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鹦鹉多少种

印度鹦鹉多少种

发布时间:2022-09-12 02:38:37

‘壹’ 鹦鹉有什么品种

1凤头鹦鹉
是一种头顶长有冠顶的,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都有一个半月形的喙,蠕虫状的舌头。
2非洲灰鹦鹉
发球大型鹦鹉,体长约35CM,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体羽灰色,尾鲜红,喙黑色。原产于非洲西部,现在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
3虎皮鹦鹉
体长16-18厘米,头圆嘴强大、钩曲、基部有蜡模,颜色主要有黄绿底棕黑条纹、蓝底黑纹、黄绿相间黑纹。原产于澳大利亚,广泛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
4情侣鹦鹉(红牡丹鹦鹉)
身长16厘米左右,属小型鹦鹉,其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鼻和眼皮白色,面颊到胸部橘红色,爪灰色。野生原始总计有9种,除一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外,其余8种分布于非洲坦桑尼亚、岛干达、埃塞俄比亚、苏凡等地。
5太平洋鹦鹉
长约10公分,是鹦鹉种类中最小的鹦鹉,所以又被称为“口袋鹦鹉”。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
6金刚鹦鹉
主要分布在巴西、巴拿马,是大型中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一个属,整个家族大都属大型攀属,可分为四个族系共十七个品种。
7太阳鹦鹉:
身长30厘米,破坏性强,喜欢淋浴。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分布在南美洲的东北方。
8蓝头鹦鹉
体长27CM,体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呈现亮丽的蓝色。分布地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一直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与巴西一带海拔600公尺的热带雨林间。
9白凤头鹦鹉
体长约46CM,通体羽白色,嘴黑色,虹膜暗褐色(雄)或红褐色(雌)。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
10红额鹦鹉
身高约26-32,前额有红色羽毛,幼鸟头部的红色羽区较小,尾羽较短。原产地位于新西兰南岛及周围的一些小岛。
11金丝翅鹦鹉
身长约23厘米,原产于南美。
12花头鹦鹉
全长33-35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13折衷鹦鹉
约30-40CM,约10种亚种,雄鸟为翠绿色,翼下和两肩呈猩红色;雌鸟是深红色,腹部带蓝紫色。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的许多岛屿上。
14亚马逊鹦鹉
体长10寸到16寸不等,身体为绿色,颜色有带蓝的深绿色至偏黄的绿色都有,头部羽毛颜色各民。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区。
15红腹鹦鹉
身长25公分,最大的牲是胸前为橘色。原产于非洲坦桑尼亚,现分布在东非。
16鸡尾鹦鹉
体长约26厘米,尾长,有白、黄、绿、灰、珍珠等多种。原产地在澳大利亚,现广泛繁殖到各国。
17绯胸鹦鹉
体长约33厘米,羽色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18青绿鹦鹉
身长约20厘米,雌岛翅上无红斑,羽色较暗淡。成对或小团体一起生活在草原上和空旷的树林中。
19深红玫瑰鹦鹉
主要分布于澳洲东部及南部,主要有金披风玫瑰鹦鹉、深红玫瑰鹦鹉、红草玫瑰鹦鹉、东玫瑰鹦鹉等。
20塞内加尔鹦鹉
共有三个亚种,属最常见的种类,原产地位于西非各国。
21虹彩吸蜜鹦鹉
体长25-30厘米,嘴为橘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蓝色。原产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帝汶和澳大利亚东部、北部等地及其外围岛屿。
22蓝冠短尾鹦鹉
有包括春天悬挂鹦鹉九种不同的变种。身高大约12厘米,雄鸟体色绿,下体稍淡,头顶深蓝,喉、腰、尾上覆羽红;雌鸟羽色较暗,下体发黄,喉绯红。原产于东南亚和菲律宾及其以北的岛屿上,现在多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
23大绯胸鹦鹉
大绯胸鹦鹉属于鹦鹉科,别名四川鹦鹉、大鹦哥、大紫胸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西藏、四川、云南留鸟。大绯胸鹦鹉分布区狭窄,数量已十分稀少,应严加保护。
大绯胸鹦鹉属于大型鹦鹉。为我国特产鸟类。全长45厘米左右。上体绿色,前额、眼先黑色,头顶和耳羽蓝沾紫色,翅绿色,翅下覆羽葡萄红色。尾呈楔状,蓝绿色;尾下覆羽、腿羽黄绿色。下体除喉部有宽阔黑斑外,余部多为紫色,胸部紫兰色。嘴雄鸟红色,雌鸟黑色。脚绿色。
大绯胸鹦鹉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及沟谷地。善飞翔和攀援,喜群居。以坚果、浆果、玉米、稻谷等为主食。6~7月份繁殖,筑巢于树洞及石缝中。每窝产卵3~6枚。
