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神话里的三大主神是哪几个
三大主神指印度神话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Brahma)、湿婆神、以及毗湿奴(Vishnu)。
1、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一般而言,梵天有四颗头、四张脸及四只手臂。他的四张脸象征四大皆空,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象征心灵(右后方手臂)、智慧(左后方手臂)、自我(右前方手臂)、自信(左前方手臂)。
在东南亚地区,华人普遍称梵天为四面佛,尤其在泰国,四面佛形象的梵天具有保佑人间富贵的功能,因此广受众人爱戴。
2、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着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着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
3、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于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征;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
湿婆是善与恶的毁灭之神,在印度教中被视为最高位的神,主要能力是创造(转化)。佛经中称湿婆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顶,是三千界之主,其后成为密教护法神大黑天。
虽然湿婆主宰毁灭,印度人相信毁灭带来的再生与创造,因此他在教徒心中深受爱戴。
(1)印度大黑天怎么传入日本扩展阅读
印度教为多神信仰,有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阿耆尼、双马童、伐由、俱吠罗、苏利那、楼陀罗、格涅沙、哈奴曼、黑天、辩才天、吉祥天、雪山神女、萨蒂。
其中又以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维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力量最强。
梵天是创造之神,宇宙之主;湿婆是三只眼的破坏之神(鬼眼王);湿奴是宇宙与生命的守护神。这三大神皆能自由变化,神格十分崇高,在印度诸神只中处于最顶尖的地位。
⑵ 印度众神关系图
创造神梵天
梵天:印度教神话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创造者。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及其他两位大神,鉴于世界已经为梵天所创造,人们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转移到了毗湿奴和湿婆亦即维护和毁灭两种力量对于世界权力的争夺上,另外梵天也因为一些所作所为导致其声誉的降低和信徒的减少——这和《世界·印度篇》的故事主线有直接关系。在整个印度,毗湿奴和湿婆的神庙遍布各地,而专门供奉梵天的神庙却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庙(Brahma
Temple)。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色,四首,四臂,坐骑为天鹅,在被吸收进入佛教成为护法神后被称为大梵天。
吉祥天女
释迦
释迦: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相传为印度北部小国王子,后舍弃家庭,权位,独自出走。七年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又被称为释迦世尊,但不是藏密所说的大日如来。佛教中最为崇高的神。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即八部众,说法见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曾提到过:“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即帝释天为首的天神。天神的寿命也会完结,这是因为佛家相信事事皆有无常。天神临死前会出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位”这五种征兆,也就是所谓的“天人五衰”。
