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阿琼坦克性能怎样
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B. 印度废弃庙宇中,发现众神战车线索,几千年前真的存在飞船吗
6000年前,还处于部落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候还没有王朝,人类能够制造的工具也很简单,对于自然的认识也很局限。如果6000年前就存在了外星飞船,那么历史将会被彻底改写,而且还会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所以说,大家以后遇到这种见闻,不用想,那肯定是假的!
C. 请问印度有多少架苏-30和苏-27战机
印度空军总兵力为14万人,主要装备有作战飞机700余架,编有由战斗机、直升机和运输机组成的40个中队,号称名列“世界第四位”。日前,印度空军公布了其新的战略方案,表示还要新增加15个战斗机中队。
其空军六大主力战机:
苏-30MKI战斗机
2001年4月28日,俄罗斯和印度在伊尔库茨克签署了俄向印度转让成批生产苏-30MKI歼击机许可证的合同,这是两国迄今为止签订的一项金额最大的军事技术合同,价值33亿美元。除了向俄罗斯直接购买32架苏-30MKI战斗机外,印度还得到俄方授权,在今后17年内生产140架苏-30MKI歼击机。苏-30MKI成了印度空军装备的最新型战斗机。
苏-30MKI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先进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3梁式机翼;具有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装有着名的AL-31F涡轮风扇可操纵推力矢量发动机,具有高度机动性。最大起飞重量达30吨,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5。
苏-30MKI主要机载设备有N-101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边跟踪边扫描和下视/下射能力,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综合火控系统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激光测距仪与头盔显示器协同起来,并显示在广角平视显示器上。战机双翼下有12个武器挂点,可以挂载4~6枚R-27中程空空导弹、R-73近距红外空空导弹等。
“幻影”2000战斗机
从法国进口的49架“幻影”2000战斗机是印度空军的新型主力战机之一。
“幻影”2000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亦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幻影”2000采用与“幻影”III相同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但应用了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以及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所以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属第3代超音速战斗机。
“幻影”2000战斗机装备有9个外挂架(机身下5个,两机翼下各两个),执行截击任务时可带两枚R530中距和两枚R550近距空对空导弹,用于对地攻击时可载各种炸弹。另外,印度还和法国签订了价值3.78亿欧元的合同,以购买10架法国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蒂普尼斯称,空军计划使用“幻影”2000型战斗机来实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战斗机
印度空军还装备有116架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种改型。
从外形上看,“美洲虎”颇有特点———它在机翼上部装备有导弹挂架,迎面一看,仿佛在肩膀上扛了两枚导弹。该机最大飞行马赫数为1.5,最大作战半径1300千米,机上装有两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各种空对地武器,最大载弹量约 4.5吨。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法国空军的“美洲虎”战机曾参战实施对地攻击,结果被地面火力击伤多架。
LCA战斗机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作战飞机(LCA)首次试飞成功。印度军方高度评价这一成功,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为印度空军的“未来之星”。
LCA飞机整个研发过程历时近18年,可谓路途坎坷。据印度媒体称,LCA整体技术十分先进,号称是“世界上最轻的多功能战斗机”。这种轻型超音速战斗机集速度、机动性、加速性、可靠性于一体,符合现代空战的严格要求,能实施全天候制空、对海、对地攻击作战任务。
从公布的照片看,LCA飞机颇似“幻影”2000的浓缩版。在未来,LCA飞机将与苏-30MKI重型战斗机构成轻、重搭配。LCA的机载雷达很有特点,它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它具有探测、追踪、地形回避和制导武器发射等功能,在计算机系统的处理下,扫描和追踪可同时进行。多普勒脉冲使其具有俯视射击效果和地形绘制能力。LCA共有7个装备外挂点,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适应性,即可发射各种导弹、炸弹和火箭。根据任务需要,LCA可发射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