大绯胸鹦鹉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过去是宫廷中达官贵人家庭中饲养的一种笼养鸟,喜效仿人语,还能学会一些技艺,故博得很多人喜爱,后来逐渐传入民间饲养。
24琉璃金刚鹦鹉
琉璃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蓝黄金刚鹦鹉、蓝黄鹦鹉。主要分布在美洲的巴拿马东部,南到哥伦比亚。
琉璃金刚鹦鹉的羽毛黄蓝色,十分鲜艳耀眼,尤其是胸腹羽毛丰满。喉黑色,颊羽白色,并具黑色条纹。腹部羽毛金黄色,枕、背及尾上覆羽蓝色,而且有金属光泽。眼白色,嘴、脚均黑色。
野生硫璃金刚鹦鹉多生活在热带森林,常成群活动,鸣声粗野。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巢营于树洞中。
25灰头鹦鹉
灰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产于四川、云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灰头鹦鹉属于小型鹦鹉。全长约30厘米。体羽以绿色为主,上体草绿色。头部铅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眼先及贯眼纹近蓝黑色;颊下有一黑带。飞羽绿色,有淡黄色外缘;翅上中覆羽有一暗红色斑块。中央尾羽绿色,具紫黄色羽端;侧尾羽绿色。下体淡黄绿色。上嘴朱红色,嘴端和下嘴黄色。
灰头鹦鹉栖息于山区稀疏阔叶林、沟谷林或果园。主要食野果、种子及谷物。
26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中部和北部、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东部和南部。
亚历山大鹦鹉的嘴峰为玫瑰红色,体羽大部分绿色,色泽鲜艳。
亚历山大鹦鹉生活于森林和农田附近,成群生活,群体较大。食物除树木种子、果实外也食农作物。巢营于树洞中.繁殖与其它大型鹦鹉相同。
27小五彩鹦鹉
小五彩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青海鹦哥。原产于马来半岛和南美群鸟。
小五彩鹦鹉体长约20厘米,体重120-130克。额部、头顶和颊部呈淡橄榄绿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翼及尾绿色,胸部红色,胁部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嘴红色,脚暗灰色,足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呈对趾形。
小五彩鹦鹉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小五彩鹦鹉多栖息在热带森林中,喜欢成群生活。主要食物是植物果实、种子、花蜜和昆虫。
小五彩鹦鹉交配一般在早上9时或下午4时左右,初期每日或隔日一次,以后增至每日1-2次。每窝产蛋2枚,蛋壳白色有光泽,一头钝一头尖,为短卵圆形。产完蛋后,雌鸟开始孵卵,只有当它取食、喝水和排粪时雄鸟才进巢代替孵卵,孵化期23天左右。雏鸟出壳后,雌鸟开始饲喂并在巢内暖雏,而雄鸟白天在巢外活动,晚上才进巢内过夜。14天后,雌鸟才出巢觅食和活动,40天左右雏鸟可出巢,此时雌鸟继续给小鸟喂食,待它们能独立取食后才与亲鸟分开。
28葵花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葵花鹦鹉、琉璜冠大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新西兰、新几内亚。
葵花鹦鹉体羽洁白如玉,羽冠柠檬黄色,雄鸟眼的色彩呈暗棕色,雌鸟呈微红棕色。 葵花鹦鹉喜成群活动,有时一群可达数百只。食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芽为主,繁殖时将巢营于树洞内。
29鸡尾鹦鹉
鸡尾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高冠鹦鹉。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现世界各地均有饲养。
鸡尾鹦鹉体长约为26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灰黑色,冠羽为淡黄色,脸庞有块橙红色的色斑,初级飞羽为灰黑色,次级飞羽为白色,尾羽较长,呈灰黑色。
鸡尾鹦鹉栖息于森林边缘地区,喜欢成群活动,善于鸣叫。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叶、芽等为食。将巢营于树洞内,每窝产卵4–11枚,孵化期约20–22天左右,雏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养育。
30红顶吸蜜鹦鹉
红顶吸蜜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
红顶吸蜜鹦鹉体长约为31厘米左右,全身羽毛鲜红色,具有金属光泽,尾羽为赤棕色,嘴为橘红色。
红顶吸蜜鹦鹉栖息于沿海岸和1250米的山林地带,常结成20只左右的小群,以花蜜、花瓣、昆虫为主,也食少量的植物种子。它们叫声响亮,特别在月明之夜。红顶吸蜜鹦鹉以高大树洞筑巢,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28–30天,雏鸟60天后方能离巢

