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院士有多少人

印度院士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9-03 13:12:48

‘壹’ 大学院士数量排名

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士称号,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原则上为终身称号,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共计不超过60人。目前中国在世的两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学的两院院士的数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未来的发展。

那么接下来盘点一下中国各个985大学的院士数量: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我国排名前8的院士学校 情况:

1、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合计90人,科学院51人,工程院39人,数量遥遥领先,不愧中国理工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

2、北京大学:两院院士76人,其中科学院57人,工程院19人,可见北京大学的理学实力还是要比工学实力强不少。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院院士50人。其中科学院40人,科研实力相当牛。

4、上海交通大学:两院院士47人,科学院24人,工程院23人,实力超强而且相当均衡。

5、浙江大学:两院院士合计46人,其中科学院23人,工程院23人。浙江大学本就是巨无霸综合性大学,各学科实力都很强而且发展很均衡。

6、西安交通大学:老牌理工科类强校,两院院士33人,科学院15人,工程院18人,如果不是地理区域原因,应该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院士人才。

7、南京大学:近些年在高校合并潮中发展有些缓慢,但是实力犹存,只是国立中央大学的风光不再。两院院士32人。其中科学院29人,工程院3人,南大的优势学科是文科和理科,工科类的实力只能说还不够强。

8、同济大学:两院院士27人,其中科学院12人,工程院15人。一流理工科类顶尖大学。

‘贰’ 印度有多少所大学

多少大学不太知道,但能给你列出几个印度着名的高校,请看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于1961年,在全国共设有7所校区,分别是:德里(Delhi)理工学院、坎普尔(Kanpur)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理工学院、马德拉斯(Madras)理工学院、孟买(Mum)理工学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学院和卢克里(Poorkee)理工学院。1963年,根据国家技术院校(修正)法案,印度理工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院校,并赋予独立的学术政策、独立的招生及学位授予权。印度理工学院在全国的7所院校均为政府大学,在教学和经济管理上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印度理工学院委员会管辖。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是该委员会的主席,每个分院各设董事会负责全权管理。董事会负责各院校的学术政策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审核及成绩考核。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是全国7所理工学院的中心院校,位于德里南部城区,与尼赫鲁大学和国家教育研究培训学院比邻。目前德里理工学院有约600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3000名,博士生900名。学院有13个院系,9个研究中心,2个多功能中心。现有教师450名,其中教授200名,副教授100名,讲师及助教150名。主要的学科领域有应用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土木工程、化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机械工程、物理、纺织技术等。
坎普尔理工学院有九个个工程院系,并设有物理、化学、数学和人类学等基础学科系。主要的教学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工业与管理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以及机械工程。
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的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地球科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工业设计中心、冶金与材料工程和物理学。
马德拉斯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应用数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计算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冶金与材料工程、海洋工程和物理学。
孟买理工学院主要优势领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化学、计算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
瓜哈提理工学院的优势领域有生物技术、化学、土木、化工、计算机与工程、设计、电子与通讯、数学、机械工程、物理。
卢克里理工学院的基础学科领域有:化学、地球科学、人类学、物理和数学;工程学科领域有:建筑、生物、化工、土木、地震、电力、电子与计算机、机械与工业、冶金以及造纸;应用研究领域有水文地理学、管理和水资源。

印度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理学院是印度着名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学院成立于1909年,最初由印度着名企业集团—塔塔集团公司的创始人J.N.塔塔先生创办。191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1956年,印度教育部大学拨款委员会(UGC)成立后,由UGC管理。多年来,印度科学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为印度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院现有40多个院系,涉及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教学和研究人员325名,学生2000多名。印度科学学院的优势领域有航空航天、通讯、电子、电力、冶金和化工、自动控制、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固态和结构化学等。
该院现任院长梅塔(G.Mehta)教授,是有机化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分子设计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等,是印度国家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德里大学(University of Delhi)
德里大学是印度最着名的大学之一。该校建于1922年,是印度当时唯一一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寄宿大学。根据中央立法议会的法案,当时在德里的圣.史蒂芬学院、印度教学院和拉姆贾斯学院隶属德里大学,总计在校学生约750名学生。
学校一直将建立着名学院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全国寻求有识之士,并将许多杰出人物引入德里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里大学已经发展为印度最大和最着名的大学之一。目前,德里大学有14个学部,86个系,79个学院,分布在整个德里市,在校学生大约22万。主要学科领域有理学、艺术、社会科学、法学、音乐与美术、工学、商业与金融、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
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开始在印度全国建立高级研究中心。在批准的18个类似的中心中,德里大学占有6个中心。这六个中心是: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
1973年,德里大学在德里南部建立了南校区,该校区以艺术和社会科学着称。1983年,学校在德里又建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以医学科学专业着称,西校园以工程技术专业着称。
德里大学建有完善的图书馆系统,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途径。全校有各类图书馆30多个,其中,中央科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2595平方英尺,藏书18万册。

