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工业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下的航天机构的缩影,通过获得精密的箭载仪器设备、火箭发动机等核心装备来弥补其自主航天工业、航天工艺上的不足。
航天技术包括:制造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运载火箭,印度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还相当有限,目前尚不具备发射超大载荷的能力。其最先进的运载火箭在其他国家提供发动机和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也落后中国10年以上。
看一则新闻:
作者:nealyan 提交日期:2004-10-4 12:54:00 访问:97399 回复:1573
印度总统卡拉姆2日在南部城市金奈表示,印度将在2007年将一艘飞船送入月球轨道,将用于研究月球地形以及结构的用途。卡拉姆称,印度目前早已具备向地球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
印度人喜欢计划,却不务实。
最让我讨厌的是他们简直自恋到极点。
LCA战机大家都知道几乎是万国联合制造的。
而我们的歼十除了发动机以外全部国产。
可是印度人竟说我们的歼十是靠别国,他们的LCA是完全国产。
就跟"印度的成绩是双倍的,因为丝毫没有依靠外国技术。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实际上是唯一纯粹由亚洲研发的探测器,因为日本和中国拥有国际支持,并且能向其他国家购买材料,但是印度仅仅利用独有技术和较少的资金开展一切工作” 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觉得印度的航天技术落后我国有15年,如果加上制造工艺(他们的制造业相当差,很多好点的零件只能设计出来却造不出来),相差20年。
② 同是探月任务,为何印度探测器偏要多飞几十天
在历经波折后,印度的第二艘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终于在当地时间22日,由自家的GSLV MkIII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印度的第二次探月任务。一旦取得成功,印度将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实现航天器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对于美中俄这三个航天大国来说,实施月球或行星的探测任务时,一般会将环绕探测和着陆、巡视探测的探测器分开设计、制造和发射。一方面,为了获得丰富和精确的科研成果,执行某一类探测任务的航天器的重量就已经到达了火箭运载能力的上限,需要分开发射。
另一方面,环绕探测无需着陆,而着陆、巡视探测还要在特定点实现软着落,任务实施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将这两类探测任务分开进行,可以规避任务设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降低风险、提高可靠性
③ 印度的探月计划叫什么名称
印度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名为“Chandrayaan-I”,印度计划在2008年以前进行发射,将由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该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中的净重为525千克,服役寿命为2年,将由一个双推进剂系统(该系统对轨道维持和姿态控制也有贡献)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遥测跟踪控制将在S-波段进行,科学载荷数据传输将在X-波段进行。
印度探月计划的主要目的
印度将利用探月的机会向世界展示印度在火箭、导航和通信等领域的高技术。现阶段印度探月计划的主要目的有:
(1)新技术验证;
(2)人才培养;
(3)探测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征,其中包括绘制月球表面某些地区的3维地图;
(4)测量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
在技术验证方面:印度月球探测器将要用到的新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万向架(Gimballed)天线系统、小型化通信系统、小型化星体传感器和航天器平台管理。另外印度还将在班加罗尔(Bangalore)建立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卡斯图瑞让甘指出,印度探月任务在提升技术方面(包括控制导引和导航、跟踪与飞行任务分析、深空网络、微小型探测器制造等)非常具有挑战性。登月计划将在火箭和电信等方面派生出一些积极的技术效益。
“Chandrayaan-I”将携带的有效载荷包括:一台5米空间分辨率地形测绘摄像机,一台超光谱成像仪、一台月球激光距离修正仪、一台用来测量月球表面散发出来的荧光X-射线的低能X-射线频谱仪、一台高能X-摄像测绘照相机。
根据目前的估计,印度第一个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大约需要花费38.6亿卢比(8300万美元)。据大致估计,其中极轨同步运载火箭的成本约为12亿卢比,月球航天器的成本约为10亿卢比,遥感勘测与跟踪数据中心的成本约为13亿卢比。
参与印度探月计划的主要机构有:Vikram Sarabhai 航天中心(Vikram Sarabhai Space Centre), 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al Labs)、Tata基础研究所(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物理研究实验室(Physical Research Labs)、印度科学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印度天体学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和拉曼研究所(Raman Research Institute)。
Chandrayaan-I是印度行星探测计划的开路先锋
Chandrayaan-I飞行任务标志着印度将在未来几十年中步入行星探测的时代。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行星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机器人在月球上着陆、用航天器探测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发射载人飞船等,而Chandrayaan-I正是印度行星探测计划的开路先锋。