‘贰’ 地球上的鹦鹉种类有多少种

鹦鹉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32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鹦鹉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种类最多,在非洲和亚洲种类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却有一些很有名的种类,如情侣鹦鹉。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嘴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大绯胸鹦鹉 大绯胸鹦鹉属于鹦鹉科,别名四川鹦鹉、大鹦哥、大紫胸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西藏、四川、云南留鸟。大绯胸鹦鹉分布区狭窄,数量已十分稀少,应严加保护。大绯胸鹦鹉属于大型鹦鹉。为我国特产鸟类。全长45厘米左右。上体绿色,前额、眼先黑色,头顶和耳羽蓝沾紫色,翅绿色,翅下覆羽葡萄红色。尾呈楔状,蓝绿色;尾下覆羽、腿羽黄绿色。下体除喉部有宽阔黑斑外,余部多为紫色,胸部紫兰色。嘴雄鸟红色,雌鸟黑色。脚绿色。大绯胸鹦鹉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及沟谷地。善飞翔和攀援,喜群居。以坚果、浆果、玉米、稻谷等为主食。6~7月份繁殖,筑巢于树洞及石缝中。每窝产卵3~6枚。大绯胸鹦鹉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过去是宫廷中达官贵人家庭中饲养的一种笼养鸟,喜效仿人语,还能学会一些技艺,故博得很多人喜爱,后来逐渐传入民间饲养。*花头鹦鹉 花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产于云南、广东、广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头鹦鹉比大绯胸鹦鹉小,全长35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雌雄鸟头部颜色有别:雄鸟为玫瑰红,雌鸟呈灰蓝色。花头鹦鹉栖息于沟谷森林、疏林、耕地等处,以野果、谷物为食。*绯红金刚鹦鹉 绯红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红金刚鹦鹉。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绯红金刚鹦鹉的额羽赤色,枕、颈、尾上覆羽和肩羽红色。翅上覆羽金黄色,初、次级飞羽深蓝色。上嘴壳肉色,下嘴壳铅灰色,脚铅蓝色。绯红金刚鹦鹉栖息于热带森林,常成群活动。食物以植物为主,包括花、果实、种子、嫩芽等。繁殖期成对生活,巢营于树洞中。*琉璃金刚鹦鹉 琉璃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蓝黄金刚鹦鹉、蓝黄鹦鹉。主要分布在美洲的巴拿马东部,南到哥伦比亚。琉璃金刚鹦鹉的羽毛黄蓝色,十分鲜艳耀眼,尤其是胸腹羽毛丰满。喉黑色,颊羽白色,并具黑色条纹。腹部羽毛金黄色,枕、背及尾上覆羽蓝色,而且有金属光泽。眼白色,嘴、脚均黑色。野生硫璃金刚鹦鹉多生活在热带森林,常成群活动,鸣声粗野。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巢营于树洞中。*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又叫娇凤、彩凤。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虎皮鹦鹉是鹦鹉中的小型品种,原种主要为黄绿色,头及背黄色而有黑横纹,腰、胸及腹部为绿色,尾羽黄色而中央的两瓣为蓝色,颊部有蓝黑色圆斑,雌雄鸟羽色相似,只是雄鸟中基部蜡膜为蓝白色或蓝色(发情期)或深蓝色(老龄鸟),雌鸟蜡膜为肉色或淡肉色(发情期)或姜黄色(老龄鸟),以此可以鉴别。虎皮鹦鹉经人工培育的品种羽色多种多样,主要有:波纹型、黄化型、白化型、玉头型、淡色型。此外,芸香色、紫罗兰色等几种为高级稀有种。野生虎皮鹦鹉在自然界喜欢群居,在树上攀援,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浆果及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到秋季飞到田间啄食谷物。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春秋两季繁殖旺盛。在野外主要营巢于树洞,该鸟每年繁殖两次,每窝产卵4-9枚,卵白色而有光泽。雌鸟孵蛋,孵化期18天左右。虎皮鹦鹉的雏鸟属晚成鸟,雏鸟出壳25天内不能独立生活,在此期间全靠成鸟喂食,亲鸟育雏的方法是:雄鸟喂雌鸟,雌鸟再喂雏鸟,雏鸟生长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独立生活,一般生长到5-6个月可达到性成熟。*灰头鹦鹉 灰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产于四川、云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头鹦鹉属于小型鹦鹉。全长约30厘米。体羽以绿色为主,上体草绿色。头部铅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眼先及贯眼纹近蓝黑色;颊下有一黑带。飞羽绿色,有淡黄色外缘;翅上中覆羽有一暗红色斑块。中央尾羽绿色,具紫黄色羽端;侧尾羽绿色。下体淡黄绿色。上嘴朱红色,嘴端和下嘴黄色。灰头鹦鹉栖息于山区稀疏阔叶林、沟谷林或果园。主要食野果、种子及谷物。*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中部和北部、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东部和南部。亚历山大鹦鹉的嘴峰为玫瑰红色,体羽大部分绿色,色泽鲜艳。亚历山大鹦鹉生活于森林和农田附近,成群生活,群体较大。食物除树木种子、果实外也食农作物。巢营于树洞中.繁殖与其它大型鹦鹉相同。*小五彩鹦鹉 小五彩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青海鹦哥。原产于马来半岛和南美群鸟。小五彩鹦鹉体长约20厘米,体重120-130克。