阿修罗:阿修罗是与天对立的一族。他们非常好战,男的极丑,女的极美。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天有美食而无美女。双方常因此而互相争斗,场面十分惨烈。“修罗场”的说法即从此来。阿修罗一族被视为战神,他还有个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龙:龙无论在东西方神话,还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个非常欢迎的角色。以其独特的外形,强大的力量备受喜爱。可以说一说到奇幻,人们就会想到龙,龙几乎成了奇幻文学的代表。东西方的龙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头部特征,善飞翔,会从嘴中吐出物质攻击等。这些惊人的巧合让人忍不住怀疑是否以前有此一类生物存在。龙的记载在我国由来以久,大量详实,准确,生动的记录贯穿着整个古代正史,有纪可考的记录最后见于民国初年,让人十分迷惑。但天龙八部中的龙其实说的是一种大蟒蛇。
乾达婆:拥有黄金之翼半人半鸟的精灵。天界的音乐家。
迦楼罗:中国人很熟悉的一种大鸟,传入中国后演变成了金翅大鹏鸟。原型是种翅有种种庄严宝色的神鸟,一天吞噬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哪来这么多龙让它吃?),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后又从火焰中复活,凤凰重生的传说即来源于此。
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
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 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摩睺罗伽:莫呼洛迦,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侯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侯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
⑶ 东密大黑天的概述
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有六臂、四臂、二臂玛哈嘎拉三种。六臂玛哈嘎拉是香巴噶举派护法神,亦是格鲁派的护法神。藏密的大黑天是Mahākāla,大威德金刚是Bhairava,但是印度教则把Bhairav当成大黑天,最有名的是加德满都的kalaBhairav。所以如果是以佛教的密宗来说,跟印度教的说法是不同的。梵名Maha^ka^la,汉译有嘛哈嘎拉、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大黑天、大黑天神等名。意译为大黑或大时,又称摩诃迦神,或摩诃迦罗神、大黑神、大黑天神。 密教守护神之一。东密相传此尊系大日如来为降伏恶魔所示现的忿怒药叉形天神,藏密相传系观世音菩萨显化的大护法。这是日本与西藏两系密教都相当重视的修法对象。印度教以此神为湿婆神的别名,或为湿婆之后突迦的化身(或侍者),主破坏、战斗;佛教则视之为大自在天的化身,或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等。
修习东密与藏密的人,对大黑天法颇为重视,其目标大多在祈祷为行者除魔,修行胜利成就与求福德。依‘大黑天神法秘密成就次第’所述,此法至为秘密,非入室弟子不传,甚至于付予万金也不轻传。
⑷ 日本密宗是否和藏密一样信奉大黑天昆沙门天在密教中的地位
大黑天原为婆罗门教神祗,后为佛教吸收为护法神。东晋时期随佛教传传入汉土。最早见于鸠摩罗什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天罗国太子班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善施与王灌顶,令班足取千王头来祭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后来密宗对大黑天也很崇拜,唐代密教僧人神恺《大黑天神法》记载:“青色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横执剑,左次手执人头(取髻提也),右次手执羊牝,次左右象皮张背后,以髑髅为璎珞”。其中尤为重要地记述了关于大黑天的修法,点明了此时的大黑天不只是具有入世间护持五众的作用,更有出世间护持佛法的效验。在藏密中,大黑天被视为大日如来的忿怒身,使其一跃而成藏密的本尊之一,地位很是崇高。大黑天虽唐密传入日本后,变成了佛教中的财神,和藏密区别很大。
⑸ 大黑天神是什么佛
大黑天神并不是佛,而是中国白族神话中舍身救民的天神。
