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山地,什么平原,什么高原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Ⅱ 印度北部不是恒河平原吗为什么手机上说中部才是
印度的地形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区,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三部分的面积是不相等的
Ⅲ 印度半岛的两个平原名称是什么
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分别由恒河和印度河历史上的冲积形成。
Ⅳ 印度西北部是什么山地
印度地形上,大致分为3个区域:
北部山地:为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5500~6000米,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上的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为印度最高峰。南侧的小喜马拉雅山脉、西瓦利克山脉,海拔分别为2000~3000米、60~1500米,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递降,直抵印度大平原。
中部平原:是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成的中央平原。东西长2000多公里,南北宽240~500公里,平均海拔100~200米,是世界着名大平原之一。分两部分,东部为恒河平原,地势低平,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西部为印度河平原的一部分,大部分为沙漠覆盖。
南部高原:以德干高原为主体,从西南向东北缓倾,北起恒河平原南缘,南至半岛南端,南北延伸达1500公里,海拔1000~1500米,为一久经侵蚀的古陆块。由于长期侵蚀,高原地面多呈现桌状山、平顶山,高度在300~800米之间。曾经发生多次升降、断裂,形成许多地垒和地沟。西高止山脉,东坡缓倾,西坡陡峭,逼近阿拉伯海,沿岸平直(马拉巴尔海岸)。东高止山脉,是断续延伸的低丘,沿孟加拉湾的海岸平原宽约100公里,多沙质海岸、沼泽(科罗曼德尔海岸)。
Ⅳ 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中部是什么,即什么平原
(1)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2)恒河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支流在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3)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4)D是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城市.C是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城市.
故答案为:(1)喜马拉雅;恒河;德干;(2)孟加拉国;孟加拉;(3)新德里;(4)D;C.
Ⅵ 印度有什么平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简介
又称“印度大平原”。 位于南亚,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总称。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250—300公里,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着名的大平原之一。
印度河平原,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主要由印度河冲积而成,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习惯上划分上、下印度河平原,以北纬29°线作为分界线。大部分地区现已沙化,形成了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聚集了巴基斯坦大部分的人口。
Ⅶ 印度的地形
地形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平原,西部为沙 漠地带,南部则是高原。印度的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存在着多种面貌;发达的工业和古老落后 的农业;干旱为患而又洪水成灾;也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水源,气候,地形,地势
Ⅷ 印度地形
印度地理情况
极为多种多样,地貌从顶上盖雪的山脉到沙漠,平原,丘陵和高原。印度气候从最南方的赤道气候,到喜马拉雅山脉的苔原气候。印度组成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具有超过7000千米的漫长海岸线,大部分海岸线位于伸入印度洋的半岛
。印度西面是阿拉伯海,东面是孟加拉湾。
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占据了印度北部,中部和东部的大部分,而德干高原占据了印度南部的大部分。印度的西部是塔尔沙漠。印度的东部和东北边界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的最高点因为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而有争议性;印度声称最高点(位于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是乔戈里峰,8598米。
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占有支配性地位,紧靠重要的印度洋商贸路线。世界第三高的山峰干城章嘉峰位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
印度地理 - 位置与面积
印度的地形图
印度在赤道以北北纬8度4分和37度6分,东经68度7分和97度25分之间。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国,总面积3,287,59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973,19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14,400平方公里
印度位于南亚,毗邻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在缅甸和巴基斯坦之间。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
印度海事请求:
领海:12nm
毗连区: 24nm
专属经济区: 200nm
大陆架:200nm或大陆边缘
印度地理 - 气候
印度南方是热带季风性气候,北方则是温带气候。干旱、季风性气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发性洪水,严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灾害。
印度地理 - 地形
地形上,印度南部是德干高原,恒河沿岸则是起伏的平原,西边是沙漠,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地理 - 自然资源
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蕴藏量的煤炭。其他主要的自然资源还有铁矿、锰、云母、铁矾土、钛矿、铬铁矿、天然气、石油、钻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
印度有48.83%的可耕地,种植长期作物的土地有2.8%(2005年)。水浇地有558,080平方公里(2003年)。可再生水资源1,907.8立方千米(1999年)
可回收淡水(家庭/工业/农业) 总计:645.84 立方千米/年(8%/5%/86%)
每人:585立方米/年(2000年)
印度地理 - 环境保护
森林采伐;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工业和交通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未处理污水和农业杀虫剂造成的水污染;自来水在整个地区还不能直接饮用;庞大和不断增长的人口造成自然资源极度紧张
印度参与的国际环境协议有:
《南极环境协定书》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南极条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沙漠化
濒危物种
改变环境
有害废物
海洋法
臭氧层保护
船舶污染
热带木材83
热带木材94
湿地
捕鲸
Ⅸ 印度三大地形区
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印度的国土形状犹如一个倒置的三角形,全国大致可分为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南部德干高原区,西部塔尔沙漠区及东,西海域岛屿区五大部分。
印度的河流,以恒河、布拉马普德拉河与印度河为最大。
恒河为印度的第一大河,它有圣河之称,全长3000公里。它的上源出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山水南注,形成无数支流。恒河与布拉马普德拉河在下游相汇,构成一个三角洲。恒河流域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它的养育下,成长了无数商业名城和宗教圣地。
布拉马普德拉河的上游,是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绕过喜马拉雅山而流入印度,水势汹涌,航行不便。
印度河虽然也是源远流长,但所经过的地方多为干燥区域,且中间有一部分是沙漠地带,因此支流很少,而且河水含沙量较大,犹如从前我国的黄河,易淤易决。
据有关学者研究,南部德干高原,在古代原是一个陆块,后来被无数断层分割为很多彼此隔绝的陆块,犹如我国的西北地形。高原由西向东倾斜,这一地区的大部分河流最后都注入东部孟加拉湾。河流大多为自然河流,雨水为其天然水源,雨季来临,雨量增多,河流泛滥成灾,而在干旱季节,则河水于涸,缺乏灌溉和航运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