额部、头顶和颊部呈淡橄榄绿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翼及尾绿色,胸部红色,胁部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嘴红色,脚暗灰色,足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呈对趾形。小五彩鹦鹉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小五彩鹦鹉多栖息在热带森林中,喜欢成群生活。主要食物是植物果实、种子、花蜜和昆虫。小五彩鹦鹉交配一般在早上9时或下午4时左右,初期每日或隔日一次,以后增至每日1-2次。每窝产蛋2枚,蛋壳白色有光泽,一头钝一头尖,为短卵圆形。产完蛋后,雌鸟开始孵卵,只有当它取食、喝水和排粪时雄鸟才进巢代替孵卵,孵化期23天左右。雏鸟出壳后,雌鸟开始饲喂并在巢内暖雏,而雄鸟白天在巢外活动,晚上才进巢内过夜。14天后,雌鸟才出巢觅食和活动,40天左右雏鸟可出巢,此时雌鸟继续给小鸟喂食,待它们能独立取食后才与亲鸟分开。*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情侣鹦鹉。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嘴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它们的头部为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南方,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的讨厌和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军用金刚鹦鹉 军用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分布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军用金刚鹦鹉通体羽毛草绿色,似军队士兵作战服的保护色,故名军用金刚鹦鹉。额羽鲜红色初级飞羽蓝色,嘴铅灰色,基部肉色,脚铅色。军用金刚鹦鹉是热带森林中的一种大型鹦鹉,喜成群活动,食物主要有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等。繁殖时成对活动,巢筑在树洞中。*葵花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葵花鹦鹉、琉璜冠大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新西兰、新几内亚。葵花鹦鹉体羽洁白如玉,羽冠柠檬黄色,雄鸟眼的色彩呈暗棕色,雌鸟呈微红棕色。葵花鹦鹉喜成群活动,有时一群可达数百只。食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芽为主,繁殖时将巢营于树洞内。*非洲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西部地区。非洲灰鹦鹉是一种中型短尾鹦鹉,体长约为40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灰色,腹部为灰白色,尾巴羽毛呈红色。嘴为黑色,眼睛的虹膜是淡黄色。非洲灰鹦鹉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喜欢成群活动,在它们活动的地区尖声鸣叫从早到晚很少间断,只有在黑夜它们才会安静下来。它们的巢穴大多数都营于很高的树上,主要以玉米为食。非洲灰鹦鹉每窝产卵3--4枚,卵为白色。孵化期约21--30天,雏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养育,70天后方能离巢。*大白凤头鹦鹉 大白凤头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是当地较珍贵的观赏鸟。大白凤头鹦鹉体长约为46厘米左右,全身羽毛乳白色,连冠羽也是白色,只有尾侧白羽中稍带淡黄。大白凤头鹦鹉鸣声十分响亮,经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喜欢栖息于高树的顶部。以植物种子、水果、浆果、昆虫和少许蛹为食。将巢营于树洞内,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但亲鸟往往只能带活一只雏鸟。雏鸟90天后方能离巢。*鸡尾鹦鹉鸡尾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高冠鹦鹉。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现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鸡尾鹦鹉体长约为26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灰黑色,冠羽为淡黄色,脸庞有块橙红色的色斑,初级飞羽为灰黑色,次级飞羽为白色,尾羽较长,呈灰黑色。鸡尾鹦鹉栖息于森林边缘地区,喜欢成群活动,善于鸣叫。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叶、芽等为食。将巢营于树洞内,每窝产卵4--11枚,孵化期约20--22天左右,雏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养育。*红顶吸蜜鹦鹉 红顶吸蜜鹦鹉属于鹦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红顶吸蜜鹦鹉体长约为31厘米左右,全身羽毛鲜红色,具有金属光泽,尾羽为赤棕色,嘴为橘红色。红顶吸蜜鹦鹉栖息于沿海岸和1250米的山林地带,常结成20只左右的小群,以花蜜、花瓣、昆虫为主,也食少量的植物种子。它们叫声响亮,特别在月明之夜。红顶吸蜜鹦鹉以高大树洞筑巢,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28--30天,雏鸟60天后方能离巢。*黄头亚马逊鹦鹉 绯胸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海南鹦鹉、鹦哥。分布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绯胸鹦鹉额有一黑纹,枕、头灰色,颈至颈侧黑色,背覆羽绿色,下腹羽灰棕色,胸部粉红色。上嘴壳红色,下嘴壳铅灰色。脚铅灰色,爪黑色。绯胸鹦鹉栖于山地密林,性温顺,喜集小群活动。食物以植物种子、果实、嫩芽为主,兼吃稻谷。每年4-5月间进入繁殖期,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4枚。

