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大约有多少阿育吠陀医院

印度大约有多少阿育吠陀医院

发布时间:2022-09-09 11:38:41

A. 印度的阿轮吠陀(Ayurvdeic )和阿输吠陀(Ayurvdea)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印度传统医学、生命之学阿输吠陀(Ayurveda)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是全世界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医学系统,其最早的医学文献出现在公元前4500年。印度人至今仍沿用这一医疗系统。阿输吠陀是梵文,由两个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为“知识”,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输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由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输吠陀的医生对于植物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们也对体内的运作极为了解,甚至有证据指出阿输吠陀医师动过人体手术。此外,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中国的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医疗方法,都可见到阿输吠陀的影子。
作为一种“生命之学”,通常总会涉及到“维系与促进健康”和“解释与治疗疾病”两大方面。就“维系与促进健康”而言,阿输吠陀包含有相当于今人所言“养生保健”方面的种种知识;从解释与治疗疾病”的角度看,阿输吠陀自然要对“疾病”—这种生命体的固有现象,有所认识,做出解释,并提供解决的办法。因此人们大多习惯于从实用的角度、按照当代的学科概念,将阿输吠陀解释与理解成一种技艺体系或医学体系——“古代印度医学”或“印度传统医学。然而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许多医学的知识体系都具有较后世所言“医学”更为宽泛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在中国最早的书志中,将医学的“经典”、“药方”与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研究性学的“房中术”着作归为一类,通称“方技”。以为其共性在于:此“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又如在希腊语中,“治疗”(Therapeia)一词的原意是“侍奉”。以食物对人进行“侍奉”既包括以植物治疗疾病的知识,也包括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同样,阿输吠陀认为:所谓健康,并非仅仅是远离疾病困苦,还应该进一步达到肉体、精神、灵魂的幸福与充实状态。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人体阴阳的平衡,而阿输吠陀则更加广泛地关注人类与自然、家族、友人、职业、文明、理念、习惯、真理、神灵等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协调。总之,所谓印度的传统医学,在思考“健康的维系与促进”、“疾病的解释与治疗”时,实际上是将肉体、精神与灵魂三者为一体加以考虑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在今人看来应属社会、人伦、宗教的问题,但在阿输吠陀的理论体系中,这些都是与“健康”直接相关的问题。
阿输吠陀诞生于古代印度,自然会与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哲学流派、宗教学说具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尽管其中存在着不少涉及社会、人伦、灵魂的内容,但她毕竟不是一种哲学或宗教,而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其关键在于归根结底阿输吠陀是以人类的肉体存在、健康为基本立足点,由此延伸到生存的环境——自然界与社会,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生命之学”的大厦。由此观之,应该说阿输吠陀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科学,只不过这种诞生于古代的自然科学,带有更多学问尚未分化时代的历史特征。也正因如此,一些学者将阿输吠陀视为印度的“元科学”或“母科学”。
印度的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称生命吠陀)医学和悉达(Siddha)医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五千多年来,它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
阿育吠陀传统医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时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记载的综合医学体系而着称。
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下为阿育吠陀医学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内科学)
2. Shalakya Tantra(头颈外科学及治疗、眼科学和耳鼻喉科学)
3. Shalya Tantra(外科学)
4. Agada Tantra(毒物学)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学)
6. Kaumarabhritya(儿科学)
7. Rasayana(延缓身体老化的老年学)
8. Vajikarana(生育学)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论述出现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医学分化为两个学派:阿提耶——内科学派和昙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学派,从而使其成为一门更加系统化的科学。这两大学派编写了阿育吠陀医学的两本主要着作—《遮罗迦集》(Caraka Samhita)与《妙闻集》(Susruta Samhita)。这两本医学经典均着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遮罗迦集》由伟大的印度医祖遮罗迦所着,并经阿提耶补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阿育吠陀内科医学着作。妙闻继承了印度医学始祖昙梵陀利学派的理论,他编写的《妙闻集》收集了修复外科的各种知识,包括换肢手术、整形外科手术、剖腹手术甚至脑外科手术。同时,他还以发明了鼻整形术而闻名于世。大约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医学着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问世。它综合了阿育吠陀医学两大学派的观点。从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药物专着Nighantus作为对阿育吠陀医学经典的补充逐一问世,收集记载了各种新药物,并在用法上进行了扩展,同时摒弃了陈旧的药物和物质辨别方法。
有证据表明阿育吠陀医学曾丰富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学体系。通过与印度的海上贸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医学。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腊人和罗马人接触到阿育吠陀。传统的尤那尼(UNANI)医学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个千年的早期,随着佛教东传,阿育吠陀医学也传播到东方,并对藏医学和传统的中医草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育吠陀医学的概念及原理
阿育吠陀医学不仅是一门医学体系,而且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育吠陀(Ayurveda)由两个字组成:Ayur指生命,Veda为知识、科学之意,因此阿育吠陀一词的意思为生命的科学。根据阿育吠陀的观点,人类应该和自然界和谐共存,而疾病的产生是由于这种和谐被打破了。通过利用自然界及其产物恢复这种基本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主要目的。这种观念不仅贯穿于治疗病痛的过程,而且还贯穿于疾病预防的过程。
阿育吠陀医学的诊治更倾向于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诊断之前,病人的年龄、居住环境、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体质都是要考虑的层面。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触摸、检查和交谈,并利用草药去盈补亏。它们的基本作用是激发专门器官的功能。因此阿育吠陀医学的目标是通过调节饮食而化解健康问题,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
在阿育吠陀医学的观点中,生命由身体、感觉、精神和灵魂构成。人有三种体液(气、胆汁、粘液),七种基本组织(血液、原生质、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以及身体产生的废弃物。人体的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各要素的循环和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关。
根据阿育吠陀医学的观点,宇宙中包括人体在内的万物都是由土、水、火、气和空间(大气)五种基本元素组成。人体的生长和发展取决于它所获的营养,例如食物。食物也由上述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经过“生物火”(Agni)的作用而补充身体中的对应元素。人体作为有机生物体,其组织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组合和转变而成的。
身体健康还是得病取决于整个身体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包括体内各部分是否相互平衡。内在的和外来的因素都可能破坏自然的平衡,进而导致疾病。失衡可以由偏食、不良习惯和无视健康的生活规律而引起。同时,季节反常、不正确的运动、感觉器官的不当应用以及身心的不良作用也会打乱现有的正常平衡状态。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通过调节饮食而使身心系统恢复平衡,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药物治疗以及采取预防性疗法。
基本的治疗方法可以归结为“独处是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并且独处是使人远离疾病的最好的医生。”这也概括出了阿育吠陀医学的基本目的,即保持和促进健康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
对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旨在恢复和加强身体机制功能的排毒疗法、药物、合理饮食、运动和养生法等,消除引起身体系统及各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复平衡、强壮体质,预防或减少将来疾病的发生。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调节饮食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人体被认为是食物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状况及其性情受其所吃食物的影响。食物在人体中先是转化为乳麋,然后再转化为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生殖要素和精气。因此,食物是一切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础。食物缺乏营养或者没被有效转化,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通常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特殊食物疗法以及根据医嘱适当运动。这三项措施通过两种方式实行:一种是针对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各种症状采取这三项措施对抗疾病本身;另外一种是采取这三项措施消除与发病过程中的病因和症状相似的影响。
阿育吠陀医学已经对疾病的发病因素到最终症状的各个阶段和状态有着十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这使该医学体系在潜伏症状显现出来之前推知疾病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同时也加强了它在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前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在疾病初始阶段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治愈疾病。
