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唐三藏取经到印度怎么听懂印度语

唐三藏取经到印度怎么听懂印度语

发布时间:2022-09-02 18:59:56

❶ 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他为何能听懂当地语言

说到唐僧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人对于中国佛教的重要性,他去印度取经也真的是超级辛的,前前后后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年,最后艰难回国,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他去古印度取经最后是怎么能听懂当时当地的语言呢?难道唐僧懂古印度语?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玄奘在语言上的天赋被他的佛学光环掩盖了。玄奘取回佛经之后是亲自组织经书翻译校勘的,玄奘在天竺各大寺庙(虽然当时佛教在次大陆已经开始呈现颓势,那烂陀几乎也真的“烂”了,但还是有许多信众教徒)里开坛数年之久。玄奘精通波斯语的程度不好说,但梵语之于玄奘,几乎等同于母语无二。

有史书记载,玄奘早年就曾经跟随来华的西域僧人学习梵文。既然是西域僧人,那么玄奘所学习的应该就不仅是印度的梵文了,恐怕还会有一些西域国家的语言。而玄奘西行之后,也曾经先到了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迦湿弥罗国进修梵文,所以玄奘真正到达印度的时候,梵语应该已经说的非常流利了。

❷ 玄奘大师去西天(大唐西域记中说是印度)取经,玄奘是中国人,为什么听的懂印度语。难道他学过

两个文明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交流,总有探索者。在唐以前,大都是西域及印度地区的高僧来汉地讲授佛法,顺带翻译从他们家乡带来的佛经。史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东汉明帝,从天竺求法,建白马寺。来的两位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就是古印度人。他们之前肯定也不会汉语,但是一到汉地,自然会去学习,不然也无法翻译经典。而且对于禅定有成,且有神通的修行人,学习一门语言实在不算什么困难的事。后来陆续来的印度高僧也有不少,基于翻译佛经的需要,自然会有人去学习印度语(古代的翻译佛经,大都是由政府主持,译经的人很多,且分为九种不同的角色。其中译主、证义、证文、梵学僧、笔受、证梵语,这六个角色必须通梵文,不然就无法翻译。)所以,在唐以前的中国,寺庙中学习梵文应当是一种潮流。就像今天的中国学生学习英文一样。这样看来,玄奘大师通梵语自然不是什么很令人惊奇的事情。当然玄奘取经时的印度的方言很多,这就不是大师之前能一一学会的,当是去当地后才学的。后来玄奘取回的大批佛经,都是梵文版的。他主持了对这批经典的翻译,其中最庞大的要数600卷,百万字的大般若经。

❸ 为什么唐僧去古印度取经,能听懂本地语言

在真实版本的取经中,玄奘才是齐天大圣。今天的我们,用着翻译软件,也不见得有太多人,敢只身一人去多个国家。

但是,玄奘敢,而且这些国家说的还是小语种。玄奘没有车,就是一个人,有的时候有点基础的辅助设施,比如马和骆驼一类,在大唐明令禁止出国的情况下,偷偷出去,没有任何外援。

法师在东土大唐一跃成为得道高僧,即使法师不从事佛教专业,只当翻译的话,也是大唐的顶级翻译,很可能没有之一。毕竟印度那一片区,没有人梵语说得比他好!

法师V5!

❹ 在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本地语言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很多佛经是音译加义译,就是根据读音和含义翻译,玄奘阅读了很多佛经,常有不理解的地方,固生西行之念。所以他对梵文应该掌握了一些词汇。而且唐代文化商业交流。会有来往商旅和掌握双语的人,也就是导游或翻译性质的人。这种情况在汉代通西域就有。而且聪颖好学的语言天分较高的人也会学的快。

❺ 在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本地语言呢

为什么去印度取经的玄奘能听懂本地语言?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现代历史学界对玄奘身份的定义时,会经常将他定义成一个翻译家,也就是说玄奘本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大翻译官。

中国古代会外语的人也很多

其实中国最早出现翻译的年代非常久远。早在周朝时,就有关于翻译的记载了。古籍《册府元龟》里记载:

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意思是周公摄政的时候,越裳国派了三个口译员(象胥)来朝贡,并且说因为路途太远,山川阻隔,所以派三个翻译官,一个传一个地翻译,翻译三次才能翻译成周公能听懂的语言,完成朝贡的使命。这就是儒家经典《尚书》里“重译献雉”的典故。

而到达印度之后,有了语言环境,玄奘的梵文水平自然还会突飞猛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更多。玄奘西行总共历时17年,这么长时间,而且以玄奘法师的高智商,在他回国时,其梵文水平达到母语水平估计没有任何问题了。所以玄奘回国之后,为中原佛教翻译了大量梵文佛教经典,对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因此被后世视为杰出的翻译家。

❻ 请问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时候是如何突破语言关的 当时印度的主要通

早在汉代,中原地区和西域就有了很广泛的接触,从而就能接触到更西面的天竺国。此后,中国和天竺之间的往来越加广泛,到了唐代,应该有很多人懂得天竺语言了。 玄奘去西方取经之前,肯定是已经有了很深厚的天竺语言的基础了,否则,他以后的翻译经书就是不可能的。

❼ 唐僧取经经过了十多个国家,语言不通问题怎么解决的

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语言,我们要出国时,要不我们会说访国的语言,要不就找个翻译,请不起,还能通过手机百译通进行交流。然而,在《西游记》中,唐僧团队取经行程十万八千里,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比丘国、朱紫国、灭法国、车迟国、女儿国、祭赛国、天竺国,狮驼国,他们又没带有翻译,更没有电子翻译产品,他们是怎么解决语言问题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现实是怎样解决语言问题。话说,玄奘法师想公旨去印度天竺取经留学,于是打报告给李世民,那时李世民刚登基,百废待兴,结果李世民不批。玄奘就想用偷渡的方法去。次年秋,边境闹饥荒,百姓没吃的,李世民只好开关让他们逃去要饭,玄奘法师也趁机混出去,一去就是17年,他的行程只是两万里,但也是历经万险

在取经过程中,他历经了不少国家,一半在现在的新疆地域,如龟兹国、高昌国,一半在印度和中亚地区,如细叶城、大清池等。关于语言问题他是这样解决的:

1、在大唐时,向在唐的西域人和胡人学习常用话语。

2、到龟兹、高昌国等,离大唐很近,玄奘就请当地大唐人当翻译。

3、玄奘到过了高昌国,即印度等地时,高昌国翻译帮助玄奘解决语言问题。

4、到了印度,玄奘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印度语,等他回国时,已经精通印度十几个小国的语言,还才担任了经书的翻译官一职。


❽ 唐玄奘到印度时怎么知道人家说什么啊

真正的佛语也就是梵语,佛教最初传到我国时,是没有翻译文的,唐僧同学当然会说梵语了,去取经也很正常。

❾ 在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他是如何跟对方交流的

他是用梵文跟对方交流的,毕竟僧人之间是可以用梵文来交流的。

阅读全文

与唐三藏取经到印度怎么听懂印度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版穿越火线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浏览:327
哈利波特英国有多少魔法师 浏览:436
意大利哪个银行卡最好 浏览:335
印度加入什么联盟 浏览:785
印度恒河价格多少 浏览:495
意大利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浏览:184
美国如果和伊朗开战会怎么样 浏览:172
英国脱欧要付出多少 浏览: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里多 浏览:201
歌剧天上的玫瑰产生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269
意大利米兰产什么包 浏览:75
意大利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浏览: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项目进展怎么样 浏览:56
印尼什么金属产量 浏览:862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8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80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700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