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底提的传说
死神阿底提是大梵天的女儿,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女神,却无可奈何要掌管死亡。每一次她看到人们受苦而死,就会忍不住流下伤心的眼泪。然而世人还是悲哀地死去。有一天,她再也无法忍受,问梵天为什么偏偏是她要散布这六界厌弃的死亡。你知道诸神之父梵天是怎么回答她的?
梵天说,有生就有死,这是轮回的法则。神要维护世界的运行,就必须承担它的法则。最后梵天告诉她,死神是不能流泪的,因为她每一滴同情之泪都会在世间散布瘟疫和新的死亡。从此这位女神就尽力不让自己流泪。
❷ 各地神话里恶魔的名字是什么
1、路西法:Lucifer
列称“撒旦”的大魔王中最被看好的一位。米尔顿的《失乐园》,是说路西法因为拒绝向耶稣臣服,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三天的天界剧战,路西法的叛军终于被米迦勒击溃,在混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
2、玛门:Mammon
玛门是新旧约时代之间于犹太人间兴起的恶魔名号,是古叙利亚语‘财富’之意。新约中耶稣用来指责门徒贪婪时的形容词。被形容是财富的邪神,诱使人为财富互相杀戮。在《失乐园》中,被打入地狱的众天使便在玛门的指挥下发掘无数的珍宝以建造自己的圣殿。
3、别西卜:Beelzebub
原本是腓尼基人的神巴力西卜(Baal-zebul),其义为“天上的主人”。但是在拉比(Rabbi,犹太教的宗教领袖)的文献中,别西卜这个名字已经是作为“苍蝇王”的意思在使用了,它被视为是引起疾病的恶魔。
4、亚巴顿
亚巴顿 字面意思是“毁灭之地”或者死亡之地,和地狱(Sheol)有关。(约伯记 26:6; 箴言 15:11; 诗篇 88:3)。"无底坑的使者"、"疫病之王"、"死之暗天使"。
《启示录》记载,在第五位天使吹响号角时会出现的天使’,号角一响,天上一颗星就会降临地上,打开通往冒着蔽天黑烟的无底深坑的洞口大门,然后以亚巴顿为首的蝗虫大军要出来,让有兽印的人类受折磨五个月。
Abaddon是希伯来字Abad—他会杀人产生的,希腊文译为Apollyon,就是‘破坏者’Abaddon这个名字,在犹太教中有破坏、灭亡、废墟、墓、冥界、死的意思。
5、萨麦尔
萨麦尔(希伯来文:שְׁמוּאֵל,转写:Samael,也作Samuel、Sammael、Sammael或者Samil),或译为塞缪尔,撒玛尔,在旧约圣经·撒母耳记(撒母耳与萨麦尔在希伯来文中是一个词)中,萨麦尔是犹太教的先知。
《塔木德》中称萨麦尔是以扫的守护天使,是第五重天的首领,也是统领着两百万天使的七大天使之一;但萨麦尔居住于第七重天。
❸ 关于电影<诺亚方舟创世之旅>的相关疑问。大虾速进!
