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印度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是什么

古印度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2 22:14:02

⑴ 古印度孔雀帝国的建筑和艺术风格是什么

孔雀帝国时代,以佛塔、圆形石柱(上有精美雕刻)、阿旃陀石窟(建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7世纪)、犍陀罗艺术出现于公元前后,以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着称。在其佛陀石像上亦可见希腊艺术的影响。

⑵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文化的建筑和艺术的风格是怎样的

古印度与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地理范围包括现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印度是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它包含了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的各种文化思潮。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是印度河流域文化(也称为哈拉巴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一个青铜时代文化,它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1750年。从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最重要的城市是哈拉巴和莫亨佐达罗,它们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消失了。但哈拉巴文化仍保留在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北部

⑶ 古印度有哪些艺术形式

印度先民在远古时期即已开始艺术创作。印度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以及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绘画、雕刻和建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具有极高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⑷ 印度建筑的特点

印度建筑风格以“多层次”为典型特征。建筑屋顶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画装饰及装修大部分采用了印度教风格,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息,高贵大气神秘。

佛教的建筑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着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

中国佛教建筑是随着佛教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为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筑的。

(4)古印度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是什么扩展阅读:

景点

1 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

中国高僧玄奘曾在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

2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姬.玛哈尔修筑的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主建筑四边各长5687米,穹顶高74米。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其他主要景点:埃罗拉石窟、阿格拉古堡、盖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特产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

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⑸ 结合实例,简述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

1、印度艺术风格的演变不仅受形式美自律性法则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学嬗变的制约。以印度艺术的两大系统——佛教艺术和印度教艺术为例:佛教伦理学注重沉思内省,佛教艺术便强调宁静平衡,以古典主义的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印度教宇宙论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艺术便追求动态、变化,以巴洛克风格的激动、夸张为终极目标。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蜕变为密教,密教艺术也倾向于巴洛克的繁缛绚烂。同时,印度的古典主义并不完全摒弃华丽的装饰(酷爱装饰是印度艺术的传统特色之一);印度的巴洛克风格也并不完全排斥静态的表现(“寂静”是印度教吠檀多哲学的宇宙精神“梵”的本义之一)。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奥义,才能准确把握印度艺术乃至印度文化的特质和精髓。 史前时代艺术 印度史前时代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万~前1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6000~前3500)、印度河文明时代 (约前2300~前1700)、吠陀时代 (约前1700~前600)。史前时代的艺术基本上属于前艺术或准艺术的范畴。 旧石器时代艺术 印度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多系粗糙的石英石器物。早期索安文化的砍斫器和马德拉斯文化的手斧,中期石片文化的刮削器,晚期印度中、西部的细石器(亦称中石器时代文化)和南部的石片,从简陋到精致,从单调到丰富,逐渐显示出次大陆原始居民审美意识萌芽的最初迹象。 新石器时代艺术 印度新石器时代的工具,材料已不限于石英石,器物也不仅是切削打制而成,而且刻槽、磨光,形制多样。70年代以来在印度中央邦皮姆贝德卡等地发现的岩画,多描绘狩猎、舞蹈、战争场面。有些学者认为最古的印度岩画年代约在前5500年。约前4500年印度次大陆出现陶器,并彩绘花纹。在德干南部和安得拉邦发现的巨石古墓,具有世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普遍特征,可能是历史时代印度宗教建筑□堵波的起源。 印度河文明时代艺术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以印度河流域发掘出土的哈拉帕和莫亨朱达罗等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亦称哈拉帕文化,据推测是印度土着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农耕文化。达罗毗荼人盛行母神、公牛、阳物等生殖崇拜。印度河文明城市遗址出土的母神、祭司、舞女、公牛等小雕像,瘤牛、独角兽、兽主、菩提树女神等印章,红底黑纹陶器上描绘的各种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形图案,多属于祈愿土地丰产、生命繁衍的生殖崇拜的形象化或抽象化的符号。构成印度本土传统艺术最显着特征的强烈的生命感,似可从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中追溯渊源。作为印度本土传统艺术特色的奇特的想象力和浓厚的装饰性,亦可在印度河文明时代的艺术中窥见端倪。莫亨朱达罗着名的大浴池可能曾用于某种原始宗教沐浴仪式,表明印度艺术自古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约前170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中断了(中断的原因至今不明),但历史时代的印度艺术在精神上仍然与印度河文明时代的艺术传统遥相呼应。

⑹ 什么是古印度佛雕像特点

下面咱们就来区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印度佛像造型。

犍陀罗风格

一般认为,佛造像最开始出现于公元1世纪的犍(jiān)陀罗地区(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阿玛拉瓦蒂风格佛像,图自首都博物馆编《古代印度瑰宝》

