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中学
印度理工学院:百万富翁制造机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节目,曾经花了一整集的时间来介绍它,说:“把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加起来,就是它在印度的地位。”美国《商业周刊》则大胆下了这个定论: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是“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
这就是印度理工学院(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它没有老牌名校那种宏伟亘古的建筑,也没有新兴大学那些昂贵豪华的先进设备;它的历史不长,不过50多年;可是它的“产品”,却个个是盖上正字标记的质量保证。如今,它已从一所咖喱味浓郁的印度学校,成为一个光芒耀眼的传奇品牌,还因此创造了“IITian”(IIT人)这个英文名词。
如果没有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深谋远虑,就不会有今天名扬国际的IIT。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预见印度的现代化,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委派实业家萨卡尔(N.R.Sarkar)率领22人的委员会,研究成立一所按照国际标准设置、以麻省理工学院为蓝本的高科技学院,并在印度东西南北各设分校。IIT系统于焉诞生,至今在印度各地共有7个学校。
“IIT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为印度的骄傲。”IIT德里校区的学生训练与辅导处主任塞恩强调。55年前创设第一听IIT时,之所以选址在卡拉普尔这个英国殖民者专门关印度政治犯的监狱,就是希望学校永远要记得“人才是印度富强之本”。从创校之初,IIT的定位和目标就非常明确,为印度科技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工程,培养第一流的人才。印度政府把国家大部分的高教资源,集中在这所衔着国家使命出生的学校身上:不但基础设施和条件都比其它大学好,为了让学校更快发展起来,印度政府还特别制定一个为它量身打造的独立法案,宣告IIT是“国家级重要机构”,允许学校高度自治,举凡课程设计、招生、教职员招聘,全由教师组成的学术议会裁定,不必受到非学术势力的干扰与压力。用脑力来重建国家,这是IIT的校训和国家的战略。正是这一理念促使了IIT和印度的崛起。
“我们有绝对自由,可以选择要教谁、谁来教、教什么。”孟买校区学术发展处处长辛格(A.K.Singh)分析IIT成功的三大关键。
一流:只有2%的录取率
IIT7个分校,每年共招4000多名新生,印度上千万中学生要挤进这扇窄门,就只能通过一个管道——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
IIT难考程度在世界是出了名:每年超过30万名成绩优异的中学生报考JEE,录取率不到2%,比哈佛大学的13%还要低。因此,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IIT,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JEE考试只考物理、数学和化学,而且要考两次,第一次先刷掉后面的40%,第二次则挑出最后能够入学的考生。能够从IIT出来,往往就是creme de la creme(精英中的精英)。一位从IIT坎普尔分校毕业、如今在美国硅谷担任工程师的校友肯定,JEE真正能够筛选出好学生,不考选择题,只会死背的考生,绝对考不好。他以自己的经验说明,JEE考试得分排名,几乎跟4年后从学校毕业的学科成绩排名一模一样。
IIT校门虽窄,却是成功人生的入场券,即使一年学费合成人民币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学的100倍(印度重点国立大学尼赫鲁大学,2006~2007学年本科生和硕士生一年学杂费为330.5卢比,约合人民币57元——编者注),仍是数亿印度父母与学生“梦想之所系”。
专研印度杰出教育机构的尼赫鲁大学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劳奥指出,印度小孩从11岁起,就开始为考进IIT做准备,日夜补习苦读,只为了进入这所“人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劳奥点出,印度其它大学或理工学院,只能颁发工程学士,IIT却可以单独授予 B.Tech.(科技学士)学位,凸显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优势:政府大力栽培
是政府不遗余力的栽培,才造就IIT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国际的水平来看,IIT绝对称不上资源丰富,7所分校、3万多名学生,每年经费共10亿元左右。但是从印度的角度来看,IIT却“有钱的”让他校眼红,政府每年给其它几千所理工学院的补助,加起来也不过是3000多万元,只有IIT的3%。
