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孔雀怎么灭亡的

印度孔雀怎么灭亡的

发布时间:2022-09-21 21:13:40

Ⅰ 如何看待孔雀帝国,它的兴衰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先对孔雀帝国有个初步认识,即何为孔雀帝国。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它是古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孔雀帝国是古代印度河流域的一个国家,主要存在时间为约公元前324至公元前185年,它是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摩揭陀国着名的奴隶制王朝,因为孔雀王朝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的家族原本世代饲养孔雀,因此得名孔雀王朝。

孔雀帝国是第一个统治印度的政权,它的版图扩张到了印度半岛的南端,孔雀帝国也因此成为了古代南亚地区统治范围最为广阔的一个国家,在孔雀帝国统治期间,南亚也进入了帝国统治时期,孔雀帝国的兴盛不仅促进了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同时又因为它的统治者阿育王信仰佛教,因此孔雀帝国为佛教在南亚地区以及佛教向国外的传播作出了颇大的贡献。

孔雀王朝是古印度历史上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该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种姓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同时在这个时期文学方面也出现了世界文学史上两颗异常耀眼的明珠也就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孔雀帝国是第一个基本统治印度的国家,同时孔雀帝国对印度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究其原因,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

孔雀帝国内部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引起了经济制度的落后,以农业税收为国家主要收入在古代许多国家都十分常见,但是像孔雀帝国这样一味地屯官屯将,长时间的战争再加上国家其他建设支出造成了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现状。

即使古代民众屈服于帝国的统治,但是如果国家的要求十分过分也是会激起人民的反抗的,孔雀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再加上底层民众的起义,最终造成了孔雀帝国的衰亡。

