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

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

发布时间:2022-02-01 10:20:36

① 为什么都要去印度拜佛

“都要去印度拜佛”,此说法完全子虚乌有。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
但印度就是不信佛教。

印度根本没有佛教,如何去印度拜佛呢?

② 印度教是怎么在印度夺走佛教的国教地位的

阿育王全盛时期将佛教确认为了国教,但是摩揭陀王国在阿育王死后就再次分裂了,之后几代以佛教为国教的王国都只是地方性政权,佛教的普及在印度实际并没有做到,在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程式化,远离群众基础,而婆罗门教则在吸收佛教经验的同时大力改革,越来越靠近群众,至公元九世纪,出现了伟大的商羯罗大师,在宗教理论及哲学层面,将婆罗门教改造成为了现代的印度教雏形,以绝对优势占据了信仰的主流。

③ 印度教信奉的是什么论

印度教信奉的是多神论,所以并没有单一的信条。万神殿继承了吠陀诸神、婆罗门教诸神的谱系,容纳印度各种民间信仰,形成了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的格局。三大主神又有各自的配偶、化身或变相,衍生出无数奇幻无穷的故事。在笈多王朝前后以梵文编写的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各种《往世书》中,汇集了印度教大量的神话传说。

④ 印度教是信仰什么的神

(1)梵天(Brahman)∶系婆罗门教之最高原理‘梵’的神格化。为创造神,主宰人类的命运。由于此神娶自己的女儿智慧神萨拉斯瓦提(Sarasvati,即辩才天女)为妻,犯下逆伦大罪,故未受到印度人的重视。其圣地仅有亚日米尔一处。

(2)毗湿奴(Vis!n!u)∶印度教徒最崇拜的主神,为守护神。据说此神有四只手,分持轮宝(象征圆周的无限时间)、弓箭、法螺(象征无所不在的虚空之声音)、莲花与仙杖(象征摧毁一切仇敌的力量),乘金翅大鹏鸟或躺在巨蛇身上。常作猪、人狮、乌龟、侏儒、鱼、罗摩、持斧罗摩、黑天、佛陀、伽尔基等化身。其妻拉克修米(Lakshmi,吉祥天)亦受到广大的崇敬。

(3)湿婆(S/iva)∶为世界的破坏者与重建者,常以各种不同的性格、名称展现自己。如在神话中,或为鬼灵之主,管理死者的时限;或为生育之神,以男性生殖器为其象征;或为伟大的苦行者;或为舞神。此外,湿婆也是学术、艺术及思想的保护者。其妻波婆蒂(Parva-ti)则掌理恋爱和夫妻关系。由于与丈夫一样,可化作多种形式,故有帕尔瓦蒂(雪山女神)、杜尔伽(难近母)、伽里(时母)、沙克蒂(性力女神)、乌玛、提维等别名。

⑤ 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

首先,我要说,佛教和印度教不是同一门宗教,虽然它们都起源于印度,但教义主张和势力影响却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佛教目前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原始的小乘佛教,中期的大乘佛教和末期的密宗佛教等,而中国则主要是大乘佛教为主,印度教则主要是印度人信奉的宗教,虽然信徒不少,但都是局限在印度之中,所以不是一个世界性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民族自古就固有的宗教,源自于远古印度民族的多神崇拜和图腾崇拜之中,而佛教则是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印度沙门思潮运动中才产生的,时间远远晚于印度教。
佛教在本质上是反对印度教很多观点的,比如印度教是一个严格的有神论宗教,有自己的创世神梵天,而佛教则是无神论甚至可以说是反神论,不承认世间有创世神,认为宇宙的一切万物都是由众生的“业力”即是行为所化现的产物,甚至是众生的“心”所化现的产物,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印度教有自己的崇拜对象梵天湿婆吡湿奴等自然之神,而佛教却没有崇拜的对象,注意这一点,原始佛教并不崇拜佛,因为佛不是神,只是说讲佛法的当机者,佛教徒从来不把佛当成神去崇拜,至于后来为什么却产生了拜佛祈福那是中间民间的异端,无法评论,佛教也不崇拜任何鬼神,虽然佛教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佛教认为它们也同人类一样都是众生,都要受业力果报的支配,所以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神鬼平等。印度教在社会上主张种姓制度,认为人一出生就有身份地位上的卑贱,这些都是创世神梵天所决定,佛教则认为众生的地位祸福都是由自身过去的业力行为所致的果报,不会由鬼神来支配,而且鬼神也要受业力果报的约束,因此佛教主张人人平等,否认种姓制度。印度教和佛教都认为世间存在着生死轮回,但印度教认为众生要摆脱轮回之苦只有通过修行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才能达到,而佛教则认为众生只有通过苦修来去除七情六欲来摆脱业力的报应才能脱离生死轮回等等,总之佛教与印度教是有着很多本质的差异的,但总的来说,印度教还是在印度社会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导致佛教在后期不断依附于印度教而渐渐变质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遭到突厥伊斯兰军队的入侵,佛教便在印度彻底灭亡了,但印度教凭着自身的群众基础性至今依旧存在并活跃于当今的印度社会之中!