尼赫鲁大学(Jawahalal Nehru University)
尼赫鲁大学是印度着名高等学府,以印度第一位总理尼赫鲁命名。该校建于1969年,校园占地1000英亩,是文理综合性大学。该校以培养研究生和进行科学研究为主,在校生3500多人,外国留学生占10%,来自28个国家。教师学生比为1:10。经费概算:4.935亿卢比。
尼赫鲁大学现有7个学院,分别是:计算机和系统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国际研究学院、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国际研究学院下设美国西欧研究中心、东亚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组织和裁军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下设经济研究和计划中心、历史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等九个研究中心;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学院设有阿拉伯语和非洲语研究中心、汉语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波斯语和中亚研究中心等十一个研究中心。该大学汉语和东南亚研究中心(简称中文系),有6名汉语教师,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计85名,其汉语教学水平在印度最高。
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和环境科学是该校优势学科。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研究中心、社会体制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和计划中心、地区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被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命名为“优秀中心”。最近,尼赫鲁大学被UGC授予“优秀大学”称号。
该大学图书馆藏书500,000册,930种杂志,每年购进书10000册。该大学出版4种学术刊物:《历史研究》、《国际研究》、《语言学院院刊》、《拉丁美洲展望》。

马得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
马得拉斯大学是印度精英学府之一,也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对印度南部的大学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印度南部较早建立的大学,一般都是从该校分离出去的。学校成立于1857年,有四大校区,共18个文理学院,68个系,是综合性联合大学。学校设有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财务与会计、管理、传播与通讯、哲学、各国文学与语言、信息科学、数学、统计与应用、地理、化学、电子科学、生物技术学、环境科学、教育学、国防学、公共事务、南亚与东南亚研究、国际关系、物理学、植物学、宗教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学校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也设有相关研究机构,是一所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印度国家评估与遴选委员会(NAAC)对印度各大学通过在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学校管理水平等指标的综合评比后,马得拉斯大学名列前茅。
马得拉斯大学在印度泰米尔溫納圖萬邦的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除了在校学生外,该校通过附属学校与研究机构以及函授学校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该校的教育。
泰米尔溫納圖萬邦的首席部长兼任马得拉斯大学的校长。

孟买大学(University of Mum)
孟买大学创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研究生,设有36个系,2个研究生培训中心和354个附属学院,在校学生8万。主要的课程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法律、医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管理、统计学等领域。学校分为两个主校区,分别占地230英亩和13英亩,另有附属学校和研究机构分布在孟买市内。
孟买大学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分别分布在几个图书馆中。其中尼赫鲁图书馆藏书规模最大,藏书85万册,期刊3万种,缩微版1200册。
孟买大学曾经培养了印度各界着名人士。圣雄甘地、印度人民党现人领导人阿德瓦尼、印度宪法作者阿迈拜德卡、印度前总理拉奥、印度着名女电影明星阿什瓦瑞以及印度的众多作家、诗人、学者、企业精英包括许多海外印度人中的精英都毕业于该校学。
柯棣华大夫也毕业该校。

