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能法师的主要贡献
释印能,俗名王洪,1976年2月生,吉林省扶余县人士。1994年于扬州高旻寺礼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师素喜梵呗,在佛教音乐界有较深造诣。演法音以十方,于各地至今已领诵主唱21次华严法会。2001年受邀前往菲律宾马尼拉观音寺做华严法会,并在菲居住弘法两年。
2006年出版了个人的佛乐专辑《华严境》和《念佛三昧》,影响甚大。同年参与《神州和乐》僧人演唱,随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韩国、德国等演出,并于08年在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深受好评。
2009年印能法师参与《天音禅韵》大型梵呗演唱会并在《禅风》节目中演唱《心经》。
2011年,印能法师自己作词作曲独立创作并制作了两张佛乐专辑《佛说万物生》和《心中的菩提》,非常受欢迎。
2. 印度僧侣贬低中国,玄奘是如何不卑不亢回答的
一开始我们知道玄奘是因为西游记里的唐三藏,但是他和现实中的玄奘法师还是不一样的。玄奘法师在印度学习与人辩法,后来在印度召开佛教辩论大会,很多人用佛法问题向玄奘法师为难,最后玄奘法师说得他们哑口无言。
玄奘法师听完高僧这样的说话,非常的生气,他现在在场的所有人说道,佛陀之所以创立如此微妙的佛法,不是只为了印度的众生,就算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下民们,佛陀也没有把他们拒绝在门外。更何况我们的中国,所有人都把忠孝礼仪当做立身之本,怎么可以用野蛮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国家,中国的书是从来不会拒绝让贫穷的人去阅读的,中国人可以运用智慧和知识更是鬼神都无法匹配。印度的人怎么能如此无知,用佛陀的降生来说明中国的无足轻重。
3. 佛教在印度为何会衰落 婆罗门教徒怎样看待释迦牟尼
婆罗门教徒认为佛陀是梵天所化。
印度教是学习了大量佛教理论后加以庸俗化的一个宗教,他是很媚俗的。佛教理论在龙树大师后就变得无比艰深,不是有钱有闲是很难研究明白的,但以印度人民的生活条件,是不适合研究纯粹的无偶像寄托的佛教理论(中观,唯识等)的。所以,佛教迁移到中国。中国相对富庶,人民乐善好施,崇尚道德,很适合佛教发展。迁移到中国后,掌握高深佛教理论的法师在印度减少,印度教和佛教的辩论多以佛教徒失败告终,印度的传统,失败的要么被杀掉要么作对方的弟子,所以,佛教在印度最终衰败了。
4. 印度一男子被蛇咬找法师治疗,结果怎么样了
印度小伙最后还是被送进了医院。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自由民主不迷信的社会,但是在印度的环境真的是很迷信的了。印度近日有一男子被蛇咬伤之后,请来了法师进行治疗。结果却是大跌眼镜,让人啼笑皆非。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事情,最后的结果真的是治疗好了么?
但是也许有的人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所以我们就需要看看身边人的案例。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法师之类的人物。这类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真正的才能的,只是忽悠骗人的。对于这种人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敬而远之,不要过度盲目的听从。还是需要及时的就医,及时的得到医生的救治。
5. 印度和尚吃素吗
印度的和尚是很虔诚的,你以为像中国的啊!!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但是现在在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已经很少了,大多信仰印度教,信仰湿婆
但由于那里是佛教的发祥地,那很多的佛教徒都很虔诚,他们当中有很多是从全世界各地苦行到那里的。
6. 玄奘法师到底是怎样的人
我国古典名着《西游记》中,唐僧被视为懦弱无能、不辨正邪,但唐僧是以“玄奘法师”为蓝本创作的虚拟角色,而现实中的“玄奘法师”往往比你象征中“强大”。
●一心向佛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一开始太宗皇帝亲自为玄奘法师授予通关文牒,并赠送了紫金钵盂和一匹白马,而现实中的“玄奘法师”根本没能得到西行取经的批准。
十三岁时陈?(玄奘的原名)通过考试变成正式学僧玄奘,玄奘周游四方,向众多大德高僧学习,渐渐闻名蜀中。
可玄奘却发现,人们平常诵读的经书,有很多都译着不全,难以理解。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大家都分歧很大。玄奘意识到,这是一个攸关信仰的重大问题。