希望采纳

‘叁’ 鹦鹉有哪些品种

鹦鹉是鹦形目,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

鹦鹉有82属,358种,这里具体介绍几种常见:

  1. 金刚鹦鹉,外表华丽,体型庞大,被人们尊称为大力士鹦鹉鸟,主要是因为金刚鹦鹉的嘴巴坚硬有力,刁啄东西非常的厉害。它除了拥有大力士的名号,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百毒不侵。但是“大力士”的胆子却非常的小,不愿意和人相处,有时候还很害怕人类。

  2. 葵花鹦鹉,主要分布于澳洲北部、东部等地,全身羽毛雪白,头顶黄色小金冠,漂亮的体型和高超的学舌功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3. 亚马逊鹦鹉,它身上汇集了所有鹦鹉的优点,它全身羽毛大部分呈现绿色,头顶呈现黄色,种族内的鹦鹉体型大小相差比较大。主要生活在亚马逊地区,像巴西、墨西哥等地。

  4. 小葵花凤头鹦鹉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体长35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雪白漂亮,头顶具形长的耸立型黄色凤头冠羽,愤怒时会竖起头冠呈扇状,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甚喧闹,喜栖息于各种森林、开阔的林地、农地、森林边缘地区、半干燥的林地等,食物包括种子、壳类、浆果、坚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虫等。一次产2-3枚卵,雌雄鸟轮流孵卵,叫声嘈杂。野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境内,主要在弗洛瑞斯海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艾鲁岛等许多岛屿上。

  5. 虎皮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6. 吸蜜鹦鹉,主要以食用花粉、花蜜和果实为主,环境适应能力强,喜欢栖息于森林、公园和庭院等地,喜欢成对的活动。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海地区。

‘肆’ 鹦鹉推荐

楼上说的一般都是很便宜很小的那种不会说话的鹦鹉,要说八哥虽会讲话但是不太好看,有一种叫大拍胸鹦鹉的,既聪明,讲话又好,而且动物园里面很多鹦鹉杂技都有他们精彩的表演,我们家里面养的就是这种,可养大约25年(平均寿命),但是如果你要买的话,要买小的,而且建议你买刚出生的,可以培养一下之间的感情(不容易被人盗走,嘿嘿嘿)但是喂东西要小心哦(小的话),而且楼主这个大概在七八百,贵一点的话也就一两千(看看能不能说话),能的话那就。。。不可想象,不过有一种小拍胸鹦鹉跟它们很像,那种的话就不是很会说话,所以要看清楚了才能买,如果你买的是成年的,(或者有两种颜色的嘴巴的),黑色的是母的,红色的是公的,如果要最会讲话的,那么就属于非洲灰鹦鹉,那个世界公认的说话强手!亚马逊鹦鹉也很漂亮,但我舅舅那只有点病了,唉,我们家养过很多鹦鹉,我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楼主可以加我为好友来问我!

‘伍’ 请问鹦鹉大概分哪些品种

鹦鹉科(Psittacidae)包括333种。鹦鹉亚科(Psittacinae),即“真”鹦鹉,到目前为止是最大的亚科,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其舌钝,以种子、蓓蕾及某些水果与昆虫为食。该亚科的许多种仅被简单称为鹦鹉,但许多亚组有其特定名称,如金刚鹦鹉、长尾鹦鹉、美洲鹦鹉和情侣鹦鹉。

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非常善于模仿人说话,雄性可准确地模仿人话。笼养鸟灵活,与其他鹦鹉相比较温顺。有些据说寿命可达80年。体长约33公分(13吋),浅灰色,尾红色、呈方形,面部白色、无毛。两性外观相似。灰鹦鹉多见于雨林,以水果和种子为食;它们破坏农作物,却是油棕的重要传播者。

