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早是哪个国家先登上火星
截止2021年5月24日,没有国家成功登上火星。
苏联、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中国共已发射数十艘太空船研究火星表面、地质和气候,包括轨道卫星、登陆器和漫游车总计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任务在完成前或是才要开始时就因种种原因而失败,将物体由地球地表送往火星约要花费每公斤30900美元。
我国对火星的探测:
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黑白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2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南半球影像由天问一号中分辨率相机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16日拍摄,此时环绕器轨道高度约1.12万公里;
北半球影像由天问一号中分辨率相机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18日拍摄,此时环绕器轨道高度约1.15万公里。
⑵ 印度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了吗
印度的火星探测器没有着陆火星,印度的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2014年9月24日,印度空间组织(ISRO)发射的火星轨道探测器(Mars Orbiter Mission,MOM)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印度也由此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和欧盟之后,全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个探索火星的国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首次尝试火星探测即告成功的国家。
印度MOM任务前期研究仅耗资1700万美元,整个项目总成本只有7300万美元,堪称有史以来最“廉价”的火星探测项目。相比之下,同期美国NASA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轨道探测器成本高达6.71亿美元,接近MOM的十倍。
⑶ 印度是如何怎么把“曼加里安”号探测器送到火星的
印度很早就实现了火星探测任务,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火星探测技术的国家,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印度航空业的强大实力。据报道,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便宜的火星探测项目,该项目从建立到完成的总成本约为 7300万美元,与数以亿计的好莱坞电影相比,这个数字似乎很难摆到桌面上,当然,在印度如此廉价的一个项目背后有许多原因, 测试数量少,设备功能单一以及科研人员工资的扣除是主要因素之一。
对此,网民开玩笑说,当时印度所谓的火星探测器,也许只是向火星扔一块石头。当然,早在 7 月的时候,印度他们这个国家,就已经率先实现了火星探测,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我们认可的,但是很明显,新德里的态度和中国的态度是有本质区别的,总的来说,印度追求好的,而我们更追求完美。
⑷ 印度为什么比中国先登陆火星
印度能在中国之前向火星发射探测卫星不能代表技术成熟。
在火星探测方面,印度强在时间早七年,但也仅仅是时间早,技术含量并不高。Mangalyaan的重量只有1.35吨,属于小型探测器,而且只能绕火星运行,并不能够着陆;而天问一号重约5吨,能登陆巡视进行科研探测。
除此之外,Mangalyaan发射成功也实属侥幸。印度的发射模式与其他国家不同,由于其火箭技术比较落后,推力不足,以至于探测器升空后,速度达不到要求,只好启动探测器上助推器加速,在地球轨道上多绕了几个圈后,才成功奔向火星。
印度能够上火星,国外支持的力度是很大的。曼加里安号虽然号称1.3吨,但是由于火箭不足以打到火星轨道,所以携带了大量的燃料,依靠自身的燃料飞向火星,所以净重只有450kg左右。
它的设备和测控都高度依赖外国,尤其是美国的支持。其实月船1号也是这个路数,印度月船号发现月球上水冰的论文还是美国人发表的。印度自己的测控能力连月球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说火星了。
⑸ 为什么印度都能去得了火星,但却没能登陆月球
2013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轨道飞行器任务。大约10个月后,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是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成功探索火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时成功探索火星的国家。火星比月球离地球远得多。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可达2.25亿公里,最近的距离为5460万公里,而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仅为38万公里。既然火星可以走这么远,却没能登上月球呢?