加尔各答大学(University of Calcutta)
加尔各答大学创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加尔各答大学的管辖范围包括印度整个北部地区,截止80年代末,该校共有16个学院(67个系)、5个大学学院和211个附属学院,注册学生达15万人。
16个学院是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新闻学院、家政学院、图书馆学院、工程学院、技术学院、美术与音乐学院、社会福利与商业管理学院、医学院、牙科学院、顺势疗法与外科学院、印度草药与外科学院。
在大学文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学医学院、大学商学院和大学法学院中,前3个学院的规模最大。大学文学院共开设20个专业,外语类专业有英语和法语;语言类专业是比较语言学、孟加拉语、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印地语、梵语、巴利语(古印度语言之一,现为佛教之宗教语言)、乌尔都语(通用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泰米尔语(南亚地区用语);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有历史、古印度史与文化、考古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馆学、新闻学、政治学。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21个专业是农学、人类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纯化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纯数学、应用物理、纯物理、生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塑料与橡胶工艺学、无线电物理学与电子学、统计学。大学医学院共开设24个专业,它们是:眼科学、矫形学、麻醉学、药物学、生理学、生理医学、放射诊断学、放射疗法、解剖学、胸外科、儿童健康、医学、普外科、实验外科、生物化学、癌症研究、神经病学、妇产科等、心病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胸腔疾病、病理学等。
加尔各答大学的其他重要学术机构是:3个系级博物馆(分属于人类学系、商业系、古印度史与文化系),两个高级研究中心(分设在无线电物理学与电子学系、古印度史与文化系),以及阿苏托什艺术博物馆。后者建于1937年,是印度的第一个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内藏有8000件珍品,犹如民间艺术画廊,如雕塑、绘画、织品、陶器、金属制品、象牙制品等,反映了公元前两世纪到近代各时期东印度和孟拉加国的艺术传统。
加尔各答大学是印度重要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它吸引了一批着名教授和学者到此任教,同时又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1930年,因发现分子辐射的新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印度物理学家C·拉曼教授曾在加尔各答大学任教,积极推动大学开展科学研究。

‘叁’ 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国籍统计

各国获奖人数大排名(获奖者的国籍以他获奖时的国籍为准,双重国籍者,亦不重复计算):
A.诺贝尔物理学奖(162人,分属于16个国家)
1.美国——71人(其中有五位华裔,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
2.德国——21人
3.英国——19人
4.法国——12人
5.俄国——8人
荷兰——8人
6.瑞典——4人
7.意大利-3人
奥地利-3人
丹麦——3人
日本——3人
8.加拿大-2人
瑞士——2人
9.爱尔兰-1人
印度——1人(拉曼,1930年)
巴基斯坦——1人(萨拉姆,1979年。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主要发起者,该学术机构的首任院长,着名的核物理学家)
B.诺贝尔化学奖(135人,分属于19个国家)
1.美国--48人(有一位华裔,李远哲)
2.德国--26人
英国--26人
3.法国--7人
4.瑞士—5人
5.瑞典—4人
6.加拿大-3人
荷兰——3人
7.奥地利-2人
日本——2人
8.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比利时,俄国,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为1人

C.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72人,分属于20个国家)
1.美国--85人
2.英国--24人
3.德国--16人
4.法国--8人
瑞典—8人
5.瑞士—6人
6.丹麦—--4人
澳大利亚-4人
7.比利时——3人
8.奥地利-2人
荷兰-2人
俄国-2人
意大利-2人
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欧洲裔科学家)均为1人
D.前述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总排名(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
1.美国--204人
2.英国--69人
3.德国--63人
4.法国--27人
5.瑞典—16人
6.荷兰—13人
瑞士--13人
7.俄国--11人
8.丹麦--8人
9.奥地利-7人
10.意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时--4人
澳大利亚-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兰,捷克,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为1人

