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代印度两座古城是什么

古代印度两座古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14 03:52:15

⑴ 印度河畔挖掘出的古城废墟是什么样的

1922年的一天,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印度河畔挖掘出一座面积约85万平方米,可以容得下数万居民的古城废墟。人们惊愕地发现:整座地市四周筑有雄伟、坚固的高大城墙;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座方形城堡。城内住房大多是砖木结构的多层楼房。住房之间道路畅通,主街道足有10米宽。街道旁边的人行道上,一根根路灯杆子像侍卫一样直立在那里,房内都有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的通道。这些通道从楼上到楼下,再通入地下。考古学家发现,那一具具古尸都具有强烈的放射性。还有些因受过某种高温而形成的玻璃物质,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古城的各个角落。

古城废墟

⑵ 印度有哪些着名的古城

印度的名胜古迹文明古城有泰姬陵,琥珀堡,锡克教大金庙,太阳神庙,红堡和卡杰拉霍寺庙等等。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尽管有人说,沙贾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乃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恋,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

⑶ 古代印度的十大古都是哪几个

美国评出世界十大古都 长安仅排名第九,只字未提汉唐盛世
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生活科学》29日评出世界十大古都,它们依次是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巴比伦、库斯科(印加帝国古都)、特诺奇蒂特兰(阿芝台克帝国古都,后来衍变为现在的墨西哥城)的首都、底比斯(古埃及首都)、大津巴布韦(公元1200年后,非洲修纳游牧人帝国古都)、西安、卡霍基亚(18世纪末以前,北美最大城市)。

⑷ 古印度文明的皇冠:摩亨佐达罗古城到底是如何毁灭的呢

死丘事件是指发生在3600多年以前的摩亨佐达罗古城的居民突然间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在这一时刻毁灭的事件,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仁发现了这座古城的废墟,因城中遍布骷髅,所以称之为“死丘”。而摩亨佐达罗在当地方言中的意思就是“死亡之丘”。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仁发现了这座被称为摩亨佐达罗的古城,这座古城拥有着和现代城市相似的文明程度,根据碳14测定,其存在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间,是当时印度河流域最大的文明古城,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

⑸ 印度河文明两大古城遗迹有着怎样的谜团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亨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参差不齐,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马亨佐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这些专家的一些主观臆断。

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马亨佐达摩寻找王宫和神殿,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而且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着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他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像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

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马亨佐达摩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马亨佐达摩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他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

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

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

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端口,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马亨佐达摩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惟一先例。

从马亨佐达摩出土的人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猝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猝死的人。马亨佐达摩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有不少居室遗体成堆地倒着,令人惨不忍睹。

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这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都不能解释“一瞬间”的死去。而且有谁一边又在井边洗物品,在浴池里洗澡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不用说这当然不是火葬,也没有火灾的迹像。”是什么异常的高温使马亨佐达摩的居民猝死呢?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马亨佑达摩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3000年的大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记叙的战争景像一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至今,是非1945年“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诗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大决战的场地是被称为“兰卡”的城市,而“兰卡”正是当地人对马亨佐达摩的称呼。据当地人说:1947年印巴分治后属巴基斯坦而被禁止发掘的马亨佐达摩,有不少类似广岛核爆炸后遗留下来的“玻璃建筑”—托立尼提物质。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托立尼提沙漠中试爆后,沙因高温凝固成的玻璃状物质。

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揭开它的谜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终定能揭开。

⑹ 印度河文明是什么摧毁了这个古老的古城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河旁的旁遮普郡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所谓的“印度河文明”。
其中最着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巴和马享佐·达摩(印度语为死亡之谷)。据最保守的估计,这两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久远得多。
马享佐·达摩毁灭之谜
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探掘的古城遗迹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没有统治者。
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证实了这点,所以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象贫富分化没有出现在这里,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原来就没有,还是被岁月销毁了?在马享佐·达摩出土了大量遗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人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好象在保护自己,又好象看见了什么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
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是什么呢?是火山爆发?可在这一带几千公里的范围内人们没有发现遗留的火山口;是突然爆发的流行病、瘟疫?可医学证明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池。
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后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享佐·达摩的毁灭和人民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
马享佐·达摩和《圣经》里索多姆的毁灭有极相似之处,都是突然间被与高温有关的东西摧毁的。
人们在马享佐·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一些;玻璃建筑——托立提尼物质。