米格-21战斗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出米格-21战斗机,此后曾不断改进,出口到全世界37个国家。印空军拥有4种型号125架米格-21战斗机。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重量轻,机动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从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灵活,战机的最大飞行马赫数能达到2.1,作战半径270千米。武器装备有: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备弹200发,翼下4个挂架可带4枚K-13A红外空对空导弹或“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也可带火箭弹或常规炸弹。载弹量一吨。
也许是由于服役时间太长的缘故,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事故率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空军出资数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希望米格-21能继续承担主力战斗机的重任。
米格-29战斗机
作为当今世界优秀的第3代战斗机之一,米格-29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一直颇为畅销,曾出口10余个国家。在印度空军中,米格-29战斗机也是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米格-29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超音速战斗机,可执行截击、护航、对地攻击和侦察等多种任务。俄罗斯出具的技术任务书上说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战和超视距作战性能均优于美国的F-16和F/A-18。
米格-29战斗机采用全后掠下单翼,双垂尾正例程布局,带有较宽的机翼前缘边条,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复合材料结构占全机重量的7%,作战半径574千米,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米格-29战斗机的特点是强调飞机的高亚音速机动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隐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战斗机。
米格-29战斗机装备有大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和超视距攻击,机翼下有8个外挂点,可携带先进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如R-60红外空空导弹,也可携带R-73A或R-73E红外空空导弹以及各种炸弹和火箭等。机上装有“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还有独具特色的头盔瞄准具(可用于导弹离轴发射)等。
D. 谁能给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力对比
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装力量,估计常规部队总兵力有1,325,000人左右。印度官方的国防预算达到468亿美元,。印度武装部队正在迅速扩大和现代化,在未来将有军事航天计划,目前则是正在积极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和强大的核武军事能力。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现役部队分陆、海、空和海岸警卫队四个部分。
陆军
主战坦克:3414辆(估计有1100辆库存),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辆、“常胜者”1200辆、PT-76型90辆、“阿琼”式约14辆。
步兵战车:BMP-1型350辆、BMP-2型1100辆。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式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估计有30门库存)、130毫米100门(估计有70门库存)。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00门。
迫击炮:81毫米5000门、120毫米1500门、160毫米700门(其中有150门库存)。
地地导弹:“普里特维”短程地地导弹发射架15部。
无坐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300门。
高炮:23毫米400门、30毫米20门、40毫米3200门。
地空导弹:SA-6型180部、SA-7型620部、SA-8B型50部、SA-9型400部、SA-13型45部、SA-16型500部。
直升机:300架。
车辆人员登陆艇:2艘。
反坦克导弹:“米兰”等若干具。
海军
印度海军总兵力6.7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3个地区司令部,东、西2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指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装备各种舰艇135艘,其中,航空母舰1艘、潜艇16艘、驱逐舰8艘、护卫舰12艘、巡逻与海岸舰艇38艘、扫雷艇17艘、导弹快艇6艘、两栖登陆舰艇9艘、各种支援舰船26艘。