E.菲尔兹数学奖排名结果(此奖由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约翰·菲尔兹(1863—1932年)发起倡立,因其高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被公认为“国际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每一次限定在2--4人,并且原则上只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每位获奖者获得1500美圆奖金,奖章上刻有阿基米德的头像。本奖于1936年在挪威开幕的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首次颁发,至2000年,累计已有43人获奖,分属于9个国家。):
1.美国——16人。丘成桐(1949年—— )在1982年第19届ICM波兰华沙大会上成为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华裔第一人。另一名美籍华人陈省身获得过沃尔夫奖(1983、1984年连续两届)。沃尔夫数学奖由美国犹太裔实业家沃尔夫捐资设立,1978年起逐年颁发,其名气和地位逊色于菲尔兹奖。
2.法国——7人
英国——7人。 1998年,在第23届ICM德国柏林大会上,45岁的安德鲁·怀尔斯凭借1996年破解了着名的费马大定理的杰出成就而破例获奖,获得“特别贡献奖”。
3.俄国——5人
4.日本——3人
5.比利时—2人
6.德国
意大利
瑞典 均为1人
F.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排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中央银行经济学奖”,获奖者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本奖自1969年起逐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至2000年,累计已有46人获奖,分属于12个国家):
1.美国——30人
2.英国——4人
3.瑞典——2人
挪威——2人
4.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奥地利、俄国、印度(森,1998年)、 圣卢西亚(W.A.刘易斯,非洲裔经济学家,1979年)均为1人
G.各国大学获奖人数前10强(仅限于对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项的获奖统计。由于某一名获奖者不同阶段可能在不同的学校就学,因此,本统计结果不排除重复计算):
1.剑桥大学——56人(英国)
2.哈佛大学——38人(美国)
3.哥伦比亚大学—32人(美国)
4.芝加哥大学—22人(美国)
5.巴黎大学——19人(法国)
6.牛津大学——18人(英国)
7.加州大学——17人(美国)
8.加州理工学院—16人(美国) 柏林大学——16人(德国)
9.慕尼黑大学—15人(德国)
10.麻省理工学院—13人(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13人(美国)
小计:美国有7所大学入围、英国有2所大学入围、德国有2所大学入围、法国有1所大学入围。另外,获奖人数排名在第11—16位(7—12人)的还有15所大学。其中,美国6所,德国2所,法国2所,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日本各1所。

‘肆’ 院士有哪些

中国两院全体院士共有16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77人。

‘伍’ 哪几个国家有院士这个称号啊,有多少诺贝尔获得者是院士呢

院士是分国内院士和国际院士,国内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在国内有突出研究成果的外籍人士也可以授予院士称号。国际院士是指国际科学研究院院士。

‘陆’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全体院士名单

截止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826人,名单如下。

1、数学物理学部(155人)

艾国祥、白以龙、蔡荣根、常进、常凯、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十一、陈式刚、陈恕行、陈仙辉、陈永川、陈志明、崔向群、戴元本、邓小刚、杜江峰、鄂维南、范海福、方成、方复全、方忠、冯端、甘子钊、高鸿钧、高原宁、葛墨林、龚昌德、龚新高

郭柏灵、郭尚平、韩占文、何国威、何祚庥、贺贤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霍裕平、江松、姜伯驹、解思深、景益鹏、邝宇平、李安民、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家春、李家明、李儒新、李惕碚、励建书、林海青、林群、龙以明、陆夕云、罗俊、罗民兴、吕敏、马余刚

马志明、莫毅明、欧阳颀、欧阳钟灿、潘建伟、彭实戈、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昌璞、孙斌勇、孙鑫、孙义燧、汤涛、汤超、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汪景琇、王鼎盛、王恩哥、王广厚、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

王小云、王迅、王贻芳、王元、王梓坤、魏宝文、文兰、吴岳良、武向平、席南华、夏道行、向涛、谢心澄、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杨振宁、叶朝辉、叶叔华、叶向东、于渌、袁亚湘、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

张焕乔、张杰、张继平、张平文、张仁和、张淑仪、张维岩、张伟平、张裕恒、张肇西、张宗烨、赵光达、赵红卫、赵政国、赵忠贤、郑厚植、郑晓静、周光召、周恒、周向宇、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诗尧、邹广田

2、化学部(132人)

安立佳、白春礼、包信和、曹镛、柴之芳、陈洪渊、陈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小明、陈新滋、陈学思、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丁奎岭、段雪、樊春海、方维海、费维扬、冯守华、冯小明、高松、郭景坤、郭子建、韩布兴、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英

黄本立、黄春辉、黄乃正、计亮年、江桂斌、江雷、江龙、江明、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李景虹、李亚栋、李永舫、李玉良、林国强、刘若庄、刘元方、刘云圻、刘忠范、陆熙炎、马大为、麻生明、麦松威、倪嘉缵、彭孝军、钱逸泰、任咏华、沙国河、沈家骢、沈之荃

