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九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1804-1815年,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代,在欧洲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最后在英、俄、普、奥等国军队的联合进攻下垮台。 1814-1815年,维也纳和会,所有欧洲国家参加以重新划分拿破仑之后的欧洲政治地图,建立了“维也纳体系”。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营业。 1810-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脱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 1840-1842年,英国发动对清帝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帝国打开国门。 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 1849年,英国基本完成了对整个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占领。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英、法、土多国联军打败俄国。 1861年,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联邦政府获胜,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南方奴隶制。 1868年,日本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开始明治维新,迅速走上强国之路。 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法国工业**速度加快。 1859-1870年,撒丁王国先后通过三场战争,基本上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 1864-1870年,普鲁士通过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基本上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开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时代到来,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 1876年,欧洲各国成立了“国际非洲协会”,开始了在非洲瓜分殖民地的高潮。 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1894-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帝国打败了清帝国,割占了台湾,控制了朝鲜。
❷ 十九世纪中期印度起义为什么失败
这次民族大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起义的失败,除了统治印度的英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英军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主要原因是:
起义中的印度士兵
第一,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爆发后,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权被剥夺,与殖民者发生矛盾而参加了起义,但在英国殖民者的收买政策下,除少数土邦王公外,多数都叛变投敌了。
第二,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击破。
第三,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而且均取守势。当时德里并不是英军要地,如北印度起义军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西印度的孟买、南印度的马德拉斯等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就可大量牵制敌人,使战局完全改观,由于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攻起义的中心地区,接连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
❸ 关于印度从被殖民时到现在的历史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15世纪末,随着印度的新航路被发现,欧洲殖民者开始纷至沓来,先后有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家来到印度,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瓜分,并发生激烈的斗争。到17世纪末,英法成为争夺印度的最大对手。早在1600年英国就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7~19世纪中期英国对东方(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全称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商人联合公司。总部设在伦敦]。在同法国的殖民争夺中,英国始终处于有利地位。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战役中取得胜利,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击败了法国,取得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量殖民地,法国则退守印度沿海几个殖民据点,英国排除了阻挠其称霸南亚次大陆的最大竞争者。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从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侵占印度的大片领土。英国殖民者先后侵占了印度的孟加拉、奥德、迈索尔、马拉塔联盟、德里和信德等地,于1849年正式吞并了印度。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1600~1858) 17~18世纪,(早期殖民掠夺)英国处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因此,这一时期,英国对印度的掠夺主要是:海盗式的抢劫、欺诈性的贸易、勒索战争赔款、强征赋税和对部分商品实行垄断贸易等。英国从印度榨取的巨额财富成为英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印度的情况则进一步恶化,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昔日东方商品财富和工场手工业荟萃之地已不复存在。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开拓印度市场,以便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此英国政府先后于1813年和1833年取消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并于 1858年,撤销东印度公司。公司除股本外,其余财产归英国国家所有,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宣布结束。(二)英国政府直接统治时期(1858~1947) 英国政府于1858年撤消了东印度公司,结束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英国政府开始对印度进行直接统治。英国内阁设印度事务大臣;印度总督改称为副王,成为英国驻印度直接代表。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加紧了对外扩张的脚步,逐步将印度沦为它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始对印度进行资本输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最终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称“财富外流”。而印度的经济则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在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印度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在1947年获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❹ 十九世纪上半期导致印度手工业急剧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这跟英国人的经济入侵有关,英国人将自己的产品强行销往印度,倾销大量工业品,掠夺原材料,是许多棉织工人失业,垄断了印度市场。为了抵御这种情况,甘地曾提倡人民自己动手产布,做衣服,抵制英国人的货物。
❺ 十九世纪印度发生的反英大起义的代表人物
章西女王是章西城的贵族,也是反英大起义的着名英雄
❻ 19世纪初和19世纪上半叶,印度发生了什么运动
19世纪初,印度瓦哈比运动,19世纪上半叶,印度穆斯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封建剥削、复兴和改革伊斯兰教的运动,主要包括北印度的赛义德•阿赫默德.巴雷尔维•沙希德(1786—1831年)领导的圣战者运动和孟加拉的哈吉•沙里阿特•安拉(1764—1840年)、杜杜•米扬(1819—1860年)领导酌神圣义务运动。由于圣战者运动和神圣义务运动都具有纯洁信仰、反对殖民主义和武装斗争的性质,与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也被称做“印度的瓦哈比运动”。
❼ 面对侵略十九世纪中期的印度有何反应
面对侵略,19世纪中期印度爆发了民族起义,但是最后失败,印度成为英国国王直辖的殖民地。
❽ 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919年,朝鲜人民的反日运动
1898年中国义和团运动和1911年辛亥革命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905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1908年7月4日,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❾ 19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印度、美国、俄国、日本的正义战争或推动历史进步的事件有哪些
一、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❿ 为什么印度要与中国争阿克赛钦呢
阿克赛钦是处在中国新疆与西藏的交汇地带,也是新疆进入西藏必需经过的地方。在清朝,雍正皇帝时候就在阿克赛钦地区设置了专门的拓展局做管辖。所以,中国是有着对阿克赛钦地区的管理主权,在法理与正统上说阿克赛钦是中国的领土。当时,西藏的驻藏达成负责管辖拓展局的事务。
为什么印度要与中国死皮赖脸争夺阿克赛钦这一块领土呢?这与英国留下的中印边界线,也是密切关系的。
所以,我国是不会放弃阿克赛钦这一块战略要地的!在1962年,我国与印度在边境地区也爆发过战争。当时,解放军由于后勤物资难以补给,以及美苏威胁等原因,主动撤军,藏南也被现在的印度控制。但阿克赛钦却被我国掌握,也就是掌握的关键地带,可以遏制印度势力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