⑺ 印度曾经的首都德里和现在的首都新德里,有什么区别

印度首都德里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 ,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地,城区又可分历史悠久的旧城区及新规划的新城区。旧城区目前仍保有许多重要古迹,新城区部分则是印度现代化的象征。新德里位于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始建于1911年2月。

德里是印度北部重要城市。一称沙贾汗纳巴德或老德里。 位于德里中央直属区亚穆纳河西岸,西傍德里山脉。面积1484平方公里,习惯上又常把新德里和德里兵营包括在内。其政治地位为直属联邦政府的直辖区,全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 ‘’

⑻ 古代印度有哪些着名的古城或古建筑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一位王后的陵墓
佛教建筑

古代印度遗留下了窣堵波、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筑。窣堵波是一种用来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筑,最大的在桑吉,约建于公元前250年。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下为一直径为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半球体用砖砌成,红色砂岩饰面,顶上有一圈正方石栏杆,中间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围树有石栏杆,四面正中均设门,门高10米,门立柱间用插榫法横排三条石坊,断面呈橄榄形。门上布满浮雕,轮窣上装饰圆雕,题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两种。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叫支提窟,平面长方形,纵端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中间有一窣堵波。除入口处外,沿内墙面有一排柱子。另一种石窟称为精舍,以一个方厅为柱心,三面凿出几间方形小室,供僧侣静修之用,第四面为入口,没有门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邻并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传为佛祖释迦牟悟道的地方——菩拉迦耶耶建有一座庙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于公元2世纪,14世纪重建。塔为金刚室座式,在高高的方形台基中央有一个高大的方锥体,四角有四座式样相同的小塔,衬托出主体的雕佛。塔身轮廓为弦形,由下至上逐渐收缩,表面布满雕刻。

印度的佛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石窟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婆罗门教建筑

从公元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式和规格都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式结构。其外形从台基到塔顶连成一个整体,布满雕刻,建筑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体量不大,有一间神堂和一间门厅,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于高台基上。门厅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为密檐式方锥形顶,最上端是一个扁球形宝顶。神堂上面是一个方锥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线柔和,塔顶也是扁球形宝顶,神堂是一间圣殿,四方正方位开门,整个庙宇象征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一体神。最杰出的是科纳拉克的太神寺。

南部寺院规模庞大,通常以神堂为主体,还有僧舍、旅驿、浴室、马厩等。周围是长方形围墙,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顶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造型挺拔、简洁,虽满布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体的轮廓。典型的例于是马村拉大寺。

中部寺庙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内为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宽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它的两侧和前方,对称地簇拥着3个或5个神堂。神堂平面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塔身轮廓为柔和的曲线,有几道尖棱直通相轮宝顶。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几座独立的神堂和柱厅殿联为一体。

伊斯兰建筑

崇拜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时,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经学院和城堡。这此建筑的形式和规格虽受中亚、波斯的影响,但已具有了独立的特征。穹顶有了很大的改进,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角则是体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有尖券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饱满,色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建筑:
巴利赫蒂希尔神庙

中世纪德干地区诸王朝处于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混杂的中间地带,频繁的战争导致南北方美术风格的交流。早期遮卢迦王朝(535~753)在迈索尔的 3座都城巴达米、阿胡尔和帕德达伽尔的神庙群,最初的形制由佛教支提堂演变而来,中世纪接受了南方式印度教神庙的影响,同时渗入了北方式神庙的成分。帕德达伽尔的维卢巴克夏神庙是建志补罗的凯拉萨纳特神庙的仿制品。拉施特拉古德王朝(753~949)继续开凿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第16窟凯拉萨神庙,是仿照帕德达伽尔的维卢巴克夏神庙设计的,镂空整块山岩凿成,不愧为举世无匹的巨构杰作。凯拉萨神庙的雕刻,综合了笈多时代的典丽、遮卢伽王朝的浑厚与帕拉瓦王朝的秀逸,动态强烈,变化丰富,活力充沛,代表着印度巴洛克美术的最高成就。约在同时期开凿的象岛石窟湿婆神庙,雕刻也富有印度巴洛克美术的特色,其中的巨岩雕刻《湿婆三面像》集优美、崇高、狞厉于一身,寓创造、保存、毁灭之奥义,堪称世界雕刻名作。后期遮卢迦王朝(10~12世纪)的神庙群,外壁壁龛密集,装饰渐趋繁琐。曷萨拉王朝(1100~1300)在德干西南的贝卢尔、赫莱比德、索姆纳特普尔修建的神庙,平面设计呈星形,悉卡罗较低,外壁装饰浮雕更加细密纤巧,亦流于罗可可风格。