Ⅱ 请问古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这个名称的来历

摘要
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最着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造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孔雀家族而得名。阿育王在位期间,南亚次大陆除极南端一部分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图之内。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行省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但行省内部仍有着许多保持自治或半独立的部落,孔雀帝国还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孔雀王朝作为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它的事业成为激励后世无数雄心勃勃的枭雄去奋斗的目标。简介 孔雀王朝(Maurya)(约前321年-前324年至约前187年),即古印度的摩揭陀国的王朝。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撒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由于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阿育王就是这强大王朝的继承者之一。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定佛教为国教,到处派遗传教师放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经此提倡,佛教遂遂成为世界重要宗教之一。孔雀王朝约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编辑本段]古印度王朝
孔雀王朝(约前321年-前324年至约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约在中国周朝至西汉废帝时存在。 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 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孔雀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规模。北起喜玛拉亚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临阿撒姆西界,西抵兴都库什山,除了南端外,整个次大陆领土尽为其有,统一了除了现卡纳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个印度次大陆,成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将佛教定为国教,到处派人往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经此提倡,佛教遂成为世界重要宗教之一。 阿育王孔雀王朝约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汉朝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这个在亚历山大大帝侵略军撤退之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印度本土王朝,它的版图一直到16世纪莫卧儿王朝之前都未被超越。这个王朝不但奠定了印度大体上的统一缰域,而且很好地弘扬了印度古典文化,如果没有阿育王,佛教也许只是流传于印度民间的一个宗教团体。 孔雀王朝崛起与扩张 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年的后期吠陀时期,印度—雅利安人进入恒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使用铁器。部落共同体逐渐过渡到地域性共同体,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 据佛经记载,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时,印度开始进入列国时代,当时有16个邦国,主要的有摩羯陀、迦尸、拘萨罗、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 在难陀王朝统治末期,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西印度,所到之处都建立了据点。 亚历山大试图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罗和拉瓦尔品第,向南部和东部推进,但遭到当地力量的抵抗。 当时恒河平原最强大的势力是摩揭陀国,处在难陀王的统治之下。 到了公元前325年,摩羯陀王国的贵族旎陀罗·笈多赶走了马其顿驻军,统一了北印度,征服了恒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帝国。 大约在公元前317年,旃陀罗笈多出身刹帝利贵族。在他的足智多谋的顾问考底利耶的协助下,率军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并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的统治,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塞琉古王国入侵印度,战败求和,把大体想当于今阿富汗和俾路支斯坦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印度。 由于旎陀罗·笈多出生于孔雀宗族,所以此时又称为孔雀王朝。同时由于佛教在此期产生,所以史学上又把这一时期称为“早期佛教时代”。 约公元前297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娑罗继位。 旎陀罗·笈多晚年因痴迷于大雄创立的耆那教,绝食而死,帝国第二代国王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娑罗。 孔雀王朝此期,惟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这些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仍然拥有宗教大权。 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瓶头王(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宾头沙罗在位期间不断向外扩张,据说他曾消灭了16个大城君主,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
[编辑本段]阿育王
公元前273年,频毗娑罗王病逝。为了争夺王位,阿育王兄弟姊妹间展开了残酷的争夺战,阿育王在一些王公大臣的帮助下,成功地夺取了王位。 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即位后,他开始通过武力征伐以扩大王朝的版图,是历史上着名的嗜血君王之一。四处讨伐,开疆拓土,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等待反抗者的命运除了被征服还是被征服。 约公元前262年,在阿育王执政的第八个年头,他开始大举进犯南印度的羯陵伽王国。据铭文记载,羯陵伽王国被征服,其中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阿育王统一了除迈索尔地区外的印度全境,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这一战是阿育王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阿育王被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深感痛悔,他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次长谈之后,决心皈依佛门,彻底改变统治策略。 政治斗争和王国的兴衰,本质上是短暂而无常的,它们同印度人一贯强调的对人类和宇宙秘密的无止境探索相比,不具备值得记录下来的价值。 阿育王在执政期间,把他陈述官方政策和提供指导及建议的诏书刻在广泛散布于印度全境的岩石和柱子上。表明阿育王观念的改变和他施政的目标。 孔雀王朝根据他刻在岩石上的诏书我们现在可以看出,阿育王在发动征服羯陵伽的战役后,看到他贪图更大权力所造成的大屠杀,并对此深感悲痛,断然放弃进一步扩张以支持他所称的“赢得正义”,他开始追寻正义、赞扬正义、指导维护正义,把正义的胜利看成是一切胜利中最伟大的胜利。所以人们把阿育王前半期称为“暴恶阿育王”,后半期称为“正法阿育王”。阿育王从此转而信仰佛陀的教导,发誓用他的余生以及他的伟大皇权和威望,来传播那些高尚的真理。 在他即位后的第17年,他在华氏城(今巴特那)举行第三次佛教结集,国内信教者日众。据传阿育王在位期间,曾建造8万4千座佛塔。 阿育王公开派遣佛教使团前往锡兰,后来又派传教士到缅甸和爪哇,使这两个国家几乎完全改信佛教并一直持续至今,同时将佛教作为一门新宗教向东南亚和非洲其他国家推广,并远及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和埃及等国。 对于佛教来说,阿育王是仅次于释迦牟尼的第二重要人物。印度文化在这一时期的向外传播,标志着广大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印度模式文字、文化的开始,东南亚文明的这一起源特点至今仍然十分明显。 阿育王不仅要传布佛教,而且还要在行政方面树立一个能说服其他地方人仿效正义的榜样——更人道的帝制形式。他宣布,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孩子,他削弱了旎陀罗·笈多推行的国家控制手段中较严厉的方面,提倡非暴力观念,号召用朝觐代替狩猎……他仍然牢牢地站在政治舞台上,尽管他的精神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孔雀王朝以其空前强大的国家权力,完成了多项重要的事业。例如,旃陀罗笈多在全印度修建了发达的道路系统。道路设有驿站,每隔半里建一立柱作标记。阿育王时代又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隔约3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处所。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使用。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帝国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 为了向民众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统治范围内各地树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这些诏文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东南海岸各地都有发现。有的诏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上的。 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 。
[编辑本段]王朝衰微
孔雀王朝的统治是不巩固的。各个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这个靠武力统一起来的国家是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尽管阿育王在后期推行了宽松的政策。 孔雀帝国在约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后,很快就瓦解了,帝国内战频仍,尽管后几位统治者仍定都于原都城华氏城,继续保留着孔雀之名。其势力仅及恒河部分地区。在这个普遍的政治空位期内,最稳定的是印度次大陆的南端地区,阿育王未曾征服的一些王国这时期仍然存在。 约在公元前187年(或公元前185),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布利哈德罗陀为其部将普士亚密多罗·巽伽所杀。 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灭亡,继之而起的是巽伽王朝。 到约公元前180年,印度又回复到更常见的地区性独立王国的分治局面之中。 月氏人、贵霜人等外族相继侵入北印度,但是都没能建立起巩固的统治。在南印度,畔地亚、哲罗、朱罗三国鼎立对峙。 北印度的笈多王朝(320~540年)开始了印度的古典时期,经济与文化空前繁荣。 笈多王朝后期,匈奴入侵,在北印度建立了统治。606年,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中国高僧玄奘访问了戒日王的国家,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即是以这段史实为原型而展开的。
[编辑本段]经济的发展
孔雀王朝时期生产力有很大提高。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非常普遍。农产品种类增多,农业占有显着优势。纺织、金属加工和造船等手工业都有发展。城市贸易同农村没有联系。印度同中国、两河流域、埃及等地有较活跃的贸易关系。
[编辑本段]行政司法
国王是最高权威。下有第一大臣和王子辅佐朝政。另外还有财政大臣和总税务官。设有大臣会议,以供咨询。边远重要地区设总督统治。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各级官吏。全国共分 4个省(或5个省)。省下设区。地方官吏任期5年。村社是国家的基层单位。村社头人管理村社的行政事务,并负责税收。城市设一最高长官,负责全面事务,下设 6个 5人小组,分管工艺、外事、征税、商品销售等业务。 司法系统分为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官负责最高法院。地方法院按行政区划分,共为 4级。最低一级的法院由村社行政人员和长老组成。
[编辑本段]奴隶制特点和税收
孔雀王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其特点是普遍存在着家庭奴隶制,似乎并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只是在村社、矿山和行会中使用奴隶。最普通的奴隶称之为达萨-布尔塔卡。 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土地税,小部分来自国内外贸易税。土地为国王所有,多数学者认为国王是土地的唯一主人。少数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着私人土地所有制。土地税一般是收获物的1/6,有时高达1/4,或低至1/8。在城市中,还征收出生税和死亡税等。国家控制着部分地区的灌溉系统;多数灌溉系统则由农村公社控制。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控制着全部的灌溉系统。
[编辑本段]军队
旃陀罗笈多统治时期(约公元前324年——前300年),其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强大。 孔雀王朝为加强对各地的控制,还修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国家有60万步兵,3万骑兵、9000只战象。军队共分 5个部门-船队、后勤、步兵、骑兵、战车和战象。总司令掌管军事事务。
[编辑本段]国王一览(大约在位时份)
旃陀罗笈多:前322年 - 前298年 瓶头王(宾头沙罗):前297年 - 前272年 阿育王:前273年 - 前232年 十车王:前232年 - 前224年 沙姆婆罗蒂:前224年 - 前215年 沙里苏卡:前215年 - 前202年 提婆伐曼:前202年 - 前195年 萨塔陀拉:前195年 - 前187年 布柯提婆陀:前187年 - 前185年
[编辑本段]名称的来源
一种说法是由于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也有一说“孔雀”一词来源于其梵语发音(mayūra)与旃陀罗笈多的母亲的名字发音相近。