此神是观音的忿怒相。他手中那碗血即是我与贪的意思,饮食五蕴、烦恼、死亡、天魔等“四魔”之血;身带六种骨饰,代表身行六度,有断我执之意。
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
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有六臂、四臂、二臂玛哈嘎拉三种。
(5)印度大黑天怎么传入日本扩展阅读:
形态:
大黑天神为单首六臂,额间开天眼,高发髻,髻根额顶束两层髑髅;两眉上翘,竖目圆睁,羌髯丰颐,二金刚牙上出,面目狰狞。颈系两串髑髅项环,一串围颈,一串下垂及腹。
上身袒露,腰系裙,打环形裙结,裙带由双腿间下垂及地。脚着靴,两脚各有一蛇,蛇身缠足,蛇头昂起。六臂均缠有蛇和髑髅。六臂各持法器:三叉戟、剑、弱索、层鼓、血杯、念珠。头后龛壁有圆形火焰纹头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黑天神
⑹ 六臂黑玛哈嘎拉的大黑天
大黑天身蓝黑色,体形矮短肥大而立,虽为怖畏像但无凶恶,相貌可爱,为一面二臂,其三目圆赤,张口咬啮利牙,颦眉忿恨,头戴五骷髅佛冠,须发红赤上扬,项挂五十滴血人头,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一切怨魔血满头器(嘎巴拉),二臂肘上横捧一杖刀,刀内隐有神兵无数,以虎皮为裙,披六种骨珠璎珞蛇宝装饰其身,其上方为大鹏,右侧黑色鸟,左侧青铁狼,前方黑人,后方黑犬,此数物共围绕之。怖畏像或者称降魔像的取材是以现世最可怖的血肉人兽与最晦暗的色彩,来象征魔障与降魔者的法力。头戴五瓣的骷髅佛冠代表着调伏心识的五障或五蕴诸毒。身上所佩挂的五十颗人首项环,代表梵文的五十个字母,也就是象征伏魔的真言咒语。骇人的盛血头颅器“嘎巴拉”代表生命的执着,金刚钺刀是为了伏恶除障。脚下所践踏的是我们内心的三毒四魔。
大黑天除手持铖刀与嘎巴拉碗外,双臂上还横置一杖,使战神色彩更浓。发髻为蛇缠柱状,中间半阿弥陀佛像,怒目张牙俯视。大黑天鼓腹屈膝而立,项挂人首项链,下身着裙,双腿粗短、下踏一仰面人。莲座表面打磨十分光滑,具有这一时期藏南作品的特征。单层覆莲,莲瓣窄辰,其尖上卷,下缘有一圈藏文,译文为:“金刚空行变化身,具备五智胜者之体黑如迦吉祥大黑天帐护王。”
大黑天金刚佛有个迷人的传说。据古传:凡间有一种蛇修炼成精后能呼风唤雨。一天盛夏,蛇精让晴朗的天空, 黑云密布,雷鸣暴雨,释迦牟尼(如来佛)得知凡间遭受水灾是蛇精作怪,就点化大黑天战神降伏蛇精。
大黑天又称“玛哈噶拉”,是梵语的音译,藏名为“滚波恰珠巴”,据言为大日如来降魔时所化现的,其形象有二臂、四臂、六臂数种。
大黑天是西藏最为人所熟知的保护神之一。据说他曾被观音驯服过,有时又被看作是菩萨的忿怨身。他通常作为战神的形象出现。
玛哈嘎拉为藏传佛教护法之主尊。其形像颇多,性质皆异,兹分述如下:
二臂玛哈嘎拉
萨迦派二臂大黑天,又名刑罚主大黑天,由元代八思巴帝师传入宫廷。一面二臂,头戴五骷髅佛冠,须发红赤上扬,身蓝黑色,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颅器,两手捧杖刀,刀内隐有神兵无数。主要在保护喜金刚行者。
二臂大黑天乃普贤王如来所化现之智慧护法,是普贤王如来的忿怒化身相,可助修行人证入空性。其形像皆表法:黑色表坚贞不变,矮小表谦下、顺从,健状表勇猛主尊为宝藏大黑天,身后有火焰纹及豺狼、饿犬、鸟、尸首、恶鬼等围绕。大黑天右手持金刚钺刀与左手持嘎巴拉碗相交,一横棒平置于其两臂弯,站立于一横卧的尸身上,象征它是死亡之主。
呈现出忿凶相乃是降服自身心魔,象征着无畏、无踌躇,自然而一贯地为众生之解脱与利益而工作,无异是慈心、悲心的显现。阴历每月廿九日乃是玛哈嘎拉及其眷属与诸护法显现于娑婆世界之日。在此日修玛哈嘎拉法比在其他日子修玛哈嘎拉更可获得殊胜的成就,亦可以消除下一个月份的障碍;同样的在年尾最后九天修玛哈嘎拉法,也是为消除新一年所生的罪障,特别是嗔毒所造的业。故玛哈嘎拉无异是慈心,悲心不离,也可以认为是三根本的化身。
二臂玛哈嘎拉
二臂玛哈嘎拉
二臂玛哈嘎拉是噶玛噶举传承第一护法,亦为噶举最重要的护法。阴历每月29日是玛哈嘎拉及其眷属与诸护法们显现于娑婆世界的日子,若在此日修法,比其它日子更殊胜!
二臂大黑袍护法为噶玛噶举之事业护法,黑袍金刚护法是历代噶玛巴(大宝法王)的不共护法,誓愿护持噶玛巴宏扬佛法,故为噶玛噶举传承推举为第一护法。
黑袍金刚护法
四臂玛哈嘎拉
四臂大黑天,传为胜乐金刚之化身,身青蓝,持杵、剑、戟及嘎巴拉,有双身相者。主要护持大手印行者。
佛经中讲:凡修胜乐金刚为本尊者,每日必供,可驱除修法时之魔障。
四臂大黑天乃胜乐金刚之护法。鸟鸦为其化身。
佛经中讲:凡修胜乐金刚为本尊者,每日必供,可驱除修法时之魔障。
四臂玛哈嘎拉