凯拉萨神庙

中世纪北印度诸王朝奉为正统的雅利安文化,愈来愈多地吸收了达罗毗荼文化的因素。孟加拉、阿萨姆流行的□多罗教(性力崇拜),同时影响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及其美术。巴拉王朝(约750~1150)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最后庇护所。波罗诸王扩建增修了那烂陀寺和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寺院。佛陀伽耶的金刚宝座塔分层立龛的角锥形高塔形制,可能与印度教神庙的悉卡罗有关。那烂陀等地出土的波罗石雕或铜像,如宝冠佛、多臂观音、密教女神多罗菩萨等雕像,受有笈多古典雕刻与南印度铜像的双重影响,感染了巴洛克的豪华、繁缛、怪诞,被称作火焰式的艺术。巴拉美术对尼泊尔、中国西藏、缅甸、爪哇等地的佛教美术影响较大。东恒伽王朝 (8~13世纪)在奥里萨境内营造了宏伟的神庙群。奥里萨神庙是北方式神庙的亚种之一,曲拱形的悉卡罗呈玉米状,代表作有布巴内斯瓦尔的林伽罗神庙、布里的扎格纳特神庙、康那拉克的太阳神庙等。奥里萨雕刻装饰繁丽、动态夸张,属于烂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风格。康那拉克太阳神庙的巨大的浮雕车轮富丽堂皇,被视为印度文化的象征。金德拉王朝(950~1203) 的都城卡朱拉侯的印度教、耆那教神庙群可与奥里萨神庙群比肩。卡朱拉侯神庙也是北方式神庙的亚种之一,悉卡罗呈竹笋状,主塔周围环峙多层小塔,代表作有根达利耶·摩诃提婆神庙等。卡朱拉侯雕刻以神庙外壁高浮雕嵌板带上千姿百态的女性雕像和爱侣(密荼那)雕像着称,变形极美,性感极强,亦属于烂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风格。卡朱拉侯出土的雕刻珍品《情书》是印度雕刻的压卷之作。北印度西部拉贾斯坦奥西亚的苏利耶神庙和阿布山的毗摩罗塔楼,古吉拉特的苏利耶神庙,也属于北方式神庙,比例匀称,装饰华丽。克什米尔地区仍然营造着犍陀罗传统的寺庙,重要的有摩尔坦德和阿万蒂普尔的庙宇。