金翅鸟
印度神话中的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非常强力的灵鸟。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迦楼罗前往因驼罗的天国,打败天帝因陀罗取走了神酒苏摩。归途上遇到毗湿奴,两者几经较量不分高下。毗湿奴有感于迦楼罗的强大,用不死的生命来交换迦楼罗作为自己的坐骑,从此迦楼罗侍从于毗湿奴。
迦楼罗是神鸟修婆那族的首领,众鸟之王,还有妙翼、神速者等等美名。和印度神话里大有能为的英雄们一样,迦楼罗有着显赫的身世背景,他的父亲是生主迦叶波,母亲毗娜达是另一位生主达刹的女儿。什么是生主呢,这大人物处于既有纷繁浩杂共性,又有排斥洗炼的概念化表述的印度神话体系中,要解释清楚他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简言之,在原初意义上,他是天地的维系者,给整个宇宙生命和力量的生物统摄者。不过后来这个形象被渐渐抽象化,他的职能也被其他天神分散了,到最后连“生主”这一称呼都被在仙人和人类始祖的身上,数量也渐渐变为七位或二十一位不等,迦楼罗的父亲和外祖父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成员。生主们的存在给人一种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被“生”出来的。
迦叶波娶了达刹的十三位女儿为妻,与诞下提婆一族与阿修罗一族的夫人们比起来,迦楼罗的母亲毗娜达不算是特别醒目的一位,并且她总是和另一位夫人一同出现,那就是龙蛇那迦一族的母亲迦德卢。
迦楼罗的出生,还要从这两位美人的打赌说起。
出生
说起迦楼罗的身世,简直像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在妻妾成群的家中,闲极无聊的夫人们总要有些事情做做。某一天,迦叶波让毗娜达和迦德卢许下心愿。迦德卢率尔说道:“我要有一千个有着同等神光的儿子。”毗娜达的沉吟了一下,说:“我只要两个孩子,但是每一个都要比迦德卢的儿子强大。”说起来,由她们繁衍而出的两族之间对立的种子,也许就是这个时候埋下的吧。
这种情况其实后说的人比较有利,只要压着先说的一个就行了。迦叶波也看出妻子小小的私心,他完全接受了迦德卢的要求,却对毗娜达说:“我只能给你一个半。”不久之后,迦德卢就生了一千个蛋,而毗娜达随即也生了两个蛋,没过多久那一千个蛋就孵化出了一千个用武有力,光彩照人的那迦子弟。看到这里毗娜达着急了,她偷偷敲开了自己的一个蛋,然而糟糕的是她的孩子根本还没发育成熟,这不谨慎的行为使其长子阿鲁诺成了残废。他愤怒的诅咒了母亲,诅咒她将做迦德卢的奴隶五百年,直到其次子诞生的时候才能解脱苦难,如果毗娜达依然无法压抑心火而再度提前敲破蛋壳的话,那这诅咒将永远不可能解开。说完这些话之后,阿鲁诺就化作了太阳神的御者,东方的曙光。
仔细想来,也许这一切都是对毗娜达私心和急躁的惩戒吧——看到自己给亲生儿子带来的伤害,这对一位母亲来说已经是很大的痛苦了,更何况还要遭到他的诅咒。但是这究竟对毗娜达产生了多大的触动却要打个问号。
此后毗娜达就约了迦德卢去大海散心,全然不知道诅咒之论已经悄悄启动了。这对姐妹无意中看见了搅乳海制造甘露苏摩酒时的附生物——神马高耳疾驰而过。这时迦德卢突然问毗娜达:“你说神马高耳是什么颜色的呢?”
毗娜达据实说那是一匹洁白无瑕的神驹,但迦德卢却说它的尾巴有着黑色的杂毛。并且就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惊人的赌约——看错的人要当对方的奴隶。不知是不是感受到命运的不可违抗,抑或只是一如既往的任性意气用事,明知阿鲁诺曾下过诅咒的毗娜达竟接受了这个赌约。因为神马迅疾如电早已远去,姐妹俩约定明天再来确定马尾巴的颜色。
在生孩子问题上被对方摆了一道的迦德卢这时多了个心眼,她何尝不知道高耳的颜色。但是为了打赌胜利,她命令其子那迦们变成黑色的杂毛附在高耳的尾巴上。有些龙蛇认为欺骗不符合正法而断然拒绝了,任性程度和毗娜达不相上下的迦德卢竟诅咒了这些不听话的孩子,诅咒他们被人间王仙镇群王的祭火活活烧死。这个牺牲祭典连创造神大梵天都觉得不好轻易领受,对此他做了相当周密公正的安排,让那迦族绝处逢生。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第二天的赌约不用看就知道结果——迦德卢在那迦子弟的帮助下成功获胜,毗娜达因此也沦为奴仆。而与此同时,金翅鸟迦楼罗诞生了。
成长
即使迦楼罗刚出生就神光万丈冲天而起,被误以为火神而引得众人惊怖,但他的身边却没有母亲的呵护和陪伴,是独自一人寂寞的来到这世界上的。
当如意翱翔的金翅鸟飞过大海找到母亲,等待他的却是迦德卢的命令——那迦族正要迁居到海岛快乐城去,毗娜达将背负着女主人前往,而迦楼罗则要背起他的异母兄弟那迦们。
年幼的金翅鸟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了他桀骜不驯的天性,他并没有拒绝,只是背着群蛇飞向太阳,若不是迦德卢向司掌雷雨的因陀罗乞求救助,那么龙蛇们早就被烤得皮开肉绽了。或者因为飞翔的快感超越了死的恐怖吧,这些那迦子弟似乎完全没得到教训,稍稍安定便变本加厉的支使异母弟弟带他们去天空游逛。这回迦楼罗不干了,他沉吟了一下便问母亲:“为什么我们必须听从蛇的吩咐?”