④ 为什么印度人们登月失败了哪里出问题了
登月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成功实现了登月,随后,探月的热潮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现在,人们对于探索月球的热情都没有消减,而如今,印度也加入到了探月工程的计划中来。
而仅仅是修筑雕像的价格上英国援助的资金就超过了8.66亿美元,相比起印度登月的1.46亿美元,修筑雕像的金额是它的4.5倍。
⑤ 人类航天史上最低成本的登月工程,印度“月船二号”真的能成功吗
我不是很看好它的未来,自从人类发展航天工程开始登月成为了一个国家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个一直在研发各种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大国实力。俄罗斯,美国,苏联,中国相继都有探月探测器成功发射,而在2009年的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号再次升入天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月船1号早在2008年就发射了,但是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又在2013年准备发射月船2号,但是由于设备的各种问题一直没有成功发射,一直到今年7月22日,印度月船2号才成功发射。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这个月球探测器发射能够受到如此多关注的原因。
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印度方面表示这一次的月船2号将会轨道探月着陆登月集为一体,它的复杂程度要比中国的嫦娥2号和嫦娥3号还要复杂一些。虽然成本低,但是任务重,不知道月船2号会不会在月球上成功地完成任务?但是其他很多国家的科学家表示,印度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一口吃成胖子。虽然计划比较美好,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计划是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
⑥ 印度数次推迟后终于成功发射月船2号,印度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探月
月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人人神往的地方,很多人都想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为了更多的了解月球,各国开始纷纷探月,当然除了月球的神秘让各国感到神往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在月球上可以有很多新的发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虽然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已经有数十个年头,但是每项探月新任务都带来了新发现。比如有些国家就发现了新的矿物分布区,并对多个地方进行了资源勘探。
而且还有更令人兴奋的发现就是月球上还存在水冰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果达到足够的量,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去制作燃料或者支持人类在月球上生活。如此大的诱惑怎能不让印度为之神往呢。
⑦ 中印到底谁先登月
中日印登月大战:印度何去何从?(1)
为争夺亚洲科技霸主的地位,中国、日本和印度三家正在上演着一场登月大战。登月不仅在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的有实际的意义,更重要的它是和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政治价值难以估计。
美国是探月成功最早的国家,它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至今仍使美国极大地受益。虽然它在1969年“阿波罗11号”的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的真实性遭到许多专家的怀疑,但有证据表明至少后来的登月是真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1978年美国送给中国一块约一克重的月球岩石,由于它实在太珍贵了,它被放在一个类似于凸透镜的有机玻璃盒内,这样看起来好像还挺大。
专门用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火箭“土星五号”是目前为止人类研制的最大的运载火箭,它直径为lOm,高85m,第一级火箭推力超过3000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一位官员私下告诉笔者:“土星五号”肯定是再也造不出来了。因为当时为了逼迫国会批准更多的预算,美国宇航局竟然销毁了“土星五号”图纸(这种说法和目前流传的在一次清扫中“丢失”的说法有一定差距)!
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它在80年代就有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美国知道此事关系美国的霸主地位,故意卡住关键技术不给,加上天不作美,归于失败。
虽然中国的探月构想在1994年提出,在2000年政府宣布将进行月球探测,但对如何实施当局一直犹犹豫豫。直到印度宣布它将在2007年发射绕月球卫星,中国才在2003年9月匆匆忙忙地正式批准了一个具体的计划。凭心而论,由于美国表示会协助日本改进火箭推动技术,俄国前总统普京也签署协议与印度进行“太空研究和合作”,而似乎中国很难得到别人的大力帮助,竞争的环境实在不容乐观。
中国的航天计划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日本终于下定决心要和中国一比高低。它在2007年9月14日抢在中国的“嫦娥一号”之前将“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并将高分辨率照片传回。他们还计划在2017年之前要将机器人送上月球,在2025年建立以月球表面为据点的月球空间活动站。
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印度急得似乎失去了理智,急忙调动150亿美元去与中国争个高低。印度“月球初航-1”号探月项目总指挥说:“绕月项目比日本和中国落后了一步,登月工程就要抢先中日两步!”它急急忙忙地宣布:2014年印度将发射可载两名宇航员的航天器;2016年印度将机器人送上月球;2020年印度将实现航天员登月。。。反正一定要赶在中国和日本之前!