总之,古印度作为佛祖的老家,各种不同的佛造像风格最初在古印度产生,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地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影响。多多了解其不同时期的佛像造型,对于了解中国的佛教雕刻造型特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⑺ 印度绘画艺术发展史是怎样的

印度绘画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学时期的岩洞壁画。原始的线条画是印度次大陆最早的视觉艺术作品。这些线条画绘制印度的史前岩画于岩洞之中,因此又称岩画。迄今已发现的岩画达数百处,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今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为中心的半径约100英里的范围之内。印度岩画的年代约从公元前5500年延续到公元4世纪。这些岩画主要描绘狩猎场面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有描绘人类舞蹈活动或殡葬场景的。早期岩画的作者都是原始部落民,岩洞既是他们的栖身之所,也是他们的画廊。这些岩画主要画在砂岩上。后期岩画有表现骑马、骑象和战争等人类生活内容的,也有表现巫术和属于生殖崇拜的符号。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武士已经在使用刀剑和盾牌。因此,它们显然是铁器时代的作品。所用颜料有红、黑、粉、绿、蓝、黄、橙、紫诸色,均为天然矿物颜料。在比姆贝特卡发现的巨幅岩画《骑马的人的行列与骑象的人》,气势恢弘,色彩绚烂,画面内容已经十分丰富。据考古推断,该画可能创作于吠陀时期或还先于吠陀时期。有些岩画的作者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透视意识,在画母牛时还要捎带将其腹中的牛犊画出,画羚羊时竟然将其内脏也要表现出来。这样绘画表现手法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史前岩画是印度绘画的起源之处,也是印度壁画的前身。

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等印度河文明遗址发掘出来的赤陶图案和印章图像判断,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拥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在哈拉巴出土的硕大陶罐上,绘着写实风格的鸟、树和叶片。在现存两千余枚印章中,动物形象构图简洁,笔法洗练,造型逼真,气韵生动,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野生动物原始生命的健康与活力。令人惊喜的是,在印章上还刻有想象或传说中的动物独角兽的造型,甚至还出现了人物或神的形象。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是断难在方寸之间有所作为的。因此,据美术史家推断,在印度河文明时期繁荣的城市中,可能已有壁画存在。此外,从现有文献看,绘画在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的教育与生活中都十分重要。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获悉,国王的宫殿与富人的宅邸都饰有壁画和木版画。不过,由于年代过分久远,已无法进行考证。

举世闻名的阿旃陀壁画是印度古典绘画的成熟和典范之作,存于今德干高原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市西北100公里处的阿旃陀石窟。瓦科拉河(Waghora)奔流到这里后形成一个近乎180度的大转弯,河谷呈马蹄形状。阿旃陀石窟就是在河谷高约20米的花岗岩陡壁上开凿的,29座石窟沿河谷排列,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周围林木葱郁,景色如画。

壁画创作时间约从公元前200年持续到公元650年,前后跨度达八百余年。由于佛教的衰微,在河谷中回荡了8个世纪之久的斧凿之声终成绝响。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印章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以阿旃陀石窟为代表的丰富而绚烂的壁画表明,绘画在古代印度已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并且取得了垂为典范的巨大成就。除了艺术和审美价值外,阿旃陀石窟壁画还向我们展示了古印度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古印度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我们从中不但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以及名门侍女的生活,而且可以看到苦力、乞丐、农民、僧侣等形形闻名于世的阿旃陀壁画色色的人物的形象。古代印度的服饰与风尚也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阿旃陀石窟壁画对于印度本土绘画艺术和我国敦煌等地的石窟或寺庙壁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英国《伯林顿》杂志发表评论说,阿旃陀洞窟艺术“也许是亚洲最伟大的艺术奇迹”。

阅读全文

与古印度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的钱币称为什么 浏览:252
中国有哪些大学有名的专业 浏览:109
伊朗前身曾是哪个文明古国 浏览:790
越南为什么习惯光脚 浏览:98
中国以前有多少个团 浏览:114
卖什么东西去伊朗 浏览:128
越南用什么防晒 浏览:597
印尼红沙糖桔现在多少钱一斤 浏览:607
印度檀香木是有什么味道 浏览:331
中国移动提速包是如何计费的 浏览:514
没有哪个国家向中国疫情 浏览:432
印度空调怎么清洗视频 浏览:915
英国宫房价需要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419
中国凭什么尊重美国 浏览:343
印尼中型公司注册资本多少钱 浏览:507
旅游去迪拜和意大利哪里好玩 浏览:626
印度普通大米口感如何 浏览:722
伊朗签订条约意味什么 浏览:90
印尼插头转换器怎么用 浏览:960
伊朗人用什么手机好 浏览:432