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叶的生产工艺需要哪些步骤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品茗不仅可以止渴、养生,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制茶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也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含义。古往今来,以制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各地风格迥异的采茶舞,因而,从这一层面来说,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艺术。那么制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流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机械化制茶也愈加普及。从机械化程度来看,目前的主要的制茶工艺有三类:手工制茶、半机械半手工制茶和机械制茶。
这里大概介绍了我国绿茶、白茶、黄茶和红茶的制茶方法,当然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茶,不仅步骤不一样,选取的茶叶也有所不同,以上只介绍了制茶步骤罢了。除此以外,还有花茶以及茶饮料的制作。
② 印度茶叶的种植历史是怎样的
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主从广 州运少量中国茶籽至加尔各答,印度总督 哈斯丁斯寄了一部分给东北部不丹包格尔 栽植,其余茶籽栽植于英军官凯特私人的 加尔各答植物园中,这是印度最早的栽植茶 树的纪录。178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班克斯最早提 倡由中国引种至印度;并应东印度公司之 约,写小册子介绍中国的种茶方法。同时指 出比哈尔、兰格普尔和可茨比哈尔等地适宜种茶。1834年,印度总督本廷克成立茶叶委员 会,研究中国茶树究竟有无可能在印度繁殖。 该会秘书戈登来中国调查栽茶制茶方法。中 国制茶工人和技师亦于1837年到达阿萨姆。 1838年制成第一批茶叶约250公斤,东印度 公司董事会认为质量很好,并以高价公开出 售。次年即有95箱印度茶叶运抵伦敦。与此 同时,在印度公司董事会还批准了英国商人 立即组织职权萨姆茶叶公司”的请求,这家 公司于1839后在上阿萨姆正式成立,投资为 50万英镑。从总的情况来看,19世纪50年代以前印度植茶业还处于萌芽时期,但到19世纪60年 代以后,英国许多资本家在印度纷纷投资兴 建茶园,掀起了第一次种茶高潮。印度的第一个茶叶公司成立于19世纪40 年代,英属印度政府把除了查布瓦茶园以外 的所有茶园出售给该公司(查布瓦茶园为一 个中国人购买经营)。该公司在1852年售茶获 利,第一次向股东分红,消息传开,引起轰 动,私人资本跃跃欲试。1857年英国镇压印 度民族大起义后,改组印度政府,把印度置 于英王的直接管辖之下,英国资本大规模进 入印度,相当大一部分投人种茶业,各种茶 叶公司纷纷涌现,1881年在加尔各答成立印 度茶业联合会。成立之初,联合会的成员拥 有10.3万英亩茶园。联合会在茶的种植、加 工、运输、销售等方面协调成员的利益,交 流情报、技术,采取共同措施,抢占国际市 场,打击排斥中国茶。19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到印度的海底 电缆铺设完成,印度各主要城市电讯业务迅 速发展起来,了解欧美的市场信息、联系供 销订货业务在顷刻之间就可以完成。英国资本凭借其雄厚的实力,组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庞大公司,大大提高了印度茶的国际竞争能力。例如,1892年成立的马丁公司拥有铁路、煤矿、船坞、茶叶种植园、锰矿、水泥厂、电力公司、保险公司等,其竞争实力,中国的单家独户的茶农和行商坐贾难以望其项背。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度茶出口逐年上升。1875年印度茶销往伦敦2950万磅,1881年为4575万镑,1886年增加至7650万磅。1893年英国从印度进口 10814万磅茶,从斯里兰卡进口 640.8万磅,从中国只进口了 3206万镑,仅占15.6%。印度茶园经营走专业化、企业化道路,相对集中,规模较大,茶叶种植园(场)是印度茶叶生产的基本单位,多属大公司或私人经营。
③ 印度产茶叶量多的原因
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几乎大了一半,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且气候条件比中国的土地优越得多,全部处在季风区。而且生产的品种不同,印度是产茶砖为主,对茶叶质量要求低,差不多是茶树叶子就能加工。中国多数是散茶,只要嫩叶才能加工。当然产量就上不去了。
④ 印度加工茉莉花茶叶技术特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7
⑤ 茶叶是如何从中国传到印度的
茶叶的巨大的利润,直接导致了引狼入室。当年的英国强盗直接用枪炮裹挟着鸦片轰开中国的贸易大门,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英国派遣“经济特务”福钧盗取了中国的茶叶种植技术,转而在当时殖民地种植、加工。
1848年12月,福钧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他将发往印度的每批茶种和茶树苗都是分三只船装运。然而,要想把中国的种茶和制茶技术传到印度,仅仅靠福钧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回印度前,福钧招聘了8名中国工人(6名种茶和制茶工人,2名制作茶叶罐的工人)。
至此,中国的茶叶传入了印度。