毗娜达将前因后果告知次子后,迦楼罗便向那迦们提出:他可以满足他们任何一个要求,但作为代价,那迦必须放她们母子自由。权衡之后,那迦们提出了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天宫之中,因陀罗带领的提婆一族守护下,抢来甘露苏摩。
得知儿子即将面对艰苦决战的时候,毗娜达对他唱出了一首真挚的祈福之歌,大体是:“请风神保护你的双翼,请月神保护你的脊梁,请火神保护你的头颅,请日神保护你的一切!我永远专注于你的平安与幸福,愿你踏上平安的路程,为了事情大功告成。”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稍稍表现得像个真正的母亲。
迦楼罗踏上征程后的第一件事情说起来实在不那么威风——那就是觅食。然而这看似简单的行为中,却隐含着父母亲对他的引导和教诲。
有着巨大身躯的鸟王吃什么才能饱呢?毗娜达曾经提醒他吃那些泥沙陀人,千万别吃高贵的婆罗门。实际上,这是母亲在教育他懂得古印度人生存立足的基点——种姓的差别。紧接着,香醉山上的迦叶波也提醒儿子,可以去吃一头大象和一只巨龟。这二者原本是两位婆罗门兄弟,但因为手足阋墙而沦为禽兽。可能是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一切吧,父亲提醒金翅鸟,一旦切断骨肉之间的亲情,不但会失去种姓的高贵,甚至连性命都无法再延续。然而这个暗示对迦楼罗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在吃掉大象巨龟时,他甚至本能的知道要尊重落脚处树枝上道行高深的矮仙,但却没有细细咀嚼父亲话里的意思。
战斗
金翅鸟一出生,提婆族的世界里就发生了种种异兆:因陀罗的金刚杵冒出火焰,天人们的武器自动跑到一起互相撞击;晴朗的天空流星不断陨落,瞬间浓云密布降下血雨,这种景象连与阿修罗大战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
被恐怖所侵扰的因陀罗询问祭主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睿智的导师告诉他,那是迦楼罗前来夺取苏摩了。并且深究起来这件事还是因陀罗自己招致的——在迦叶波举行祭祀时,他指挥这位豪勇的儿子背负祭火的柴薪,因陀罗背了山一样高的柴禾,半路遇上了众位矮仙,他们虽然法力高深,但个头却只有拇指大小,只扛得动一支细小的叶柄,并且因为来不及吃东西累的瘫软在牛蹄印的积水里。即使力量微小,但矮仙真诚的心意并不比力大无穷的人有所稍减,然而当时年轻气盛的因陀罗却狂傲的嘲笑了他们一番,扬长而去。
矮仙们又伤感又义愤,于是他们开始大祭祀,祈求诞生一位有如意之勇,能如意而行,迅捷如思想,有因陀罗百倍之能的君王——那就是今天的苍穹之王迦楼罗。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即使纷繁庞杂并且不热衷于洗炼的概念性描述,印度神话却依然拥有再精彩不过的悬念和再缜密不过的结构。一切都在因果循环之中,表面看无所关联的一切,实际上却早已伏下了千丝万缕的草蛇灰线。
因陀罗的可爱之处就是有着洒脱的豪快性格,听到这一切他依然不胆怯不回避,命令诸天严阵以待——自己和战友们曾击败过穷凶极恶的阿修罗,没有理由会输给区区一个黄口小儿!