治疗疾病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 Shodhana疗法(净化治疗)旨在祛除身体和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过程包括内部净化和外部净化。
b. Shamana疗法(缓解治疗)指对人体内的有害体液进行抑制。
c. Pathya Vyavastha(饮食和运动处方)包括对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指明禁忌情况。这样做旨在增强治疗措施的效果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d. Nidan Parivarjan(消除致病因素治疗) 旨在消除病人在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消除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因素。
e. Satvavajaya(心理疗法)主要涉及心理疾病领域,包括如何戒除不健康的心理欲望和如何培养勇气、增强记忆力和集中精神。
f. Rasayana疗法(利用免疫和强身健体药物的治疗)用来增强机体的力量和活力。通过这种治疗可以产生许多积极效果,包括全面强身健体,加强记忆力和智力,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保持年轻,改善肤色以及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同时该疗法还具有预防身体组织不成熟的病变和促进人体综合健康的作用。
风靡欧美的艾薇乌达瑜珈 17日10:28 作者: 出自[千龙网]
艾薇乌达Ayurveda这个源于5000年前古老印度的神奇之术正在欧美掀起一个新的健康风潮—— 历经5000多年历史考验的艾薇乌达,是世上最古老的医疗传统之一。瑜伽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随着瑜伽的世界风行,瑜伽背后的一整个健康生活方式体系——艾薇乌达,浮出水面,在欧美引起新一轮健康风潮。在梵语中,Ayur 的意思是广义的“生命”,包含了身体、心智、意识与灵魂;而 Veda 的意义则是“知识和智能”,因此 Ayurveda 则可解释为“生命的智能”。
揭开艾薇乌达的神秘面纱
根据艾薇乌达的哲学,人的能量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Vata(梵文:意指风为主), Pitta(意指火为主)与Kapha(意指水和土为主)。 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备这些元素,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 人们的身心灵会向上提升, 否则就会生病。但因每个人Vata、Pitta与Kapha的组成比重不同, 治疗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所以艾薇乌达也就成为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医学。
简单测试你倾向于哪一种体质?
从下面这些条件中,找到最符合你的那一类,那便是你的主导体质类型了—— 其实,很少有人是100%的Vata、Pitta或Kapha体质,你极有可能是几种体质的混合体,因为这3种能量存在于每个生命体中,并且会不断地相互作用,但终究会有一种是主导。
比如一个Vata体质的人, 若住在十分寒冷的地区或经常摄取又冷又干的食物, 就会产生Vata失调, 造成肌肤干燥粗糙的情况。
而一个Pitta体质的人,肌肤本来天生偏油。 但若过度暴晒于又冷又干的天气, 也会产生体内Vata失调, 皮肤状况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出现干燥粗糙的现象。
艾薇乌达有着完整的日常保养守则, 包括饮食、冥想、运动、按摩以及各种回春疗法, 这些准则绝不只是可有可无的陪衬, 而是疗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的理论甚至一直为当今西医所沿用。
艾薇乌达的美丽指引
在美丽这个议题上, 艾薇乌达和化妆品界有着显着的分歧, 它强调外在与内在的美丽密切关联, 愈滋润养护内在, 外在就愈闪耀明亮, 而且体形胖瘦完全不会影响这股自然流露的光芒。
艾薇乌达将美丽分为三部分:外在、内在与隐形——外在美丽:除了指一般对美的标准外,艾薇乌达认为真正的美丽更在于健康的身体。
内在美丽: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包括情绪状态与心智活动。就像形体可借由饮食和生活形态来调整,一个人的心智也可以借由训练变得更积极正面, 这就是自我发现及珍爱自己的过程。隐形的美丽: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 它包含一个人的能量、灵感与洞悉力, 这是由内转化为外, 真正圆满丰润、深刻永恒的成熟美。
与众不同的按摩方式
专业艾薇乌达会根据每个人的脾性或者性格(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确定每个人的特点和气质,从而采取不同的按摩方式。
Abhyanga是艾薇乌达基础按摩,通过从头到脚按摩全身,它提供了一个呵护自己、放松身心的绝好机会。按摩师的双手缓慢地、平静地在身体上移动,精确地在穴位上用力。这种按摩适合那些气质焦躁、生活压力繁重、而且毛手毛脚的人群。按摩的时候使用的是温热的芝麻油。
Vishesh则能有效帮助恢复精力,按摩的时候同样采用芝麻油。它适合那些容易精神倦怠的人群。如果两位按摩师同时按摩,效果更出色。
Shirodhara是用芝麻油按摩头部的方法,对于精神极度紧张、压力过大的人群大有裨益,它好比是对大脑的镇静剂,并从大脑作用到全身。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按摩不适用于那些患有鼻窦炎的人群。
Garshan是指不借助按摩油按摩皮肤的方式。按摩师一般要佩戴生丝手套,通过在身体上上下下的轻柔摩擦,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能使人立即精神百倍。它跟Abhyanga的操作方法大同小异,都是从头到脚。对于那些油性皮肤、橘皮组织或者身体肥胖的人群具有无可比拟的好处。
独特的按摩油——芝麻油
芝麻油是艾薇乌达的基础按摩油,一般要加热以后使用。这是因为芝麻油对于调理女性的生理循环极为有利。此外,尽管芝麻油是艾薇乌达按摩中使用最广泛的植物油,但大量的其他植物油也可以使用,包括玫瑰油、天竺葵、薰衣草、香柠檬、茉莉花精油等等。专业人士强调说,鉴于这些植物精油会渗透进人体肌肤,所以必须注意确保它的品质。
艾薇乌达的饮食观点
个人体质与自然如果不和谐运作, 就不能期待被真正的治疗。任何食物无论多营养, 若不能适当地 消化吸收, 就形同毒素废物。明智地选择、技巧地处理, 加上专心的饮食可强化消化吸收能力。艾薇乌达饮食不是以卡路里或营养成分为依据,而是以食物的颜色、味道、温度、质地是否“吸引”个人体质为本, 而这些食物通常也具有平衡矫正体质的特性。比方说, Vata体质天生干而冷, 就应多食用湿润且质温的食物。
来自古印度的瘦身美草 12/7/2003
已有2千多年历史的印度古医学系统Ayurveda,它的草本自然疗法近来常被欧美时髦的Spa中心所采用,现在甚至连某些纤体中心与瘦身产品也声称取法Ayurveda的精神,使用印度的木苦没药树抽取物Gugulipid作为瘦身成分。拥护者表示,这个成分可以刺激甲状腺、加速脂肪分解,并促进蛋白质合成,理论上即可促使纤瘦肌群的增长。印度方面的研究指出,它可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含量,但尚未获得欧美学界的广泛接受。食品药物学家指出,Gugulipid成分是否有瘦身功效,目前尚未证实,所以必须注意使用上的安全性。而且宾州运动营养学家Clark博士也强调,甲状腺是人体很敏感的部位,必须小心维持其均衡值;要减肥的话,还是均衡的饮食习惯,加上定时定量的运动最为可靠。
Ayurveda古疗法新时髦 印度古医疗法阿育吠陀 张曦娜(班加罗尔) (2004-04-01) 《联合早报》
所谓“Ayurveda”为梵文,中文一般译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医学”,总公司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天然草本保健品公司喜马拉雅药品公司(The Himalaya Drug Company)研究及技术部执行董事密特拉医生(Dr. S K Mitra )说,“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则是知识或者智慧,两者结合在一起,其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学”,或是指生命或长寿的知识。
治疗也保健
密特拉医生说:“阿育吠陀医学有两大功能,它不单是一门治病的知识,同时还是一种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健康的学问。人们身体状况正常,健康没出现问题时,阿育吠陀医学可作为保健养生的知识,生病了则可用以治疗疾病。”
由于印度政府对于阿育吠陀医学相当重视,因此在印度的卫生保健事业上,阿育吠陀医学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印度,要成为一名具有执业资格的阿育吠陀医学的医生都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
酒店提供阿育吠陀服务
密特拉医生说,近年来阿育吠陀传到欧美,影响力不小,尤其是在美国颇为盛行,一些名人如麦当娜、好莱坞影星狄美摩亚(Demi Moore)等都将阿育吠陀视为养生保健的方式。
阿育吠陀目前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治疗方法,称为Ayurvedic medicine,被欧美人士视为现代医学的一种“另类”(alternative)疗法,一些患上慢性病的人在治疗长期病痛时,并不选择看西医,而选择像阿育吠陀这样的“另类”医疗方式来调养身体。
在目前的印度,还有不少高级度假酒店提供西方人全套的阿育吠陀疗程。若上网搜寻“Ayurveda”,可看到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的相关机构的网址。
发展成时髦生活方式
目前也有一些着名的护肤品品牌推出Ayurveda产品系列 ,号称以阿育吠陀医学的原理开创护肤品。同时,Ayurveda在欧美并已悄悄发展成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些时髦城市悄然兴起。
此外,阿育吠陀医学的草本自然疗法近来常被一些号称回归自然的Spa中心采用,发展出以草药按摩的阿育吠陀按摩(Ayurvedic Massage),甚至连一些纤体中心与瘦身产品也声称取法阿育吠陀医学的治疗原理。
阿育吠陀医疗概念:从平衡中获得健康
密特拉医生说,阿育吠陀讲求的是整体医疗,它的医疗宗旨是全方位的。阿育吠陀疗法将身、心、灵视为一个整体,它教导人们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从而达到肉体、心灵和情绪上的健康。
阿育吠陀的功能也即改变人们对生活与生命的态度,以改正身体不平衡的状态。
阿育吠陀的原理是:造成人们生病的原因是由于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称为“doshas”)失去平衡造成的。人体中的三大能量分别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阿育吠陀医学认为,自然界和人体由乙醚、空气、火、水、土五种元素构成。人体内的三大能量也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乙醚和空气结合形成瓦塔(Vata),火和水结合形成皮塔(Pitta),水和土结合形成卡法(Kapha);一旦这三大生命能量太多或是不足够都会使到人们生病。
阿育吠陀认为,身体的不平衡是由于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外伤、病毒等因素引起的。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但是,生活方式和饮食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阿育吠陀医生在诊疗时,会以询问的方式,先了解病患的饮食习惯、对压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从观察中来做出结论,包括观察舌头、眼睛、皮肤和行为举止,听患者的声音,一旦被医生诊断出体内不平衡,那么他们会建议病人改变生活模式和饮食习惯,以及使用草药或按摩。
阿育吠陀与中国药草学 异曲同工
天然草药是自古以来人类用来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材料,在中国,很早以前就有由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搜集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而作为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药草植物的国家之一,阿育吠陀和中国药草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但都强调追求身心和精神上的健康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也都广泛的应用草本植物。
去年初,当沙斯在新加坡肆虐之际,市井中辗转相传,一些印度传统草药和香料如郁金香根(Turmeric,又称姜黄)、罗勒(Sweet Basil,又称九层塔)、印度楝树(Neem Tree)具有杀菌、治疗发烧和咳嗽的功能,小印度一些香料店的传统草药也因而在那段时间销量增加。
阿育吠陀医学认为,当身体的平衡受到扰乱时,将食物和草药正确地配合起来使用,可使身体达到适当的平衡。
事实上,为了改善体质,延长寿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服用由天然草药制成的保健品已成为许多现代人的新时尚。
在谈到草本的药物时,密特拉医生说,印度医学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参考、研究古印度阿育吠陀的草本知识,并以现代科学的方法研制出安全、有效的天然草本保健品,这些产品具有治疗及保健功用,不仅在印度本土广为使用,有一些也已渐渐在各地风行。