另一种擅模仿的鹦鹉为亚马逊鹦鹉(亚马逊鹦鹉属〔Amazona〕)。亚马逊鹦鹉有31种,体型短粗,大多长25∼40公分(10∼16吋),羽冠稍竖起,尾颇短、呈方形。羽毛基色为绿色,缀以其他浅色,主要集中在头上部。两性外观相似。亚马逊鹦鹉见于西印度群岛和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中。难以驯养,好斗且喧闹。在鸟类饲养场常见的是巴西青绿顶亚马逊鹦鹉(A. aestiva),其前额为蓝色,冠为黄色或蓝色,面部黄色,肩红色。黄冠亚马逊鹦鹉(A. ochrocephala)见于墨西哥、中美洲,以及从厄瓜多爾尔尔到巴西,头及颈部有黄色羽毛,翅有红斑,尾尖为黄色。

和尚鹦鹉(Myiopsitta monachus, 或称绿色长尾鹦鹉)是生命力最强的鹦鹉之一。原产于南美洲,但在美国有些已从笼中逃生,现在几个州营巢。它们用枝条筑大型巢,这在鹦形类中甚为独特。该亚科另一值得关注的是悬吊鹦鹉(短尾鹦鹉属〔Loriculus〕),它睡觉时如蝙蝠倒挂。凯克鹦鹉(Pionites属)为南美洲鸟,体型小,短尾,体形与习性与美洲鹦鹉相似。

几十年来,澳大利亚的夜鹦鹉(Geopsittacus occidentalis, 或称长尾夜鹦鹉)被认为已灭绝,直到1990年发现了一只已死的夜鹦鹉。它们夜间觅食三齿稃草籽,白天在草丛中打瞌睡。其巢为灌木细枝搭成,为平台式,经隧道进入。地栖鹦鹉(Pezoporus wallicus, 或称地栖长尾鹦鹉)也同样较特别。仅存于澳大利亚南部沿岸和塔斯马尼亚岛西部的荒野中。它们在草丛中奔跑,像鹑一样惊飞,突然发出欺骗性的叫声,以往多用狗来猎捕。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其巢为灌木丛下衬以树叶的洼地。

短尾吸蜜鹦鹉(短尾)和长尾吸蜜鹦鹉(长尖尾)组成了鹦鹉科吸蜜鹦鹉亚科(Loriinae)。有12属53种,见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太平洋的某些岛屿。喙均细长、边缘呈波浪状,舌尖为刷状,便于吸花蜜和果汁。

小鹦鹉亚科(Micropsittinae)的侏鹦鹉均属于小鹦鹉属(Micropsitta)。6种仅见于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这是本科中最小的种。栖于森林,以昆虫和真菌为食。

啄羊鹦鹉亚科(Nestorinae)仅见于纽西兰。啄羊鹦鹉(Nestor notabilis)有时撕开绵羊躯体(罕见,衰弱绵羊),啄食其肾周围的脂肪。卡卡啄羊鹦鹉(N. meridionalis)是一种较温和的林鸟,常饲为玩赏鸟。鸮鹦鹉(Strigops habroptilus, 又称猫面鹦鹉)也仅见于纽西兰。是鸮鹦鹉亚科(Strigopinae)唯一的成员。罕见,一度认为已灭绝,现幸存于斯图尔特岛(Stewart Island),为稀有物种。

凤头鹦鹉亚科(Cacatuidae)有21种,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该种群包括鸡尾鹦鹉(Nymphicus hollandicus),一种小型鸟。均有羽冠,喙坚实,便于捣碎坚果和种子。而所谓的海鹦(sea parrot)与鹦形目无亲属关系。

‘陆’ 世界上所有鹦鹉种类的名称

鹦鹉种类繁多,先简要列举一些:

  1. 最珍贵的:美冠鹦鹉、短尾鹦鹉、相思鹦鹉、金刚鹦鹉、长尾鹦鹉,澳大利亚鹦鹉、巴哈马鹦鹉、地鹦鹉、红眉鹦鹉、红尾鹦鹉。

  2. 其次:新西兰枭鹦鹉,纯蓝金刚鹦鹉,红色灰鹦鹉。

  3. 再次: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红领绿鹦鹉、绯胸鹦鹉、大绯胸鹦鹉、花头鹦鹉、灰头鹦鹉、长尾鹦鹉、短尾鹦鹉等都属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柒’ 印度尼西亚产鹦鹉鸟吗