这尊大黑天像以镔铁铸成,通身黑色,表征密宗中降伏、调御之寓意,以应大黑天之名。造像卷发、须眉、宝冠、璎珞、飘带、莲座等处镀金,色彩对比鲜明,装饰效果强烈,工艺独特精湛。大黑天三目圆睁,卷云状须眉上指,怒发蛇卷,发髻中坐化佛一尊,下右手期克印式持银制钺刀,下左手托嘎巴拉碗,上右手持宝剑,上左手持戟,双腿短小,踏人形象王神,全身披珠网璎珞,帛带飘举,形象怒而不恶,神情憨态可掬。莲座莲瓣窄长,尖端饰曲卷象鼻花纹,是典型的明代莲瓣样式。座面居中錾刻“大明永乐年施”汉文款,可知为明永乐时宫廷所造佛像珍品。
六臂玛哈嘎拉
六臂玛哈嘎拉原是印度教之魔神(一说即大黑天),观音入其神识,故成佛教之护法、观音之化身。平常随侍观音,具有息、增、怀、诛四种事业法。
六臂大黑天
此尊一面六臂,红圆三目怒睁,身色黑蓝,遍体发出烈火光焰,狰狞无比。身披一张白象皮,象头朝下,四腿搭在两肩和双腿后。最上右手向上抓着象脚,左手拿三叉戟,中间两只手,右手拿骷髅鼓,左手拿索子,主臂两手拿髑髅碗和月刀。尊身上除了象皮,脖子上青蛇、项链,脚脖和手腕上还缠着白蛇,象征着把龙王和药叉都降服,腰间围着虎皮裙,环绕着颗颗人头。
此尊虽然有六条胳膊,但只有两条腿,右屈左展,跨在一头仰卧的白象身上,白象左手拿着髑髅碗,右手拿着大萝卜。据说这象王也是个财神,非常凶暴,后来被玛哈嘎拉降服了。
据观音菩萨所发深宏誓愿,修持六臂玛哈嘎拉能降服和救度末法时期中逐渐恶化之众生;能庇护众生,脱离中阴身之苦;能解除众生生活的艰困及贫穷,圆满众生一切善愿。玛哈嘎拉是佛法中最重要之智慧护法,宜秘密供养、修持,则其加持迅速,日夜不断。
六臂玛哈嘎拉分黑、白等。黑色为香巴噶举、觉囊及格鲁派之主护法,手持钺刀、小鼓、人骨念珠及颅器、三叉、金刚绳。
六臂黑玛哈嘎拉,为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的化身。因菩萨思维众生难度之因, 皆由魔所缠扰,于是化现玛哈嘎拉伏魔本尊,内怀彻骨之大悲,外现无比之威猛。平常随侍观音,三十二应救苦救难,据香巴噶举传承,此尊兼具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为黄教格鲁巴主要的护法神。
六臂白玛哈嘎拉,藏召贡波伊星诺布,译为如愿王依怙尊。原来是为香巴噶举的主要护法,后来萨迦(花教)贡噶苏南得到传承,亦成萨迦之宝。白玛哈嘎拉之刹土位于在印度大尸陀林中,毗那夜迦(象头天,大自在天长子)亦属其所管辖,主要是福、禄、寿、财富,重是在增法,为财神属性。凡正信行者有所祈求时,无不如愿满足。
白色六臂大黑天,为财神之一,手持摩尼宝、钺刀、小鼓及三叉、颅器等,威神甚大。
六臂白玛哈嘎拉
佛陀在世时,一次 在印度罗洁斯坦的一个小村落,有一名印度舞者,对佛陀生起无上信心,以上好的音乐、歌曲及礼赞文来供养佛陀。
当佛陀入涅盘六百年后,这位舞者转生为一印度青年名为夏瓦立巴(84位成就者之一),有一次在无人森林内,进入甚深三昧禅坐,他看到虚空中出现一手鼓,而瞬间智慧的护法六臂玛哈嘎拉示现,亲传心咒给夏瓦立巴,由于夏瓦立巴的才智及苦修,他的修行生活如日月般灿烂,之后到南印度一座名山,在那儿观音菩萨及金刚亥母、度母及其他本尊均亲传他各种殊胜法门。一千年后,一名印度行者强巴贝巴,在西藏静坐禅修,有了一些成就,但对于觉性之真实义尚未能完全证悟。便向本尊祈请示现,告知:“你需前往成就者夏瓦立巴处跟随他学习。”于是强巴贝巴于夏瓦立巴处得到了甚深大手印法门,并且体验觉性,如同蓝天般清明。
强巴贝巴于21天的禅修中,圆满了六臂玛哈嘎拉法门。并写下许多六臂玛哈嘎拉的殊胜仪轨。
虽然在西藏有许多翻译六臂玛哈嘎拉的大译师,但是唯一承续者为琼玻纳爵(香巴嘎举的祖师),琼玻纳爵于52岁时到达尼泊尔,并于50年中不断往返西藏、尼泊尔及印度之间,跟随150位成就上师修学佛法。并且圆满他们所传的法教,当他欲返回西藏时,遂将所有财物供养强巴贝巴,并且说道:“西藏是非常贫穷,请您赐予一些法门,来改善一切,并且可以增长财富资粮。”
于是强巴贝巴便告诉琼玻纳爵,关于六臂玛哈嘎拉生起之缘起故事,并且说:“它是慈悲的大黑天,你越依赖它,你的善愿越会圆满达成。你越念及它,你的障碍便将清净消除,如果你向它虔诚祈请,即使你未能成就其法门,他也将慈悲示现。”“即使你只有达到六臂玛哈嘎拉世俗谛之成就,却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善果,我所给予你的护法就如同如意宝一般”
红棒玛哈嘎拉
本是萨迦派主要的护法神,亦是本尊欢喜金刚的护法。上方是上师金刚总持与萨迦五祖师,右方是本尊喜金刚,左方是上乐金刚,次右为四臂伏魔金刚手,次左为三头六红马头明王。右二为空行卡雀母,左二为作明佛母。
红棒玛哈嘎拉
红棒玛哈嘎拉,身形矮胖,身黑色,一面二臂,三目圆睁,右手持钺刀,左手持颅器,有一红棒横放置双臂之中,人骨饰璎珞为具足庄严,身着虎皮裙,双足站于天魔背上,安住在智慧烈焰中。四周有其眷属等围绕,如欸(ǎi)嘎乍纪、四臂欲界天母、尸陀林主等等。
嘉祥寺神恺记