B. 世界四大医学是什么

世界四大医学是印度医学、希腊—阿拉伯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古埃及医学。

1、印度医学:又称阿育吠陀医学(Ayurveda Medi-cine),形成于公元初期的古代印度,以被称为“古印度医学网络全书”的《啫罗迦本集》的问世为标志。阿育吠陀意指生命之学,是印度医学理论的源头。

2、希腊—阿拉伯医学:起源于古代希腊而形成于8-12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希腊—阿拉伯医学即是伊斯兰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学说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演绎和完善,大大超越了古希腊—罗马医学的水平。

3、中国传统医学:主要包括汉族(中)医学、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等民族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由于汉族人口最多,文字产生最早,历史文化较长,因此,汉族医学在中国以致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

4、古埃及医学:约起源于西元前33世纪,一直延续到西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入侵为止。印何阗是古埃及医学的殿基者。古埃及医学是同时代中最先进的医学体系之一,其内容包括非侵入性的外科手术、骨折处理,以及药典等。

(2)印度大约有多少阿育吠陀医院扩展阅读:

印度医药学体系涵盖了生理(含解剖)学、病因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物学、床各科和养生学等各个方面,内容完备而丰富。印度药物学中涉及的药物(植物、动物、矿物)达2000多种,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散剂、丸剂、油剂等多种形式。

印度医学不仅盛行于整个南亚次大陆,也传播到中国、斯里兰卡、东南亚、蒙古、中亚和西亚。其中,印度医学在古代向中国、南亚、东南亚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佛教这一载体。

