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吐蕃王朝经常和唐朝作对,为何不南下攻打印度呢
吐蕃天性野蛮,攻城掠地,致力于扩张国土,一直以来都以侵略为主。在与唐发生大规模战争前,就已经攻陷了吐谷浑。所以,并不是吐蕃只和大唐战争,实际上,吐蕃曾两次攻打印度,一度逼近恒河。
公元648年,松赞干布在位时,吐蕃第一次攻打印度。起因是大唐使者王玄策受圣命出使西域。这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于唐而言,有利于宣扬国威,拉拢附属国;于印度而言,有利于巩固加强与唐的友好关系,增强两国联系。
‘贰’ 鼎盛时期的吐蕃,因何不打印度要一直和唐朝较劲
提起吐蕃,大家可能最先联想到的就是与文成公主和亲。但实际上,历史上的吐蕃除了和亲以外,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不断的与大唐交战。
这就是为什么吐蕃不占领恒河流域,反而一直攻打唐朝的的原因了。
然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和周围地区一段时间,但是没过多久,这期地区就被张议潮全部收复,归回到了唐朝手里。
后来吐蕃也因为连年的混战,和当时统治者对奴隶的压迫,造成奴隶大面积的起义,在这种环境下,吐蕃王朝的政权彻底走向了灭亡。
‘叁’ 古时候的吐蕃不攻打肥沃的印度却一直和大唐僵持是为何
众所周知,吐蕃是唐朝建立后,迅速在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据史书记载,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平定了之前的部落叛乱,又参照唐朝政权样式和经济政策发展了吐蕃部落,将其建设得越发强盛,所以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是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政权。
但是现在来看,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历史史料,少之又少,所以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这点。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松赞干布的改革下,吐蕃政权越发强大,甚至影响到了唐朝边境安全。
于是吐蕃就此展开了与唐朝对立的拉锯战,多次侵犯唐朝边境并抢占西域,试图吞并。但是在唐朝骁勇善战的将士面前,吐蕃很快战败。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时期的唐朝如此强悍,为何吐蕃还想不开要和唐朝较量呢?
一、唐朝物产丰富,摩擦不可避免
吐蕃的辉煌史要从松赞干布开始说起。629年,这位年仅十三岁的首领继位,在他的铁腕政策下,西藏地区恢复了往日的和平安宁,统一成了一个政权领导的地域。
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松赞干布深切的明白“要想富,先修路”(这里的路指经济发展之路)的道理,于是他开始了向唐朝学习的道路。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西藏竟渐渐繁荣起来,但是公元630 的西藏,人们还在靠畜牧业、打猎生活,而中原地区还在发展先进的农业工作。
于是吐蕃首领动了贪念,自信地认为唐朝天高皇帝远,不会发现他的小动作,并大胆地觉得自己部落已经相当强盛了。
所以后期,吐蕃不断地挑衅唐朝统治者的底线,尤其是安史之乱往后,还占领了唐朝大片土地,那个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自顾不暇,于是对吐蕃的侵占也是听之任之。
直到最后吐蕃自己发生内乱,逐渐自取灭亡。
但是从吐蕃不断挑战唐朝军队,并能够给唐朝造成压力来看,当时吐蕃的势力还是很强悍的。以上就是吐蕃一直和唐朝较劲,而不往印度方向打的几点原因。
‘肆’ 吐蕃持续200年攻打强盛时期的大唐,为何不攻打弱小的印度
唐朝是我国古代极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不仅疆域广大,而且经济、军事实力也是远强于他国的。可是就算如此,却依然有一个政权一直跟大唐敌对,而且连续200多年不断的进犯大唐,它就是吐蕃。吐蕃在文成公主时期,跟唐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可是之后双方的关系就一直不太好,吐蕃总是时不时的进犯大唐掠夺一番,可是就算唐朝很强大,却也一直拿它没办法。
而屡次的大败唐军获利,这就让吐蕃更加的嚣张,进而就更频繁地对唐朝发动战争。因此,吐蕃屡次的进犯大唐并非是自不量力找死,反倒是他们当时确有与大唐抗衡的实力,才敢一直与大唐为敌。
直到9世纪之后,由于过于频繁的战争以及内部的矛盾,吐蕃开始日渐衰弱,再也无力对外发动战争。唐宣宗晚年时期,河西、陇右等地又再次的归附于大唐。
‘伍’ 吐蕃最鼎盛时期跟现在的哪个国家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一带,属于中国。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陆’ 吐蕃起于多少年灭亡于多少年说的越清楚越好。
大概公元630年到公元842年;
从松赞干布到达磨大概10位赞普。630年松赞干布即位,到842年达磨去世,一共212年。
松赞干布虽然不是第一个赞普,但是应该说是他统一了吐蕃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
达磨赞普死后,几个儿子争权,吐蕃瓦解。
‘柒’ 吐蕃帝国是什么
吐(tǔ)蕃(bō),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索南坚赞编着的《王统世系明鉴》、《西藏王统记》记载吐蕃王国的君主徽号翻译汉姓为刘。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捌’ 吐蕃宁愿挑战强大的唐朝,也不愿去征服印度你知道原因吗
历史上的吐番,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当时的它战斗力满格,让许多小的国家感到恐怕,可是为什么就盯着同样厉害的大唐不放呢?
最后,打下印度对于吐番来说就是一个鸡肋,因为当时印度人少地广,不利于吐番的管理,而且,因为印度是热带气候,而吐番处于高原以干冷为主,吐番士兵并不适应当时印度的环境,而唐朝因为和吐番的地理环境略有相同,他们的士兵相对于印度更适合唐朝。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吐番宁愿和大唐打了200多年而不攻打印度的基本原因。
‘玖’ 为何古代吐蕃宁愿挑战大唐,也不愿意去征服印度呢
唐朝时期吐蕃在西域地区实力很强,为了获取资源,他们宁愿挑战大唐,也不愿意去征服印度。
古代吐蕃紧邻大唐和印度,经常仗着自己兵强马壮挑衅唐朝,想要占据唐朝的领土。当时印度国土面积也非常大,并且挨着吐蕃,但是吐蕃没有进攻印度。其中很大原因是吐蕃打仗是为了获取资源,印度没有吐蕃想要的资源,并且印度有天然的屏障,攻打印度会得不偿失,因此吐蕃把目光转向了唐朝。
一、吐蕃攻打大唐,是为了获取资源。古代唐朝的时候非常繁荣,国内经济发展很快,很多外国人都向往唐朝,其中吐蕃想要和唐朝做生意,获取唐朝的物资。但是当时唐朝并没有把吐蕃的要求放在眼里,没有同意吐蕃的要求。
吐蕃认为唐朝既然不同意贸易,干脆就发动战争,自己动手抢夺物资。因此吐蕃和大唐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一直到唐太宗把吐蕃打败,孙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才建立了贸易关系,从而短暂制止了战争。
古代吐蕃当时攻打大唐,要比攻打印度得到更多物资,因此吐蕃不断挑战大唐,放过了印度。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