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变身也,五天竺并吾朝诸伽蓝等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坚牢地天化身也。伽蓝安之,每日所炊饭上分供养此天,誓梦中语词之中曰:“若吾安置伽蓝,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众多僧,每日必养千人之众,乃至人宅亦尔也。若人三年专心供吾者,吾必此来,供人授与世间富贵乃至官位爵禄。应唯悉与焉。吾体作五尺,若三尺若二尺五寸亦得通免之。肤色悉作黑色,头令冠乌帽子悉黑色也,令着裤驱褰不垂,令着狩衣,裙短袖细。右手作拳令收右腰,左手令持大袋。从背令悬肩上其袋之色为鼠毛色,其垂下裎余臀上。如是作毕,居大众食屋礼供者,堂屋房舍必自然之荣,聚集涌出。又若人常持念吾咒,四季大备肴膳酒羹饭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时不知众多人供吾者,决定与富。其咒曰:唵密止密止舍婆隶多罗羯帝娑婆诃。”
印者,二手内缚舒二地二水,来去是也。供养印者用常途法。礼供人者,必于此神成父母之想,于三宝成外护,于众人成父母故也。余久闻天竺土风并吾当朝土风。诸寺安此天莫非丰饶。因之为断后辈之疑,以野客梦事引寻贻之焉。
大黑天神法,师云:“此最秘密也。不入室弟子不可传受。千金莫传努力赞(天赞)。 ”
大黑天神者,贻藏界梵号云摩诃迦罗天,亦云大黑天神。用普印,三摩耶形剑,青色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横执剑左次手执人头(取髻提也)右次手执羊牝,次左右象皮张背后,以髑髅为璎珞也,故本云黑浅色也。仁王经良贲疏云:言塳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云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语,下句唐言。大黑天神斗战神也(既然经书上有此记载,那么可以说,斗战神佛应当是指大黑天而不是孙悟空,孙悟空只是吴承恩笔下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此人,又怎会有这样的一位佛呢?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对此已经做了详述)。若礼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别梵策云:孔雀王经说,乌尸尼国国城东,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纵横满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酰首罗变化之身,与诸鬼神无量眷属,常于夜间游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诸珍宝,有隐形药有长年药,游行飞空,诸幻术药与人贸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约斤两而贸药等。若人欲往,以陀罗尼加持其身,然往贸易。若不加持,彼诸鬼神,乃自隐形盗人血肉,令减斤两,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随取随尽,不充先约,乃至取尽一人血肉,斤两不充药不可得。若加持者贸得宝贝及诸药等,随意所为皆得成就。若向祀者,唯人血肉也。彼有大力即加护人,所作勇猛斗战等法皆得胜也。故大黑天神即斗战神也。此天即七母天为眷属(云云)有七姊妹者。一左闭拏,二娇吠哩,三吠瑟拏微,四娇么哩,五印荼里,六劳荼里,七末罗呬弭,是七名皆是真言也。大日经疏云:荼(tú,苦毒)吉尼真言,此是世间有造此法术者,亦自在咒术能知人欲命终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尔者人身中有黄,所谓人黄犹牛有黄也。若得食者能得极大成就。一日周游四域,随意所为皆得。亦能种种治人,有嫌者以术治之极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杀人,要依自计方术。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术取其心,虽取其心然有法术。要以余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终,至合死时方坏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于世人所说大极,属摩诃迦罗,所谓大黑神也。毗卢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过于彼无量示现,以灰涂身在旷野中,以术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无碍诸荼吉尼而诃责之:“犹汝常啖人故,我今亦当食汝,即吞啖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断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济?”