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卡利斯坦包括哪些邦

印度卡利斯坦包括哪些邦

发布时间:2022-09-07 05:34:27

① 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闹独立

台湾

车臣共和国(俄罗斯) 首府:格罗兹尼

南奥塞梯共和国(格鲁吉亚) 首府—— 茨欣瓦利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格鲁吉亚) 首府——苏呼米

果敢(缅甸) 首府——老街市

北爱尔兰(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首府——贝尔法斯特

巴斯克地区(西班牙,法国) 首府——维多利亚

加泰罗尼亚地区(西班牙) 首府——巴塞罗那

科西嘉(法国) 首府——阿雅克肖

科索沃(塞尔维亚) 首府——普里什蒂纳

威尼斯(意大利)

亚齐(印度尼西亚) 首府——班达亚齐

琉球/冲绳(日本) 首府——那霸市

卡利斯坦国(印度) 首府——古吉兰瓦拉

泰米尔(斯里兰卡)

北奥塞梯共和国(俄罗斯) 首府——弗拉季高加索

达吉斯坦(俄罗斯) 首府——马哈奇卡拉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俄罗斯) 首府——纳尔奇克市

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 首府——乌兰乌德市

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 首府——加里宁格勒市

巴伐利亚(德国) 首府——慕尼黑

等...转自网页链接希望对你有用

② 为啥印度不如中国

印度教训:语言原则划省 反观印度,本来已经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继承了一套尽量考虑到了区域制衡之道的国内政区划界方案,独立后却因为国内政治斗争而彻底牺牲了上述区域制衡之道。 客观说来,英国人给南亚次大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政治统一,为了保证自己这份最大殖民地资产江山稳固,经验丰富、老辣的英国殖民者在划分印度各省和土邦边界时不能不尽量考虑制衡之道,典型如寇松决策1905年分割孟加拉省(尽管后来在国大党和印度社会压力下取消了这个决定)。

这些做法固然出自英国殖民者自身利益,但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国家统一,倘若独立后的印度联邦在确定内部各邦设置与边界划分时能尽量继承这份遗产,践行区域制衡原则,必定有助于巩固印度的长期统一。然而,还在英国统治时期的1920年,国大党就将“按语言原则划省”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写入自己的纲领。尽管印度联邦独立初期曾经力图保持英治时期的国内政区划分,但国内政治运动和动乱不久就改变了这一切,今天的印度国内一级政区基本上是按照语言原则划分的,使用同一语言的居民区划入同一个邦,导致印度版图内邦的数量从独立时的16个增加到了28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区。

即使不考虑这一原则对国内跨地区贸易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的阻碍,不考虑其打乱原有产业布局的经济后果,这样的国内一级政区划分在平时就不利于潜移默化地培育国民高于地方的国家认同,国民内心潜意识首先认为自己是泰米尔纳德人、西孟加拉人、旁遮普人、马哈拉施特拉人,然后才是印度人。一旦国家有事,更会给地方分离主义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而这样的局面,在平时也会激励政客们的分离主义动机。与此同时,印度某些邦体量太大,实际上具备了独立建国的条件,如北方邦人口接近2亿,进一步加剧了上述潜在问题。 印度独立至今尚未出现分疆裂土的大动乱,但不等于这个国家以后就不会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更不等于它的行政体制经受得起政治大动乱的考验而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实际上,早在1980年代,南印度四邦建立“达罗毗荼联邦”、旁遮普独立建立“卡利斯坦国”之类分离主义主张就曾在印度政界登堂入室。虽然英迪拉·甘地在1980年大选中选择代表安得拉邦的席位,而不是在传统根据地北方邦的席位。她当上总理后毅然出动枪杆子镇压了锡克人,再赔上自己的生命,平息了这一轮分离主义浪潮,但一批地方政党仍在这一轮风潮中脱颖而出,国大党多年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③ “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为何会被自己的贴身护卫开枪打死