C. 什么是阿育吠陀

阿输吠陀是梵文,由两个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为“知识”,因此阿育吠陀一词的意思为生命的科学。阿育吠陀医学不仅是一门医学体系,而且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印度的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称生命吠陀)医学和悉达(Siddha)医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五千多年来,它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 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由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育吠陀的医生对于植物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们也对体内的运作极为了解,甚至有证据指出阿输吠陀医师动过人体手术。此外,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中国的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医疗方法,都可见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阿育吠陀传统医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 阿育吠陀梵医馆
吠陀时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记载的综合医学体系而着称。 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以下为阿育吠陀医学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内科学)
2. Shalakya Tantra(头颈外科学及治疗、眼科学和耳鼻喉科学)
3. Shalya Tantra(外科学)
4. Agada Tantra(毒物学)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学)
6. Kaumarabhritya(儿科学)
7. Rasayana(延缓身体老化的老年学)
8. Vajikarana(生育学)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论述出现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D. 每10000个印度人里有多少个医生

每10000个印度人中有10名真假医生:
印度“假医生”多过“真医生”

印度医疗保健联合会估算,印度缺医生近200万,缺护士400万。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医务资源短缺尤为严重。农村人日常求医问诊,60%以上找的就是蒙达尔这样无证行医的“赤脚医生”。

在班巴塔斯普尔村,村民们说他们宁可花点钱找蒙达尔看病,也不想上号称免费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因为后者离村庄有几公里远,医护人员稀少,每周仅开门几个小时,根本无法满足村民日常问诊需求。蒙达尔说,他给村民们治过不少普通疾病,如高血压、腹泻、贫血之类。

西孟加拉邦政府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官员桑加米特拉·高希承认,偏远农村条件差,很难留住医生,没有执照的“江湖郎中”们客观上为“超负荷的医疗体系”填补了空白。

相关资料显示,在人口超9000万的西孟加拉邦,无证行医者超过10万名;如果算上全国,估计有上百万之众。也就是说,印度的“假医生”比“真医生”还多。这些人中,有的像蒙达尔一样给医生当过助手,有些从祖辈那里继承了印度传统草医学“阿育吠陀”的药方,有的是化学实验室技术员转行行医……总之,都不是主流社会认可的医生。
印度缺少医学院毕业的正规医生。

E. 印度人喝牛尿是真的吗

是真的
印度神药牛粪尿的强势崛起
“喔,感谢这神赐的礼物,干杯,干杯!”
印度北方名城阿格拉(泰姬陵所在地),42岁的男子贾拉姆·辛哈的牛棚里聚集了众多同道,辛哈从牛屁股那儿接来杯热气腾腾的新鲜牛尿,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喝完了自然要现身说法,辛哈说他以前患有糖尿病12年,自从开始饮牛尿后,疾病就离他远去了,“牛尿不仅能治糖尿病、肺结核、肿瘤,还能防癌”,已经接近于包治百病。
几年前,还看不到有如此多的人来讨牛尿喝,现在辛哈家的牛尿成了紧俏物资。辛哈看到了当中的商机,他准备引资举办一个“牛尿厂”,开始工业化生产,产品有:牛尿口服液、牛尿滴眼液、牛尿牙膏、牛尿香皂、牛尿洗发水……
辛哈的牛尿口服液的广告词我都替他想好了:“千年古方、神的赠予、喝出健康,啊……爽!”

(注:辛哈跟朋友们把接来的新鲜牛尿一饮而尽)
随着食用牛粪尿在印度教原教旨信徒中的兴起,这几年生产牛粪尿食品和保健品的产业也在强势崛起。市场上倍受推崇的牛粪尿顶级保健品叫“潘查加维亚”,由“牛粪、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合制成。牛的排泄物为何近年在印度民间如此深受欢迎,说来话长。
若说牛儿与猴儿是印度的两大吉祥物,还是贬低了它们的地位。
印度教徒眼中,猴儿是神猴“哈奴曼”的化身(中国孙悟空大师的原型),曾经协助罗摩战胜恶魔,缔造了美好人间;牛儿那更不得了,身上每个部位都有无数的神灵附体。
牛儿和猴儿在印度的准确定位应该叫“神物”,既然是神物,那就不可受侵害,由此给当代印度带来两患:牛患和猴患,城乡道路上到处瞎逛的悠闲牛仙,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嚣张猴神。
这样一种场景在印度是很常见的:一位农夫(妇)把辛辛苦苦种植的瓜果蔬菜用板车拖到城里摆个摊,以此养家糊口。看着满车美食,一群坐在屋顶上的“哈奴曼”早就垂涎三尺了。你又不能打,只能吓唬,既然人家是神猴,那也是高智能生物,时间长了就知道你不过是虚张声势。时而发起群攻,时而声东击西,一车瓜果蔬菜就很快就给祸害了。“哈奴曼”饱暖思淫佚,有时酒足饭饱后还在现场肆无忌惮拍AV,农夫(妇)只有抹着泪水推车回家。“哈奴曼”在现代印度社会,配得上“城管”这金光闪闪的两个字。

牛儿、猴儿与现当代印度政治和社会结下难解之缘,一个政党对待牛和猴的态度对选票颇有影响。待它们过宽,干扰人们生活太严重,大家有怨言(尤其比较世俗化的人群);待它们过严,大家也要抗议(尤其是原教旨信徒)。怎样把牛神和猴神伺候好管理好,这是印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需费神思考的问题。
对农业人口而言,牛牛确浑身是宝,是很多民族的劳动工具和衣食来源。中国的苗、瑶、壮、侗等少数民族以及一些汉族农村同样有牛崇拜。牛可以当驮兽和耕畜,牛粪可以做燃料,牛肉、牛奶可当食物,牛的皮毛还能制造衣物和用具。
同为神物,但牛与当代印度政治的关系最为复杂,毕竟世界上把“孙悟空”当工具和食物的人群极少,大部分印度教徒不吃荤,更不吃牛,但印度另一个很大的群体——穆斯林是吃牛肉的,种姓时代留下的“达利特(贱民)”阶层也没有这些禁忌。
与此同时,印度还是近年世界两大牛肉出口国之一,不过需加说明,印度教徒崇拜的神牛是“印度瘤牛”,而非水牛,出口的主要是后者。印度教徒把口福让给了美国人,瘤牛在印度被当神供,美国人引进后经过育种改良,变成品种更优秀的“婆罗门牛”,是美国人最普遍的牛肉来源。不过保守的印度教徒可不赞同这观点,他们认为血统古老且纯洁的瘤牛才最神圣,它的尿和粪的药用价值更高。