海军航空兵
5000余人(含舰载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37架作战飞机、72架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若干枚。编有2个攻击机中队、6个反潜直升机中队、3个海上侦察机中队、1个通信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直升机中队和2个训练机中队。
海军陆战队
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约1000人。
空军
印度空军兵力12.7万人。
装备各型飞机约1400架(其中作战飞机777架)、直升机180架(其中武装直升机34架)。
计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53架米格-23BN/UM型、88架“美洲虎”、148架米格-17型、79架米格-21MF/PFMA型);
20个战斗机中队(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26架米格-23MF/UM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8架苏-30MK型);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32架米-25/35);
2个侦察机中队(8架“堪培拉”、8架米格-25R/U型具有作战能力);
12个运输机中队(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
1个要员专机中队(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
以及7架“美洲虎”海上攻击机、397架教练机(其中14架 “美洲虎”B型、9架米格-29UB型具有作战能力)、24架教练直升机(其中2架米-35型为武装直升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6架“堪培拉”电子干扰机、4架波音707和波音737型电子侦察机。
此外,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地空导弹以及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若干枚。
据俄罗斯方面称,印度打算购买苏-30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并在2010年之前自行生产约100架苏-30MK战斗机,预计该合同的金额将达10亿美元。此前,印度已向俄罗斯购买了40架苏-30战斗机,价值15~20亿美元,其中8架已于1997年交付使用。
海岸警卫队
印度海岸警卫队分为三个行动区:西部地区总部设在孟买 ,东部地区总部设在钦奈和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地区,总部设在布莱尔港 。该部队有5440人员,包括633文官。
核武器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印度约有80-100枚核弹头。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正规军分海、陆、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58.7万人。
预备役部队:51.3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5000人、空军8000人。
准军事部队:国民警卫队18.5万人。边防部队3.5万人,装备装甲输送车45辆。巴基斯坦别动队(属内务部)2.5万人。海上保安厅,约2000人,装备驱逐舰1艘、快艇8艘。海岸警卫队,装备快艇23艘。
陆军
拥有52万人。编成9个军部、2个装甲师、19个步兵师、7个独立装甲旅、9个独立步兵旅、9个特种炮兵旅,1个防空司令部(下辖8个旅)、7个工程兵旅、3个装甲侦察团、1个特种部队群(3个营)、17个航空兵中队。
主战坦克:2120余辆,其中M-47型15辆、M-48A5型345辆、T-54/55型50辆、TYPE-59型1200辆、T-69型250辆、TYPE-85型200辆、T-80UD型约60辆。
装甲输送车:M-113型850辆。
牵引炮:1590门,其中,85毫米200门、105毫米350门、122毫米600门、130毫米200门、155毫米214门、203毫米26门。
自行炮:240门,其中,105毫米50门、155毫米150门、203毫米40门。
火箭炮:122毫米45门。
迫击炮:81毫米500门、120毫米225门。
地地导弹:“哈夫塔”式18部。
反坦克导弹:“眼镜蛇”、“陶”式等800具。
无坐力炮:75、106毫米若干门。
高炮(机枪):2000余门(挺),其中35毫米200门、40毫米约100门。
地空导弹:“毒刺”350部、“红眼”和RBS-70型若干部,“安扎”式500部。
飞机:航测机1架、联络机84架、观测机90架。
直升机:攻击直升机20架、运输直升机114架。
海军
巴基斯坦海军拥有2.2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和海上保安厅)。基地设在卡拉奇(舰队司令部)。
潜艇:9艘,其中“初日”级2艘,“汉格尔”级4艘,MG110SSISF小型潜艇3艘。
驱逐舰:“征服者”级3艘。
护卫舰:8艘,其中导弹护卫舰6艘、常规护卫舰2艘。
导弹快艇8艘。
巡逻艇:5艘。
扫雷艇:4艘。
支援舰:4艘。
海军航空兵:装备作战飞机7架,武装直升机12架。
海军陆战队:约1200人。
空军
巴基斯坦空军拥有4.5万人,编成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0个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海上反潜侦察机中队、2个运输机中队、1个救援直升机中队、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7个地空导弹连。装备作战飞机429架。
