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农业怎么防止旱灾

印度农业怎么防止旱灾

发布时间:2022-09-02 23:49:12

‘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解决措施应该如何设疑让学生课后思考

修建水利工程,加强监测预报。
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从这个知道了原因了再来思考我们应该从生活中要怎么预防。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修建水利工程;加强监测预报;建立预警制度;完善保险制度。

‘贰’ 印度南部属于干旱重灾区,为何印度政府不将恒河水调过去缓解旱情

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也是印度的圣河。所以对于整个印度来说,如果能将恒河的水引入印度干旱的南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印度不这样做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宗教的原因,恒河是印度的圣河,怎么能用来浇灌土地呢?其次就是印度恒河的污染问题,恒河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最后就是经济问题。

最后就是印度的经济问题了。印度的经济发展的并不理想,所以对于印度来说,仅有的经济应该投入到军事方面,毕竟北方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势不两立。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印度没有多余的经济实力去进行这样一项声势浩大,劳民伤财的水利工程。所以印度不这样做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叁’ 既然印度南部地区每年都很干旱,为何不修水渠引恒河水过去缓解旱情

这是由于印度的土地主要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可以说印度并没有完成土地的改革。而且这些少数人也根本不会考虑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这也给印度政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以及压力,一旦强行修建水渠的话,会导致这些人组织游行示威活动,这也会使得印度政府在国际社会舆论中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印度的土地对于这些地主来说有多么重要,而且印度的政府也不会得罪这些少数人。因为一旦得罪这些少数人的话,就会使得印度社会出现严重的混乱,这些少数人会怂恿这些贫困的老百姓对抗印度政府。

‘肆’ 请你为印度农业防止旱涝灾害提出应对措施

  1. 修建水利工程

  2. 选育耐旱作物

  3. 加强监测预报

‘伍’ 印度农业经济、软件科技强!怎么回事

印度农业经济:生产不稳定但却是农产品净出口国。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印度软件科技:印度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国。
当今印度,号称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如果光听牌号,着实让人佩服和吃惊。但如果我们对印度软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拿数据去作比照,很容易就能发现,印度的软件产业其实也不容乐观。
印度软件产业的现状基本如下:首先,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容否认,印度的软件业产值目前比中国要高。尤其软件外包业更是如火如荼。不过印度的软件也就只有外包一枝独秀而已,关键的核心技术及基础软件都做得很差,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络游戏我想就更不用提了。印度虽然软件产值从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亿美元软件出口值,翻了200倍还多,年增长率超过50%,使印度的软件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去年印度软件出口290多亿美金,数额很大,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标是,2008年实现软件产值达到850亿美元,外包出口500亿美元。
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也确实是世界第二,不过这个世界第二跟世界第一的差距还是有点大的。美国一个微软公司产值就是400多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两个印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软件也正面临着跟中国的制造业一样的困境,而且情况似乎还要更严峻。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至今,并且比目前的中国做得要好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软件业在印度起步很早,比中国早了十来年,八十年代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可以说一切还在摸索之中。那时中国见过计算机的人都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搞什么软件开发了。加之那时刚刚打开国门,很多海外的信息技术人才估计那时也都还对中国充满恐惧,回国的基本上没有。而印度就不同,那时的印度由于国内经济落后,缺少把软件企业养大的土壤,故印度现在的软件企业,很多都是一开始就是瞄准国际市场,很多都是由归国印度人创建。说得通俗点,就是有很多印度人在国外搞技术,然后他们觉得做软件这个东西又不需要什么很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但如果把软件放到印度去做,成本会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于是,这么一批海外印度精英带着定单就回国创业了。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越作越大。
二、印度人擅长死记硬背,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一般印度的大学毕业生都能讲三到四门语言,不过中文除外(我个人认为印度人的个性并不适合学习千变万化的中文),尤其个个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带的口音很重。这不容质疑是另一重要因素,尤其相比起中国人来更是占尽了优势。软件外包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为顾客量身打造软件系统,是需要跟客户有很多沟通的。外包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很流行的“用户化”,一个产品专门给某一开发,所以沟通不畅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跟客户良好的沟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三、这就与我前面讲的印度人的学习特征有关了。前面我讲了很多关于印度人思维机械以及印度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很差的事,不过印度人擅长死记和硬背。他们读书只重记忆,不重理解和思考。这样的方式在文科方面可能还好点,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在理工科领域这可是很荒谬的,是疯狂的,不可想象的。可在印度,很多他们的程序员却偏偏就是这样。编过程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可在印度,有些事情会让人瞠目结舌。我现在不是学计算机专业,但这些情况是我来自全世界所有非印度朋友的共识,相信其真实性无庸质疑。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印度学生,他们可以在学了一个学期C语言后,把书上几乎所有程序范例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不仅算法一样,连定义的变量名都不会有任何出入。老师的作业里面也有让学生抄写,背程序的内容。不可思议!所以当这些人毕业后到了程序员岗位上,背出来的程序就真正达到了千篇一律,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易读懂的程序了。出于可维护性考虑,软件的可读性确实很重要。对于给定了既定接口和既定参数的外包项目来说,这无疑也是有利的。再说背程序比用脑思考开发程序肯定效率也要更高一点。从这点出发,印度人在软件外包这一块的地位估计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都无人可动。不过对于那些只给定需求,没有指定接口和参数的,创新性很高的项目,印度人是肯定做不过中国人的。
四、印度自独立以来就是走的资本主义道路。在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管理经验方面也都比中国要成熟,毕竟中国自解放以后就跟市场断交了三十年,尤其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浩劫。我想基本上懂什么是市场的人都已经消失了。而公司内部管理的严谨和规范对软件企业尤为重要。因为软件是一个摸不着,可以任意复制而不会影响质量的一个特殊产品,成果很容易被人窃取,尤其是内部人员。而一旦被窃取,后果无法估量。所以规范成熟的管理在安全防范方面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挖空心思想走捷径成功的人很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地方。
五、印度人由于宗教的影响,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刚讲的防止成果泄密对软件尤其重要。但在印度,像那种挖空心思去想歪点子盗窃的人基本上没有。在印度,小偷有,但都是些顺手牵羊的动作,上了锁的东西不会有人会去撬锁盗窃。在印度农村,很多房子甚至连门都没有。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穷困,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另一个我觉得还是宗教让人思想变得善良或者说是一种内心对干坏事的胆怯。毕竟一个人如果相信神灵的话,当他干坏事的时候尽管没人看到,但他相信天上的神肯定看得到,这是一种无形的监督。相信在软件公司里上班的员工也不会有多少人需要很多的监控来防止其盗窃代码。