因为英迪拉身边的两个护卫是印度的锡克族人,而当时英迪拉的很多国内政策让锡克族大为不满,特别是英迪拉想法设法让锡克族内部分裂,导致锡克族人对英迪拉充满了敌意,所以才会有他的两个护卫刺杀他的事情发生。

宾德兰瓦勒后来决心用武力来实现锡克族人的独立和自治。锡克族人比较激烈的独立运动,迅速在国内引发了不少血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共引发了1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

锡克族人居住的旁遮普省还是变得非常混乱,这引起了印度教徒的强烈不满。于是英迪拉·甘地直接派兵血腥镇压,其中有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而这次甘地袭击锡克教圣地金庙、屠杀锡克教徒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锡克教徒。

④ 印度建筑风格与其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与建筑(印度篇)
在建筑的世界舞台上,近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闭关自守的东方建筑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以至于有一种倾向主张完全取消或者文化的民族性,闪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趋同。在这种趋同的走向中,民族性是否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而成为一种需要淘汰的社会因素?如果不是它的积极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涉及我们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建筑是民族心灵的物态化和结晶体, 给人一种旋律似的审美感受,给人一种宏伟的历史感,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一词的来源,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依照人文来教化。以现代观点来看,文化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同时有它的整体性与历史性,是人类在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的复合体。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哀潮汐之映射;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梁思成文集》第三卷第3页)我的理解,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它反映、巩固或者削弱某种生活模式和社会观念、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特性、它的建筑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等,都使它成为社会整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内涵有三方面内容:一、指建筑物等人为的空间环境;二、指建筑着述等文字理论形态方面的东西;三、指与建筑有关的人的风俗、生活方式、审美要求、价值观念等。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造就建筑,建筑造就人”。
历史证明,当一个民族、部落或地域的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归属大吃一惊和凝聚力时,它的文明就会衰退乃至灭亡。西方有不少建筑师论述过建筑的民族性,如德国的桑珀着有《建筑四要素》分别是土地(地坪)、构架、屋盖、墙体和火炉,这四个要素随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而不同。例如欧洲北方民族连年征地,其建筑强调防卫,屋顶和土基的地位就是相对的突出;而南方气候和土壤条件好,人们重视集体耕作,建筑很多是庭式的,大型 公共建筑较多,墙的作用更为重要。20世纪丹麦建筑师伍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对东方的建筑做过较多研究,他的作品有明显的“跨文化”特征。在当今“国际风格”和全球化席卷世界时,建筑的民族性是否“淡化”消失呢了呢?我在这里举例说明。。
先看印度。印度是世界上发祥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在历史上至少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产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印度---萨拉森文化。在15~19世纪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间的印度---萨拉森文明,成为印度的主要民族传统,泰姬陵就是这个时期的的经典之作,是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务性。在世界文物古迹中,它足以与万里长城、金字塔媲美,被印度誉为“瑰宝”。

这是印度总统府大厦,其苍穹形圆顶直径为8米,用青铜封顶。印度总统府建筑群位于首都新德里市区的瑞希那山上,1929年落成,原名维多利亚宫,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期的总督府,整个建筑群为典型的英国皇家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又点缀以印度传统的屋顶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画装饰及装修大部分采用了印度教风格。两种不同风格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使之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取得独立,总理尼赫鲁为了体现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意志,自觉地引进国际现代主义后出现的民族传统的现代演变。尼赫鲁邀请来国际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柯布西耶设计的议会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形象强劲有力,又采用了一些取自印度本 土的符号号语汇。此外,柯布西耶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还留下了一些典型的现代建筑实例。对印度来说,这可以说是新一轮处来的建筑文化输入。此后,有多西、柯里亚、瓦尔等不少致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时代要求和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师。正是这种群策群力的探索使印度在保持城市和建筑特色中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⑤ 印度旅行简介

