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冰川有哪些影响和作用
冰川是世界十分有名的一种历史景观,它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之中,但是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冰川面积的一个国家。冰川这种自然景观这么好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根据日常网络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冰川其实是自然界中的水的一种状态。冰川由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雪一步一步变化过来的。
三、冰川的影响随着人类的发展,大自然中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世界上的冰川面积逐渐减少。而冰川面积减少所会让人类的陆地面积变少,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因此我们要保护冰川。
Ⅱ 地球上有很多冰川,冰川是如何形成的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冰川。但是冰川是如何形成的呢?冰川是冰雪储存和移动的一种方法,但不同地区的原因略有不同。高山地区的冰川是由于那边地形高、空气稀薄、不御寒、冰不易融化而形成的。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冰川,太阳辐射量弱,热值低,气候常年寒冷严重,冰雪四季堆积形成。全球冰川90%以上分布在两极地区。
南极洲是全球冰川广泛分布的地区,冰川的总面积约占地球上冰川总面积的85%,其冰川的总容积约为2800万立方公里。倾斜度不大,只有边缘向外倾斜,在细长的冰雪茫茫的人群中,这是南极洲冰川的一大特征。冰川的关键有角锥和桌形两种样子,大的可以在水上漂浮两年甚至到十年。而且冰川只有小部分露出水面,绝大部分还是隐藏在水下的,这就是远洋航行的船只为什么都不想遇见冰川的原因了。
Ⅲ 印度为什么会发现古代冰川
中国也有,在西南某省,我忘了具体是那个了···要比较完整的保存古代冰川,首先要具有四季恒定的温度,其次是稳定的地质结构。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质结构比较稳定(相对日本而言- -!),其次是四季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只有干湿两季的区别,温度差别较小。关键是,喜马拉雅山南坡那里还是很冷的,呵呵
Ⅳ 冰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为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人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至零度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
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他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
当粒雪密度达到每厘米0.5克至0.6克时,粒雪融化过程变得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每厘米达到0.84克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逐渐凝固就形成了冰川。
Ⅳ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为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
人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
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为雪线。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他的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
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当粒雪密度达到05克~06克/厘米时,粒雪化的过程变得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克/厘米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逐渐凝固就形成了冰川。
Ⅵ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
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在堆积速度与消融速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冰川系统的规模。
冰川前后可以分为两部份,在后者或上游部份称为冰川堆积带(zone
of
accumulation);在前者或下游部份称为冰川消融带(zone
of
ablation)其分界线是雪线,在雪线处雪的累积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状态。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它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
Ⅶ 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由积雪转变成的冰流。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叫雪线(图7-1)。
图7-1 冰川示意图
雪线以上的积雪区是冰川的积累区。雪线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能季节性积雪。雪线的位置受降水、气温、雪量、地形等因素影响。
1.气温
地表气温既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又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m,气温平均下降0.6℃左右)。雪线位置的高度与纬度成正比,即一般在低纬度地区其位置较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到极地可降至海平面。如:两极地区因太阳辐射极其微弱,气温很低,降雪从不融化,年复一年积累,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冰体。两极地区的雪线位于海岸线附近。在非洲赤道附近雪线高度为5700~6000m,在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在挪威为1540m。
2.降雪量
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降雪量多的地区雪线低,降雪量少的地区雪线高。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区,而是位于20°~25°S南美洲安第斯山,雪线高达6400m,是世界上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这是因为在纬度20°~30°由于降雪量少,蒸发量大,有时反而比赤道地区的雪线位置高。青藏高原亦如此,雪线一般在5800~5900m。对于冰川的形成,丰富的降雪量比严寒的气候更为重要。阿拉斯加州的东南海岸,是该州最温暖地区,但因这里降雪量大,故冰川极为发育。而北冰洋的陆地,虽然气候非常寒冷,但因降雪量不足而不发育冰川。
3.地形
一般情况下陡坡地带雪线位置较高,缓坡地带雪线位置较低。两极地区冰川的形成与地形关系不大。中低纬度高山区的冰川形成要有可以积雪的相对平坦的地形。另外雪线高度还与山坡向阳背阴、地形突出与隐蔽等有关。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由于高山阻挡了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北坡年降水量少,雪线高度达5800~6200m,南坡降水最多,雪线高度则下降至4400~4600m。
积雪变成冰川一般要经过雪的沉积、粒雪化及成冰作用三个阶段。在终年积雪区,降雪(小雪花)经过融化、升华又重新冻结变成粒雪,逐年不断积聚起来形成厚层雪,使积雪区底部雪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最后经过长期不断地压实和重结晶成为冰川冰(图7-2)。
图7-2 粒雪盆中的冰雪剖面示意图
(据费金深,1979)
冰川冰形成之后,雪线以上的冰川冰积到一定厚度,一般为50m厚度时,在冰层自重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顺地面斜坡向低处或自积雪中央区向四周作缓慢流动,形成冰川。
冰川在雪线以上的部分称为冰川的积累区,在雪线以下的地带称为冰川的消融区。温带高山地区的冰川积累区又称为粒雪盆,冰川消融区又称为冰舌。如降雪量超过冰舌的融化和蒸发量,即冰川的积累量大于冰川的消融量,冰川因冰量增多而前进。如冰川的积累量小于其消融量,冰川就退缩。在雪线处冰川的积累量和消融量相等,冰川前缘就处于稳定状态。
Ⅷ 印度北部发生冰川断裂可能致上百人死亡,冰川不断融化可能有什么原因
印度北部发生冰川断裂可能致上百人死亡,冰川不断融化可能有什么原因?其实冰川融化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全球温度的上升,也就是温室效应。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有且仅有一个地球,所以说保护地球是所有人必须做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