大葵花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大、中巴丹)是美丽优雅的大型凤头鹦鹉,早期走私来台的凤头鹦鹉中常能见它们的踪影,由于天性活泼聪明,常被训练至马戏团表演,它们在澳洲当地是普遍且便宜的宠物鸟,在许多农耕区甚至被视为农业害鸟,但是叫声大而响亮、破坏力强是其缺点 ,相近亚种约有4种,包括 葵花鹦鹉了Sulphur-crested Cockatoo(产于澳洲,最大型的种类,如右图)、Mathews' Cockatoo(产于澳洲)、Triton Cockatoo(产于新几内亚与希巴布亚群岛)、Eleonora Cockatoo(产于印尼境内的一些岛屿)。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44-51cm(17-20吋)分布:分布在澳洲的北部、东部与南部及塔斯马尼亚、袋鼠岛,印尼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艾鲁岛等,也引进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新西兰及数个岛屿。整体概述:葵花凤头鹦鹉通常群居,常常数百只成群,在觅食时会各自分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有些会在树上警戒,注意有无危险,有危险的状况时会警告正在觅食的同伴,主要食物有种子、坚果及水果、飞行时常发出沙哑响亮的巨大叫声,有时会到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很严重的农业损失,被视为害鸟,在某些地区的农民被允许可以猎杀破怀农作物的葵花凤头鹦鹉,也有人为了它们的美丽羽毛而猎杀他们。
筑巢于高耸的树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8-1月,北方在5-12月,一窝约有2-3颗蛋,通常2颗,30天后孵化,70天后羽毛长成;饲养葵花 凤头鹦鹉就像饲养其它的凤头鹦鹉一样,需对它付出多一些的关心与注意,尤其只饲养一只时;它们常常只亲近主人一人,而对他人有攻击性,可学会一些把戏,一些野外捕捉的野生鸟也可变的很驯服,公鸟的说话能力较母鸟佳;他们需要大笼舍,至少5x1.2x2m的规格,最好是6x2x2m较理想,有时巨大的叫声非常吵杂,尤其是晨间及傍晚,啃咬力很强,笼舍必须够坚固,提供新鲜树枝与玩具供咬嚼,也可消除无聊。繁殖:在澳洲葵花凤头鹦鹉在澳洲本土的繁殖不多,因为有许多野外的幼鸟能够合法的捕捉,因为葵花凤头鹦鹉在野外的数量算是稳定且安全(全世界总数量约有50万只以上),在繁殖期间会明显地变安静,提供的巢箱要加上坚固的金属边,可使用金属制巢箱,或将其外挂于笼外,否则强大的咬合力会严重地破坏木制巢箱 ,4、5岁以后有繁殖能力,一次约产2至3颗蛋,孵化期约30天,9至10星期后羽毛长成,有时对巢箱检查会显的敏感与不安。
转载自网络

‘捌’ 鹦鹉有哪几种

鹦鹉 - 名称分类
鹦鹉

拉丁名称:Paittacide
英文名称:Parrots
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鹦形目

鹦形目(Psittaciformes)有鹦鹉科(Psittacidae)与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是一类色彩艳丽的鸟。全世界有340多种鹦鹉,分属6个亚科,70---80个属。包括产于澳洲和东印度群岛等地的美冠鹦鹉、短尾鹦鹉、相思鹦鹉、金刚鹦鹉、长尾鹦鹉等等。 鹦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羽色艳丽。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多姿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玄风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泰国2001年发行了一套鹦鹉邮票,其中绯胸鹦鹉、花头鹦鹉、红领绿鹦鹉在中国境内都有野生种群,尤以绯胸鹦鹉为最,是驰名中外的笼鸟,主要产于我国四川省,也称四川鹦鹉。
编辑本段 回目录 鹦鹉 - 主要品种
鹦鹉
凤头鹦鹉:是一种头顶长有冠顶的,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都有一个半月形的喙,蠕虫状的舌头。

非洲灰鹦鹉:发球大型鹦鹉,体长约35CM,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体羽灰色,尾鲜红,喙黑色。原产于非洲西部,现在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头圆嘴强大、钩曲、基部有蜡模,颜色主要有黄绿底棕黑条纹、蓝底黑纹、黄绿相间黑纹。原产于澳大利亚,广泛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

情侣鹦鹉(红牡丹鹦鹉):身长16厘米左右,属小型鹦鹉,其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鼻和眼皮白色,面颊到胸部橘红色,爪灰色。野生原始总计有9种,除一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外,其余8种分布于非洲坦桑尼亚、岛干达、埃塞俄比亚、苏凡等地。

太平洋鹦鹉:长约10公分,是鹦鹉种类中最小的鹦鹉,所以又被称为“口袋鹦鹉”。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

金刚鹦鹉:主要分布在巴西、巴拿马,是大型中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一个属,整个家族大都属大型攀属,可分为四个族系共十七个品种。

太阳鹦鹉:身长30厘米,破坏性强,喜欢淋浴。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分布在南美洲的东北方。

蓝头鹦鹉:体长27CM,体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呈现亮丽的蓝色。分布地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一直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与巴西一带海拔600公尺的热带雨林间。