身披斑斓的黄金铠甲的天人们手持种种兵器四处林立,看起来如同天空流泻下的阳光般辉煌灿烂。但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天生的战士,在描写这一段战斗的史诗中,迦楼罗曾无数次被比喻成死神。他扇起狂风,搅得三界一片狼藉,并彻底击退了众多着名的强大天人的攻击。
金翅鸟在混战全胜之后,又从机关中夺取苏摩的场面简直像玄幻小说,动漫游戏的先驱一般:迦楼罗首先碰到了旋转的火焰剃刀轮盘,他便成细小的黄金之体围着它转来转去,从轮盘上方的空隙击碎了它的转轴中枢;接着是两头龙,他们双目会喷射火焰,目光所到之处是一片焦土,迦楼罗从二者之间飞掠了过去,让他们彼此将对方化为灰烬。通过重重艰难险阻后,迦楼罗终于成功的夺到了苏摩。
将苏摩攫在手中的迦楼罗,大概没有想到等待自己的竟会是“命运的相逢”吧——归途中,他遭遇了此后一生的同伴与主宰,毗湿奴。
毗湿奴是印度神话中的三大主神之保护神,他时常转世化身,其中一个化身就是因陀罗的同胞兄弟。之前与阿修罗争夺苏摩的过程中,他的参与对提婆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一次却在风平浪静后才出现,这不能不表现出他对这次掠夺的认知和态度。永恒之神见迦楼罗背负着苏摩疾行却没有丝毫觊觎的念头,便对这不贪婪的品性感到十分满意,要施与他恩典。迦楼罗竟毫不畏惧地说:“我要居于你之上,即便没有苏摩也长生不老。”
实际上这已经是两个愿望了,但毗湿奴却全部答应了他,迦楼罗也心知肚明,于是他说:“我也要向阁下施一恩典,请世尊选择一个心愿吧!”
这段对话完全表现出迦楼罗的性格,清廉但却并非没有野望,傲慢但又不失节制。上古之人用三言两语就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丰满而立体的性格,不得不让人钦佩不已。
毗湿奴喜欢这样的初生牛犊,他欣然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挑选迦楼罗为他的婆诃那(坐骑),但同时也以金翅鸟为自己的旗帜,并说:“这样你仍高踞我之上。”
这里还不是苏摩掠夺事件的结束,印度神话充分懂得制造一波三折的效果——因陀罗追上金翅鸟了。这位天帝挥动不可抵挡的金刚杵向迦楼罗打去,却只打落了一根羽毛。
迦楼罗含笑对因陀罗说,因为金刚杵是苦行的仙人婆提吉的骨头所造,为了表示敬意他才抛下这根羽毛。当看见那羽毛上三千世界的绚烂光华时,在场所有的人都被它的美丽惊呆了,迦楼罗不仅因此而当场获得因陀罗的尊重和友谊,而且还被冠以“妙翼”之名。
与本片多少有些别扭的主角相比,因陀罗再度令人感到了他的爽朗,在战场上这位天帝不但能痛快的承认失败,而且还不计前嫌的挽起了敌人的手臂,于是迦楼罗向兄长要求,今后生生世世以那迦为食。
也许此刻因陀罗的立场有些复杂吧,因为双方都是他的手足,在其他一些故事里可以看出很多那迦龙王还都是他的密友,也许是迫于受制于人的情势,也许是出于某种全局性的考虑,他最终答应了迦楼罗的要求。随后他又与这位弟弟共同钻了文字的空子——那迦们的要求是让迦楼罗拿来苏摩,因此能将这甘露带去龙蛇的面前就可以了,至于他们能不能吃到,这就是另一码事了。兄弟归兄弟,苏摩可是提婆们的至宝,阿修罗对它心怀不轨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陀罗麾下也为了保护它而损兵折将,哪有可能让龙蛇们坐收渔人之利。
迦楼罗将抢回来的甘露放在俱舍草上,成功的换到了自由,他很“亲切”的提醒那迦兄长们按照规矩沐浴祈祷后再享用这甘露,但当龙蛇们完成礼仪后再来看时,苏摩却早已被尾随而至的因陀罗带走了。放置过苏摩的俱舍草从此后成了吉祥草,龙蛇们就拼命舔这草的叶子吸取残存的甘露,因此他们也取得了比一般生物更强的生命力,可以通过蜕皮不断重生,但俱舍草的尖利叶子也割破了他们的舌头,所以蛇儿们的舌尖是分叉的。
就因为固执的以兄弟为食以及玩弄文字游戏两点,迦楼罗就足够招致群龙的恨意了,更何况他的存在还导致了那迦族最重要的一次分裂——迦德卢的长子,龙蛇们的长兄舍湿以此为契机,最终脱离了那迦族。
也许这也是某种程度上对迦德卢的惩戒吧,正如先前对毗娜达的种种惩戒一样,但不可捉摸而无所不在的法则是遵照自身的公正性不断运动的,毕竟谁也无法彻底窥测其全体与本质。
迦楼罗一生中最辉煌的时间便是这一战了,此后他便有了守护毗湿奴这平凡但却充实的工作,闲暇时则陪伴着亲族在鲜花密林里悠游度日。仔细想来,比起佛教经典中那种教谕性极强的说法:迦楼罗在吞噬大批那迦龙蛇后毒火攻心化为苍琉璃珠来,生机勃勃的因果轮回更贴近印度神话人物的本来面貌——这种精英公务员式的生活,的确更适合迦楼罗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性格。
❹ 印度神话里的三大主神是哪几个
三大主神指印度神话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Brahma)、湿婆神、以及毗湿奴(Vishnu)。