建筑
从建筑艺术看,吠陀时代与列国时代基本上是木质结构,这些建筑物现已荡然无存。阿育王时,开始用砖石建筑材料,桑奇地方保存的佛塔就是用砖建成,以后又扩大,并砌上一层石块。该佛塔呈半圆形,直经约30余米,顶端为平台,台上造一方坛,坛上竖立层叠着的伞形柱,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该佛塔周围有环形道路,并绕以栅栏和四个大门,四个大门都布满了以佛教题材为中心的精致雕刻。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筑艺术的重要遗迹。这些高达15米的石柱,最重的达50吨左右,除奔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头外,最着名的是萨尔纳兹大石柱,其柱头的四个背对背蹲踞着的狮子,栩栩如生,雄劲有力,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石窟
造型艺术中的重大成就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石窟艺术,其中最着名的是阿旃陀石窟。它位于海德拉巴省温德亚山脉的深山中,大约于公元前1世纪开凿,公元7世纪完成。因其在深山中,建成后约有1000年人烟绝迹,直到1819年才被欧洲人发现。石窟开凿在河流旁半圆形的悬崖上,共29个石窟。石窟的建筑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内有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绘画和雕刻,也有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古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筑、雕刻、绘画三种艺术结合的范例,被誉为世界艺术精萃之一。据说唐玄奘到印度时曾拜访过这里。古印度人竟把一座石山变成壮丽的艺术宝库,充分体现了古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摩亨约.达路考古遗址
摩亨约.达路考古遗址 ——史前被毁灭的印度古城
摩亨约.达路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公里处,距卡拉奇约500公里,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之一。这座遗址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看法,从此,印度河河谷文明被公认为古代世界主要文明之一,并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提并论。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22年,一支由约翰.马歇尔率领的考古队在印度河谷下游一个名叫摩亨约.达路的土丘挖掘一座佛塔的废墟。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发现挖掘出的一些古代石雕远比佛教的时代更为古老。经过十年的挖掘,一座被尘土掩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破土而出。这时人们才想到,这里与哈拉帕发现的遗物属于同一类型、同一文化的物品,便将其称之为哈拉帕——摩亨约.达路文明,或曰印度河谷文明,并开始发掘哈拉帕古城的遗址。 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地区共发现了5座古代城市,其中最大的两座是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的摩亨约。达路和位于旁遮普省的哈拉帕。这两个城市每座约有居民5万多人,其他三个城市人口略少。 最使挖掘者们震惊的是,这两座古城实在是太古老了,它们最初的建设始于公元前 2500 年,几乎像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一样古老,比人们原来所了解的古印度文明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 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不但城市的年代异常古老,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座城市在建造之前,似乎就已经作了非常细致的设计。不论是公共建筑、住宅、街道、商业区还是仓库,都规划得极有条理。 摩亨约.达路可谓上古时代城市设计的最佳典范,整座城市布局合理、规范,极端重视条理、秩序和计划,颇具现代化城市特征。每个城市都分为几个区,每个区都有墙围绕着。全城是四方网格设计的整齐街道,宽阔的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向四面伸延。两条南北向和三条东西向大路纵横交错,四周筑有城墙、塔楼、壕沟,均用烧制砖石砌成。人们居住的房屋设计风格基本相同,均是中间有天井的四合院结构。楼梯直接通往楼上或屋顶,窗户上装有活动的木格窗。

⑼ 马享佐达摩古城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位于印度河流域的马享佐达摩建于4500年前,城市建设经过事先的规划、设计,布局严整,呈长方形棋盘格状。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24米至3米,居民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室内有管道设备。当然,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还是遗址完整的排水系统。

马享佐达摩古城遗址由两部分构成: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城堡建筑在高达3米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型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大浴池是用质量上乘的砖砌成的,长12米,深24米,有多条排水道,无论按照什么标准,都是一个大型公共设施。

室内管道设备直至20世纪才在现代社会出现,而城市规划也是最近数十年才得到应用,然而,这一切却都能在马享佐达摩古城遗址找到。这一古老文明是如何在曲线图出现前数千年创造这一复杂的城市,所有的一切又是出自何人的规划?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省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千米,南北长1400千米属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其涵盖范围之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所谓的印度河文明。

其中最着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巴和马享佐达摩。据最保守的估计,这两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在印度的早期历史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还要古老得多。

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挖掘的古城遗址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就没有过统治者和贫富分化,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加证实了这点,他们所有住房都是由砖建成。

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马享佐达摩城的卫生设施令考古学家吃惊不已,其完善的程度即使如今的现代化城市也未必能达到。每一家都有一个从楼上倾倒垃圾的通道,设在二楼的厕所也有一条专门的管道通入地下排水系统,然后经过一个沉淀槽流入排水系统。这套地下排水系统密如蛛网,完全可以和巴黎的地下排水工程相媲美。

⑽ 古代印度早期城市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古代住在这个半岛上的部落,还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过在它的北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很早以前已经有相当发达的文化了。

在印度河谷所进行的发掘表明,这里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已存在着自成一格的文化。本世纪20年代,这里发掘了几个市镇型的居住地。它们都有许多相似的特征。

这些居住地的文化称之为哈拉帕文化。它是以旁遮普省一个居民点的名字而得名的。这些市镇型居住地中的第一个,就是在它附近发现的。

哈拉帕文化居住地有高高的厚实的墙环绕着。它的面积可达几百公顷。市内的大街宽而直,并附有布置均匀的房屋,它们互相以直角相交。

房屋一般为两层,都用火砖砌筑。它们没有建筑物上的装饰物,没有临街面上的窗子,但是设施都相当完善。有的建筑物竟占地几百平方米。

这些城镇型的居住地无疑是奴隶社会初期的产物。我们从雄踞于高地之上的哈拉帕城寨可以看出,它有厚实的墙围着,并在其中集中了规模颇大的行政建筑物。这说明当时已有国家政权存在了。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有个城镇还有设备完善的谷仓,谷仓附近还有面粉加工作坊及其生产者的住宅。这说明当时生产力已有相当水平了。