白凤头鹦鹉:体长约46CM,通体羽白色,嘴黑色,虹膜暗褐色(雄)或红褐色(雌)。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

红额鹦鹉:身高约26-32,前额有红色羽毛,幼鸟头部的红色羽区较小,尾羽较短。原产地位于新西兰南岛及周围的一些小岛。

金丝翅鹦鹉:身长约23厘米,原产于南美。

花头鹦鹉:全长33-35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折衷鹦鹉:约30-40CM,约10种亚种,雄鸟为翠绿色,翼下和两肩呈猩红色;雌鸟是深红色,腹部带蓝紫色。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的许多岛屿上。

亚马逊鹦鹉:体长10寸到16寸不等,身体为绿色,颜色有带蓝的深绿色至偏黄的绿色都有,头部羽毛颜色各民。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区。

红腹鹦鹉:身长25公分,最大的牲是胸前为橘色。原产于非洲坦桑尼亚,现分布在东非。

鸡尾鹦鹉:体长约26厘米,尾长,有白、黄、绿、灰、珍珠等多种。原产地在澳大利亚,现广泛繁殖到各国。

绯胸鹦鹉:体长约33厘米,羽色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青绿鹦鹉:身长约20厘米,雌岛翅上无红斑,羽色较暗淡。成对或小团体一起生活在草原上和空旷的树林中。

深红玫瑰鹦鹉:主要分布于澳洲东部及南部,主要有金披风玫瑰鹦鹉、深红玫瑰鹦鹉、红草玫瑰鹦鹉、东玫瑰鹦鹉等。

塞内加尔鹦鹉:共有三个亚种,属最常见的种类,原产地位于西非各国。

虹彩吸蜜鹦鹉:体长25-30厘米,嘴为橘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蓝色。原产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帝汶和澳大利亚东部、北部等地及其外围岛屿。

蓝冠短尾鹦鹉:有包括春天悬挂鹦鹉九种不同的变种。身高大约12厘米,雄鸟体色绿,下体稍淡,头顶深蓝,喉、腰、尾上覆羽红;雌鸟羽色较暗,下体发黄,喉绯红。原产于东南亚和菲律宾及其以北的岛屿上,现在多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
编辑本段 回目录

‘玖’ 鹦鹉的种类有哪些

鹦鹉的种类,分为82属,358种。

常见的鹦鹉种类有玄凤鹦鹉、虎皮鹦鹉、和尚鹦鹉、金太阳、牡丹鹦鹉、塞内加尔鹦鹉、小太阳、亚马逊鹦鹉、金刚鹦鹉、灰鹦鹉、月轮鹦鹉、红翅鹦鹉、黄翅鹦鹉、红额鹦鹉、蓝头鹦鹉、环颈鹦鹉、独角鹦鹉、桃面爱情鸟、公主鹦鹉等。

国内常见的鹦鹉有:虎皮,玄凤,牡丹,和尚,小太阳,金太阳,太平洋,横斑,塞内加尔,贾丁氏,亚历山大,月轮,大小绯,各种葵花。

黄蓝金刚,迷你金刚,吸蜜,灰机,折衷,各种亚马逊,金凯,黑凯等,基本在国内能找到的就这些,品种不算多。

鹦鹉的寓意和象征:

在中国鹦鹉是爱情的象征,唐代诗人寒山在《寒山诗篇》中多次提到鹦鹉。在印度,鹦鹉是神圣的,杀害鹦鹉会被处死。

印度神话传说中有大量鹦鹉故事,鹦鹉被描述成狂喜之鸟,为欢乐之神拉提驾车。由于鹦鹉能模仿人声,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信鹦鹉有人类灵魂。

阅读全文

与印度鹦鹉多少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的一块金币是多少钱 浏览:629
2013年伊朗发生了什么 浏览:50
二十千越南币是多少钱 浏览:477
中国行政区划图是怎么划分出来的 浏览:507
英国卡如何充值包流量 浏览:596
中国什么是神兽 浏览:269
在越南买辆轿车多少钱 浏览:670
印度大虾多少一斤 浏览:434
印尼都有什么代工厂 浏览:696
越南文字输入法怎么打 浏览:827
中国古玩拍卖哪里最好 浏览:424
英国为什么叫二百年之战 浏览:182
印尼语男女怎么说 浏览:847
印度三哥有什么用 浏览:214
印度这次参加东京奥运会有多少人 浏览:877
海尔为什么选择印尼 浏览:780
伊朗为什么山多 浏览:644
伊朗射程有多少公里 浏览:581
意大利的品牌衣服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272
意大利科意公司在哪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