⑥ 请问印度教与佛教的关系是怎样的

动机与行为——佛教与印度教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我很喜欢今天这个状况,不是很正规,其实我很喜欢这个,这好象是神给的礼物。我今天想谈一谈佛教和印度教。
这样讲的话就比较有意思,这样可能对工作的这些人也会有帮助。这样子讲,因为中间会谈到各种策略,还有佛教、印度教基本的东西,这可能对日常生活会有点帮助。
我自己除了对佛改还剩下一点点执着之外,我经常讲,如果我不是目前佛教徒,随时预备去做印度教徒了。因为印度教更实际,有很多方面都是这样。
举例来说,我已经告诉你了道,你自己要去行动,你行动的时候动机要好,佛说如果你自己好好去做,你自己好好地努力去做,你可以成佛,成佛并不是我可以给你的,这些烦恼也不是我可以替你去除掉的。但是印度教不是这样说,但在印度教里面,尤其像是波加凡歌所讲的,他的观点认为行为比动机重要,同时他们相信有一个无上的一个神,但是很多佛教徒都反对这种说有一个无上的主或者是神的概念。但是在印度教里,当它谈到无上神的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和佛教所讲的法身没有太大的区别。乌金托尔勒可能对这一点不太赞同。当然,谈这个主题是有点很敏感。波加凡歌怎么创造出来的?佛教总是让人变得很懒惰,你做不做看你了,你是应该要做,如果你努力做,可能会有一些结果。
波加凡歌里怎么讲的?波加凡歌开头里是这么写的,在印度有一个很大的王国,好几千年以前。有一个国王有好几个太太,其中一个太太是主要的,是大太太,或者是皇后,她有五个小孩。国王其他的皇后有一千个小孩,光是这一点已经可以在这个家庭里面造成很多很多的互相不好的状况。但主要的问题是谁要统治这个国家,或者谁会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人。听这个故事你要很小心,因为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边我们讲的皇后,她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身体的皇后,她可能是别的情况。
今天晚上虽然讲的是印度教,但可以是一种更精密或者是更细微的方式来谈佛教。这两个皇后之间是有些争执,其中有一个人就很巧妙地安排了掷色子的游戏,我们也经常玩色子。如果我们用另外一个态度、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印度教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学很多东西。结果因为是有人这样安排,那五个等于是皇后所生的小孩,就输了这一场色子的战争,原来这五个人是不应该输的,但是他们输了。
这讲的是什么呢?这表示我们经常所期望的事情,不是按照我们期望的情况发生。那时候他们赌的是什么东西呢?赌的东西也是很仔细计划的。谁输了就要从这个王国离开,要过13年流浪的生活。许多我们所有的好的品质,比如我们说我们最好的基本的品质,当然这个又是在借用佛教的术语,没有办法,因为我本身就是佛教徒。好多我们基本好的品质,经常都是在放纵的状态,因为我们经常都是输了我们应该赢的东西。就像他们当然设计的这个赌博一样,因为这五个小孩输了,他们就离开这个王国处于流亡,当然过了13年非常不好的日子。但是这五个小孩还是很有尊严地活下去了,他们也是过着很高尚的生活,几乎是像波罗门一样的生活。他们吃水果、花,喝溪里面的水,也是这样的生活。
将近13年之后,他们就预备回国,但是另外那些人,他们很仔细地设计过,希望这五个人不要回到这个王国来。它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或者是烦恼,他一直在控制着我们,不希望把我们真正的本性再回到这个王国里面来。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就打起仗来了,还不只是这样子。这五个王子,他们的根本上师居然和他们的对手合起来的,来对付这五个人。想想看,你最根本的老师居然和你另外一边的敌人合在一起,这表示什么?这表示容忍,要有认知。后来他们在一个很大的战场上开始打仗。战场的名字我现在想不起来,不过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地方。这个战场是什么?这个战场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五蕴。第二个王子带着他们五个人穿戴整齐一切的铠甲,带着帆、旗子,拿着白色的海螺,拿着武器,驾着他们的车,五个人穿戴起来上了战场。那一面一千个王子,也是由其中一个王子带着,是由他们的一个老师必希马,这个老师其实是两边的老师,而且他是一切战争艺术的老师,由他带着对方一千个王子也上了战场了。
