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帝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

印度帝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2-09-20 00:26:14

A. 公国,王国,帝国之间的划分

公国:

公国的元首是大公(大公即是公爵,但不是所有的公爵都被称了大公,只有皇子、公国元首这样的才被称了大公),公国类似诸侯国,但不完全一样,公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王国:

汉语多对应英语的Kingdom,按照中文的概念,多指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实体,或国家元首为国王的现代主权国家。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和现代国家不同。随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成为演化为现代国家,并由此形成当今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如君主立宪制的英王国、君主制(政教合一)的部分阿拉伯国家;很多自始至终由单一民族的王国变为现代单一民族国家如朝鲜。 中国秦朝(先秦时期)以前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中原王朝天子封地被称为诸侯列国(state),有封王,如齐王、楚王等,中文称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王国为诸侯。汉朝之后,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之后各个朝代各有分封,封国的统治者时称为“国王”,有的封国、地方割据势力、民族共同体演变为独立国家如朝鲜、越南。

帝国:

狭义的帝国一般仅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而且帝国称号的使用一般需要国际上普遍的认同。帝国的国家首脑一般为皇帝,汉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首脑也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选举和指定产生的。这些国家常自称为帝国,或把帝国一词写入正式的国号(如大清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限于帝国对领土规模、政体和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几乎所有狭义的帝国都出现在亚欧大陆。

可汗国:

可汗,又称大汗,亦可简称为汗,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回纥、高昌回鹘、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一般部众对首领的尊称,鲜卑语称“可寒”,原意是“神灵”、“上天”之意。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唐杜佑谓:其“犹言皇帝”。蒙古语又作“合罕”,窝阔台汗称合罕,文献中常以“合罕皇帝”专指窝阔台

B. 帝国、共和国、王国、公国、汗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帝国:1. 实行君主制的国家而尤其指版图十分辽阔的君主制国家。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2.不一定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或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如: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

共和国:一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有些国家,虽然国名不称为“共和国”,实际上却是共和国。例如:英国虽然保留了君主,并且称之为“王国”,但实际上却是“行共和之政”的“虚君共和国”。有些国家,虽然国名称之为“共和国”,实际上却并不是共和国,而是“实质上的专制国家”或者“实际上的君主专制国家”。

王国:1. [kingdom;domain;realm]。王国,汉语多对应英语的Kingdom,按照中文的概念,多指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实体,或国家元首为国王的现代主权国家。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和现代国家不同。随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成为演化为现代国家,并由此形成当今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如君主立宪制的英王国、君主制(政教合一)的部分阿拉伯国家;很多自始至终由单一民族的王国变为现代单一民族国家如朝鲜。 中国秦朝(先秦时期)以前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中原王朝天子封地被称为诸侯列国(state),有封王,如齐王、楚王等,中文称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王国为诸侯。汉朝之后,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之后各个朝代各有分封,封国的统治者时称为“国王”,有的封国、地方割据势力、民族共同体演变为独立国家如朝鲜、越南。根据让如头晕的儒书,也是中国历代帝王推崇的王国概念是:在一个统一的帝国周边的向中国称臣的小国为王国。
2.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等王国。
3. 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借喻相对独立的一定的领域或范畴:自由王国,独立王国,北京是自行车的王国,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

公国:公国起源于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帝国分裂后,欧洲大陆被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瓜分,大批的贵族都沿用以前的封号,统治相对独立的领地,有侯爵的侯国和公爵(Duke)的公国,像德意志、俄罗斯、意大利等都是分裂的。到了中世纪,英法等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王国,王国内的贵族仅仅有采邑,不再对领地拥有绝对的权利;意大利等国则分裂为许多城市国家,一些国家仍由公爵管理,如米兰公国;德意志仍然四分五裂;波兰、俄罗斯逐渐发展成为大公国,俄罗斯由于东正教加冕不再称为公爵国家,自己的元首称沙皇;由奥地利、普鲁士等小国组成的莱茵联邦——神圣罗马帝国,其中既有公国也有侯国。其中有权选举皇帝的魏玛公国、巴伐利亚公国等称为选帝侯国,由选帝侯国中的通过教皇加冕选出来的,就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公国的元首为大公(仅仅是皇子、公国元首称为大公,并非所有公爵都称大公),公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同于诸侯国。