⑥ 金庙事件的经过

1983年10月,英迪拉·甘地总理宣布解散旁遮普邦政府,实行总理治理,并调大批警察进驻该邦。
1984年5月代表锡克教徒利益的阿卡利党宣布,为制止粮食外运,从6月3日起,锡克教极端派首领宾德兰瓦勒则针锋相对地号召锡克教徒开展“不合作运动”,拒绝粮食外运,旁遮普素有“印度粮仓”之称,为印度提供一半的商品粮,锡克人的“不合作运动”令印度经济遭受重创,对面临新一轮大选的英迪拉十分不利。
英迪拉在最后一刻仍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宾德兰瓦勒陶醉在上次“胜利出狱”的兴奋中,仗着金庙内聚集有千余名武装分子和万名锡克教徒,政府军会投鼠忌器,因此他的回答都是:“除非印度政府同意锡克人独立,建立卡利斯坦国,否则战斗永不停止。”
6月5日,政府军同守卫金庙的武装锡克教徒交火,翌日凌晨,开始进攻金庙,阿姆利则城内枪声大作。锡克教徒经过一阵短暂的慌乱后,迅速各就各位,拼命抵抗政府军的进攻。由于英迪拉一再要求军方尽量不要用重武器攻击金庙建筑物,因此印度士兵只能跟在坦克后面,缓慢地向金庙正门逼近。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印军坦克已撞倒了金庙大门,但躲在沙包后的锡克人用机枪封锁住从大门广场到神殿的通道,许多政府军士兵被打死打伤。
到上午9时许,政府军依靠兵力优势,控制住金庙所有出入口,并一步步压缩锡克人的阵地,政府军的大喇叭还反复播放政府的劝降通告。中午以后,失去耐心的政府军开始向金庙内开炮,锡克人的据点被一一摧毁。宾德兰瓦勒也在激战中被打死。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政府军完全控制了金庙,576人在冲突中丧生(政府军84人,锡克教徒492人),348人受伤,1417人被捕。

⑦ 现在印度有独立势力吗

克什米尔地区有,电影《为爱毁灭》就是以这个为背景的。
另外,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在印度也一直存在,分离或自治的势力也在消长之中,具体可以看看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史。

⑧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
人的纷争:印度的民族分离主义

尽管宪法不承认民族的存在,印度政府也一直声称全体居民已经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即印度民族,但这并不能否认印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印度的民族分为两类,即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和次民族形式的部族。据统计,印度约有100个左右的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等10个较大的民族构成印度人口的主体。此外,印度还有400多个部族,是亚洲部族最多的国家。印度各个民族和部族都有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形成文化上的多样性。但由于印度政府否认民族特性的存在,罔顾各个民族和部族的特殊利益与要求,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从地区分布上看,印度的民族问题集中在以下3个地区,即东北部、西北部和南部。从矛盾的焦点上看,包括语言、外来移民、宗教、领土争端和自治权等问题。地区分布广泛,矛盾积重难返,是印度民族问题的主要特点。