“月亮初航-1”号发射的条件也很勉强,据印度自己说,它的卫星的控制完全由主要分布在印度地面的五个监控站负责,这样就肯定有较大的“盲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月亮初航-1”于10月22日强行发射升空,吓坏了的各国保险公司竟无一家敢为它的命运进行担保。道理很简单:生意人毕竟是要赚钱的,谁也不愿意为印度的航天“大跃进”掏钱买单。印度的航天计划在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认为印度政府更应该首先解决贫困、文盲、艾滋病等民生问题。
印度的“月亮初航-1”号在力大无比PSLV C-11火箭的推动下轰轰烈烈地上了天,印度网民们那种飞扬跋扈的语气就不要提了。因为印度是软件大国,所以有人干脆就把整个航天作了动画模拟,连颁奖仪式都做的栩栩如生,俺算是服了!
⑧ 印度曾成功登陆过火星那为何登月失败
印度无法独立完成探月任务,寻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谱,导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终失败。
“月球2号”项目总耗资约1.4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着陆器,促使印度推后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这个项目包含了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3个模块,携带了10多个各类研究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车,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为25公斤,它将携带两个分光计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包括等离子体层以及像氦-3这样的同位素的数据,后者是未来核聚变能量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月球2号”的携带的轨道飞行器所携带的水测绘仪同样让人期待,因为太阳风中的质子会产生羟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漂向月球的两极,在那里它们会被陨石坑中的水冰俘获,而水测绘仪将会对这些水冰展开探测。如果成功,这将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借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如期开展探测工作。
着陆的前15分钟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当海拔大概减至30公里时,它开始发动4座引擎紧急减速,只不过在距离陆地仅剩2.1公里时,意外发生了:Vikram偏离了预定轨道,就此“失联”,任务失败了。
巴基斯坦联邦科学和技术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术,讽刺印度“月船2号”的着陆器是在印度孟买买的“玩具”。
两天后,9月8日,在月球轨道上的“月船2号”传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团队最终未能与它建立讯号。
⑨ 为什么印度登月会失败月船二号为何会砸在月球上
登月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也就距离地球最近的地外星球,人类要去往更为遥远的宇宙空间就必然要以月球作为跳板。所以各个国家很自然地将登月视为航天事业的首个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59年前苏联发射的“月球一号”探测器拉开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帷幕。
在人类的登月史上,备受瞩目的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了,终于,人类在1969年首次踏足月球,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了首个登陆月球的人类宇航员。而在2019年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为了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从此为人类的探月历程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在人类的整个探月史上,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每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
月船二号的登陆设想是这个样子的,让五台发动机依次启动以实现平稳着陆。
这样的五台推力固定且不对称的发动机一旦启动会是什么样呢?其实很多人都能够想到,那就是翻跟头。不过毕竟是高精密的航天工程,并不是我们用一点点物理常识就可以品评的,所以这种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遗憾的是事实与我们所想的完全相同,当第一台发动机启动后,月船二号就失控了,整个登陆舱开始翻跟头,而又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使月船二号从翻跟头的状态之中恢复过来,所以最终的结局就是月船二号先是失联,之后便翻过着砸在了月球上。其实,在人类的航天事业中,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充分吸取教训,就是另外的一种成功。现在印度已经着手准备月船三号登月计划了,新的计划最令人揪心的一点就在于,他们试图在不改变设计的情况下实现月球三号的成功登月。
⑩ 印度刚登月失败,为何又提出更远大目标
刚刚登月失败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准备再次登月。这次印度人的目标更为远大,准备制造一个更大、更好的探月卫星,甚至希望从月球极地地区带回月壤样本。连1个小登月车都无法成功送上月球的印度,为何这么快又树立了更远大的目标?
印度人一直有“抱大腿”的习惯,这次印度发射的“月船2号”距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也展示了印度人的空间科学实力。但是这个“月船2号”最关键的着陆器,是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研发的,其实主要是俄罗斯按照印度的要求提供合适的产品。
如果印度只是把科学探索当成宣扬民族主义的行动,当成争夺国际排名的“战场”,完全丢掉科学探索的本来目的,这种“雄心壮志”就算实现了,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