Ⅲ 孔雀帝国是怎样衰落的

旃陀罗笈多统治25年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宾头沙罗(约公元前300~前273年在位)。宾头沙罗继位后,用铁腕政策大力巩固帝国的统治,他残酷地镇压了西北印度口旦叉始罗城的人民起义。在对外关系上,他继续其父的政策,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往来。宾头沙罗在位时,在政治军事上最主要的贡献,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对南部印度的成功扩张。

宾头沙罗对南印度的征服战争,表明印度次大陆南北地区开始走向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这一伟大的事业,最终是由他的儿子阿育王完成的。

约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病死,其子阿育王成为孔雀帝国的第3代国王。阿育王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他在位时期孔雀王朝极盛一时,成为雄踞南亚次大陆的强国。

阿育王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王。有关他的诞生就有一个宗教神话故事。在梵文佛教故事集《天譬喻经》中有一则故事,叫《耶献土》,说的是有一个名叫耶小男孩的,一天正在街上玩耍,正好遇见佛陀行乞。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施舍给佛陀,便天真地捧起一把沙土奉献。这个奉献沙土的男孩,后来就投胎转世为孔雀王朝的皇帝阿育王,他领有全印度广袤的国土。作为印度孔雀王朝开拓者旃陀罗笈多君王之孙,阿育王沿袭了祖父辈好战扩张的传统,在当政期间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的整个印度。