攻击/战斗机:“幻影”104架、Q-5型49架。
战斗机:F-16型34架,其他型178架。
武装侦察机:“幻影”3RP型12架。
反潜巡逻机:“大西洋”4架、P-3C型3架均具有作战能力。
运输机:C-130型12架、L-100型1架、波音-707型3架、其他性型号7架。
救援直升机”SA-319型6架。
运输直升机:SA-316型12架、SA-321型4架、SA-315B型12架。
教练机:149架,其中45架MF1-17B型具有作战能力。
地空导弹:“响尾蛇”144部、SA-2型6部。
空地导弹:“飞鱼”、“小牛”若干枚。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等若干枚。
E. 印度有哪些坦克
Kestrel 8x8轮式战车。
Abhay IFV履带式装甲车。
Carrier Mortar Tracked轻型步兵车。
还有丹奴什榴弹炮,其他的就没了。
不过实际列装就比较惨了。
但怎么说呢,以上这些以色列,法国什么的都参与过设计。
可以说印度连设计能力都不足。
但印度一般印度也不承认。
像丹奴什榴弹炮在试验阶段就出过很多次问题,人家直接甩锅给中国零件了。
说是中国零件不合格引起的。
丫也不想想不合格的东西你还买?居然还能通过质检装上去?
最后才知道不是零件不合格,而是图便宜买的咱们国内民企的货。
这……?
你买民用的零件往军用上装?
实在没法吐槽你了都!
F. 印度的军事体制结构是
楼主是什么意思。印度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
总统是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印度是虚位总统,这和美国不一样,和德国是一样的)
总理是军队名义上的副统帅和实际控制者。
国会拥有军费预算权,战争发动和终止的权利。
国防部是印度军队的最高统帅机构,文职国防部长。
印度陆军、印度海军、印度空军是国防部下属的部队,接受国防部指挥。
G. 求关于M1A2式坦克的介绍
英国战后坦克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从百人队长开始,到酋长;再到酋长-900
(伊朗狮);接下来是挑战者-1和挑战者-2。可以说,挑战者-2和酋长的差别,比起豹-2A6和豹-1的差别要小得多。
从1983年3月第一辆挑战者-1主战坦克装备英国陆军以来,外界对挑战者-1的评价始终不高,主要的诟病集中在火控和机动上,由于挑战者-1的火控系统由酋长式主战坦克改进而来,精密程度以及综合性能均不如M1/豹-II,在历年北约坦克射击竞赛中表现都不理想,首发命中率也不算高。在1987年举行的加拿大“陆军杯”(也称为“银杯奖”)坦克炮射击大赛上,挑战者-1和M1、豹-2同台比武。较量的结果,M1坦克炮的命中率达到94%,豹-2为92%,而挑战者-1仅为75%;每发弹的平均射击时间,M1为9.1秒,豹-2为9.6秒,而挑战者-1则长达12.61秒。两项成绩的比较,挑战者-1坦克差距明显。这使专门训练了数月、打了6585发炮弹的英国皇家轻骑兵团的坦克兵们倍感耻辱。挑战者-1的动力系统可靠性也有问题,加上它过人的战斗全重,机动性不用说自然是比M1和豹-2低了不少。
和M1A1主战坦克一样,挑战者-1同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首度接受战火洗礼。虽然机动表现不如M1A1,但是挑战者-1的火力、防护力可说是毫不逊于前者。英国陆军的主要参战单位是第1装甲师的第7装甲旅(该旅素有沙漠之鼠的称号)和第4机械化步兵旅,共装备157辆挑战者-1主战坦克(另有12辆挑战者-1装甲抢救车参战),担任联军地面攻势中最重要的左翼——横越伊南沙漠,切断伊军朝巴格达撤退的路线,并捕捉伊军装甲部队,尤其是伊军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在5月25日,英军第7装甲旅接触伊军两个装甲旅,该师的挑战者-1坦克首度在实战中大显身手,痛击伊军部队。次日第7装甲旅继续朝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市快速挺进,沿路上挑战者-1仍然以压倒性的姿态痛击路上的伊军装甲部队。在这天的战斗中,一辆挑战者-1利用热成像仪,在5100米外解决一辆伊军T-55坦克,这是海湾战争地面战中联军坦克距离最长的一次成功猎杀,将线膛炮的长距离精确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整个波斯湾战争中,挑战者-1共击毁300多辆伊军各式坦克、装甲车辆,而仅有一辆挑战者-1被击毁。在海湾战争中,英国陆军还进一步强化了挑战者-1的防护能力,包括在车头、炮塔正面加装皇家兵工厂制造的高爆反应装甲,原有的侧裙板也被维克斯公司研制的被动式装甲裙板取代;此外,参战的挑战者-1也配备了皇家兵工厂新研制的L-26型翼稳脱壳穿甲弹(该弹种最初是为新一代挑战者-2坦克设计的,炮弹威力较原有的L-23A1大幅增加)。
客观的说挑战者-1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结果并不足以评估某一型坦克的真实作战实力,造成伊军大溃败的因素很多,联军坦克的性能优势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甚至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加上被挑战者-1、M1A1坦克击毁的伊军坦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的老式坦克,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以这种一边倒的战场态势和性能形成代差的坦克之间的较量显然并不足以评判挑战者-1坦克的真实性能。