(注:牛儿浑身都有各种神驻扎。来自牛身上的“牛粪、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制的“潘查加维亚”是顶尖保健品)
印度为欧美发达国家贡献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和优秀医生,国内总体医疗水平虽然还落后,但一流的现代医院和医生也不少,可它的神学医疗体系在民间同样欣欣向荣。
如果问一个印度教徒:“牛是什么?”他会告诉你:“牛是母亲!”是啊,牛是母亲的话,人怎么能吃母亲的肉呢,这种情感还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从中年开始在宗教上越来越虔诚,不仅不吃牛肉,连荤菜都不沾,最后发展到牛奶也不喝了,因为他36岁那年宣布“禁欲”,认为牛奶有可能催发性欲。
甘地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听说一个有名的印度教徒皈依了基督教。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说他受过洗礼,就得吃牛肉和饮酒,还得改换服装,而且从 此以后出门就得穿上西服,戴上礼帽。这些事使我忍受不了。真的,我想,如果一种宗教强迫人吃肉、喝酒、易服,这还配称为宗教吗?我还听说这个新皈依者已经开始诋毁他祖先的宗教、习俗和他们的国家。所有这一切都使我厌恶基督教。”甘地同样推崇牛,也呼吁人们善待动物。
甘地的这种情绪虽然极端了点,不吃牛甚至不吃荤仍然可理解,但“母亲”的尿和粪怎么就变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呢!
印度教内部非常多元,不似其它宗教那样相对比较统一,教内派别林立,但不管“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等教派,还是“数论派、胜论派、正理派、瑜伽派、吠檀多派、弥漫差派”这些印度教哲学流派;辩识其是否为印度教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承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
吠陀经典由《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一批古老典籍构成,叫作“神启”。吠陀本集为重中之重,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分别成书于2700年至3500年前,都是由婆罗门撰写的。
依据“吠陀经典”产生的印度教医学称为“阿育吠陀”,吠陀指知识,阿育指生命。宽泛地讲,人们通常称之为“印度医”,不过要严格探究,这个称呼不准确,印度医还包含了“佛教医”、“达罗毗茶医(原住民医)”、“ 悉达医(耆那教医)” 、“ 尤那尼医(印度化的阿拉伯医)”几大类。当然了,阿育吠陀绝对是南亚次大陆最着名最主流的传统医学。
《阇罗迦集》、《妙闻集》、《八心集》为阿育吠陀的三大医典,前两者由阇罗迦和妙闻成书于公元1至4世纪,后者由婆拜他成书于公元7世纪,三人并称阿育吠陀三医圣。
阿育吠陀理论的术语颇难用外语准确翻译,大概译成中文的话,它认为万事万物由“地、水、空、风、火”构成,而人体有三体素,称为“气、胆、痰”,气司空与风,胆司火,痰司地和水,三体素构成一个体系,体系平衡人则健康,体系失衡人则生病。
阿育吠陀医声称他们有如下重要特征:一、视人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疗法;二、药物价格便宜,印度的阿育吠陀公立医院,看病住院皆免费,唯有服用贵金属和钻石炼制的高价药物才收费;三、没有毒副作用;四、万物皆药;五、重视身心,所以也重视养生;六、重视食疗;七、是一种顺应大自然的治疗方法。
古代世界,阿育吠陀的确是相当“发达”的传统医学,有一套基于神学、哲学、经验的庞杂理论,还有繁多的药方和外科手术技巧。阿育吠陀不仅对南亚的佛教医学等成形有根基性作用,还通过佛教医学刻影响了汉医、韩医、蒙医、藏医。
隋书经籍志里就载有“龙树菩萨药方、西域诸仙所说药方、婆罗门诸仙药方、婆罗门药方”等十一种佛教医籍,都可以看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孙思邈的《千金方》也吸纳了源于阿育吠陀的佛医内容:四大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万物皆药——好吃的叫食物,不好吃的叫药物,但药食亦可换用;万病丸——一方治多病,如治百病的耆婆万病丸;医方——各种印度方剂,如阿魏雷丸散方、甘参消石酒方、耆婆汤等;养生保健——用杨枝漱口的保健,练天竺按摩和十八势等称为“婆罗门法”的养生动功。
吠陀医典里记载着一种叫“撒拉卡亚”针刺疗法,所以国际医史学界有很多学者认为,针灸是由阿育吠陀传入中国。
16世纪初,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巴布尔从中亚率兵攻入印度,建立了印度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由于统治者都是穆斯林,所以印度教的阿育吠陀医学没得到什么重视;19世纪开始,阿育吠陀又遭受现代医学冲击更趋衰落,但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兴起,有点回光返照。印度独立后,阿育吠陀获得法定地位,有自己的医学院、医院、诊所一整套体系。
现代医学冲击下,阿育吠陀出现了改良派和正统派,改良派认为应该充分吸纳现代医学来改造阿育吠陀使其获得新生;正统派则强调这毫无必要,阿育吠陀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衰败的原因是穆斯林王朝和英国殖民者压制,只要坚持经典,就可恢复“黄金时代”。两派长期论战不绝,随着独立后阿育吠陀教育体系建立,就演化成了“学院派”和“民间派”。
从学院派的学制和课程设置来看,的确是“改良”了,大学五年半本科学制,要学《阿育吠陀基础理论》、《阿育吠陀史》、《药物学》、《制药学》、《法医学》、《解剖学》、《生理学》、《毒物学》、《卫生学》……最后一年要专学“现代医学”(不学这个还是难有立身之本),学院派口号可以说是“阿西医结合疗效好”。
民间派经常指责政府和学院派毁坏了神留下的好医学,掺杂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他们所学是最正宗的。他们经常谎称,阿育吠陀某种牛粪尿药物又获得了“国际专利”,言下之意为连外国人都趋之若鹜,本国消费者应放心服食,也指责印度政府对之相当怠慢。
事实上,既没有什么“国际专利”这玩意儿,印度政府对阿育吠陀医的管理越来越松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官员出于“政治考量”,日益对牛粪尿药品、保健品大开绿灯。
阿育吠陀医这样解释牛粪尿的药理,并说引自于吠陀医典:
1、牛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它的孩子,故牛尿有益于身体;2、疾病因为基本的体素失衡所致,牛尿能使之平衡;3、在所有的尿中,牛尿是最优质的;4、牛尿不会腐烂,越老的牛尿越有益。这么一说,辛哈等人喝新鲜牛尿有点吃亏,放上十天半月再饮用才达到最佳疗效。
印度医学专栏作家卡科拉亚经常写文章抨击牛粪尿入药,有次他问一个阿育吠陀医生:“你们说牛粪尿的药用价值来自阇罗迦、妙闻的书,他们都是一二千年前的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不知道物质成份,可现在都21世纪了?”对方答道:“可是,从阇罗迦时代到现在,牛粪尿的成分并没有变过啊!”卡科拉亚当然就晕倒了!
今天的阿育吠陀医生和原教旨教徒看来,吃牛肉是罪孽,吃牛粪尿却能治百病,这与“经典”所说真可谓大相径庭。
阿育吠陀三大医圣的书中,同样说过“牛肉和牛肉汤“是良药,阿育吠陀医生和药商却对此事绝口不提。《妙闻集》里讲述了牛肉汤的药用价值,并称牛脂可以治疗体虚和风湿。印度教两大史诗之一的《摩诃婆罗多》也明确记载,牛肉不仅是美食,还是“赏赐品”。
印度教文化(吠陀文化)由远古雅利安部落侵入当地后逐渐融合而成,吠陀经典里记载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与打仗。早期作为游牧民族,怎可能不吃荤。远古时代,印度教不仅吃荤,还吃牛羊肉。吠陀经典里就提到约250种动物,并认为其中有50种可用来祭祀和当作食物。
印度教后来普遍主张不吃荤,这是为了应对佛教的挑战,因佛教主张不杀生,批评牲祭。后来长期作为被统治阶层,印度教只有靠不断强化宗教信仰保持认同,凝聚内部,牛崇拜逐渐被推向极致。莫卧儿王朝巴布尔皇帝时代,“牛是母亲”这种观念已相当普及。为了安抚在印度教人口中占优势的婆罗门阶层,巴布尔临终前叮嘱皇太子尊重牛崇拜,避免杀牛。
独立以后,牛逐渐变成右翼党派大众政治动员的工具,“印度国民志愿团“——这个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据称是世界上第二大政治组织)积极推动在全国实施“屠牛禁令”,八十年前并未在政治领域获得多大回应。
印度是把“社会主义”写入宪法的国家,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有别于苏联式计划经济),自1991年印推行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民族主义崛起和宗教复兴这个大背景,偏世俗和中左的民族主义政党国大党力量有所衰颓,情况就不太一样了,牛儿的地位越来越神。
古吉拉特邦等地区,已经实施了屠牛禁令,尽管其它教派和人士顾及印度教徒的反应,不会在公开场合屠牛。因为很多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对过度崇牛而编造出来的神话不卖账,国大党等中左翼主流大党亦对此反应激烈,这让原教旨主义者相当恼火,觉得打赢这仗还需争取下一代。经过他们多年游说,2006年教育委员会终于同意,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把古印度吃牛的历史一笔抹掉了。
“世界印度教大会”主席托拉迪亚说,古代只有低种姓才吃牛,婆罗门是不吃的,教科书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编写教科书的历史学家术业不精犯的错误。
猴儿会给人们添乱,但牛儿很乖,制造麻烦的是崇拜牛的激进份子。印度教常被人说成是“最古老的,内部最多元,宽容度较高”的宗教,这个说法大致准确,但有些极端原教旨信徒碰到牛的问题时,很容易就变成了恶魔。
2002年西北部的哈里亚纳邦,当地正在庆祝“十胜节”,这是印度教最盛大的节日,纪念罗摩战胜魔王罗波纳。有极端份子在人群中大喊,说看到几个“达利特”杀死了牛并剥牛皮,是对神灵的亵渎,煽动起一伙暴徒对五个达利特实施了私刑处决。
达利特从事脏活累活,收集老死在野外的动物尸体(主要是牛)回去处理是他们工作之一。很多达利特因为穷,不讲那些宗教禁忌,是吃牛肉的,只要不在公众场合就行。这五个达利特那天就是在干本质工作,运野外的牛尸体回家,这完全是一桩极端份子造谣引发的悲剧。