1、印度火星探测器并未在火星上着陆
印度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是一个绕火星旋转的轨道飞行器。从世界上所有国家来看,登陆火星的成功率约为40%,其中美国宇航局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陆中只有一次失败。最成功的是去年年底登陆火星的“洞察号”。从月球车2号着陆器的情况来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可能没有这样的技术来实现在火星上的软着陆。
人类对于天体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火星的探索登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之处,我们不应该气馁,应该越战越勇,继续前进。
⑹ 印度为什么比中国先登陆火星
印度能率先进入火星轨道,首先是它基本具备这个实力,虽然也是“踮着脚尖”,并得到欧洲航天局的帮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进行深空探测的不同指导方针。
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MOM)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使得印度成为第一个成功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亚洲国家。在外界传统印象里,印度航天技术远不及日本和中国,中国航天专家24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个结果不是技术上的差别,而是因为印度探火星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要在航天领域拿一个亚洲第一。
印度这次首先是要争取政治意义,之后才是工程意义,科学意义排在最后面。印度在卫星、探月、载人航天方面都没有拿到亚洲第一,甚至载人航天领域还是空白,所以急需借助这次探火星抢到一个亚洲第一。这次探火星不仅费心力找了一个空当,甚至还冒了很大技术风险。
他们在火箭推力不足的情况下,绕地球飞行20多天不断加速,借助“扔铁饼”的方式把自己扔进地火转移轨道。目前来看,印度这次在轨道设计、地火转移、测控通信、进入火星轨道方面是成功的,接下来就看科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了。
印度的着陆技术仍需进一步的完善
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暂命名为“火星一号”,并计划于2020年发射。尽管我国有过在月球成功软着陆的经验,但至今还没有勘探火星的经验。我国设计的“萤火一号”没能成功前往火星。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勘探火星的实力,当年的萤火一号是搭载在俄罗斯的火箭上,由于火箭变轨失利没能去成火星,这原因并不在于我国的技术问题。2020年,是我国的火星年。在载人航天、月球勘探和空间站建造取得阶段性效果之后,我国也将展开真正意义上的火星勘探。
依照方案,我国将会在下一年的火星勘探窗口,用自己的火箭发射火星勘探器,而且要一步完成火星软着陆。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印度缘何先于中国探火星中国航天不需火星证明
⑺ 印度老早就登上火星了
印度老早就登上火星了?是载人登陆火星了嘛?
阿三热衷于吹牛逼已经路人皆知,更重要的是你居然信了他们吹的牛逼。。世界上基本上所有国家都知道阿三最会吹牛逼。。
阿三确实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注意!此探测器非彼探测器,它既不是低空或者近地的,而是在火星的轨道里进行探测……也许还没进入轨道?不过后来也是不了了之,估计还是失败了→_→否则以他们那个性,我保证能拿到联合国大会上去说~连个这种的探测器都能失败。。
三哥还玩过一箭108星,你知道吧?没错,当时把三哥全国上下嗨翻了,见人就吹。实际上,火箭里面卫星不是越多越好,要精确计算才行,这么多卫星,以阿三那坑爹的火箭推力(估计是俄国卖给他们的),我估计着那108个卫星可能也就半个拳头不到那么大……根本就是制造太空垃圾嘛!那么小的玩意儿有什么用?以阿三的精密制造技术,不,除了欧美中日韩,没人能造出那么大小的有实际功能的卫星……
还有,阿三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成就好像就是成功发射了个卫星到空间站深度,没错,可信的仅此一个!别说载人登月了,连TM载人航天都没有!你居然被忽悠的相信了→_→。。。
啊,当然,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被蒙骗的痛苦,毕竟三哥是真能吹,脸皮又厚,果断劣等民族。。
如果你是在中国的印度人的话,当我前面的话没说,我是骗你的,眯眯眼才会吹牛呢!然后india jai hand!魔笛姬万岁≧▽≦
⑻ 印度能发射火星探测器,为何月球探测器却飞不过最后的2.1公里
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自7月22日发射升空以来,在经过数次变轨,以及41天的太空飞行之后,原本定于9月7日将实现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的月球南极软着陆,可是最终却在距月球表面还有2.1公里时,和地球的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功败垂成。本来印度希望能通过这次月球软着落,加入美俄中的队伍,成为全球第四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国家,但现在看来印度还需要继续努力。
虽然印度在航天领域也算得上是大国之一,毕竟早在2013年,印度就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并最终成功飞抵火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火星轨道探测器的国家。但是如果因此说印度的航天技术水平能超过中国,可能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毕竟这次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在距月面2.1公里时失联,就很是说明问题。反观中国的嫦娥工程,一步步稳扎稳打,每次都上一个技术台阶,既逐步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总体目标,又为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只要对比一下中国和印度的月球探测器飞向月球的时间,就能很直观地明白双方的技术差距。首先要说明一个概念,在探测器从地球飞向月球的时候,从地面发射升空之后,探测器最终都需要进入到霍夫曼地月转移轨道,才能飞向月球。而进入转移轨道之后,飞向月球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都是5天。而航天技术水平的差距就在于,探测器进入太空后需要变轨几次才能进入转移轨道。