海湾战争以后,各国军火商纷纷看好中东这个大市场,英国自然也不落后。不过,由于在海湾战争中M1A1的表现更为出色(或者说美国人的宣传攻势做的更到位,广告打的更有效),再加上科威特和沙特对美国心存感激,他们先后订购了大量的M1A2主战坦克(沙特315辆,科威特218辆);而此时,法国的新锐主战坦克勒克莱尔浮出水面,德国也借机推出了豹-2A5/A6主战坦克,并且都获得了订单(阿联酋订购了436辆勒克莱尔坦克和配套的装甲抢救车,在欧洲各国采购新型主战坦克的商战中,瑞典、西班牙、丹麦、奥地利的军方纷纷青睐于德国的豹-2A5/A6坦克,使豹-2坦克几乎成了“欧洲坦克”)。相比之下,英国推出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就乏善可陈了,英国只获得阿曼36辆挑战者-2的订单,只相当于人家的一个零头。尽管与挑战者-1相比,挑战者-2已经有了16项重大改进,主要包括:采用L-30型120毫米线膛炮;新型的TN-54型自动变速箱;新型的乔巴姆装甲;新型的火控系统和增强顶部防护的新炮塔等。其中以火控系统的改进最大。这种火控系统是M1A1火控系统的改进型,包括新型火控计算机、稳像式三合一炮长瞄准镜、全电式炮控系统等。也就是说,在火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上,挑战者-2已经赶上了M1A1和豹-2的水平,如果英国坦克兵拿挑战者-2坦克炮再和M1A1、豹-2比试比试,当不至于陷入窘境。但产品营销是要用数据说话的,维克斯公司无奈之下被迫推出专用于出口的挑战者-2E型主战坦克,以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法、德一较高下。
⊙ 挑战者-2E
挑战者-2E中的“E”为英语单词——出口(EXPORT)的第一个字母,在进行了6年多的研制工作之后,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集团(VDS)已完成挑战者-2E主战坦克最终的生产型。批量生产型的挑战者-2E已于2002年正式驶下生产线。维克斯公司称,最新型号的挑战者-2E采用了目前最新的技术,功能强大,并且还拥有很大的改进潜力,它将成为世界各国已经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最出色的车型之一。
国外有关兵器专家研究认为,提高现代主战坦克火炮威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安装“猎-歼”合一的数字化、网络化车载智能火控系统。以坦克车载火控系统及各种传感器与车辆数据总线直接相联,组成一个车辆信息局域网,由多台分布式的数字化计算机控制,这种指挥仪式的火控系统能实现车长独立昼夜搜索目标,炮长可快速完成自动化全天候操炮作战。事态紧急时,车长甚至可以越过炮长,直接操纵大口径坦克炮射击突然出现的威胁目标,这一功能被称为“猎-歼”合一火控模式。据称,装备了现代化火控系统的主战坦克越野行进间射击首发命中率高达95%,可识别战场上4500米以内的敌军目标,跟踪与射击2500米以内的运动和静止目标,可以弹无虚发。目前美军的M1A2式主战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德军的豹-2A5/A6型主战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III/IV型主战坦克、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等,均装备了第三代“猎-歼”式指挥仪型车载数字化光电计算机合一的火控系统。
有关专家认为,现役主战坦克车载火控系统最先进者非英军“挑战者”2E型主战坦克的KXSAEN-3B型指挥仪式火控装置莫属。其车长周视潜望瞄准镜及炮长瞄准镜均装有独立的热像仪和激光测距机。车载中央数据处理计算机能同时运算车长及炮长标定的两组火控数据,当跟踪瞄准第一个目标时,搜索并锁定第二个目标。在第一个目标被消灭后只需按下按钮,炮口即可自动转向攻击第二个目标,待与火控计算机设定的方位重合时便可自动击发,“无间隙”地操纵火炮。如此 挑战者-2E型主战坦克可节省炮长两次标定目标所需的时间,几乎可同时对付两个目标,将射击循环时间降至每2发6秒钟左右,从而达到光机电模式火控系统的极限。这对于生死存亡系于千均一发之际的坦克大拼杀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挑战者-2E采用了全综合式战场管理系统,可从武器系统或GPS全球导航系统输入导航信息。车长用稳定全景昼夜两用热像仪和带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与以前相同,但增加了热像仪通道。驾驶员观察系统保留了昼间潜望镜,增加了热像仪。
早在挑战者-2主战坦克上,就已经装备了一套昼/夜观察/火控系统,挑战者-2E则增强了目标捕获能力,使得对目标的反应速度更快。在挑战者-2E上,车长和炮长各自拥有一套集成化的火控系统,包括有独立的昼夜两用热成像设备和微光夜视仪、对人眼安全的激光测距仪。唯一不同的是车长热像仪是法国生产的SAGEM MVS 580 IRIS顶置式周视昼/夜热成像仪,炮长拥有一个萨杰姆公司的SAVAN-15IRIS顶置式双向稳定成像系统。两套设备均可独立指挥火炮的射击。挑战者-2E在常规情况下是以“猎手-杀手”(通常称之为“猎-歼”)的模式进行作战。在这种模式下,车长可以独立对目标进行选择、测距,等命令下达给炮长的时候,弹道计算已经完成,直接击发就可以了。这样能使火炮的反应速度上一个台阶,据说在试验的时候,挑战者-2E创造了40秒摧毁8个目标的成绩。在紧急情况下,车长可超越炮长直接发射,所以被叫作“杀手-杀手”。
⊙ 日尔曼的心脏
英国坦克对于战术机动性向来不太重视,从百人队长开始,战后英国坦克几乎都比同时代的西方其他国家坦克大一号,但发动机性能却并不出色,其结果是英制坦克的机动性(无论是公路最大速度、最大储备行程还是加速性能等参数)全面落后于西方同代坦克。这个问题在挑战者-1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挑战者-2尽管稍有改善,但仍显落伍,这也是挑战者坦克在争夺国外客户上总是拼不过美国、德国或者法国人的产品。为了扭转出口上的颓势,维克斯公司为挑战者-2E专门从德国引进了大功率的坦克发动机,使挑战者-2E的机动性能大有改观。
