浏览:982
如何理解中国道路1000字 浏览:702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钱 浏览:424
印度口罩库存多少 浏览:36
去越南办健康证需要多少钱 浏览:497
伊朗怎么惹美国了 浏览:384
越南首都是哪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浏览:749
越南掏耳朵服务多少钱 浏览:40
看中国如何超越世界 浏览:884
为什么骂印尼 浏览:302
意大利2000gs美白针怎么样 浏览:415
印尼指纹怎么算有效 浏览:477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浏览:736
越南红旗的名称叫什么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