中国现在的探月飞船从嫦娥二号任务开始,就已经掌握了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和飞行技术,嫦娥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后滑行至合适位置,只需一次开机就可以直接踏上奔月之旅,无需再慢慢调整轨道。因此将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从最初的12天缩短到了5天。就是因为我国航天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实践,掌握了直接奔月轨道设计和”分秒不差”的零窗口发射等关键技术,火箭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达到了直接奔月的水平。
而印度这次探月计划之所以要先在太空中飞个几十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印度的探测器要一直绕着地球转圈圈,进行变轨。可以说相比十年前的印度探月1号,如今的印度轨道技术毫无进展,仍然需要变轨6次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且绕地球23天,也算是又一个印度独一无二的创造了。当然这也和印度用来发射的GSLV MkIII火箭运载能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高达六百吨的自重却只有4吨的运载能力,甚至低于我国上一代高轨运载火箭长征3号乙的5.5吨。这也说明了印度航天技术在空间飞行姿态、轨道控制,燃料利用率上的水平其实还远未达到顶尖的水准。种种的因素叠加,说明印度如今的航天计划多少都有点碰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印度这次探月任务的失败,正说明了中国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发展航天基础建设,积累各种航天发射经验,是多么的正确。中国嫦娥飞船能一次次探月成功,不但是中国航天技术硬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深空测控网,地球东西半球的数个65米大型测控天线精密的监控着嫦娥的位置与状态、不断发出下一步行动的指令,这样背后软实力的体现。而正是有这样的完整的航天技术体系,对于即将在明年进行的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我们才更有信心。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⑼ 印度探测器上过火星吗
印度探测器没有上过火星。
在2013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轨道探测器。大约10个月之后,这个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是继美、俄、欧之后,第4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而且还是首个一次性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ISRO的火星探测成本做到了最低,仅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10%。
印度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并没有在火星上软着陆,它只是一个轨道器,绕着火星在旋转。如果要登陆火星,难度非常高,ISRO此前从未有过相关的经验。从世界各国来看,登陆火星的成功率约为40%,其中NASA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陆只失败了一次,最近成功的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登陆火星的洞察号。
ISRO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火星探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到了NASA的帮助。在火箭发射和探测器前往火星的途中,ISRO有能力进行跟踪遥测。当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需要用到NASA遍布全球的深空网络(DSN)进行测控,这让地面控制中心与探测器的通信有了很好的保障。
⑽ 印度曾成功登陆过火星那为何登月失败
印度无法独立完成探月任务,寻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谱,导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终失败。
“月球2号”项目总耗资约1.4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着陆器,促使印度推后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这个项目包含了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3个模块,携带了10多个各类研究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车,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为25公斤,它将携带两个分光计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包括等离子体层以及像氦-3这样的同位素的数据,后者是未来核聚变能量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月球2号”的携带的轨道飞行器所携带的水测绘仪同样让人期待,因为太阳风中的质子会产生羟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漂向月球的两极,在那里它们会被陨石坑中的水冰俘获,而水测绘仪将会对这些水冰展开探测。如果成功,这将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借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如期开展探测工作。
着陆的前15分钟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当海拔大概减至30公里时,它开始发动4座引擎紧急减速,只不过在距离陆地仅剩2.1公里时,意外发生了:Vikram偏离了预定轨道,就此“失联”,任务失败了。
巴基斯坦联邦科学和技术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术,讽刺印度“月船2号”的着陆器是在印度孟买买的“玩具”。
两天后,9月8日,在月球轨道上的“月船2号”传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团队最终未能与它建立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