佛言:“听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时,诸天夜叉等知彼命尽,争来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为汝说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护勿令他畏得损,至命尽时听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真言诃唎(二合诃定行利垢)诃(行除彼邪术之垢也)。瑜只经疏云:吽迦罗(名降三世降伏义)迦罗(又云黑暗)。大日经疏云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又云大暗夜天,以迦罗翻黑暗。仁王疏云:摩诃迦罗神(云云)。摩诃迦罗用普印,唵摩诃迦罗野娑婆(二合)贺。(引)南海传云:又复西方诸大寺处,咸于食厨柱侧,或在大库门前雕木表形,或二尺三尺为神王状,坐把金囊却踞小床,一脚垂地每将油拭黑色为形,号曰莫诃呵罗,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属,性爱三宝护持五众,使无损秏,求者称情,但至食时,厨家每荐香火,所有饮食随列于前。曾亲见说大涅盘处般禅那寺,每常僧食一百有余。春秋二时,礼拜之际不期而至,僧徒五百临中忽来,正到中时无宜更煮,其知事人告厨家曰:“有斯仓卒事欲如何?”于时有一净人老母而告之曰:“此乃常事无劳见忧。”遂乃多然香火盛陈祭食,告黑神曰:大圣涅盘尔徒尚在,四方僧至为礼于圣踪,饮食供养勿令阙乏。是仁之力幸可知时,寻即总命大众令坐,以寺常食次第行之,大众咸足,其餐所长还如常日,咸皆唱善赞天神之力,亲行礼觐,故睹黑神。见在其前食成大聚,问其何意报此所由?淮北虽复先无江南多有置处,求者效验,神道非虚。大觉寺目真邻陀龙,亦同斯异矣。
⑺ 东密大黑天的出处
(1)《大日经疏》等以此天为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即降伏荼吉尼的忿怒神。《大日经疏》卷十谓(大正39·687b):‘毗卢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
(2)以此天为药叉王,为波罗奈国的守护神。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分布阎浮提品〉所载,大黑天女与善发乾闼婆等俱护持养育波罗奈国。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谓:‘大黑药叉王,婆罗拏斯国。’
(3)以此天神为摩酰首罗之化身,亦即冢间神、战斗神。《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护国品〉:‘乃令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唐·良贲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谓:‘言冢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云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中略)大黑天神,斗战神也,若礼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良贲且引不空三藏之说,谓大黑天神系摩酰首罗变化之身,与诸鬼神无量眷属常于夜间游行林中,食生人血肉,有大力,所作勇猛,战斗等法皆得胜,故大黑天神即战斗神。
(4)《玄法寺仪轨》卷二列出暗夜神(即黑闇天)之真言,其下注为大黑天神。此即以大黑天神为黑闇天。
(5)以此天为财福神,司饮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条载‘又复西方诸大寺处,咸于食厨柱侧,或在大库门前,雕木表形,(中略)黑色为形,号曰莫诃哥罗,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属,性爱三宝,护持五众,使无损耗,求者称情。但至食时,厨家每荐香火,所有饮食随列于前。(中略)淮北虽复先无,江南多有置处,求者效验,神道非虚。’又,此天神的三昧耶形为剑,种子是‘琰’。《大黑天神法》载其真言为:唵蜜止蜜止,降伏)舍婆隶(自在)多罗羯帝(救度)娑婆诃。
日本诸寺根据《南海寄归传》所说,盛行于库厨安置二臂大黑天像。后世更以之为七福神之一,有时且与大国主命混同,谓其乃授与世间富贵官位之福神,其信仰之风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