义理不清,戒律不严,心中的敬畏便会失守,人的行为便会渐渐失去约束,是非对错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
直到玄奘25岁那年,天竺(印度)禅师波颇来到长安,玄奘闻之大喜,前往请教。波颇闻言合十,缓缓道:“那烂陀寺的戒贤大师,将告诉你答案。”那烂陀寺就在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是世界最权威的佛学圣地,所以触发了玄奘法师的西行取经计划。
玄奘曾多次上书唐太宗,请求到天竺取经。可当时边关战事正酣,管制森严,上书遭到无情拒绝。玄奘法师只好偷渡出境,在沙漠上差点被通缉,幸好有崇信佛教的官员放行,玄奘法师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
●西行求法
“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玄奘法师继续前行,相传在大漠中迷路的玄奘慌乱之下打翻了盛水的皮囊,救命之水荡然无存。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玄奘终于晕倒在沙漠中。直到被夜晚的凉风吹醒,玄奘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途中老马自己调了头,怎么也叫不回,玄奘跟着走了几里,居然见到了一片绿洲找到水补给。
古书记载玄奘法师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来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后经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东)、翻越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东行至犍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印度。
经过漫长的旅程,玄奘终于在31岁到达印度,拜在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短短5年间,身为外国人的玄奘,便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被印度信众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在印度公开辩论,谁知整整十八天,竟没有一个人提出辩驳,到最后一天,很多人当场皈依。玄奘赢得了“大乘天”和“解脱天”两个称号。
●东归译经
虽然无数寺院都想用优厚待遇留下玄奘,但玄奘法师依旧没有忘记初心──他要将毕生所学带回大唐,解决那里人们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
公元643年,44岁的玄奘带着满腹的学识和657部佛经,在印度全国上下信众的送别下,启程回归故国。
两年后玄奘终于回到了大唐的都城长安,当时唐太宗在洛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玄奘西行19年,归来时已届中年。幸在太宗没有追究当年偷渡之事。玄奘趁机向太宗请求回洛阳少林寺,从事翻译经书的工作。岂料太宗拒绝了,反而劝他还俗,担任高官。
不过太宗还是支持他在长安弘福寺设立译经院,招募全国以及东亚诸国的学员共同参与,让玄奘法师主持庞大的译经工程。译经讲法之余,玄奘法师还和弟子一起编撰《大唐西域记》,将他在异国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
玄奘足足用了10多年,将1335卷梵语经文全部译成汉语,影响力遍布中亚、越南、日本?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玄奘法师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增勤法师说过“不管是从佛教文化发展史,还是从中印文化交流史、乃至世界历史看,玄奘法师都是独树一帜的人,更是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不管是在佛教界、还是在学术界,玄奘法师在世界上都是没有争议的人物。”
7. 玄奘厉害吗印度总理访华的时候还提到过这个人
非常厉害,玄奘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富哦学大师的意思,类似于现在的大学终身教授。另外最关键的是印度以前不用文字记录历史,是玄奘法师用文字记录了当时印度的历史,可以说没有他,印度很难重建5、6世纪的历史
8. 印能法师的弟子有谁 印能法师简介为什么出家
印能法师,以及他的音乐 - 《心经》 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印能法师的弟子有谁,印能法师简介为什么出家?
