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如何调整战略

印度如何调整战略

发布时间:2022-09-18 00:20:05

A. 印度现行军事战略是什么

1、战略目标:统治南亚,控制中国,统治印度洋,努力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俄罗斯的军事收缩严重,美国也在减少其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从而在南亚造成相对的权力差距。在这方面,印度正在利用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来加速核军备和军事现代化。加快建设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和“一流”力量的步伐。

2、战略方针:

(1)在确定战争威胁时,强调在核威慑条件下高科技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并为从全面战争到多次局部边界战争的战争做准备。

(2)以“有限战争”为主要战争手段。即,通过对对手施加必要的惩罚,实现了相对有限的战争目标。

(3)巴勒斯坦和中国是主要敌人。它有能力对巴基斯坦发动全面战争,并迫使其撤出被占领土。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不要放弃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是促进新的扩张和共同进食。

(4)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特别是核威慑力,寻求和维持对南亚国家的威慑和控制。

(5)管理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的水域,并遵守不允许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问题的政策,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邻国之间军事关系的发展。去做。

(六)加快建立与东盟的经济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


3、作战意识形态:印度军队现在认为战争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在进攻和防御过程中以及在核威慑条件下倡导进攻意识。基于高科技的局部战争。基本内容如下。

(1)着眼于进攻性行动,先发制人行动和必要的跨界行动,努力将战争的火焰引向敌人领土。

(2)实施全面的三维防攻作战。

(3)专注于移动作战,并努力掌握战场计划。

(4)强调各种服务和武器的协作,强调空军的作用,强调军队和空军的协调协作。

(5)强调主力方向的绝对优势,以达到快速战斗,快速决策的效果。

(6)强调电子战的作用,执行电子欺骗,抑制电子干扰,隐藏战斗意图,并结合电子杀手和火力。

(7)强调执行有效的作战指挥。

B. 印度未来军事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武器装备采购渠道多,自研能力逐步增强,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十分先进。战略思想是先控制印度洋,成为地区性的强国,然后逐渐转变为亚洲强国,最后转变为世界性的强国。由于宗教信仰,有较强的凝聚力。现在国际中的地位次于中国,但试图想要超越中国。中国和印度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现实中的最佳比较。

C. 印度在独立之初确立了什么样的国家战略的目标

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

长期以来,印度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90年代后,其海军也确立了相应的“沿海防御—区域控制—远洋进攻”的发展思路,提出发展一支大型远洋舰队,逐步实现从“区域性威慑和控制”向“远洋进攻”的战略转移。

(3)印度如何调整战略扩展阅读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

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

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

印度海军拥有1艘航母、8艘导弹驱逐舰、约40艘护卫舰、16艘潜艇以及大量辅助战舰。据悉,印度政府已批准2015年之前再建造2艘核潜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

D. 印度在国家安全采取的八字战略指导方针是什么

“印太战略”;地缘政治;安全理念

E. 印度外交政策的前景

首先,印度外交政策调整基于大国平衡之路战略。印度之所以采取上述立场,并非为避免惹怒中国。印度该决定与它强调在印太地区维持多极化和非集团化的安全架构主张一致。
冷战后, 为增强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抗衡能力,印度长期奉行“左右逢源” 的大国外交, 一方面谋求良好且稳定的印美关系, 另一方面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自独立以来,印度外交战略的总体走势表现出明显的“大国平衡外交”特征,印度以大国外交为基本着眼点,积极在各大国之间寻求某种战略平衡以确保其国家利益最大化。正如印度学者古普塔认为,美国的“亚太战略”缺乏“解决方案、资源和再想象”,并且区域影响带来“不可避免的稀释”正在酝酿之中。 “四国联盟”是华盛顿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最后一场“华尔兹”

F. 印度印太战略的制约主要来自于印巴矛盾

是。
《印太战略》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战略没有根据印太地区经济趋势的变化做出调整。
2、新战略中的另一个矛盾涉及规范问题。
3、战略没有考虑到各国对印太地理边界的不同划定。

G. 印度地调局职能和发展战略

一、使 命

印度地调局成立于 1851 年,目前拥有 3000 多名地质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次大陆地球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之一。印度地调局拥有 160 年的地球科学数据库,能够承担从地质填图到矿床勘探等地球科学各个不同分支学科的工作,具有由专业人员操作的现代实验设备,掌握矿产勘查的关键技术。

其使命是: 通过提供为促进健全的地质政策和实践活动所需的科学信息,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探索新的资源以及促进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促使印度经济强盛。主要职责是生产基本地质数据; 绘制全国地质图、地球物理图 ( 包括地面和空间) 和地球化学图; 采用各种方法探测和评估国家矿产资源; 系统收集、管理各类岩石、矿物及化石的研究资料和实物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开发利用服务。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该局可向各级政府机构提供矿产资源远景规划及矿产开发建议,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服务,并可在其职责范围内,向公众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建议和帮助。

工作目标是:

( 1) 通过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勘查活动,查明、评价和增加自然资源储量;

( 2) 监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然资源需求情况,并对工作作出相应调整;

( 3) 不断更新陆地和近海区域的地质数据库;

( 4) 不断以更大比例尺绘制国家地图,并能根据变化进行相应更改;

( 5) 了解影响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地质作用;

( 6) 开发环境、水资源开发和自然灾害等领域的数据库;

( 7) 在评价和减缓自然和人为灾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8) 为水资源、电力、通讯和城市发展项目提供地球科学建议;