1、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一般而言,梵天有四颗头、四张脸及四只手臂。他的四张脸象征四大皆空,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象征心灵(右后方手臂)、智慧(左后方手臂)、自我(右前方手臂)、自信(左前方手臂)。
在东南亚地区,华人普遍称梵天为四面佛,尤其在泰国,四面佛形象的梵天具有保佑人间富贵的功能,因此广受众人爱戴。
2、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着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着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
3、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于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征;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
湿婆是善与恶的毁灭之神,在印度教中被视为最高位的神,主要能力是创造(转化)。佛经中称湿婆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顶,是三千界之主,其后成为密教护法神大黑天。
虽然湿婆主宰毁灭,印度人相信毁灭带来的再生与创造,因此他在教徒心中深受爱戴。
(4)印度神话生主达刹居住在哪里扩展阅读
印度教为多神信仰,有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阿耆尼、双马童、伐由、俱吠罗、苏利那、楼陀罗、格涅沙、哈奴曼、黑天、辩才天、吉祥天、雪山神女、萨蒂。
其中又以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维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力量最强。
梵天是创造之神,宇宙之主;湿婆是三只眼的破坏之神(鬼眼王);湿奴是宇宙与生命的守护神。这三大神皆能自由变化,神格十分崇高,在印度诸神只中处于最顶尖的地位。
❺ 生主达刹最后的下场
生主达刹最后的下场是死后化为羊头人,和妻子一起隐居山林。生主达刹是《湿婆神众神之神》中的狠角色。
众神之神,是西方神话中对最高神的尊称,意为诸神的领袖,众神之上的存在。而在中国神话中,众神之神并不是最高神,只是对某位没有职位,但权力却与天帝相等的圣人的尊称,所以地位要略低于天帝,但同样可以号令诸神。
其他神话世界,没有众神之神的说法,他们只有天主的说法,只有天主才能号令诸神。
湿婆与梵天和毗湿奴为印度教三相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
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湿婆
❻ 印度神话中神灵的居住地是/
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150公里的小城【维伦达文】(Vrindavan)是印度神话中神灵的居住地,然而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这里聚集了9000多名寡妇,因此也被称为印度的寡妇之家。这些可怜的寡妇们靠慈善团体和朝圣者的施舍过日子。
维伦达文 - 名称由来
城中的寡妇小城维伦达文成为各地寡妇的聚集之地可追溯到500多年以前。在传统的印度神话中,维伦达文所在的地区是英雄之神克里什那居住的地方,因此这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里共修建了超过4000所供奉克里什那的庙宇。根据印度的家族文化,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而失去丈夫的妇女往往不能再婚,很多人要离开家庭独自生活。最初,一些寡妇来到维伦达文并在克里什那庙宇里安顿下来,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这位英雄之神。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❼ 印度人喜欢夜访蛇庙,他们供奉的蛇神是谁