挑战者-2E的动力系统采用了可靠性极高的德国MTU公司的“欧洲动力模块”,该动力模块包括最大输出功率为1.1兆瓦的MTU883 12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横置)、伦克HSWT-295型变速箱(5前3倒)以及液压调整的双销履带。采用欧洲动力模块后,挑战者-2E的单位功率从挑战者-2的14.1千瓦/吨提高到17.6千瓦/吨,公路最大速度从56公里/小时提高到72公里/小时。欧洲动力模块不仅使挑战者-2E的发动机总功率得到提高,而且就动力部分的体积和重量来看,欧洲动力模块也比原来挑战者-2坦克采用的800千瓦动力系统更为紧凑。这样就可以省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增加燃油携行量,其结果就是挑战者-2E的最大行程达到了550公里。
挑战者-2E装有第二代液气悬挂系统,驾驶员能够通过一个改进的液气压力控制器,调节车体姿态,其行走部分采用了橡胶缘的负重轮,双销挂胶履带,适合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使用。挑战者-2涉水深为1.07米,挑战者-2E涉水深为2米。这项性能的提高得益于后者在炮塔尾部采用了新的“风箱”型空气进气口,能够将空气直接抽到发动机中。发动机有两台相互独立工作的舱内气泵,当挑战者-2E涉水时,依然能够保持车体的核、化、生三防能力。
⊙ 生存与战斗
挑战者-2E仍然采用120毫米L-30A1线膛炮。目前世界上主要坦克生产国早已转向滑膛炮,英制L-30线膛炮的身管为55倍口径,由于“线膛”限制,它的性能与滑膛炮的代表——德国RH-120 L-55坦克炮存在着不小的差别。火炮威力是坦克炮最基本的一项性能指标。在采用相同技术水准的弹药时,炮口动能大的火炮显然具有更大威力。L-30火炮发射滑动弹带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约1530米/秒,炮口动能10兆焦。德制L-44虽然身管长度比L-30短约一米,但滑膛结构使其初速达1650米/秒,炮口动能约10兆焦,与L-30相近。L-55的威力更是有本质提升,初速可达1730米/秒,炮口动能超过13兆焦。
L-30坦克炮采用分装弹药,限制了其穿甲弹弹芯的最大长度。当前英军装备的120毫米穿甲弹为L-23贫铀弹,弹重6.63公斤,弹芯长500毫米,而同时期的美国M-829/DM-43穿甲弹。弹芯长度已超过700毫米。L-23在2000米距离上的最大穿深约560毫米,勉强与M-829A/DM-43持平,但与新型M-829A3相比,穿甲能力存在显着差距,而为L-55研制的DM-53钨芯穿甲弹穿深已达L-23的1.5倍。L-30炮的劣势明显。此外,身管寿命低是线膛炮的通病。L-11坦克炮的身管寿命仅120发。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英军第7装甲旅在“沙漠风暴”行动前,其编制内约1/3的挑战者坦克就在训练中就打秃了膛线,而必须临时更换炮管。L-30通过采用电渣熔炼、身管单肉自紧等新工艺,将身管寿命提高到约500发,但仍无法与120毫米滑膛炮相比。德制L-55火炮的身管寿命约700发,经美国改进的M-256型火炮寿命达到1000发。
120毫米线膛炮的改进潜力也无法与120毫米滑膛炮相比。L-30的身管已长达55倍口径,接近坦克炮的倍径极限。使用加长身管的办法提高火炮威力和射程显然行不通了。此外,L-30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由于采用L-30线膛炮的国家相对较少,新型弹药的研制也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120毫米线膛炮的使用国仅有英国、阿曼、约旦、伊朗、印度五家,其中大部分国家还只是火炮的使用国,缺乏研制、生产新型弹药的实力。相比之下,目前正在使用120毫米滑膛炮的国家多达十几个,其中包括德、美、法、意、日、瑞士等工业强国。
2003年8月,约旦和阿曼决定给现役的挑战者-1坦克换装120毫米滑膛炮,英国方面虽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计划,但挑战者最终放弃线膛路线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英国主战坦克一直保持着有英国特色的堡垒式厚重装甲设计,挑战者-2E亦是如此。挑战者-2E拥有比以前更加简洁的外形,车体和炮塔使用一种新的先进装甲技术。这种未被透露名称的新装甲技术主要是采用了新材料,来增强抗破甲弹以及动能弹攻击的防护能力,而且在装甲外层还有低可探测性涂料,可以降低敌方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测器的作用距离,有效降低被导弹命中的概率。
挑战者-2E拥有一个出色的全自动火灾/爆炸探测系统,在乘员舱和动力舱有抑燃抑爆系统(原只有动力舱才装备)。实际上在挑战者-2E的炮塔座圈以上,已几乎没有爆炸物隐患了,120毫米主炮炮弹全部存放在一个装甲保护的隔舱中,这也就意味着成员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炮塔的各种设备全部都是电驱动,这就消除了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油泄露所可能导致的火灾隐患。
⊙ 出征希腊
从1995年开始,挑战者-2E坦克在很多国家进行了考核和演示,包括希腊、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考核的项目,包括在气温50度以上的环境中进行测试等。在这些海外测试中,挑战者-2E总行驶里程超过6000公里,主炮实弹射击700多发。
希腊最初需要246辆主战坦克、24辆装甲抢修车、12辆架桥坦克、12辆训练坦克,后来又追加了后勤维护设备以及可能的另外250辆主战坦克的需求。维克斯公司将希腊主战坦克选型作为挑战者在国际市场获得突破的契机,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在推销策略上都下了很大工夫。针对希腊只具有制造轻型焊接装甲车辆的经验这种情况,维克斯公司对挑战者-2E量产型在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序数量进行了精简,车体的整个电气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装配电路的数目限制在50条以内,这意味着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容易掌握的生产工艺、更低的造价,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构造。