印能法师,出家僧人。中国禅宗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着名梵呗音乐唱诵大师,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音乐人,在中国及海外享有极高声誉。
印能法师一直以来保持原创佛乐风格,从编曲、作词到演唱全部由自己创作完成。法师发愿以梵呗佛乐为佛事,广弘佛法。在所有充满天籁妙音的佛乐世界中,把佛门弟子对佛陀的感情,对众生的感情展现给大家。通过梵呗佛乐让更多的人了解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佛法、了解人生的真谛,从而达到弘法利生的目的。法师近年来参加国内外梵呗弘法音乐会近百场演出。素有“微妙佛音”的美誉。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评和帮助。
个人档案
印能法师,吉林省扶余县人士。 18岁谨遵母命在扬州高旻寺礼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2006年礼拜上本下焕老和尚为依止师父,赐法名“印能”。法师在佛教音乐界有较深的造诣,2006年担任《神州和乐》僧人主唱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韩国、德国等演出。同年,接禅宗法眼宗灵意老人法脉,为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并于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做汇报演出,深受好评。法师至今共领诵主唱21次华严法会,以梵呗佛音弘法利生供养十方。
释印能,1976年2月生,1994年剃度出家,曾亲近“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等多位高僧大德,在佛教音乐领域造诣精深,已出版四张佛乐专辑。曾担任《神州和乐》僧人主唱,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韩国、德国等演出,并于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今日难得与印能法师对话,如饮甘露,受益匪浅。在整个专访过程中,师父妙语连珠,时而深情,时而睿智,佛音徐来,直指人心。
谨遵母命剃度出家 高旻九年潜心修行 hsmil.com
问:印能法师18岁出家,至今已修行19年,可以和大家谈谈您的出家因缘与感受吗?
印能法师:关于出家因缘,要说到我妈妈。9岁那年,妈妈去世,去世前她给我留下一句话,就是让我出家,当时我并不知道出家意味这什么。随着渐渐长大,我对妈妈的的思念更加难以释怀,简直是苦到心里去了,无法解脱,后来经由一些学佛人介绍的经书佛法,了解到人生有八苦、十二因缘等,才发现出家会这么不可思议。18岁那年,我来到扬州高旻寺礼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从听《楞严经》开始,通过悉心学习,对佛教整体、修行理论、佛经唱念乃至于清规戒律等都有了全面了解,进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旻寺这九年,就没有我的现在。2004年应邀到深圳弘法寺做第一次华严七,该寺七次华严法会都是由我领诵主唱。在弘法寺,我礼拜高僧大德本焕老和尚为学法师父,学习普贤行愿体,法号“印能”也是由他老人家赐的,我个人非常喜欢。从1994年至今,印能出家已经19年整,对我来说,能够出家、能够接触佛法可以说是一个莫大的福气呀,我愿意生生世世做出家人,弘法利生。
领唱法会跨国演出佛乐 弘法惠利众生
问:佛教弘法的方式很多,请问您发心以佛乐弘法的因缘是什么呢?
印能法师:弘法的方式很多,这是一个架构问题。至于为什么我会以佛乐来弘法呢?首先基于华严字母的唱功,在寺里天天念天天唱,不仅可以调节气息,锻炼身体,同时还能够习得一定的唱念技巧,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了经验才能进行佛乐弘法。后来机缘巧合,在一个朋友的录音棚尝试唱一曲《观音赞》,大家听了反响极好,我就思考,可不可以把音乐和佛法结合起来呢?现世把人们的耳根训练得特别灵活,对声音的要求特别高,大家都喜欢听好听的。之后我和音乐界的朋友接触多了,就萌生一个想法,怎样把传统梵呗和现代音乐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佛乐,让佛乐的声音灌注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供佛向佛,我相信,这是弘扬佛法很好的方式之一。有些人有疑问,问我是不是唱歌的,这就本末倒置了。首先我是一个僧人,主要是为了弘法,所做音乐不过是弘法的助缘而已,这就是我对佛乐弘法的一个定位。
问:您曾发愿每年做一次华严七,那么至今共领唱过多少次华严法会呢?
印能法师:很难过地说,我去年至今都没做华严七,所以今年过年我一定要自己做一次华严七,至于领唱过的华严法会,大大小小一共有21次,每次法会两百到两千人不等。
问:法师曾担任“神州和乐”的主唱到东南亚、欧洲巡演,可以分享一下演出的经历与感受吗? hsmil.com
印能法师:记得当时在弘法寺时,“神州和乐”选僧人主唱,交响乐的指挥俞峰老师和众艺术家们特别认同我的唱腔和音准,结果把我选上了。2007年跟随乐团到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演出一路轰动,后来还去了印度参加中印文化节,紧接着韩国、泰国,最远的就是德国纽伦堡,纽伦堡和深圳市友好城市,他们特别喜欢这个佛乐交响乐,所以让我们去演出。通过交响乐把佛乐精粹和佛法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来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而且这种跨界交流对于佛法的弘扬无疑是一个契机,总的来说,这次经历非常难得,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