印度神话中,几乎所有种族的始祖都是仙人迦叶波,那迦族也如此。迦叶波娶生主达刹的十三个女儿为妻,迦德卢生下的一千个孩子统称那迦,毗娜达生有曙光和迦楼罗两个孩子。后来在众神与阿修罗搅乳海时,海中出现一匹骏马,这两姐妹为骏马尾巴的颜色打赌,迦德卢赌黑色,毗娜达赌白色,输了的人将成为另一人的奴仆,迦德卢让自己的孩子——那迦们帮她作弊,众那迦伏在骏马的尾巴上,让马尾看起来是黑色。于是毗娜达认输成为了迦德卢的女仆,迦楼罗为解放母亲,在毗湿奴的指点下取来长生甘露做交换,迦楼罗先忽悠那迦们释放了母亲,又趁那迦们不注意取走了甘露,那迦们不甘心,反复舔舐放置过甘露的草地,直舔到舌尖裂成两半。
❽ 古印度有什么神话传说有什么历史啊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国家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quot;轮回"不已。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居此界,诸天神亦居此界。不过,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 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着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quot;多罗咤"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持国","持国"的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既然同为乐神,那么乾闼婆王是持国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增长"。"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意译"广目",即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持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意译即"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没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所以和夜叉是兄弟吧)
多摩罗 古印度神话中的人物。据《罗摩衍那》所述,为达刹波舍波提的16个女儿之一,仙人迦叶波娶她为妻,生有5女。
❾ 属于印度神话的故事有哪些
梵天出世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到处是无边无际的水,波涛汹涌,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甚至连星星都没有。至高存在将自己的种撒在汪洋里,不久,水中生出了火,火产生了热力,于是从水中冒出来-一个:金色的圆蛋,这就是印度人常说的梵卵,它在水里漂呀漂,不知漂了多少年。
后来,梵卵一分为二,万物的始祖大梵天就从金卵中生出,他就是创造之神。
金卵的上半部分成了天堂,为后来的天神居住地;下半部分成了大地,后来的人类就住在这里;中间部分就成了天空。梵天把大地沉人水中,又开辟出一些陆地,确定了十个方位,又创造了表面、心脏和语言,区分了年、月、日、时,就这样形成了宇宙。
那么创造之神大梵天是个什么样子呢?他有四张脸,分别向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据说这象征着四部吠陀,这四部吠陀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因婆吠陀>。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还有-种说法,说大梵天最早是五张脸,有一张是向上的,可是当他看见自己的女儿香蒂,产生爱欲时,上面一张脸的眼睛直盯盯地瞧着她,湿婆大神发怒睁开了第三只眼,烧掉了梵天的第五张脸,所以人们看到的梵天的相貌只有四张脸,头上有发冠。他有四条胳膊、四只手分持法器、念珠、莲花和书册。他平时坐在莲花座上,出行时骑天鹅,面色黄黑,穿白衣,戴白色花环。
当时,世上除了大梵天什么生物都没有。他感到非常寂寞和孤单,于是想到了繁衍后代。刚产生这个想法,就从他心灵里生出了长子摩里质,从眼睛里生出次子阿底利,从嘴巴中生出三子安吉罗,从右耳生出四子补罗私底耶,从左耳生出五子补罗诃,从鼻孔生出六子克罗图。
这六个儿子是梵天心里想着而生出来的,所以说他们是梵天心灵的儿子。
有了这六个儿子之后,从大梵天的右脚拇指上又生出了一个儿子达刹,从左脚拇指上生出一个女儿名叫毗里妮。梵天的这七子和女儿就是世界的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