如果以佛教的观点来看,希望能够认知或者是能够挣得谬误分别。兄弟之间是敌人,但同时他们也是亲戚。他们双方都是发了发誓,是非常坚定的敌人,但同时他们又都是一个老师的学生。在世间来说,他们是有血肉的兄弟,在法上来说,他们是精神上的兄弟。作战之前,这五个王子之间的老大就到对方去,跟对方说我们不要打仗了,我们要用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方拒绝,然后他们就开始作战了,开始打仗。他们这五个王子带头的,他就算连天道里面也知道,他的射箭的箭术是最好的。他那个时候把弓张开预备对他的兄弟和他的上师射出第一箭,当他快把箭放出去的时候,他就想我怎么能够做这种事呢?我怎么能这样做?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我的父亲和母亲都在这边,不只这样,我的老师也在那边,所以他就倒下去了。那个时候他驾车的车夫,也就是三界之主,我很喜欢这个三界之主。我认为他表现的是信心,他就站起来,他就对第二个王子说你站起来,你到底在干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在战场上就快要打起来,上千的战士都看着他们的领袖在干什么,结果他居然倒在众人面前,这算什么呢?第二个王子说,你仔细想想看,只不过是为了一个王国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杀我的兄弟呢,我这样做难道不是一种罪恶,难道不是恶业吗?
这个时候,三界之主就讲了一个东西,就是波加凡歌,直翻就是“神所唱的歌”,他说有四个理由可以支持你去杀戮。第一个理由,一个人的自我,任何人的自我是没有办法被毁灭的,当你这个箭射出去的时候,你的箭并没有射死任何人,那你担心什么呢?第二,就算你可以把自我杀掉,那他还会再回来对不对?就好像你有一件旧衣服一样,你这个人去了又来,就像换衣服一样。你是帮助这个人换一件新的衣服。第三点就很有趣了,你要知道,神所创造的人是有四类,有四种种性,第一种是波罗门。第二种是战士萨迪力,第三种是商人,第四种叫手陀螺,比如是给人做鞋,或者是妓女这一类的。
武士这种种性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去战争,去杀戮,这是他的责任。一个武士即或他去执行一个波罗门,不是他这个种性波罗门的责任,而他做得很成功,就算这种武士,他仍然比不上一个去作战,但是没打赢的武士,他永远比不上后者的武士。第四个原因,如果你不作战的话,别人会笑你。如果现在两军对峙,你在这个时候不去作战,这四个理由,也许有些理由你会觉得非常奇怪。他后来就在这个后面还讲训练虔诚心,三界之主在这以前,印度教都念费陀经,他对念费陀经有很多批评。你行为就是应该为了情而行为,而不是为了结果去行为。那个时候第三界主就跟阿久纳讲,你去作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你想去取胜。
我之所以讲这个,就是因为有许多工作的人,在工作的时候你是想得到成功。你忘了工作里面本身很多策略。今天主要是讲,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去工作,并不是我们要得到工作以后的成功。当阿久纳倒下去的时候,他说我为什么这样去做呢?我为了我的王国去杀戮我的兄弟,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情。那时候第三界主就跟他讲,你这种想法是属于波罗门的想法,对于你这个种性,对于武士来说,你根本不应该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想法。后来阿久纳说好吧,就算我要作战的话,那我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我为了什么去打这场战呢?第三界主说你作战的原因就是要和我合一。他那个时候就开始教授虔诚心。后来又有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和你合一呢?我自己本来日子过得很快乐。第三界主说,如果你的生活真的觉得很快乐,那你已经和我合一了。你供佛一朵花,我照样收得到。这是波加凡歌里面讲的。
我们现代把佛教加到里面去。在佛教是很重视动机,佛教之所以重视动机,因为不像印度教那样子,佛教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佛教不相信类似像第三界主,或者是宇宙中一个大神、大力来决定谁做什么事,我们不相信这个事情。佛教里认为是你自己在决定,并不是神在决定。举例来说我们说打一个人是恶业,这是佛教的,但是这并不是佛决定他是这个样子。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佛知道这一点,而且佛教授了这一点,但是佛并不决定说打人这件事是坏,是恶业。为什么打一个人是坏的呢?因为是我们自己的这种逻辑。也许以前有人揍过你,你觉得怎么样呢?你觉得很痛苦。现在你希望别人有同样类似的痛苦,为了要产生同样的痛苦你要怎么做呢?这个时候你已经有足够的可以教育或者是了解去握一个拳头然后去揍人家。因为这个时候你所决定的事情,你希望能够在别人的身体上制造一种痛苦出来,因为你有这样的决定,所以说它是坏的。如果你到另外一个星球上,在那个星球习惯上或者是他们的文化上,或者是他们的构造上,如果说在那一边揍人是一个很好恭维别人的一个方式,在那个时候你必须要揍人家,如果那个时候你不打人的话,你就造了恶业了。这是佛教徒决定的方法。当然佛教徒不相信有这种阶级或者说种性。因为佛教徒是相信佛性,所以没有办法相信种性。所以,这是我们怎么样要去产生我们自己的动机。
对于一个工作的人来说,你应该好好地去做,却不要太执着在做的结果。这样子第三界主就会很满意了。同样,当你工作的时候,你应该要有帮助别人的这种好的动机,这样子希达多的希望就达成了,这样就没有什么冲突了,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别人的庙打掉了,也比较少的人去做这种恐怖的事。