( 9) 建立和维护一个综合性的地球科学数据库;

( 10) 加强与公众的联系,使公众能较容易地获取地球科学方面的信息、图件和知识产品。

二、职 能

( 1) 不断以更大的比例尺绘制整个印度和领海海岸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图;

( 2) 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其他方法 ( 包括地下技术) 对国家和近海区域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评价;

( 3) 进行与环境地质有关的各种研究 ( 包括地质技术调查) 以支持环境发展项目;

( 4) 对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以及勘探和遥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调查;

( 5) 在与印度地调局职能相关的所有问题上从国家的角度为政府机构提供建议;

( 6) 在与印度地调局职能相关的所有问题上为公众提供技术服务、建议和帮助;

( 7) 参与关系国家利益的政府之间和政府内部及研究机构之间及其内部的科技项目,并为此对所有地质和联盟活动进行协调;

( 8) 与国外兄弟组织保持经常的联系,其中包括那些从事与地球相关问题研究的国际科学机构和兄弟研究院所;

( 9) 为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博物馆和岩芯图书馆的建设,系统地收集地表和地下的岩石、矿物和化石;

( 10) 管理具有国家和国际意义的地质材料,保护国家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公园等地质财产;

( 11) 培训从事部门计划和业务活动的科技骨干,并通过提供帮助把这种培训工作延伸到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以动员和培训国家年轻的科学潜在人才;

( 12) 收集、处理、存储、管理和发布各种形式和各种来源 ( 图书馆、信息处理单位、数据中心、纪录片和地图出版物) 的地球科学数据;

( 13) 在国家发生紧急事件时,动用国家地质领域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并协调他们发挥最大作用;

( 14) 根据地球科学和相关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其他工作。

三、发展战略

印度地调局在其 2020 年工作展望中,制定了印度地调局未来发展战略主要是加强印度本土的自然资源评价、环境和地球体系研究及信息服务三方面。

1. 自然资源评价

( 1) 加强专题图件绘制;

( 2) 加强区域水平的矿产资源评价并对勘探方法进行标准化;

( 3) 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数据进行资源预测;

( 4) 进一步完善地球科学数据库,使其内容更丰富、广泛、深入和精确;

( 5) 在全国范围进行有重点而又系统的地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

( 6) 通过地面和航空地球物理勘测,描绘次冲积和次圈闭地质概况,以发现更多可能的矿产靶区;

( 7) 为进行海洋资源评价开展高清晰度的近海调查;

( 8) 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合作和交流以便将研究重点放在优先勘查战略上;

( 9) 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

2. 环境和地球体系研究

( 1) 开发综合性地质环境数据库,以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控;

( 2) 对自然灾害 ( 地震、滑坡、洪涝等) 或人为灾害 ( 污染、废物处理等)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其对地球体系的影响;

( 3) 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

( 4) 加强固体地球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地震和测量监控;

( 5) 为电力、灌溉、交通和各种建设项目提供地质技术咨询服务。

3. 信息服务

( 1) 提高本部门对外界的知名度;

( 2) 对各级活动的数据库进行计算机化;

( 3) 对文件和图件进行数字化;

( 4) 以对用户友好的方式方法发布知识产品;

( 5) 在国家地球科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经费来源

经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其活动涉及资源调查、环境和地球系统研究以及地学信息的传播。

H. 印度的大国战略是什么

印度作为南亚老大,不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还是科技发展水平上,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素来有掌控南亚、辐射周边和跻身一流的大国志气,其“东进”战略更是倾注了其几代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和努力。究近年印度大国战略的操作路径来看,唯我独尊的老大作派和挟洋自重的功利心态暴露无遗。
一是在南亚奉行“周边第一”,推行印度版“门罗主义”。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提出了“周边第一”的外交政策,寻求进一步将南亚邻国与印度“捆绑”。印度素来担心外部大国染指南亚,特别是周边国与域外大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抱定排斥而非合作的心态,总是先入为主假设域外大国的一切做法都是与印度为敌,其实是对自身实力和影响的不自信。经济上控制、政治上打压和军事上威慑,便成为印度对南亚邻国的家常便饭,经常忽视邻国有对外发展的正当需求和独立自主的正当诉求。

I. 印度推行的印度洋控制战略具体是什么

印度海军大力推行的“印度洋控制战略”,是指将印度洋划分为“完全控制区”、“中等控制区”和“软控制区”三个战略区域。印度试图先控制印度洋北部水域,然后向远洋延伸,逐步限制并排斥大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最终确立印度的海上大国地位,取得在印度洋的控制权。由于实力的局限,印度只好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的办法,逐渐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阅读全文

与印度如何调整战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落后中国多少钱啊 浏览:664
越南号码抖音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964
中国护照意大利签证怎么办 浏览:720
中国原子弹用了多久成功 浏览:450
俄罗斯到越南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759
二战日本占地过的中国哪些地区 浏览:187
印度社会主义国家有多少人口 浏览:381
伊朗核问题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浏览:687
越南游哪些景点 浏览:807
印尼有什么直播软件 浏览:459
印尼沐浴露什么牌子 浏览:821
印度为什么撤侨 浏览:166
江津意大利留学怎么选 浏览:13
从中国坐船去英国最快要多久 浏览:935
印尼军导弹多少枚2019 浏览:838
安卓怎么看越南抖音 浏览:87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个省 浏览:667
越南10000元兑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582
印度的边界有多少兵 浏览:704
印度洗衣液加工厂投资多少钱 浏览: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