尽管维克斯公司办法想尽,在经过长时间测试和对比评估后,希腊军方还是在2003年宣布,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将成为希腊陆军的下一代主战坦克。希腊国防部将从德国承包商KMW公司手中订购大约170辆豹-2坦克。这份采购合同价值19亿美元,最后交付日期定在2010年。
最初希腊准备用20亿欧元订购246辆新型坦克、24辆救援车、12辆架桥车和12辆驾驶训练车,但是采购费用问题严重打击了这项计划。因而希腊国防部决定在经济可以承受的框架范围内采购170辆主战坦克。
除豹-2主战坦克之外,KMW公司还将提供救援车和装甲架桥车以及备件交货、训练、技术文档和模拟器。计划还要求25%的工作要在希腊进行合作生产,以促进本国国防工业的发展。
挑战者-2E的首度出击就这样宣告失败,这对维克斯公司乃至整个英国坦克工业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没有海外定单就意味着维克斯公司无法收回为研制挑战者-2E付出的研制成本,而生产固定成本也降不下来,这将导致挑战者-2E在今后的销售中缺乏价格弹性,在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挑战者-2E的前途堪忧。
H. 未来的战车有哪些
坦克大会战、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较量,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
美国着名军事评论家詹姆斯·邓尼根在评价武器的战斗机价值时,设单个步兵为1,机枪为3,反坦克导弹为300,自行榴弹炮为900,而坦克则高达1,200,雄踞地面武器之首,一枚反坦克导弹可能击毁一辆坦克,但它的综合战斗价值远远不及坦克。一门自行榴弹炮的火力可能比坦克大,但它的机动性和防护力仍然比不上坦克,其综合战斗价值自然略逊一筹。
正是由于坦克将火力、机动力、装甲防护力集于一身,才使得坦克战场上称王称霸。因此,坦克的未来就是围绕如何提高这三大能力而展开的。
研制中的坦克火炮口径已经越来越大,目前俄罗斯的新式坦克FST的火炮口径已经达到135毫米。美、英、法、德四国开始联合研制140毫米坦克炮,德国也进行了150毫米口径炮的研究工作。主炮口径增大的必然结果,将是自动装弹机的广泛运用,那时坦克乘员只有2~3人,整个坦克高度降低。
在坦克上增加导弹也是一种办法,有些坦克,如俄罗斯的T-80U坦克火炮既能射炮弹,又能射导弹,它提高了火炮的射击距离和命中精度。既能打得远,又能打得准。这种“弹”、“炮”结合的方法使坦克炮成了“多面手”。
I. 张召忠:印度军事哪些武器最厉害
印度武器的“万国帽”,难摘
有事问局座
前几天,印度媒体爆出,该国一艘核潜艇“趴窝”已长达十个月之久,却一直瞒而不报……
“趴窝”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进水了。进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船员忘了关门。
不知道哪个船员忘了关闭后侧推进舱的一个舱盖门,而且,还一直都没有人发现。于是,舱门就这样一直开着,海水就这样一直灌着,潜艇就这样一直在水里泡着。
等发现时为时已晚,只能“开膛破肚”来一次大修。所以事故发生以后,十个多月的时间里,潜艇一直都在维修和清理,没挪过窝没下过海。据印度海军称,现在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被弄坏的这艘核潜艇,叫“歼敌者”号,是印度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核潜艇。
作为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的满载排水量6000吨,满员差不多100人,装载的导弹射程最远3500公里。而同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的“俄亥俄级”排水量都快接近两万吨了,是“歼敌者”的3倍,还装备了24个垂直发射管,搭载的“三叉戟”导弹射程高达12000公里。再看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都是“万吨艇+万公里弹”的配置。
可就是这样一艘“小儿科”级别的潜艇,一造还是30年,同级别三艘潜艇大约在5亿美元左右,结果最后造出来,仅这一艘“歼敌者”号,就花了超过26亿美元。
面对这样一艘潜艇,印度却还是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的核潜艇综合作战性能已经超越了中国,足以比肩美俄等国最新的核潜艇。可就在不久之前,印度还把向俄租的潜艇给撞了个大窟窿。
印度第一次租核潜艇是在1988年,花了巨资租到了苏联的670型核潜艇,主要是想摸索核潜艇的构造和操作原理,为自行设计国产核潜艇打基础,租借期满以后就还回去了。2012年,印度花10亿美元又向俄罗斯租了一艘“阿库拉Ⅱ”级攻击核潜艇。
结果,去年10月的一次训练结束后,该潜艇在进港的时候,撞海底去了。潜艇脑袋给撞了个稀烂,声呐罩严重受损。据说又花了6亿美元请俄罗斯来修,好像到现在还没修好。
印度挺“执着”,有点钱就造在武器上了。就在前不久,2017年底,印度的第二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歼敌者”的兄弟“阿里达曼”号,也下水了。
而且印度媒体近日又报道了一条消息,说印度海军正盘算着向国防部提交今年的首份特大号“购物清单”。据说这份清单中除了第2艘国产航母之外,还包括额外57架进口舰载机,预计总额将高达1.6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620亿元。