⑥ 红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祁门红茶-中国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珍品,为历史名茶,出产于19世纪后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誉。祁门红茶依其品质高低分为1~7级,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事礼茶。 [6]
大吉岭红茶-印度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大吉岭红茶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为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的OP,二号茶为金黄显露的FOP。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岭红茶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适合春秋季饮用,也适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种花式茶。其工艺是当时正山小种的工艺者带过去,并加以改造形成的。
乌巴-斯里兰卡
锡兰高地红茶以乌沃茶最着名,产于斯里兰卡山岳地带的东侧,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斯里兰卡山岳地带的东侧常年云雾弥漫,由于冬季吹送的东北季风带来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园生产,所以以7~9月所获得的茶品质最优。西侧则因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风送雨的影响,所产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获的最佳。
阿萨姆红茶-印度
阿萨姆红茶,产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 [7]
价值功能编辑
营养成分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⑦ 印度种植茶叶吗,
印度茶叶产量非常高,印度红茶占据市场很大份额
⑧ 茶的生产过程
不同的茶生产过程是不同的:
茶树的裁培
集约式的茶园耕种是先行育苗再行移植,育苗方法已从过去的播种法(有性繁殖)改为扦插育苗法(无性繁殖),以维护品种的纯正。茶树成行种植,以利人工或机械耕种与采收。
茶苗种植三年以后方可采摘茶青,太早采收将影响以后的收成。茶树枝芽被采摘后,会从侧腋再行长出新芽,就是下次采摘的对象。为使采摘面整齐,而且控制茶树高度,每季采摘后会修剪采摘面。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采摘与修剪,枝芽长得愈来愈密,叶子长得愈来愈小,质量就下降,这时补救的办法就是从根部离地不远的地(如二十公分)给予砍除(即所谓之台刈),使茶树从基部重新长出新枝,这样就有如新种的茶种一般,又可采收好长的一个周期。茶树从种植到一年左右可达盛产期,待产量衰退后可用台刈让其恢复,几次后茶树若已老化,就得挖掉重新种植。
茶树是长年深根作物,善加照顾是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所谓善加照顾包括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肥料除草与农药,也就是推行所谓的永续农法,这样茶树的有效寿命才会增长,茶青质量才会良好。
茶树品种
茶树有数百品种,台湾常看到的也有三、四十种,理论上是各种品种都可制成各类茶,只要制造的方法不同即可。但什么品种比较适宜制造成那一类茶是有经验可供参考的。有些品种的特质非常明显,我们就特别为它制做成一种茶,而且就以茶树品种的名称作为制成茶的商品名称,如铁观音、水仙、佛手等。
茶树品种有些是传统性品种,有些是新近改良的品种,如在台湾常听到的青心乌龙、青心大冇、硬枝红心、铁观音、水仙、佛手等,都是移植自大陆的品种,阿萨姆则是移植自印度的品种。另外为了增产、耐害、早采、质优等理由,也自行培育新品种,如金萱(或说台茶十二号)、翠玉(或说台茶十三号)等。这些新品种可以制成冻顶,也可以制成清茶,所以不能向茶行老板说:“我要买金萱!”,除非他知道您喝那类茶,否则老板还要问您:“您要是金萱制的冻顶还是清茶?”
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特别大,大到像小婴儿的手掌,我们就称它为大叶种,如阿萨姆。相对地,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比较小,就称为小叶种。有些茶树品种可以长得很高,属乔木型。有些品种不会长得太高,属灌木型。但一般我们看到的茶园,茶树都只长到膝盖的高度,那是我们故意将之修剪成的,因为这样的高度比较方便采收,如果不加以修剪,一般可以长成一楼的高度。
茶树发源于中国的西南一带,云南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树,乔木型的原始茶林分布甚广,但至今量产的茶园也都已经改成矮欉型。
茶树产期的调节
在台湾气候环境下,茶叶生产期可分为春茶、夏茶、六月白茶、秋茶、冬茶等五茶季。目前本省饮茶消费者普遍嗜好滋味甘醇且有香气之包种茶,然而包种茶质量易受气候、品种、土壤及肥培管理等环境因子所左右,其中尤以气候环境因子影响最大。
茶叶生产期中,由于春、冬茶季气温低,日照强度弱,使茶叶中总多元酚类含量较低,所产制的包种茶质量佳,为茶叶消费者所喜爱,常有供不应求之情形。秋茶质量虽逊于春、冬茶,但尚能为消费者所接受;至于夏茶、六月白两季茶,由于气温高、日照强、雨水多,总多元酚类含量亦高,所产制的包种茶带有苦涩味,质量远不如秋茶,故不为消费者所喜爱,且茶叶售价偏低,往往造成茶叶滞销,影响茶农收益。夏茶和六月白两茶季不采收,留养枝条后再给予适当修剪,借以促进秋冬茶季茶叶生长发育良好,及提高制茶质量。春、冬茶两季气温低,病虫害少,茶园容易管理,可减少成本支出。另由于春、冬茶质量佳,茶叶售价高,茶农利润所得亦多。
以下就种植后续工序分别介绍几种主要茶种的加工过程