(注:上图为治慢性病的牛粪尿药物、牛粪饮料、牛粪保健品“潘查加维亚”、用作消毒剂的蒸馏牛尿等)
《金融时报》时报驻南亚主任爱德华·卢斯在他的经典作《不顾诸神:印度的奇怪崛起》一书中,记载了刷新他三观的“牛崇拜”。卢斯应北方邦农民维伦德的邀请到他们的村庄参访,他发现当地妇女在分娩时爱用牛粪作为消毒剂,而当地的孕妇死亡率是8%,居印度之首。
卢斯拜访世界印度教大会经营的“牛产品研究中心”,这里致力于生产在农村深受欢迎的各种牛粪尿产品。中心负责人苏尼尔·曼辛卡告诉他,除了吠陀经典里提到的药物,其它任何药物都毫无价值。
接近一个巨大牛棚时,曼辛卡要求卢斯脱下鞋子,从覆盖着牛粪尿凝浆的地上走过,“你知道吗,牛粪是一种杀菌剂,你有脚气的话,从这里走过,就可以治愈”。中心有实验室,摆放着很多盛满牛粪尿的瓶子,一个大口杯里的牛尿还冒着气泡,这是中心开发的“牛尿治癌抗氧化药剂”。
印度的牛粪尿食品、保健品、药品,目前主要的消费群体有三大特征:农村人口居多、低收入低文化阶层居多、原教旨信徒居多。阿育吠陀医生和药商口中“遵循吠陀经典”,不过是句“有意无意的假话”,只能从更多的经济和政治角度去解释牛粪尿的崛起。

F. 阿育吠陀的基本概述

印度的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称生命吠陀)医学和悉达(Siddha)医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五千多年来,它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由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育吠陀的医生对于植物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们也对体内的运作极为了解,甚至有证据指出阿输吠陀医师动过人体手术。此外,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中国的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医疗方法,都可见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阿育吠陀传统医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时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记载的综合医学体系而着称。
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以下为阿育吠陀医学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内科学)
2. Shalakya Tantra(头颈外科学及治疗、眼科学和耳鼻喉科学)
3. Shalya Tantra(外科学)
4. Agada Tantra(毒物学)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学)
6. Kaumarabhritya(儿科学)
7. Rasayana(延缓身体老化的老年学)
8. Vajikarana(生育学)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论述出现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医学分化为两个学派:阿提耶——内科学派和昙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学派,从而使其成为一门更加系统化的科学。这两大学派编写了阿育吠陀医学的两本主要着作—《遮罗迦集》(Caraka Samhita)与《妙闻集》(Susruta Samhita)。这两本医学经典均着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遮罗迦集》由伟大的印度医祖遮罗迦所着,并经阿提耶补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阿育吠陀内科医学着作。妙闻继承了印度医学始祖昙梵陀利学派的理论,他编写的《妙闻集》收集了修复外科的各种知识,包括换肢手术、整形外科手术、剖腹手术甚至脑外科手术。同时,他还以发明了鼻整形术而闻名于世。大约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医学着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问世。它综合了阿育吠陀医学两大学派的观点。从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药物专着Nighantus作为对阿育吠陀医学经典的补充逐一问世,收集记载了各种新药物,并在用法上进行了扩展,同时摒弃了陈旧的药物和物质辨别方法。
有证据表明阿育吠陀医学曾丰富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学体系。通过与印度的海上贸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医学。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腊人和罗马人接触到阿育吠陀。传统的尤那尼(UNANI)医学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个千年的早期,随着佛教东传,阿育吠陀医学也传播到东方,并对藏医学和传统的中医草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G. 印度的吠陀医学

吠陀 医学 拥有着五千年的 历史 ,而常见的 瑜伽 也是属于吠陀医学的一个分支。对于吠陀医学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印度的吠陀医学,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的吠陀医学
瑜伽风行全球,让阿育吠陀这一拥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受到关注。

瑜伽只是阿育吠陀医学的一个分支,根据阿育吠陀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由独一无二的三大生命能量构成的,瓦塔、皮塔和卡法这三种能量 决定 了我们的身体以及精神结构,它们同样决定了我们在防治 疾病 时需要哪种饮食、锻炼以及 治疗方法 。