汗国:汗国,是源自突厥语(Turkish,或图尔科-蒙古语Turco-Mongolian)的一个词汇,用于描述一个由可汗(Khan)统治的政治实体。在现代土耳其语(Modern Turkish)中使用hanlık或kağanlık一词,现代 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阿泽里文是xanlıq,蒙古语使用khanlig一词,如“Khereidiin Khanlig”的意思是克烈汗国( 克烈部的汗国the Khanate of the Kerait)。该政治实体对于来自欧亚草原上的人民来说是象征性的,它相当于部落酋长领地、公国、王国、甚至帝国。

C. 从历史学的角度,王国和帝国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一个国家是王国还是帝国

我们平时所说的帝国,可以分成称谓意义上的帝国和影响力意义上的帝国。在称谓意义上,只要一国君主自称皇帝,并被外国认可,就可算是帝国。如明治早期的日本,力量并不强大,但在称谓上也叫日本帝国。又如20世纪的埃塞俄比亚,虽然弱小,受英,意等国欺凌,但也是帝国。

在影响力意义上,只要一国足够强大,并实行君主制,就可称帝国。如,对俄国的沙,若干伊斯兰国家的苏丹和哈里发,匈奴的大单于或蒙古大汗,乃至古代亚述,波斯,马其顿的君主们,这些君主并不使用皇帝的称谓,但后人认为他们的制度和影响力符合帝国和皇帝的资格,也可称他们为帝国和皇帝。

1 中国的皇帝

中国古代,最早被后世称为皇或帝的,是伏羲,黄帝这些传说中的君主,他们往往拥有神化的形象,死后飞升天界。而在夏商周三代,最高级别的统治者也只拥有"王","天子"这样的称号。此间文献中的"帝",或是指那些远古传说中的君主,或是指"天"或"天帝",很少用来指代当时的君主。

东周年间,王室衰微,诸侯国大多自称为王,本来普天唯一的王这时演化成一大堆诸侯王。因此秦统六合时,为了宣示自己凌驾于以往诸王的最高地位,采用了"皇帝"的称号。这一称号也被后世的朝代所继承,直到最近的袁世凯称帝为止。

历史上自称皇帝的人众多,除了若干大一统王朝,如秦汉明清等的君主称皇帝外,一些分裂期的君主如三国,十六国,隋末群雄,五代十国的君主也自称皇帝。还有一些"儿皇帝",如唐李渊之于突厥,石敬瑭之于契丹,刘豫之于金。至于民间的小规模占山为王或是搞迷信活动自称皇帝的就更数不胜数了。(1949年以后各地自称皇帝宣扬迷信的案件就有百十起)。

对于历史上这无数的"皇帝",谁是够资格的,谁是不够格的,历史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三国时的刘备,后人承认他资格的,称他为汉昭烈帝;不承认的,称他为蜀主。(称号这样的虚名,本来就无所谓,现代人蹲在厕所里自称宇宙大皇帝,也没人干涉)

中国古代并没有"帝国"的说法。西方学者为了方便起见,把中国的规模较大的朝代称为帝国,也无不可。

2 希腊-罗马和天主教的皇帝

亚历山大大帝:欧洲的第一个被尊崇的"皇帝"。但亚历山大并未自称皇帝,在当时通用的希腊和波斯语中也没有"皇帝"一词。"大帝"这一称号其实是数百年后的罗马君主追封给他的。

古罗马皇帝:那个追封亚历山大为大帝的人,则是欧洲第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皇帝---罗马帝国的屋大维。奥古斯都追封亚历山大的做法,则是为了渲染自己独裁的合法性,正与中国的秦皇汉武登山封禅祭祀黄帝的做法暗合。需要注意的是,屋大维和其后的十几位皇帝,在名义并未废除共和制,其名义上的职务是共和国的首席元老兼执政官兼终身保民官。直到戴克里先皇帝,才完全废除共和制而采用东方式的宫廷君主制。罗马帝国又经历数百年沉浮,在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教成为国教。但是,在罗马帝国时代,皇帝并不需要罗马主教长(教皇)的加冕,因为皇帝本人就兼任教会的最高首领大祭司,而教皇是皇帝的下属。此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帝国。