为了不断扩充所辖版图,阿育王充分暴露了他人性中凶残的一面,他亲率大军攻城掠地,屠杀无辜百姓。据文献记载他在征服南部羯陵伽国时,当地民众有10万人被杀,15万人遭放逐,还有许多倍于此数的人死于战乱。此次战争后,阿育王的思想和统治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为自己的暴虐而忏悔,转而皈依佛教。可以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帝王国的极盛时代,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全国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有了通往全国的重要交通道路。尽管还没有统一语言文字,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接受了婆罗门种姓制度,佛教成为孔雀帝国的国教。但是,由于这个帝国是靠武力统一起来的,缺乏稳定的基础,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国即告分裂。约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的末代帝王大车王被一个将领所杀,孔雀帝国统治时期宣告结束。

Ⅳ 孔雀王朝是被谁推翻的

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他的一个儿子在西北地区割地自据,一些原先被征服的国家和部族纷纷独立。大约在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篡夺王位,推翻了孔雀王朝。孔雀帝国衰亡后,印度次大陆进入一个王朝更迭和小国割据的分裂时期。

普沙密多罗·巽伽(约公元前187年~前151年在位)推翻孔雀王朝后,建立巽伽王朝(公元前185年~前75年在位)。普沙密多罗出身于乌贾因地区的一个婆罗门家族。他担任孔雀帝国大臣时,曾率军击退入侵的大夏国希腊人,立下赫赫战功,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夺取王位后,曾一度企图恢复孔雀帝国往昔的势力范围,他先后出兵德干高原南部,征战羯陵迦,抗击大夏国希腊人的入侵。在普沙密多罗的努力争战下,王朝的版图南至达纳马达河,旁遮普地区的贾兰达尔和锡亚尔科特也可能被巽伽王朝所控制。但巽伽王朝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时间不是很长。普沙密多罗死后,这个王朝也随之逐渐衰落了。

Ⅳ 古印度是怎么灭亡的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

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5)印度孔雀怎么灭亡的扩展阅读:

笈多王朝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奠基于275年,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王权缩小,官职已经世袭。外贸不断萎缩。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

当时文化灿烂,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在艺术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

Ⅵ 第一个统一的古印度政权,孔雀王朝的统治是怎样结束的

对印度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一篇,无疑是亚历山大远征在印度西北部废除当地的几个王国后造成政治真空地带。

灭亡

阿育王死后,其帝国开始分裂了,西北地区总督的王子宣告独立,而帝国南部的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宣布独立,剩余国土在维持了50年的统治之后,孔雀王朝为大臣沙密多罗•巽伽所灭,巽伽王朝建立。前75年,甘华王朝建立,领土仅限于摩羯陀地区,直到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时,摩羯陀大多数时间都无声无息。

Ⅶ 佛陀瞧不上孔雀,古印度的灭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流传下来的古代文明现只剩下了中国一家,古印度、古埃及和巴比伦都消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三个难兄难弟在灭亡之前,都曾有过灿烂的辉煌,可惜都如昙花一现,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虽然在后来的戒日王统治的时期,古印度有复苏的迹象,但事实证明,这些只不过是富华的表象,戒日王死后,再也没人能阻止眼前这衰败的局面。

一个文明的成与败,从来不会取决于它拥有多少军队,版图的面积有多大,而是要拥有经久不息的文化传承。古印度的消亡固然可惜,可换一个角度去想,何尝不是因为它的自作自受。

阅读全文

与印度孔雀怎么灭亡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有哪些古老大国 浏览:787
伊朗的低压料都有什么型号的 浏览:92
伊朗人种是什么民族 浏览:703
英国纸币长什么样子图片 浏览:843
越南如何宣传本国政治体制 浏览:187
意大利饼什么 浏览:331
香港哪个地方银行可以收伊朗的钱 浏览:977
中国有哪些边境 浏览:29
印度高端设备都有哪些 浏览:977
意大利chinese怎么发音 浏览:199
印尼用什么吃东西 浏览:369
从珠海去越南多少钱 浏览:371
越南过境签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706
印尼回国要什么证明 浏览:238
东鹏伊朗白玉怎么做出来的 浏览:551
为什么换越南盾与汇率不一样 浏览:921
意大利早餐主要是什么怎么做 浏览:159
如何去买中国最好的刀 浏览:256
越南的钱币称为什么 浏览:254
中国有哪些大学有名的专业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