莫迪在2014年的时候就信誓旦旦地提出了所谓的“印度制造”计划,根据当时制定的这个新政策,在未来10到12年,印度全部武器装备中的至少一半要实现国内生产。到了第二年莫迪更是夸下海口,号称印度将不再充当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的角色,要完成在5年内实现70%武器装备硬件由国内生产的目标。
一直以来,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供给都严重依赖对外军购,“万国牌”的名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莫迪提出“印度制造”之后,这几年印度在向美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购买武器的同时,都会附加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与印度共同研发,或是在印度境内制造,不过很多时候,都会被无情地拒绝。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本来是比照着美国的F-16那一代造的,结果一造就是三十多年,F-16都退役了,“光辉”呢?交付的数量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了。就连阅兵的时候,都不是飞过场的,而是被卡车拖着走过阅兵场的。
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全世界最贵的坦克,1972年就开始研制了,又是几十年过去,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生产指标,印度陆军也拒绝接收。而且根据印度媒体最近发布的消息,印度陆军已经决定启动未来新型主战坦克的招标了,彻底放弃了“阿琼”。不过,据说,这个招标项目要采购的200多辆坦克,还是要在印度境内生产。
印度什么东西都想弄,什么东西都想跟中国比着来,不顾国情,不考虑自己的国防工业实力,就急于上马各种国产武器项目。搞到最后,就只能是问题百出。反观我们的“中国制造”“中国配套”“中国创造”,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J.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是怎样的
阿琼主战坦克是印度耗费三十多年,花费数十亿卢比,研制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的一种有可能先进坦克。
1972年,印度陆军提出用新型主战坦克替换正在生产中的胜利式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院即开始新型主战坦克方案研究。1973年5月中旬,印度国防部长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议会决定自行研制一种新型主战坦克。
阿琼主战坦克是印度自行研发和制造的第三代(自称)坦克。起初命名为MBT80,后以印度教神话中战神的名字改称为“阿琼”。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但最终也证明只是号称而已。
印度正式批准研制该坦克的时间是1974年3月,该研制计划同时得到第一次拨款为1.55亿卢比,预研工作自此开始。
该坦克重50号,主要部件例如发动机、传动装置、120毫米线膛火炮及其弹药、先进的装甲和火控系统均要求在印度生产。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辆阿琼式坦克样车制成时,该项计划已支出3亿卢比。1985年3月,对外展出了该样车。到1988年年底,印度拟制造20辆阿琼坦克样车以便对武器、火控系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等部件进行广泛试验。然而截止1987年年底,才制成10辆样车,其中6辆交给印度陆军试验,其余4辆留在战车研究院供院方试验和改进发展。
该坦克正式研制以来计划一再延期,时过15年仍未完成,原来确定的1990年装备部队的目标至少要推迟到90年代中期。研制经费一再追加,已达29.20亿卢比,是第一次拨款的20倍,其中,对外交流费用为8.936亿卢比,约占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仅战车研究院1986年3月以前的开支就达到6.882亿卢比,其中对外交流费为3.286亿卢比。
印度陆军对阿琼坦克的评价不高,在样车鉴定报告中指出:“试验结果表明,阿琼坦克在设计和性能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验收条件”,“最糟糕的是发现设计阿琼坦克时未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养性”。
2008年4月16日,印度国会的防务委员会提交的第29份报告中,引用一名印度军官的话说,“我们进行了冬季测试,这款坦克表现很差,共有4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印度斯坦时报的文章说,“阿琼”坦克正遭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包括火控系统、悬挂系统,机动性也很糟糕。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经过30多年的研制仍然没有达到预定的指标,不仅在时间上创造了3代主战坦克研制周期的世界之最,而且性能上甚至不如某些二代主战坦克,足以哂笑大方。
到1991年底,印度陆军参谋长对“阿琼”大为失望,要求中止整个计划。然而已经骑虎难下,印度陆军只好降低了的技术要求。但1995年的试验表明,“阿琼”连降低了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印度陆军称“阿琼”为“不适宜上战场”,只能训练时使用。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