在美国,阿育吠陀的崛起是一种新现象。一系列由 针灸 、 按摩 、瑜珈、捏脊、冥想和草药构成的新时代治疗方法正在主流医学中获得立足之地。

随着瑜伽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瑜伽背后的一个整体的 健康 生活方式体系——阿育吠陀(Ayurveda),浮出水面。

阿育吠陀,历经5000多年历史考验,是世上最古老的医疗传统之一。瑜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如今,阿育吠陀医学正引起新一轮健康风潮。

5000年来沿用至今

5000多年来,阿育吠陀一直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有证据表明阿育吠陀医学曾丰富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学体系。

上次 感冒 的时候,你也许并不会把体内产生的痰液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同样你也不会仔细考虑你的胆汁是否具有某种精神意义。但是一种5000年前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医疗方法——阿育吠陀医学认为,在你的身体系统中,这些体液的平衡对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阿育吠陀(Ayurve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中文一般译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医学”,“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则是知识或者智慧,两者结合在一起,在梵文中的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学”,或是指生命或长寿的知识。

5000多年来,阿育吠陀一直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

由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育吠陀的医生对于 植物 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们也对体内系统的运作极为了解,甚至有证据指出阿育吠陀医师为患者动过人体手术。此外,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 中医 以及“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医疗方法,都可见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有证据表明阿育吠陀医学曾丰富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学体系。通过与印度的海上贸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医学。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腊人和罗马人接触到阿育吠陀。传统的尤那尼(Unani)医学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个千年的早期,随着佛教东传,阿育吠陀医学也传播到东方,并对藏医学和传统的中医草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大能量构成基础

通过饮食、练习、草药、按摩以及冥想来保持人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的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基础。

阿育吠陀医学基于一种理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体,都是由最基本的五种要素组成的,那就是:土、风、火、水和空间。这几种元素在人体中以不同的比例呈现,构成人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称为“doshas”),分别为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通过饮食、练习、草药、按摩以及冥想来保持三大生命能量的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基础。

根据阿育吠陀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由独一无二的三大生命能量构成的,瓦塔、皮塔和卡法这三种能量决定了我们的身体以及精神结构,比方说我们是肥胖还是消瘦,我们是容易相处还是容易暴躁。它们同样决定了我们在防治疾病时需要哪种饮食、锻炼以及治疗方法。

那些瓦塔占主导地位的人,往往身材比较单薄,思维敏捷,而且容易不断地变化。当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瓦塔者是活泼、有创意的人。但是,当他们处于不平衡状态的时候,就变得很容易出现焦虑、失眠和 消化 不良等状况。

那些体内多半是皮塔的人往往是肌肉型的,他们是极端的,同样是雄心勃勃的。在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他们很友好、聪明,同时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但是,在失去平衡的时候,他们通常又是批判性的,急躁同时具有侵略性。

卡法者往往有很强的承受力,同时拥有平静的特质。当处于平衡状态下,他们是和蔼、忠诚的,同时拥有宁静的外表。但是失去平衡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体重增加,充血,同时拒绝改变。

其实,很少有人是100%的瓦塔、皮塔和卡法体质,你极有可能是几种体质的混合体,因为这三种能量存在于每个生命体中,并且会不断地相互作用,但终究会有一种是主导。

几百年来,在印度,通过这种能量棱镜来观察身体已经成为 文化 的一部分,就如同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中国等国家一样。在美国,阿育吠陀的崛起是一种新现象。一系列由针灸、按摩、瑜珈、捏脊、冥想和草药构成的新时代治疗方法正在主流医学中获得立足之地。

美国的吠陀教学

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是官方医疗系统的一部分;而在美国,也开设了一些阿育吠陀培训机构。

在印度,有超过150所学院教授阿育吠陀(Ayurveda),在那里,学生们研习《遮罗迦集(Caraka Samhita)》和《妙闻集(Susruta-samhita)》等古代经典着作。通过五年的学习,他们获得阿育吠陀医学学士学位,之后他们同样可以继续学业以获得博士学位。

这些机构的流行无疑是考虑到了,印度有80%的人口正在使用阿育吠陀治疗法——要么是完全使用,要么是和西方的治疗方法相结合。虽然,在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期间,阿育吠陀医学的实践被大量压制,但是在20世纪早期印度赢得独立后,这种古老医学又重新抬头。

1970年,印度议会通过了一项 法律 规范认可要求。一年之后,阿育吠陀医学成了官方医疗系统的一部分,而这种医疗系统先前都是由西方医学来统治的。

在美国,第一代的阿育吠陀从业者是在印度接受训练的。其中的先驱者之一是斯科特·格尔森(Scott Gerson),他在1982年创建了国家阿育吠陀医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yurvedic Medicine)。

作为唯一一个同时获得传统医学学位和阿育吠陀博士学位的美国人,格尔森在曼哈顿北部70英里(约合112.65公里)的纽约州创建了布鲁斯学院,在那里他运行了一个为期三年的阿育吠陀培训计划。该研究所占地7英亩(约合2.83公顷),在用作研究和 教育 设施的同时还充当戒毒静修中心。他拥有最大规模的阿育吠陀文献 收藏 以及一个花园来 种植 草药以治疗病患。

1984年,印度普纳(Pune)的前医疗主任、阿育吠陀专家瓦桑特·拉德(Vasant Lad),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中部城市创建了阿尔布开克阿育吠陀研究所(Ayurvedic Institute in Albuquerque)。该研究所有一个戒毒中心,同时提供为期两年的培训计划,复制了印度的阿育吠陀学院的课程。

在美国,其他的培训机构包括由大卫·弗劳利(David Frawley)在1988年创办的美国吠陀学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Vedic Studies)和1999年成立的美利坚阿育吠陀学院(Ayurveda Institute of America)。

但是,不像在印度,阿育吠陀在美国不是一个官方认可的医药形式,并不受政府监管。2000年,全国阿育吠陀医学会(National Ayurvedic Medical Association)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鲁斯,以建立行业标准。但现在,阿育吠陀医生仍然是一个没有执照的职业,对这些从业者的培训或认证没有国家标准,所以你如果选择这种方式的话,自己就要小心。

诊断从何而来

一旦医生确定了你的三大生命能量,检查了你的症状,他会针对饮食、运动、冥想等调整三大生命能量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你去看一个阿育吠陀医生时,他或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你的三大生命能量,这通过问你关于你的饮食、习惯和最近疾病的问题,还会检查你的牙齿、舌头、皮肤、眼睛和身体结构。这些医生也许还会检查你的尿液、粪便、说话方式、声音以及脉冲。

一旦医生确定了你的三大生命能量,检查了你的症状,他会针对饮食、运动、冥想等调整三大生命能量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根据阿育吠陀的传统,某些食物对于特定的生命能量有促进内部和谐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则会引起失衡。在阿育吠陀医学的观点中,人体的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各要素的循环和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关。相似的,每一种生命能量都有它特定的推荐练习 养生 法。

比方讲,那些活泼的瓦塔者会被建议做一些较安静的运动,比如走路或者慢跑,而那些行动迟缓的卡法者则可能被告知练习 网球 或者壁球。你的医生同样可能从阿育吠陀医学600多种草药配方中,开出一种处方给你。

吓人的 排毒 疗法?