法兰克帝国皇帝:西罗马覆灭后,新入主的日耳曼人和罗马教会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国王时期迅速扩张,大有恢复古罗马疆域之势,查理王也被教会加冕为罗马人皇帝。查理的儿子虔诚者路易一世和孙子洛泰尔一世继承了帝位。843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中三个王国,皇帝只拥有中法兰克的统治权,不久亦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年,东法兰克(即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由教皇加冕称帝,宣布继承西罗马帝国和查理曼大帝的正统,成为罗马天主教世界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开创了神圣罗马帝国。(但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名称从1157年起才正式使用),和拜占庭的东罗马帝国皇帝遥相呼应。早期的神圣罗马皇帝尚拥有实权,但自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54)开始帝权逐渐衰落,皇帝也成为摆设。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解散。从此,正统罗马帝国意义上的皇帝的历史结束了。

19世纪的欧洲皇帝:1806年被拿破仑赶走的神圣罗马皇帝弗兰茨,改称奥地利皇帝,一战后灭亡。拿破仑一世和三世先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和第二帝国并加冕称帝,并迅速灭亡。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并加冕称帝,一战后灭亡。纵观19世纪,教会的权力早已衰微,一个君主只要有能力进入罗马,并且不害怕树大招风的话,都可以加冕皇帝,所谓的皇帝已不代表什么正统。

3 东正教系列的皇帝

拜占庭帝国皇帝: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一支的皇帝,1453年被奥斯曼苏丹灭亡。
俄罗斯沙皇: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917年灭亡。俄罗斯一直认为自己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正统。

4 其他皇帝

古印度经历了多次统一和分裂的过程。中国的史书一贯习惯把印度君主称为"王",如孔雀王,戒日王,阿育王,阿克巴王等,但根据其疆域,军事和文化的影响力,这些君主在西方也被称为皇帝。在这里,王和皇的差别,只是一个梵-汉-英互译中出现的问题。

D. 王朝,帝国,王国之间的区别。例如大英帝国,都铎王朝,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有什么区别这三者之

王朝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家族,比如温莎王朝,真正名称是萨克森-哥堡-科达王朝,是萨克森的维廷家族分支,曾经统治过多个国家,至今仍统治英国。帝国是指皇帝统治的国家,理论上欧洲只有2个皇帝,即继承西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继承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帝国皇帝以及自称继承拜占庭的俄罗斯帝国沙皇,后期由于拿破仑打碎欧洲,出现了许多自称皇帝的帝国,如德意志帝国、奥地利帝国。王国是次于帝国的独立君主国。大英帝国真正名称是“印度帝国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都绎王朝是统治家族的姓,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现在英国全称

E. 王朝与帝国的区别

1.所谓的帝国,指的是以皇帝为君主的国家,一般领土广阔,常常拥有属国,并在一个文化区域内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在亚洲范围内,能称之为帝国的,只有中华帝国、印度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2.帝国代表的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长时间的称呼,比如中华帝国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都只属于中华帝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他们在历史不同时间段内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中华帝国。3.王朝指的是较短时间内统治帝国一段时期的一个朝代,比如宋王朝、明王朝、清王朝等。

阅读全文

与印度帝国和王国有什么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读博士多少钱 浏览:806
意大利的啊狄哦但哒什么意思 浏览:986
印度炸全鸡多少钱一斤 浏览:192
现在的英国酒馆都提供什么 浏览:316
印度空军基地有多少人 浏览:819
印度农村赶集摆摊卖什么 浏览:425
splen意大利语怎么念 浏览:335
中国人为什么管印度叫三哥 浏览:87
中国舞前腿二级班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740
没有越南你什么都不是 浏览:221
印度地毯有哪些 浏览:366
印尼地震及海啸死亡多少人 浏览:533
越南大学属于什么档次 浏览:133
印度脆卷饼怎么做 浏览:259
去印尼坐飞机行李箱限制多少寸 浏览:56
中国哪里出生的明星最多 浏览:741
如何制作印度综合香料 浏览:418
中国古代有哪些巨舰 浏览:584
柳州在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639
越南教师年薪多少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