提问:刚才波切讲了上师就是敌人什么意思?
A:在波加凡歌里面怎么解释这个事情?它说这是你的命运,你要这样看,上师必希马也在执行他的责任,他也并不执着在这个结果上,他是一个波罗门,他是一个老师,他是在执行他的责任,他不用去确定地说,这五个王子一定会打败,但是他同样他也不必确定地知道,说他在这一边会打赢。他是一个老师,他是这样子来教。实际上在战争快结束之前,这五个王子把他杀了。当这个老师快死的时候,他等于是教导这五个王子怎么样把他杀掉。这是很有尊严的事。
提问:……
A: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你可以为生命创造出一个墓地来,但生命本身并不提供你任何墓地。
提问:佛是什么的化身?
A:上面记载并不是说第三世主的化身,如果你问印度教,印度教会说佛是理世纳的化身。我今天是中立的,所以不能答这个问题。
印度教来说,杀他只不过是执行他的责任。这一点没有办法和佛教对照着讲,在印度教来讲,行为是重于他的动机。
提问:释迦牟尼佛会怎么看待这个故事,会不会认为这是不是也是佛教的一个故事?
A:如果以佛教徒认为佛所想的话,那佛教徒会说,佛会认为这个不是佛教的故事。但是释迦牟尼佛是由佛教徒所创造出来的。
提问:……
A:那要看情况。你应该看一看这两者做和不做之间哪个有利益。
提问:我看不出来怎么办?
A: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去做,但是不要太热衷就是了。在那个情况,你看一看这个事情怎么办,那事情会决定把你怎么样处置。
提问:……
A:不知道。当那样子表现并不见得他一定比西藏喇嘛好,也并不表示比西藏喇嘛更差,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穿的衣服是一个比较浅色,一个比较深色一点。在披头的时代,大概60年代,哈尔皮什纳是很盛,大概90年代,西藏喇嘛都出笼了。就是这样。