此外,在这些居住地中还发现了大小不等、设备悬殊的住所,有的大的遗址甚至可推测为宫廷建筑物或奴隶兵营的宿舍,这也说明了财产及社会地位的尖锐不平等。

对最古老的城市莫亨约达罗的发掘,可以使我们得到古代印度城市的完整印象。该城为古时达罗毗荼人所建,位于印度河下游,平面接近于长方形。

它有排列得很整齐的街道。主干道是按照当地的主导风向而南北走的,由东西向的次要干道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近于方格形的街道网。在十字路口,拐角都是圆圆的,显然是为了便于车辆的行驶。

城里的房屋都用烧焙过的红砖砌成,屋顶是平的。房屋的大小很不一致,有的有许多房间和大厅,有的只有两间住房。分隔房间的墙不砌到天花板,为的是使各房间都有穿堂风。有的房屋是两层的,居室都在楼上,楼下是厨房、盥洗室及储藏室。

城市西部有两座特殊建筑物。一座是四方的大厅,每边长28米,厅内有4排柱子,每排5根。这20根柱子都用砖砌,支撑着平屋顶。这座建筑物可能是城市居民祭祀和过节用的大厅,也可能是作坊。

另一座则是大水池。它位于一个方形院子的中央,院于四周围着廊子,廊子里有走道和房间。水池长32米,宽7米,深3米,有好几个用砖砌成的下到水池中去的阶梯。

水池的水由东边廊子上一个房间里的水井及引水槽供应。建造者考虑了水的巨大压力,把池壁砌到2~2.5米厚,而且稍微倾斜一点。池底铺着几层精制的砖,砖上敷不透水的树脂,砖层上有方格形基础墙,它们的两端搁在四周走廊的基础上。

这座古城在给排水上有突出的成就。它不仅在建筑物和街道上有很好的下水道,而且已有了全城的排水设备系统。这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古代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

那个系统有主渠、沉淀池、排除雨水的阴沟,所有这些都是设计周密,工程精良。在发掘时,还发现了许多人工挖掘、用砖砌筑的水井。这证明它也有过设计良好的给水设备。

我们从古城莫亨约达罗的考察中,可以想象古代印度的城市建设是很发达的。据古代梵文记载,在以后的岁月里,还有巴费连邑、王舍城、华氏城,它们都有过壮丽的建设。

华氏城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最有名的首都。它最初为公元前五六世纪哈尔扬卡王朝的第3代所建。因为位于恒河与桑河两大河流的汇合处,使它具有商业及战略上的重要性。

根据公元前4世纪一个驻节在孔雀帝国的希腊使节记载,华氏城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城市,它长9.5里,宽1.75里,城的周围有条宽阔濠沟,护城墙有54个城门及570座城楼。

当时执政皇帝护日王的孔雀皇宫激起了这个希腊人的赞叹。他说即使是波斯大帝在苏萨的皇宫也不能与它相比,在皇宫相连的花园里养着驯服的孔雀和野鸡,有成荫的小林和植树的牧场。

我国的着名僧人法显也在稍后时间里访问过印度。他在华氏城住了3年,看到有2个大佛教院,它们吸引了来自印度各地的学生,还有1所很出色的医院,大路上都有休息的场所。

阅读全文

与古代印度两座古城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岘港岛的温度是多少 浏览:276
接了英国电话怎么回事 浏览:64
印度仿制一条街在哪里 浏览:183
8月去越南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474
伊朗的方舱医院是什么 浏览:818
印度土地制度怎么样 浏览:977
英国快餐店利润怎么样 浏览:668
越南胡志明市是哪个民族 浏览:957
中国的高铁如何使世界惊叹 浏览:166
伊朗总统每年工资多少 浏览:443
在越南住酒店多少钱 浏览:585
英国签证有效期过了怎么办 浏览:227
中国的富二代有哪些 浏览:674
中国为什么禁止脸谱网 浏览:812
伊朗包机为啥什么要直飞甘肃兰州呢 浏览:423
苏联为什么打中国 浏览:868
美国为什么解冻伊朗油 浏览:722
英国二手车一年多少钱啊 浏览:124
中国海洋大学疫情期间如何出入 浏览:396
锡金是怎么从印度独立出去的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