‘陆’ 治理印度自然灾害的措施

为抵御水旱灾害采取的措施: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的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修蓄水池,储存雨季多余的水等。

‘柒’ 简单说说印度水旱灾害的形成原因,针对此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们印度水旱灾的形成原因,针对有什么技术,有什么好的建议,主要肺害,可能是治疗造成的和气候影

‘捌’ 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是什么造成的,解决措施是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修建水利工程;加强监测预报;建立预警制度;完善保险制度

‘玖’ 人们该如何控制干旱问题

干旱防灾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干旱监测、土地利用、作物结构、自然、经济、科学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立法等各个领域。 美国美国是一个干旱频发的国家,据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测算,美国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60亿~8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美国政府为了防治旱灾,制定了有关法律,建立了一系列干旱防灾减灾措施。例如,1970年国会通过了《环境保护法》、1997年通过了《土壤和资源保护法》、1998年通过了《国家干旱政策法》。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干旱预防法》,上述立法为美国干旱防灾减灾提供了法律依据。1934年的干旱和1935年春季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促使美国开始注意土壤破坏的灾难性后果,采取相应措施和支付财政补贴予以保护。美国应对旱灾政策的指导原则是“预防重于保险,保险重于救灾,经济手段重于行政措施”,将工作重点放在防灾减灾工作上。美国与干旱有关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灾害补贴。为了减轻因旱灾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还提供作物保险。美国积极建立健全国家旱灾理事会和国家干旱预防办公室。旱灾理事会设在联邦应急管理局内,成员包括联邦应急管理局局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农业部长等成员。美国政府在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改善防灾工程措施,同时强调非工程措施,即生物抗旱,美国已经培育出能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活并生长的转基因作物。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着名的农牧业生产发达的国家,但这里经常受到周期性干旱的影响,多发旱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的抗旱对策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是以应急救援和危机管理为主。1990年提出了转化干旱管理理念的建议,其核心内容认为干旱在澳大利亚是正常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农场主的农业生产应该与其他商业行为一样,把干旱作为一种成本风险来考虑;政府应以提高社区的自我适应力和恢复力为目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1992年,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以可持续发展、危机管理、农业结构调整为主旨的干旱管理政策,是国际上较早提出和实施干旱风险管理的国家。澳大利亚从1994年开始实施抗旱新政策,新政策鼓励农民与农业生产有关部门采取自力更生的方法应对旱灾,确保尽早恢复农业生产,使澳大利亚农业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上。澳大利亚新抗旱政策包括帮助农民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农民收入税平均方案,提供旱灾福利补贴,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旱灾预报、风险管理等研究工作。 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半沙漠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500毫平,多出现旱灾。由于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短缺,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农田灌溉。但以色列水源分布不均,灌溉水源的95%分布在北部,而需要灌溉的耕地却主要在南部。为防御旱灾,以色列政府实行北水南调。 印度印度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西北部地区。旱灾给印度的农业生产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为有效防御旱灾,印度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政府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其发展战略列入发展规划;跟踪旱情,发布旱灾预报和警报;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继续发挥管、井、渠、塘小型灌溉作用的同时,加速大中型灌溉工程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农田灌溉,在一些易干旱而又缺少灌溉的地区,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抵御干旱。 巴西巴西位于南半球,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极易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面对旱灾,巴西政府制定了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防治荒漠化全国行动规划”,为干旱的防治奠定了基础。政府还致力于东北部地区荒漠化的控制,实施“半干旱地区共同生活计划”。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农业救助体系,通过国家家庭农业供给计划和旱灾补偿制度,帮助农民抗击旱灾。在发生严重旱灾时,政府及时发放旱灾补偿金,帮助农民减少损失,让农民来年能够继续耕作。此外,加强干旱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注意引进国外治理旱灾的先进方法。巴西政府对待旱灾的整体措施是:以保护管理为基础,增加旱地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具体通过实施“与半干旱地区共同生活计划”等,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强修建地下蓄水池、建立地下管道滴灌系统等。巴西干旱管理的总趋势是由过去被动的应急抗旱和危机管理模式向主动的风险管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发展。

阅读全文

与印度农业怎么防止旱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歌剧天上的玫瑰产生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267
意大利米兰产什么包 浏览:73
意大利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浏览: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项目进展怎么样 浏览:56
印尼什么金属产量 浏览:862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8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80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700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7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61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13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4
英国什么车最多 浏览:758
越南的微波炉怎么样 浏览:1000
朱丽在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839
印尼想做什么工作 浏览:273
c罗在印度怎么样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