⑦ 请问谁知道目前在印度 印度教与佛教是怎样的关系

佛教在印度一度灭绝,现在印度教占据着统治地位,佛教复兴运动虽有人倡导,然而信徒非常有限,主要是低等种姓的人为反抗种姓制度而加入佛教。种姓制度今天依然非常强大。有个低等种姓的男青年和一个高等种姓的女青年相爱了,然而他们知道他们的结合是不会被各自的家族以及当地的传统势力接受的(虽然印度的法律禁止种姓歧视,提倡婚姻自由),所以他们就私奔了。结果,男青年的母亲被当地人拖到街上拔光衣服游街,连警察都不敢管,传统势力实在太强大了。这就是印度的现状。

附录新闻一则:

印度大批“贱民”抛弃印度教

(英国)BBC新闻 (2006-10-15)

在印度中部城镇纳格普尔举行的一个仪式上,数百名印度“贱民”达利特人集体转信佛教或者基督教。

数千人参加了他们的皈依仪式。据报道,最近在印度各地还将举行一系列类似的仪式。

印度几个邦已经立法对达利特人皈依其他宗教加以限制。

达利特人位居印度种姓制度的最低层,曾经被称作“不可接触的人”。转信基督教或者佛教是为了抗议种姓制度的不公正。

达利特人希望,通过皈依基督教或者佛教,逃避歧视和迫害。

六十年前获得独立之后,印度宪法明令禁止对低种姓人的歧视。但是达利特人说,他们迄今仍然倍受歧视,比如说,只能从事条件恶劣、地位卑贱的工作,孩子在学校必须单独吃饭等。

今天还是印度着名学者、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阿姆倍加尔(Ambedkar)皈依佛教五十周年纪念。

1956年,“贱民”出身的阿姆倍加尔带领数千追随者转信佛教,抗议种姓制度。

阿姆倍加尔认为,“贱民”获得完全自由的唯一出路是:从心理上抛弃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束缚。

⑧ 印度教是如何起源的

印度教是早于佛教在古印度兴起的一种宗教。印度教与古印度的神话、民俗、舞蹈又有着多层面的联系。

印度教始于史诗时代结束之前。印度的史诗起源很早,它与“吠陀时代”部分地相互交叠。吠陀时代文化反映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00年,在印度河上游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河间地”生存的雅利安人的文化。

⑨ 印度教是如何在印度兴起的佛教在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印度教和佛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印度教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二、佛度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三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总是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在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1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伽行派。中观派大概在2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爷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爷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现状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着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宫静于众)

⑩ 什么是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吗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1、印度教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

2、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3、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

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

佛教和印度教从根本的哲学意义上是相互违背的,所以两教之间,历史上一直冲突不断,大多数时候,印度教还是占上风;佛教诞生于古印度着名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对婆罗门思潮的反思,所以说从一开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对印度教大部分观点的。古代的婆罗门教就是现代印度教的基础,在印度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以《吠陀文献》为主要的经典(广义上讲还包括着名的《奥义书》),一直主宰着印度主流思想;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梵我合一”,这一点佛教给予完全否定。

拓展资料:

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参考资料:印度教-网络

阅读全文

与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猪腿扣是什么意思 浏览:349
意大利怎么买车 浏览:14
伊朗降水特点是什么意思 浏览:584
一个坎帕拉多少中国人 浏览:437
在英国做b超多少钱 浏览:18
印尼好的燕窝是什么样的 浏览:1001
意大利旅游偏什么风格 浏览:114
和平精英国际服体验怎么匹配到外国人 浏览:976
印度炸油花怎么吃 浏览:698
俄罗斯为什么不想卖印度武器 浏览:711
为什么印尼西亚要迁都 浏览:963
去英国防疫措施怎么做 浏览:383
伊朗向导多少钱 浏览:287
中国人民军解放国防大学在哪里 浏览:469
坚果与中国联盟有什么关系 浏览:419
印度战舰电线怎么露到外面 浏览:975
在印尼买苹果手机多少钱 浏览:408
上海意大利签证在哪里 浏览:532
中国的古典音乐有哪些 浏览:147
井然说意大利语是什么意思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