东北部地区是印度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重灾区。该地区包括阿萨姆、曼尼普尔等7个邦,几乎每个邦都存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其中尤以阿萨姆独立运动最有影响。创立于1979年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ULFA)因近年来制造过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而引起世人关注。阿萨姆独立运动主要与当地不断迁入的外来移民有关。历史上阿萨姆地区一直处于掸阿宏王国统治之下,因此与印度次大陆长期隔绝。1818年,英国殖民者借掸阿宏国王邀请其出兵抵抗缅族入侵之机开始向该地区渗透,逐渐将其纳入殖民统治之下。上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者在阿萨姆地区开垦茶园,从外地雇佣了许多种植工人尤其是孟加拉穆斯林,此后,这些人在这里定居下来。由于资源上的争夺和宗教信仰上的不同,孟加拉移民与阿萨姆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在以本地人自居的阿萨姆人看来,外来移民会带来4个方面的问题,即争夺土地资源、增加本地人的失业率、降低本地人口的数量以及投票权重和引发族群冲突。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针对“外人”的阿萨姆人组织建立起来,如“全阿萨姆学生联合会”、“全阿萨姆人民运动委员会”等,他们要求限制甚至驱逐外来移民。激进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甚至提出了阿萨姆独立的主张,认为只有建立独立的国家才能维护阿萨姆人的利益与文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走上了武装对抗的道路。1990年,“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在印度政府采取的军事行动中受到重创,于是又开始通过制造恐怖事件来扩大影响。2009年底,“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拉吉霍瓦向政府投降,成为印度近年来打击分离主义势力的最大收获。但这并不意味着东北部地区民族问题的解决,因为阿萨姆邦和“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只是该地区民族分离势力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是印度民族分离主义的另一个重灾区,其中以旁遮普邦的锡克族卡利斯坦独立运动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独立运动最有影响。旁遮普的锡克人独立问题比较复杂,涉及民族、宗教、语言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殖民统治时期,聚居于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并没有明显的独立倾向,只是由于宗教文化上的分歧而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存在代表权上的争议。印度独立前夕,锡克人甚至提出建立一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锡克人共同治理的“自由旁遮普”,但英国殖民者拒绝了这个方案。1946年3月,锡克人政党阿卡利党提出建立一个单独的锡克人邦以保护他们的经济、宗教和文化权利的主张,然而这一要求因为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而没有获得满足。上世纪50年代的语言问题促使锡克人走向自治与独立的道路。印度独立后,印地语被规定为官方语言,一些较大的地方语言也在宪法中获得了确认。但由于锡克族人的少数地位,锡克语并没有获得确认。该事件直接导致1950年8月阿卡利党人的第一次大规模抗议。印度独立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构成锡克人独立诉求的社会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绿色革命”让旁遮普邦成为印度最富裕的地区,但是以农业为主的锡克族农民却被进一步边缘化。阿卡利党认为这主要是由印度教资产阶级把持的中央政府所为。该因素成为锡克人在上世纪80年代要求建立独立的卡利斯坦国的直接原因。因此,正如伯明翰大学教授塔特拉所说,“锡克人的族群冲突应该被视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形式,它是在锡克人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与印度国家民族主义的强势支配发生联系与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1984年,印度政府军队袭击锡克教的圣地金庙成为卡利斯坦独立运动由和平方式向暴力斗争的转折点。当年10月印度总理甘地被锡克人刺杀,引发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升级。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印度政府加强对锡克分离势力的打击和允许阿卡利党回归政坛,卡利斯坦独立运动进入低潮。尽管如此,诸如“国际锡克青年联盟”等激进组织仍没有放弃独立建国的目标。

印控克什米尔穆斯林的独立运动源于1947年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依据宗教差异将印度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该方案还规定,印度各个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一个国家,使之成为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穆斯林占克什米尔地区人口的多数,但是克什米尔土邦大君却是印度教徒。印巴分治时,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土邦大君却想加入印度。结果引发印巴两国对该地区的争夺,即第一次印巴战争。此后,在联合国调停下,双方于1949年签订《卡拉奇协定》,克什米尔被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两部分。尽管如此,在印控区穆斯林仍占人口多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控区穆斯林提出了从“印度人的印度”中解放出来的口号,并要求建立独立的国家或并入巴基斯坦。自1988年穆斯林分离组织“查谟和克什米尔解放阵线”首次制造多起袭击、爆炸和刺杀事件以来,恐怖活动成为他们表达独立诉求的主要方式。由于印巴双方在该地区一直存在争端,因此克什米尔独立运动具有明显的国际特征。印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暗中支持印控区的分离主义,而巴基斯坦则批评印度压制穆斯林的自决权。另外,受近年来国际宗教极端势力影响,印控区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恐怖色彩越来越明显。