一种共分五部分的排毒疗法可清除身体的毒素,但其中包括催吐、轻泻、灌肠、灌鼻、放血等步骤。

虽然一些清洁技术能够被安全地自己执行,但是一套完整的帕奇卡玛排毒疗法只能在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指导下执行,而他能够确保程序被正确地实施,同时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缩短它。

除了对你的饮食、生活方式和习惯做出建议,你的医生可能同样建议你接受一种共分五部分的排毒疗法来清除你身体的毒素,这种疗法被称为帕奇卡玛排毒疗法(panchakarma)。

为了使你的身体做好准备,你需要每天做一个精油按摩——被称为油疗法(Snehan),来将体内的毒素通过热疗法(Svedana)或者通过待在加有药的蒸汽室内发汗来引导到胃肠道。

经过三至七天,你能够开始做帕奇卡玛排毒疗法的治疗,其中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步骤:

Vamana:在此过程中,病人喝一种草药用来催吐,以消除肺部的黏液,这些黏液往往会导致反复支 气管炎 、 咳嗽 、感冒或者 哮喘 。

Virechana:在此过程中,患者服用一种轻泻剂来清洁肝和胆的毒素,以减轻肠易激综合征、腹部 肿瘤 及黄疸。轻泻剂是一种类如番泻叶、西梅干、麸皮、亚麻籽壳或蒲公英根的典型草药。

Basti:在此过程中,患者被给予 中药 灌肠来 清理 较低处的肠子,以减轻 便秘 、肾 结石 、腰酸和多动症。

Nasya:在此过程中,草药油被灌入到病人的鼻子,来清洁鼻腔,以治疗 偏头痛 、 鼻窦炎 、面瘫和精神障碍。

Rakta Mokshana:在此过程中,病人接受放血来清洁 血液 中的毒素,以预防反复发作的 湿疹 、 痤疮 、 疥疮 、慢性 瘙痒 和 荨麻疹 。

但在所有的灌肠剂和放血把你吓跑之前,有一种治疗方法你保证会非常享受——阿育吠陀按摩(Ayurvedic massage)。

因人而异的按摩疗法

像所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一样,按摩的方式随着人体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三大生命能量的配比不同而不同。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按摩是一个恢复体内能量平衡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做法可以软化组织、滋养皮肤、刺激内脏。

像所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一样,按摩的方式随着人体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三大生命能量的配比不同而不同。对于一个消瘦的瓦塔者,他的皮肤一般是干燥的,同样容易得感冒,医生就会用一种滋润、温暖的油,同时使用舒缓、轻柔的轻抚方式。

对于一个通常拥有油性皮肤,温暖的体温的皮塔者,医生将会用一种较轻的向日葵或椰子油,并会用一种更深、更慢的按摩方式。这能够平息皮塔者火热的情感倾向。

对于一个体重比较重、总体比较平静的卡法者来说,芥菜或麻油可以帮助激发他们迟缓的新陈代谢,同时伴随有力的按捏来促使他们的流通。

阿育吠陀其他的按摩方式还包括:

Abhyanga:这是一种全身精油按摩,通常在一个温水浴后使用,据说这种按摩方式能够滋养五脏六腑,抚慰心灵以及舒缓肌肉。

Pichil:在一个全身按摩的过程中,药油将会被倾倒到身体上。

Sirodhara:油会被浇在额头上以治疗抑郁和焦虑。

Nhavaraki:成捆的药用粥包裹在身体上以刺激出汗。

猜你感 兴趣 :

1. 古印度有哪些文化遗产

2. 印度瑜伽的发展历史

3. 古印度神话的渊源历史

4. 为什么印度教不吃牛肉

5. SPA按摩手法有哪些

H. 印度有种古老医学是什么

阿育吠陀(Ayurve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中文一般译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医学”,“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则是知识或者智慧,两者结合在一起,在梵文中的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学”,或是指生命或长寿的知识。

5000
多年来,阿育吠陀一直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通过饮食、练习、草药、按摩以及冥想来保持人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的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基础。

阿育吠陀医学基于一种理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体,都是由最基本的五种要素组成的,那就是:土、风、火、水和空间。这几种元素在人体中以不同的比例呈现,构成人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称为“doshas”),分别为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通过饮食、练习、草药、按摩以及冥想来保持三大生命能量的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基础。

根据阿育吠陀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由独一无二的三大生命能量构成的,瓦塔、皮塔和卡法这三种能量决定了我们的身体以及精神结构,比方说我们是肥胖还是消瘦,我们是容易相处还是容易暴躁。它们同样决定了我们在防治疾病时需要哪种饮食、锻炼以及治疗方法。

当你去看一个阿育吠陀医生时,他或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你的三大生命能量,这通过问你关于你的饮食、习惯和最近疾病的问题,还会检查你的牙齿、舌头、皮肤、眼睛和身体结构。这些医生也许还会检查你的尿液、粪便、说话方式、声音以及脉冲。一旦医生确定了你的三大生命能量,检查了你的症状,他会针对饮食、运动、冥想等调整三大生命能量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I. 阿育吠陀医学的简介

印度的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称生命吠陀)医学和悉达(Siddha)医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五千多年来,它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
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
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J. 阿育吠陀是什么意思

“Ayurveda”为梵文,中文一般译为“阿育吠陀”,阿育吠陀是梵文,由两个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Veda意为“知识”,因此阿育吠陀一词的意思为生命的科学。
印度的医学体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称生命吠陀)医学和悉达(Siddha)医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五千多年来,它在无数印度传统家庭中使用着。其影响波及南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由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育吠陀的医生对于植物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们也对体内的运作极为了解,甚至有证据指出阿育吠陀医师动过人体手术。此外,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中国的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医疗方法,都可见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阅读全文

与印度大约有多少阿育吠陀医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建安七子有多少 浏览:205
印尼年有多少个小时 浏览:651
伊朗为什么断网 浏览:722
伊朗伊斯兰教是什么教 浏览:41
伊朗是现在什么民族 浏览: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浏览:737
越南菲律宾如何侵占南沙 浏览:138
印尼血龙木手串什么颜色是真的 浏览:510
意大利雅培和上海雅培是什么关系 浏览:470
意大利面条酱怎么配 浏览:87
中国良工阀门厂在哪里 浏览:201
美国与英国区别是什么 浏览:241
越南战争美军有哪些部队 浏览:21
榴莲泰国的和越南的哪个好吃 浏览: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发店多少钱 浏览:433
怎么在印尼开通移动国际漫游 浏览:785
印度人怎么换衣服 浏览:595
中国象棋怎么看局 浏览:183
英国私人公司如何上市 浏览:819
在越南吃什么面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