绿茶: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绿茶
杀青方式:1.加热杀青
2.蒸气杀青
干燥方式:
1.炒干(炒青):长炒青——长条形的炒青绿茶
扁炒青——外形扁平光滑
圆炒青——外形呈圆形颗粒状
特种炒青(细嫩炒青)
2.烘干(烘青):普通烘青——通常用来熏制花茶
细嫩烘青
3.晒干(晒青):加工成紧压茶
红茶: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
发酵:
发酵是制造红茶的关键,又称‘渥红’,因叶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剂‘多酚氧化霉’,这种霉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所以红茶不经过杀青,所以霉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叶中含有一类叫做‘茶多酚’的无色物质,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霉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份溶于水,变成红色的汤,一部份不溶于水,累积在叶片中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即如此形成的。
分类:1.小种红茶:红汤红叶,有松烟香,为似桂圆汤。
熏焙:茶叶薄摊于竹筛中,地上堆松材,以明火燃烧,使茶叶吸收大量松烟香味。
2.功夫红茶:发酵至叶色变铜红才能烘干,掌握火温烘至甜香浓郁才是优质产品。(1875年后才有此制法)
3.红碎茶:揉捻时用机器将叶片切碎,成颗粒形碎片。
红茶制法于绿茶之后,约1650年前后才有。
青茶(乌龙茶):
鲜叶>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干燥>青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茶类。1855年前后才有此种制法。
白茶:
鲜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茶
采摘细嫩茶叶,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叶,加工时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来。
1.银针:又称白毫银针。
2.白牡丹:采摘一芽二叶,萎雕后直接烘干,叶背呈白色,叶面银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贡眉:采摘一芽二三叶。
4.寿眉:制造时先经抽针,抽摘出之茶芽做银针,其它叶片制贡眉,制造时使叶缘微卷曲,完整的保留叶背的白茸毛,叶片似老寿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凉,具退热降火之功
黄茶:
鲜叶>杀青>揉捻>闷堆>干燥>黄茶
黑茶:
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黑茶
黑茶由于原料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一段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多呈暗褐色,故称黑茶。
以上各种茶,因品质特征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变万化,一般有初加工与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产品一般称为毛茶(或初制茶),将毛茶加工成为精制茶或成品茶。
将各种毛茶或精制茶,用香花熏制后得到的产品称为花茶。
毛茶经蒸汽处理,在模中压成各种形状,称为紧压茶。
花茶:
将毛茶与花一层层的堆放,经过几个小时,待茶叶吸收了花香之后,将茶叶与花分开,分别烘干之后,再将花朵加到茶叶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为例:50公斤茶叶,大约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谱中记载,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⑨ 印度马萨拉茶怎么做
马萨拉茶是印度独有的一种香料茶,香气强烈而刺激,茶汤中充满了香料伴着红茶的奇妙香味,体现了独特的异国风情。在初春阴冷潮湿的季节饮用,可以起到开胃、通气、祛湿寒、提神醒脑、预防感冒的作用。 用料冲调量为2人份阿萨姆红茶叶 1茶匙(5g)小豆蔻 3枚桂皮 1根老姜 1块(约5g)丁香 2粒八角 1枚全脂牛奶 250ml 水 250ml 白砂糖 4茶匙(20g)做法 老姜洗净,带皮用刀背拍几下至拍散。小豆蔻稍稍压碎。 将水倒入小汤锅中烧沸,加入绿色小豆蔻、桂皮、老姜、丁香和八角。 大火烧沸后转小火加盖继续煮制约5分钟。 将阿萨姆红茶叶放入小汤锅中,用大火煮制约4分钟。 最后把全脂牛奶和白砂糖倒入锅中,再次烧沸混合均匀后,用小筛网滤掉老姜、阿萨姆红茶叶和各种香料渣,趁热饮用即可。 小贴士阿萨姆红茶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这种红茶叶泡出的茶汤颜色深红中带有稍稍的褐色。茶香中带有淡淡的麦芽香和玫瑰香,通常用于泡煮奶茶。 小豆蔻又称豆蔻籽,起源于印度。其绿色的外壳内包裹着许多黑色小颗粒种子,味道辛辣,很像胡椒味。印度奶茶中的独特香气也是源自于此。 桂皮是桂树的树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等,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也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桂皮大多呈卷筒状,表皮为灰褐色,内面为红褐色。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甘甜微辣,有浓郁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