印度南部纳德邦的泰米尔人分离运动由于其规模和影响远逊于北部地区,因此常常被人忽视。实际上泰米尔人的分离运动要比北部地区的还要早。早在英殖民统治时期,南部泰米尔人就发起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德拉维达”运动。在梵文中,“德拉维达”指的即是南印度及其居民。1938年,印度国大党在马德拉斯省,即现在的纳德邦,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泰米尔人的不满。这促使泰米尔人感到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来保护泰米尔语及其文化。当时的印度穆斯林发起建立巴基斯坦国的运动也激发泰米尔人建立一个“德拉维达斯坦”国的热情。然而印巴分治后,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得以建立,而泰米尔人却没有建立起“德拉维达”。独立后的印度继续在泰米尔人地区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上世纪60年代泰米尔人的反抗。1965年,印度政府对和平抗议的泰米尔人进行暴力镇压,造成数百人死亡。此后,泰米尔人分离运动陷入低潮。尽管如此,以建立“泰米尔纳德共和国”为目标的泰米尔人组织一直存在,并且还与斯里兰卡的泰米尔分离主义存在联系...

更多详情:【印度之窗】-“解读印度”栏目文章:印度是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印度人团结吗?

⑨ “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为何会被自己的贴身警卫开枪打死

英迪拉如果想上台执政,必须赢得占据国内人口70%的印度教徒的支持。1984年,英迪拉派出20万大军,发起了对旁遮普省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导致了3000多人的死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到了1984年6月,英迪拉甚至准备彻底摧毁希克族人的精神和灵魂。10万大军包围了象征着锡克教文明的金庙,并最终用武力占领了这一地区。

金庙在锡克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类似于伊斯兰教人心中的圣地麦加,也相当于基督教文明中的耶路撒冷,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英迪拉的冒险,表面上取得了成功,实际上却为她的死埋下了伏笔。

锡克族人向来就有高傲、倔强清高的特点,他们非常团结,尤其是在面对外族压迫的时候。这个特点和中华民族则是非常相似的地方,这一场战争引发了锡克族人的怒火。

五遭到重创的锡克族人向英迪拉发出了死亡威胁,表示一定要让她血债血偿。这让印度政府的安全管理部门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他们开始对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锡克族人进行清理。

前边讲过了锡克族人在印度的军警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在英迪拉的卫队中就有不少锡克族人。政府官员建议更换英迪拉身边所有负责保安的锡克族军警,这一计划原则上被英迪拉接受。

但出自于政治方面的影响考虑,为了大选能够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英迪拉还是保留了几个锡克族卫兵。其中之一就是跟随她将近10年的卫队长本特辛格,英迪拉认为这是自己的铁杆,绝对不会背叛她。

在金庙事件爆发后不久,本特辛格决定回家探望自己的亲人。他的亲朋好友和邻居向他哭诉了英迪拉的暴行,这引起了他的愤慨。锡克族人的领导机构愿意给他10万美元作为酬劳,让他杀死英迪拉。

但这个忠勇的汉子表示为了自己的种族,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本特辛格回到总理府后,就联系了另外一个锡克族卫士萨特万特辛格,两人共同策划了这一起刺杀,最终开头的一幕就发生了。

⑩ 印度有多少邦要求独立

中国政府应该出钱支持这些邦派把印度分裂肢解独立,这样对中国相当有好处太多好处,国防负担任务会下降太多太多,这些邦的独立绝对是倒向中国这边的。

阅读全文

与印度卡利斯坦包括哪些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大米是哪里的 浏览:792
印尼3月穿什么衣服 浏览:940
英国为什么扶植日本 浏览:875
伊朗打下的是什么无人机 浏览:887
伊朗世锦赛门票多少钱 浏览:693
中国建行产假多少天 浏览:626
古印度的文明开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浏览:134
去印尼旅游要多少钱可以过海关 浏览:73
中国高铁多少钱一架 浏览:600
意大利十年后回国有什么发展 浏览:944
意大利情侣哪个视频是真的吗 浏览:814
旅游完中国各大景点需多久 浏览:281
意大利位于什么山脉以南地中海 浏览:224
印尼手机怎么交费 浏览:616
印度的万国是怎么造的 浏览:865
印尼属于什么半岛 浏览:224
伊朗纸币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102
伊朗粉红清真寺现在长什么样子 浏览:720
越南家具厂多少钱 浏览:255
伊朗红花喝了有什么好处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