施剑林、宋礼成、孙世刚、谭蔚泓、唐本忠、唐勇、唐有祺、田禾、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涂永强、万惠霖、万立骏、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骊珠、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席振峰、谢毅、谢毓元、谢在库、谢作伟、徐春明、徐如人、严纯华、颜德岳

杨金龙、杨万泰、杨秀荣、杨学明、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于吉红、余国琮、俞汝勤、俞书宏、袁权、岳建民、张存浩、张东辉、张洪杰、张锦、张礼和、张俐娜、张乾二、张锁江

张涛、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进才、赵宇亮、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其林、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

3、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2人)

卞修武、曹文宣、曹晓风、常文瑞、陈国强、陈化兰、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孝平、陈晔光、陈宜瑜、陈宜张、陈义汉、陈竺、陈子江、陈子元、程和平、董晨、邓子新、段树民、樊嘉、方精云、方荣祥、高福、葛均波、顾东风、桂建芳、郭爱克、韩斌、韩济生

韩家淮、韩启德、郝小江、贺福初、贺林、赫捷、洪德元、洪国藩、侯凡凡、黄荷凤、黄路生、季维智、蒋华良、蒋有绪、金力、鞠躬、康乐、匡廷云、李季伦、李家洋、李林、李蓬、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鸿宣、林其谁、刘新垣、刘耀光、刘以训、刘允怡、陆林、骆清铭

马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蒲慕明、钱前、戚正武、强伯勤、饶子和、尚永丰、邵峰、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施一公、施蕴渝、石元春、舒红兵、宋尔卫、宋微波、苏国辉、隋森芳、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唐崇惕、唐守正、童坦君、仝小林、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

王福生、王松灵、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辅文、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孟超、吴祖泽、武维华、谢道昕、谢华安、谢联辉、徐国良、徐涛、许智宏、阎锡蕴、杨福愉、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

张明杰、张启发、张新时、张旭、张学敏、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国屏、赵继宗、赵进东、赵玉沛、郑光美、郑儒永、郑守仪、种康、周俊、周琪、朱玉贤、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庄文颖

4、地学部(138人)

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大可、陈发虎、陈俊勇、陈骏、陈晓非、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成秋明、丑纪范、崔鹏、戴金星、戴民汉、戴永久、丁国瑜、丁林、丁仲礼、窦贤康、冯士筰、符淙斌、傅伯杰、高俊、高锐、龚健雅、郭华东、郭正堂、郝芳、侯增谦

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焦念志、金振民、金之钧、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献华、李廷栋、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丛强、刘嘉麒、陆大道、吕达仁、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彭建兵、潘永信、彭平安、秦大河、邱占祥、任纪舜

戎嘉余、邵明安、沈其韩、沈树忠、石广玉、石耀霖、舒德干、苏纪兰、孙和平、孙鸿烈、陶澍、滕吉文、童庆禧、涂传诒、万卫星、汪集旸、汪品先、王赤、王成善、王德滋、王会军、王水、王铁冠、王焰新、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福元、吴国雄、吴立新、吴新智、伍荣生

夏军、肖文交、肖序常、徐冠华、徐义刚、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经绥、杨树锋、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嘉安、殷鸿福、于崇文、于贵瑞、袁道先、曾庆存、翟明国、翟裕生、张国伟、张宏福、张经、张弥曼、张培震、张人禾、赵柏林、赵国春

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成虎、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周忠和、朱日祥、朱永官、邹才能

5、信息技术科学部(99人)

包为民、保铮、陈定昌、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旦、褚君浩、崔铁军、戴汝为、段广仁、董韫美、房建成、冯登国、干福熹、龚旗煌、顾瑛、管晓宏、郭光灿、郭雷、郝跃、何积丰、侯朝焕、侯洵、怀进鹏、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如、黄维、简水生、江风益

姜杰、金亚秋、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树深、李未、李衍达、林惠民、刘国治、刘明、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建华、陆汝钤、陆元九、吕建、毛军发、梅宏、彭堃墀、秦国刚、沈绪榜、宋健、谭铁牛、王怀民、王家骐、王金龙、王建宇、王立军、王启明、王巍

王圩、王阳元、王永良、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朝晖、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相里斌、徐宗本、许宁生、薛永祺、杨德仁、杨芙清、杨学军、姚建铨