在这种“特权享受”的环境中,IIT的学生不免有“天之骄子”的傲气,自信心十足。“只要能够进IIT,去哪里都会成功。”来自北印度、在IIT孟买计算器系念大二的阿斯纳尼还记得,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后,父母亲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家荡产,连续几天请全村邻居吃饭。“我们都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几个月,家里对我的一切投资,就能全部回收。”阿斯纳尼从不怀疑自己的未来将一帆风顺。
当国外大学为了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争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师写论文时,IIT却在强调评估教师绩效,并不侧重论文发表量。因此,在以论文数量为评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IIT只勉强挤进前500名;但是,在以同业评分学术声望为根据的伦敦《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IIT却名列前50大;其工科领域,排名甚至是全球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柏克莱。
教学:读书读书再读书
除了政府不吝的扶植,IIT近乎“斯巴达式”的教育模式,训练学生理论、实务兼备,深受各界欢迎。
学生毕业前要修满180个学分,其中必须有20个基础科学学分;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要修6门理工课程,以及两三门实验课;在学校的安排下,所有学生至少要到一家企业实习过。“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上课,下午5点半下课,每星期5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在德里IIT念电机工程的卡拉即使已经读到大四,还是天天满堂,忙得没有时间玩。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里数学和化学是国家重点培养的,老师会给你很多复杂的问题,让你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当然要求也是特别高,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答案精准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然而IIT的学生却很少抱怨功课太重,他们已经练就一身“解决最刁钻问题的能力”。“不必逼他们读书,IIT人知道用功一定会成功。”
正是因为IIT学生有一流的专业实力和扎实的英语能力,每年12月,各跨国公司纷纷进驻7所校园征才,通常在两个礼拜之内,所有学生都会被“抢购一空”。“在离开校园之前,IIT人一定会知道自己将到哪里。”德里分校学务长夏玛尔指出。
硅谷:IIT的最大受益者
2003年,IIT在美国硅谷盛大庆祝创校50周年,微软创力人比尔·盖茨盛赞它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令人不可思议”的学校,并称它对计算机产业帮助匪浅。硅谷是IIT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据柏克莱教授萨克森尼恩研究统计,硅谷2000家新创公司中,有40%由印度人创立,绝大部分都是从IIT毕业。
曾有人计算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IIT学生成为百万(美元)富翁的比例最高。信息系统创办人、升阳计算机共同创办人、麦肯锡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沃达丰集团执行长、网威科技长等,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IIT校友。
IIT的成功传奇,从美国企业的董事会议上,传颂到华尔街股票市场,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像是传说IIT学生在学会开车之前,就已经能够解开各种复杂的科学难题。
不论是大学或企业,美国人疯狂着迷这些“咖喱脑袋”。例如,美国华盛顿特区的George Mason大学,每年主动奉送60个全额奖学金给IIT毕业生,另外还补贴住宿费,付钱让他们到美国企业去实习。
在这段科技产业腾飞的黄金时期,IIT每年70%的毕业生会出国,且大部分都落脚美国。过去50年,IIT总共产生了17万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就超过3.5万人。印度曾经有一则笑话,说进入IIT,是一只脚踩在印度土地,另外一只脚踏进印度航空。
IIT的一位老教授说过,印度要发展,除了我们的奋斗舍我其谁。IIT的一位学生说过,我们在这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庭,我们每个人都在想着为国家做贡献。如此的雄心壮志和付出,一个国家怎么会不迅速崛起呢?
IIT一贯培养的是能从零开始思考产生新的构思的人才,以及能成为领袖的人才,所以毕业生们不仅能在科学领域,在商业领域也能取得成功占据首要地位,这是IIT孟买分校校长的原话。
世界很多大的公司在这里都设立的研发基地,为了利用IIT的人才资源。
世界是平坦的,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头脑决定一切。未来理性的概念,距离,科技,基础设施等几乎都会差不多,那么不一样的只有头脑------经过充分锻炼的头脑。
美国等一些国家已经感受到印度在威胁自己了,托马斯。弗里德曼就呼吁美国政府要为化学、工学教育等提供不加限制的预算。
印度虽然出现了IIT这样的学校,但印度大学的入学率为7%,比较低。所以印度政府决心到 2015年把这个数字提高一倍。另外印度的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也比较低,相比之下中国要好很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庆幸。中国现在虽然入学率比较高,但教学质量如何,这一点大家心里有数。所以教育部才会进行本科教学质量检查和博士质量检查,但我希望有更大的改革出现。
❷ 印度一共有多少人啊
许多专家认为,到今年底,印度的人口将突破12亿
❸ 印度有多少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1年2月更新显示印度人口13.24亿人。
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亿,女性人口5.865亿。根据普查结果,过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764%,较2001年人口普查时的2.115%出现明显下降。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
印度的经济: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
❹ 印度国家人口大概有多少人
以外交部2021年2月的数据来看,印度人口约为13.24亿人。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世界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其中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分别占总人口的80.5%和13.4%。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面积居世界第7位。
印度的自然地理情况简介。
印度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印度概况
❺ 印度有多少人
截止2021年,13.24亿,居世界第2位。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面积居世界第7位。
印度简况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创立了婆罗门教。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把佛教定为国教。
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
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1600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独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国,同时仍为英联邦成员。
以上内容参考 外交部——印度
❻ 印度有多少人
13.24亿人,不过这是2016年的统计结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❼ 印度现在有多少人2022
1、截止2021年4月,印度人口13.24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全国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余分别为: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纳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2、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❽ 印度号称有4亿青年,中国现在有多少青年
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我们大概有14岁到30岁的青少年2.5亿左右这样子。
❾ 印度有多少华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在印华侨华人只有约5000人,其中3000多人在加尔各答,1000多人在孟买,不到500人在新德里,剩下的分布在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地。这些华人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以及高中以下的学生,经营餐馆以及出租房屋是主要收入来源。
位于加尔各答东郊的“塔坝”,是印度最大的华人聚居区,约有2000华人生活于此。他们大多是祖辈从广东梅县以及湖北天门移居到此,有些家庭已传至第六代、第七代。
(9)印度有多少中学生扩展阅读:
上世纪50年代是加尔各答华人的黄金期,仅“塔坝”的“中国城”就有两万多中国人,他们基本垄断了加尔各答制革工业,大大小小的皮革加工厂、制鞋厂不下200家,餐饮食府更是遍布街巷。据李先生回忆,当时在“中国城”里卖广东小吃都能赚钱,中国人来印度确实是为了淘金。
转折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中印关系恶化,数百华人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前就以各种名义被驱逐。战争爆发后,在印华人财产被冻结,工厂关门,商铺被封,不少人被当作间谍抓起来,哪怕是释放后都不得在原居住地定居。
随后,在印华人数量锐减,不少人回到祖籍地或迁至东南亚。
❿ 印度的国土扩张到喜马拉雅山脉,是因为英国的帮助吗
印度,屹立于南亚大陆的一颗明珠!放眼整个南亚,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印度匹敌。然而印度虽然成为南亚的霸主,但是它依然热衷于领土的扩张!
回看百多年前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它还只是纷乱割据的土邦。随后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逐渐整合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印度。即便今天印度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英国的殖民思想却依旧深深烙印在印度上层精英人群之中!
今天,我们就从印度不断的领土扩张~看百年前的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精英阶层的深刻影响!
印度吞并的锡金
结语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第一大国,却受到几百年前的殖民思想影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热衷于对外领土扩张。这在世界现代历史上、乃至今天的国际形势下,无疑是令人惊讶与愤怒的!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身为地球村的一份子印度应该担负起自己南亚霸主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与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扩张意图!
最后提醒印度高层,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好战必亡”。我也希望印度能够早日悬崖勒马,从被世界抛弃的殖民扩张思想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