姚期智、尹浩、张钹、张景中、郑建华、郑耀宗、郑有炓、郑志明、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周志鑫、朱中梁

6、技术科学部(150人)

蔡其巩、曹楚南、曹春晓、常青、陈维江、陈云敏、陈祖煜、成会明、程耿东、程时杰、丁汉、都有为、段进、段文晖、范守善、方岱宁、高德利、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郭烈锦、郭万林、过增元、韩杰才、韩祯祥、何满潮、何雅玲、胡海岩、胡文瑞

胡聿贤、黄克智、贾振元、姜中宏、金红光、金展鹏、赖远明、李东旭、李述汤、李依依、李应红、林皋、刘宝镛、刘昌胜、刘广均、刘维民、刘竹生、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雒建斌、闵桂荣、毛明、蒙大桥、南策文、倪晋仁、欧阳明高、欧阳予、潘际銮、彭练矛

彭一刚、齐康、邱大洪、邱勇、任露泉、芮筱亭、申长雨、沈保根、沈志云、宋家树、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滕锦光、田永君、汪耕、汪卫华、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光谦、王立鼎、王秋良、王希季、王锡凡、王曦、王自强、魏炳波、魏悦广、温诗铸

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吴宜灿、邢球痕、熊有伦、徐建中、徐性初、宣益民、薛其坤、闫楚良、严陆光、杨孟飞、杨叔子、杨伟、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叶志镇、于起峰、余梦伦、俞大鹏、俞鸿儒、翟婉明、张楚汉、张清杰、张统一

张兴钤、张佑启、张跃、张泽、赵淳生、赵天寿、赵阳升、郑平、郑泉水、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周国治、周孝信、周远、朱荻、朱静、朱美芳、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祝学军、庄逢辰、邹世昌、邹志刚

7、外籍院士(88人)、已故院士(608人)、已故外籍院士(26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科学院院士

‘柒’ 英年早逝的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到底有多牛

印度有两个让世人尊敬的人,一个是泰戈尔,一个是拉马努金;泰戈尔就不用说了,那是文学史上的一盏明灯;拉马努金在大众中的名声上可能要稍逊于泰戈尔,但在数学界,他被誉为是千年一遇的数学家,甚至有人说拉马努金是后世穿越而来的数学家。

先说说拉马努金是如何厉害吧,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他的:人们都在学习数学,而拉马努金是在创造数学。留下了接近4000道数学公式和猜想,这些大多都只有结果,而没有证明过程

哈代和拉马努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二人在5年时间里面合作发表了28篇重要的论文,拉马努金也因此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以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士,这是牛顿、霍金他们曾经获得的荣誉。

然而天妒英才,拉马努金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健康,一战导致的蔬菜缺乏让他病情加重,1920年4月他在印度病逝,时年37岁。

拉马努金是千年不遇的超级数学家,他在三本活页纸笔记上,记录了很多公式和猜想的结果,这种直觉的跳跃令人感到非常困惑,至今一些数学家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

正是因为拉马努金取得的成就太不可思议,而且他提出来的理论要远超于现代(比如经过计算后的23维空间),还有很多神秘的猜想有待解开,所以,有人认为拉马努金是未来穿越而来的人。

阅读全文

与印度院士有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现在哪个城市好 浏览:163
越南战斗英雄有哪些人 浏览:588
哪个才是真实中国 浏览:871
伊朗急救电话多少 浏览:355
伊朗为什么总打伊拉克 浏览:789
意大利知名通讯社是什么 浏览:100
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小说 浏览:570
京族在越南叫什么民族 浏览:795
坦克世界意大利重坦用的什么成员 浏览:906
意大利签证拒签有什么影响 浏览:300
英国人怎么称呼穷人 浏览:67
方舟生存进化手游哪个是中国语 浏览:206
和平精英国际服又出来了什么模式 浏览:355
两千年中国看哪个城市 浏览:629
phd是什么学位英国 浏览:640
清朝时称越南叫什么 浏览:196
什么是中国简体数字 浏览:90
中国金州古镇有哪些 浏览:962
短意大利面怎么弄好吃 浏览:627
南宁到越南广安怎么坐车 浏览: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